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部編版高一上冊語文第七課《短歌行》課文原文、教案及知識點(精品多篇)

部編版高一上冊語文第七課《短歌行》課文原文、教案及知識點(精品多篇)

《短歌行》教學設計 篇一

一、學習目標:

反覆誦讀,體會本詩的藝術特點,學會鑑賞詩歌的方法

體會詩句流露出曹操的思想感情,領會全詩的主旨。

體會詩人曲折表達自己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的心情。

二、教學重點

體會詩人曲折表達自己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的心情。

三、教學難點

通過品味詩歌的語言把握詩歌的思想內容。

運用典故等手法表達感情的技巧。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反覆誦讀,逐步加深對詩意的理解。

點撥法:以點帶面,抓住關鍵詩句進行點撥。

五、教學課時:

一課時

(課前板書標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

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眼前飛揚着一個個鮮活的面容。三國時期,風雲動盪。孫權靠父兄基業坐斷江東,劉備憑皇叔身份、仁義情懷三分天下有其一,那麼,曹操又憑什麼一統北方呢?同學們心目中的曹操是怎樣的呢?

“挾天子以令諸侯”——玩權術,

“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我負天下人”——自私

“京劇臉譜中曹操是白色臉譜”——奸詐,陰險

曹操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作爲政治家,軍事家,歷史自有公論,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短歌行》,領略它作爲文學家的風采,瞭解歷史上真實的曹操。

二、解題、背景介紹。

1、解題:(點擊幻燈片)

“行”是一種文體。短歌行,漢樂府曲調名,是用於宴會場合的歌辭。“長歌”、“短歌”是針對歌詞音節的長、短而言的。一般說,長歌比較熱烈奔放,而短歌的節奏比較短促,低吟短唱,適於抒發內心的憂愁和苦悶。

2、寫作背景:幻燈展示:(點擊幻燈片)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83萬大軍南下,列陣長江,欲一舉蕩平孫劉勢力。赤壁之戰前夕,曹操酒宴文武百官,飲至半夜,忽聞烏鵲鳴叫往南飛去,曹操深感此景,橫槊賦詩《短歌行》。

預習過程中,同學們還有哪些字詞疑問,一起來梳理一下,自由提問,一起解答

三、解答預習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提問,學生解答

2、教師檢查重點詞語(點擊幻燈片)

品讀詩歌,先從朗誦開始。四言詩節奏:二二節拍,詩歌誦讀,要注意語速,語調,要有抑揚頓挫之美感。感嘆句、陳述句一般讀降調,問句一般讀升調。請同學們找出詩文中的問句,加以朗讀體會。

四、朗讀詩歌。

學生朗讀,師生點評。

(1)節拍:二二節拍 (點擊幻燈片)

(2)語調(句式) (點擊幻燈片)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月明/星稀, 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3)教師範讀。

(4)學生朗讀

進一步品讀詩歌,把握詩歌的內容和情感,有些詩歌可以抓意象,有些詩歌可以抓詩眼,《短歌行》是有詩眼的,這首詩的詩眼是什麼呢?哪些句子寫了“憂”,找一找。

五、品讀詩句,理解內涵。

1、聽配樂演唱,把握詩歌情感——“憂” (點擊幻燈片鏈接) (板書)

2、品讀含“憂”的句子(點擊幻燈片)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詩人在“憂”什麼呢?同學們討論兩分鐘,有了結果後展示你的理解

3、把握“憂”的內涵。(點擊幻燈片)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憂人生短暫(板書)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爲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人才難得(板書)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憂功業未成(板書)

4、小結:憂人生短暫,憂人才難得,憂功業未成,詩人心中有憂,何以解憂呢?杜康能解嗎?要寫解憂,必須求得賢才。《短歌行》實質上就是一首“求賢歌”。我們心目中的曹操嫉賢妒能,歷史上真實的曹操其實求賢若渴。建安十五年,十九年,二十三年,曹操三次頒發求賢令。點擊幻燈片

5、資料鏈接:曹操的《求賢令》點擊幻燈片

原文: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纔是舉,吾得而用之。

《求賢令》是曹氏有限公司明明白白的人才招聘廣告,《短歌行》就是一份含蓄委婉的古詩版本的人才招聘廣告。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賢才們願意投奔曹操嗎?曹操在這份古詩版人才招聘廣告中開出了怎樣的誘人條件來吸引人才呢?同學們找找表明曹操對待人才態度的詩句,體會一下,曹操是怎樣留人的。討論兩分鐘。

6、品讀句子,理解詩人如何“求賢”。(點擊幻燈片)

(1)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以待遇留人)(板書)

(2)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以情感留人)(板書)

(3)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以事業留人)(板書)

7、總結:憂人生短暫,人才難得,功業未成,所以此詩讀來深沉悲涼。曹操自比周公,想求得賢才來一統天下,解百姓戰亂流離之疾苦,有一股英雄之氣馳騁其間,所以此詩又讀來慷慨激昂。“悲涼慷慨”是此詩風格,又恰恰正是“建安文學”的“風骨”。曹操是“建安文學”的開創者和組織者。同學們來聽聽《短歌行》演唱,來感受一下這份悲涼慷慨的情懷。(解釋版本問題)

六、拓展延伸:

1、經典永遠是經典,《短歌行》給了我們很多的人生啓示,你從中悟到一些怎樣的人生道理呢?

2、曹操積極奮進的人生態度,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是當時時代精神展示,以曹操爲首的建安文人張揚自己的政治理想,展現自己的個性才情,關注時代的發展脈搏,這種時代精神對後世的影響非常深遠:很多後世文人志士都唱出了自己的心聲。

3、幻燈展示:(點擊)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昌齡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杜甫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毛澤東

七、課堂總結:

曹操老矣,故人已去,而我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所以我們無須感慨人生短暫,只要好好珍惜當下。泱泱中華,盛世繁榮,國泰民安,直追盛唐。時代給了我們最好的機遇。同學們,讓我們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努力學習,志存高遠,張揚自己的理想抱負,展示自己的個性才情,成就一番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八、作業佈置:

1、背誦詩歌

2、課外查閱資料,閱讀曹操的《蒿里行》,朱永嘉先生的《論曹操》,進一步瞭解曹操。

板書:

短歌行

人生短暫

憂 人才難得

功業未成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以待遇留人)

求賢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以情感留人)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以事業留人)

短 歌 行 篇二

詩三首 短歌行

導語:毛澤東在《沁園春 雪》裏以吐納風雲的氣勢,睥睨歷代君主:“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誠然,以毛澤東的文治武功,的確可以站在這樣的高度去俯視封建君王。如果歷史上只有一個人可以與他相提並論,這個人只能是魏武帝曹操。

作家介紹: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羅貫中《三國演義》將其刻畫爲“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京劇臉譜也將曹操勾成白臉,這與歷史的真實面目頗有出入。實際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內興文學”,對歷史的發展有不可泯滅的功勳。

作爲政治家:曹操初舉孝廉,任洛陽北部尉,遷頓丘令。後在鎮壓黃巾起義和討伐董卓的戰爭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爲袞州牧,分化、誘降青州黃巾軍的一部分,編爲"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獻帝都許(今河南許昌)。從此“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官渡之戰大破河北割據勢力袁紹後,成爲北方勢力最強的軍閥,並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進位爲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擊敗於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爲太祖武帝。他在北方大力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作用;幾次下《求賢令》,打破當時以德行和家世爲用人標準的慣例,任人唯賢,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當時四方知名的文士幾乎網羅無遺,而具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才更是濟濟一堂。

作爲軍事家:實踐方面,指揮了官渡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例。理論上,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

作爲文學家:曹操精音律,善詩歌,即使在鞍馬勞頓中,也常常橫槊賦詩,隨章命題。他的詩歌內容其詩內容較爲豐富,風格蒼勁悲涼。有反映戰亂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個人政治抱負的《短歌行》;有寫景的《觀滄海》和抒情的《龜雖壽》等。

他以海納百川的胸襟,招集當時的許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鄴下,公讌倡和,形成一個文學集團。曹操自己的文學路線和寫作態度對於其他作家起着更具體的領導和倡導作用,促進了建安文學的繁榮。

學習新課。

1、朗誦課文。

2、整體感知:全詩反覆出現一個“憂”字,詩人“憂”什麼?

明確:人生短暫、人才難求。

3、具體分析詩歌。

第一節:作者把人生短暫以“朝露”來比,“朝露”這個意象,在古詩文中有特定的含義,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贈白馬王彪》)“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古詩十九首 驅車上東門》)

討論:憂人生短暫,因而作者借酒澆愁。這樣一來,全詩的基調是不是消極的、低沉的?

明確:不然。作者的這種憂思,源於內心的焦急。正因人生短暫,才更渴望招納賢才、爲已所用,建功立業。

第二節:這一節八句中只有兩句是作者自己寫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這一句出自《詩經•鄭風•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詩,曹操將之嫁接到這裏,渾然天成、天衣無縫地表達了對賢才的渴求。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四句選自《詩經•小雅•鹿鳴》。“雅”是宮廷樂曲歌辭,《小雅•鹿鳴》詩表現的是天子宴請羣臣的盛況和賓主之間融洽的溫情。選句意爲“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食青苹。我有高貴佳賓客,吹笙鼓瑟悅賓朋。”這四句詩信手拈來,卻與全詩融爲一體,說明賢才若來投奔於已,必將極盡禮節招待他。

第三節:-“明明如月,何時可掇?”字面意爲“天上那明亮皎潔的月亮,什麼時候纔可以摘取呢?”這裏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賢才哈爲明月,恰如其分地表達渴望賢才來歸的心意。而在這還沒有實現的情況下,才“憂從中來,不可斷絕”。這四句詩仍是寫“憂”,從情感上照應第一節。

“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應第二節,仍是想象賢才歸已時的歡快場面。

第四節:“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四句是自然環境描寫。相傳這首詩寫於曹操與孫權對戰前夕,曹操在長江邊宴請諸將,其實月近中天,使詩人豪興大發。同時這也是社會環境描寫。可理解爲連年戰亂,百姓流離失所;也可理解爲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猶豫不決,彷徨不知何去何從。似乎後者更貼切一些,因爲詩歌最後四句又一次吐露詩人的心志:“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話,用比喻手法說明自己渴望多納賢才。“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記•魯周公世家》的一個典故。周公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在歷史上素有禮賢下士之令名,曾“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曹操在這裏以周公自比,是說自己也有周公那樣的胸襟,一定會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悅誠服地歸順。

總結:此詩氣格高遠,感情豐富,是詩人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詩中,詩人以感人的真誠和慷慨悲涼的情感詠歎了生命的憂患、生命的悲劇。以貌似頹放的意態來表達及時進取的精神,以放縱歌酒的行爲來表現對人生哲理的嚴肅思考,以觥籌交錯之景來抒發心憂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詩以感慨開始,繼之以慷慨、沉吟,再繼之以憂愁、開朗。一憂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傾訴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懷。

《短歌行》 篇三

《短歌行》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讓學生了解古體詩的基本特徵以及曹詩的寫作風格;

2.讓學生初步學會鑑賞古體詩,領悟古體詩的藝術魅力,在國中的基礎上提升鑑賞水平。

教學設想

1.從國中學過的曹詩入手,解讀本詩;2.抓住“憂”字作文章,進行比較閱讀,加深學生對曹的思想感情的理解;3.反覆進行朗讀,幫助對詩歌的理解。

教學步驟

1.引入

(幻燈1:封面)同學們在國中學過兩首曹操寫的詩,誰還記得呢?誰可以爲大家背一背嗎?(背完一首後分別切入幻燈3、4:《觀滄海》《龜雖壽》)

2.展開

(1)這兩首詩是曹操在早期寫的,正當壯年的他,雄心勃勃,要實現他統一中國的夢想,詩中表現了他爲實現偉大理想的堅定決心。

問:那麼,這首《短歌行》作者是在什麼時候寫的呢?

(幻燈2:寫作背景)

要讀懂除了要了解創作背景之外,也需要多讀的,只有讀多了,才能真切的體會作者在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下面請大家讀一讀全詩。讀的時候總體的體會一下,作者在詩中流露了一種怎樣的情感?(學生讀詩,配樂)你能夠用最少的字概括出來嗎?(提問學生)一個字“憂”。

(2)(讀1~8句)問:作者憂從何來?又如何解憂?(提問學生)

分析:是感嘆“人生幾何”“去日苦多”,作者說解憂“唯有杜康”,杜康真的可以解曹操的憂嗎?曹操真的認爲酒可以解憂嗎?不是。分析赤壁之戰的戰敗原因,缺乏輔助他成就霸業的人才。

落實字詞:幾何、去、杜康。

(3)(讀“青青子衿”到“心念舊恩”)問:我們剛纔讀的幾句詩表達了曹操對人才的什麼感情?從哪些詩句中看出來?

分析:巧用兩個語典“青青子衿”和“呦呦鹿鳴”表達對人才的渴慕和呼喚,然後虛開一筆,想象四海之內人才聚集到他的麾下的場面,深切的表達出他對於聚天下英才的希望。(“輟”“掇”之辨,“輟”表達的是作者憂之深,而“掇”說更能表達曹操對人才的渴求)。

落實字詞:蘋、鼓(一鼓作氣)。

(4)(讀最後幾句)問:英名的領袖都懂得人才的重要,但怎樣才能吸引人才“南飛”爲自己以及自己的偉大事業服務呢?你看,烏鵲(人才)在舉棋不定,在尋找心目中的明主,曹操怎麼向天下賢才發出呼喚呢?

分析:天下賢才啊,不要猶豫了,我會敞開寬闊的胸懷來歡迎你們,也會用真誠的態度來對待你們,快來吧,和我一起完成一統天下的偉業吧!作者在這裏用了一個語典一個事典來表達自己對人才的態度,也印證了他在《龜雖壽》的誓言。

落實字詞:厭(學而不厭)、哺、存(有子存焉)。

3.深入

(1)樂朗讀全文。問:曹操在他的詩歌中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怎樣的憂呢?我們又如何理解他的憂呢?我們在分析他的憂之前,不妨先看看其他詩人寫的憂。在古代如海一般的詩歌中,寫“憂愁”的不算少數,我們暫且粗略的把憂愁分爲“親朋離愁”“思鄉之愁”“壯志難酬之愁”三大種,大家從國中學過的詩中找出相應的詩句來,可以嗎?(幻燈5、6、7、8:愁的理解)

(2)問:我們可以把曹操的憂歸到哪一類或要另起一類呢?(討論——探討)

分析:曹操的愁是一種心憂天下的愁。這種愁源自他統一天下的偉大抱負,源自他爲實現理想而求賢若渴,源自年事已高、時日無多。他的愁之多之深正說明他的志之遠之大啊!這是一個渴望建功立業的偉人之愁。(點擊幻燈片,彈出答案)(再點出幻燈9:禤子曰

古來詩人多憂愁。他們因愛而愁,

他們因情而愁,他們因欲旺而愁,

他們因志大而愁,他們因愁而悲,

因悲而痛,因痛而產生巨大的生命能量!

所以,

朗朗長空留下了他們留傳千古的絕唱!

這就是——詩人。

——禤子

4.教師配樂範讀。作結(幻燈10:精華鑑賞)

(1)全詩融抒情、寫景、敘事於一爐,把對客觀社會的描繪與主觀思想上苦悶憂鬱情緒抒發有機的結合起來,曲折有致的表達了自己的志向,立意深遠,氣韻沉雄,想象豐富,感情充沛,不愧爲難得的上乘之作。

(2)用典貼切。事典語典交互使用,均能切合詩的主旨,並能貼切自然。

(3)毛澤東評價:曹操的詩,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是真男子,大手筆。

【課後記】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當上完一節課,掩卷而思,總可發現許多的不足。在深入備教材時,愈發的發現課文有許多精采之處可以講,因爲總放不下“傳授知識”的角色,總希望在一節課裏解決許多的問題,真的搬上講臺不免瑣碎,層次不高,學生的思維得不到提高。本設計照顧到以下幾點:一是把詩歌當作詩歌來教,那就是多開口讀,藉助讀來領悟詩歌的意境和藝術美;二是解讀時落實基礎;三是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和必要的拓展;四是通過概括提高學生賞詩的水平。正如聽課的專家、同行所提的,本課在師生交流、朗讀的形式的多樣性和對詩歌的多元解讀還有所欠缺,尤其在重點中學,更應該大膽實踐,把新課標的精神更多的在教學一線中體現出來。

《短歌行》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並背誦全文。

2、感受詩人“憂”的情感基調和理解爲何而“憂”。

教學重點:

1、背誦全詩。

2、理解分析詩人的情感態度。

教學難點:

1、詩中引用典故和引用《詩經》句子的藝術手法。

教學過程:

一、課堂引入

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自行說出自己最喜歡三國中的哪個人物,並簡單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從而引出對《短歌行》作者曹操的介紹。

二、作者介紹

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在文學上有重要的成就,他能文善武,文章風格清峻,簡約嚴明。他的詩歌現存二十多首,大都採用樂府舊題,明顯地表現出對漢代樂府的繼承。著有《曹操集》。(ppt展示)

在此也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原本印象中對於曹操的看法。

三、寫作背景

首先簡單地介紹一下三國中著名的戰役赤壁之戰,進而引出曹操當時寫作這首《短歌行》時候的相關歷史背景: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曹操率大軍南下,列陣長江,欲一舉蕩平孫權勢力。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當空,江面風平浪靜。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後置酒宴請諸將。酒至興處,忽聞鴉聲望南飛鳴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橫槊賦詩,吟唱了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ppt展示)

四、整體感知

1、先播放課文錄音,並提出問題:“這首詩的詩眼是什麼?”

明確:詩歌的詩眼是“憂”,詩人的情感焦點是“憂”。(ppt展示)

2、請學生回答詩中哪些句子含有“憂”字?

明確: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ppt展示)

3、進一步提出問題,既然詩人的情感焦點是“憂”,那詩人“憂”的究竟是什麼呢?

五、詩歌賞析

1、讓學生帶着問題齊讀詩歌,然後對學生讀錯的字詞進行糾正,藉此也對文中的重點字詞的讀音進行講解。

2、分部分對詩歌進行講解:

(1)“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對重點字詞進行講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從而提出問題,從這部分中可以看到詩人“憂”的原因是什麼?請學生進行回答,然後教師進行引導補充。

明確:借酒抒情,以悲涼的情調感嘆時光易逝,人生短暫。(ppt展示)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爲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部分引用《詩經》中句子是難點,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和介紹,使學生能夠有明確的理解,知道曹操引用這些詩句是爲了表達自己對於賢才的渴望。

明確:抒發對賢才的渴望,表明自己對嘉賓的禮遇。(ppt展示)

(3)“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妄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該部分着重講解詩人採用的藝術手法是比喻,提出問題“作者用明月來比喻什麼?”,請學生進行回答,結合對詩歌的翻譯讓學生自行得出這裏都是比喻賢才。在此基礎上便可提出問題,這一部分可以看到詩人“憂”的又是什麼?

明確:繼續寫思念賢才的渴望,寫“憂思”的原因。(ppt展示)

(4)“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該部分講解曹操引用“周公吐哺”的典故,引導學生得出詩人在這一部分用“烏鵲南飛”同樣是用來比喻賢才。

明確:表明詩人虛心納士,竭盡誠心,不遺餘力的態度。(ppt展示)

結合詩歌的寫作背景以及曹操這時候的年齡,讓學生明確曹操最後“憂”的是天下尚未一統。

3、詩人“憂”的原因有:

一、人生苦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二、求賢不得:親親子衿,悠悠我心。但爲君故,沉吟至今。

三、功業未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ppt展示)

4、藝術手法:再前面對詩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總結

一、引用《詩經》成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二、比喻:明月比喻人才;烏鵲南飛的形象比喻當時賢士四處奔走

三、引用典故:周公吐哺,天下歸心。(ppt展示)

這部分是學生比較難理解的部分,根據課堂學生的理解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六、課堂總結

最後讓學生齊讀課文,對課堂進行小結。

《短歌行》優秀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鑑賞詩歌,感悟詩人的思想感情,領會全詩的主旨。

2、能力目標:體會本詩的藝術特點,學會鑑賞詩歌的方法。

3、情感目標:培養高尚的品德情操。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領會詩人表達自己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的心情。

教學難點:

體會本詩的藝術特點,學會鑑賞詩歌的方法。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個人大家認識嗎?大家在《三國演義》電視劇中經常見到他。

《短歌行》大家聽過嗎?在《三國演義》的赤壁之戰中,就有一段曹操“橫槊賦詩”的場面,唱的就是這首《短歌行》。《短歌行》是漢樂府曲調名,“長歌”、“短歌”是指歌詞音節的長短而言。短歌行以漢樂府舊題來寫時事。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也許還記得在第四十八回有段關於曹操橫槊賦詩的描寫。建安十三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擊敗呂布、袁術等豪強集團,又在的官渡之戰一舉消滅了強大的袁紹勢力,並北征烏桓,統一了北方。這年冬天,曹操親自率八十三萬大軍,兵臨赤壁城下,想要一舉掃平“孫劉聯盟”,統一天下。在大戰前夕,曹操在江上設酒置樂,款待文武衆將,飲至半夜,忽聞鴉聲望南飛鳴而去。57歲的曹操有感此景而橫槊船頭,慷慨而歌,即《短歌行》。也有人認爲該詩作於曹操晚年,大敗於赤壁之戰之後,當時曹操53歲,年時漸高,面對戰亂連年,統一中國的事業仍未完成的社會現實,因而憂愁幽思,苦悶煎熬。但他並不灰心,仍以統一天下爲己任,決心廣泛延攬人才,招賢納士致力於建功立業。

二、作者簡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東漢人。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外定武功,內興文學”,是建安(漢獻帝年號)文學的開創者和組織者,其詩直接繼承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他的創作一方面反映了社會的**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現了統一天下的理想和壯志,具有“慷慨悲涼”的獨特風格。這種風格被稱爲“建安風骨”或“魏晉風骨”。

三、聽範讀,齊讀,自由朗讀,整體感知詩歌

(要把那種蒼勁雄健,慷慨悲涼的感情表現出來。節奏多二二式,語速要慢點。)

四、合作探究,詩句解析:

你認爲全詩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慷慨悲壯。

本詩的情感着眼點在哪一個字?——憂。

他憂的是什麼,下面我們就來結合詩歌具體分析。

第一層: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①設問開頭,破空而來,表達詩人對人生的思考。

作者在此感嘆什麼?明確:光陰易逝、人生短暫。人生的短暫就像早上的露水一樣,太陽一出來就沒了。

②運用“朝露”爲喻,表達年華易失的感慨。朝露:這一意象在古詩詞中有特定意義,即生命短促易逝。

③杜康——借代,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聯想。

討論:憂人生短暫,因而作者借酒澆愁。這樣一來,全詩的基調是不是消極的、低沉的?

不是的。作者的這種憂思,源於內心的焦急。正因人生短暫,才更渴望招納賢才、爲已所用,建功立業。所以這個“憂”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實際上在這裏作者有意無意也是在巧妙提醒廣大賢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樣易於消失,賢士你們也應該珍惜時間,及時施展才華。

第二層: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爲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運用典故。詩人在此借古人之語,抒發的是自己的何種情懷呢?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出自《詩經·子衿》,原句爲“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由思慕情人變爲思慕賢才,向人才發出了深情的呼喚,我就像思慕情人一樣思慕你們賢才啊。

呦呦四句出自《小雅—鹿鳴》本是周代朝廷與民間宴請賓客的詩句,主要表現的是天子宴請羣臣的盛況和賓主之間融洽相處的溫情。詩人運用這四句詩表明只要賢才來投奔我,我曹操一定會待以嘉賓之禮的。

表達了詩人求賢若渴,尊重賢才的思想感情。詩人將這幾句詩,信手拈來,宛如己出,恰到好處地表達自己的心願,與全詩融爲一體,顯得巧妙和諧。

第三層: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賢才喻爲明月,意即:天下的賢士們呀,我怎樣才能得到你們呢?恰如其分地表達渴望賢才來歸的心意。而在這還沒有實現的情況下,才“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存,看望,問候。相,偏指一方,這裏指曹操。契闊:久別重逢。舊恩:老交情,老朋友。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這四句仍是作者想象大家在一起暢快交談的情景。

第三層寫出了詩人對賢才難得的憂思和既得人才的欣喜。

第四層: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一句本爲景物描寫,正是這樣的景象觸動了詩人的愁思。那麼,本句有沒有更深刻的內涵呢?

①以“烏鵲”無枝可依類比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猶豫不決,彷徨不知何去何從。表達出對人才的渴望。

②後四句用典說明自己渴望多納賢才,殷勤地接待賢才。表達作者胸懷大志,一統天下的願望。(“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詩人巧用這一典故,在於說明,自己會像周公那樣,有寬廣的胸襟,殷勤地接待賢才,希望天下賢士都來歸順自己。同時,在這裏,詩人也是以周公來勉勵自己,只要得到人才,我就可以實現統一天下的大業了。)

總結:作者憂的是什麼?一憂人生短暫;二憂賢才難求;三憂功業未就。

五、小結:

此詩氣格高遠,感情豐富,是詩人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詩中,詩人以感人的真誠和慷慨悲涼的情感詠歎了生命的憂患、生命的悲劇。以貌似頹放的意態來表達及時進取的精神,以放縱歌酒的行爲來表現對人生哲理的嚴肅思考,以觥籌交錯之景來抒發心憂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詩以感慨開始,繼之以慷慨、沉吟,再繼之以憂愁、開朗。一憂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傾訴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懷。

六、作業:

背誦並默寫本文。

總結:

《短歌行》正像曹操的其它詩作如《蒿里行》、《對酒》、《苦寒行》等一樣,是政治性很強的詩作,然而它那政治內容和意義卻完全熔鑄在濃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詩準確而巧妙地運用了比興手法,來達到寓理於情,以情感人的目的。詩人以貌似頹放的意態來表達及時進取的精神,以放縱歌酒的行爲來表現對人生哲理的嚴肅思考,以觥籌交錯之景來抒發心憂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短歌行》讓我們從另一個側面看到曹操作爲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有愛才、禮賢的坦蕩胸襟;他有統一天下的宏大志願;他有開創新局面的進取精神。儘管他也有“憂”,有“很深的憂”,但是他的“憂”是站在國家的高度、英雄的角度之上的“憂”,這絕非杜康酒所能消解。這首詩藝術表現手法主要有:感情深摯,婉曲動人;引用《詩經》成句,自然貼切。風格則蒼茫悲涼。

短 歌 行 篇六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曹操作爲奸臣逆賊的形象。

2、背誦詩歌的第一小節。

3、分析作者的憂思之情。

過程與方法:1、多朗讀,從朗誦中感知詩歌的意思。

2、捉住能表現作者心情的字如“憂”,進行賞析。

情感態度價值觀:1、感知曹操的遠大志向和英雄形象。

2、培養高中的獨立評價能力。

教學方法:美讀法、討論法、啓發誘導法。

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

教學課時:一課時。

導入:同學們有看過三國演義的嗎?在三國演義裏曹操是什麼樣的形象?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這樣評價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現在同學們看這幅圖片,只這是京劇中曹操的形象,同學們曹操的臉有什麼特點?白色的。那位同學知道京劇中白色代表什麼類型的人。代表的是陰險奸詐的人。

展示 《觀滄海》的幻燈片。

二、學習文本。帶着對曹操詩歌的這種感受,我們一起學習曹操的另一首非常的詩歌《短歌行》。

1、朗讀,先讓學生朗讀一遍,從朗讀中檢查他們的預習情況,對詩歌的把握如何?

然後播放錄音,讓學生感受一下,別人是如何朗讀短歌行,注意感情的輕重舒緩。

預設: 在讓學生聽完朗誦之後再讀一遍。

小結朗讀:同學們讀得很流暢,但感情把握不到位,這是因爲詩歌離我們的年代比較久遠,所以對於它所表達的情感可能把握得不夠到位,那我們就深入地瞭解一下詩歌,請同學們看一下這首詩中,最能體現出作者心情的是什麼詞?

預設回答:憂

2、范仲淹登岳陽樓的時候爲國爲民,發現“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代丞相的情懷,那同學們看一下曹操他憂的對象是什麼?

先不着急回答,我們說這首詩總共有兩段,但是我們還可以把這兩段分爲四節,所以我們先來齊讀第一節(從開頭至唯有杜康)女生讀一句,男生讀後一句,我們先把這一小節讀一下,從中看作者“憂”什麼?

預設:憂的是人生苦短。

同學們是如何看出來的。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愁來了,我們不能視而不見啊,在詩中曹操是如何來解決的愁苦的?

預設: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這裏的杜康代指的是什麼?酒。這說明曹操是想借酒消愁了,那酒能不能真正的消解愁悶呀。

預設:不能,那你認爲什麼才能消除曹操的愁悶。

預設。“是人才。”

→你從哪句中可以看出是人才?

“青青子衿,憂憂我心,但爲君故,沉吟至今。”

這句詩是出自哪兒的?展示幻燈片,補充《子衿》的下一句。指出曹操的用意是:渴望人才的投靠。所以作者的第二層憂是什麼呀?

幻燈片展示:賢才難得。

那同學們想一下,作爲領導人,怎麼樣才能吸引人才呀。

預設:給人才提供優厚的待遇。

→那曹操給那些人才怎麼來保證

預設:“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小節:所以從這節詩歌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的有憂愁,瞭解作者的感情,現在請同學們,我們再把前面的朗讀部分,我們合起來讀一遍。女生讀前一句,男生讀後一句,注意把握情感。讀完之後,到後兩句在合,全班一起朗讀。

預設:同學們說一下,是不是比前面進步,很好,值得鼓勵。

小導入:中國詩歌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情感都是貫穿其中,那我們在往下學習作者的憂思之情是如何貫穿到下文中的。

讓一個學生來朗讀一下下半節。

→哪個同學能不能和我們說一下第二節首句中的明月作者用意何在?是不是真的像上天去摘取天上的明月呀。

預設:是用明月來喻指人才,指出人才難得。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反覆地歌詠着渴賢之憂啊。

但接下來作者卻寫到了什麼?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哪個同學來說一下這句是表明什麼的。

人才來歸順曹操了,那人才都來了,曹操還憂什麼?

三憂功業未就。

→對人才的憂思,貫穿了全文,但第二節有一處是作者寫作者的歡喜之情的,是因爲人才來和他交心,來歸順他了。同學們看是哪句?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那人才都來了,作者還憂什麼呢?

三憂功業未就。

小結:所以人才的憂思,人生的苦短,都是因爲功業未就,因此曹操爲了自己的功業,他又對哪些人才伸出了橄欖枝?曹操是如何說的?

預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是那些在三國鼎立的情況下不知道該何去何從的賢才們。

→ 這裏曹操站在那些賢才的角度去慮及他們的前途,把賢才的煎熬變成當成自己的煎熬。這裏曹操換位考是替賢才擔憂之外,他是否還有另一層意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用了兩個典故,一週公自喻,說明自己有周公一樣對待人才的心,有海一樣寬廣的胸懷。所以我會重用賢才的。

小結:1、曹操說歌以詠志,那這首詩曹操抒發自己的憂思之愁是爲了表明什麼志向?

招賢納士,統一天下。

2、中國崇尚一句話:“文如其人。”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同學們你認爲曹操是什麼樣的人?

總結:幻燈片展示。

播放電視劇《短歌行》主題曲,引入到曹操英雄的形象。

背誦。

課堂總結:曹操不管是在歷還是在民間文化上,都是以奸臣、逆賊的形象示衆,但從我們的文學作品裏我們還是能看出曹操他是一個有志向、有追求的英雄。所以同學們看文學一定要以事實爲根據,學會從文學作品中去分析人物形象,形成自己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短歌行》 篇七

時間:2004年9月22日星期三  班級:鹽外高二、三班  記錄:鐵皮鼓  整理:摩西

教學過程 :

師:上一個星期,一個同學跟我說過,她有一篇很好的文章要給我欣賞,我看了,我覺得有一些不足,但是的確不錯,至少作者的閱讀面和思考值得大家學習。

生:(他是我哥哥),

師:噢,你告訴他我很佩服他。他這篇文章,本來她讀,他身體不適,我就代勞了

教師讀學生哥哥的文章〈酒的遐想〉

酒的遐想

很偶然的靈感,想到了酒。

第一個闖進腦海的是“把酒問青天”的蘇軾,那個當年在月光下起舞弄清影,感嘆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蘇軾酷愛飲酒,他說:“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非凡的氣概啊!是酒贈與他的嗎?“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還是默默地與江水、明月抒情吧。

喝醉了,美也,愁也。

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歐陽修真的醉了嗎?如果他沒醉,柳永一定醉了:“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哦,他好象已經醉醒。那江頭的屈原一定醉了,徹徹底底的。“衆人皆濁而我獨清,衆人皆醉而我獨醒。”我好象又錯了,屈原說他沒醉,恩……哦!酒醉的人總說自己沒醉……

讓我仔細想想,一定有人醉過……

有了!辛棄疾醉過!“醉裏挑燈看劍”,對!是他!他“夢迴吹角連營”、“沙場秋點兵”。哦……還有那位“獨上蘭舟”“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李清照也醉在酒裏。醉是酒的魅力,那愁思呢?

愁?不應該責怪酒吧?曹操說:“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李白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看來酒不是愁的夢……

慢慢咀嚼,細細推敲品味。

突然想到范仲淹,他說酒可以化作“相思淚”,爲何?因爲“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古人好象總醉在酒裏,醉在夢裏,醉在愁裏……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看來醉裏的人很容易醒來,但愁呢?“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李白的話道出了真理,就讓咱們“今朝有酒今朝醉”、“酒不醉人人自醉”、“會須一飲三百杯”吧!

望着祖國大好山河容易醉,望着英雄當年“雄姿英發”容易醉,望着曹雪芹勾勒的兒女情長容易醉,醉得太多,醉得太美,醉得值得!又想起那句俗話:“酒逢知己飲!”就讓我們爲友人一醉方休吧!

思緒隨意自然地來到那座小城----------布達佩思東北一百多公里的埃蓋爾。在這塊大地下藏着許多美酒,幾百年……冷冷的靜靜地醉臥在地下,餘秋雨說那是祕藏的醉意,連裴多菲和納吉的熱血都沒能改變它的恆溫,連兩次大戰都沒能干擾它的美夢,埃蓋爾醉得是何等的固執和執拗啊!

那些所謂陰暗中的心虛,曲折中的膽怯,陳舊中的慌亂將被趕走,即將消失滅亡,應留下的該是那位“酒尚溫時斬華雄”的關雲長吧?該是那位在天姥山吟唱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李太白吧?該是那位握劍長歌、醉臥沙場的辛棄疾、陸游吧?

我也被深深地灌醉了,醉臥在酒的酣夢裏………………

師:感謝曹薇的哥哥的文章!我想他的妹妹以後也會很厲害。其實這篇文章很敏感地把握住了一個很有趣的東西――酒。他揭示了在不同人心目中酒的不同作用。咱們接觸過的酒的文字不少,我們能不能提出一些酒的例子,學過的詩文裏?可以互相討論。

生:一壺濁酒喜相逢

師:唱一下?(笑)。

板書:酒是喜(笑)

師:還有?

同學二:紅酥手,黃藤酒

這裏陸游與妻子被母親分開,他的感情是什麼樣的?

生:無奈,憤恨

教師板書

同學三:濁酒一杯家萬里表達的是思鄉

教師板書

同學四: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酒可以解憂

師:他也說過“憂從中來”,李白說,舉杯澆愁愁更愁,看來用酒來解愁和火來滅火一樣。同樣也是李白――

學生四:舉杯 明月,對影成三人

師:此時明明只有作者一個,他卻說是“三人”之衆。這正是表達了作者此時心情的孤單。剛纔的文章裏說“醉了的人經常說自己沒醉”,咱們也可以說“孤獨的人往往說自己不孤單。”

師:還有沒有?

學生五:琵琶美酒夜光杯――表達的是豪情壯志,豪邁。

師:大家說得很好!

可以這樣說,酒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道具。我一直認爲,酒也是一種文化,因爲很多東西來源於酒,歸根於酒,當你舉杯的時候你會想起家鄉,父母,事業,家庭,歡樂,悲傷…………

而古今無數的文人更用酒寫出了無數美麗的詩篇,比如今天學的《短歌行》

我一直覺得這首詩的名字不好,因爲如果用第一句彷彿更好——對酒當歌。喝酒的時候總喜歡唱歌,那麼曹操究竟唱出了什麼樣的歌?大家齊讀,開始!

學生齊讀。

師:可能都沒有預習吧。譬如的譬讀錯了。如果曹操泉下有知,恐怕也會被氣死。(衆笑)。我來給大家演示一下。

教師朗讀。

再來讀一遍。學生再讀。

師:好多了,後面還會繼續練習。

這首詩第一句起句就不凡。對酒當歌,應該唱歌,忽然就變了,人生幾何,人生短暫,就像朝露。但我們說過,酒代表各種感情,這首詩是從什麼開始的?

生:憂

師:憂什麼?

生:人生之短。

師:而且短得就像――

生:朝露。

師:而在提起酒杯的時候,照理應該高興,可其實很憂,用什麼來解憂,能不能解憂?

生:不能。

師: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明明憂從中來,還要用酒來解憂。那麼這種憂,人生之短,每個人都有這種感覺。比如棄疾:在夢中了卻君王天下事之後卻突然降回無情的現實————可憐白髮生。

師:再如蘇軾?

生: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師:這裏,作者也是覺得人生很短,覺得人生不夠用。那幹什麼時候不夠。

生:做大事。

師:曹操用不着我給大家來介紹,作爲一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是中國一個婦孺皆知的人物,其做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

那麼他覺得現在迫切需要做的是什麼事?

生:招納賢才。

師:那麼從哪兒開始轉入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作品的風格突然在這兒轉向了。大家剛纔聽我朗讀,注意到我這裏語氣的變化沒有?

生:注意到了。

師:爲什麼呢?大家可以參照註釋,這首詩原來是情詩,作者把情詩化用過來,用男女之情表示求賢若渴。

那青青的衣領,我悠悠的心,因爲你的原因,我一直沉默到現在,美麗的鹿鳴叫着,悠閒地吃草,我有很多朋友,能夠在一起歡聚一堂,演奏着迷人的音樂。作者寫得何等美麗!

作者由慷慨激昂轉入柔情蜜意。

大家把這幾句讀一下。

(學生朗讀)

師:我再給大家一分鐘時間,把後面的迅速閱讀一下。我請同學爲我們解說一下後面八句。可以參照註釋。

有沒有同學能用自己的語言說一下這八句詩?

有沒有?很簡單的?

同學五:(學生實際上是在進行口譯——鐵皮注)。

師:他用自己的話給我們描述了一下。

下面幾句話有些奇怪:明明如月,何時可掇,這麼個老頭,居然要去捉月。

生:他喝醉了。

師:的確,一個正常人不會如此。但是,喝醉了能寫出這麼工整的詩嗎?他說要摘月亮實際上是比喻。人才就象那天上的月亮,我什麼時候才能把你摘入我的胸懷?

大家再注意這一句:月明星稀,――星星稀少,你們認爲這裏的月明星稀是不是僅僅是景物描寫?

生:不是,是說賢才很少。

師:這種觀點我比較贊成,但是這僅僅是參考,在文中沒有確切的資料證明。

師:繞樹三匝句,鳥兒爲什麼找不到枝頭?

生:沒有賢主。

師:回答得很好!所以說最後作者發出了一個召喚:山不厭高,水不厭深。舉周公的例子作結,氣勢是宏大的,意義上深遠的。在五班有同學說是一種霸氣。對,心裏沒有霸氣的人,筆下便沒有霸氣。

好,再讀一遍,開始!

(學生齊讀)

好。其實大家已經明確了,這首詩是一首招納賢才的詩。假如說,現在你是一個人才,某個公司老總,就假如說是曹操吧,曹操是怎樣勸說,或者說希望人才歸自己的,用哪些方式?

同學一:提供有利條件。

師:哪些條件?

生:高薪,高職位

師:也就是說待遇。

板書“待遇”

生:好的工作環境。

師:還有?

生:尊重。

教師板書“尊重”

師:還有沒有?

生:賢才與賢主

師:對,這樣可以達到更大的目的,實現他的願望。

前幾天和幾個朋友在聊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幾年以後,十幾年以後,哪個同學成爲了一個團隊的領導,應該注意怎麼樣才能吸納人才——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業留人。

當然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你說曹操,對關羽也不錯了,有事業有感情有待遇,可是關羽還是走了。

因爲,對人來說,感情是很重要的。

在這首詩中,作者表現的是一種求賢若渴的心境。但是我們發現,這首詩起句很有意思。對酒當歌,給人感覺應該是慷慨激昂,但接着就說人生幾何。大家剛纔說了,這首詩其實是從憂愁寫起的,什麼憂愁呢?

生:人生苦短。

師:對,作者開篇之後便感嘆人生幾何,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我們每個人,無法避免的是死亡。我一直以爲,中國缺少死的教育,但是,面對死亡,每一個人的想法與感情都不一樣。也許有些人會覺得死亡迫在眉睫, 而有些人覺得死在眼前,朝聞道,夕死可矣。有些人則覺得塵歸塵,土歸土。不同人對待死亡的作法是不一樣的,那麼曹操,他對待死亡,他看到的是自己的功業未就。陸游在死之前,放心不下的是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發下文章)

這篇文章是五六年前我寫的,今天早晨在上課之前我突然想到,我們也許可以從曹操的短歌行和這篇文章中,獲得一些關於生命的啓示。我給大家讀一下這篇文章。(讀自己的文章。玩深沉啊,嘻嘻!——鐵皮注)

教師朗讀自己的文章〈等死〉

等死

很久以前,看過一篇散文,文章裏說:每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排入了一個漫長的隊列中,隊列很長,人很多,所以移動得很緩慢,隊列的那一頭,是死亡。隊列太長,移動得太慢,爲了消磨時間,男人們開始抽菸,互相聊天;女人織起了毛衣,扯起了家常瑣事,隊列緩慢地,但卻是一刻不停地移動着,隊列的終點,是死亡。

已記不清第一次看見這篇文章時的感覺了。只記得很久以後,腦中縈繞的都是兩個字:“等死”。死顯然不是人生的目的,但從時間的推移上說,卻是人生絕對的終點。雖然有人說後代是自己生命的延續,但是能象司馬遷那樣繼承祖業勤奮修史以至標榜千秋的人其實並不多,這牽涉到太多的教育問題,萬事都不一定能盡如人意,當自己告別這世界時,自己的學識,情感,內涵以及自己未能完成的事都不得不無奈地同自己的軀體一起同這世界告別,去體會一種真正的終點的來臨。

隊列很漫長,但仍在不停地前進,終點是死亡。終點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當它一旦來臨時,我們除了嗟嘆時間的無情之外別無選擇,就象一首曾經紅遍大學校園的歌中所唱的一樣:“你總說畢業遙遙無期,轉眼就個奔東西。”死亡或遠或近卻毫無例外地擺在我們的面前,也許有的人會悲嘆人生如夢,有的人會覺得世事無常,還有的人會看破紅塵,及時行樂,也有的人,會因死亡就在眼前而認識到人生的短促,於是抓住現在,幹好自己應該幹好的事。

曾經看過一則資料,說有一老外,在十多歲時就將自己一生中應該乾的事列了一張表,內容從娶妻生子到攀登珠穆郎瑪峯,漂流尼羅河,讀完莎士比亞的所有作品,共有一百多項。從這張表定下來之後,他就按照表中所列的去完成沒一件事。應該說,這是一個擁有完整,健全的生命感的人,他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死亡,並且以死亡來激勵自己,從整個生命的角度來認真看待每一天。一個人擁有生命並不容易,而擁有整體意義上的生命就更不易。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等待死亡,但用什麼方法等待,擁有完整人格的人和一般的人的區別無疑是巨大的。

明朝有一位叫景清的御史大夫曾向一位朋友求借祕本而不得,後來,景清答應明晨即還才得以如願。誰知一夜之後,景清竟矢口否認借書之事,結果引起爭執並對簿公堂。公堂上,景清因能背誦全書而被認爲是書的主人,而他的朋友因不知一詞反被斥退。勝訴後,景清將書歸還原主,原來他只是想借此奉勸朋友應抓緊時間利用書籍,不能藏書而不讀。這與隨園主人的“書非借不能讀也”倒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我又想,景清的那位朋友將不久於人世,這時他面對自己滿屋未翻過一頁的藏書,面對自己很多未實現的夙願,會作何感想?

隊列很漫長,但卻在一刻不停地前進,終點是死亡,對我們說來好象是遙不可及的死亡。很多人年輕時後悔自己少年時蹉跎了歲月;中年時嗟嘆自己青年時虛耗了光陰;老年時回首自己一生幾乎無法圈點,將別人世時更是遺憾有太多的夙願未償。因爲他們都忘了,自己從出生那一天就在等待死亡,等待那場無法逆轉的謝幕。人生有太多的明天,有太多的假設,但卻沒想到有那麼一天,沒有明天,沒有假設,有的只是對自己生命和靈魂的反省。基督教常用最後的審判來警省世人,而生命卻用死亡來警省我們每一個人:也許那最後的號角還很遙遠,但他卻在不可阻擋地逼近:沒有明天的日子,會來臨的。

面對自己未讀完的藏書,面對自己未完成的夙願,面對自己未兌現的諾言,死亡在逼近,但在我們等待死亡的時間裏,我們還來得及坐下來讀完我們沒讀完的書,學完應該學完的功課;我們還來得及幹好應該幹好的工作;在死亡來臨之前,我們還來得及洗完堆了幾天的衣服,在天晴時買一束鮮花,在勞累的妻子耳邊說句體貼的話;我們還來得及給遠方的父母寫封信,告訴年幼的孩子你愛他(她);我們還來得及給受到無辜傷害的人一點同情,讓要好的朋友分享一份快樂,如果我們從現在開始,面對死亡,因爲我們還有一點時間。但時間也在慢慢地減少,因爲我們一直就排在一個隊列中,隊列移動得很緩慢,但卻在一直不停地移動,隊列的終點,是死亡。

教師讀完,學生掌聲。

師:其實,說到死,中國人總是比較忌諱。實際上,忌諱可以理解,避諱就沒有必要。大家是否想到一個問題。這些詩篇的作者很早就離開了我們,但是他們爲我們留下了這麼寶貴豐富的遺產,但是爲中國歷史下了篇章,他們爲自己的生命塗沫的亮色,足以永生。

我曾經說過――

做人要“胸無大志”,要“鼠目寸光”。在立下你的志向之後就別再去想太遠的事情,不用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當你每天早上醒來的時候,告訴自己,我要過好這一天,晚上臨睡的時候告訴自己,今天我過得很好。

人生只有一次,我們總覺得時間還很多,但有些人就覺得,死亡就在眼前,生命應該珍惜,而珍惜最好的方法是用行動去做事情,包括去親近,享受生活。這樣,至少咱們會少點遺憾。(鈴響)

好了,今天的課就到這兒,下課。

[1]

《短歌行》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目的:

1.知識與技能:瞭解作家曹操基本情況;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內容;背誦本詩。

2.過程與方法:在誦讀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詩歌的藝術特色。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詩人曲折表達自己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的心情,體會作者的憂患意識。

教學重點:

體會詩人曲折表達自己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的心情。

教學難點:

1.通過詩歌的語言把握詩歌的意境(內容)。

2.運用典故及引用詩句表達感情的技巧。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點撥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步驟:

課前2分鐘播放三國演義主題曲。

一、導入新課

正如歌中所唱“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歷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夠經得起歷史的千淘萬漉而流芳百世呢?有這樣一個人,在三足鼎立的歷史舞臺上,他是一個個性張揚的英雄,在中國文學的舞臺上,他是個慷慨豪邁的大詩人。他曾經叱吒風雲,他死後功過成敗至今還令人評說不盡。他就是——曹操。(說曹操,曹操就到。)——過渡這節課我們就學習他的一首樂府詩《短歌行》(幻燈片1)

二、知人論世

下面我們先走進作者,哪位同學來介紹這一人物?

(幻燈片2)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亳縣)人,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外定武功,內興文學”統一中國北方;他知人善察,唯纔是舉;也是建安文學的開創者和組織者。

點評:但歷來人們對他譭譽參半。今天語文課就主要分析作爲文學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會反映他作爲政治家的抱負和情懷。

三、朗讀全詩,整體感知

1、解題:我們先看下題目,瞭解些基本知識,這是一首樂府詩,是漢樂府的一個曲調的名稱,樂府詩有“長歌,短歌”之分。一般是根據歌詞音節的長短而言。一般說,長歌比較熱烈奔放,而短歌的節奏比較短促,低吟短唱,適於抒發內心的憂愁和苦悶。因此我們從題目可以知道這首詩的音節較短。行,則是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可配樂歌唱。這些,大家作爲常識瞭解即可。(幻燈片3)

2、李白邊喝酒邊唱:“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他在《將進酒》中更是高歌“與爾同銷萬古愁”,可謂是豪氣酒氣沖天。喝酒的時候詩人總喜歡唱歌,那麼曹操究竟唱出了什麼樣的歌?我們先來聽這首詩的錄音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放錄音(幻燈片4)

3、你覺得怎麼讀這首詩歌會更好?

明確:要把那種蒼勁雄健,慷慨悲涼的感情表現出來。節奏多二二式,語速要慢點。

4、下面就讓大家自讀這首詩。(學生自讀)

5、請二位同學來朗讀這首詩。

朗讀詩歌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用自己的情感去解讀詩歌,與作者產生心靈上的共鳴。我想現在一定很多人都想躍躍欲試吧,想扮演一次曹操,來次橫槊賦詩。現你就是那位文才武略,領軍出征,欲一統天下的曹操,你該怎麼去讀?其他同學先自己醞釀一下。哪位同學先自告奮勇朗讀幾句。(請一學生朗讀完後,肯定他的優點:如聲音洪亮,有激情,普通話很標準。但沒有起伏變化、抑昂揚頓。作者那種慷慨的情感還欠缺些點)

四、品鑑詩歌的思想內容及情感

過渡: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其實,詩歌也有眼睛,即詩眼。詩眼就是最難能體現詩人情感和主旨的詞、句。

1、我們討論一下,從全詩來看,大家認爲哪個字可以用來做全詩的“詩眼”呢?你從哪些詩句當中可以看出這種情緒?(幻燈片)

明確:憂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2、全詩當中反覆出現一個“憂”字,那麼詩人的心中究竟在“憂”什麼?我們一起來分析詩歌,體味詩人的情感。

第一節: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齊讀)(幻燈片)

⑴第一節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作者“憂”的是什麼?

①設問開頭,破空而來,表達詩人對人生的思考。②運用“朝露”爲喻,表達年華易失的感慨。③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聯想。

所以“朝露”是比喻什麼的?(幻燈片)

人生短暫,時光易逝。

作者把人生短暫以“朝露”來比,“朝露”這個意象,在古詩文中有特定的含義,即生命短促易逝,“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贈白馬王彪》)“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古詩十九首驅車上東門》)一憂人生短暫

作者用什麼解憂呢?

作者借酒澆愁。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杜康是中國發明造酒的第一人,這裏採用了借代的手法。

作者借酒憂的是人生就像早上的露水一樣的短暫、時光易逝,而自己功業未成。

⑵中國詩人自古就與酒有着不解之緣,他們藉着酒盡情揮灑着詩興,寫下了無數美麗的詩篇。(幻燈片)

濁酒一杯家萬里______思鄉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______作者此時孤單的心情

此時明明只有作者一個,他卻說是“三人”之衆。這正是表達了作者此時心情的孤單。“醉了的人經常說自己沒醉”,咱們也可以說“孤獨的人往往說自己不孤單。”

葡萄美酒夜光杯______表達的是邊關將士爲國殺敵的豪情壯志,豪邁。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_____對友人的送別之情

由此可見,中國的詩酒文化源遠流長。

民間有“借酒澆愁”的說法。可是酒真能解憂嗎?當然不能。詩歌中說:憂從中來,不可斷絕。李白說過:“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唐代詩人羅隱也說:“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酒即使能讓人忘卻憂愁,也只能是暫時忘卻,要解憂只有找出“憂”的源頭,詩人還在憂什麼呢?我們來看第二節。

第二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爲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幻燈片11)

1、這一節八句中只有兩句是作者自己寫的,大家找出是那兩句?

“但爲君故,沉吟至今”

2、那麼其它詩句是誰寫的?是什麼意思?用這些詩句詩人是要表明什麼?

(幻燈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這一句出自《詩經鄭風子衿》其後還有兩句“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你那青青的衣領啊,深深縈迴在我的心靈,縱然我沒有主動到你那裏,難道你就不能跟我保持聯繫,給我個音信呢?表達的是一個姑娘對情人的思念,由思慕情人變爲思慕賢才,向人才發出了深情的呼喚,我就像思慕情人一樣思慕你們賢才啊!

(幻燈片)“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四句選自《詩經小雅鹿鳴》

這句意思是“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高貴賓客,吹笙鼓瑟使賓朋歡悅。”詩表現的是天子宴請羣臣的盛況和賓主之間融洽的溫情。這裏用以表達對賢才的禮遇。賢才若來投奔於已,必禮遇嘉賓。

3、這幾句用了什麼藝術手法,(幻燈片14)

用典。所謂用“典”,是指在詩詞中通過各種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以使詩典雅耐讀,富於文采;還可懷古傷今,詠史言志。

第二節表達作者求賢若渴的心情,說明賢才若來投奔於已,必將極盡禮節招待他。思——求賢若渴(齊讀第一、二節)

第三節: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幻燈片15)

思考:這裏運用什麼手法?這裏的“憂”和上文的“憂”一樣嗎?詩人爲何而憂?

明確:(幻燈片16)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賢才喻爲明月,意即:天下的賢士們呀,我怎樣才能得到你們呢?恰如其分地表達渴望賢才來歸的心意,也表達了詩人求賢如渴之心有如天上的明月,是永遠不會止息的。

師:詩人求賢若渴,可是賢才並沒有來歸,那麼,作者在此吐露的是什麼之憂?

明確:求賢不得之憂。二憂:賢才

曹操爲什麼會如此的渴慕人才?我們可以聯繫寫作背景來談。

明確:聯繫當時的寫作背景,曹操寫作這首詩的時候剛好經歷了赤壁之戰的失敗,而且當時他已經57歲了,在古代這已經是走到了人生暮年了,但自己統一全國的大業仍未完成,而他之所以如此渴慕人才,也是因爲要成就一番大業須有更多的賢才相助。

初唐詩人陳子昂的詩句"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他追求功業不得,是故“憂從中來”。統一大業首先會憂賢士不至,因爲有賢士相助,統一大業自可早日實現。正所謂“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第四節: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齊讀)(幻燈片17)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一句本爲景物描寫,正是這樣的景象觸動了詩人的愁思。用了什麼修辭?那麼,本句有沒有更深刻的內涵呢?

生:(幻燈片18)明月當空星辰稀少,烏鵲展翅向南而飛。繞樹飛了三圈,有哪枝高枝可以棲息。

師:這四句勾勒出一幅月夜烏鵲南飛圖。作者觸景生情,寓情於景。“烏鵲”比喻賢才,“烏鵲南飛”暗喻人才南流。“三匝”是“多圈”的意思,是個概數,不能翻譯成“三圈”。“何枝可依”比喻賢才尋找歸宿,但無所依託,表達作者的惋惜之情。

這話從曹操口中說出,有沒有弦外之音?其實這是詩人發出的一個召喚:天下賢才到我這裏來吧,我時刻在恭候着你們!)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幻燈片19)。

問題:這兩句分別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怎樣理解?

比喻、用典(幻燈片20)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借用《管子·形勢解》之語,用比喻手法說明自己渴望多納賢才。原文:“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衆

“周公吐哺”出自《史記魯周公世家》。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在歷史上素有禮賢下士之名,曾“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曹操在這裏以周公自比,是說自己也有周公那樣的胸襟,一定會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悅誠服地歸順。

到這邊我們就比較清楚作者真正的憂是什麼了

三憂:功業未就。

問:“詩言志”,結合曹操的憂,說說詩人抒寫了什麼“志”?(幻燈片22)

明確:志————廣納人才,建功立業,統一天下。(板書)

五、朗讀

同學們齊讀,我們再次體會和領悟詩人那憂而發奮慷慨激昂的思想感情。(點評)

爲了讓大家更能走進歷史情景,品味三國氣息,體會作者內心世界。(幻燈片22)現在我們聽下《三國演義》中曹操的扮演者鮑國安在赤壁大戰前夕橫槊賦詩,演唱的《短歌行》。{《短歌行》這首樂曲在東漢時期是怎麼個唱法已經失傳了,現在已經無法知道了。鮑國安演唱的《短歌行》是現代人根據當時的情景重新譜曲演唱的})(聽後我們可以感覺到曹操的思想情感是那麼的細膩、深沉且複雜,我們似乎可以感覺到這慷慨、蒼涼、悲壯的歌聲使曹操跨越了歷史長河,走進了我們的課堂,來到了我們的身旁。)

六、拓展延伸

1、同學們,幾年以後,十幾年以後,哪個同學成爲了一個團隊的領導,應該注意怎麼樣才能吸納人才?

要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業留人。當然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你說曹操,對關羽多麼的好。送坐騎,送美女,送官印,有感情有待遇有事業,可是關羽還是走了。爲什麼,因爲他對劉備的感情更深於曹操。當然,以情對人,總不會吃虧的。要不,關羽不會在華容道“義釋曹操”,讓他的青龍偃月刀,喝西北風了。

七、作業(幻燈片23)

學了這首詩,同學們一定對曹操這一歷史人物有了更多更深的瞭解,請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對曹操的理解。

部編版高一上冊語文第七課《短歌行》課文原文 篇九

短歌行

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爲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短歌行》 篇十

下面是第一範文網小編整理的高中語文《短歌行》說課稿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材:對教材的分析處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這個單元的詩歌可以說是高中學生學習詩歌的第一階段。單元內容包括:《<詩經>兩首》、《離騷》、《孔雀東南飛》、《漢魏晉詩三首》。按照詩歌發展的歷程漢魏晉五言詩這部分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詩經》和《離騷》的基礎上接着學習的,爲以後學習唐詩打下良好的基礎。

(2)教學目標

在第一課時的時候給學生梳理《漢魏晉詩三首》(即《迢迢牽牛星》、《短歌行》、《歸園田居》)的思路及基礎知識,這節課打算從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上升到能力的培養上,把曹操的《短歌行》作爲一個突破點,上一節知識擴展和探究的活動課。

根據新《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我認爲這節課應達到兩個教學目標:一是注重語文應用、審美、探究與遷移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二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發揮語文課的育人功能;。

(3)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①教學重點在於:注重古體詩對學生的文化薰陶。讓學生在查找資料、進行綜合、展示表達中學體驗古體詩的情感魅力和藝術趣味;讓學生在遷移閱讀名著《三國演義》中瞭解個性獨特的詩人曹操。

②教師指導學生找到資料後要儘量多分析,篩選出自己需要的資料,然後圍繞主題進行綜合,在上課的時候按照什麼思路來展示自己的收穫。這是教學的難點所在。

教法:

通過學生擴展探究、展示表達、遷移閱讀和交流提高的活動環節,培養同學們語文學習的興趣和運用語文的能力,提高他們創造性的審美和探究學習的綜合素養。

(1)依據:在學第二單元的時候,已經試過了自己查找資料介紹名人,已經有了初步的經驗,這次可以增加難度,要求學生更多的是自己的分析。

(2)目的:學習詩歌採用活動課的形式,不僅能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還能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

(3)選擇的教學手段:多媒體展示

教學程序:

(1)課前探究準備階段 (分好學習小組,6或7人/組,共8組)

在古典詩歌單元的教學結束以後,佈置以下的探究活動作業:

①自選或編輯一段樂曲,進行曹操詩作《短歌行》的配樂朗誦。

②查找資料,製作ppt、flash等形式的電腦課件,介紹詩人曹操和他的詩歌作品。

③查找關於“曹操”的故事,課下相互交流。

(以上作業要求學生在一星期內獨立完成,也可另外自選形式)

此環節設計目的:通過探究活動鞏固課內學習的知識,發揮同學們的個性優勢,擴展課外知識能力的同時,形成獨特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2)課內展示表達和比較閱讀階段

步驟一:教師在音樂聲中導入

①導語設計:毛澤東在《沁園春。雪》說道:“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詩中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這些都是在中國歷史中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但是歷史上還有一個人可以站在這樣的高度與他們相提並論,這個人就是魏武帝曹操。

②歌聲漸稀,教師點明主題:這是一節知識擴展和探究的活動課,需要同學們的積極思考和參與。(這節展示課的目的和意義)

③由兩位學生主持展開

步驟二:課內展示(分兩部分展示,基本上由學生組織完成)

第一部分:

①學生展示曹操詩作《短歌行》的配樂朗誦(抽查一到兩個組)

②教師簡單歸納小結,並播放《短歌行》的名人朗誦,讓學生從中找出差距。

第二部分:

①按照自己的理解介紹曹操和他的詩歌作品。(抽查一到兩個組)

②教師歸納小結,對同學們的探究活動過程和作品做啓發性的點評。

步驟三:比較閱讀

①節選《三國演義》中能表現曹操鮮明個性的章節(分發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點評。老師不作統一的答案,而是鼓勵學生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形成自己的獨立見解。

②播放簡短的有關曹操的影視片,加深學生對這個人物的印象。

③教師總結,並提出思考題作爲作業:曹操的文才在歷史上素有爭議,人們對他是褒貶不一的,你對他又有什麼看法,查找相關的資料後寫成一篇評論的文章。

三步驟設計的目的:通過課堂互動的形式,提供更多參與學習的機會,讓學生真正變成學習的主人;在學生展示、點評的分析和表達過程中,培養運用語文的能力和張揚個性化的語文學習。

(3)課後交流提高階段

課後交流以針對作品和個人評出以下獎項的活動形式展開:

ø最具個性創意獎

ø最具配樂完美獎

ø最具詩人氣質獎

ø最具演講口才獎

此環節設計目的:爲了使課後交流學習提高不流於口頭形式,讓沒能出來展示作品的同學也有機會參與交流學習和提高,他們可以不斷完善自己的作品,利用課餘時間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同學們觀看,爭取更多的選票。教師也可以根據他們評選出來的結果瞭解到自己的教學效果。(教學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