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講話致辭 > 代表發言

關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發言稿

關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發言稿爲本站的會員“z123ibm”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關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發言稿

我們在這裏拷問脆弱的人性和國民性的劣根,不是爲了自怨自艾,也不是爲了捨我其誰的張揚炒作,更不是爲了宣泄那種可憐的愛心,而是爲了中國與中華民族可持續的和諧的發展,長治久安的國策,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我們青年一代義不容辭的責任,要改變一個民族,是改變他們的精神!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發言稿,供大家參考學習。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發言稿1

坐在窗邊,我癡癡的望着窗外銀杏樹上的蒼翠的葉子。在微風中輕柔舞動着,充滿生機,富有生氣……我癡迷了,陶醉了!

正當我着迷於此時,另一幅畫面不可阻止的印入了我的腦海裏。細細的,黑黑的枝幹上,掛着幾片零丁的葉子。葉子枯黃,帶着那麼一絲病態,如同被霜打過的茄子一般。這不正是我家陽臺角落裏那盆桂花嗎?爲何被遺落在了角落裏了?

還記得剛買回家時,是花農從土裏挖出來放在花盆裏的。枝葉上還開着些許米白色的花,不甚多,卻甚香,沁人心脾。我喜愛極了!

爲何過了一個冬之後,毫無葉子的銀杏樹煥然一新,孕育出了嫩葉,顯示出蓬勃生機?又爲何桂花苗卻從可愛極了的模樣變得如此蕭條,落敗?

望着杏兒樹思索着……

忽兒,兩隻小鳥映入了眼簾。它們很自由,很美。頭上有一撮白色的絨羽,這和它那漆黑的的外表有那麼一點格格不入。但它卻是很美,它們相互追逐着,相互嬉戲着,在濃密的葉層中上竄下跳,或許,正在啄食着那美味的蟲兒。這一幕把我帶回了童年。

那年我七歲,在老家農村,我爬上樹去掏鳥窩,取出一隻剛出殼不久的幼鳥,它還沒有長羽毛,嫩紅嫩紅的。我好奇地把它帶回家精心餵養,它的羽翼漸漸的豐滿了。到後來,也可以飛出那麼一兩米的距離了。我很高興,因爲我覺得我見證了一個生命的成長。這總是讓人很愉悅!

現在突然想來,覺得它比其它的鳥兒少了那麼一點什麼,是什麼了?對了,是少了那麼一點大自然的靈性!

可當時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也並沒有“偉大”的將它放歸自然,可能是自私心在作祟吧。但是因爲一次大意,它卻置身貓腹了,那時,我十分懊喪。

如果又下輩子,祝願它不再遇到調皮搗蛋的我。

答案似乎愈亦的明朗了。上述二者皆是大自然的寵兒,喜歡自由,喜歡在無拘無束的的環境下出生,成長,直到死亡。喜歡自己去努力的汲取陽光,喜歡自己去奮起而飛,搏擊長空。而不是被人們限制於一盆,一籠裏面。

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渴望自由了?不喜歡沒有被他人強加東西在身上的感覺了?裴多菲說:“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這和孔老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又是否有着異曲同工之妙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發言稿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我們早已熟記於心的一句老話。可每當我們看到或者聽到這句話時,卻僅是走馬觀花一般的匆匆的讓它從身邊流過。也許,是這個世界的節奏太快,也許,是我們的腳步太急,我們總是把這麼重要的人生的準則忽略,只是在看到別人做得實在與這八個字太不吻合時,才真正的去挖掘它的真正含義。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自《論語》,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事,就不要強加給別人。很簡單的一句話,很明瞭的八個字。可真正做起來,卻是難上加難。

難於何處?難就難在我們不知道自己做錯了。有一則小故事,上帝在造人的時候,爲人類準備了兩個袋子,一個袋子掛在人的前面,一個袋子系在人的後邊。前邊的裝的是人的優點,後邊的裝的是人的缺點。所以呢,我們就只能看到自己的優點和別人的缺點。因此,想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最首要的是善於發現自己的不足,及時制止己所不欲施於人。

明白自己所不想的事,對每個人而言是很簡單的,沒有人比我們自己更瞭解自己。可要勿施於人,那可就不易了。就拿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來說,這是一個可以讓中國人暢談的話題。什麼地溝油,什麼三聚氰胺,什麼轉基因啊,那都是茫茫大海里的一個浪花罷了,你問那些黑心商家,面對他們自己生產的產品,他們想吃嗎,肯定不想,可爲什麼就施於別人了呢?爲了利益,爲了錢!就是因爲太看中這些東西,有人才喪失良心,一個沒有良心可言的人,又怎會自律,怎會受這八個字的影響?做到勿施於人,沒有良心是萬萬不可的。再者,就是個人對它的重視程度了,就像有的人重視錢一樣,因爲重視錢,才努力的賺錢,纔不擇手段,才爲之喪失做人的良心。重視勿施於人,也就能做到勿施於人。

總而言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很有分量的,它的重量不亞於我們十年的寒窗苦讀,做不到這一條,我們就是讀一輩子的書都是徒勞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發言稿3

一個富人去請教一位哲學家,爲什麼自我有錢以後很多人不喜歡他了。哲學家說:因爲你有錢後只看到自我而看不到別人了,富人仔細體味着這句平淡無奇的話,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人往往是自私的。只是有的人私心特大,有的人私心較小而已。但這個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遠是不受歡迎的。世界是由許多人組成的一個整體,我們都是隻有一隻翅膀的天使,只有擁抱着才能飛翔,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和理解。人活一輩子,其實就是與其他人溝通。要能夠溝通,就務必堅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此刻許多人就如前面那個富人,一有些錢就目中無人,說話也變了味,這樣的人渾身盡是銅臭味,他只願交往比他富的人,完全忘記了“達者兼濟天下”這句話,別人在他眼裏都是窮光蛋,說話不客氣,完全不思考別人的感受,這樣的人是要吃大虧的。

陳世美一心只想榮華富貴,他攀龍附鳳,殺妻滅子,終究是人才兩空,死在包大人鍘刀之下。唐明皇寵信楊貴妃,不顧百姓勞頓,嶺南快馬送荔枝往長安,終究弄得衆叛親離,江山破碎。[由整理]

而唐太宗則明白這個道理,他採納魏徵的“十思”而天下大治,百姓安居樂業,自然國泰民安,歷纔有貞觀之治的美譽。

孟子進言齊威王,以“齊桓晉文之事”曉之以理,闡述了要體諒百姓,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則天下可運於掌上,民之歸如水之下也。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凡事多爲別人想想,世界將更加和平。想想那些醫療事故,那些殘疾人,如果是你呢?想想那些被虐待的戰俘,那些流離失所,掙扎在水深火熱中的難民,如果你也在其中呢?想想那些被端上餐桌的猴頭、熊掌,難道動物就沒有生存的權利嗎?這些太可怕了,可這卻是一些人的所作所爲,他們的行爲將被人們唾棄,他們終有受到懲罰的那一天!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爲別人着想,別人也會爲你着想,真誠才能換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一點,世界必須會更加和平,安寧。生活得更加和諧,充滿快樂……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發言稿4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想,這句話大家必須都很熟悉了吧!這是2500多年前,孔老夫子說的一句話。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用自我的一顆心去幫忙別人、感化別人,將心比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設身處地的爲別人想一想。準確的說,就是:種豆得豆,種瓜得瓜。

我們要同農民伯伯一樣,在春天播種,在秋天收成。而我們在生活中的不一樣就是,要以一顆善良的心去幫忙別人、理解別人、感化別人,將“禮貌”與“寬容”栽在他人的心靈的土地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幹什麼事情多要先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先想一想:

醫院裏的那些在生死邊緣痛苦的掙扎的病人;在醫院裏的那些在生死邊緣痛苦的掙扎的病人;想想那些在街上乞討的老人與孩子;想想那些因爲天災而在水深火熱之中受苦的人們……你的心裏總是會泛起一絲絲的辛酸,不是嗎?想想看,如果你是這其中的一員,你會期望自我被別人看不起嗎?我想沒有。其實,每一個人都有在這個世界生活下去的權力,不,就應是每一個生物,每一個生命都有權力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的權力。即使是那些做錯了事情的人,也是有法律來懲罰他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爲別人想想,別人也會爲你着想。要以自我的真誠與真心去換取別人的真誠與真心。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發言稿5

歷史的畫卷,因歲月的沖洗,顯得枯黃陳舊,將歷史的足跡點點抹淡。然而,華夏五千年的文化,總有些像《論語》一類的書籍雖早已褪去了華麗的色彩,顯得古老陳舊,但實則它與我們的距離並不遙遠。——題記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自《論語·衛靈公》。《論語》中有許多簡單的道理需要我們去感悟與實踐。它用的文字往往言簡意賅,但其蘊含的道理絕不會同表面一樣容易。就像《論語·衛靈公》中記載的,孔子的學子之一子貢,曾問了孔子一個十分重大的問題:“有一言而能夠終身行之者乎?”意思是有沒有一句話能夠使人終生奉行的呢?孔子用商量的語氣對他說:“其恕乎!”什麼叫“恕”呢?孔子又用了八個字解釋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我不願意做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那麼也就是說,做任何事,都要推己及人,將心比心,不要強人所難,更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用現如今的話說,就是要學會寬容。

《北京日報》曾刊登過這樣一件事:一位少年在公交車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員讓他擦掉。少年感到很難堪,不願去擦。女售票員給了他個臺階下,自我用紙把痰擦掉了。事後少年很後悔,他給報社寫了封信,表示向這位售票員道歉。這件事告訴我們,得理且讓人。寬容的感化常比劍拔弩張的作用要恆久得多。如果她不這麼做,而是硬逼少年去擦痰,結果會是怎樣的呢?也許,不用我說,也能夠想象得到。正因爲女售票員懂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所以以寬容之心完美的化解了這件事。

怎樣算寬容呢?就是要設身處地爲他人着想,換位思考,包容他人;就是要學會忘記。因爲剋制性的寬容,不是真正的寬容,它不能從根源癒合心靈的傷口。只有那種不記、不究的寬容,纔是寬容的真正境界。

“其恕乎!”——就一個“恕”字,教會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的快樂,如何適應日常的秩序,找到人生的目標;就一個“恕”字,就是我們自我的一幅健康的心電圖,是這個世界的一張完美的通行證。讓我們學會如何去寬容別人吧!得過且過,我們的生活纔會快樂。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爲人着想,人也會爲你着想,真誠才能換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一點,世界會更加和平,安寧。生活會更加和諧,幸福,並充滿了快樂。

關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發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