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張衡傳教案(新版多篇)

張衡傳教案(新版多篇)

《張衡傳》教案 篇一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中的生字詞語,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張衡,瞭解課文的內容。

教學重點:學會課文中的生字詞語,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正確書寫課文中的難寫字。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

1、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古代有哪些發明創造嗎?誰起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學生回答的引出人物張衡。

----大家瞭解張衡嗎?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從小愛科學,後來有許多重大發明。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講的就是張衡的故事。師生共同板書課題,提示“衡”字的寫法。。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語。

1、同學們平時讀書時,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詞,你會採用什麼方法來解決?

2、課件出示自讀提示:

A、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或工具書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B、看課文講的是張衡的什麼故事?

2、課件出示生字,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A、指名學生認讀生字並組詞。

B、請同學當小老師領其他同學認讀詞語。

C、開火車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

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有沒有讀不準的字詞,幫助糾正朗讀中的錯誤。

三、鼓勵再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1、課文介紹的是什麼時候誰的什麼事?

2、他發明的地動儀有什麼作用?

3、你從課文中還知道了什麼?

四、質疑:默讀課文,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標記,咱們下節課一起來解決你不懂的問題。

五、作業設計。

1、我是火眼金睛。

記 狀

紀 壯

灑 偏 格

酒 騙 洛

2、選擇合適的詞語填空。

發生 發明 發現

1 、他認真記錄、研究地震現象,經過細心考察和分析,( )了一種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地動儀。

2 、同學們繼續向前走着,突然( )小路旁的大樹上,掛着一條條像蠟燭一樣的東西。

3 、這個故事在離現在差不多兩千多年的東漢時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理解張衡發明地動儀的經過和意義,培養熱愛科學的思想情趣。

2、鼓勵學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寫法,介紹自己熟悉的事物。

教學重點:理解張衡發明地動儀的經過和意義及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鼓勵學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寫法,介紹自己熟悉的事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2008年,汶川大地震驚動了整個世界,它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損失,還有失去親人的徹骨的傷痛。地震以它強大的破壞力和難以預測性威震四方。可是你們知道嗎,早在東漢時期,我國的張衡就已經發明出了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今天就讓我們共同去課文中看個究竟吧。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張衡和他的地動儀的故事。

自由朗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二、讀中感悟,理解課文

(一)、學習課文第一——三自然段。

1、指名讀三個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2、理解詞語:“傑出”。

東漢時期,有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名叫張衡。

(1)你能把“傑出”,換意思相近的詞嗎?

(2)他與衆不同的地方在哪裏?

(3)體會小泡泡“不吉利的說法”。

(4)理解“發明”的意思,說說它和“發現”有什麼不同?

做課後第三題,區分發明和發現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齊讀第四自然段,說說地動儀是什麼樣子的?找出描寫地動儀樣子的句子,讀一讀。

(2)作者是用什麼方法把地動儀的樣子介紹清楚的?

(3)課件出示重點詞句,學生反覆朗讀

根據老師提示,畫一畫地動儀的樣子

(4)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有什麼作用呢?誰來說說?你能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嗎?

如果( )方發生了地震,朝着( )的龍就會( )嘴巴,銅球。銅球一聲,正好落在的嘴裏。

《張衡傳》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一、瞭解張衡一生對人類文明發展做出的傑出的貢獻,學習張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鑽研的精神。

二、掌握常用文言實詞,弄懂一些專指詞語,梳理文言否定詞。

三、學習記敘和說明相結合的表現形式。

教學重點:

一、本文的寫法,傳記的一般寫法。

二、張衡的可貴品質。

三、第四段的說明性文字。

教學難點:

一、難詞難句解釋

二、材料的取捨及提綱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安徽卷的文言文考試選材,最近幾年是這樣的:

20xx 《齊民要術》序 序

20xx 古蜆說 說

20xx 韓體傳 史傳

20xx 遊東山記 記

20xx 賀蘭祥傳 史傳

可見,史傳文是個重點。本單元是集中學習史傳類文的一個單元。共三篇,《蘇軾傳》、《廉頗相如列傳》以及今天我們所學的《張衡傳》。

二、看註釋①並補充講解有關知識

《後漢書》是紀傳體東漢史,也是傑出的歷史散文,南北朝時宋范曄撰。范曄原定編著百篇,僅完成帝紀十篇,列傳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因密謀擁護文帝弟劉義康做皇帝而死於獄中。後人將樑代所注的晉司馬彪《續漢書》八志三十卷補入,遂成的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後漢書》。

范曄的《後漢書》與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陳壽的《三國志》合稱“四史”。

三、範讀

四、將開頭和結尾的句子槓下來,寫了什麼?

姓名(字)、籍貫、卒年

五、本文寫了張衡在哪幾個方面的突出貢獻?(請用原文詞句回答)

善屬文(文學)善機巧(科學) 善理政(稱爲政理)(政治)

六、取得如此多的傑出成就肯定與其爲人有關,張衡爲人如何?(槓出句子)

從容淡定

其一 其二 :無驕尚之情

不慕當世

七、作者選取了哪些實例來表現其爲人與成就?

“不行”、“不就”、“不應”、“不徒”

“不好多接俗人”

“不滿當時”“王侯以下”的“逾侈”之風,一《二京賦》諷諫

“治威嚴,整法度”“一時收禽”

善屬文 渾天儀

才高於世 通五經 《靈憲》 利用條件:兩次擔任太史令

(主觀) 成就 (客觀)

賞六藝 《算罔論》

侯風地動儀

回看板書小結

(板書設計見後)

八、關於事例

1、以時間爲經,以事蹟爲緯

重科學

2、詳略得宜

重候風地動儀的研究製造

3、事例之間有關係

學習與後文的成就有關,品質跟後文的政事有關

九、關於語言

小組討論後明確:

絕少用形容詞,直接敘事

1)質樸簡練

不乏精彩 寫學習,文字少

簡練

寫候風地動儀(僅140多字就作了比較全面的介紹)

2)以記敘爲主

第四自然段以說明爲主

3)齊讀第四自然段,並請課後列關於該段的閱讀提綱。

十、文言知識解疑釋難(課前佈置預習)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a、遊於三輔( ) b、雖才高於世( ) c、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曆算( )

②a、因入京師,觀太學( ) b、作《二京賦》,因以諷諫( )c、伺者因此覺知( )

③a、公車特徵拜郎中( ) b、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徵( )

④a、精思傅令,十年乃成( ) b、以精銅鑄成( )

2、做“思考和練習”二(師示範翻譯一、二)

3、翻譯句子,指出各句包含的語法現象

①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闢公府不就

②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

③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④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十一、文化常識提示並請學生課後歸納理解

1、官職及官職升遷:舉、闢、召、徵、拜、遷/郎中、孝廉(非官職)

2、地名:三輔

3、學校:太學

4、典籍:五經

5、天文:天璇星 天璣星

6、年號:永和 等

十二、小結:

這篇課文我們從文體特點、文學知識、文化常識三方面進行了把握,尤其應注意傳記文的文體特點,以備其他傳記文的閱讀。

張衡作爲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才,對於我們今天的教育以及我們今天的人才觀都是很有啓示的。

十三、作業

1、做《同步訓練》

2、佈置預習《蘇軾傳》

十四、板書設計:

姓名(字) 籍貫

善屬文(文學)傳

貢獻 善機巧(科學)記

善理政(政治)的體

從容淡定 不慕當世

例 爲人

無驕尚之情

“不行“、”不就“、”不應、不徒

事例 “不好多接俗人” “不滿逾侈”,作《涼賦》

“治威嚴,整法度”“一時收禽”

渾天儀

主觀:才高於世

成就 《靈憲》

《算罔論》

客觀:兩任太史令

候風地動儀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張衡傳教案設計的全部內容,如果對你有幫助,請繼續支持語文網,並提出您的寶貴建議,小編會盡最大的努力給大家收集最好最實用的教學文章!

高二語文教案《張衡傳》 篇三

三維目標

1、瞭解范曄的生平和《後漢書》;疏通課文大意,歸納文言知識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瞭解人物傳記的寫法和技巧,對張衡有深入的認識。

3、通過探究張衡成爲世界史上罕見的才華橫溢的偉人的`原因,學習張衡刻苦鑽研和注重社會實踐的精神。

教學方法:誦讀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早在1700年前,當西方各國對地震尚處於迷惘無知的時候,張衡已經能準確地測知地震了。張衡開創了世界地震學的先河。歷史和人民對張衡作出了多高的評價呢?1956年10月,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曾題詞道:“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請看范曄在《後漢書》中是如何記載張衡事蹟的。

二、知識積累

1、知人物:作家及張衡簡介(見註解①)

2、課前結合書下注釋梳理我國古代文化常識。

⑴三輔、太學、五經、六藝。

⑵管職升降與人才選拔:孝廉、公府、公車、舉、闢、召、徵、郎中、太史令、拜、遷、轉、出、視事、下車、乞骸骨等。

三、檢查預習

1、通假字:①員徑八尺(員通“圓”)②形似酒尊(尊通樽)

③一時收禽(禽通擒,擒拿)

2、古今異義詞①舉孝廉不行。(不行,古義:沒有去應薦。今義:不能。)

②衡下車(下車,古義:官吏初到任。今義:指從車上下來。)

3、活用詞:大將軍鄧騭奇其才(奇,形容詞意動用法,認爲……奇特)

4、多義詞:

徵:①公車特徵拜郎中(徵召)②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徵(證據)

③兵未戰先見拜徵(失敗)④挾天子以徵四方(征伐)

舉:①舉欣欣然而告之(全,都。)②舉孝廉不行(被舉薦)

③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介詞,拿,用)④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攻取)

⑤何不作以上,莫令事不舉(成功)

觀:①因入京師,觀太學(遊學)②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景象)

③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建築物的一種)④因得觀所謂石鍾者(看見)

⑤無嘗疑乎是,僅以蔣氏觀之,猶信(看)

施:①傍行八道,施關發機(設置)②靡計不施,迄無濟(施用施行)

致:①猶致思於天文陰陽曆算(用)②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到達)

③閒情逸致(情致,情趣)

5、知句式:⑴判斷句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也”表判斷)

⑵被動句舉孝廉不行連闢公府不就

⑶賓語前置句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⑷狀語後置句驗之以事猶致思於天文陰陽曆算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⑸省略句(張衡)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諷議(於)左右果地震(於)隴西

6、口譯下列句子

(1)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2)衡善機巧,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曆算。

(3)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

(4)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徵。

(5)時政事漸損,權移於下,衡因上疏陳事。

四、整體感知

1、接龍讀課文,思考:這篇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張衡的?文章的記敘重點是什麼?

明確:第一部分(第1段),記述張衡的學業、品德和文學上的成就。第二部分(2~4段),介紹張衡在科學技術上的成就。第三部分(5~6段),介紹張衡在政治上的才幹。

記敘的重點是張衡在科學上的才能和貢獻。

2、張衡的高尚品德和傑出才能表現在什麼地方?

明確:張衡的高尚品德表現在:(1)“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2)“從容淡靜”,不慕世俗的虛榮,“舉孝廉不行,連闢公府不就”,大將軍“累召不應”,“不慕當世”;(3)品行端正,憂國憂民,作《二京賦》諷諫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黨。其“才”高於世,表現在:一是“善屬文”,寫作著名的《二京賦》;二是“善機巧,作渾天儀,造候風地動儀;三是“善術學”,著有《靈憲》《算罔論》;四是善政事,爲政機智果斷,不畏權貴,“稱爲政理”。

3、思考:張衡爲什麼有如此的文學才華?

點撥:張衡“少善屬文”“遊於三輔”“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天資聰明,勤奮好學。(原因之一)

張衡成爲博學多才的偉人,除了上面的原因,還有哪些原因?

“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學生疏通難點:“從容┑靜”)有哪些句子爲“從容淡靜”作了註解?

“舉孝廉不行”“連闢公府不就”“累召不應”“衡不慕當世”。——謙遜持重,鄙視名利。(原因之二)

“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尤致思於……”“研核陰陽,妙盡……”“言甚詳明”。——執著專一,治學嚴謹。(原因之三)

4、引導學生自讀第四段,思考:本小節不到二百字,是如何介紹候風地動儀的?請概括要點。

明確:依據事物內在聯繫,簡明而具體地介紹候風地動儀的製造和使用:①製造時間和儀器名稱(1句);②材料、尺寸、形狀、裝飾(2句);③機件、內外構造(3、4、5句);④功能和作用(6、7、8句);⑤精確程度及效果(9、10句);⑥實踐證明靈敏度和準確性(11、12句);⑦交代儀器正式使用(13句)。

5、在第5、6段中,爲了表現張衡的政治才幹,作者寫了哪兩件事?突出了人物怎樣的性格?

明確:一件就是交代《思玄賦》的由來,突出了張衡的心思細密、小心謹慎;另一件是寫張衡出任河間相時和姦黨鬥爭的事。

(1)引導“陰知奸黨姓名,一時收禽”說明什麼?(說明張衡很聰明,很有政治才幹。)

(2)“上下肅然,稱爲政理”又說明了什麼呢?(說明張衡政績顯著,也反映了他爲民除害,深得人心。)

6、本文在寫作方法上的特點是什麼?

明確:本文的寫作特點是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人物的寫法和詳略得當的剪裁方法。

(1)本文是人物傳記,介紹人物以時間爲經,以事蹟爲緯。張衡一生經歷了東漢章帝、和帝、安帝和順帝四個時期。時間雖較長,文章敘述的時間線索卻很清楚。從表達方式上說,以記敘爲主。在第4段寫候風地動儀,又以說明爲主,輔以記敘。

(2)本文介紹了張衡文學、科學、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學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爲重點詳寫。在介紹科學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時,又突出了候風地動儀的研究製造,介紹特別詳盡,對其他創造的介紹則較簡略。這樣詳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點突出,人物特點鮮明。

五、深入探究

郭沫若曾評價張衡“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屬罕見,。”請以“我看張衡”爲題,各寫一篇讀後感。

六、課堂小結

學習文言文必須在落實字詞的基礎上把握課文內容,瞭解課文內容之後又反過來幫助我們識記文言字詞。這篇傳記僅以七百餘字就概及張衡六十二年中善屬文、善機巧、善理政等方面的成就,寫出了一個真實的人、偉大的人。

高一《張衡傳》優質教案 篇四

【三維目標】:

1、掌握常用文言實詞,弄懂一些專指詞語,疏理文言否定詞。

2、學習記敘和說明相結合的表達方式

3、瞭解張衡一生對人類文明發展做出的傑出貢獻,學習張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鑽研的精神。

【教學設想】:

1、在朗讀的基礎上培養語言感知能力。

2、結合語境分析語句,從而積累文言知識,培養語境意識。

3、對人物進行概括評價,從而體會傳記詳略剪裁作用。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整體感知課文,瞭解張衡的一生。

2、瞭解與課文有關的文化常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檢查預習:

1、給下列句中加點的字注音:A

①衡少善屬文( shào ) ②不好交接俗人( hào )

③累召不應( yìng ) ④五載復還( huán )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A

①a.遊於三輔( 於,介詞。 表處所,在; )

b.雖才高於世( 表比較; )

c.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曆算( 表範圍,在……方面;)

②a.因入京師,觀太學( 因,介詞。趁(機會) )

b.……作《二京賦》,因以諷諫( 通過、藉 )

c.伺者因此覺知( 因爲; )

③a.公車特徵拜郎中( 召,動詞 )

b.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徵( 徵象,證據,名詞。 )

④a.精思傅會,十年乃成( 精心,形容詞 )

b.以精銅鑄成( 純,形容詞 )

3、翻譯句子,指出各句包含的語法現象。B

①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闢公府不就。

永元年間,被推薦爲孝廉,(他)卻不去應薦,多次被公府徵召,(他)也沒有去就任。——“舉”、“闢”爲被動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語“他”,即張衡。“連闢公府”是“連闢於公府”,省略“於”。

②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

大將軍鄧騭認爲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請(他),(他)沒有應召。——“奇”,形容詞的意動用法。省略“召”的賓語和“不應”的主語(即兼語)“其”。

③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用篆字山、龜、鳥、獸等圖案雕飾。——狀語後置。

④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自從有書典記錄以來,不曾有過這樣的事。——“所記”,“所”+動詞、組成名詞性結構。“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

三、文學常識。B

1、作者簡介

范曄(398---445),南朝宋代的史學家。他根據前人撰述的幾十種有關後漢的歷史著作,編寫成《後漢書》。

2、張衡介紹

張衡(78---139),東漢著名的天文學家和文學家。其作品《二京賦》《四碧詩》都有很高的文學價值。特別是他在科學上的成就更爲出色,他是我國古代的科學家。他的“候風地動儀”比歐洲地震儀早一千七百多年。他在政治和哲學上也有一定研究。

3、關於《後漢書》

《後漢書》是紀傳體東漢史,也是傑出的歷史散文,南北朝時南朝宋范曄撰此書內容充實,對考覈史實有參考價值。文筆簡練生動,議論部分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文筆流暢,即具有史學識見,又有較高的文學價值。范曄原定編著百篇,僅完成帝紀十篇、列傳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而因密謀擁護文帝弟劉義康做皇帝而死於獄中。後人將樑代所注的晉司馬彪《續漢書》八志三十卷補入,遂成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後漢書》。

范曄的《後漢書》與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陳壽的《三國志》合稱“四史”。均對我國的文學、史學有很大影響。

四、結合課文語句,識記下列文化常識:B

1、文史專名

遂通五經,貫六藝

(1)五經:《詩》《書》《禮》《易》《樂》《春秋》

(2)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2、官職專名及相關用語。

舉孝廉不行

(1) 孝廉:被舉薦的品行端正的人。

(2) 舉:推薦。(被)舉薦任官

連闢公府不就

(3)闢:徵召,招來授官。(被)召

(4)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東漢以太尉(掌管軍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爲三公,是當時最高的官。

(5)就:就職,任職。

公車特徵拜郎中

(6)公車:官署,總領天下徵召事務。

徵拜尚書

(7)尚書: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官員。

出爲河間相

(8)出:離京去外地爲官。

衡下車

(9)下車:指官吏初到任。

視事三年

(10)視事:指官員到職工作。

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

(11)除:拜官。除去舊職任新職。

累召不應

(12)召:召請來授官。

(13)應:應職,接受官職。

拜爲上卿

(14)拜:任命。授給官職。

再遷爲太史令

(15)遷:調動官職。左遷,降職貶官。

再轉復爲太史令

(16)轉:調動官職。

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

(17)徙:調動官職。

上書乞骸骨

(18)乞骸骨:請求辭職,告老還鄉。

學校及相關詞語

遊於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

(1)太學:最高學府。

(2)觀、遊:指遊學,考察學習。

五、文章結構分析。

傳記是記述一個人的生平的,是否意味着事無鉅細都要寫進文章去呢?本文是怎樣處理人物的材料的?列出它的結構提綱。

分析:傳記記述一個人的生平,但並不等於也不可能把一個人一生的全部經歷、事無鉅細都寫進文章去,而只能記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時顯示出這個人的品格特點。

本文先介紹了張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學才能;重點寫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輝煌的科學成就,而在科學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創的候風地動儀,最後介紹了他政治上的才幹。文章這樣處理材料,就使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結構提綱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紹張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學才能。

第二段(第2、3、4自然段):介紹張衡輝煌的科學成就。

(1)張衡的潛心科研

(2)張衡的不慕名利

(3)張衡的重大發明

第三段(第5自然段):介紹張衡傑出的政治才幹。

六、佈置作業:

梳理文言基礎知識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積累聞言基礎知識。

2、瞭解張衡一生對人類文明發展做出的傑出貢獻,學習張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鑽研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文言基礎知識展示A

1、解釋加點的古今異義詞

常從容淡靜 古:言語舉止適度得體。今:不慌不忙,沉着鎮定

舉孝廉不行 古:不去(應薦)。今:不可以。

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古:篆,篆文。文,通“紋”,花紋。今:漢字的一種書體。

覆蓋周密無際 古:四周嚴密。今:周到細緻。

振聲激揚 古:激越、傳揚,此指清脆響亮。今:激動昂揚或激勵使振奮起來。

尋其方面 古:方向。今:事情或事情的一面。

衡下車,治威嚴 古:官吏初到任。今:從車上下來。

上下肅然 古:整肅,老實收斂的樣子。今:十分恭敬的樣子。

中有都柱 古:大。今:都市或用作表範圍的副詞

2、指出加點字的活用現象,並解釋。

時天下承平日久 名詞作狀語,“當時”

衡少善屬文 形容詞作動詞,“擅長,善於”

安帝雅聞衡善術學 形容詞作動詞,“擅長,善於”

妙盡璇璣之正 形容詞作動詞,“研究透了”;形容詞作名詞“正確的道理”

大將軍鄧騭奇其才 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爲奇”

二、問題探究

1、作爲傳記,它的一般寫法是怎樣的?本文是怎樣寫的?A

分析:按照傳記的體例,開頭介紹人物的姓名、籍貫,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柳敬亭傳》都是。本文也是開頭介紹姓名、籍貫,結尾寫到他死的年代。所以本文是完全按照一般傳記體例的寫法來寫的。

2、張衡有哪些可貴的品格? B

分析:他的可貴品格可從兩個方面來看。

一是“從容淡靜”“不慕當世”。他不慕名利,先是“舉孝廉不行”、“連闢公府不就”、“累召不應”,以後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他也無所謂,由此反覆說明了張衡的高潔。不僅如此,他還“不好交接俗人”,不滿當時“王侯以下”的“逾侈”的風氣,經十年苦心構思寫成《二京賦》用以諷諫;一上任河間相,立即“治威嚴,整法度”,將圖謀不軌的“奸黨”“一時收禽”,都反映了他對當時奢靡庸俗風尚的不滿和對不軌行動的鬥爭。這是他從容淡靜、不尚虛浮的品德。

二是“無驕尚之情”。他年少時便“善屬文”、“通五經”、“貫六藝”,全面發展,甚至“才高於世”,卻始終“無驕尚之情”,這確是難能可貴的。正是由於不尚虛浮而又謙遜踏實的品德,他才能把全副精力撲在科研工作上,在獲得兩次擔任太史令、有機會觀察天象博覽羣書的客觀條件之後,渾天儀、《靈憲》、《算罔論》,乃至候風地動儀得以相繼問世。

3、張衡在科學上的輝煌成就,是主要通過具體、詳細地介紹他的重大發明地動儀來說明的。文章這部分是怎樣記事狀物的? C

分析:文章是按照如下的順序來介紹候風地動儀的。

時間——陽嘉元年

名稱——候風地動儀

材料——以精銅鑄成

外形——圓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構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蛛,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

作用——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效果——驗之以事,合契若神。

評價——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驗證——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徵。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

使用——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候風地動儀是十分精緻靈巧的:都城洛陽與發生地震的隴西郡相距一千多裏,地動儀竟能及時測報,可見其靈敏準確的程度。文章的這部分的介紹深入細緻,清晰扼要,文字簡練,而又形象生動,跌宕多姿,寫得非常精彩。因此,候風地動儀雖已失傳,根據這段文字卻能複製還原。今天讀這篇文章,除了把它作爲一般的傳記作品,更可把這段文字看成典範的科學說明文來學習,讓學生讀了以後仿照着寫一段說明文。

4、本文寫了張衡的文學才能、科學成就和政治才幹三個方面的內容,卻又並非彼此獨立。它們是如何相互聯繫的?C

分析:全文三大段,分別着重寫了一個方面的內容,而彼此又有相互聯繫。比如第1段的“從容淡靜”與第2段的“不慕當世”;第1段的“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因以諷諫”與第3段出任河間相時的“治威嚴,整法度……稱爲政理”。又如第1段的“通五經,貫六藝”“才高於世”與第2段“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曆算”“著《靈憲》、《算罔論》,言甚詳明”,等等。我們都能看到張衡無論是平時爲人還是政治才幹,無論是謙遜自處還是潛心科研,都是前後一貫、渾然一體,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5、本文對候風地動儀的介紹,寫得那麼具體細緻、清晰扼要,還由於作者是從各個角度去觀察並說明事物的特點的。深入理解這部分的文字,有助於學生記事狀物能力的提高(這一內容,可作爲基礎好一點的班級進一步探討之用。)D

分析:大體上可分四個層次。

第一層即第一句,點明地動儀制作的時間和名稱。

第二層“以精銅鑄成……周密無際”,寫地動儀的構造。構造寫得井然有序:先寫材料,再從大小、形狀以及外形上部的雕飾綜述整體的構造,再以“中有都柱”一句從外過渡到內,分述內部構造,然後又回述整體構造,涉及外形的下部。使讀者既看到地動儀完整的形象,又理解內中的機構。這是具體事物說明的關鍵部分,要抓住事物的特徵,要按事物本身的內在聯繫決定說明的順序。這可算是地動儀的“靜態”。

第三層“如有地動……未之有也”,寫地動儀的功能,或者說是它的“動態”吧。這裏用“振”、“吐”、“銜”幾個動詞準確、連貫,說明都柱、龍首、銅丸、蟾蜍的報震功能的靈敏,卻只用了十三個字的一個假設複句,“振聲激揚……”是說功能的自動。“雖一龍發機……”一句說明地動儀八道機關的報震功能的準確。唯其功能靈敏、自動、準確,而且從古未有,所以作者予以稱讚。功能,是具體事物說明必不可少的內容。

構造,要寫得條理清楚、具體精確,功能,要寫得恰如其分、切合實際。

第四層“嘗一龍機發……所從方起”,寫地動儀的驗證。這看似設下的波瀾,以顯示“合契若神”的效果,點出科學史上的重要貢獻,實際更可使讀者領會張衡發明地動儀的重要意義,即從此人類歷史上出現了第一架觀察地震的科學儀器。

總之,這段文字除開頭的時間與名稱之外,是從地動儀的外形、構造、功能和驗證幾個角度去觀察並說明事物的特點的,值得好好學習。

《張衡傳》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瞭解張衡一生在科學、文學、政治等方面對人類文明發展做出的傑出貢獻,學習張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專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和文化常識。

(3)掌握敘述、說明的方法及詳略得當的處理方法。

2、能力目標

(1)指導學生準確朗讀,從而培養語言感知能力。

(2)結合語境分析語句,從而積累文言知識,培養學生語境意識。

(3)對人物進行概括評價,從中體會傳記記人敘事詳略安排得當的寫法。

3、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意識。

(2)學習張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專研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分析語句積累重點實詞、虛詞和文言句式。

2、分析評價張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學策略】

1、設計藝術:以郭沫若對張衡的評價——“全面發展”的人爲切入點。

2、重難點突破方法:誦讀法、討論法、點撥法。

【教學計劃】

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以誦讀法爲主,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整體感知本文的內容和結構,初步瞭解張衡的品格及文學才能、第二課時在深入理解文句的基礎上認識張衡在科學技術上的輝煌成就和傑出的政治才幹。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熟讀全文,整體感知,把握大意。認識張衡的品格及文學才能。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從中國歷史博物館裏陳列的候風地動儀模型和郭沫若在張衡基碑上的題詞說起。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裏陳列着候風地動儀的模型。早在1800年前,張衡發明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候風地動儀。這個儀器早已毀於西晉戰亂之中,現在陳列的候風地動儀模型,是現代科學家王振鐸等人根據《張衡傳》中對候風地動儀的介紹說明用木料製成的。

1959年黨和政府重修張衡墓時,郭沫若在墓碑上題詞道:“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見。”

二、解題

1、“傳”:傳記、記述的內容是一個人的生平事蹟。傳記要突出傳主的特點。

范曄(398—445)南朝宋順陽(在今河南浙川東)人。他根據前人撰述的幾十種有關後漢的歷史著作編寫成的《後漢書》,起於劉秀起兵推翻王莽,終於漢獻帝禪位於曹丕,詳載了東漢195年的歷史,與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陳壽的《三國志》合稱“四史”,盛行於世。對我國的文學、史學有很大影響。

2、范曄(398—445)南朝宋順陽(在今河南浙川東)人。他根據前人撰述的幾十種有關後漢的歷史著作編寫成的《後漢書》,起於劉秀起兵推翻王莽,終於漢獻帝禪位於曹丕,詳載了東漢195年的歷史,與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陳壽的《三國志》合稱“四史”,盛行於世。對我國的文學、史學有很大影響。

3、文史專名

(1)五經:《詩》、《書》、《易》、《禮》、《春秋》

(2)六藝:

①禮、樂、射、御、書、數。(學問和技能)

②《詩》《書》《禮》《義》《樂》《春秋》(說經的經文和傳文)

(3)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4)經、舒心:“經”批儒家的經典著作;“傳”指註釋、解說儒家經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6)史漢:《史記》、《漢書》。

(7)《漢書》:紀傳體、斷代史。

(8)紀傳體:編年體;國別體。(例如:《史記》;《資治通鑑》;《戰國策》)

(9)通史;斷代史。(例如:《史記》;《漢書》)

(10)《兩都賦》和《二京賦》:《兩都賦》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賦》的作者是範都城,西漢的都城長安和東漢的都城洛陽。

三、誦讀課文

1、自讀

要求:讀準字音、句讀、圈畫誦讀疑難點。

2、範讀

正音:善屬文(zhǔ)連闢公府(bì)鄧騭(zhì)璇璣(xuán)算罔論(wǎng)

傍行(páng)河間相(jiān)乞骸骨(hái)

四、問題設置

1、郭沫若曾評價張衡:“如此全面發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見”,爲什麼說他是“全面發展的”?

討論明確:(1)品格(2)文學(3)科學(4)政治

2、理清提綱:

明確:

第一部分(1節):介紹張衡品格和文學才能。

第二部分(2—4節):介紹張衡的科學成就。

第三部分(5、6節):介紹張衡的政治才幹。

3、學生結合註釋梳理文句(第一段)

4、質疑、點撥

實詞:屬、貫、闢、奇、就

虛詞:乃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

精思傅會,十年乃成。

句式: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闢公府不就

衡少善屬文,遊於三輔

5、分析評價

結合語句,分析張衡有那些品格和才能?

明確:雖才高於世,而無矯尚之情。

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五、深入探討

認識了張衡的品格和文學成就,這對你有哪些啓示?

(1)廣泛學習

(2)不要驕傲自滿

(3)從容淡靜

(答案多元,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熟讀了這篇傳記,對文章內容做了整體感知,初步認識到張衡的“全面發展”,重點研讀了第一段,充分認識張衡的品格和才能,並從中獲得了很多啓示。

七、作業

以“人性與才華”爲題寫一段議論性文字

八、板書設計

張衡傳

一、品格、文學(1節)

二、科學成就(2—4節)

三、政治才幹(5、6節)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積累重點文言詞句,認識張衡在科學技術上的輝煌成就和傑出的政治才幹。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上節課我們理清了課文結構,瞭解了張衡的品格和文學才能,這節課我們繼續瞭解張衡在科學上的成就和政治才幹。

二、問題設置

1、張衡在科學上有哪些成就?

討論明確:

(1)作渾天儀。

(2)著《靈憲》《算罔論》。

(3)鑄造地動儀。

2、默讀課文3—5段,思考作者介紹張衡的科學成就時,寫作方法有何不同?

(1)質疑、點撥:

實詞:雅、徵、再、遷、員、尊、發、制、方面、怪、徵

虛詞:以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

句式:①、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②、驗之以事,合契若神。

③、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④、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

(2)明確:第二段寫張衡善機巧,拜郎中,遷太史令,作渾天儀,著《靈憲》、《算罔論》,以記敘爲主。

第四段從時間、名稱、質地、大小、形狀、功用、驗證等方面介紹候風地動儀,以說明爲主,輔以記敘。

這樣詳略得當的安排,使文章重點突出,人物特點鮮明。

3、默讀課文6、7段,疏通文句,思考文中通過哪兩件事表現張衡的政治才幹的?

(1)質疑、點撥

實詞:損、疾、目、出、不軌、下車、乞骸骨

虛詞:爲閹豎恐終爲其患,遂共讒之。

又多豪右,共爲不軌。

句式: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

(2)明確:

一是《思玄賦》的由來——“政事漸損,上疏陳事,諷議左右,閹豎讒之,衡常思圖身之事,以爲吉凶倚仗,幽微難明”,表現了張衡憂國憂民、小心謹慎的形象。

二是出任河間相時與奸黨作鬥爭一事。“治威嚴,整法度”表現其治理嚴厲,“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表現其政治智慧,“上下肅然,稱爲政理”表現其卓然政績。

4、選擇恰當的詞語對張衡的品格、文學才能、科學成就和政治才幹給予評價。

明確:(板書)

(可貴的)品格(輝煌的)科學成就(卓越的)文學才能(傑出的)政治才幹

三、深入探討

本文寫了張衡的品格、文學才能、科學成就和政治才幹四個方面的內容,它們之間有何聯繫?這對我們有何啓示?

1、首先,“才高於世”方能“舉孝廉”“連闢公府”,“作《二京賦》”方能“鄧騭奇其才,累召”,“善機巧”“善術學”方能“拜郎中,遷爲太史令”方能“作渾天儀”“造候風地動儀”,其特長與其官職二者互爲因果。

另外,其科學發明、理論著作也與其“無驕尚之情”“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的性情密不可分,這種性情利於潛心科研。

又如:“才高於世”方能“致思於天文陰陽曆算”,“著《靈憲》、《算罔論》”方能將從政的感觸“宣寄”而作《思玄賦》。

2、從全面發展的,提高綜合素質的角度談,言之成理即可。

四、課堂小結

本文用錘鍊的語言,從品格、文學才能、科學成就和政治才幹四個方面介紹了張衡,重點突出他科技方面的成就與貢獻,層次清晰,從中讓我們充分認識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