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講話致辭 > 代表發言

高效課堂經驗交流發言稿(集合5篇)

高效課堂經驗交流發言稿由本站的會員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以下5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高效課堂經驗交流發言稿(集合5篇)

第1篇:高效課堂經驗交流發言稿

這篇高效課堂經驗交流發言稿範文是我們精心挑選的,但願對你有參考作用。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很高興能夠有這次機會和大家一起交流。這次上臺發言,我不是來傳授什麼經驗,因爲我深深的知道,與在座的很多老師相比,無論是敬業精神、教學成績還是教學經驗我都自愧不如。經過了十多年的教與學,積累了一些心得體會,在這裏與大家交流,希望老師們批評指正,並提出寶貴意見。我認爲,要提高課堂效率,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

一、激發學生興趣

關於激發學生興趣的重要性,專家和學者們講得太多了,在此我不再贅述。下面我談談我在教學上是如何培養和保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的。

1、好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興趣

有位名人曾經說過:“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精心設計知識的呈現形式,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讓學生置身於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如:在高中化學開學的第一堂課時,我問了學生一個問題“化學是什麼?”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回答了這個問題:

⑴引用了北大校長周其鳳的“化學是你,化學是我”用來闡述化學的重要性;

⑵引用了美國核物理學家西博格的“化學——人類進步的階梯”用來闡述化學發展史;

⑶“化學——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用來說明生活中的化學知識,

⑷“化學——chemistry”用來說明科學家背後的艱辛努力,也用此來說明要學好化學的方法。

⑸最後我引用了百科百科中關於化學的解釋,講述了化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這樣的教學設計,是從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入手,讓他們感到了學習的樂趣,拓展他們的課外知識。

2、充分利用化學學科特點激發學生興趣

化學做爲一門自然學科。不僅研究生活中的物質與現象,也研究深邃、奧祕的微粒世界。不僅有前輩們的艱辛努力下的豐碩成果,也有現代人孜孜以求的新物質、新材料。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科學家的故事、奇妙的實驗現象、生活中的化學知識來吸引學生的注意。例如,在氯氣的教學中,我首先通過課件展示了舍勒發現氯氣的故事和氯氣做爲化學武器使用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學生,學生也從故事中掌握了氯氣的部分性質。在化學中,諸如此類的素材還有很多,如哈伯與NH3的合成,凱庫勒與苯分子結構,門捷列夫與元素週期表等等。

二、夯實基礎知識

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運用,是各學科在教學中的重點。高中化學基礎知識錯綜複雜,學生普遍反映“記不住,用不好”。怎樣處理好這些問題呢?

1、教會學生建構化學知識的方法

A、分類轉化法

元素化合物的知識內容繁多、頭緒雜亂,而且教材將其集中安排在必修一模塊中。因此在教學中,內容過於集中,同時也無法用物質結構和元素週期律知識做教學指導,這導致知識規律性不強,學習後特別容易遺忘。爲了克服困難,提高基礎知識的學習效果,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用分類轉化法總結出元素化合物的知識主線,從而使基礎知識結構化、系統化、規律化,使基礎知識的記憶變得較爲容易,有效的夯實了基礎知識。例如對金屬和非金屬的知識可讓學生分別按如下的分類轉化線索進行總結:金屬元素:單質→氧化物→氧化物的水化物→鹽。非金屬元素:氣態氫化物←單質→氧化物→氧化物的水化物→鹽

B、組成性質法

對於元素化合物知識,雖然用上述分類轉化法可以使學生將知識系統化、規律化從而形成知識遷移能力。但對於不同物質所體現出性質差異往往會掌握得不深、記憶不牢,這時如果再輔以“組成性質法”,使學生從物質組成和結構的本質角度理解物質的性質,則不但有利於元素化合物一般化學性質的掌握,更能對於物質的特性也會有較好的掌握。如對於碳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學生從分類轉化的角度掌握共性知識後,還可再分析co2、so2的組成和化合價特點,進而很容易理解so2易被氧化的特性,從而在由Na2o2與co2的反應遷移到Na2o2與so2的反應時,不至於生搬硬套。

2、在訓練學生記憶知識方面下功夫

高中學生,學業負擔,需要記憶的東西太多,往往記不住所學的知識,我們常常抱怨學生記的東西太少。作爲教師可經常探索記憶的規律,指導學生記憶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十分倡導杜登高老師的歌訣記憶法和諧音聯想記憶法。他把每章每節的重點知識編成了歌訣的形式來幫助學生記憶。

化學知識是一個紛繁複雜的體系,並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可以用口訣或諧音記憶,也不是所有知識點都有內在聯繫。比如化學計量的物理量符號、公式、元素符號、化學方程式、結構簡式、空間幾何構型等。在中學生的知識範圍內,只能是死記硬背,沒有這些死記硬背的知識做基礎,就無法提取和運用,更談不上發揮和創造。在教學中,我往往將死記硬背的知識整理成專題,印給給學生,佈置他們背誦,並默寫檢查。

3、教會學生用實驗的思維理解知識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主要研究手段的科學。因此學會運用實驗的思維理解知識,非常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反過來也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用所掌握的知識設計和創新實驗,這也與大學聯考考查的方向完全吻合。比如,在元素化合物和有機化學的學習中,我經常有意識地以研究物質的一般實驗方法爲教學思路來組織教學,即按製備原理、分離提純方法、元素分析、結構鑑定的思路進行教學,使學生像科學家進行實驗研究一樣學習,這樣,學生的實驗思維會得到很好的訓練和發展。再如,我經常在化學解題中,讓學生把題目中的文字表述轉化成實驗的流程圖,這樣既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清晰有序,更重要的是教學會了學生用實驗的觀點和思維來理解知識、看待問題,最終解決問題。

三、注重探究能力的培養

現在大學聯考越來的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的挖掘。而思維能力的開發,又與探究能力培養密切相關。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應着力通過各種途徑,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

1、利用有趣的實驗,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往往是從直觀、好看的表象開始的,因此在化學教學中,利用有趣的實驗常常可以起到激趣的奇效。例如,我在上“鈉的化合物”一節時,增加了“滴水生火”和“吹氣生火”等化學實驗,這些奇怪的實驗現象,立即激起了學生蓬勃的求知慾望,學生的探究動機油然而生。

2、理論聯繫實際,利用化學知識的實用性誘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化學是一門應用科學,化學技術的成果將服務社會,造福人類,具有現實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效益,教學中應該強調科學—技術—社會的相互聯繫,讓學生感到學有所用。化學教學可以綜合:

(1)環境保護知識:如水質分析、食品檢驗、溫室效應、大氣層空洞,酸雨、汽車尾氣、金屬腐蝕與防護,土壤改良、三廢利用等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的現代意識。

(2)工農業生產知識:如三大合成材料、冶金、石油、煤、化工、電鍍、化學電源、農藥化肥、造紙、塗料、印染、粘合劑、食品工程、醫藥衛生、新物質、新能源、新技術的開發利用等問題。

如果理論能夠聯繫實際,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讓化學知識的實用性體現出來,就會極大的誘發學生的探究熱情。例如,學習了《原電池》後,我讓學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質設計出原電池,並證明有電流產生。結合同學們的設計,我提出了以下問題:

①裝置簡單嗎?

②電能充足嗎?

③放電時間長嗎?

④是否具有實用性?

⑤你們設計的電池與市場上的電池相比,有哪些優缺點?。

因爲電池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又是自己設計出來的,每位同學對它的探究都顯得興趣昂然。

3、設提問環境,營造探究氛圍

學生的探究活動是在他們感到迫切需要解決新問題時開始,因此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設疑作用,使學生始終處於有效的積極思維狀態。例如在學習《電解原理》這一節時,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

①能導電的物質有哪些?

②電解質溶液爲什麼能導電?

③離子的定向移動能否實現電子的遷移?

④電解質溶液導電過程中怎樣實現電子的遷移?

⑤如果有電子的得失,將會發生哪些反應?

⑥怎樣檢驗上述產物的生成?

⑦在此過程中,能量發生了怎樣的轉化?

然後再演示了相關的電解實驗,驗證了上面的理論推導。這樣,通過提問,層層伸入,就使學生時時處在對問題的思索和解答之中,探究氛圍十分濃郁。

經上這些,是我對教學的一些淺薄見解。所謂教無定法,我相信我們的老師,經過了多年的磨鍊,都積累的豐富的教學經驗。最後祝各位老師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第2篇:高效課堂經驗交流發言稿

希望你能喜歡這篇高效課堂經驗交流發言稿範文。

各位老師:

大家好,很榮幸能代表XX學校與大家交流,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落實“三環節”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不當之處,敬請老師們批評指正。

下面,我就從“三環節”教學的要求及在教學中的落實進行簡單介紹:

一、“三環節”教學與“任務引領、活動建構”教學模式

我校自xxxx年初,以新課程理念爲指導,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爲目標,整體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並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較大的進步。近年來,我縣出臺了《寧陽縣國中“三環節”教學實施意見》,而我校正在實施的“任務引領、活動建構”教學模式,其要求與“三環節”教學實施要求相吻合,因此,我們根據教學實際,將“三環節”教學與我校“任務引領、活動建構”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驗緊密結合起來。有力地促進了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了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高。

所謂“任務引領、活動建構”課堂教學模式,是以學習任務引領學生的學習活動,以完成任務爲內驅力,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學習活動,師生共同構建知識意義,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從課前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到課堂學習活動的組織運作,都要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設計者、組織者、指導者和幫助者,所以它是一種以“學”爲中心的教學方式。但,該教學模式絲毫沒有弱化教師的主導作用,只是從傳統的單一的課堂主導形式,轉化成課前和課中兩種形式而已。課前表現在教師對學生課前預習任務和課堂學習活動的設計,課中表現在對教學活動的組織運作。在此要求上,學校制定了“任務引領、活動建構”課堂教學模式下,複習課與新授課的學案設計格式和教師備課、上課的基本流程與基本要求,並鼓勵各學科在此基礎上有自己的創新,有自己的特色。

在“三環節”教學基本要求之上,我們嚴格按照“課前預習、課中實施、限時作業”教學的三環節組織教學。下面我以九年級複習爲例來說我們是如何實施教學的。

(一)學案的設計。

1.課前預習——梳理知識、構建網絡:這一環節的主要任務是梳理知識,站在高處看知識內容並構建出網絡系統。設計的關鍵是如何以任務的形式引導學生用最好的方式、方法,理清所複習範圍內涉及的知識點,在恢復記憶的基礎上,從整體上把握單元(或章節)教材主要內容。其形式多種多樣,我們在設計時採取最多的一種形式就是大括號式(即知識網絡形式)進行知識歸類並適當地設計填空,有時也多種形式結合起來,但是不管哪種形式,目的都是讓學生通過回憶或閱讀教材,再現所學知識,並弄清每一個知識點的意義,同時可強化記憶,提高對所學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

2、診斷評價:這一環節是在梳理知識基礎後,教師根據平時教學收集的信息,針對學生掌握知識中的疑點、關鍵點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或題組,對基本內容進行診斷性的訓練與檢測,既能鞏固所學內容,又能發現學生在基本“知識與技能”方面存在的問題,克服學生學習過程中形成的知識缺陷。

3、歸類解析:這一環節是對所複習單元的重點或典型例題進行歸類解析,通過解析,讓學生形成一般的解題思路,歸納解題的規律、方法、技巧等。因此,我們在設計時就要站在比較高的角度,對所複習單元的題目進行歸類處理,以便於找出解決該類題目的一般規律、思路,關鍵點和應注意的問題。如果不對題目進行篩選和處理,把各個類型的題目混雜在一起,學生會感到內容散亂,重點不突出。有時我們把歷年的會考題經篩選後設計在此環節,能幫學生滲透解題的思路方法。

4、達標測評:這一環節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實現認知目標後,而進行的形成性測試。設計內容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及其應用等。題目設計做到目的明確,重點提出;遵循基礎性、針對性和認知性的原則;難度適中,防止因試題難度不當影響對認知結果的評價。達標題的設計針對主要知識目標。題目設計分兩個層次:一是基本題,二是提高題。基本題是所有學生必須要會的,提高題針對中上游學生水平,是培養優生所必須的。確保讓80%的學生實現80%的達標率。

(二)課堂實施

1、課堂準備

(1)、發預習學案,我們一般提前一天下發預習學案,因是複習課,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實力能完成多少就儘量完成,但是所有學生必須把梳理知識做完。

(2)、預習檢查,課前收交部分學生的學案(一般抽2-3個小組),進行批閱,可以發現學生預習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和共性問題,能幫我們進行二次備課,確定課堂講解的重點並提前想好指導方法及措施。

2、基本流程:

(1)、檢查反饋,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對學生的預習情況若不管不問,時間長了學生會無視這一環節,會給複習帶來很大的阻礙。反饋時以鼓勵表揚爲主。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交流展示:學生以小組爲單位交流預習成果,個別小組組長進行展示,對於學生展示中流露出的知識錯誤或是知識漏洞,以及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教師作精講點撥。切忌過多的講解,一定做到“三講三不講”。

(3)、診斷評價:本環節題目少,難度不大,因此給學生留幾分鐘完成後就統一認識,若沒有疑義教師絕不做過多講解。

(4)、歸類解析:學生自讀、自析、自做、自查、也可互查交流,讓學生自己抽取規律、思路、關鍵點及應注意的問題。本環節是教師發揮指導作用的一步,必須引導學生抽取做題的規律、方法、技巧,不能就題論題,應該拓展同類或近似問題的解決方法,讓學生在解題技術上有大的提高。

(5)、達標測評:分兩步完成,第一步,學生獨立完成評價題目,第二步,針對題目完成情況,開展自評和互評。自評是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評價;互評是通過向小組成員或班內其他同學,展示自己聯繫完成情況、問題解決的程度和思維過程的表述,組內、組外的其他同學或老師對其給予適時適當的評價。

其實,我們的教學沒有什麼很特別的地方,就是依照:“課前預習、課中實施、限時作業”這三個環節來組織教學的。

(值得指出的是,每個環節的實施都有時間的約定,給學生確定時間幾分鐘完成,如:學生交流時間必須規定幾分鐘完成,目的是提高學生交流的效率,比如3分鐘完成,還有課堂達標題,確定必須5分鐘完成,這樣學生有時間緊迫感,在大腦高度集中的情況下,效率肯定不會低,等等。教師組織者,引導者和點撥者的作用起到作用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到位了,那麼課堂想低效都做不到)

二、堅持“四抓”,強化落實,保證教學質量。

在教學中,爲了提高教學質量,我們還堅持做到“四抓”:一抓集體備課,二抓課堂效率,三抓學生落實,四抓限時訓練。

1、抓集體備課

學生預習的效果如何,我認爲關鍵是預習學案設計的質量,爲制定科學合理的預習學案,我校特制定並實施了“個人預備、集體研討、分塊設計、個性化修改”的集體備課方式。具體操作是備課組內每個人在集體備課前從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及處理措施、課前預習任務設計、反思拓展內容設計、達標題命制設想等幾方面對每一課時進行分析,寫出書面稿,並由主備人提前設計好學案,即個人預備。然後在集體研討中主備人就所設計的學案結合教學內容從以上幾方面進行發言,說明所設計內容的目標、重難點及預習任務的設計思路,組內其他人補充,最後形成定稿,修改預先設計的學案,備課組長簽字後再印刷。無論是個人預備還是集體研討,都必須做到認真挖掘、分析,明確教材內容。方能設計出高質量的學案來。

2、抓課堂效率

在我們的教學中,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模式或方法,都必須意識到要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因爲生物是常識課,沒有什麼課下學習與複習時間,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主陣地”,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是永遠不變的真理。我們的做法就是快節奏地教學,用一切辦法調動所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合理支配時間,讓學生像考試一樣緊張地學習,這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抓知識落實

生物學科知識點瑣碎,零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會覺得記憶的內容太多,學習起來很費力。我們力求知識網絡化,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由點連成線,由線織成網,形成多個相關知識點的網絡。這樣能使學生站在一個全新、全面的角度去理解問題,提高對知識的整體性記憶。

4、抓限時訓練

知識的檢測落實,也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教學效果,對於師生雙方都起着反饋信息的作用,可以把課堂上反饋到的學習缺陷及時總結、及時矯正,並及時改進自己的教學,同時它也是學生了解本人學習成果、自覺彌補學習缺陷的重要手段。爲此,學校安排了每節課的“達標測評”和每週的“限時作業”兩次書面檢測。

課堂“達標測評”:能夠迅速檢測效果,薄弱的地方可以通過佈置學生閱讀教材或是通過課後的練習再作鞏固,能夠及時發現問題,並及時點撥矯正,彌補知識缺漏,做到“堂堂清”。

“周限時作業”:我們每週的限時作業是根據學生對本週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錯誤、缺漏點,進行再一次有針對性檢查、彌補,試題50分,大約20分鐘完成。教師全批全閱,並及時反饋,真正達到熟練掌握知識的目的。

總之,只有紮紮實實落實教學“三環節”,纔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第3篇:高效課堂經驗交流發言稿

猜你正在找高效課堂經驗交流發言稿的怎麼寫?那麼就給你這篇範文參考。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很榮幸,我能被選中代表物理組在今天的經驗交流會上發言。在開講之前,請原諒我的出言不遜,我認爲,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有“西天取經”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不管是班門弄斧也好,自我陶醉也罷,但我們的目的是分享教學心得,達到共同提高。下面就我在高三物理教學中的一些做法給大家作一下彙報,講的不對的地方,敬請批評指正。

“迎來日出,送走晚霞”。這兩年我有幸連續在高三擔任教學工作,深知課堂就是主戰場,課堂效率就是生命線。但長期以來,權威人士評價一堂課的質量高低,似乎通常是“講得如何”,而不是“學生學得怎樣”,因而我認爲很容易在高三複習過程中走入兩個誤區:一是教師認爲自己的水平高,不相信學生,每節課滔滔不絕,講課時面面倶到。在高三物理複習階段,常看到這樣的現象:課堂上老師從來就沒有閒過——嘴裏不停地說,手在黑板上不停地寫,一節課準備好幾黑板的內容,灌輸知識的密度大得驚人,常常是老師覺得津津有味,學生則是昏昏欲睡。二是爲了彌補課內擠佔學生自主學習和休息的時間,很多教師就在課外拼命地發練習和補課。不少教師認爲,一節課講這麼多學生能接受嗎?這好辦,不能接受的學生,就等下課以後再給他們補。所以經常看到的是老師追着學生補課,不厭其煩地給他們講練習。上述兩個誤區都有同樣的一個結果:基礎差的學生會感到物理知識高深莫測,分不清主次,而被動地被老師牽着鼻子走,久而久之,便逐漸喪失了學習物理的興趣與信心;基礎好的學生則由於失去了主動開動思維、進行自我開拓的鍛鍊,獨立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到頭來是事倍功半,即使出了點“成績”,也是以犧牲師生的身心健康爲代價的。

路就在腳下

“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提高高三複習效果的出路究竟在哪裏?其實就在你我腳下。我認爲,高三複習的效果最終要體現在學生身上。所以,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總體複習計劃和目標,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把學習內容分層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具體體會如下:

一、立足課內,精講精練。

物理複習課中,我反對“只講不練”、“不講只練”和“多講多練”等教學模式,我堅持講與練結合的原則,精講精練,使學生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這種做法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考慮到知識的梯度。我認爲,選編的練習學生能否按時完成至關重要,它直接影響着複習的目標能否實現,而教師的精力有限,所以我堅持精心選編練習題和測試題,同時堅持講練結合,使每一單元的基本知識和思維方法落實到位。二是考慮到學生的層次。選編練習要有一定的層次,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我採用自己抽查和學生互查的方式檢查練習的完成情況,一旦發現學生中普遍存在理解模糊的問題,我便對症下藥,及時補救。三是考慮到學生的落實情況。每節課前,我都會針對上節課的內容原創兩道題:第一道默寫概念、定律、公式及其變形式;第二道是關於上節課所講例題的改編題。這樣,就可達到實實在在的把每堂課的內容都落實到位的目的。

二、試卷講評,追求高效。

我一直認爲,講評課是高三物理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好講評課對及時糾正錯誤、揚優補缺、鞏固雙基、規範解題、開闊思路、提高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試卷講評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爲自己攻克了四大難題:

1、什麼時候講?

我常常是在發下試卷後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更正,確實解決不了的我再去講。因爲學生做錯了的題目並不一定不會,有的只是粗心大意,很可能學生看後就能迅速解決,有的甚至在剛剛交上試卷後就明白怎麼回事了。像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領悟就弄明白了的題目,我就不講,也沒有必要講。

2、講什麼?

我在調查中發現有些講評課學生收穫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師不分輕重,面面俱到。其實試卷上大多數題目學生可以自行解決,如果講評時再眉毛鬍子一把抓,學生自然會厭煩,覺得是浪費時間。因此,我備課前儘可能多地瞭解學生對做錯的題是怎麼樣思考的,多問幾個“爲什麼學生會在這道題(這類問題)上出錯?”找出學生在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規律上存在的問題,在思維方式上存在的缺陷,將課堂的主要精力、時間集中到學生答題出現失誤的“關節”所在,透徹分析,擊中要害,防止類似錯誤的再次發生,使講解更具有針對性。

3、怎麼講?

我認爲,教師講評應突出重點,重在指導,而不是重複、重演一遍,不能以題論題,不能只按題號順序講評,而是要善於引導學生對試卷上涉及到的物理情景進行分析歸類,讓學生對試卷上的同一類問題有一個完整感,這樣纔有利於學生總結提高。我通常的做法有如下3種歸類方式:

(1)按知識點歸類。就是把試卷上同一知識點的題目歸在一起進行分析講評。這種歸類方式可讓學生在我的指導下進行,我再從其中選擇重點知識、典型題目進行分析講評。

(2)按解題方法歸類。就是把試卷中涉及同一解題方法、技巧的題歸類到一起進行分析講評。如把一份綜合試卷分爲整體法的應用、隔離法的應用、等效法的應用、函數圖像在物理解題中的應用等類型。

(3)按錯誤類別歸類。就是按答卷中出現的錯誤類型進行歸類。

按以上三種方法歸好類後,我再進行講評。講評時,要透過題中物理情景的表面現象,抓住物理問題的本質特徵進行開放、發散式講解。我一般從3個方面進行發散引導:一是對物理解題思路發散——“一題多解”;二是對物理情景發散——“一題多聯”;三是對物理問題發散——“一題多變”。

4、講後怎麼辦?講評後,讓學生更正試卷,並作好答錯原因的分析和說明,或者是及時根據講評情況,再精心設計一份針對性的練習題,我再重改試卷,並要求每一個學生第二次能拿滿分,第二次改卷後,再與學生個別交流,幫助他們切實掌握知識。這一做法,我稱之爲“評後110分”。當然,由於學生在基礎、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這“評後110分”並不真的能讓每一個學生的卷面成績都是110分,但它對我和學生都提供了一個努力的方向。即便是考試拿不到滿分,若事後能獲得滿分,其收穫是相同的。而對我來說,這也是一個反思過程,通過這一過程可以瞭解教學效果,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

三、強化實驗,緊扣特色。

物理是所有學科中最具有科學性的學科,每一個概念和規律、公式,都是通過物理實驗得出的。但是由於高三學生對實驗重視不夠,再加上大學聯考評卷中對實驗作答要求較高,每年的大學聯考實驗題基本上成了考生失分的大戶,隨着現行的一小帶一大實驗命題的改革,此種狀況稍有改觀,但仍然很難解決這一困難戶,實驗題也成爲制約考生的一個“瓶頸”,實驗複習時我是這樣來把握的:

1、親手做一做。凡是帶過高三的物理老師都有如此的經歷:有關遊標卡尺與螺旋側微器的讀數,老師在課堂上一而再,再而三,反反覆覆,一講再講,可效果呢?總是不盡人意,而大學聯考中每年都會考到該內容,有位學生家長知道此事後,特意買了遊標卡尺與螺旋測微器給他孩子練習讀數,結果我相信不說大家都應知道,我的意思並不是每套儀器學生都得準備,只是想說實踐的重要性。在複習的過程中,重要的演示實驗和考綱要求的學生實驗,我都親手做一做,演示給學生看,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對於一些抽象的物理過程,我還自制一些教具,使抽象的過程具體化、生動化,例如:我們現在正在複習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我便自制了這樣一個圓圈來教學,使帶電粒子的軌跡生動化,降低了學生理解的難度,教學效果如何呢?要等到我們24、25號月考後才能知道。對於一些不易觀察到的物理現象或物理過程,我也利用flash動畫課件展現給學生看,例如:電場中的等勢面,天體的運動等都可以通過課件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2、動腦想一想。大學聯考實驗題來源於課本實驗,但更多的是高於課本實驗,只有真正理解實驗原理,掌握操作方法,才能在實驗技能與技巧方面有所提高與突破。在實驗複習的過程中,我特別注意讓學生養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如實驗儀器的選擇、分壓與限流、內接與外接,我會多問幾個爲什麼,加強發散和求異思維的訓練,做到舉一反三,由此及彼,將實驗的原理和方法運用到相同或相似的實驗中去,設計出新實驗,完成新實驗,如正宗伏安法、另類伏安法。

3、結果算一算。物理實驗的過程很重要,但最終的結果更加重要。對最終結果的處理,我是從三個方面來進行的:一是各儀器的讀數必須符合高中物理實驗讀數規則,主要是有效數字方面,如刻度尺,秒錶,電流表,電壓表等的讀數規則;二是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包括平均值法,圖像法,處理結果,以及處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偏差或誤差;三是由實驗結果推想改進方法,設計更科學的實驗方案,如測電阻、測電源的電動勢與內阻等都可創新出多種實驗方案。可以說,大實驗題是要邊算邊想的,不能一蹴而就。

總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要多探尋學生學習的規律及影響學生學習的.可變因素,主動讓自己的教學去適應學生,以學法定教法,真正落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使課堂教學成爲提高高三物理複習效率的支點。只有提高高三物理課的複習效率,才能真正實現高三物理成績的有效提升,今年大學聯考我所教兩個班理科綜合都考的比較理想,特別是1015班大學聯考理綜200分以上的20人,位列全年級平行班第一。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教學質量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在未來的日子裏,我將以一中人特有的豪情,一如既往的在教學路上披荊斬棘,不斷探索。我堅信,只要有“敢問路在何方”的勇氣,就會收穫“路在腳下”的喜悅!

謝謝大家。

第4篇:高效課堂經驗交流發言稿

給大家帶來高效課堂經驗交流發言稿範文,供大家參考!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今天發言的教師中我年齡最大,但我們政治組把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交給我,我還是感到很榮幸。自工作以來一直從事思想政治課教學,現就自己在教學上的一些體會和做法向各位領導和同仁作一個彙報,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我今天發言的題目是:政治課,讓師生都來喜歡你,下面我講五個意思:

1,讓我們的觀念“新”起來。觀念是行動的先導,要上好政治課,必須改變對傳統政治課的看法。傳統政治課在大多數師生的心目中都是枯燥、說教的代名詞,其實現在的政治課是一門有用、有味、有趣的課程,因爲現在政治教材包括經濟、政治、文化、哲學四大模塊,每一個內容都貼近生活,實用性強,它既有豐富的學科知識,更包含着無盡的哲理思想,無論是引導學生思考人生,還是對學生今後走上社會,都有着其它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面我略舉幾個政治考題來讓老師們欣賞:

《詩經》中有“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詩品》中講“如將不盡,與古爲新”。下列名句中與其所蘊含相同的哲理的是()

A、芳林側畔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B、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C、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D、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這是一個哲學題,它充滿詩意,把哲學知識與語文知識巧妙結合,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近年來,隨着消費結構升級換代,消費者的消費需求逐步過渡到“精神消費階段”,不再單純地吃“風味”、吃“營養”,還要求吃“品位”、吃“文化”,要從中吃出藝術的美感、文化的內涵,享受多樣的情趣。據此回答:消費結構升級換代的根本原因是( )

A.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B.商品價格全面持續下跌

C.居民收入差距的縮小D.居民對未來收入的預期較爲樂觀

這是一個經濟生活題,它貼近生活,材料從生活中來,把生活與經濟學知識結合起來,有利於培養學生觀察生活,認識生活現象的能力。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就學會了爭鬥;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就學會了憂慮;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憐憫之中,他就學會了自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害羞;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妒嫉之中,他就學會了嫉妒;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恥辱之中,他就學會了負罪感;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學會了耐心;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學會了愛;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

從文化對個人的影響角度,談談《如果……》中體現的文化生活道理。

這是一個文化生活題,它用一段富有哲理的文章引導學生思考人生,包含着許多豐富的辯證法思想。

這僅僅是政治衆多有趣考題中一個縮影,它告訴我們現在的政治不枯燥,它貼近生活,實用性強。

政治準確地說應叫高中“思想政治”,“思想”這個容易被遺忘或被忽略的詞語,恰恰是政治學科的核心和靈魂,也是政治學科與其它學科相比所具有的最大特色。……許多時候,我們的教學走到大學聯考面前就停止了,實在是讓人不安和悲傷。有良知的政治教師應該守住課堂的本分,不甘心於僅做應試教育的英雄,而更應做滋潤學生快樂成長的甘泉,做學生精神世界的美食家,感悟生命的思想者,把課堂當作滋養學生性情、豐富學生心靈、充實學生思想的生命場。而這恰恰是學生所需要的,新課改所倡導的,也是高效課堂所追求的。

2,讓學生的視野“寬”起來。要讓學生的視野寬起來,必須先讓老師的視野寬起來。政治課內容豐富,政治課與其它課緊密相連,這對政治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國現代著名哲人馮友蘭說過“一個教師講一本教科書,最好的教師對這門課的知識定須比教科書多許多倍,才能講得頭頭是道,津津有味,信手拈來,皆成妙趣;如果他的知識和教科書一樣多,講起來難免結結巴巴,看起來好像是不能暢所欲言,實際上他是沒有什麼可言;如果他的知識少於教科書,他只好照本宣科,在學生面前唱催眠曲了。”

作爲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知識儲備,擁有廣博的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所以我在每次上課時都會及時結合時政教學,補充時新觀點,及時瞭解國內外重大時事新聞,培養學生關心國家大事的意識;也要引導學生關心生活,認識身邊各種鮮活案例,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理解各種社會現象的能力。使學生不要成爲只會讀書的“書呆子”,要使學生成爲關心國家大事、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3,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高效課堂必須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政治課是理性思維的訓練場,激活學生的思維是政治課成功的關鍵。爲了激活學生的課堂思維,我在教學中採取了下列做法:

(1)用巧妙的導入抓住學生。精彩的政治課堂應當充滿着智慧,充滿着靈性,充滿着師生共鳴。精彩的思想政治課教學需要一個醒目的導入,更需要一個巧妙的切入,這個切入不應該是循規蹈矩的常規模式,而往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一框,我用歌曲《春天的故事》導入,用歌詞中“1992年,又是一個春天……”引導學生思考原因,從而引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一內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用合理的過渡吸引學生。政治課教學中的"過渡"是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一堂精彩的思想政治課離不開精彩且巧妙的"過渡"。科學、合理、巧妙的過渡就像"黏合劑",讓課堂教學各個環節天衣無縫、渾然一體;內容豐富多彩的過渡就像"催化劑",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形式多樣的過渡就像"調色板",可以讓課堂知識學習的形式多樣化,讓課堂變得色彩斑斕。

(3)用有趣的事例來啓發學生。比如我在講必修四《樹立創新意識》時,我給學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國王在大臣們的陪同下,來到御花園散步。國王瞧着面前的水池,忽然心血來潮,問身邊的大臣:“這水池裏共有多少桶水?”衆大臣一聽,面面相覷,全答不出來。國王發旨“給你們三天時間考慮,回答出來重賞,回答不出來重罰!”隨後幾天裏,大臣們用桶量來量去,怎麼也量不出一個確切的數據。眨眼三天時間到了,大臣們仍一籌莫展。就在此時一個少年走進宮殿,聲稱自己知道水池有多少桶水,國王命令那位戰戰兢兢的大臣帶少年去看池塘,少年卻笑道:“不用看了,這個問題太容易了!”國王樂了:“哦,那你說說吧。”少年眨了眨眼說:“這要看是怎樣的水桶。如果和水池一樣大,那水池裏就是一桶水;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一半,那池裏就是兩桶水;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三分之一大,那池裏就有三桶水;如果……”“行了,完全正確!”國王重賞了這個少年。通過這個例子一下子激發了學生的思維,也把這堂課徹底激活了,使學生順利掌握了樹立創新意識的幾個要求。

(4)用精妙的設問來激活學生。問題是點燃學生思維的火把,巧妙地設問能激發學生思考的激情。我的做法是:一是用懸念刺激學生的求知慾。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故設懸念”的技巧來吸引學生,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集中注意力,從而激發起強烈的求知慾望。二是拋磚引玉,啓發思維。啓而不發,只指明方向卻不“帶路”,只講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講問題的結果,只把線索、思路拋出去,然後啓發學生自己思考,引出事物的本質特徵。三是通過聯想,啓發心智。適當地引導學生們對已學的知識等進行合理的聯想,在聯想處提問能讓課堂氣氛變得輕鬆、愉快,從而促進思維活動的進行並提高理解的效果。

4,讓學生的嘴“動”起來。學會口頭表述能讓知識變成學生自己的能力,也是課堂高效的重要手段。爲此我在課堂教學中採取了下列做法:

(1)用討論讓學生明辨與睿智。“探究活動”是政治課課改的亮點之一,而探究活動的實施效果如何與問題的設計密切相關,教師問題的設計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問題的設置要學生“跳一跳,夠得着”,爲他們的自覺“補白”提供動力,防止出現問題太難無人答出或過於簡單不屑回答的情況。學生在討論時教師要走進學生中去,帶着一顆包容和誠懇的心,同學生一起學習,允許他們犯錯和質疑,分享他們的成功和喜悅,因爲新課程下的政治教材更加註重生活體驗,把課堂放手給學生,讓他們成爲老師,讓他們感受成功。

(2)用展示與點評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爭強好勝是中學生的天性。在課堂上每個學生都會有着強烈的表現欲。所以每堂課我都會適時地給學生創造展示、點評的機會,來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在展示、點評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學會收集、改編資料,還能學會結合材料設計問題、聯繫教材分析問題,有的還能設計學案、自主命題。這樣,不僅能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分享自學成果,也能通過樹立標杆促使他們互相借鑑、互相啓迪,從而超越自己、超越別人,真正成爲課堂的主角,成爲學習的主人。

(3)用小結來提升的學生能力。授課階段,注重對知識的解析,小結階段主要是對知識的歸納,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學生通過小結獲得鮮明準確的知識,在課後依據這個小結去複習知識,必然能做到“綱舉目張”,一堂課的內容自然就盡收眼底了。同時在今後複習時也能借助課堂小結清晰明確的回憶起所學內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讓學生的手“勤”起來。動手是多器官並用的最好體現,動手多練習、多記錄、多收集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

(1)培養學生會作筆記、重寫作的好習慣。政治課的最大特點是理論聯繫實際,學生的思想認識也不能侷限於課本。雖然新課程不強調知識的系統性,但作業、考試環節側重考查學生的發散思維和遷移能力,老師在教學中應適當概括、拓展,因而要引導學生處理好聽課與筆記的關係,引導學生在教材相應的地方做好筆記,必要時,還要對學生進行指導,鼓勵他們編寫知識樹、寫調查報告或小論文。實踐證明,這樣做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增強學生學習能力,促使其迸發創造性思維的火花。

(2)在練習中體驗時政與生活,學以致用。練習是鞏固學習成果的重要手段,通過練習,學生可以進一步理解知識,增強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使課堂知識消化、吸收並得到鞏固,同時,練習可以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尤其是一些材料性練習,以及跟實際情境有密切聯繫的練習,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感受生活,瞭解時政,大大提高其解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多收集多歸納錯題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好方法。收集錯題,編輯錯題本是很多學生提高學習成績的一條成功經驗,“錯誤”的背後是雜亂無序、模糊不清的思維,是想當然不假思索的壞習慣。重視對“錯誤”的反思是優化學生思維、培養良好思考習慣的有效途徑。無論是日常練習、考試,還是大考,學生所出現的錯誤是師生雙方促進教學和學習的寶貴的資源,不能“一錯而過”,而應細膩深入多方位地挖掘錯誤背後的原因,學生若能帶着思考去總結,去歸納,坦然正視考試過程的不良表現及錯題中的珍貴教訓,積極尋找解決的措施,就能因錯得福,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當代一名教育專家說過,教育需要“喚醒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開啓幽閉的心智,放飛囚禁的情愫。”理想的課堂應該有熱烈的討論,精彩的展示,獨到的點評,犀利的質疑,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但願我們的政治教育能早日實現這一目標,從而有越來越多的人都來喜歡政治課。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

第5篇:高效課堂經驗交流發言稿

這是一個互助平臺,爲您提供大量高效課堂經驗交流發言稿範文,送一篇給你。

高效課堂經驗交流發言稿

各位領導、同仁們:

大家好!

今天能坐在這裏和大家交流,我感到十分榮幸。首先感謝大家給我這次機會,“高效課堂”這一口號我們喊了有幾年了,但真正能總結出適合本校教學特點的一個固定模式,學校則不是很多,我校的高效課堂也是摸着石頭過河。我也沒什麼好的方法,更談不上經驗,只把我校平時的一些做法講出來,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如有不正確的地方,請大家多指正。

一、教學模式

實行“3+3”教學模式(即前“3”體現預習檢查、教學指導、鞏固訓練。後“3”體現節節清、課課清、單元清。“+”兩者交匯貫通,反覆實施)。

二、操作方法

1、預習檢查:教師提前1-2天佈置預習任務,佈置任務時必須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要體現具體的訓練題型,以學案的形式呈現。採取三種方式監督完成①孩子在家長的監督輔助下完成,教師檢查。②以學習小組互相合作監督完成,組長檢查後教師抽查。 ③教師當堂以測試的形式檢查,無論以何種形式檢查但在課堂上必須留5分鐘的預習檢查或測試或提問。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預習不到位不將開設新課,教師檢查預習情況時利用一切手段如學案、前後黑板、多媒體、練習本、小黑板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檢查。檢查率必須

達到80%,學困生達100%,中等生達50%,優等生達20%。教師在佈置學習任務時必須分層佈置,分層檢查驗收。根據檢查驗收以預習情況有針對性展開指導工作。

2、教學指導:教師根據對學生先學的掌握情況採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教學指導即“導案”,“導案”必須有①教學目標②引導方法③教學交流(重難點知識、設問、板書)④預設方案⑤分層作業(掌握訓練)⑥教學反思等。教師在教學引導過程中首先必須向學生明確本課的教學目標。其次圍繞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確通過怎樣的途徑實現目標,即方法指導。最後教師引導學生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3、鞏固訓練

(1)加大隨堂訓練的力度,讓儘可能多的學生板演。爲此,學校專門爲每班又配了兩塊黑板,要求教師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展示自己的解題過程。

(2)作業分層佈置,分層訓練,並要求學生儘可能在教師的監督下完成作業。

4、展示點評

板演的學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答案,然後師生共同訂正。對於不能獨立完成的學生,則首先在組長的幫助下完成,然後組長將他幫助自己小組成員的過程告訴大家,也就是要求他把這一道題講一遍這樣既鼓勵了後進生,也鍛鍊了優等生。

三、“高效課堂”的“3”條保障措施。

1、“堂堂清”即教師在每節課時做到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確保學

生每節課都能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

2、“週週清”即教師每週進行一次不同形式的溫故複習,主要是以小測試爲主,鞏固學生一週的學習內容。

3、“單元清”即每單元教學任務完成後必須進行一次達標測驗,確保單元教學目標實現。

總之,高效課堂應將“高效”放在首位,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課堂效,是一個深刻的問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坐的大家都是專家,都有自己的見解。我們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絕非一日之功,我們只有在摸索中不斷前進,在前進中不斷摸索,希望我們能走出一條活且實,快且優的教學之路。

本站的小編希望以上5篇高效課堂經驗交流發言稿範文能夠幫到你,當然,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看更多高效課堂經驗交流發言稿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