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父與子教學反思(集錦8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8篇《父與子教學反思》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父與子教學反思》相關的範文。

父與子教學反思(集錦8篇)

篇一:父與子教學反思

《父與子》描寫是是巨大的災難面前,父與子憑着堅定的信念創造了一個人間的奇蹟。通過本文的教學,我對新課程的理解進一步加深。

在教學中,我盡力落實新課程的全新理念。抓重點句,抓住“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學生通過反覆朗讀,以讀帶講,每次的朗讀都提出要求,提升讀的質量。

在教學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在訓練學生語言的表達時,設計的形式變化還不夠多。學生在對文本補白時的語言,不僅要關注他的對不對,還要關注他的語言的質量。教師的語言對學生起到了示範作用,你能不能像老師這樣說說你自己的感受?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質量。

二是高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文本時在表達方式上還可以做點文章,那麼多的小時作者在表達的方式爲什麼這樣寫?又能反映什麼呢?對於學生的寫作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結合文本的內容來進行整合。

三是在重點段設計訓練點的時候,集中力量做一點,時間會更充裕效果會更好。

篇二:父與子教學反思

《地震中的父與子》課文講述的是美國 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着危險,抱着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於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讚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寫具體,情感真摯,是這篇課文的主要特點。爲了上好這堂課,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課前精心設計,認真備課

課前備課時,我深入鑽研教材,從教材的實際出發,緊扣教學目標和重點,對課堂中所提出的問題精挑細選,對所教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根據教學重點設計提問。先找出課文中評價父與子的句子“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設計提問,“了不起”是什麼意思?抓住“了不起的父與子”品讀全文,及其它重點句,如“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寫父子語言,行動,外貌的句子,指導讀,體會,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課中創設情境,突破重點

在教學中我通過xxx年的5.12汶川地震來創設情境,讓學生很快進入到故事中去。抓住“一箇中心線索,兩個突破點”來整體規劃全文。這個中心線索就是父與子始終信守的諾言:“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抓住汶川地震中出現的感人事蹟。兩個突破點就是“父親愛的了不起”和“兒子‘讓’的了不起”。這是文章的精華所在!以這兩個點帶面,把朗讀、感受、想象、情感的昇華結合起來。

課堂上講課時,我力求提出的問題圍繞課文重點,按照課前的預設進行教學,從“父”與“子”兩個方面來理解。說父親了不起,找出描寫父親了不起的段落,重點是課文的3、5、12自然段,先讓學生朗讀,談談體會,然後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課文中,再讀,讀出相應的語氣。並引導學生想象當時情境。體會38小時有多長,平時這麼長的時間,人們都幹些什麼,而父親的38小時只是在幹着一件事,不停地挖掘,給學生較大的思維空間,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自學思考,從而使學生體會到父親爲了兒子,快不放棄,實現對兒子的承諾。多麼堅持不懈、決不放棄的父親!多麼恪守諾言、有責任感的父親!說兒子了不起,我讓學生找出體現兒子了不起的段落,是課文的16、22自然段,指名讀,然後讓學生談體會到了什麼,在老師的講述下,引導學生體會年僅七歲的阿曼達在漆黑的瓦礫堆下,沒有食物,沒有水,只有恐懼與危險的情況下,苦苦等待父親的救助,但他卻能在這種情況下,告訴同學不要害怕,堅持生的希望;當得到父親的救援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讓我的同學在出去吧!”從而讓學生體會到兒子的子不起。這時,我又提問:“這真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是課文中的哪句話支撐着他們共同創造了神話般的奇蹟?”“爲什麼文中3次出現類似的話?”給學生較大的思維空間,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自學思考,激發了學生思維的波瀾。是有效提問。

課文學完後,我又將故事推到高潮,將汶川地震中“父親在廢墟中尋找兒子;一個父親在廢墟中找到兒子後,背兒子回家;一個母親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坍塌下來的天花板,保住了自己的女兒,自己卻埋在廢墟中。”這些感人的場面製成燈片,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體會這如山的父愛,如海的母愛。沒想到將學生真正帶入到情境 中去了,很多學生都哭起來了。下課後,有學生深有感觸的對我說:鄒老師,謝謝你今天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一課,我明白了父母對兒女無私、偉大的愛。

三、課後不斷反思,總結得與失

這節課上完後,我及時的反思了本節課上的提問是否是有效提問,我覺得本節課能抓住課文重點精心設計提問,激發了學生的思維,能促使學生積極的思考,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很高,是有效提問的好方法。學生真正帶入到情境 中去了,是因爲很好的創設了情境。

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着許多亟待改進之處:

1.我在文本的把握處理上,還是有不足之處,只抓住了文本的主幹部分卻忽略了其他細微的地方。這樣是不夠全面的,課文結尾時我沒有再強調父親的了不起是因爲父親不僅救了自己的兒子,還救了其他13名兒子的同學,兒子的了不起是因爲有了父親巨大精神力量的支撐,他和同學才得以堅忍不拔地等到了父親的救援,沒有使父與子的了不起再次得到昇華。如果那樣教學效果會更好。

2.上課時的應變機智也不強,當有些學生提出我沒有設計到得問題時,我有點含糊其詞地應付了事。

3.學生朗讀還不夠,也沒有真正的落實到位,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

4.這節課的嘗試,給我帶來了很多思考。課雖然上完了,但我深深知道:以後的必須從教材入手,從學生入手。在課堂上真正體現以生爲本。我會用三分精力去備學生,三分精力去備教材,兩分精力去講課,兩分精力去反思。努力使自己做到更好。

篇三:父與子教學反思

《父與子》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九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本組課文重點是讓學生感受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地震中的.父與子》描寫是是1994年,美國洛杉礬發生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奮不顧身地挖了38小時,救出了兒子和他的同學的事,父與子憑着堅定的信念創造了一個人間的奇蹟。

課前備課時,我深入鑽研教材,從教材的實際出發,緊扣教學目標和重點,對課堂中所提出的問題精挑細選,對所教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根據教學重點設計提問。馬老師第一課時先找出課文中評價父與子的句子“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我抓住“了不起的父與子”品讀全文,及其它重點句,如“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寫父子語言,行動,外貌的句子,指導讀,體會,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課堂上講課時,我力求提出的問題圍繞課文重點,按照課前的預設進行教學,從“父”與“子”兩個方面來理解。說父親了不起,找出描寫父親了不起的段落,先讓學生朗讀,談談體會,然後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課文中,再讀,讀出相應的語氣。並引導學生想象當時情境。()本課我多采用了集體讀,避免了學生個別讀兼顧不到學困生,達不到以讀昇華感情的目的。通過問學生震情這麼嚴重,這麼多人勸你你爲什麼不離開,昇華了父親對兒子的愛。

學生在文本互動的環節中抓學情談:36個小時過去了,父親會對兒子說什麼?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田佳萍用到了:“兒子你一定要等着我,爸爸一定會救你的,你一定要堅持住……”張順恆說:“阿曼達,你不要害怕,爸爸一定會救你出來的!”通過寫和說更加堅定了父親救兒子的決心,也更進一步的說明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這一環節過渡自然,教學目標落實的較好。

這篇課文我還採用了抓主促次的教學方式,父親的內容多講精講,兒子的部分學生自己學習概括,自主學習,老師只是引導學生學習了父親對兒子承諾過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麼,我會和我在一起。”

更加加深了學生對父與子的認識,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當然在這篇課文的把握處理上,我也還有不足之處,如:只抓住了文本的主幹部分卻忽略了其他細微的地方,不能兼顧到全體學生,讓學生談自己的父親對自己的愛。如果能以文本再次昇華感情,那樣教學效果會更好。

篇四:父與子教學反思隨筆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強調讓學生“讀”,通過反思、引導、聯想等一系列方式,讓學生感情讀父親努力拯救兒子的過程,讓學生在情感得到激盪的同時品位語言、積累語言。我強調讓學生“找”,找那些負載着其他父親愛子之心、悲痛之情的詞句,讓學生再對語言文字準確、細膩、深入的把握中獲得準確、細膩、深入的體驗,以增強語感。

一、讓學生在“解構”的閱讀中進行多元思考

語言天然具有形而上的傾向,帶有強烈的暗示,而且這種暗示會帶給文本。因此,有時候學生對於文本的理解會“趨同”,用哲學大師德里達的話說,會不自覺地去尋找“固定的結構或一元意義”。以前,我們很多老師會利用學生理解文本的趨同性,來完成對文本“中心思想”的提煉。

但是,我再上《地震中的父與子》時,更多地是在想辦法讓學生從各種“中心主義”中解放出來,有意識地憑藉自己對於文本的深入理解,以一種“解構”的方式引領學生以多元視角對文本進行多維思考。這種“解構”的教學方式具體表現在我在課堂中先後呈現了三個截然不同的結局來促使學生對課文中的“這位父親”進行多元解讀。第一個結局是人們希望看到的結局,是完滿的喜劇性的結局,這樣的結局使學生的感受、意見“高度”統一,學生輕鬆地談論着對地震中的父親的敬佩:堅強、堅持、堅守信念。可當結局改變以後,學生的想法有些動搖了,但最終學生還是努力爲初始建構的認識尋找理由:我們不能只看事情的結局而更應關注事情的過程,不論結局如何,這位父親堅守信念、置自己生命於度外拯救兒子的過程足以證明他的偉大。然而當第三個結局殘酷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時,學生的觀點分化了,解構了,有的一如既往地堅持認爲這位父親是了不起的,因爲這位父親不顧個人安危,執着要和自己的孩子永遠在一起;而有的學生開始認爲這位父親不夠理智,他的所作所爲是過度悲痛引起的失常行爲。在激烈的爭論中,學生的兩種見解相互阻遏,相互推翻,相互取消,從而達到了深層意義上的確立。

二、讓學生在語文過程中受到精神的滋養

讓學生受到精神的薰陶感染,決不能遊離於語文之外。王尚文先生指出:“具體到語文課程,它正是通過如何運用語言文字這一有別於其它課程的特殊途徑使其成爲‘人的靈魂的教育’的。在上個世紀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們舍人文而求語文,那當然是緣木求魚。因爲語言文字的運用絕不僅僅是個語文的知識、技能、技巧的問題,而是和思想、情感、個性等人文因素密不可分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具有深刻的相關性。但矯枉不能過正,舍語文而求人文,同樣也有語文、人文兩失的危險。語文以人文爲靈魂,失去了人文這一靈魂,語文必將成爲行屍走肉;但人文只能包括而不能取代語文,人文畢竟並不等同於語文。”

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強調讓學生“寫”,把對“這位父親”的崇敬之情融入到文章結局的續寫之中,讓學生把充沛的情感積累外化爲書面語言。

篇五:父與子教學反思隨筆

這一節課我設計了幾個情境進行教學,改變了以往的教學風格,下面我將本課的教學反思總結如下:

1、情感脈絡流暢:

本課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親情課文,我按照以各種身份的人的目光所見,父親所做→父親的感人之舉,用自己的行爲所鑄就的一曲父愛之歌→地下的三十八個小時→把機會讓給同學,共譜人性頌歌。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計情境,把握本文的情感脈絡,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

2、注重了對朗讀課文的指導:

如對“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幾句話的朗讀指導,將其改編成詩歌的形式,再配上音樂,學生的感情一下子激發出來,聲情並茂的朗讀課文。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的情感得到昇華。再如文章的倒數第二自然段的朗讀:“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什麼事,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使學生將自己以阿曼達的身份來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學生似乎自己的人格也隨之高尚起來!

3、注重了對課外知識的拓展:

通過對課外知識的拓展,啓迪學生深入的思考,昇華學生的情感。在最後我說了這樣一段話:“一次地震,書寫着一個蕩氣迴腸的故事;一句承諾,一分責任,譜寫出一曲激情感人的頌歌。這個故事給我們以怎樣的思索,你想的是什麼呢?相信隨着你們隨着年齡的增長,你們會思索得很多很多……人間自有真情在,老師向同學們向學生推薦了三篇親情文章──《沒有一種冰不被陽光融化》《媽媽,我找了你好久》《父愛》,讓我們在一次次閱讀中,在一次次情感體驗中,在一次次心靈碰撞中,讓我們(與學生共同朗讀)感受親情、走進親情、擁抱親情!”這一拓展不僅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而且使學生進行深入思考。

我認爲這種親情教育不止讓學生受到感染,而是思考、是行動,將課堂的教學延伸到學生的成長中。我覺得這纔是我們語文教學的真正魅力所在!

需要改進之處:

1、沒有注重本文是略讀課文這一特點,牽着學生的痕跡太嚴重,沒有充分放手讓學生去讀去感悟,缺乏對方法的指導。須知“受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場。”正是這一道理,切記,切記!

2、要注意與學生的情感共振:

學完這節課,我感到我最大的失誤是沒有對學生有一個正確的評價,犯了相當然的錯誤,高估了學生,一味的沉醉在自己的情感之中,忽視了學生的情感理解,沒有達到與學生的情感共鳴。要想與學生情感共振,還有一段歷程,需要在平日的教學中加強指導,提高學生的情商,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一篇篇的課文閱讀中、體味中,感受人生的生活百態,去豐富自己的思想。

總之,這節課的教學嘗試,給我帶來的更多的是思考,我知道在今後的教學中需要進一步的反思、探索,真正讓自己的課堂充滿勃勃生機,讓激情真正的涌動於課堂!

篇六:父與子教學反思隨筆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九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機發生大地震時,一位年輕的父親在廢墟中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於救出兒子和兒子同伴的傳奇而感人的故事。描寫具體、情感真摯是本篇課文的主要特點。作者抓住父親的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刻畫了一位偉大父親的形象,譜寫了一首父愛的頌歌。父親因爲有愛,堅持了38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終於救出了兒子;兒子因爲有愛,在黑暗的廢墟下,同樣不吃不喝38個小時,終於迎來了父親救助的時刻。愛與信念,創造了生命的奇蹟。但文章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有一定距離,生離死別的痛苦學生很少有體驗。文章值得推敲的句段很多,人物的心理變化較複雜。爲了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裏入情入境,情有所動,理有所悟,我選擇了“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2個句子來解讀文本,擇取文章精華,刪繁就簡,引領學生潛心會文,透視人物內心世界,感悟人物堅定信念,提升人物飽滿形象。試圖藉助精心的設計,精妙的點撥,精彩的迴應,牽引學生靈動於字裏行間。

一、抓住文眼,聚焦形象,“牽一髮而動全身”。

縱觀全文,堅定、執着的父親和勇敢的兒子給學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而這是一篇精讀課文,在一課時之內要把父與子兩部分內容全部上完顯然是不合適的,於是我將本堂課的着眼點放在父親對兒子的愛上。文中的父親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了一首愛的頌歌。有三個描寫父親的場景感天動地:第一個是他悲痛欲絕,但重新挺立的場景;第二個是許多人勸他別挖,但他不聽勸的場景;第三個是他孤軍作戰,傷痕累累的場景。仔細研讀,不難發現第三個場景令人刻骨銘心。“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段話具有很強的輻射力,由這一片段完全可以輻射前面父親在絕望中重新挺立,人們再三勸阻但父親依然堅持的場景,從中還能體味到父親承受着肉體和精神的雙重壓力以及父親絕不放棄的信念。通過自己反覆誦讀全文,我將課堂的突破點確定在“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一畫面的教學上。抓住這一文眼,讓學生通過對這兩個句子的誦讀、揣摩、想象來提煉父親這一形象,從而體會情感,以次來指導學生的朗讀。

二、情感震撼,讀中體驗,“情到深處無怨尤”。

在這節課中,語文教學要達到高層次和理想化的境界,我感覺調動學生的情感尤爲重要。這篇課文發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由於文本距離學生的現實生活、知識面較遠,上課伊始,我播放有關大地震的視頻資料,通過語言描述、多媒體課件的使用,讓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內容動態化,刺激學生的感官,撥動他們的心絃,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使他們和課文融爲一體。

要想使學生動情,教師自己首先得動情,用飽含感情的語言作爲“引語”能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花,使充滿主觀意識的課堂教學活動得到發揮。我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用語感連接學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讓學生在語文過程中受到精神的滋養。我始終強調朗讀訓練,披文入情,以讀促思,讀中感悟。通過引導聯想、多種形式的讀等一系列方式,讓學生感情朗讀父親努力拯救兒子的過程,在對語言文字準確、細膩、深入地把握中獲得準確、細膩、深入的體驗,以增強語感。“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先指導學生從時間上體會父親長時間挖掘廢墟,尋找兒子的勞累;再接着從旁人的不再阻擋上感受父親的行爲已經超出常人想象,讀出他這種行爲的不可思議;繼而通過文中對父親形象的描寫,去想象父親在挖掘時可能遇到的種種險情,去體會父親沉甸甸的愛和精神、肉體的雙重痛苦;同時在體驗父親心理活動中讀出他內心的孤獨與苦悶;最後探究父親的精神支柱,讀出偉大形象。學生在立體推進的朗讀過程中,與主人公共同體驗,共同感受,他們的心靈受到薰陶,從而實現文本的教學目的,感受文本的強烈震撼,再體會到這些之後進行朗讀訓練的指導,使朗讀訓練的指導不在流於指導朗讀的技巧上,而是通過學生對文本的閱讀理解,使學生心理上受到震撼,從而發自內心的將自己的感情融於朗讀之中。

當然,以上這些僅僅是自己在課前對課堂效果的預設而已。在課堂實踐中,還是留下了許多的遺憾,而這些遺憾有來自於自己對課堂的預設不足的,也有自己對這堂課準備不足的,當然也有自己應對實際課堂時教學經驗不足之處。以下是自己針對這堂課教學的'一點反思:

一、時間分配不當導致學生對文本理解不夠透徹,而不能立體地感性地理解父親的形象。

在課堂教學中,我把教學的重點落實在“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兩句話的教學中,想通過這兩句話的學習,讓學生立體、豐富地感受父親的偉大形象。但是,在教學中,我在前面一句話的教學上,花的時間不夠,尤其是對“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這幾個時間的理解上,沒能讓學生充分地感受、體會、想象這其中的時間之長,過程之痛苦,父親心情之複雜以及當時情況之危急,而只是讓學生簡單地去感悟時間之長,忽略了其他的幾點,使得學生的感受僅僅停留在了時間之長上,也正是由於這一點學生的感悟不夠到位,所以在朗讀上學生的提升也並不是十分明顯。

二、在朗讀指導時學生讀不到位,沒有做應有的範讀。

語文課教師的“範讀”,顧名思義,就是語文課上教師的示範朗讀(也包括播音員的朗讀錄音),是給學生做榜樣的。這作爲參照,對於學生正確理解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會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本課教學中,我試圖通過對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這幾處時間的描寫來體會父親爲了救兒子而挖掘廢墟的時間之長,過程之痛苦,心情之複雜,但是由於課堂上自己預設的不充分,使學生未能切實領會到這一些,導致學生朗讀時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而我自己也沒有充分認識到範讀的必要性,沒有在這個時候給學生做示範朗讀,給課堂留下了又一遺憾之處。由此想到,教師正確、適時的範讀能夠把課文中所表達的強烈的感情直接傳遞給學生,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當然,教師要在課堂上進行範讀就需要教師在課前反覆朗讀教材,把課文讀懂讀熟,全面瞭解並熟知課文的基調,同時也只有在學生無法通過自己的感悟讀好時,教師才能適時地由自己來範讀,以指導學生的朗讀。

課堂本身就是一種令人遺憾的藝術,只有在課堂中不斷地暴露自己的缺點,那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日趨成熟。

篇七:父與子教學反思隨筆

語文課堂上,老師用充滿激情的朗讀,把“父親挖到孩子的過程及子的無私表現”聲情並茂地解讀出來後,帶動了同學們積極地與文本對話,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感受,用自己真切的童心去體驗,用自己稚嫩的心靈去理解,充分地與老師對話,與同學交流,深入地領悟了人間最美麗的“親情”。之後,老師用投影展示課文情景圖的同時,播放了一曲歌頌父愛的插曲營造了濃郁的情感氛圍,使學生再次領悟“父親”的“了不起”,受到了崇高親情的感染和薰陶。頓時,課堂上師生都沉浸在對父愛的真切感悟中,使課堂教學瞬間達到了昇華,這一切也感動了聽課的各位老師,就在教師眼淚即將流下的剎那間,老師用投影展出了一道拓展延伸題:改變結局,多思考。內容如下――

結局1:父親挖出了血肉模糊已死去的兒子。

結局2:父親正在尋找兒子的時候,忽然一聲巨響,父親也倒在血泊中。

同學們擦去淚水,開始了討論。有的學生說:“當挖出了血肉模糊的兒子後,父親爲失去愛子悲痛欲絕。”有的學生說:“親在尋找兒子的時候倒在血泊中,更能說明父愛的偉大。”還有的學生說:“從這兩個結局中,我感到了父愛的無私與深厚。”

在學生正在體驗“父與子”經歷生與死考驗後親人團聚的動人場面時,卻忽而要發揮想象,感受“悲而又悲”的另一種結局。這種對文本的超越,學生品嚐到的只是痛苦,這種體驗已經背離了原作者的初衷,這種多元思考是沒有意義的。語文是一門充滿人文精神的學科。而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卻恰恰缺少人文關懷。

篇八:父與子教學反思隨筆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九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奮不顧身地從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兒子的同學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讚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本組課文重點是讓學生感受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通過認真閱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樣通過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表現父母之愛的。

執教《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的第一課時, 我把“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的愛,感受到父與子的了不起”作爲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作爲本課的教學難點。爲了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裏入情入境,情有所動,理有所悟,重點抓住了文章的一箇中心點,以點引面,引領學生潛心會文,透視人物內心世界,感悟人物堅定信念,提升人物飽滿形象。

一、抓住中心,感悟文本

教學時,先找出課文中評價父與子的句子“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設計提問,抓住“了不起的父與子”品讀全文,及其它重點句。說父親了不起,找出描寫父親了不起的段落,重點是課文的3、5、12自然段,先讓學生朗讀,談談體會,然後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課文中,再讀,讀出相應的語氣。如“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寫父子語言,行動,外貌的句子,指導讀,體會,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抓住空白,想象說話

說兒子了不起,讓學生找出體現兒子了不起的段落,是課文的16、22自然段,指名讀,然後讓學生談體會,在老師的講述下,引導學生體會年僅七歲的阿曼達在漆黑的瓦礫堆下,沒有食物,沒有水,只有恐懼與危險的情況下,苦苦等待父親的救助,但他卻能在這種情況下,告訴同學不要害怕,堅持生的希望;當得到父親的救援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讓我的同學在出去吧!”從而讓學生體會到兒子的子不起。

三、讀中體驗 感受父子情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採用自由讀、個別讀、表演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將每一個學生帶入課文所表述的情景中,讓朗讀使學生與主人公共同體驗,共同感受,從而實現文本的教學目標,感受父子情至深。如學習“36小時”是怎樣的挖掘?在這裏,我採用聯繫生活經驗、創設情境想象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想象父親在不斷地挖掘中,又有遇到怎樣的困難與危險!或是餘震不斷,或是塌方連連……每一次危險都可能是致命的!最後讓學生帶着自己的理解將這段文字讀懂、讀活、讀厚、讀出情味,這是感受偉大父愛的關鍵所在。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最後通過播放汶川地震中感人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平凡而偉大的父愛、母愛,再讓學生結合6月19日的父親節,表達對父親的愛。把課堂學習內容拓展到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去進一步體會父母的偉大而無私的愛。

綜觀整個教學過程,我覺得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1。過於注重教學流程而忽略了學生情感的生成。

2。學生朗讀不夠到位,沒有真正融入到文本中。

3。借班上課對於我來說也是一個挑戰,教學機智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