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法制教育教案(新版多篇)

法制教育教案(新版多篇)

法制教育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校園鈴聲,懂得鈴聲的不同含義。

2、學會根據鈴聲、廣播等提示開展學校生活。

3、知道遵守學校生活的規則與紀律的重要性,做到遵守學校作息時間。

教學重難點

認識校園鈴聲,學會遵守作息時間,形成規則意識。

課時分配:1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一:猜謎語,找鈴聲

1、出示教科書第24頁中間的謎語,讓學生猜一猜。也可以出示另一則謎語,“小小一個指揮官,校園生活由它管;上課、下課它定,若不服從秩序亂”,讓學生猜一猜。

2、請猜對的同學說一說他們這樣猜的理由。

3、請學生找一找,鈴聲藏在校園裏的`哪些地方?小結:校園裏的鈴聲到處都有,是我們學習、生活的好夥伴。

活動二:小小鈴聲作用大

1、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校園生活想一想,鈴聲響起時,其他人都是怎麼做的?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不遵守鈴聲會怎樣?

2、組織學生表演。一人模擬某種鈴聲,其他同學聽到這個鈴聲後怎樣做。

3、其他同學對他們的表演進行評價,哪些地方做得對,哪些地方做得還不夠好,要注意哪些問題。

4、引導學生討論,爲什麼要聽鈴聲的話?

小結:鈴聲方便了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每天我們都離不開它。

活動三:讀兒歌,學規則

1、出示“鈴聲兒歌”,請學生讀一讀,想一想,這個兒歌提示我們應該怎樣做?校園鈴聲叮鈴鈴,各種命令能聽清。聽到上課鈴想起,迅速有序課堂等。書本文具放整齊,心神安定把課上。若有夥伴分不清,趕快提示來說明。

2、請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總結聽到鈴聲後的正確做法以及鈴聲的重要作用。 小結:小小鈴聲學問可真大呀!國小生要學會分辨鈴聲。活動四:聽鈴聲,守規則1.準備本校上課、下課鈴聲的錄音,準備上課和課間活動的照片、視頻等。 2.邊播放鈴聲錄音邊出示學生正在從事活動的照片或視頻,引導學生討論,聽到這個鈴聲,應該怎麼做。

3、出示情景,上課了、下課了,上操了……學生表演聽到不同鈴聲的做法,教師實時進行小結提升。(也可以安排學生表演教材四幅小圖呈現的場景,請同學辨析正確做法討論爲什麼要這樣做。第四幅圖要特別提示學生撤離的正確姿勢) 小結:校園鈴聲代表不同的意思,我們要學會遵守鈴聲。這樣纔能有序地進行學校生活。

總結:鈴聲引導學生遵守作息時間,形成規則意識,如果不遵守規則,就會影響到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影響自己和他人的學習和生活。同學們要遵守校園鈴聲的號令,在校園學習、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法制教育教案 篇二

活動內容:

預防陌生人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教育幼兒不隨意接受陌生人的東西、不給陌生人開門、不跟陌生人走。

活動預備:

1、圖片1幅

2、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並講述圖片內容,

㈠這是誰?你熟悉他嗎?我們把自己不熟悉、不熟習的人稱爲陌生人。

㈡觀看課件,發問幼兒:一畫面中都有誰?他們在幹甚麼?小姐姐爲何擺手?

㈢教師進行小結:小姐姐不要陌生人的東西,她怕陌生人會傷害她。

二、學習童謠《陌生人》

㈠告知幼兒老師有一首關於《陌生人》的童謠,請大家一起欣賞。

㈡教幼兒學習這首童謠,鼓勵小朋友把這首童謠說給小弟弟聽。

三、引導幼兒討論:陌生人爲何會送禮物個小朋友?我們爲何不要陌生人的東西?

引導幼兒展開討論,讓幼兒知道陌生人給小朋友禮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騙小朋友離開媽媽、爸爸;有的想騙小朋友到他家裏往偷他家的東西。教育幼兒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禮物迷惑,而上當受騙。

法制教育教案 篇三

題 目:

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重 點:

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爲的預防

目 的:

1、使廣大學生了解本法內容;2、使每一位同學遠離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爲;3、理論聯繫實際,防微杜漸,自省自律,弘揚正氣,作品學兼優的好青少年。

授課內容:

同學們!今天的法制教育讓我們一起學習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屆全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第十次會議通過的,1999年11月1日起開始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黨和政府歷來十分重視對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對青少年一代寄予了無限的希望,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國家出臺諸多的法律法規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頒佈和實施具有重大和深遠的意義。這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是保護青少年成長的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別爲:總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爲的預防;對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爲的矯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範;對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預防;法律責任和附則。

今天我們重點學習本法中的第三章;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爲的預防。

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前兆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話說:風是雨的頭。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並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積累、漸變過程。此間必然會出現諸多前兆與信號。小錯不斷,大錯必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些青少年違法犯罪就是由於他們長期養成了不良行爲,放任自己而又沒有及時有利的得到矯正而發展形成的。根據常見的違法犯罪徵候、跡象,根據外部表象的差異其前兆分成8類6種。

言語:經常罵街、談男論女、隱語黑話、好說謊話、緘口不言、髒話不斷。

舉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兒郎當、蠻橫無理、頂撞師長、愛打羣架、強行索物、哥們義氣、逞強跋扈、輕佻放縱、坐臥不安、行蹤詭祕、大把花錢,喜怒無常。

結交“哥們、姐們”、口哨喚人、紙條傳情、紋身標誌。

起居:生活懶散、飯量驟減、出沒無常、結羣閒逛。

打扮:注重打扮,過度化妝、講究髮型、統一裝束。

嗜好:抽菸喝酒、參與賭博、混跡舞場、偷閱書刊、迷戀網吧。攜物回家、護身器具、異性物件、書包異物。

學業:曠課逃學、成績突降、考試作弊、課堂搗亂、課上睡覺。

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種不良行爲:

曠課、也不歸宿;帶管制道具;打架鬥毆、辱罵他人;

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偷竊、故意毀壞財物;參與賭博或變相賭博;

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製品、讀物等;出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其它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爲。

對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爲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時教育、其不良行爲得不到有力的儘快的矯正,那不良行爲的進一步發展就會導致違法犯罪,前兆就變成違法犯罪事實。

例一:湖北某締結連發生8起家庭被盜、商店被撬案件,現場不留痕跡,作案手法高超。經偵破,這夥神出鬼沒的作案團伙是由21名13歲左右的國中學生組成。這些人有的從8、9歲就染有不良習氣,優劣機,但又得不到及時的教育和矯正,最終走向犯罪。

例二、北京曾處理過一個8人搶劫、流氓團伙,平均年齡不足14歲,他們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內作案15起。這8個人也都是從小很小就不良習氣纏身,行爲不端,劣跡斑斑,有的不到及時矯正,最終也走向犯罪。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防未成年人犯罪要從預防未成年人不良行爲開始

預防不良行爲要從小抓起,從現在做起。

良好習慣,良好行爲的養成要經過一個長期的 培養訓練。預防不良行爲必須從小抓起;

預防不良行爲要從具體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時不抓,就演變成大錯。教育無小事;

從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習慣,使不良行爲得到及時的制止和矯治,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抓好兩“小”,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關鍵環節。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接班人。

《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是中學生行爲的準則,應努力做到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要做到:自尊自愛,注重中學生儀表,真誠友愛,禮貌待人,遵規守紀,勤奮學習,勤勞儉樸,孝敬父母,嚴於律己,遵守公德。以高尚道德。

法制教育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故事梗概,能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內容。

2、欣賞斑羚飛渡的悲壯美畫面,感受獻身精神。

3、探討置疑,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珍愛生命、關愛動物”的觀念。

5、瞭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刑法》的部分條款。

6、明辨本文狩獵者行爲的是與非。

7、探討:人與自然界的其他生命應怎樣和諧相處?

【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 重點:感受斑羚在生死關頭所表現出的美德。

(二) 難點:理解課文主旨。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講述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螞蟻家族遷徙抱團變成球體滾動使種族生命得以延續的故事,導入課題。

2、介紹作家及作品

3、關於斑羚知識

二、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

示例:一羣斑羚羊被狩獵隊逼到絕境,在面臨種羣滅絕的關鍵時刻,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成功飛渡。

2、理清文章脈絡

(1)斑羚飛渡歷經的過程

身陷絕境(極度危險)——峯迴路轉(一線生機)——斑羚飛渡(從容一躍)——走向彩虹(英勇獻身)

(2)給文章分層次

飛渡前:被逼傷心崖——身陷絕境 飛渡時:老墊小飛渡——脫離險境 飛渡後:剩鐮刀頭羊——走向彩虹

三、研讀課文,探討問題

問題1:閱讀1-2自然段,分析:斑羚羊身陷什麼樣進退維谷的絕境?這兩段描寫有什麼作用?

問題2:閱讀4-8自然段,分析:在斑羚羣體陷入絕境時,鐮刀頭羊採取了哪些行動?抓住哪些方面的描寫?表現了它哪些美德?

(反思:抓住鐮刀頭羊三次叫聲的不同來分析。)

明確:採用了外形、動作、神態、叫聲四種描寫方法;表現了它富於智慧、有決斷力、遇事鎮定、臨危從容、勇於自我犧牲、視死如歸等美德。

問題3:選讀課文,找出課文中三次主要寫到彩虹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明確:第一次:渲染一種神祕的色彩,推動情節發展,頭羊之所以想出飛渡的辦法,或許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祕啓示;第二次:烘托飛渡的氣氛,渲染飛渡的悲壯美;第三次:渲染頭羊自我犧牲的崇高之美。

問題4:課文最後一段寫道:“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燦爛中。”這裏的燦爛僅指彩虹嗎?

明確:不是僅指彩虹,更是象徵鐮刀頭羊行爲和精神的閃光。

問題5:課文第11段中寫道:“和那道彩虹平行,又駕起了一座橋,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橋墩架設起來的橋。”爲什麼說是“用死亡做橋墩架設起來的橋”?

明確:每一隻獲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隻斑羚身體爲跳板完成飛渡的,是這些必死的斑羚組成了新生的橋,所以說是“用死亡做橋墩”。

四、總結擴展,滲透法制

(一)本文描寫的斑羚的悲劇是被尊稱爲“萬物之靈”的人類造成的,本文中人充當了一個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奪者。作者批判了人類的這種侵害行爲,引發人們深思。

(二)人的這種捕殺野生動物的行爲是否合法?我們來看下列法律的規定條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第九條:國家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爲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野生保護動物。

第十六條:禁止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因科學研究、馴養繁殖、展覽或者其他特殊情況,需要捕捉、捕撈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必須向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特許獵捕證;獵捕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的,必須向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特許獵捕證。

第三十一條:非法捕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

第三百四十一條:……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五、作業

1.課後閱讀描寫第一對斑羚飛渡的段落,並複述全過程。

2.從斑羚的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教案 篇五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的基本法律意識,幫助學生樹立守法觀念。

2、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學生了解並知道如何運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3、通過案例分析與學生的討論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觸目驚心:

據統計,在我國,25週歲以下的人犯罪佔犯罪總數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漸攀升,每年新產生的少年犯人數竟高達15萬。這些犯罪行爲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響外,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那麼怎樣才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國小生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依法自律,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則十分必要。

二、你對國家的相關法律知道多少?

1、說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規。

2、師總結並出示課件。

法律詞典:

違法--指違反法律規定,危害國家、社會和公民利益,依法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爲。通常表現爲對正常社會秩序的破壞,對公民人身權利和公私財產等合法權益的侵犯,

犯罪--指嚴重危害社會,觸犯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爲。

三、合作交流:

問題1、哪些行爲屬於不良行爲?自己有沒有不良行爲?

問題2、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自身原因還有什麼?

法制教育教案 篇六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知道拾到東西應該還給失主,並瞭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導學生體驗丟失東西和撿到東西后的着急心情,找到東西和把東西還給別人時的不同情緒情感。

活動準備:

動物頭飾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要來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

二、基本部分:

(一)情景表演,讓學生了解小貓丟了東西着急、難過的心情和小兔把東西還給它以後高興的心情。

提問:

1、小貓丟了什麼?心裏怎麼樣?(着急、難過)

2、誰撿到了帽子?(小兔)

3、小兔撿到了帽子是怎麼做的?(他說了什麼?)

4、集體練習:請問,這是你丟的帽子嗎?

教師小結:把帽子還給了小貓,小貓可高興了,小兔着見小貓這麼高興,他心理也很高興,我們小朋友要向小兔學習,拾到東西要還給別人。

(二)討論,幫助學生體驗丟了東西、拾到東西還給別人等情況下的不同情感。

(1)小朋友有沒有無過東西?丟過什麼?心裏怎樣?

(2)你丟了東西,別人拾了還給你,你心裏怎樣?

(三)情景表演,激發學生幫助小動物的動機,使他們體驗到幫助了別人會很快樂。

師:看看又發生了什麼事,小動物們爲什麼難過?(看見他們難過,小朋友你們心裏怎麼樣?

(1)提問:小動物們這麼難過?它們丟了東西心裏怎樣?看見他們難過你的心裏

怎樣?那怎麼辦呢?我們一起幫助他們(請問,剛纔你們在哪裏玩的?)我們到走廊裏、樓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如果發現地上有東西就怎麼辦?

(2)學生幫助小動物們找東西,(拾起來,拾起來以後怎麼做呢?問問撿到東西后怎麼說?請問這是你丟的東西嗎?

(3)學生找東西。

(4)師:剛纔我們幫助小動物找到了東西,還給了他們,他們一定很高興,他們肯定會來謝謝我們的,我們小朋友把東西還給了失主做了好事,心裏怎樣?(做一做高興的樣子,笑一笑)

(5)提問:剛纔你撿到了什麼東西?是怎樣還給丟東西的人的,說了什麼話?

4、學生討論

(1)拾到了東西爲什麼要還給別人?

(a)人家會難過,會着急。

(b)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2)(表揚自己)

討論:找不到失主的東西該怎麼辦呢?

(四)結束: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小朋友幫助了小動物找東西,還給了他們,心裏非常高興,以後我們撿到了東西都要想辦法還給別人,我們要保管好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