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案多篇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案多篇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一

一、學情分析

本人所任教八年級的兩個班級,通過上學期學習情況和考試成績來看,學生整體水平不錯,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大部分學生對生物學的學習有興趣濃厚,有一定的學習生物學的基礎。八年級學生有較強的求知慾,對動手操作有較強的興趣,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已具備了一定的學習生物學的能力,本學期生物中遺傳和變異這部分知識比較抽象看,較難理解,學生在理解與靈活運用方面會有難度。上課時用藉助於多媒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在新的一學期要做好學習總動員,讓大家潛心投入到學習中來,爭取取得優異的成績。

二、質量目標

1、基本知識目標:

(1)通過學習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使學生更有意識地保護生物,促進社會發展。

(2)通過學習使學生生物與環境,使學生更有意識地保護環境,促進社會發展。

2、基本能力目標:

(1)通過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有初步的觀察能力、有發現問題的能力。

(2)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收集和處理信息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

(1)能保持對科學的旺盛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現象。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生物問題的喜悅。

4、具體教學成績目標

及格率達到75%,優秀率達到30%,平均分:65分。

三、教學具體措施:

1、精心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針對具體學情因材施教;

2、進一步開展自主學習課堂,探索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3、分層次設置課堂反饋練習,使優生得到發展,差生得到提高;

4、適當設計生物科技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5、定期舉行單元考試,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做到查遺補漏;

6、引領學生開展複習方法交流等活動,讓優生帶動差生共同進步。

生物八年級上冊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

這一節概述人體必需的六大的來源、功能等,在人體必需的六大類中,能爲人體提供能量的有:糖類、蛋白質、脂肪;其中主要的供能物質是:糖類;儲備的供能物質是脂肪;蛋白質也能供能;等量的糖、蛋白質、脂肪,供能最多的是脂肪(有可能可以加入脂肪燃燒放能可使水溫升高的演示實驗);在人體必需的六大類中,能參與調節生命活動的主要物質是:蛋白質和維生素;在人體必需的六大類中,參與細胞構成的最重要的物質是蛋白質。維生素幾種主要的維生素的功能及缺乏症狀不要混淆。整個教學中應注意緊密聯繫生活實際,多舉學生熟悉的例子。

教法建議

本節內容建議講兩課時。第一課時通過實驗探究食物中有哪些;第二課時結合錄像資料介紹對人體的作用。教學中建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實驗、討論、彙報等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供直觀材料--如錄像,用簡單的動畫講述各種營養成分的作用,讓學生更容易接受。通過實驗、討論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在的作用的教學中應注意總結。

重點難點分析:

1、對人體的作用

2、幾種供能物質

3、探究食物中營養成分的實驗

教學過程 設計:

第1課時:

:章:請學生看兩組圖片(實物投影),一組爲飢餓的孩子,一組爲肥胖的孩子。提問:這些孩子體態上的明顯差異主要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學生答:略)如果那些骨瘦如柴的孩子依然得不到營養,他們會怎樣?(學生答:略)我們需要哪些營養?怎樣獲得這些營養?怎樣纔算營養均衡……這些問題都是我們要在第五章解決的。

:節:人體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離不開,而我們獲得營養的主要途徑是攝取食物。那麼食物究竟爲我們提供了哪些呢?

請幾位學生介紹一下自己吃的早(午)餐,在這些食物中都含有哪些營養成分?請同學們依據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提出假設,並設計實驗來證明。(學生討論)

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彙報交流設計方案,相互評價、改進,最終確定實驗方案,明確注意事項,實施實驗。(教師可根據本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安排實驗,部分實驗可採用演示;每個實驗在不同小組的實施方法也可不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

在學生實驗的基礎上,歸納總結食物中的種類。

:收集有關介紹的作用的。資料。

第五章 消化和吸收

第一節

一、的種類

1、探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2、的種類:

2課時: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到食物中的包括有機物和無機物,它們對人體究竟有什麼作用呢?我們這節課來學習這個內容。

首先請同學們先來看一段錄像(媒體素材中提供此內容),請大家注意思考:幾種物質分別有什麼作用?我們分別從哪些食物中可以獲得這些物質?

學生看錄像。

看後總結歸納(可參考媒體素材中,PPt文件——),指導學生列表歸納。

主要來源

主要功能

無機鹽

糖類

蛋白質

脂肪

A

B1

C

D

探究活動

探究簡易檢測食物中的能量

實驗目的:

通過檢測食物中含有的能量,瞭解食物中的有機物與能量的關係以及食物中有機物產生的能量對人體的重要性。

實驗材料和用具:花生種子一粒、解剖針、火柴、溫度計、清水、試管、試管夾

實驗步驟:

1、在試管中倒入10毫升自來水,然後用溫度計測量試管中水的溫度,並作出記錄。測溫後將試管固定於鐵架臺上;

2、用解剖針將花生種子穿起,然後用火柴將花生種子點燃。將點燃的花生種子置於試管下方,加熱試管中的自來水;

3、待花生種子快要燃盡時,再用溫度計測量自來水的溫度,並作出記錄。

4、計算兩次測量的溫度差。這個溫差就是試管中自來水溫度上升的數值。

步驟一 步驟二 步驟三

實驗結果:花生種子中的有機物分解釋放出熱能使自來水的溫度升高

實驗結論:

食物中的有機物(糖類、蛋白質和脂肪)能爲人體提供能量,人體進行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必須從食物中獲得。

生物八年級上冊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徵。

2、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說出黴菌和蘑菇的營養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點。

3、學會用放大鏡觀察青黴和麴黴的形態結構,培養觀察能力。

4、瞭解一些食用菌養殖的過程和方法。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

1、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以及它們生命活動的特點。

2、觀察能力的訓練。

難點:真菌生殖方式的特點。

三、課前準備

教師:用橘皮、饅頭、麪包片來培養青黴和麴黴,爲每個小組提供長有長黴的麪包和長有長黴的水果;製作有關青黴、麴黴和蘑菇結構的CAI課件。指導學生製作孢子印、製作模型模擬孢子的傳播。

學生:複習七年級上冊有關單細胞生物的內容中酵母菌的結構;查閱有關真菌的知識;製作孢子印。

四、課時分配

一課時

五、教學設計

第三節真菌觀看課件,生機盎然的自然界,感受大自然的美,從生物圈的角度來認識真菌作用。播放CAI課件,關重展現各種各樣的真菌,創設問題情景,啓發學生思維,導入本節課的地內容。

各種各樣的真菌學生根據觀看的課件內容,並觀察實物標本,結合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見識以及自大搜集的資料,相互交流自己對真菌的瞭解。提供實物標本及自己蒐集的資料,參與學生討論,及時評價和鼓勵學生從日常生活和課本外獲取信息的能力。

觀察與思考用放大鏡觀察培養皿中養好的青黴和麴黴,注意看它們的形態和顏色。觀察新鮮蘑菇的形態。討論:1、青黴和麴黴在形態和顏色上有什麼不同?又有什麼共同點?2、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容易採到蘑菇?這說明了什麼?3、黴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它們的營養方式有什麼相同的特點?提供長有長黴的麪包和長有長黴的水果。利用觀察與思考活動,引導學生按照從宏觀到微觀的順序觀察這些真菌,同時讓學生觀察青黴和麴黴以及蘑菇的結構圖,瞭解分們的形態結構。

酵母菌的形態結構學生回憶,結合新知識說出單細胞真菌的結構。出示酵母菌的插圖,與學生共同瞭解有關酵母菌的知識。

真菌的繁殖觀察自己在課前製作的蘑菇的必然性子印,進一步瞭解蘑菇孢子的位置、形態及作用,從而瞭解真菌的繁殖方式。在課前指導學生製作新鮮蘑菇的孢子印、指導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真菌是通過什麼來繁殖後代的?真菌的孢子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才能發育成新個體?瞭解真拉塔基亞的繁殖特點有什麼意義呢?

通過模擬實驗體驗孢子的傳播過程。完成課堂練習,鞏固本章所學知識,瞭解一些食用菌養殖的過程和方法。帶領學生做模擬實驗"孢子的傳播過程"。與學生共同分析歸納總結真菌的繁殖方式。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

生物八年級上冊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介紹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移遷對人類造成危害的知識的事理性說明文。文章從解釋“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入手,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原因、科學界對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見解和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所採取的措施。通過學習,要讓學生掌握閱讀說明文的方法。同時也促使我們對這一特殊的生態現象高度警覺,提高環保意識。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積累詞語,掌握“劫掠、棲息、藩籬、歸咎”等詞的讀音及詞義,理解“在劫難逃、五彩斑斕、束手無策、物競天擇、無動於衷”等詞語的意思,並學會運用。

瞭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瞭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能力目標:

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提高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提高學生收集篩選信息的能力。

3、把握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二)德育目標:

增強防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爲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 教學重點:

1、瞭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瞭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2、通過學習本文,在理清說明順序,把握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能收集篩選信息,增強對生物入侵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教學難點:瞭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瞭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三)教學方法: 1.課文學習以合作探究爲主,教師只作必要的點撥指導。 2.討論歸納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收集資料,討論歸納主題,共同解決。

教學手段;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預習

認真閱讀課文(至少三遍)。

2、學生預習瞭解作者。

3、通過查資料理解生字詞。

4、能通過自學把握課文段落層次。

5、課前準備蒐集生物人侵的相關資料,要求寫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稱、原產地、人侵地及危害。

二:導入

多媒體播放一則生物入侵者的新聞 ,讓學生用一句話概括新聞內容。

生答:外來生物入侵者給我國生態帶來嚴重危害。

師導入:是呀!生物入侵者不僅危害我國還危及其他國家甚至全球,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梅濤的《生物入侵者》板書課題

三:通過解題來學習課文

師:什麼是入侵?

生答:“入侵”是指外來或有害的物質進入。

師:什麼是生物入侵者?

生答: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成稱爲生物入侵。

師:你們是從那裏找到的?

生:第一段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在文中勾出來,看看第一段還告訴我們什麼內容?

生:還告訴我們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師:生物入侵者有哪些危害呢?(板書)

生:不僅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師: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造成這兩種危害的生物入侵者。

生:斑貝 天牛 紅螞蟻 棕樹蛇 蜥蜴 山貓(教師用多媒體展示)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全面,可見概括能力很強,這些入侵者哪些是詳寫?

生:斑貝 棕樹蛇

師:很棒,現在老師要爲難你們了,看誰最棒。請你們採用故事的形式把斑貝的事例講給我們大家聽聽。

此環節選數名學生比賽,選出最佳講故事明星兩名給與獎勵。

師:講完故事老師又要讓你們當一回播音員,請同學們把棕樹蛇的事例用新聞播報的方式報道出來。

此環節要求學生回憶鞏固新聞的相關知識,可以抽三名學生參加比賽,選出最佳播音員一名給與獎勵。

師:在同學們的表演中我們瞭解了生物入侵者給我們帶來的嚴重危害。那同學們又蒐集到那些生物入侵者及危害呢?

生:蟾蜍 水葫蘆 白蟻等等

師:同學們的知識面很廣呀,老師也要展示我搜集的資料,請看電子白板。(多媒體展示生物入侵者)

生:好多呀!太可拍了。

師:是呀!他們能造成如此大的危害我們就得加以防範,但首先要知道他們是如何傳播的,同學們你們知道嗎?

生:非自然途徑(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跨過寵物貿易等)板書(途徑原因)

師:回答很有建樹,因此老師告誡同學們在養寵物時千萬別造成養寵物爲患啊!既然有危害那我們怎樣來控制它們呢?課文中是怎麼說的。

生:文中說有兩種態度干預於與不干預。

師;你們認同那種說法呢?

此環節讓學生兩分鐘辯論

師;同學們的辯論真激烈,在你們的脣槍舌戰中我們瞭解到生物入侵者帶來的危害很嚴重,因而有許多專家們認識到了這一危害也採取了措施,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專家們採取了什麼措施並讀出來。

生:在最後一段

師:同學們你們又有哪些措施呢?

生:嚴把國際貿易關 買來的寵物不能隨意放生 。.。.。.。

師:看來同學們都能做個環保小衛士,老師也有幾條措施希望我們共勉。(多媒體出示)

1、要謹慎引種。

2、提高生物入侵和生態安全意識。

3、家庭飼養的寵物絕對不能隨意“放生”。

4、嚴把出入境檢驗檢疫關。

師:本文采用哪些說明方法?

生:舉例子 打比方 列數字 下定義(板書)

師:通過學習我們認清了生物入侵者,本文采用什麼順序來說明生物入侵者的?

生:邏輯順序(板書)

課堂小結

學習了本文我們很清楚的認識了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甚至有許多生物入侵者大多已經嚴重地威脅到生態平衡,這一問題給我們的環保敲響了警鐘,因而保護自然,關注生態平衡,刻不容緩。希望大家提高警惕,嚴加防範(板書)

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擬一條關於生物入侵的環保標語

此環節讓學生自由發揮教師自作適當補充。

六.結束語

一件件鮮活的新聞事實並非無中生有,一串串驚人的數字讓人觸目驚心,生物入侵帶來的毀滅性災害正侵蝕我們的家園,讓我們擔負起歷史的責任,關注環保。科學抵制生物入侵,積極保護生態環境!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五

一、指導思想

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爲基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面向全體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樂於探索、勤於動手,逐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溝通和表達的能力。

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培養學生熱愛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發展的責任感。在此基礎上,發現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

二、教學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生物學》(八年級上冊)的學習,逐步實現以下發展目標

知識和技能

1、瞭解動物的主要羣體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

2、瞭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它們與人類的關係。

3、瞭解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及其與人類的關係。

4、通過活動經驗對生物進行分類是基於不同生物形態結構特徵的相似性。

5、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如“飼養觀察蚯蚓”、“考察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製作甜酒”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活動。

6、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比如查詢和收集生物相關信息。

流程和方法

1、期初“三個一”:定目標,找互助夥伴,提出教學建議。採用“目標激勵、同伴互助、師生互勉”的教學策略,可以增強主動性和密切合作性,促進師生共同成長和可持續發展。

2、每節課“三個一”:問一個主題問題,記住一個知識結構,出一道試題。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歸納能力和自我檢測能力,儘可能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轉移給學生。

3、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教會學生學習。諸如

(1)面向問題的方法。根據“生物的形態結構特徵是什麼?如何適應環境?跟人類是什麼關係?”自學、自答、自測、自我反饋,輔以同伴協助和老師點評,使學生掌握自學方法,形成自學能力。

(2)實驗探究法。讓學生更加熟悉“提問——做假設——做計劃——實施計劃(實驗操作)——得出結論——表達交流”的科學探究過程。

(3)理論聯繫實際。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利用所學的生物知識,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遇到的生物現象,增強學習興趣,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4)地圖識別的學習方法。新教材圖文並茂,形象直觀,可讀性強。引導學生學會看圖、看圖,可以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直觀把握、理解和記憶。

(5)比較法和歸納法。引導學生通過知識的比較和歸納,找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理順知識的脈絡,形成知識結構,加深理解和記憶。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六

生物下冊的教學,讓學生初步掌握一些實際生活中與生物學有關的知識,認識生物、瞭解生物、應用生物,培養學生保護環境、愛護環境的意識,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態度和情感,使學生樹立生活與科學是緊密相連的觀點,培養學生觀察、收集資料、分析、評價、綜合概括的能力。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主要是第七單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和第八單元—健康的生活,在第七單元中,分三個層次揭示了生命的延續和發展,一是生殖和發育,二是遺傳和變異,三是進化,遺傳是通過生殖而實現的,在生物代代繁衍的過程中,遺傳和變異與環境的選擇相互作用導致生物的進化,所以三個層次間具有密切的聯繫。

讓學生學會健康的生活,是義務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在第八單元中,除選取“具體內容標準”規定的內容外,還安排了“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況”、“保持愉快的心情”、“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內容,這些對學生學會健康生活很有幫助,懂得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下學期,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物學知識和一定的理論和技能,並且通過前六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已經對生物圈中各類羣生物的形態、結構、功能及其與環境的關係有了大致的瞭解,還有這個時期的學生已經開始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第八單元的內容剛好可以替學生解決這一問題,讓學生能真正認識到健康的涵義和重要性。

三、教學措施

1、在教學中注意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條件力爭開全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等活動。

4、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運用各種輔助教學手段。

5、積極組織好生物課外小組活動,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四、教學內容及進度

教學內容

課時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植物的生殖

1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2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3鳥的生殖和發育

第二章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2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1人的性別遺傳

2生物的變異

第三章生物的進化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生物進化的歷程

2生物進化的原因

3傳染病及其預防

4免疫與計劃免疫

5用藥和急救

6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

7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七

又是一個新學期的開始,這個學期我擔任八年級兩個班的生物教學任務,爲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並取得良好的成績,我根據八年級年級生物學科的特點,特制訂計劃如下:

一、教學目標

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學生將在以下幾方面得到發展:

知識目標:

(1)認識動物的主要類羣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徵。

(2)知道動物的行爲大多是通過運動來完成的,瞭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係,它們的行爲有密切的聯繫。

(3)獲得關於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的知識。

(4)通過活動體驗生物的分類是根據不同生物的特徵上的相似程度來進行的。

能力目標:

(1)增強動手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

(2)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如進行“飼養和觀察蚯蚓”、“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製作甜酒”等實踐性較強的活動。

(3)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更好地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

認識科學通過技術轉化爲人們改進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手段,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物質文明的進步,又具有實踐價值。科學技術在促進人類進步的同時,往往帶來人們預想不到的負面影響,因此,其實踐價值就相當於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具有兩面性。此外,儘管社會在走向科技化,科技也在社會化,但是,科學始終不是萬能的,社會面臨的所有問題,並非都能依據科學來解決。

二、學情分析

通過七年級的學習,多數學生對生物這門課比較有興趣,其中也存在着問題:班中成績差別懸殊,存在兩極分化現象,有的班級後進生比較多。針對以上問題,我要對學生加以鼓勵和引導,爭取再上一個新臺階,以期待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做好學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髮展進步。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中學習的第五單元,是整個國中二年級生物所要掌握的一個重要單元。其中涉及的內容廣,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多。

第一章至第三章內容,主要涉及動物的分類,讓學生區別那些是水中生活的動物、陸地上生活的動物、空中飛行的動物,以及這些動物的運動和行爲。其中重點在第三章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這一章節強調了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重點闡述了動物與人類生活得關係。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講解了在生物圈中扮演了分解者的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通過這兩個章節的學習,使學生對我們生存的環境更加熟悉,同時也更加了解在我們生存的環境中很多渺小的東西往往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單元認識生物的多樣性,是中學生必備的生物學基礎知識,是其行爲的基礎之一,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是其認識和行動的必然結果。作爲一個現代公民,應當理解每種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並且應當身體力行。因此,第六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在本冊教材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他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總結、回顧和發展,是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現代公民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行爲,同時,爲學生的持續發展,由自然人轉變爲社會人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四、教材重點、難點

重點:

1 、各種動物的適應性特徵

2、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

3、生物多樣性的內涵

難點:

1 、運動的結構基礎和形成機制

2、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3、根據生物特徵進行分類

五、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村和新課程標準。

2、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

3、優化教學方法,運用好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4、認真組織好各次探究活動,注重學法指導。

5、認真做好培優輔差工作,面向全體學生。

6、加強訓練,達到及時鞏固的目的。

7、成立好合作學習小組,並加強合作學習指導。

六:教學進度安排

1 周 生活的動物

3 周 陸地生活的動物

4 周 空中飛行的動物

5 周 國慶長假

6 周 動物的運動

7 周 先天性行爲和學習行爲

8 周 社會行爲

9 周 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0 周 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11 周 細菌和真菌的分佈

12 周 細菌

13 周 真菌

14 周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5 周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16 周 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

17 周 從種到界

18 周 認識生物的多樣性

19 周 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20 周 複習並迎接期末質量監測考試

生物八年級上冊教案 篇八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分析食物鏈讓學生掌握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概念。

(2)通過模型的構建讓學生理解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過程。

(3)通過定量分析讓學生理解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特點並學會應用。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定量分析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與輸出,發展學生的思維遷移能力。

(2)學會整理數據、分析數據,進而得出科學結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引導學生從能量的角度理解生命系統,初步形成生態學觀點,提高生物學科素養。

二、重難點:

重點: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過程和特點

難點: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規律以及應用

三、教學設計:

【問題探討,引入課題】

建國後的一段時間內由於生產力低下等方面的原因,農產品的產出十分有限,假設你是國家領導人,在不違反營養學規律的情況下,該如何分配有限的農產品養活更多的人?

A、糧食全部供應給人吃。

B、一部分糧食供應給人吃,同時用一部分糧食餵豬,人吃豬肉。

學生積極思考,教師不給出確切答案,引導學生從獲得能量維持生存的角度分析,進而引入課題。

【設置問題,引導思考】

問題1:能量對生命系統的意義?

講述: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在封閉系統中,隨着時間的推移無序性將增加。生命系統是開放的系統,可以通過獲取能量來維持系統的有序性。對於個體來說沒有能量的輸入就意味着死亡;對生態系統來說,如果在較長的時間沒有能量輸入,必定會導致生態系統崩潰。

問題2:能量如何輸入到生命系統?

講述:生產者(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固定在他們所製造的有機物中,從而實現能量的輸入。消費者和分解者不能利用光能,從攝入的有機物中獲取能量,從而實現能量的輸入。

問題3:輸入生物體內的能量有哪些用途?

講述:生物體通過細胞呼吸,將有機物中穩定的化學能轉化成ATP中活躍的化學能,用於生長髮育繁殖,在此過程中有糖類脂肪蛋白質的積累,一部分能量儲存在了這些有機物中。呼吸作用同時產生了大量熱能,熱能不能被生物直接利用,散失到無機環境中。

問題4:怎樣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講述:研究能量流動可以在個體水平上,也可以在羣體水平上。將羣體視爲一個整體進行研究是系統科學常用的研究方法,羣體可以是一個種羣或者營養級上的所有生物,

【閱讀教材,自主學習】

閱讀課本P94,思考下列問題:

1、輸送到地球的太陽能被全部吸收了嗎?

2、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都有哪些去路?

3、初級消費者攝入的能量全部都被吸收了嗎?

4、初級消費者的能量都有那些去路?

【師生互動,構建體系】

投影能量流經第一、二營養級圖解,學生積極思考,相互討論,補充和完善相關答案。

強調:A、同化量=攝入量—糞便量B、糞便量歸屬上一營養級

師生共同完成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過程圖解5、2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師生總結:

能量流動的起點:始於生產者固定太陽能(能量的輸入)

能量流動的渠道:沿着食物鏈的各個營養級流動(能量的傳遞);

各營養級能量的來源去路:

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陽能的總量。

能量的最終去路:以熱能的形式散失。

【合作探究,深入分析】

講述:爲了研究能量流動經生態系統的食物鏈時,每一級的能量變化數據和能量轉移效率,美國生態學家林德曼對一個結構相對簡單的天然湖泊——賽達伯格湖的能量流動做了定量分析。1942年,林德曼發表了《生態學的營養動態概說》,他的這項研究具有極爲重要的意義,奠定了現代生態學的基礎,

投影賽達博格湖的能量流動圖解。

問題:1、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轉化是否遵循能量守恆定律?

引導學生用林德曼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對第一營養級(生產者)、第二營養級(植食性動物)、整個生態系統的能量輸入輸出值進行分析。師生總結: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轉化遵循能量守恆定律。

林德曼從中國諺語“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中得到啓發:要從食物鏈的角度對能量流動進行研究。投影賽達博格湖食物鏈中能量流動圖解。

問題:2、生態系統的能量沿食物鏈(網)流動具有什麼特點?

學生思考討論得出結論:1、單向流動;2、逐級遞減。

引導學生計算相鄰兩個營養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得出結論:大約是10%—20%。

如果將單位時間內各營養級所得到的能量數值,由高到低繪製成圖形,呈現出金字塔形狀,成爲能量金字塔。從能量金字塔可以看出,在一個生態系統中,營養級越多,在能量流動過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綜合應用,解決問題】

1、請同學們再回到“農產品分配”的問題上,現在你會再選擇哪種策略?

2、讓學生從能量流動特點的角度解釋如下兩個現象:

(1)一條食物鏈一般不會超過5個營養級;

(2)、“一山不容二虎”。

思考:如果把各個營養級的生物數量關係,用繪製能量金字塔的方式表達出來,是不是也是金字塔形?如果是,有沒有例外?舉例:繪製一個有樹木、白蟻和啄木鳥組成的食物鏈中個體數量關係圖形。觀察它們和能量金字塔的區別。總結:能量金字塔是普遍的規律,而數量金字塔則不是,跟生物個體的體型大小有機物含量有關。

【隨堂練習】

1、下列關於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通過消費者的`糞便流入到分解者體內的能量屬於消費者同化作用獲得的能量的一部分

B、能量流動可以循環流動

C、生產者可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並把能量從無機環境帶到生物羣落

D、當捕食者吃掉被捕食者時,捕食者便獲得了被捕食者的全部能量

2、假設下圖食物網中的水稻固定的太陽能爲N,能量傳遞效率爲10%,則人獲得的能量爲()

5、2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A、等於10—1NB、等於10—2NC、少於10—1ND、少於10—2N

3、在一個高產的人工魚塘中同時存在着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和分解者。其中生產者固定的全部能量爲a,流入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和分解者的能量依次爲b、c、d,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a=b+c+dB、a=b+cC、a>b+c+dD、a

4、如圖食物網中的貓頭鷹體重每增加20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5、2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5、2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A、200gB、250gC、500gD、1000g

四、板書設計:

5、2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一、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的過程

二、能量流動的過程

三:能量流動的特點

1、單向流動

2、逐級遞減

生物八年級上冊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1、能描述動物社會行爲的主要特徵。知道分工合作對動物生存的意義。

2、知道螞蟻的分工協作。認同羣體的力量大於個體的力量,羣體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生物與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4、樹立拒絕殘害生命的現象發生的意識。

教學重點:

1、動物羣體生活對個體及種族延續的意義。

2、生物與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教學難點

1、社會行爲形成的本質和意義。

2、動物之間的信息交流方式。

教學方法:討論法、啓發式講述法、談話法等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含小結與作業佈置,見教案內頁)

教學反思:

動物的羣體生活及社會行爲離不開信息交流,動物的信息是什麼,怎麼交流?對於這些問題進行單純的講解,學生也能記住,但是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對生物學知識的掌握,很容易處於機械的記憶狀態。

本節課整個教學過程突出培養學生形成探究問題的意識,讓學生通過觀察提出問題,在問題中去探究,在探究中得出結論。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獲得知識,使探究更有趣、更有效,學生對知識記得紮實,難以忘懷。

在探究過程中學生不但對生物學知識掌握較好,創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如探究氣味是螞蟻的通訊方式之一時,學生認爲書中用紙片搭一條通道,在移動紙片的過程中,螞蟻很容易受到驚擾,影響螞蟻的行爲,不容易觀察,因此他們大膽創新,設計出比教材的實驗更簡便易行、效果更明顯的實驗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有些同學觀察很仔細,能觀察到螞蟻觸角相碰的情況,很多同學則觀察不到,教師要給予指導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