靈感範文站

班主任優秀教師事蹟

班主任優秀教師事蹟

班主任優秀教師事蹟

某某,本科學歷,某某中學教師,中共黨員。她是個開朗、樂觀、向上、工作積極肯幹、有着很強責任心的人。2016年至2017年擔任計算機教學及機房管理工作,指導學生在2017年度九江市中國小電腦製作競賽活動中榮獲國中組網頁設計二等獎。在江西省“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中,2016年所授《函數》課榮獲市級貳等獎,2017年所授《公式》課榮獲市級壹等獎。2018-2021擔任班主任一職兼任教數學,期間多次被學校評爲“優秀教師”和“優秀班主任”。作爲一名黨員教師。她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時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從不遲到早退,以校爲家;熱愛學生、團結同志,師德高尚,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在教學上,她能刻苦鑽研,虛心求教,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風和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質量,培養學生自學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爲了讓學生掌握更好的學習方法,她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根據新課標要求,從班級的特點出發,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務必讓每一位學生在一堂課中都能有所收穫。因此,在教學中,她總是鼓勵學生多講,多練,鼓勵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髮言,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任教以來,教學工作成績每次都在本年級名列前茅。

她在班主任這塊教育園地裏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獻着,時刻將學生的冷暖放在心間,班級管理卓有成效。她不僅在思想上關心學生,而且在感情上親近學生,生活上關懷學生,對學生總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如春風化雨,滋潤心田。在班級管理中,她能積極實踐“正面教育理論”,注重用愛心和耐心感染學生,因材施教,主動熱情地幫助學生,促使學生形成團結、勤奮、道德的優秀品質。教書與育人並舉,嚴格要求學生,幫助學生養成精益求精,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良好學習習慣、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注意在活動中滲透道德教育。她經常組織以“感恩教育”“八榮八恥”“愛國教育”爲主要內容的班會,寓教於樂,鼓勵學生集體參與,共同接受教育。通過長期的教育,她所帶班級學生整體德、智、體諸方面發展全面,集體責任感強,學風濃,班風正,班級學生整體社會行爲習慣好,真正體現了班級文明禮貌、團結友愛、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勤奮好學的精神風貌。

除正面教育學生之外,她同時加強家校聯繫,經常與家長溝通。在與家長的接觸中,她不是一味地報憂,大多時候她會把學生的點滴進步和家長共同分享。和家長交談時,她從不責怪,從不冷嘲熱諷,從不轉嫁責任。她對家長的一些做法表示理解,同時加強指導。因此她能從多方面瞭解學生的情況,並及時引導。比如在2019年上學期,張老師發現班上一男生上課總是打不起精神,成績退步明顯。她立馬與家長聯繫反饋並詢問學生在家情況,通過溝通了解到該同學以需要手機聽英語聽力爲由要來了家裏的一箇舊手機,回家之後就拿着手機一個人呆在房間裏。一直以來孩子在家都是很乖的,家長也沒有多留意。家長知道該情況後,想要收回手機,卻遭到孩子的激烈反抗。最後是張老師多次找該學生談心,聊天,在她的勸導下學生答應把手機放在她那裏,由她保管。之後,該學生的上課狀態好了很多,成績也得到了提高。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學生出現了心理上的問題,而這也是張老師重點關注的問題,她自讀了很多關於心理健康的書籍且積極參加縣裏組織的班主任心裏健康培訓活動,並將學到的知識用到了日常工作中。在她所帶的班級中,有個女同學,性格較內向,某次課間去教室時發現她在用圓規尖銳部分劃自己手腕。張老師注意到之後並沒有立馬在同學們面前詢問,而是稍後以搬東西爲由把該學生叫進了辦公室,與她進行了談心。耐心引導後該學生主動與張老師說了自己的情況並挽起袖子給張老師看了手臂上幾道較明顯的劃痕。張老師瞭解到,她最近情緒很低落,覺得沒辦法融入班上,覺得別人都不喜歡她,感覺人家看她的眼神很奇怪。張老師知道這孩子的心裏出現了一些問題,是抑鬱症症狀,她對該學生安慰和開導之後。立即與學生家長聯繫,瞭解她的成長環境情況,並告知家長要重視孩子心裏健康,在她的建議下家長帶孩子去了專業心理醫院就診,確診爲中度抑鬱症。張老師知道後,一方面指導家長,告訴他們在平時與孩子溝通過程中要注意多鼓勵孩子,另一方面她悄悄找了班上幾個乖巧人緣比較好的學生,希望他們能主動多關心同學。在多方努力下,該女生慢慢變得有自信,有問題願意主動找老師溝通,變得陽光了些。張老師善於捕捉學生的點滴變化,抓住契機做好思想工作,讓每個學生能夠健康成長。

作爲一名年輕教師,張霞老師深知學習是終身的事,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在思想上與時俱進,在業務上纔不落人後,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相信她將繼續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和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爲已任,志存高遠、愛崗敬業、樂於奉獻,自覺履行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