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推進“三整合”改革情況自查報告

街道推進“三整合”改革情況自查報告

推進“三整合”改革情況自查報告

今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街道深入貫徹落實上級關於機構編制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將“三整合”改革情況彙報如下。

這次改革,街道逐步統一和規範賦權事項,確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監督。街道設置了9個職能機構,分別是黨政辦公室、黨羣工作局、政法和社會管理局、經濟發展局、建設局、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綜合行政執法局、農業農村和社會事業局、爲民服務中心、財政局,並於6月15日召開基層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工作動員會暨揭牌儀式,實現了組織架構的流程再造。

根據街道實際情況,經過通盤考慮,慎重研究決定,主要遵循三點原則:一是改革需要原則,根據全區基層鄉鎮街道機構改革要求,打破了原有中層正副職設置,嚴格按照街道內設機構正副職任職。二是人崗適宜原則,根據街道現有機關事業幹部人員情況,原則上堅持“人隨事走、人崗適宜”,結合內設機構職能對人員進行適崗調整,確保人盡其才。三是平穩過度原則,根據街道現有的職數和人數能夠相匹配,避免了大面積競崗造成人心浮動、人員浮動,確保改革平穩過度,開展人事安排。

圍繞區“三整合”工作要求,我們聚焦中心,突出重點,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打造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

區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是集成研判社會治理信息、整合社會治理資源、創新社會治理方式的重要平臺。街道以“黨建引領、部門聯動、數據賦能、清單管理”的新模式,以建好用好街道指揮中心爲突破,努力走出一條大數據支撐、網格化管理、鐵腳板擔當的基層治理路徑。具體來說,做到“四個全面”:

一是全面配強力量推動實體運行。按照“1+3+N”的標準,即1名中心主任、3名副主任、街道網格化管理、12345、數字城管等5名工作人員的架構,足額足員配備力量,理順運行管理機制。騰出300平方辦公用房,投資300萬元,建設集分析研判、聯動指揮、行政問效等一體的綜合指揮平臺。同時,圍繞收集訴求、交辦事件、督導問效,對現有運行平臺進行優化升級,充分發揮街道指揮中心基礎性、實戰性地位和作用。

二是全面建章立制推動規範運行。建立健全指揮長負責制度、人員管理制度、考覈問效制度等運行制度,明確中心主任、副主任、平臺操作員、網格信息採集員等崗位職責,推進指揮中心科學化規範化管理。強化指揮平臺督查考覈職能,制定考覈辦法和督導制度,建立常態化的集中輪訓和業務培訓機制,推動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儘快熟悉崗位職責和業務要求。

三是全面釐清職責推動閉環運行。組織街道指揮中心牽頭梳理工作事項清單,明確街道相關部門的職責分工、具體內容、流程環節、承辦機構、權限責任、政策依據,確保聯動處置事項高效運行。街道各部門和村(社區)根據職能分工和權限,圍繞信息上報、流轉交辦、事件處置等關鍵環節,理順分工、明確界線,確保讓問題隱患“上得來、出得去、結得了”。

二、實現“一個區域一支隊伍管執法”

設置內部機構,明確工作職責。9月15日,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局召開了局領導班子工作會議。會議就綜合行政執法局人員分工、內設機構及工作職責進行了修改、完善,並對綜合行政執法局內部9項工作規章制度進行了商討,提出修改意見。爲後序更好地開展綜合行政執法工作打下了基礎。目前,街道將以前的執法“單槍作戰”整編成“合成作戰”,整合過程中正式執法人員減少了19%,工作效率反而得到大幅提升。在日常管理上,推行綜合行政執法人員分片執法,加強部門聯動,將綜合執法力量融入全要素網格,實現分片包乾、責任共擔的“網格化”模式,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實現了“1+1﹥2”的深度融合。

推進綜合執法,強化依法行政。通過梳理,目前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局日常管理事項主要包括街道市容秩序管理、餐廚煙油污染、戶外廣告許可、建築工地揚塵管理、物業小區管理、違法建設巡查、廢品站點整治、渣土消納處置、安全生產監管、園林綠化、市政公用設施等方面。在日常管理方面,繼續推行管理人員落實到社區、商業綜合體、路段,實現分片包乾,責任共擔的“網格化”模式,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在綜合執法方面,一方面邀請縣直業務部門,採取業務輔導會、案件辦理輔導、“以案說案”等措施,通過“由外而內”的方式加強業務指導,提高綜合行政執法辦案水平;另一方面採取局內部執法人員辦案交流、召開月度執法辦案通報會等措施,通過“由內而外”的方式,加大推進街道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力度。

保障體制改革,深化隊伍管理。爲切實做好這次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街道更新兩輪執法電動車20輛,添置數據採集工作站2臺、執法通7只,執法記錄儀、防暴頭盔、防刺背心、防刺手套各40件,腰帶80條。數據採集工作站不僅支持多路執法記錄儀同時上傳數據,還可依據執法記錄儀編號、執法時間精確篩選數據,大大提高了辦案效率。新配備的執法記錄儀能夠將現場執法情況同步傳輸至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局指揮大廳平臺,便於指揮平臺統一調度。此外,還爲3輛執法皮卡汽車配備了車載雲臺,可實時記錄執法現場抓拍取證情況,同時對車輛所在位置、行動軌跡、車速等具體信息進行跟蹤,並將音視頻傳輸到指揮中心和執法通上,能夠讓指揮員對所屬執法車輛及一線人員的現場情況全面掌握,隨時進行指揮調度和管理,真正實現綜合行政執法的精細化治理與技術手段無縫銜接。爲加強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建設,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局制定了《學習制度》、《會議制度》、《公章管理制度》、《公務車管理制度》、《公務費結報制度》、《人員請、銷假制度》、《人員着裝規定》、《食堂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規定》等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從源頭上對局工作人員予以紀律約束,強化對工作人員言行舉止等方面的規範管理;繼續堅持對城管人員每日一次“早點名、日考覈、周通報”的工作制度,一旦發現城管人員苗頭性問題,將第一時間通過“談心談話”、“紀律約談”、“考覈通報”等措施,將問題遏制在萌芽階段,努力打造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行政執法隊伍全力推動體制改革工作向前發展。

三、優化爲民服務“一窗口”

一是抓陣地建設,優化服務環境。爲了提升服務環境,將租用1000平方米的辦公用房,根據功能佈局、標準化建設的要求以及長遠的賦權事項的承接,設置成六個區域。一樓設置窗口服務、等待休息服務、24小時自助服務三個區域(包括諮詢服務區、信息公開區、代辦服務專區等)。二樓設置辦公、公共資源交易、檔案三個區域。目前正在籌備裝修前的招投標工作。

二是抓人員素質,提升工作能力。爲民服務中心改革的先決條件是人員的統籌分配。爲了統一管理,街道對進駐中心的人員進行了全面的整合,明確到崗到位人員,隸屬關係和人事管理一律歸屬中心。窗口服務對所有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通過提升崗位履職,加強業務學習,夯實業務承接,實行跟班學習和互補交流相結合。與區行政審批區局、政務中心溝通,選派人員跟班學習。與街道相關部門溝通,做好業務的銜接和業務辦理的輔導和指導。確保服務事項接得住、接得穩、接得好。

三是抓事項承接,拓展服務範圍。目前已承接第一批公共服務事項36項、賦權事項13項,街道本級事項36項。和街道相關部門銜接和溝通,公安的戶籍管理、執法局的城管便民服務窗口等9項服務也擬進入中心。街道爲民服務中心大廳設置分類綜合窗口和專業事項窗口。分類綜合服務窗口設置民生民政、建設城管、市政公共服務等小綜窗。民生民政綜合窗口受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民政、殘聯、計生、醫保等部門事項。建設城管綜合窗口受理建設、水利、城管、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等部門事項。市政公共服務綜合窗口受理供水、供電、有線電視、通訊等事項。其餘事項通過整合設立其他事項綜合窗口統一受理。民生民政綜合窗口和建設城管綜合窗口運行成熟後,逐步推行“全科窗口”。專業事項窗口由公安、涉稅、市場監管等部門進駐設置。通過整合,採取“一窗通辦”“全科化”受理辦理模式。確保實現“一網融合、一號受理、一窗綜辦、一站服務”。

四是抓監督考覈,激勵員工幹勁。爲了進一步加強中心規範化管理,強化中心人員依法行政意識,提升服務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了對紀律、業務、綜合等三方面24項工作考覈機制。獎懲並舉,按月兌現。通過嚴格的獎懲考覈,進一步激勵中心人員“爲民、務實、清廉、便潔、高效”優質的服務,切實打通羣衆“最後一公里”。

推進機構改革,是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省、市、區委的明確要求。街道將通過綜合設置審批服務機構、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推動資源服務管理下沉等舉措,從制度機制上確保把羣衆關心的事情在基層辦好、在家門口辦好、在身邊辦好,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