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錢塘湖春行》精品教案【精品多篇】

《錢塘湖春行》精品教案【精品多篇】

錢塘湖春行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能力目標:用心品味詩歌語言,培養學生賞析詩歌的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精讀、誦讀、美讀,理解體味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難點:

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方法:朗讀法、討論法、練習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無數文人墨客都歌頌過春天,表達對這個季節的喜愛之情、留戀之情等等。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詠春的詩歌,感受一下春天的美景。

2、作者簡介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詩人。他的歌政治傾向非常鮮明,重視諷喻,崇尚簡單易懂。代表作有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

二、一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範讀,學生聽讀,注意節奏。

2、學生自讀,培養語感。(注意聽準字音、劃出節奏、標出韻腳)

3、點名朗讀,同學糾正。

4、學生齊讀詩歌。 (注意讀出情感,讀出韻味)。

思考:(1)通過詩歌的題目,我們可以發現什麼信息?

(2)此詩寫的是西湖什麼時候的景色?從哪裏可以看出來?

三、二讀課文,理解內容:

1、放聲朗讀詩歌,對照課文下注釋,理解詩句意思。如有疑難,可與同桌討論,也可舉手問老師。

(師巡視,教師抽查學生自學情況。)

2、指明學生描述詩歌景象。

3、作者遊西湖的路線是怎樣的呢?

四、三讀課文,品味探究:

1、齊讀詩歌。

討論:(1)詩中爲突出早春的特點,描寫了那些典型的景色?

(2)“幾處”爲什麼不是“處處”?“誰家”爲什麼不是“家家”?

2、本詩中用了何種修辭手法?

3、詩中直抒胸臆的詩句是哪句?

4、師生共同歸納賞析詩歌的方法。

五、拓展延伸

猜猜下列詩句描繪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再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進行排列

1、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3、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六、課堂訓練

1、朗誦詩歌。

2、以本首詩爲例說說律詩的特點。

七、作業

1、背誦、默寫全詩。

2、用自己的話對《錢塘湖春行》進行描述,寫在作業本上。

錢塘湖春行教案 篇二

一、欲讀——進入詩境。

1、播放《春天在哪裏》歌曲片斷。

2、請你說一說:春天究竟在哪裏?

春天在。.。.。.更在白居易的詩裏。讓我們隨白居易一起去錢塘湖遊覽一番。

二、初讀——感知詩意。

1、學生自讀。

2、教師範讀。並要求學生標註出停頓。

(1)、教師講解詩的節奏,學生找規律。

(2)、結合幻燈展示的停頓齊讀。

(3)、以接龍的形式讀詩。

(4)、節奏既可以按音節劃分,又可以按意義單位劃分。範讀。

3、結合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4、學生介紹作者。

5、同桌一人讀,一人閉上眼睛想象,在腦海中勾勒圖畫。

6、邊想象畫面邊讀。

三、賞讀——解其妙處。

1、問題一:詩中的春景本事一些零散的片斷,使人是如何把它組合成一幅幅流暢的畫面的?

明確:遊蹤。

2、問題二:如果我們把這首七言詩的頷聯去掉三個字,變成一句四言詩。你感覺怎麼樣纔會不傷害這首詩歌的美?

學生交流後回答:早鶯爭樹,新燕啄泥。鶯爭暖樹,燕啄新泥。

3、問題二繼續探究:

早鶯爭樹——新燕啄泥。

早鶯爭暖樹——新燕啄春泥。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試讀這一句,體會添加上的字詞有什麼表達效果。注意重音的處理。

四、誦讀——詩我交融。

1、張開想象的翅膀,把你最喜歡的詩句所表現的畫面和情感涌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

2、學生描繪,教師板書總結。

結合朱自清的《春》,品析頸聯。

男生讀出醇厚,女生讀出景美請柔。

3、同桌之間吟詠背誦。

4、製作卡片,送給同桌。要默寫上這首詩。

提示這些字的寫法:啄,陰,初

5、讓學生到講臺前表演“春行”。

6、春詩春歌知多少。

拓展閱讀賞析《春曉》、《詠柳》、《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五、讀罷——咀嚼應用。

“亂花漸欲迷人眼”在今天已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屏幕展示兩組例句。學生齊讀。

佈置作業:設計一個語境,恰當的用上“亂花漸欲迷人眼”。

起立齊誦《錢塘湖春行》。

板書設計:

節奏

春景 行蹤

水漲雲舒 喜悅 孤山寺

鶯爭燕啄 賈公亭

花亂草淺 白沙堤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錢塘湖春行教案的全部內容,如果對你有幫助,請繼續支持語文網,並提出您的寶貴建議,小編會盡最大的努力給大家收集最好最實用的教學文章!

錢塘湖春行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準確朗讀並默寫。

2、瞭解古代詩歌體裁的有關知識和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理解和積累文言詞彙。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教學過程:

導語設計: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和杜甫的《春望》。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剩下兩首。學習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去飽覽西湖早春景色。

一、指導學習《錢塘湖春行》。

1、作者情況和寫作背景(多媒體顯示)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長慶集》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他在杭州做過幾年地方官,興修水利,鞏固堤壩,官聲極好。他在閒暇時喜歡遊山玩水,西湖的“白沙堤”是他最喜歡的地方。這首詩就是他在杭州任上寫的。

2.誦讀全詩

(1)聽錄音把握文章重點字詞。同時,注意斷句,七言詩的節拍有“XX/XX/XX/X,XX/XX/X/XX.”。。如: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2)學生集體朗讀

3、研習文章

(1)學生快速瀏覽,結合課文註釋疏通文意。

指導:

首聯:寫行程。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輪廓。“初平”,寫春水初生,略與堤平。“雲腳低”,寫白雲低垂,與湖水相連,勾出了早春的輪廓。

頷聯:寫景。早鶯、新燕。鶯是春的歌手,都爭着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築巢,一片生機勃勃之勢。

頸聯:寫景。亂花、淺草。寫花草,着重表現詩人的感受。馬在淺草地上走得很輕快,看花的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會產生迷亂的感覺。

尾聯:“行不足”,陶醉、流連忘返之情。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行不足”,是因爲看不足,說明詩人流連忘返。

(2)探究學習

①詩中兩聯各寫了那些內容?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是早春的景色?

②哪些詩句說明詩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③文中爲什麼說是“幾處”不是“處處”,“誰家”爲什麼不是“家家”?

明確:

①早鶯、新燕、亂花、淺草;

爭暖樹 啄春泥

②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③詩人對周圍事物的選擇是典型的。鶯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處處,不是家家。從這鶯和燕的動態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從秋冬沉睡中甦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出來,使人可以想像出,過不多久,奼紫嫣紅開遍,草長鶯飛的景色就會到來。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景:明媚春光

行至|遠眺:天容水態

|近觀:早,新,爭,啄 鶯燕新來

↓亂,淺,漸欲,才能 花草向榮

白沙堤 行不足———————————情:遊興未盡

案例分析:《錢塘湖春行》長教版-八年級(上)中的一篇詩歌。

古詩的教學就是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古詩的能力,使學生終生受益。於是,我嘗試用“自主、質疑”的教學模式,打破傳統的古詩教學模式,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在《錢塘湖春行》這一課的教學當中,我先用古代美女——西施,和宋代大文豪蘇軾的一句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來進行導入,首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指導學生朗讀古詩詞,在朗讀中積累。在講解的過程中,我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我在旁邊加以點撥和引導,讓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遇到不懂的問題他們大膽的提出,然後我再讓同學們幫助解決,這一過程充分體現了課堂的民主氛圍。通過讓學生尋找春天特有的景物,來理解詩的“春意”,通過尋找關鍵詞,來體現詩歌的靈魂。

一、課前準備體現“自主”學習。課前佈置學生查詢古詩作者及寫作背景資料,交給學生學習的任務,讓他們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並要求他們利用所收集到的資料在課堂互相交流。在這個教學環節中,着重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新大綱十分重視口頭交際能力的培養,指出:“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要在課內外創設各種各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所以,不用舊模式老師介紹,而讓學生介紹自己蒐集來的資料,效果更好。學生在介紹白居易和寫作背景時,便培養了口頭表達能力及聽說能力,明白了題目的意思,又爲理解古詩的內容做好準備。

二、質疑討論見民主。這個環節中,訓練學生理解古詩的方法,培養合作精神。先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劃出不懂的字詞,提出疑問後,再讓學生小組討論。然後多讓學生交流、評議。整首詩重點字詞的理解到整首詩意思的理解,完全是讓學生自讀自悟出來的。而我只起到組織、指導、點撥的作用,幫助學生總結出理解重點字詞的幾種方法:聯繫詩句、結合生活實際、問別人……看來,人本主義教學觀十分正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每個學生都蘊藏着獨立學習的巨大潛能。”

三、想象誦讀悟深意。在這個教學環節中,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培養學生的熱大自然的情感。在視聽情景中,讓學生展開想象,各抒己見,體會感情,受到白居易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情感的感染和教育,同時學到了有語氣朗誦古詩的方法,那就是要入情入境、大膽想象當時意境。這個環節還要發展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朗讀和背誦在詩的教學中有特別重要的地位。這首詩節奏鮮明,韻律和諧,情感豐富,語句簡煉,琅琅上口。古詩的這些特點都要讓學生欣賞、體會。新大綱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所以,我讓學生反覆誦讀、體會、品味。

四、遷移運用積累詩文。課後作業體現自主性,拓展學生詩文學習的範圍。我設計了這樣的作業:

1、通過學習這首詩,對詩中描寫的景物都有了瞭解,那麼同學們回去把自己腦海中所想象的美麗的西湖早春圖描畫出來,下節課我們看看那些同學畫得最有創造性。

2、背誦這首詩。我們都知道:發展教學是一個開放系統,學生參與活動不應只侷限於課堂與課本,而應該課內外結合。這個作業就是要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能力及古詩的積累。

錢塘湖春行的教案 篇四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古代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標:瞭解詩歌情景交融的特點,培養學生賞讀詩歌的能力。

3、情感目標:感受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通過精讀、誦讀、美讀,理解體味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薰陶。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運用再造想象感悟詩歌內容。

教學方法:

美讀法、合作探究法、討論法、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蒐集有關描繪西湖的詩文,體會西湖的美。

學情分析及相應對策:

七年級的學生剛進入國中,對詩詞的教學在國小階段要求背誦爲止,而到了國中階段古詩的賞析已是考試考查的範圍了,所以在國中階段除了熟讀成誦的基礎上還需要教給學生賞析詩詞的方法,並能夠品味詩中的意境。所以在上課時除了讓學生多讀、美讀、背誦,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共同探討完成教學任務,並利用多媒體課件上課,讓學生在直觀形象生動的教學中獲得知識,得到美的薰陶。

教學手段:

爲增強本節課的趣味性、直觀性和參與性,讓學生更容易品味詩的形象和意境,藉助多媒體網絡輔助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投影西湖春景圖,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音樂,由圖片及音樂營造一種濃濃的學習氛圍,從而引入課題。

2、引出白居易,簡介作者。

3、出示學習目標

二、初讀詩,知詩意

1、給生字注音:啄沒堤

2、聽錄音範讀課文,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

a、朗讀的節奏

b、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按照古詩的要求學生集體讀課文,四人學習小組互讀課文。

4、請個別學生作示範性朗讀,然後讓學生互相點評。

5、學生說出標題提示了哪些方面的內容?(地點:錢塘湖、季節:春、事情:出遊)

6、明確詩的體裁(七言律詩)

7、學生讀後討論提出詩中難理解的字詞:水面初平雲腳低暖樹亂花不足

8、詩題說“春行”,說說作者的遊蹤:孤山寺—賈亭—白沙堤

三、再讀詩,賞美景

1、學生自讀後討論:詩中所寫的是春天的哪一個階段,找理由說明:

寫的是早春,早鶯、新燕、亂花、淺草。是“早鶯”,而且幾處,不多,所以搶着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因爲是“新燕”,是不多的幾家,就會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而春天百花爭豔,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便有迷亂之感。草初生,故“淺”,也是早春景象。

2、詩中寫了哪些景物?怎樣寫?

春水,春雲,春鳥,春樹,春泥,春花,春草,

春水初漲,春水淙淙;白雲重疊,同湖面相連,水雲相接連成一體;早鶯搶着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新燕剛回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而春天百花爭豔,眼前一片奼紫嫣紅,數量多,顏色豔,使人眼花繚亂,便有迷亂之感;草初生,剛能淹沒馬蹄印。

四、品讀詩,賞妙筆

1、古人對語言的錘鍊極爲講究,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實都是“吟安一個字,撫斷數根鬚”的結果,白居易、歐陽修、賈島都是其中的典範。本詩“亂花漸欲迷人眼”中的“亂”不僅寫出了花的品種數量之多,顏色之豔,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使人眼花繚亂,便有迷亂之感;更顯出了一種勃勃的生機。

2、詩中還有類似的妙筆,學生討論找出並說說妙在哪裏?

初、低、早、爭、暖、新、春、漸、淺”

3、想象詩中優美的意境,教師配樂朗誦。投影錢塘湖的春景圖

在一個明麗的春日,我信馬來到錢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繞到賈公亭西。一場春雨剛過。雲氣同湖面上的微波連成一片,像貼在水面似的。而湖水漲得滿滿的,快要跟岸齊平了。遠處近處都有黃鶯婉轉的叫聲,這些春天的使者們,嬉戲追逐,爭着搶着往向陽的枝頭飛。誰家新歸的燕子在湖邊飛上飛下,它們忙着銜泥築巢。沿途繁花東一簇,西一叢,快要讓人眼花繚亂了。而路上的春草剛從土裏鑽出來,剛夠遮住馬蹄。春神把花掛在樹上,把草鋪在地上,供人們盡情賞玩,而我最迷戀的卻是湖東一帶,這裏綠楊成蔭,白堤靜靜的躺在湖邊,安閒,自在,真要讓人留連忘返了。

五、精讀詩,悟詩情

1、詩中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最後兩句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最愛”,表達作者對錢塘湖美景的讚美熱愛之情;“行不足”,是因爲看不足,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2、面對美好的大自然,我們應持什麼樣的態度?

3、西湖是我國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是馳名世界的旅遊勝地,有着“人間天堂的美譽”。歷代文人詠贊西湖的詩文很多,你們能舉出一些嗎?

例:蘇東坡《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六、全班學生自由朗讀,直到能背誦

七、全文總結

這首詩的題意主要在“行”字,詩人寫騎馬遊春的樂趣,截取從孤山寺北寫起至白沙堤。開頭寫“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見之景,中間寫遊程中所見,最後用“綠楊蔭裏”寫白沙堤之景,明麗輕快,令人目迷神馳。

教學反思:

(1)注重文言文的朗讀,讓學生熟讀成誦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多讀、精讀、美讀中對詩意逐步瞭解,以至熟悉詩的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情景讓學生讀,進一步品味詩的好詞妙句,感受詩中的優美意境,最後達到詩詞教學的目的,熟讀成誦。

(2)在合作學習中培養探究能力

賞析詩中的好詞妙句,讓學生找出自己認爲好的詞句,在合作小組中討論探究,交流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從而形成合作學習的能力。

(3)多媒體教學手段激趣

用多媒體播放有關的音樂,有關的春的圖片,有關的課件,讓學生有興趣去學習,使教學的內容直觀形象生動有趣,從而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樂學。

拓展閱讀:錢塘湖春行賞析

這詩是長慶三或四年春(823或824)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作。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提起西湖,人們就會聯想到蘇軾詩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後雨》)讀了白居易這詩,彷彿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更加感到東坡這比喻的確切。

樂天在杭州時,有關湖光山色的題詠很多。這詩處處扣緊環境和季節的特徵,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

“孤山寺北賈亭西”,孤山在後湖與外湖之間,峯巒聳立,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覽勝地,也是全湖一個特殊的標誌。賈亭在當時也是西湖名勝。有了第一句的敘述,這第二句的“水面”,自然指的是西湖湖面了。秋冬水落,春水新漲,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太空裏舒捲起重重疊疊的白雲,和湖面上盪漾的波瀾連成了一片,故曰“雲腳低”。“水面初平雲腳低”一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輪廓。接下兩句,從鶯鶯燕燕的動態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從秋冬沉睡中甦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了出來。鶯是歌手,它歌唱着江南的旖旎春光;燕是候鳥,春天又從北國飛來。它們富於季節的敏感,成爲春天的象徵。在這裏,詩人對週遭事物的選擇是典型的;而他的用筆,則是細緻入微的。說“幾處”,可見不是“處處”;說“誰家”,可見不是“家家”。因爲這還是初春季節。這樣,“早鶯”的“早”和“新燕”的。“新”就在意義上互相生髮,把兩者聯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因爲是“早鶯”,所以搶着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因爲是“新燕”,所以當它啄泥銜草、營建新巢的時候,就會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二句之所以妙絕古今,爲人傳誦,正由於他寫出了季節更換時這種乍見的喜悅。這詩在意境上頗與之相類似。

詩的前四句寫湖上春光,範圍是寬廣的,它從“孤山”一句生髮出來;後四句專寫“湖東”景色,歸結到“白沙堤”。前面先點明環境,然後寫景;後面先寫景,然後點明環境。詩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終,從點到面,又由面回到點,中間的轉換,不見痕跡。結構之妙,誠如薛雪所指出:樂天詩“章法變化,條理井然”(《一瓢詩話》)。這種“章法”上的“變化”,往往寓諸渾成的筆意之中;倘不細心體察,是難以看出它的“條理”的。

“亂花”“淺草”一聯,寫的雖也是一般春景,然而它和“白沙堤”卻有緊密的聯繫:春天,西湖哪兒都是綠毯般的嫩草;可是這平坦修長的白沙堤,遊人來往最爲頻繁。唐時,西湖上騎馬遊春的風俗極盛,連歌姬舞妓也都喜愛騎馬。詩用“沒馬蹄”來形容這嫩綠的淺草,正是眼前現成景色。

“初平”“幾處”“誰家”“漸欲”“才能”這些詞語的運用,在全詩寫景句中貫串成一條線索,把早春的西湖點染成半面輕勻的錢塘蘇小小。可是這蓬蓬勃勃的春意,正在急劇發展之中。從“亂花漸欲迷人眼”這一聯裏,透露出另一個消息:很快地就會奼紫嫣紅開遍,湖上鏡臺裏即將出現濃妝豔抹的西施。

方東樹說這詩“象中有興,有人在,不比死句”(《續昭昧詹言》)。這是一首寫景詩,它的妙處,不在於窮形盡相的工緻刻畫,而在於即景寓情,寫出了融和駘宕的春意,寫出了自然之美所給予詩人的集中而飽滿的感受。所謂“象中有興,有人在”;所謂“隨物賦形,所在充滿”(王若虛《滹南詩話》),是應該從這個意義去理解的。

《錢塘湖春行》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 美讀詩歌,想象詩歌中的畫面,體會詩歌情景交融的形象美、情感美。這也是教學重點

②初步掌握詩歌欣賞的一般方法,並運用此方法自學一首詩歌。這也是教學難點

③背誦詩歌。

2、過程與方法:

①朗讀法。

“教學千法讀爲先”,“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本節課以誦讀貫穿學詩的全過程,創造濃郁的學詩氣氛,讓學生在反覆朗讀中體悟詩文描景繪物的美和作者寄寓其中的情。

②啓發式、合作探究式、聯想法。

這兩首作品,語言清淡而意境悠遠深邃,因此理解內容及欣賞意境上,都在教學設計上重視設置情景、拋出問題,以學生的主動學習、合作探究爲主,展開聯想,老師只做一點啓發和點撥。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中國古詩這顆璀璨明珠的熱愛,自覺走進詩歌的殿堂,進而培養熱愛祖國優秀文化的感情。

【教學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①課前預習指導:

佈置學生到圖書館或上網收集關於白居易和馬致遠的生平的簡介及。寫作背景資料蒐集。

(學生自己收集,能激發他們學習詩歌的興趣,也能夠縮減與詩人間的情感距離,填補詩中由於語言表達形式的限制而形成的許多空白,助於學生準確理解詩歌內容,展開聯想的翅膀)

②老師收集、整理與本課相關的圖片、背景音樂等,並製成。課件

【教學過程】

①:導入新課:

前幾天課我們跟着朱自清先生一起去欣賞了江南春天的美景,伴着老舍先生一同去感受了濟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今天我們將穿越時空,去1180年前的西子湖畔看看,和唐朝詩人白居易一起去領略早春西湖特有的美景,去找尋蘇軾“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原因,來感受一下這季節更換時乍見的喜悅。

(。課件:配樂欣賞西湖富有早春特佂的美景)

②整體感知詩文(朗讀法)

(1)自由朗讀。

現代作家樑曉聲說:讀書是一種幸福,現在我們就來享受這種幸福。同學們自由的大聲朗讀。(老師請同學讀兩個易讀錯的字:沒馬蹄 mò 白沙堤dī)

(2)聽詩朗頌。

學生聽範讀時老師作要求,拿起筆在詩中標出重讀、停頓

(3)模仿齊讀。

請同學們模仿齊讀本詩,讀完後同學們進行自評,老師進行總評:詩通過精煉、優美又有節奏的語言抒發詩人思想感情,我們朗讀時,要用情去讀,用心去悟。同學們剛纔朗讀時重讀、停頓、語速讀得都不錯但感情不飽滿,或者沒有感情,這是因爲對文章內容沒有深入瞭解,下面我們就審美的眼光來觀照課文,理解詩文的內容,想象畫面。

③理解內容,想象畫面。

(1) 老師引導同學們理解幾個重點詞:

初平雲腳低 漸欲 才能 沒馬蹄

(不求字字句句統一答案,爲學生欣賞詩歌提供想像的空間)

(2) 在理解詩歌內容基礎上,想像詩中畫面。

一 提供參考的方法:(聯想法)

A.勾勒形態

B.染上色彩

C.使畫面動起來

D.讓畫面更鮮豔、更逼真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發揮聯想和想象,把單調的文字符號變成生動形象的畫面,在大腦的熒光屏上放映出來

二 設置情境,播放<<春江花月夜>>的古箏曲,讓學生進入詩的意境中。

④欣賞詩歌,體會詩歌情景交融的形象美、情感美。(啓發式、合作探究式)

A齊讀全詩,找一找全詩圍繞哪個字展開描寫的(春)

B圍繞詩眼“春”,詩中勾畫了哪些早春特有的景物(水、雲、鶯、燕、花、草等)

C通過對這些春景的描繪,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喜愛,抒發了作者恬靜、閒適之情)

D朗讀詩歌,體會其中的喜悅和恬靜之情

E詩中的春景本是一些零散的片斷,詩人如何把它們組合成一幅幅流暢的畫面?

(詩人落足在一個“行”上,從全湖一個標誌性建築孤山寺寫起,以最愛的白沙堤爲終點採用“遊蹤”的手法組織畫面,詩歌結構嚴密)

F古詩的煉字。分小組議一議詩中哪些字或哪些詞用得妙,簡單的說明原因。

學生較容易的賞析出初平、早鶯、新燕、淺草、處處、誰家

也許會忽略“最愛湖東行”中“最”的賞析

老師講這個典故:有一次,白居易從孤山寺飲酒歸來,在堤上走着走着,不覺詩興大發,當即吟成了一首這首“錢塘湖春行”,這時,有一個老婆婆也在白沙堤上看風景,白居易就走上前去,對老婆婆說:“我剛纔做了一首詩,念給你聽聽,好不好?”於是就把這首詩吟頌了一遍。

老婆婆聽後說道:“這詩好啊!”,之後提了一個建議,能否把“我愛湖東行不足”中的“我”字換成“最”因爲白沙堤不是隻你一人最愛,這也是我們全杭州的最愛,這樣就吟出了許多人的心思了。

⑤引導同學們研討歸納欣賞詩歌一般的方法

一、抓詩眼

二、尋景物。(根據“詩眼”,尋讀詩歌中的景物,想像詩中畫面)

三、悟詩情。(根據詩中的景物,體會詩人寄寓其中的情感,與詩人同悲共喜。)

⑥運用剛纔歸納的詩歌欣賞方法自學《天淨沙·秋思》

A.在交流中學生應該較容易的找到詩眼“秋思“二字,能夠從曲中的景物感受到一種蕭瑟蒼涼的意境。

B.可能會對“小橋流水人家”是否與這裏的悲涼氣氛相符產生爭議,老師鼓勵同學們各抒已見,最後作。總結:用小橋、流水、人家做反襯,這種反襯使愁情更爲深切,意境更爲悲涼。

C.對於“想像曲中的畫面,體會曲中情感。”這個環節提供一幅與<<天淨沙秋思>>內容相同的一幅畫,配上低沉的壎這種音樂,請一位同學根據自己對詩文的理解同,發揮聯想和想像,來描述這個畫面,其它同學隨他的描述來體悟詩情。

⑦嘗試當堂背頌這兩首古詩。

⑧結束語:

同學們,詩是文學的最高形式,如果把文學比作連綿的羣山,那詩歌就是羣山之峯。中國是詩的國度,詩歌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詩文化已經浸透到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我們有令我們驕傲的唐詩、宋詞、元曲,賞析並能背頌這之中一些優秀的詩歌,能陶冶情操,純淨心靈、提高文學養修。雖然剛學的兩首隻不過是滄海一粟,但是現在我們初步掌握詩歌欣賞的一般方法,我國的詩歌作品輝煌燦爛,光彩奪目,我們可用此法去自學一些名篇,繼承發揚祖國的優秀文化,我們有着責無旁貸的責任

⑨作業設計(積累詩句):

(1)根據自己的興趣收集關於西湖、小草、春天、秋天等有名的詩句。

例如關於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後雨》蘇軾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山園小梅》林 逋

關於小草: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初春)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夏季)

木落秋草黃,登高望戎虜(秋季)

歲暮百草零,疾風高岡裂(冬季)

【板書設計】:

選擇兩幅畫作爲板書背景,一幅與<<錢塘湖春行>>意境相同,另一幅意境與<<天淨沙秋思>>相同

《錢塘湖春行》………賞析方法………《天淨沙·秋思》

春行……………………… 抓詩眼-………………………秋思

春水春雲、早鶯新燕 枯藤、老樹、昏鴉

亂花淺草、綠楊白堤 古道、西風、瘦馬

喜悅、恬靜………………。.悟詩情……………………。.惆悵、思鄉

【時間安排】合計40分鐘

(1)導入新課(2分鐘)

(2)朗讀詩歌(4分鐘)

(3)理解內容(4分鐘)

(4)賞析詩歌並歸納方法(13分鐘)

(5)自學、交流詩歌(16分鐘)

(6)結束語佈置作業(1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