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高中化學教案新版多篇

高中化學教案新版多篇

高中化學教案 篇一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1知識與技能:

1.瞭解金屬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掌握鈉、鋁、鐵與氧氣的反應。

3.瞭解金屬鈉與水的反應,會解釋鈉與水反應的各種現象產生的原因。

4.設計鐵與水蒸氣反應的實驗裝置,瞭解鐵與水蒸氣的反應。

1.2過程與方法

通過鈉在空氣中緩慢氧化和鈉加熱時氧化的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對比能力和分析能力。

1.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充分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喜悅,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2.1教學重點

1.鈉的氧化反應

2.鈉與水的反應

3.鋁與NaOH溶液的反應

2.2課題難點

1.金屬與氧氣反應規律

2.鈉與水的反應,鐵與水蒸氣的反應

4.鋁與NaOH溶液的反應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用的金屬有鐵、鋁、銅、銀等,你知道這些金屬元素是以化合態存在還是以遊離態存在於自然界中的嗎?

閱讀教材第46頁第一自然段,回答並解釋原因。

PPT投影金屬元素在地殼中的百分含量示意圖。

學生讀圖,並說出地殼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

歸納整理:地殼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O、Si、Al、Fe、Ca。

過渡:在國中我們已經學習過一些金屬單質的性質,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將瞭解金屬更多的性質。首先請同學們根據你對金屬的觀察和使用,說出金屬都有哪些物理性質?

學生思考回答。

二、新課教學

歸納整理:金屬的物理性質:有金屬光澤、易導電、易導熱、有延展性。

閱讀教材,觀察並分析第46頁圖3-2,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離子反應的,寫出離子方程式。

學生觀察實驗現象,思考、交流,回答。

歸納整理:金屬的化學性質:

(1)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物。

(2)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與酸反應放出氫氣。

(3)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思考與交流:利用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比較Na、Mg、Al、Fe的還原性強弱,預測鈉與氧氣反應的條件。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評析。

實驗探究:

1.用鑷子夾取存放在煤油中較大塊的金屬鈉,用濾紙吸乾表面的煤油,放在玻璃片上,觀察鈉的表面。

2.用小刀從中間切開,觀察鈉的“真面目”:顏色、光澤,感受鈉的硬度,並注意觀察切面的顏色變化。

(一)金屬與非金屬的反應

1.鈉與氧氣的反應

常溫下:4Na+O2=2Na2O

過渡:如果加熱,鈉又有什麼變化呢?

實驗探究:

1.用坩堝鉗夾持坩堝放在三角架的泥三角上,用小刀切下綠豆粒大小的鈉塊,用濾紙吸乾煤油後放入坩堝中,點燃酒精燈進行加熱。

2.觀察現象和生成的固體顏色、形態。

歸納整理並板書:

加熱條件下:鈉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產生_火焰,生成淡_粉末狀固體——過氧化鈉。2Na+O2Na2O2

思考與交流:你認爲鋁能否與氧氣反應?若能,反應的理由是什麼?若不能,依據是什麼?

討論推測:鐵能與氧氣反應,根據金屬活動性,鋁比鐵活潑,應該能與氧氣反應,但在生產生活中鋁卻不會生鏽,也可能不與氧氣反應。

實驗探究:

1.用坩堝鉗夾住一小塊鋁箔,在酒精燈上加熱並輕輕晃動,觀察現象。

2.重新取一塊鋁箔,用砂紙打磨,除去其表面的氧化膜,加熱。

學生觀察、對比、思考,描述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氧化膜熔點高,加熱時氧化膜包裹着的內層鋁熔化而不會滴落。

思考與交流:請解釋爲什麼在日常生活中鐵製品需要刷漆或採用其他措施防腐,而鋁製品則不用。

解釋:這是因爲鐵鏽比較疏鬆,不能保護內層金屬,而鋁表面的氧化膜比較緻密,可以保護內層金屬不被氧化。1.金屬鈉是_______色固體,質地_______,將鈉放在空氣中一會兒,會發現金屬鈉的表面變暗,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鈉放在空氣中燃燒,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的顏色是___________色。

2.保存金屬鈉時,應放在()

A.水中B.煤油中C.棕色瓶中D.酒精中

過渡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金屬如鐵、鋁、銅等是不和水反應的,那麼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不和水反應呢?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鈉的幾點性質,並且知道了鈉比較活潑,下面我們通過實驗探究鈉是否和水反應?

實驗探究:在燒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幾滴酚酞溶液,然後放入一小塊鈉。

學生觀察並描述現象。

歸納整理:現象:浮、熔、遊、響、紅。

思考與交流: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思考交流回答。

歸納整理:

浮:鈉的密度比水小。

熔:反應放熱且鈉的熔點比較低。

遊:有氣體生成。

響:生成的氣體能燃燒。

紅:有鹼生成。

思考與交流:結合實驗現象,從氧化還原反應的角度分析生成氣體的成分。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解釋:鈉的化合價升高,必然有一種元素的化合價降低,在水中氧的化合價爲不能降低,只能是氫元素的化合價降低,產物爲氫氣。

(二)金屬與水和酸的反應

1.鈉和水的反應

化學方程式:2Na+2H2O=2NaOH+H2↑

離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思考與交流:設計一個實驗證明鈉與水反應產生的氣體是H2。

實驗設計:

通過點燃生成的氣體來證明。

思考與交流:金屬鈉着火,能否用水滅?爲什麼?應該如何處理?

學生交流回答。

解釋:不能。因爲鈉能與水發生反應,且生成的氫氣能燃燒,火會更旺,應用沙子蓋滅。

思考與交流:根據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的規律,請你預測鈉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現象。

學生交流回答。

過渡:下面我們來通過實驗來驗證一下你的預測是否正確。

實驗探究:取一試管,加入少量硫酸銅溶液,再加入一小塊鈉,觀察現象。

歸納整理:現象:有藍色沉澱生成。

思考與交流:根據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的規律,我們預測應該有紅色固體銅生成,而實驗結果是有藍色沉澱生成,那麼沉澱的成分是什麼?試解釋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學生思考交流回答,教師補充。

歸納整理:當把鈉放入硫酸銅溶液時,由於鈉非常活潑,先與水反應,生成的NaOH再與CuSO4反應,生成Cu(OH)2沉澱。

過渡:通過生活常識我們知道鐵不與冷水反應,也不與熱水反應,那麼鐵能否與水蒸氣反應呢?

思考與交流:設計一套實驗裝置,使鐵粉與水蒸氣反應。(提示:從水蒸氣的產生、鐵粉與水蒸氣的反應,反應產物的檢驗等環節,討論反應裝置的設計。)

PPT展示幾名學生畫的裝置圖,師生共同分析各裝置的優缺點,歸納整理出方案。

實驗探究:按照教材第51頁圖3-9進行演示,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強調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

2.鐵和水蒸氣的反應3Fe+4H2O(g)Fe3O4+4H2

思考與交流:對比鈉、鐵與水的反應條件,以及鈉與鐵的活潑性,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歸納整理:當不同的還原劑和同一種氧化劑反應時,所需要的條件越低,該還原劑的還原性越強。

過渡: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較活潑的金屬在一定條件下能與水反應,那麼金屬與酸反應會是怎樣一種規律呢?下面請同學們回顧國中學習過的金屬與酸的反應,總結金屬與酸反應的規律。

(三)金屬與酸的反應

[學生實驗探究金屬與酸的反應情況]

實驗目的:能否通過實驗的方法比較鎂、鋅、鐵、銅的金屬活動性?

實驗用品:鐵絲、銅絲、鋁條、稀鹽酸、稀硫酸、試管

實驗要求:

每4名學生爲一組,分工合作進行實驗探究,並將全體學生分成A、B兩大組

A組:取3支試管,分別加入一小段鐵絲、銅絲、鋁條,然後分別加入少量的稀鹽酸(控制相似的實驗條件,即保證同種酸的體積相同),仔細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填寫實驗報告。

B組: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進行類似的實驗。

鹽酸稀硫酸

2.在實驗的基礎上提出問題:

(1)哪些金屬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反應後生成了什麼氣體?哪些金屬不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

(2)比較三種金屬分別與鹽酸、稀硫酸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將三種金屬的活動性按由強到弱的順序進行排列。

3.引出金屬活動性順序:從以上實驗可以看出,鐵、鋁能置換出鹽酸或稀硫酸中的氫元素,而銅不能置換出酸中的氫元素。由此得出,這幾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鐵、鋁比銅活潑。而鋁跟酸反應比鐵劇烈,則鋁的活動性比鐵強。

人們經過長期的實踐,總結出常見金屬在溶液中的活動性順序如下: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屬活動性由強逐漸減弱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學生討論:金屬活動順序中爲什麼有氫的位置?有何作用?

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與酸反應放出氫氣,而排在氫後面的金屬不能與酸反應放出氫氣。

【說明:學生親眼看到了上述三種金屬與酸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不同,通過比較、討論,容易認知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從而爲後面給出金屬活動性順序打下基礎。】

[活動天地]

1).在上面的實驗中,鐵分別與鹽酸、稀硫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硫酸亞鐵,並放出氫氣;鋁分別與鹽酸、稀硫酸反應生成氯化鋁、硫酸鋁,並放出氫氣。試寫出這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Fe+HCl—Fe+H2SO4—

Al+HCl—Al+H2SO4—

2).觀察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析這些反應有什麼共同特點?

3).得出置換反應定義: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這類反應叫做置換反應。

4).強調:鐵跟稀鹽酸、稀硫酸反應後顯+2價,用鐵鍋炒菜,鐵和胃酸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給人體補充鐵元素,可以預防缺鐵性貧血。

【說明:在實驗的基礎上,根據實驗事實,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並根據反應物、生成物的特點得出置換反應的定義。】

(四)、實驗探究金屬與鹽的反應

【實驗探究金屬與鹽的反應】

實驗目的:金屬能否與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

實驗用品:鋅片、鐵絲、銅絲、硫酸銅溶液、_銀溶液、氯化鈉溶液、試管

實驗要求:取3支試管,分別加入一小段鋅片、鐵絲、銅絲,然後分別加入適量的硫酸銅溶液、_銀溶液、氯化鈉溶液,仔細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填寫實驗報告。

CuSO4溶液AgNO3溶液NaCl溶液

Zn

Fe

Cu

1).在實驗的基礎上提出問題:

(1)哪些物質之間會發生反應?反應產物是什麼?

(2)對照金屬活動性順序,找出金屬和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有什麼規律?

2).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小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置在前面的金屬可以把位於其後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裏置換出來。

【說明:在探究金屬與酸的反應規律後,學生對不同金屬的活動性強弱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此利用給出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結合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的現象,通過學生討論,得出金屬與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的規律。這樣安排,既找出了規律,又應用了金屬活動性順序,起到對當堂所學知識加深鞏固的作用。】

(五)、金屬鋁與氫氧化鈉的反應

2Al+2NaOH+2H2O===2NaAlO2+3H2↑

金屬鋁既能和酸反應也能和鹼反應

(六)、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

1.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2.位於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

3.位於前面的金屬能把位於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化合物溶液裏置換出來。

問題與思考:

1.銀、鉑、金等經常被用作貴重首飾這與它們的化學性質穩定有很大關係,試想,用鐵做首飾行嗎?

2.我國勞動人民在古代就會利用金屬與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的原理來冶煉金屬,你能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嗎?

【說明:利用問題導思,讓學生在觀察與討論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處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曾青得鐵則化爲銅”是現代溼法冶金的先驅,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激勵學生加倍努力把我們祖先的業績發揚光大。】

在線測試

1.家用鋁鍋、鐵鍋爲什麼不能用來長時間盛放酸性食品?下列物質能否發生反應?寫出能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銀與稀鹽酸

(2)鋅與硫酸銅溶液

(3)銅與硫酸鋅溶液

(4)鐵與稀鹽酸反應

2.波爾多液是一種農業上常用的殺菌劑,它是由硫酸銅、石灰加水配製而成,爲什麼不能用鐵質容器來配製波爾多液?

3.新買的鋁壺用來燒開水時,凡是水浸到的地方都會變黑,這與水含下列哪種鹽有關()

A.鈉鹽B.鉀鹽C.鈣鹽D.鐵鹽

4.填寫下列表格。(“混合物”欄中括號內爲雜質。)

混合物除去雜質使用的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銅粉(鐵粉)

FeCl2溶液(CuCl2)

5.有X、Y、Z三種金屬,如果把X和Y分別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併產生氫氣,Y不反應;如果把Y和Z分別放入_銀溶液中,過一會兒,在Y表面有銀析出,而Z沒有變化。根據以上實驗事實,判斷X、Y和Z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感悟與收穫

1.金屬能與氧氣、酸以及某些鹽溶液發生化學反應。

2.金屬活動性順序能表示常見金屬的化學活動性,還能用來判斷金屬和酸、金屬和鹽溶液之間能否發生置換反應。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請同學們再來談一談鑑別真假黃金的幾種辦法。

【說明:請學生總結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判斷和應用,使所學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並引導學生利用本節課學到的知識,設計實驗鑑別真假黃金,跟開始創設的情境照應,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樂趣。】

課後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個環節:

1、提出問題,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設想解決問題的途徑,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2、科學引導,啓發學生運用已學過的化學知識設計實驗方案,驗證提出的設想;

3、集體討論,組織學生在實驗的基礎上比較觀察到的不同現象,分析產生的原因,得出正確的結論。

通過問題、假設、驗證、結論,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逐步懂得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知道觀察和實驗是獲得知識的基本方法,初步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探索勇氣。

實際教學中,通過設計實驗方案,實驗操作、紀錄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現象這一系列步驟,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和比較分析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鞏固練習

1.在進行鈉和水反應的實驗中,有如下操作和實驗現象,請根據鈉的性質解釋說明。

(1)剛用小刀切開的金屬鈉斷面呈_____色,在空氣中放置幾分鐘後發生的變化爲

________________。

(2)切下來的金屬鈉塊要用吸乾煤油後方可放入水中實驗。

(3)金屬鈉塊必須用_______夾取,而不能用手拿取。

(4)金屬鈉塊投入水中後,鈉很快熔成一個閃亮的小球並浮於水面上,這是因爲

(5)鈉小球在水面上迅速遊動,這是因爲。

(6)如果水中在未加鈉之前已滴入酚酞試液,反應後溶液由無色變爲____________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實驗室裏做鈉跟水反應的實驗時,用到的儀器有()

A.試管夾b.鑷子c.小刀d.冷凝管e.濾紙f.研鉢g.燒杯h.坩堝i.石棉網j.玻璃片k.藥匙l.燃燒匙

多數金屬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在自然界多數以化合態形式存在。

分析對比:完成下表

本課小結

1.鈉與氧氣在不同條件下反應的現象和產物。

2.不同金屬相同條件下與氧氣反應,反應現象和產物不同。說明與金屬的活潑性有關係。

3.通過鈉與水和鹽的反應,我們知道了鈉是一種很活潑的金屬,性質和其他金屬有所不同。

4.學習了鐵與水蒸氣的反應。

5.總結歸納了金屬與酸反應規律。

板書設計

第一節金屬的化學性質

一、金屬與非金屬的反應

1.鈉與氧氣的反應

常溫下:4Na+O2====2Na2O

加熱條件下:2Na+O2Na2O2

2.鋁與氧氣的反應:4Al+3O2=2Al2O3

二、金屬與酸和水的反應

1.鈉與水的反應

現象:浮、熔、遊、響、紅

化學方程式:2Na+2H2O=2NaOH+H2↑

離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2.鐵與水的反應:3Fe+4H2O(g)Fe3O4+4H2

3.金屬與酸的反應

三、鋁與鹽酸、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

化學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離子方程式:2Al+6H+=2Al3++3H2↑

2Al+2OH-+2H2O=2AlO2-+3H2↑

【作業】課本P48、P50科學探究;P53習題1-9。

高中化學教案 篇二

[教學設計說明]

通過第一節“元素與物質的分類”的學習使學生能用化學的眼光看清這個物質的世界,第二節進一步學習這六類物質中最重要的三種“電解質:酸、鹼、鹽”並能書寫離子方程式;酸、鹼、鹽之間大多是複分解反應(無化合價變化);

第三節研究氧化還原反應是根據反應物在化學反應中的表現(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而將反應物分爲氧化劑和還原劑,是研究物質性質的又一新角度,同時也爲後面“化學反應的利用——原電池”奠定基礎。

因此根據本節教材承上啓下的作用而設計的教學思路是:

(1)鞏固和加強元素化合價知識,使學生充分感知化合價變化是“物質世界”相互轉化中最普遍和最有利用價值的化學變化;同時也是對國中化學薄弱環節一個及時的補充和提高;

(2)從新的角度歸納“物質的分類及其化學反應”的特點,使學生明確物質世界中兩大類反應:“複分解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區別,認識“物質世界”的複雜性(有無數變化)與簡單性(只二大類反應)、個性(有電子轉移、無電子轉移)與共性(有新物質生成)的對立統一。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

(1)通過對多個化學反應的分析、歸納,採取“概念形成”的方法使學生能從化合價的變化的角度認識並建立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

(2)通過實驗事實和思考,初步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電子轉移,並認清電子轉移與化合價升降的相關關係。

(3)聯繫生活、生產實際,初步瞭解氧化還原反應對人類社會的利弊。

●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由點及面的學習能力:通過氧氣作爲氧化劑的代表,一種典型物質的性質可以代表一類物質的性質;這一學習方法在以後的同族元素性質的學習中要得到廣泛的應用,日常生活中“窺一斑而知全貌”是一種重要的學習策略。

2、培養學生利用實驗的探究能力:化合價的變化是氧化還原反應的外在特徵與表現,其內在的本質原因應通過實驗來探究分析,在實驗中電流計指針的偏轉可以有力的證明電子的轉移是反應內在的原因。

3、培養學生課堂學習的自我總結能力: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差是一種普遍的現象,課堂的最後讓五名學生分別充當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還原產物、氧化還原反應來上臺自我表述與總結,是本節課設計的一個亮點,生生互動的參與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用對立統一的觀點分析事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是理解並建立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會用“雙線橋”法標明電子的方向及數目。組織好課堂總結的擬人化表演。

(2) 難點是使學生能從化合價的變化,認識並建立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理解氧化還原反應各種概念之間的聯繫。掌握氧化性、還原性的內涵,能自我總結出兩組概念的對立統一網絡。

(3)關鍵是引導並做好幾個實驗探究出物質的氧化性和還原性的實質達到良好的效果。

實驗準備:

[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課題引入

[投影與實物]

1、旺旺雪餅----乾燥劑

(主要成分:生石灰)

2、月餅---脫氧劑實物展示

(主要成分---還原鐵粉)

3、脫氧劑介紹:幻燈片

防止氧氣氧化

學生知道乾燥劑

但不知道脫氧劑

比較新穎,興趣大。

概念形成

(由點及面能力)

1、最常見的氧化劑是誰?

2、氧氣在化學反應(鈉、鐵、硫、磷)中的共同特點。

3、氧化劑概念: (板書) 學生能答出:氧氣

學生上板書寫化學方程式

討論: 化合價均降低

知識引伸

知識遷移

(對立統一思想) 1. 常見的氧化劑還有哪些?

化合價變化特點?舉例:

H2 + CuO = Cu + H2O

2、什麼叫還原劑?

常見的還原劑有哪些?

學生討論並筆記

判斷氧化劑

學生回答

知識網絡的構成

(對立統一能力)

[重點] 1. 實驗演示:

銅 → 氧化銅 → 銅

2、概念聯繫:

氧化劑——被還原——發生

還原反應——生成還原產物

還原劑——被氧化——發生

氧化反應——生成氧化產物

知識網絡構成:

化合價降低

氧化劑 + 還原劑 =

深化理解

氧化劑和還原劑概念

思考並討論:

氧化劑爲何是被還原?

(是被還原劑還原)

還原劑爲何是被氧化?

(是被氧化劑氧化)

學生筆記:

還原產物 + 氧化產物

化合價升高

活動探究:

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

1、反應特徵:化合價有升降,且還原劑化合價升高總數和氧化劑化合價降低的總數相等

2、爲什麼化合價會有升有降?

怎樣用實驗證明你的觀點?

3、實驗演示:

Zn + CuSO4 = Cu + ZnSO4

電流計指針偏轉

4、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

有電子轉移 學生筆記

學生交流並總結:電子是帶負電的,得電子化合價降低,失電子升高。

學生探究:電子得失形成迴路則形成電流,電流針有現象。

學生討論與總結:

實質是有電子轉移

1、雙線橋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略

H2 + CuO = Cu + H2O

Zn + CuSO4 = Cu + ZnSO4

學生練習

活動表演

與課堂總結

(激發學習興趣,

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1、要求五名學生(拿展板):

各自表述物質及反應的特點

(學生甲):氧化劑

(學生乙)還原劑

(學生丙)還原產物

(學生丁)氧化產物

(學生戊)氧化還原反應

2、組織學生上臺表演

並補充說明

3、投影與總結表揚

學生小組討論

推薦小組代表上臺表演:

(甲)我是氧化劑,具有氧化性,在反應中化合價降低(因爲我得電子),我會被還原劑還原,發生還原反應,生成還原產物;

(乙)我是還原劑,具有還原性,在反應中化合價升高(因爲我失電子),我會被氧化劑氧化,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氧化產物;

(丁)我是還原產物,是氧化劑被還原後的產物(化合價降低後的產物);

(戊)我是氧化產物,是還原劑被氧化後的產物(化合價升高後的產物)。

(丙)我是氧化還原反應,我的特徵是有化合價的升降,且升與降的總數相等;我的實質是發生了電子的轉移,且得與失的電子總數相等。

[課後反思]

1、本節課的引入與概念形成是很成功的,知識網絡的構成給學生的印象深刻,達到預期的效果,雙線橋的練習略顯“單薄”(準備是下節課的重點),最後學生的擬人化總結與表演非常成功,課堂氣氛達到高潮。

2、有一個班在表演中,一名學生這樣說:“我是還原劑,在反應中化合價升高,因爲我失電子。我的老婆是氧化劑,我的兒子是氧化產物。”弄得全班同學鬨堂大笑,那個氧化產物的同學氣憤的不行,但也是一臉的無奈。當時我也很吃驚,評價比較形象,但不適合中學生。

教學目標 篇三

知識目標:

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濃稀與溶液的飽和、不飽和這兩組概念的區別。

高中化學教案 篇四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節課內容是在國中學習金屬的置換反應以及金屬的活動順序、鎂等金屬與氧氣的反應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鈉、鋁等活潑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對比,掌握越活潑的金屬越易與氧氣反應的規律。

二、教學對象分析

1、在九年級階段學習了一年的化學知識,對金屬的活動順序、金屬與氧氣的反應有了初步的瞭解,懂得通過金屬是否能發生置換反應來判斷金屬的活動順序。

2、能獨立完成一些簡單的實驗、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在“通過實驗探究獲得關於物質知識”的方面具有一定能力。

三、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課本中的圖片、書寫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鞏固和加深國中有關金屬化學性質的知識和規律

2、通過觀察瞭解金屬鈉的物理性質及其保存方法,培養學生觀察和歸納能力,掌握研究物質的一般方法

3、通過實驗瞭解活潑金屬鈉、鋁與氧氣的反應,歸納出活潑金屬易與氧氣發生反應的知識,瞭解金屬氧化膜在生活生產中的運用,培養學生習慣用化學的視角去觀察身邊的物質和發生的事情

4、掌握在一般情況下,通過對比金屬與氧氣反應的條件難易、劇烈程度能反映出金屬活動順序的思維方法

5、通過實驗進一步熟悉和規範藥品的取用、酒精燈的使用等基本實驗技能

四、教學策略

1、舉例身邊的金屬材料和回顧九年級化學知識,引入新課,通過對比鎂、鋁、鐵分別與氧氣反應引出“鈉與氧氣怎樣反應”的問題。

2、以實驗探究的方法,讓學生通過實驗去探索鈉的物理性質、鈉在空氣中存放所出現的問題以及實驗鈉與空氣中的氧氣的反應,並分析其在不同條件下反應的產物;通過鋁在空氣中加熱的現象分析得出金屬氧化膜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

3、通過四幅金屬與氧氣在不同條件下反應的圖片,結合金屬活動順序表,歸納出金屬活動性和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劇烈程度有關

通過圖表歸納出鈉、鋁、鐵、銅與氧氣反應的有關知識,使知識系統化。

五、教學過程

[引入]在實驗室中,有哪些物品是由金屬製成的,在家裏呢?

[學生回答] 水龍頭、鐵凳、鐵窗筐,鐵架臺……

[引言]大多數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態形式存在,說明大多數金屬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今天我們再來進一步學習有關金屬的化學性質。

[板書]第一節 金屬的化學性質

[學生活動] 根據書本圖片,回顧國中階段學習過的反應,書寫有關化學方程式

[提出問題]這些反應都表現了金屬具有哪些化學性質?

[歸納複習] 金屬與鹽反應 金屬與酸反應 金屬與氧氣反應

[板書] 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投影]鎂、鋁、鐵分別與氧氣反應的圖片。

[設問] 是否金屬與氧氣的反應都需要加熱呢?

[引言]今天我們來認識金屬鈉與氧氣的反應又是怎樣的

[板書]1、鈉與氧氣的反應

[學生活動]分組 ①觀察存放在試劑瓶中的金屬鈉

②把金屬鈉從試劑瓶中取出觀察其物理性質、表面的氧化膜。

[歸納並板書] 金屬鈉的物理性質與存放方法。

[板書] 常溫下 4Na + O2 ==== 2Na2O

白色固體

[提出問題]金屬鈉放在空氣中易被氧化,那麼對金屬鈉進行加熱又將如何?

[學生實驗]鈉的燃燒。

[學生活動]描述實驗現象

[設問] 生成物是氧化鈉嗎?

[學生回答]不是,生成物呈淺黃色,而氧化鈉是白色固體

[講解] 鈉在空氣中燃燒,生成鈉的另一種氧化物---過氧化鈉(淡黃色固體)

[板書] 2Na + O2 Δ Na2O2

淡黃色固體

[投影] 過氧化鈉的特殊用途-----潛水艇供氧劑。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

2Na2O2 + 2CO2 == 4Na2CO3 + O2

[板書小結]鈉的化學性質很活潑,與空氣中的氧氣在不同的反應條件下生成不同的氧化物

(要求學生寫出鈉在不同條件下與氧氣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分析氧化劑、還原劑)

[引言]國中我們學習過鋁在氧氣中的燃燒,若鋁在空氣中加熱,又有什麼現象呢?

[板書]2、鋁與氧氣的反應 4Al+3O2 點燃 2Al2O3

純氧中:

空氣中:

[學生實驗]用坩堝鉗鉗住一塊鋁片在酒精燈上加熱至熔化,輕輕晃動

[描述實驗現象] 逐漸熔化,失去光澤,但不滴落

[講解] 鋁的熔點 爲665℃ 氧化鋁的熔點 爲20xx℃ ,鋁表面的緻密氧化膜包在鋁的外面,所以熔化了的液態鋁不會落下。

[引言]如果我們去掉氧化膜再加熱,有什麼現象呢?

[學生實驗]用坩堝鉗鉗住一塊用砂紙打磨過的鋁片在酒精燈上加熱至熔化,輕輕晃動

[描述實驗現象] 熔化的鋁仍不滴落

[師生共同分析原因] 磨去氧化膜的鋁片在空氣中很快又形成一層新的氧化膜

[板書小結] 鋁的化學性質很活潑,容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形成緻密氧化膜而穩定存在於空氣中

[回顧]金屬與氧氣反應的圖片、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設問]能否看出金屬的活動性和金屬與氧氣反應的條件、劇烈程度有什麼關係?

[小結]可以看出:金屬的活動性越強,與氧氣反應就越易進行(如鈉露置空氣中就氧化);金屬活動性越弱,與氧氣發生反應時反應條件較高(如鐵在空氣中不能被點燃),俗語說“真金不怕火煉”就說明金在加熱條件下不與氧氣反應。

[總結]請學生根據今天所學習內容填寫下列表格:

金屬反應條件 (常溫/加熱)反應 現象氧化物 的顏色化學方程式鈉

六、板書設計

第三章《金屬及其化合物》

第一節金屬的化學性質

[板書] 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金屬鈉與氧氣的反應

鈉的保存及其物理性質

常溫下 4Na + O2 ==== 2Na2O 加熱 2Na + O2 Δ Na2O2

白色固體 淡黃色固體

小結:鈉的化學性質很活潑,與空氣在不同的反應條件下生成不同的氧化物

鋁與氧氣的反應

4Al+3O2 點燃 2Al2O3

純氧中:

空氣中:

[小結]鋁的化學性質活潑,容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形成緻密氧化膜而穩定存在於空氣中

[總結]鈉、鋁、鐵、銅與氧氣的反應

高中化學教案 篇五

教學重點:

1、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與水解平衡移動。

2、鹽類水解的應用。

教學難點:鹽類水解的應用。

教學設計:

師生共同鞏固第一課時相關。

(1)根據鹽類水解規律分析

醋酸鉀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鋁溶液呈 性,原因 ;

【設疑】影響鹽類水解的內在因素有哪些?

【講解】主要因素是鹽本身的性質。

組成鹽的酸根對應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鹼性就越強, 越高。

組成鹽的陽離子對應的鹼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強, 越低。

【設疑】影響鹽類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哪些?

【講解】

(1)溫度:鹽的水解是吸熱反應,因此升高溫度水解程度增大。

(2)濃度:鹽濃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鹽濃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鹼能促進或抑制鹽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鹽溶液加入鹼,就會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動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則抑制水解。

【設疑】如何判斷鹽溶液的酸鹼性?

【講解】根據鹽的組成及水解規律分析。“誰弱誰水解,誰強顯誰性”作爲常規判斷依據。

分析:溶液是顯酸性?還是顯鹼性?爲什麼? 溶液是顯酸性?還是顯鹼性?爲什麼?

【設疑】如何比較溶液中酸鹼性的相對強弱?

【講解】“越弱越水解”

例題:分析 溶液與 溶液的鹼性強弱?

∵ 的酸性比 酸性強。

∴ 水解程度大於 水解程度。

∴ 溶液鹼性強於 溶液鹼性。

【設疑】如何比較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大小?

【講解】電解質水溶液K存在着離子和分子,它們之間存在着一些定量關係,也存在量的大小關係。

(1)大小比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據多元酸分步電離,且越來越難電離分析。如:在 溶液中,

②多元弱酸正鹽溶液,根據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 溶液中,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離子濃度的比較要看溶液中其他離子對其影響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離子濃度比較,要進行綜合分析,要考慮電離、水解等因素。

(2)定量關係(恆等式關係)

①應用“電荷守恆”分析:

電解質溶液呈電中性,即溶液中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與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相等。如 溶液中,陽離子有 和 ,陰離子有 , , ,根據電荷守恆原理有:

②應用“物料守恆”分析。

電解質溶液中某一組份的原始濃度(起始濃度) 應等於它在溶液中各種存在形式的濃度之和。如:晶體 中,在 溶液中:

總結、擴展

1、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及其影響原理。

2、鹽類水解知識的應用:

(1)配製某些鹽溶液,如配製澄清 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雜質離子。如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 。

3.擴展

泡沫滅火劑包括 溶液(約1mol/L), 溶液(約1mol/L)及起泡劑。使用時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 。 溶液和 溶液的體積比約是 。若用等體積、等濃度的 溶液代替 溶液,在使用時噴不出泡沫,這是因爲 ;若用固體 代替 溶液,在使用時也噴不出泡沫,這是因爲 。泡沫滅火器內的玻璃筒裏盛硫酸鋁溶液,鐵筒裏盛碳酸氫鈉溶液,不能把硫酸鋁溶液盛在鐵筒裏的原因是 。

板書設計:

1.水解的一般規律

(1)誰弱誰“水解”,誰強顯誰“性”,可作爲鹽溶液性質(酸性或鹼性)的常規分析方法。

(2)越弱越水解。

①鹼越弱,對應陽離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強,對應弱鹼陽離子濃度越小。

②酸越弱,酸根陰離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鹼性越強,對應酸根離子濃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4)都強不水解。

2.外界條件對鹽水解的影響

(1)溫度(實驗1)

(2)溶液的酸、鹼性(實驗2)

3.鹽類水解利用

(1)應用水解知識,配製某些鹽溶液。如配製澄清 溶液。方法:加酸,抑制 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雜質離子:如 溶液中混有雜質 。方法:加熱,促使 水解,使生成 除去。

高中化學教學設計 篇六

一 、學習目標分析

(一)學習目標確定的依據

必修模塊要求選修模塊要求

《課程標準》要求《模塊學習要求》《課程標準》要求《模塊學習要求》

能列舉合金材料的重要應用

1、能列舉鋁合金材料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應用

2、瞭解銅合金在工業生產和高科技領域的應用

認識金屬與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異,知道生活中常見合金的組成

1、認識金屬與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異

2、知道生活中常見合金的組成

(二)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列舉鐵合金材料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應用

(2)瞭解銅合金在工業生產和高科技領域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運用合金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2)對教材和教師給出的合金信息進行分類歸納概括,引導學生信息加工。

(3)體驗科學知識和社會生活的互相影響的過程。

(4)通過完成小論文,體驗科學研究和收集整理信息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鼓勵學生積極提出問題,培養學生敢於質疑、勇於創新的精神。並通過相互交流、角色扮演的活動,增進感情,培養合作的精神。

(2)通過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實例,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熱情和求知慾,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材料發展的歷史從生產力的側面反映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文明使,鑑於金屬材料在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和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所以本節主要學習合金的性能、常見合金的組成和重要用途、如何正確選用金屬材料等。此外金屬材料自身還在不斷髮展,傳統的鋼鐵工業在冶煉、澆鑄、加工和熱處理等方面不斷出現新工藝。新型的金屬材料如高溫合金、形狀記憶合金、儲氫合金、永磁合金、非晶態合金等相繼問世,大大擴展了金屬材料的應用範圍。所以介紹金屬材料面臨的挑戰,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基於以上觀點確立教學重點爲:

(1)生活中鐵合金及銅合金的主要成分及性能定爲本節的知識重點;

(2)培養學生的獲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是教學的重點;

(3)解決怎樣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是教學重點

難點爲:

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

三、教學內容安排

(一)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節內容是在國中介紹的金屬和金屬材料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和提高。金屬種類選了“鈉、鋁、鐵、銅”,具有代表性:除鈉外,其他三種金屬都是常見金屬,學生有感性的認識,能與日常生活中金屬的應用相結合。鑑於金屬材料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和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編寫一節金屬材料的內容,以體現教科書內容的時代性,反應教學與生產、生活實際的聯繫。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化學1第三章第三節教學內容,是金屬知識的應用,密切聯繫生產、生活實際。教學分爲兩部分:

第一部分:通過實物、圖片、錄象等展示,讓學生對金屬材料形成一個初步概念再學習

合金的性能、常見合金的組成和重要用途。

第二部分:再通過金屬材料及有關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初步認識合理使用金屬材料的意義。

合金以及金屬材料的內容學生在九年級已有一定知識基礎,課標要求也僅爲“能列舉鐵合金材料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應用,瞭解銅合金在工業生產和高科技領域的應用”故不應過多介紹各種合金材料組成、性質、用途,以致過多使用課堂資源。應該着力開展實踐活動(小論文要延伸至課外,做好動員和指導即可),組織好關於選用材料的討論。這些教學內容充分體現了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理應獲得相應的重視和教學資源

(三)學時安排:1課時

四、教學資源建議

(一)利用大量的圖片信息和視頻材料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的教學中,可展示常見鐵和銅金屬材料的實物,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展示多種金屬材料的圖片或視頻,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合金等金屬材料的認識。

(二)引用大量的生活中的事例

(三)可充分利用相關網站

五、教學方法、學習指導策略

這節課在“知識與技能”上要求不高,教學的重點是如何在課堂教學中以知識爲載體落實“過程與方法”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教學過程中建議靈活地應用多種學習方式,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有機結合起來,組織多樣化的學習活動。

1、獨立思考

2、交流討論

3、展示交流

4、學生小結

六、教學資源建議

(一)上網查閱我國材料科學的發展史

(二)可上網查閱相關資料,就是否應該停止使用鋁質飲料罐交流討論

(三)任選你感興趣的關於合金的課題進行調查,完成一篇關於合金的小論文。

七、課堂評價建議

對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達成度,可以通過活動表現評價表的方式進行。

小組成員:

小組分工:

評價的內容評價細目結果備註

ABC

主題選擇1、爲什麼選擇此設計思路?

2、對能否完成好此設計思路是否進行論證?

活動過程評價

1、學生的參與意識

2、分析問題的思()路是否清晰?

3、收集資料對所學知識的學習、理解是否有恰當的幫助?

資料收集與整理

1、小組成員能否分工?通過多種手段收集相關資料?

2、能否對收集資料進行有序的分類整理?

3、收集的資料是否充分並能圍繞設計思路?

交流與表達

1、能否對所選設計思路作準確、有條理的表達?

2、能否對他人觀點做準確、恰當的補充?

3、能否對他人的觀點提出合理的質疑並能正確回答他人質疑?

整體評價

1、參與意識

2、合作意識

3、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4、交流表達能力

5、查閱和整理資料能力

6、處理現場提問的應變能力

整體表現評價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