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個人總結(多篇)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個人總結(多篇)

【第1篇】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個人總結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大學三下鄉“青春起航”服務隊,和班裏的同學來到了清遠市連州縣清江中學進行了爲期幾天的下鄉支教活動。幾天三下鄉下來,我覺得自己被曬黑了不少,但同時也學到了很多很多,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地痛並快樂着,艱辛卻也值得。

7月23號下午四點鐘左右,經過三四個鐘頭的顛簸,來到這所四周都是高山的中學。校長和老師門的熱情接待,略顯簡陋的宿舍,相對齊備的教學設施,這是第一天的模糊印象。晚上在校方安排的教師辦公室裏,全隊的同學都在爲第二天的正式開課精心準備。此後的每一個晚上,辦公室的燈從來是這所學校最晚熄滅的。

7月24號正式開始了我的教師生涯。通過幾節課和一次班會課,我對自己的表現共有一下幾點的總結。第一,與學生的交流更多地還是停留在學生的層面,或者說是更像大哥哥,而不是老師。這樣雖然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增加了個人的親和力,但是對於現實中真正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掌握尺度不好。第二,備課不充分。上課之後才知道有很多的變數是完全意想不到的。比如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究竟如何,課程難易重點等問題都造成了上課中思路卡殼情況。第三,能夠很好地調配課堂氣氛,引起學生的注意。在釋疑上也能運用新穎方法巧妙地解釋詞語。

而通過這整個三下鄉活動,從真正地爲需要幫助的人做些事情的初衷到結束,我收穫了很多:一羣可愛天真的孩子,一夥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段難忘的經歷。在這段日子裏,我也學會了很多,比如獨立堅強。一直以來自己都是生活在父母的庇佑下,最遠也只是去了個鄰近城市讀書。這次真正地去條件較爲艱苦的地區,體驗生活。和那些孩子一起,我只能說自己是去體驗生活。他們的生活在我看來是簡單的近乎於純粹,沒有太多的要求。我也學會了簡單。在那個一眼可以望盡的中學,每天都是三點一線、特別單純的生活,我卻很充實。充實,因爲自己是被需要的;充實,因爲學生的渴望的眼神;充實,因爲我和我的夥伴一起共進步。

結束之後,我想得更多的是那些學生是否在這次活動學到了什麼,我是否真的給他們帶來了些許不一樣的知識的光芒,他們以後會怎麼樣。初爲人師,我想自己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引導他們。感恩是我給他們講過的一課,也是我想啓迪他們的。令我感動的是在臨別贈送的班級卡片上,他們寫着“感恩”。我想他們已經領悟了我的感恩真諦:giving is receiveing.謝謝你們,我的學生。

感謝這次三下鄉,給了我一次鍛鍊的機會,瞭解自身,瞭解他人的機會,給了我一次奉獻也是獲得的機會……

三下鄉,的確是讓我認清楚自己還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將會努力地去改進。

【第2篇】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個人總結

這次的三下鄉活動先期工作已經結束,我們也從忙碌的狀態中解脫出來,可以對這次下鄉進行一下梳理,總結一下自己的收穫。回憶起這幾天的點點滴滴,讓我的思緒紛飛。時間是短暫的,但這短短的幾天給了我值得珍藏一生的財富———團隊精神、工作經驗、了堅強的意志、真摯的友情——我們沒有虛度光陰,我們一直用心的做事,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爲當地做貢獻。我發現,原來生活也可以這樣有意義。

生活篇

我們的居住環境比起預期的要差得多。因爲我們住的地方原本是一個私人學校,今年剛被政府買過來,正在整體加固中。整個屋子都很髒亂,我們打掃了幾個小時才弄乾淨。沒有洗澡的地方,水房只有一個水龍頭,洗漱都要排隊。還有,就是晚上,文字特別多。在吃飯方面要好一些,但是連續7天吃幾乎不變樣的飯菜,也挺折磨人的。生活條件是艱苦的,但是我們最終挺過來了。回想起來,雖然苦了點,但是自己得到了鍛鍊,收穫還是很大的。

我們大家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在工作中互相協助,在生活中相互鼓勵。點點滴滴的積累,鑄就了我們深厚的友誼。多日的協同工作,與生活的互幫互助,使我們真正地融入了一個集體。那種歸屬感讓人心裏踏實。一成不變的飯菜,沒有磨滅我們的熱忱,連續不斷地挑戰沒有打敗我們的激情。生活就是這樣,平淡中包含波折,平靜中蘊含起伏,同樣的生活可以過出不一樣的精彩。

收穫篇

有多大的付出就有多大的收穫。通過這次下鄉實踐的鍛鍊,我不僅在速寫方面取得了極大地突破,而且思想上得到了磨練與昇華。沒有與形形色色的人交流的經歷我不會懂的,與人爲善,人比報之的道理。這短短7天的鍛鍊,給我留下了一生都難以磨滅的精神財富。

我們在生活上遇到了很多的問題,尤其是畫具帶的套數少了,我們必須輪流進行水粉寫生,大大的耽誤了我們的工作進度。另一方面,我們在進行社會調查時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很多人不願與我交談,在我們繼續詢問時甚至冷言相對。但是我沒有氣餒,繼續調查工作,最終得到寶貴的調研資料。既然選擇了遠方,就只顧風雨兼程。成功需要一種拼搏奮進的精神,永不言棄,使我們的永恆動力,排除萬難爭取勝利使我們的信條。

平凡的生活,不平凡的的態度,構成了我們不平凡的經歷。難忘繁峙,難忘下鄉實踐。

感動篇

我們帶着激情與熱忱而去,滿載感動與收穫而回。短暫的時間因我們的我們的努力而變得充滿精彩。我們在汗水與淚水中成長,我們在挫折與挑戰中堅強。我們無怨無悔。

【第3篇】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個人總結

這次的三下鄉活動先期工作已經結束,我們也從忙碌的狀態中解脫出來,可以對這次下鄉進行一下梳理,總結一下自己的收穫。回憶起這幾天的點點滴滴,讓我的思緒紛飛。時間是短暫的,但這短短的幾天給了我值得珍藏一生的財富———團隊精神、工作經驗、了堅強的意志、真摯的友情——我們沒有虛度光陰,我們一直用心的做事,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爲當地做貢獻。我發現,原來生活也可以這樣有意義。

生活篇

我們的居住環境比起預期的要差得多。因爲我們住的地方原本是一個私人學校,今年剛被政府買過來,正在整體加固中。整個屋子都很髒亂,我們打掃了幾個小時才弄乾淨。沒有洗澡的地方,水房只有一個水龍頭,洗漱都要排隊。還有,就是晚上,文字特別多。在吃飯方面要好一些,但是連續7天吃幾乎不變樣的飯菜,也挺折磨人的。生活條件是艱苦的,但是我們最終挺過來了。回想起來,雖然苦了點,但是自己得到了鍛鍊,收穫還是很大的。

我們大家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在工作中互相協助,在生活中相互鼓勵。點點滴滴的積累,鑄就了我們深厚的友誼。多日的協同工作,與生活的互幫互助,使我們真正地融入了一個集體。那種歸屬感讓人心裏踏實。一成不變的飯菜,沒有磨滅我們的熱忱,連續不斷地挑戰沒有打敗我們的激情。生活就是這樣,平淡中包含波折,平靜中蘊含起伏,同樣的生活可以過出不一樣的精彩。

收穫篇

有多大的付出就有多大的收穫。通過這次下鄉實踐的鍛鍊,我不僅在速寫方面取得了極大地突破,而且思想上得到了磨練與昇華。沒有與形形色色的人交流的經歷我不會懂的,與人爲善,人比報之的道理。這短短7天的鍛鍊,給我留下了一生都難以磨滅的精神財富。

我們在生活上遇到了很多的問題,尤其是畫具帶的套數少了,我們必須輪流進行水粉寫生,大大的耽誤了我們的工作進度。另一方面,我們在進行社會調查時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很多人不願與我交談,在我們繼續詢問時甚至冷言相對。但是我沒有氣餒,繼續調查工作,最終得到寶貴的調研資料。既然選擇了遠方,就只顧風雨兼程。成功需要一種拼搏奮進的精神,永不言棄,使我們的永恆動力,排除萬難爭取勝利使我們的信條。

平凡的生活,不平凡的的態度,構成了我們不平凡的經歷。難忘繁峙,難忘下鄉實踐。

感動篇

我們帶着激情與熱忱而去,滿載感動與收穫而回。短暫的時間因我們的我們的努力而變得充滿精彩。我們在汗水與淚水中成長,我們在挫折與挑戰中堅強。我們無怨無悔。

三下鄉活動不只是對我們肉體的鍛鍊,同時也是對我們精神洗滌與昇華。一次次的考驗使得我們的精神與思想得到蛻變。我們已經長大了,不再是父母庇佑下的孩子,我們必須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勇敢地面對挑戰,不能再逃避,依賴他人。

另一方面,三下鄉是對集體行動的鍛鍊,讓我們認識到我們所做的一切不只代表着我們個人呢,同樣代表着整個集體。我們必須嚴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損害集體的榮譽。

三下鄉是個充滿艱難困苦的活動,但是他無處不充滿了真情與感動,一次次新鮮的嘗試,一次次全新的經歷,給予我們平淡的生活一筆筆濃重的色彩。在艱苦的生活與工作的挑戰面前,我們保持沉默,沉默代表的不是逃避,而是我們的堅持。我們一直在爲了夢想而努力地奮鬥着,從不懈怠。燃燒自己的每一分熱量,爲繁峙縣做出貢獻,爲居民竭盡全力的服務,我們無愧於心。

1

2 3

肅穆的寺廟,喧鬧的街道,空曠的田野,忙碌的工地,寂靜的老巷,我們的足跡遍佈繁峙縣的每一個角落,我們的熱忱與激情融入繁峙縣的每一寸土地。全身心的投入,帶給我們發自內心的回報。清晨淅淅瀝瀝的細雨,正午炙熱的驕陽,傍晚寧靜的微風,深夜閃爍的繁星。都在見證我們的付出,都在講述着屬於我們的故事。

與父老鄉親們零距離地接觸,傾聽他們的心聲,記錄他們的點滴心言。我們熬過了思鄉之切,頂住了烈日之毒,忍受了生活之艱,我們像一團火,燃燒自己,溫暖他人。我們沒有選擇逃避,逃避自己的使命,逃避自己的責任。

我們毫無保留的付出,理直氣壯的收穫。7天下來。我們黑了,瘦了,苦過,甜過,哭過,笑過。在踏過一個個的挑戰之後我們迎來了收穫,真摯的友誼,成熟的思想,堅韌的性格,珍貴的回憶。這些都會成爲我們一生中最爲寶貴的財富。

這個暑假,給了平凡的我們不平凡的經歷。獨自面對挑戰,獨自面對寂寞,體會生活的艱辛,抵抗舒適的誘惑,我們成功了。親切無間的相處是我們明白了愛別人就是愛自己。以一顆關懷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一切,不論人還是物,你都會獲得回報。

雖然三下鄉實踐活動結束了,但是我們的奮鬥仍在繼續。真摯的友誼與難忘的經歷是我們一生的財富。希望短暫的分別不要衝淡我們的友誼,這份情,我期望一直流傳下去。這份情,我會把它刻畫在心裏,絕不會讓它成爲指間的流沙。

3

【第4篇】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個人總結

一、我們在路上

中學以來,“下鄉支教”一直是一件非常“激動我心”的事情。現在,十四天的三下鄉活動已經結束,但是回憶一直都在,這是這個夏天最美的回憶,也是我這將近二十年的人生中不可磨滅的美麗印跡。

我們是“竹銘薪火三下鄉團隊”,我們來自不同專業,此次三下鄉爲時十四天,下鄉主要活動是支教,還有派發農種和調研走訪。雖然我們是稚氣未脫的九零後大學生,但是對於這次三下鄉活動,我們投入了十分的激情,十二分的認真負責的態度。三下鄉活動也取得了比較令人滿意的結果。

正如七月是農民伯伯秋收的季節一樣,下鄉的日子也是我的“大豐收”季節。

二、我們的支教生活

支教,給我帶來許多珍貴的友誼,給我帶來快樂,也伴隨着憂傷,最重要的是給了我滿滿的美好回憶。雖然支教那幾天很累,但是一切努力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下鄉之前,我一直認爲國小階段的孩子比較調皮搗蛋,但實際上學生們大部分比較乖,比較安靜,只要老師表情稍微嚴肅一點,他們就會表現出緊張。也許是因爲他們很多是留守兒童,具有典型的留守兒童心理特徵,即內向。

《易經》中有句名言:“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支教這幾天,我深刻體會到這個道理。我上的是心理健康輔導課。下鄉之前,我的備課思路是,通過室外進行心理遊戲和室內進行名人故事分享,來讓學生堅強、獨立,鼓勵他們樹立遠大理想併爲之奮鬥。但是低年級的學生根本很難理解我的用意,我的課也很難達到預定的效果。因此在支教期間我又得對低年級的教案進行不斷的修改。後來,我在玩遊戲的過程中,跟他們講團結,在室內課中,跟他們講了上課紀律、禮貌待人、疼愛父母等他們可以接受的東西。讓我很開心的是,當我問他們是否愛自己的父母時,他們毫不猶豫地脫口而出“愛”。也許對於小小年紀的他們還沒有真正理解“愛”這個抽象的詞,但是他們對於父母的愛是出於本能的。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樹立一個正確的目標,並決心實現它”、“先相信自己,然後別人纔會相信你”、“志不強者智不達”、“沒有實現不了的理想,只有自己放棄的理想”……這些是我在課堂上與高年級在學生一起分享的勵志名言。雖然那時我是站在講臺上面,他們是坐在座位上面,但是其實我們是一樣的,都是“在路上”。與其說我們來支教是幫助他們,不如說我們是互相學習,共同成長。

課後與一些學生談心,也是我課程計劃的一部分,也是我個人收穫很多的一部分。特別是與高年級的學生談心的時候,我發現其實現在孩子接觸和懂得的東西比我以前小的時候要多,也許與網絡的普及有關。他們非常喜歡我們大學生下鄉這樣的活動,覺得非常有意義。我們的努力付出能夠得到學生的肯定我感到很開心。

這次支教也把我從自己的理想社會拉回了現實。支教的第二天,有個三年級的小女孩揹着自己不到兩歲的妹妹來上課,也是支教的第二天,一個很乖巧的三年級小女孩開始沒有來上課,原因是父母讓他在家看店,沒空來。這讓我很心疼。我也是農村出來的女孩,可是在我們家,我們家鄉是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的。我們那裏也是很貧窮,但是我們家鄉的農民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這讓我明白,自己其實我是多麼的幸福,不是每個農村的女孩都是那麼的幸運。

三、我們的走訪

我們下鄉走訪的目的有三:一是派發種子,二是做調研,三是瞭解學生家庭情況。

派發種子的時候瞭解到,當地雖然每戶農民分到的土地不多,卻也有很多丟棄的耕地,原因是很多農民夫婦雙雙外出務工或者經商,家裏老人上了年紀,耕作能力下降,所以乾脆將家裏的田地丟荒。而有些在家務農的農民也可能在別人丟棄的耕地上耕作。針對這種田地丟荒的問題,我個人認爲當地的村委或者鎮政府可以出面處理一下。比如,外出的農民把本來打算丟荒的耕地免費租借給村委或者鎮政府,然後村委或者鎮政府把耕地以農民可以接受的價格租借給當地的農民,然後村委或者鎮政府將得到的這個租金用在當地老人身上,特別要關愛那些兒女不在身邊的老人。由於當時我們走訪的目的還有做調研,分不出人力物力去對這方面做深入的瞭解,所以這也只是我目前的想法。如果下次還有機會去那裏三下鄉,也許這可以作爲一個調研課題。我們派發的種子是華農比較高產的純種水稻,還有大豆種子。但是負責派發種子的隊友不只瞭解了當地這兩種作物的情況,還了解了當地的其他主要農作物及農民們的種植傾向和意願。這也是我要學習的地方,做事情思想不能太侷限,要多點去了解情況,可以爲以後類似的工作做好鋪墊。

走訪的時候我們那組我主要負責調研部分。我們主要是針對養老問題、留守兒童問題這樣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了調查。許多農民認爲即使農村建養老院,他們也不願意讓年邁的老父母進養老院,他們希望每天都可以看到老人,方便照顧。我感到非常開心,樸實、孝順、真誠、吃苦耐勞,這就是農民給我的真實感覺。其實,這些老年人,一生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活到這把年紀,並無他求,只希望與兒孫們在一起,開心地度過餘生,倘若這時送他們去養老院,那差不多是要了他們的老命了。其實在農村,我覺得也沒有建老人院的必要。因爲在農村,老人不缺乏地方住,農村的老年人之間的交流也是很頻繁的。至於照顧老人的專職醫生和護士,可以設想一下,好的醫生和護士有多少回願意留在農村工作?老人的情緒對於老人心腦血管疾病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讓老人孤獨地呆在老人院,估計他們的健康狀況更加令人擔憂。

瞭解了學生家庭情況後,我們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就教育孩子方面給予了一些建議,家長們認真聽取了我們的建議,也對我們的建議表示認同。儘管如此,對於當地農民的對於教育的態度,我始終覺得不夠好。也許作爲一個農民,他們對孩子的要求並不好,他們追求的也不多,他們要的只是解決生存問題。比如一個五年級學生的父母,可能由於孩子這位學生現在的成績不是很理想,學生的媽媽很肯定地說她孩子不可能讀得了大學,父親開始則是打算等孩子以後不讀書了,給點錢給他,讓他在家裏做點小生意。其實學生的父親這樣的想法是好的,做不成學問可以做生意,他也覺得不應該一輩子當農民。但是,他的思想又太狹隘,也許會限制了孩子的發展。他根本沒想過孩子能有機會到大城市去過更好的生活,也許是他是個成年人,知道外面世界生存壓力更大。也正是因爲他是成年人,他的思想就越受到現實的限制。但是在我們試圖說服學生的父母多給點信心和鼓勵給孩子,讓孩子接受多一些教育的時候,父親頻頻陷入沉思,最後很堅定地說一定會盡力管教好孩子,讓他好好讀書。

這次走訪,雖然我們現在能力有限,不能馬上去改變很多不好的現狀,但是起碼我們親身去實踐了,調查了,正如毛主席說的“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到實踐中去了解了真實的情況,也證明了我們有發現問題的能力,這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開始。通過這次走訪,我覺得我與人溝通的能力有所提高。我學會了什麼叫“旁敲側擊”,懂得了什麼角色該說什麼話,也提高了與隊友合作的默契。

四、我們的生活

下鄉的生活無疑是比較艱苦的,但也是快樂的。

第一天,我們趕了一天的路程,到達支教學校時已經是晚上七點,我們開始整理我們的行李和煮泡麪。也許是在車上餓了一整天,加上我好久沒吃泡麪了,那天晚上我胃疼了。大家一天都很累了,不想大家擔心,特別是隊長,所以我一直忍着,直到晚上睡覺,因爲實在太累,躺下睡着了也就不疼了。接下來的日子裏,我們崇尚勤儉節約,十二個人每頓飯一般三四個菜,每頓飯後餐具都是見底的。最讓我感動的是,村委陳主任和溫校長都有給我們送給一些自家種的瓜和樹菠蘿,而且溫校長几乎每天都來學校,會關心我們還有沒有煤氣,有沒有柴燒。

第一天晚上我們睡的是課室和老師睡的房間,不過老師睡的房間是沒有風扇的,而且教室和房間都是沒有門的。男生的警惕性比較高也比較細心體貼,很懂得爲女生的安全着想。睡前男生特地巡邏了一遍,還叮囑我們女生,晚上起夜一定要叫醒他們,把電話放枕頭邊有事馬上打電話。雖然是第一天生活在一起,但是他們給我的感覺是很真實的親切感和安全感,從小到大,只有和我一起長大的那羣哥哥們和國中的那羣好朋友纔會給我這樣的感覺。後來出於對財物及人員安全問題的考慮,我們去了村委那裏借住。每晚睡前有兩名男隊友都到樓上樓下巡邏一遍,我相信這是一種對團隊安全的高度負責的態度。

每天課餘時間我們也會跟學生一起打球,那是一天當中最開心的事情了。

跟這樣的團隊一起生活是令我非常開心的一件事。生活中大家互相扶持,不管誰受傷誰生病總少不了其他隊員的關心。跟大家一起生活的這十幾天,我變得更加細心、更加成熟,開始懂得去觀察身邊的人,我學會了通過不同的方式去關心身邊的朋友。

五、成長總結

此次三下鄉活動順利進行並且得到了學生、學生家長、校長以及當地的領導的好評,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團隊負責人的運籌帷幄、全面策劃以及隊員們的嚴格紀律、落實分工。

五月份的時候我們的三下鄉準備工作就已經在緊鑼密鼓中進行了。活動前期我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支教部分的備課,活動部分的策劃和材料準備,調研課題的選擇、問卷設計和聯繫調研指導老師,圖書的募捐,農種的募捐,以及我們內部的培訓等等。儘管當時期末考已近,但是在緊張地備考的同時,對於負責人分配下來的工作,我們都盡力擠時間高質量地完成,教案不斷改進,活動策劃不斷完善。後來遲加入的隊友爲了趕上團隊的工作進度,更是熬了幾個夜,甚至通宵工作。

《孫子兵法》中道:“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多算勝,少算則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孫武尤爲重視戰前準備。我們做足了“戰前”準備工作,自然能“大獲全勝”。

二、整個隊伍參加三下鄉的熱情,高度負責的態度,還有忘我的團隊精神

我們的隊員主要集中分佈在躍進和華山,華山的隊友經常要騎車過來躍進南勤工辦公室和我們一起商討一些問題。出發前,爲了趕早去坐車,在出發的前一天晚上,我們把所有下鄉物資集中到勤工躍進南辦公室,由五名隊友連夜整理打包,直到深夜兩點,最後只能在辦公室裏睡地板。當晚,由於幫我們做宣傳板報的打印店老闆食言,沒有在白天之前給我們做好板報,於是在隊友的催促下老闆十一點多起牀趕工,然後隊友一個人在十二點多接到老闆快完工的電話後步行到三角市去取海報,回來的時候幾乎是兩點鐘了。我們在整理打包物資的時候也非常擔心隊友,但是在整理的時候我們發現物資整理打包工作也非常需要人手,這個時候已經過了宿舍門禁時間,其他隊友想過來幫忙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我們沒有經驗,但是我們有的是熱情……態度決定高度……我們要一起努力”類似的話經常出現在我們和隊長的對話當中。這樣的團隊怎會不成功?

三、校團委、華農附小、農學院、當地的領導、鵬裏國小的校長、學生家長等的物質支持和精神支持

校團委給了我們資金上的支持和思想上的指導;華農附小的國小生們愛心捐贈了上千本書,我們隊友精心挑選了四百多本課外讀物出來;農學院給我們捐贈的一百斤農種;當地領導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校長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工作上的支持;學生家長對我們工作的認可等等,都是我們工作順利進展的重要推動力。

一個人或者一個小團隊的力量都是有限的,要想用有限的力量去做盡可能多的事情,就必須藉助各界的力量。別人只看到我們是一個有愛心的團隊,其實對我們的工作予以過幫助的個人或者組織,他們也是很有愛心的。在這樣一個充滿愛心的環境中,我們做的工作是符合大衆潮流,符合時代需要的,因此我們可以得到各種幫助,所以我們註定成功。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那樣就失去進步的空間了。我們此次三下鄉,也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比如,我們在健康生活知識宣傳的前兩天誤以爲第二天是趕圩日(即我們預定的活動舉行日),健康生活知識宣傳活動在進行的時候,由於現實原因,重心發生“偏移”,這也是我們策劃的一個不足。究其原因,也是因爲我們工作的疏忽和對現實的估計過於理想化。總的來說,是我們還不夠成熟,在與社會人士溝通的時候缺乏技巧和經驗,而且我們都是大一、大二的學生,我們的知識儲備也還不夠。

就我個人而言,首先我覺得自己在這次活動中我給自己的定位很好,我的心態很好,這是我大學以來參加集體活動第一次正確地給了自己清楚明確的定位。我以一種“在路上”的心態對待這次活動,活動過程中的每份任務,我在點頭之前都會考慮自己目前的能力和短時間的學習能力,只要是點頭接了的任務,我都會全力以赴,遇到問題我會及時向師兄師姐請教。在這樣一個優秀的團隊中,我學會了收斂我那鋒芒畢露、自以爲是的個性,我開始懂得該發表意見的時候就得大膽提出,該保持沉默的時候就保持沉默。在走訪以及與隊友的聊天中,我懂得了與人交流的技巧。

畢竟是“在路上”,通過這次三下鄉,我也認識到了自己很多方面的不足,包括知識儲備、涉世經驗、處事應變能力等。比如,有兩次任務我沒敢接,現在想來還真覺得有些愧疚。一次是第二次買菜隊長希望我去,但是我沒敢接。因爲要精打細算,我對這個非常缺乏經驗,也缺乏信心。再有就是有一天隊長讓我寫新聞稿,這個更讓我害怕。國小到高中,語文老師就沒少批評我作文缺乏文采。在走訪的過程中和最後一天的畢業典禮上,我的處事應變能力不足也充分顯現出來了。

作爲當代一名大學生,我必須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其中學習能力和自信力尤爲重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以後的路上,懷揣這段美好的回憶,帶着感恩與思考,在校踏實地學習理論知識,並且積極地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參加多種社會實踐活動,將理論用於實踐,做實事,那纔是真正的成才。

寫下這篇總結,不只是因爲這是三下鄉工作的一部分,更是因爲這是四年大學生涯中一次重要的學習經歷,希望大四畢業的時候看到這篇總結,能夠再次享受這次美好的回憶,並且有新的心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