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繁星》教案【多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繁星》教案【多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繁星》教案 篇一

學習目標:

1、欣賞優美的語言,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學會觀察大自然。

2、學會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展開聯想和想象寫景狀物,抒發感情。

教學方法:

誦讀爲主,討論釋疑,教師點拔。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激趣聯想,引入文題。

(1)、出示名爲《星星的思念》、《摘星星》、《紫色的星月》三幅圖片,並出示圖示解說。學生欣賞。

(2)、激發學生欣賞興趣,調動學生思維,回憶學過的詩文,描繪出你心中的最美的星星。

(3)、教師點評,導入文題。

同學們描述了自己心目中最美的星星,說得是如詩如畫,如夢如幻。那麼在文壇泰斗巴金爺爺的筆下,深藍色的天空中密佈的繁星又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景緻和感受呢?這節課我們就來欣賞巴金爺爺23歲時寫的一篇優美的散文《繁星》。

(教師板書課題。)

二、瞭解作者,鞏固字詞。

(1)、出示相關資料,瞭解巴金創作情況。

(2)、出示字詞,自主複習,加深印象。

三、初步欣賞,整體感知。

(1)、教師示範配樂朗讀。

(按時間順序出示三幅圖片:《孩子數星星》、《呼喚星星》、《船上看星》)

(2)、學生自由朗讀,教師指導。(配樂)

(3)、小組成員互讀,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並用簡潔的語言說一說爲什麼?

四、逐步感知,深入體會。

(1)、出示問題。

(作者寫了自己三次看星星的情況,每次看星星的感受是什麼?)

(2)、指名配樂朗讀,領悟精美片斷。

(3)、學生作答,教師引導。

(第一次:甜蜜、溫馨,繁星如母親。第二次:親密、投機,如夥伴。第三次:舒適、信賴,如知心朋友、母親。)

五、比較欣賞,拓展思維。

(1)、閱讀材料片斷,感知內容。

(2)、學生比較鑑賞。

(你喜歡《繁星》或《天上的星星》片斷哪些文字和語段?爲什麼?)

(3)、教師小結。

我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向巴金爺爺他們學習,學習他們在生活中善於觀察的好習慣,積累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

(學生再次欣賞配樂朗讀,總體感知,達到情感的陶冶和昇華。)

(4)、出示小詩,朗讀體會。

六、課後作業。

賞讀課文,體會語言的美。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繁星》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體會作者望星星的情況和感受。

2、學生交流自己對大自然的觀察和感受,並形成書面材料。

教學重點、難點:

重視閱讀過程中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納涼(nà) 半明半昧(mèi) 搖搖欲墜(zhuì)

霎眼(shà) 靜寂(jì) 艙面(cang)

2、解釋下列詞語。

納涼:乘涼。

半明半昧:一會兒明亮,一會兒昏暗。昧:昏暗。

霎眼:眨眼。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東西)。

搖搖欲墜:形容非常危險,就要掉下來或垮下來。

模糊:不分明,不清楚。

二、導入

1、作者簡介

巴金,生與904年,四川成都人,現代小說家、散文家。他的主要作品有:《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2、解題

繁星是常見的,卻引起古今中外無數人的遐想,巴金寫了“從前”“三年前”“如今”看繁星的感受。你有這樣的感受嗎?

三、閱讀課文,整體把握

思考:

作者是怎樣寫他“從前” “三年前”“如今”看繁星的感受的?找出相關的語句。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從前”看繁星,“我就會忘記一切,彷彿回到了母親的懷裏似的”。

“三年前”看繁星,這些星光“使我們覺得光明無處不在”,“好像它們就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在和我談話一樣”。

“如今”看繁星,“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

總之,在作者筆下,繁星是如此的親切,觀看繁星又是一件美好的事。

四、學習課文最後一段(第4段)

朗讀最後一段,展開聯想、想象。

思考:你是如何理解最後一段內容的?

學生討論、自由發言。

明確:第四段寫“我”在別人的指點下認識了壯如“巨人”的星座,感受到了“巨人還在跑”的樂趣。如果說第三段是從面上泛寫海上看繁星,那麼,第四段就是從點上特寫海上看星座。

讓學生髮揮想象,動手畫一畫“天上的巨人”。

五、品味語言

思考:

下面幾句話,作者把星天比作母親,把星星比作朋友,並和它們談話,表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感情?

1、望着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彷彿回到了母親的懷裏似的。

2、好像它們就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在和我談話一樣。

3、我望着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明確:第一句寫作者小時侯望星天的感受——甜蜜、溫馨,側重於表達對星天的依戀之情。

第二句寫作者三年前望星天的感受——親密、投機,側重於表達對星星的夥伴之情。

第三句寫作者如今在海上望星星的感受——愜意、信賴,側重於表達對星星的知心之情。

這幾句都表達了作者對繁星的熱愛,對光明的追求。在討論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感受,不強求同樣的答案。

六、探究

你一定也觀察過天上的繁星,你有哪些感受?比較一下,你的感受與巴金的感受有沒有什麼不同?

七、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段意

明確:

課文圍繞看繁星,依次寫了“從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個片段,表達了作者酷愛星天的深切感受。

第一部分(第1段),描寫“我”最愛看繁星,回憶從前在家鄉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2段),回憶“我”三年前在南京讀書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3——4段),描寫“我”在海上觀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八、小結

中心意思:課文按時間順序,緊緊圍繞“繁星”展開描寫,狀寫了“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抒寫了“我”由此產生的種種感受,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美的享受。

九、佈置作業

1、背誦第3段。

2、完成課後思考練習題。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繁星》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昧、墜”等3個生字,積累描寫繁星的詞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作者的寫作順序瞭解其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體會其看繁星的感受,學習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從文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以及她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4、學習用聯想和想象的手法寫景狀物,抒發情感;學習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重點】

由景物引發的聯想和不同感受。

【教學難點】

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恰當地表達感情。

【教學課時】

1課時

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本課“昧、墜、懷”三個生字,以及由這幾個生字組成的詞語。(重點)

2、學習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重點)

3、學習用聯想和想象的手法寫景狀物,抒發情感;學習修辭手法。(難點)

4、從文中感悟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類型:談話導入。

教師口述:同學們,你們觀察過夜晚的天空嗎?夜空中有什麼?星星是夜晚的精靈,在無邊的夜空,閃爍着智慧的光芒。同學們,你愛看天上的繁星嗎?每當你凝望那充滿神奇色彩的星星時,你的心情如何?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文壇巨匠——巴金對繁星的觀察和感受。(板書:繁星)

【設計意圖:用問句來設計懸念,引起學生的好奇,激發學生積極思考。】

二、介紹作者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代表作有《新生》《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

三、初讀感知

1、聽範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半明半昧,搖搖欲墜,懷抱

(重點指導生字:昧:不要讀成“wèi”;

墜:是翹舌音“zhuì”,避免讀成“zuì”;

懷:“懷”和“環”是形近字,不要讀成“huán”。)

②你認爲哪些詞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覆讀。

(2)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搖搖欲墜,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擺佈着,形容事物很多。

羣星密佈,形容有時明亮,有時昏暗。

半明半昧,形容極不穩固,就要落下來,或就要垮臺。

夢幻,沒有聲音;很靜。

寂靜,如夢的幻境;夢境。

納涼,乘涼。

(3)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四、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

(1)課文寫了什麼?(寫了“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看繁星的情境)

(2)課文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按時間順序。標誌有“從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

4、你最喜歡哪一次的星空,好好讀一讀,品味作者要抒發的情感。

五、研讀課文,體驗作者情感

1、從前在家鄉七八月的夜晚,……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說出作者第一次看星星的時間、地點。“我”感受到了什麼?指名品讀感悟。

(板書:從前 家鄉對家鄉的思念)

2、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

第二次看星星的時間、地點是什麼?“我”感受到了什麼?指名品讀感悟。

(板書:三年前南京彷彿和朋友對話)

3、如今在上海,每晚和繁星相對,……

第三次看星星的時間、地點又是什麼?“我”感受到了什麼?指名品讀感悟。

(板書:如今海上彷彿睡在母親的懷裏)

4、爲什麼三次看星空情況和感受會不同?

(明確:之所以不同,是因爲隨着作者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第一次“在庭院裏乘涼的時候……。”家總給人以溫馨的,表達了依戀之情。

第二次“星光在我們的肉眼裏……。”表達了與星之親密,投機的夥伴之感。

第三次“我望着那許多……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寫出了海上望星的無比舒心、安詳和陶醉的感受,以及與星的知心之情。)

5、看着滿天的繁星,“我”獲得了怎樣的樂趣?根據句式練習說話。

看着滿天的繁星,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之所以讓我們願意一讀再讀,是因爲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你能找出來並讀一讀,品一品嗎?

(大部分精彩語句在第3節,再讀第三節,回味、感悟、交流。)

比喻句——

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

(將我的眼睛模糊時所見的無數星星搖搖欲墜的情態,比做“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十分生動形象,富有情趣。)

擬人句——

我望着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在作者的眼裏,天上那許多認識的星星都有眼睛、有嘴巴、有思想,它們走近我,同我交談。這樣寫,將我與大自然融爲一體,命筆含情,追求意境,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萌其情,產生無窮的遐想。)

排比句——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

(依次從觸覺、聽覺和幻覺的角度描寫海上之夜令我產生的種種美感。它們由表及裏,由淺入深,一氣呵成,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靜謐和奇妙,使讀者受到強烈的感染。)

【設計意圖:比喻、擬人、排比的句子體會,使學生感受到大自然與人類的融合,使學生受到強烈感染。】

教師範讀,指導朗讀。

方法指導:《繁星》一文運用了大量的想象與聯想。在品讀想象的過程中,教師要激勵學生採用各種形式的“讀”。如默讀、吟讀、品讀、說讀等,通過讀把語言文字轉化成一幅幅生動可感的畫面。

文中的修辭手法也別具匠心,其表現手法,主要集中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上。我們要先品析這些修辭事物妙處,同時將文中看不到的事物與所見的事物結合,將人們看不到的情景展現出來,既鍛鍊學生的想象力,有感受了作者的情感。

六、內化語言,拓展延伸。

仿寫:師過渡:在作者的筆下,繁星點點,勝似仙境,美妙無比。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爲文章既有對星空真實的描繪,也有作者自己豐富的聯想,這種寫法就叫作虛實結合。模仿課文的寫法,按照句式也寫一段這樣的話。

漸漸地___________,我彷彿看見___________,我彷彿聽見__________,我覺得_________________。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尋找虛寫景物的句子。

(2)學生找出這些句子後進行賞析,並按要求寫作。

(3)大膽交流彙報自己所寫的句子。

七、課堂小結

人們常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其實,就在我們身邊都有很多美的景,美的人,美的事和美的心靈等等。只要我們學着用巴金眼光去認真觀察大膽想象一定會有收穫。

八、當堂檢測

1、文章寫到了“我”幾次看繁星?

2、文章首句“我愛月夜,但我也愛星天”,作者在這裏強調的是前者,還是後者?爲什麼這樣寫?

九、課後作業

板書設計

繁星

巴金

從前,家鄉對家鄉的思念。

嚮往美好生活 ,三年前南京彷彿和朋友對話熱愛大自然。

如今 ,海上彷彿睡在母親的懷裏。

課後反思:

成功之處

1、我對“繁星”的“繁”的詞義理解先是通過預習從字面上瞭解字義,然後通過觀看繁星點點的畫面和老師的講述“星星非常多,一顆緊挨着一顆。”形象深刻地記住它的字義是“多而密”。在教學“懸”和“搖搖欲墜”的詞義和它們之間的關係時,也是先通過預習從詞典上了解它們的詞義,接着等到欣賞描寫繁星的精彩語段時出示繁星圖,實地演示“船在動,星也在動,它們是這樣低,真是搖搖欲墜呢!”讓學生不僅獲知了它們的詞義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還明白了運用語言的能力,駕馭語言的智慧,是來自心靈的感受和力量。海上夜晚,繁星點點的如夢幻境,語言的魅力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教學作者觀看繁星獲得的樂趣時,先從文中找到有關的語句,然後通過教師的肢體語言和學生的生活成長經歷,真正地感受當時的那種樂趣,情不自禁地進入文本的內核。

2、語文中閱讀的教學不僅僅是掌握文章的語句,學習寫作的技巧,閱讀教學的過程必然也是學生情感體驗積極內化的過程。

不足之處:

在進行感受“彷彿睡在母親的懷裏”時應該播放《搖藍曲》讓學生通過外來的“營養”,音樂與文學的千絲萬縷的聯繫,感受母親的懷抱是愜意的的、溫暖的,是一個可以依賴的懷抱。

從這個教學案例及反思中,我真切地感到要上好一堂課,當好一名教師,真正的功夫在課外,文學、音樂、美術、藝術、歷史、文藝理論……一切都應該有所涉獵,有的更需要潛心鑽研琢磨。只有具備了紮實的業務基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站在講臺上胸有成竹,指點馳騁間纔不失爲一名爲師者。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繁星》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的生字。

2、理清本文的行文思路,知道文章是按時間和地點的順序描寫了三次星空。

3、學習並運用聯想和想象來寫景狀物,抒發觀賞景物時的感受。

【過程與方法】

1、體會作者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描寫。

2、誦讀課文並揣摩作者由眼前實景產生的聯想和想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由景物引發的聯想和不同感受。

難點

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恰當地表達感情。

教學準備:

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蒐集巴金的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同學們,星星是夜晚的精靈,在無邊的夜空,閃爍着智慧的光芒。你愛看天上的繁星嗎?當你凝望那充滿神奇色彩的星空時,你的心情如何?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文壇巨匠巴金爺爺對繁星的觀察和感受。

2、(多媒體出示巴金簡介)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代表作有《新生》《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春天裏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他的文字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多媒體出示)

2、查字典理解詞語。(多媒體出示詞語)

搖搖欲墜:形容非常危險,就要掉下來或垮下來。

半明半昧:一會兒明亮,一會兒昏暗。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的東西)。

3、分小節讀課文。

三、研讀課文,體會作者情感

1、默讀課文,完成表格。(多媒體出示)

2、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多媒體出示)

(1)在__________(時間),__________(地點),我看着________________,感覺到________________。

(2)在__________(地點),__________(地點),我看着______________,感覺到________________。

(3)在__________(時間),__________(地點),我看着________________,感覺到________________。

3、爲什麼作者三次看星空的情景和感受會不同?

(明確:作者三次看星空的情景和感受不同,是因爲隨着作者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細微了。)

第一次:“從前在家鄉七八月的夜晚……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表達了思念之情。

第二次:“星光在我們的肉眼裏……我們覺得光明無處不在”表達了對生活充滿光明、希望之感。

第三次:“我望着那許多……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寫出了海上望星的無比舒心、安詳和陶醉的感受,以及與星空的知心之情。

4、看着滿天的繁星,“我”獲得了怎樣的樂趣?根據句式練習說話。

(多媒體出示)看着滿天的繁星,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之所以值得我們一讀再讀,是因爲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你能找出來並讀一讀,品一品嗎?

(大部分精彩語句在第3自然段,再讀第3自然段,回味、感悟、交流)

擬人句:我望着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排比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

6、讀下面的句子,用加點的詞語照樣子寫句子。(多媒體出示)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

我望着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四、小結課文,複習詞語

1、請寫出幾個描寫星空的詞語。

例:星羣密佈

( )( )( )

2、複習詞語。

納涼星羣密佈靜寂半明半昧搖搖欲墜夢幻

五、總結仿寫,拓展作業

1、仿寫。

在作者的筆下,繁星點點,勝似仙境,美妙無比。本文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爲本文有對星空真實的描繪,也有作者自己豐富的聯想,這種寫法就叫作虛實結合。模仿課文的寫法,按照句式也寫一段這樣的話。

(多媒體出示句式)

我望着____________________,我彷彿看見________________,我彷彿聽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覺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尋找虛寫景物的句子。

(2)學生找出這些句子後進行賞析,並按要求寫作。

(3)大組交流彙報自己所寫的句子。

2、拓展。

(1)將自己看繁星的經歷寫成一段話。

(2)畫一幅星空圖,並寫上幾句話。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主要內容是巴金描寫三次看星星的經歷,作者着重地描寫了第三次在海上看星星的過程,文章語言非常的優美。多角度的寫景,在這一部分上,我覺得我處理的是理性有餘,感性不足。這樣的一種美景,我認爲只有把氣氛用自己的語言渲染的到位,讓學生充分地去體驗,讓學生感受到散文的美。這樣讓學生感受到散文語言的美,才能達到這節課的最終目標與良好效果。

教學反思

《繁星》是巴金先生寫的一篇優美的散文,描寫了作者在不同時期、不同地方所看到的繁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及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同時引發起我們對於美好事物的嚮往。

1、教學效果(思效)。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所以在教學本課時我充分地將課堂還給學生,我感覺這是本節課最成功的的地方。

課前我只是跟學生簡單地介紹了一下作者巴金的生平以及寫作背景,然後以“美”作爲線索讓學生自由地品讀文本,在朗讀中找出文中覺得最美的句子,並說出自已的理由。學生對哪兒感興趣就讀哪兒品味哪兒,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當他們被文中的美景深深陶醉時,我進行了及時的拓展,引導學生去欣賞文本之外的詩歌,拓寬他們的視野,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來體會星空的美妙。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所謂“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學生所學最終都將應用於自身學習和生活。學習完課文,讓他們用文字描繪出自已眼中或心目中的星空,進行課堂小練筆。當孩子們朗讀自已所寫的小練筆時,我很爲那些生動、有趣、唯美的語言感到讚歎,當教師把時間和自由還給學生時,你會發現:孩子們的心中擁有着最美的世界。

本節課也有明顯不足:由於課堂時間預設不足,導致小練筆時間不夠,有部分學生沒有完成,留下一定遺憾。另外,課文品讀也不是很到位。

2、教學收穫(思得)。

(1)多媒體的恰當運用,讓教學效果更好。上課一開始,我就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美麗的星空,把學生帶進了一個新奇夢幻的世界。接着,藉助媒體展示了作者巴金的簡介及作品等,使學生對巴金的生平及其作品留下了較爲深刻的印象。

(2)引領學生品味語言,重視朗讀。本文的語言非常優美,所以,找到“美”、讀出“美”、品味“美”就成了本課朗讀的主線:讓學生找出文中覺得優美的句子,試着讀出感情。同時揣摩語言並說一說:你找到的這句話美在何處?又是通過什麼來表達美的?這樣進行比較閱讀,找出文中運用這些修辭的語句,認識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的作用,體會到這些修辭手法很好地體現了作者的感情。以讀代講的形式,不需要理解分析。

(3)學會積累,學會運用。模仿課文虛實結合的寫法,按照課文句式寫一段面對夜空產生的聯想和想象。當堂達到學以致用。

3、不足之處(思失)。

《繁星》這篇課文的語言非常優美,多角度的寫景,是一篇非常好的範文,但是遺憾的是:我個人感覺沒有“用”好:

(1)這樣的課文應該讓學生充分地去體驗,讓學生感受到散文的美——讓學生感受到散文語言的美,纔有感染力。可惜的是,我在課堂處理上有點過於理性分析,感性不足。

(2)教師的語言還不夠精煉,感染力不夠強,沒有更快更深入地帶領孩子走進文本。

4、改進措施(思改)。

最應該改進的還是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應該留足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比如,提問時,要注意留給學生充分思考時間,不要急於給學生“要答案”,關注學生能力的鍛鍊、等待學生的成長。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繁星》教案 篇五

教材簡析

課文按照“從前”——“三年前”——“如今”的時間順序,緊緊圍繞“繁星”展開描寫,描寫了“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觀察細緻,情感豐富細膩,借對繁星的描寫,抒發他熱愛自然、嚮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美的享受。在寫作手法上作者描寫繁星採用了由實到虛,虛實結合的手法,並運用了比喻、擬人和排比等修辭手法,將自己與大自然融爲一體,命筆含情,意境優美,使人如臨其境,受到強烈的感染。

教學目標

①能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梳理出文章寫作的順序、思路;

②能觀察景物,並運用聯想和想像來描寫一段文字,抒發自己的感情;

③感受作者熱愛自然,嚮往美好生活的情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談出自己的體會;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在不同時間地點觀星的感受,領悟作者熱愛自然,嚮往美好生活的情感。

課前準備

學生熟讀課文,讀準字音,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收集有關星星的天文知識。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能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思路。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導入語:同學們,你們瞭解星星嗎?當你在由星星的夜晚看天上的繁星時會產生什麼樣的感受呢?(學生交流查閱的知識及感受)。

學生:聽人說人死了以後會變成天上的星星。

學生:星星都是橫行。

學生:星星在夜空中一閃一閃的很美。

教師: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巴金在觀看繁星時又是怎樣一番感受。

(板書課題,出示目標。)

檢查預習

1、組織學生介紹作者、寫作背景。

明確:巴金,現代著名作家,傑出得語言大師。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巴金是筆名。主要作品有《家》,《春》,《秋》等,本文選自《海行雜記》,作者在23歲時乘郵船赴法留學“向西方找真理”,在郵船航行期間撰寫了此書。《繁星》是其中的一篇遊記,寫於1927年1月。

2、讀準加點字的字音,並會解釋詞義。

昧搖搖欲墜霎眼

明確:(先請學生讀並解釋,老師引導學生評價、判斷、補充。)

整體感知

教師指導語:文章語言優美,情感豐富,只有在讀中才能品味本文的真諦,下面我們全班進行一次朗讀比賽。

明確要求:

1、要求讀得通順,讀音正確,注意句子、段落之間的停頓;

2、朗讀時聲音響亮,讀出感情。

(學生分成四大組,每組選派一名代表及評委,老師組織各組代表進行比賽)

比賽小結:由各組的評委對選手的朗讀進行評比,說出其存在的優點與不足。

梳理思路:學生四人一組合作討論,梳理文章的結構思路,小組選派代表發言(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明確:課文圍繞繁星依次寫了“從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個片斷。[]

從前,在家鄉,七八月的夜晚

三年前,在南京,靜寂的夜

如今,在海上躺在艙面上,仰望天空

有一夜,在船上,看天上

課後學習

1、畫出文中你最欣賞的語句,並用簡要的語言作一點評。

2、觀察並描寫你身邊的某一景物,適當融入自己的感受,不少於100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明確作者在不同時間、地點、情景下觀看繁星的感受,體味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學習作者通過觀察,藉助聯想、想像寫景抒情的寫作手法,從而採用由實到虛、運用想象與聯想的寫作手法寫一段文字。

教學設計

精讀品析

導入語:我們明確了課文內容緊扣“繁星”展開,下面請大家思考並回答問題:

1、作者是如何描寫每次觀星的情景的?請把描寫星星的句子找出來,並進行點評(從修辭手法、用詞的生動貼切等方面)。

明確:第一次:“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第二次:“寂靜的夜,一片菜園,星羣密佈的藍天”。

第三次:“深藍色的天空裏懸着無數半明半昧的星。……夢幻的”。

第四次:“那四顆明亮的星是頭,下面的幾顆是身子,……巨人”。

2、作者每次觀星都有不同的感受,請你分別找出相應的語句,並思考每次的感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並進行點評(從修辭手法、用詞的精妙等方面)。

明確:第一次:“望着星空……彷彿回到了母親的`懷裏似的。”這裏表達了作者望星空產生的甜蜜、溫馨之感和依戀之情。

第二次:“星光在我們的肉眼裏雖然微小……它們……談話一樣。”這幾句既?鍃俗髡叨怨餉韉淖非螅?直澩鍃俗髡哂胄切喬酌堋⑼痘?幕鋨櫓?小?/P>

第三次:“我望着……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這裏寫出了海上望星星的無比舒心、安詳和陶醉的感受,以及與星星的知心之情。

第四次:“看,那個巨人還在跑呢!”表露了作者涌動的激情。

四次觀星作者均充分發揮了想象和聯想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將夜空中繁星的美景展現在讀者面前。

3、比較幾次看星的情景的不同與相同,思考爲什麼會有不同?

明確:共同點:作者幾次寫繁星均採用了由虛到實,虛實結合的寫法,一是眼前的景物,二是由眼前的景物產生的聯想和想象,都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不同點:隨着作者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和細微了作者的思想也在逐步變化着。

(以上問題先組織學生自讀思考,邊讀邊在書上作批註,再小組交流討論,小組選派代表全班交流,學生互評。)

拓展探究

教師指導語:在作者筆下,“繁星”是多麼的美麗,令人無限地遐想,讓我們一起再次朗讀3、4小節,體味作者運用想象和聯想由實倒虛、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寫景寫感想。

1、組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可以反覆練)

2、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仿寫一段文字。

要求:①選你最感興趣的一處景物;

②要求採用由實到虛、運用想象與聯想的寫作手法;

③字數300字左右。

3、學生仿寫,交流,師生互評。

4、小結,組織學生背誦課文第三段。

課後學習

1、收集有關描寫星星的詩歌或散文,進行摘抄點評。

2、約幾個好朋友在晴朗的夜晚觀察星星,並用簡要的語言寫出一點感悟。

3、背誦課文第三段。

板書設計

繁星

巴金

時間地點情況及感受

從前在家鄉甜蜜溫馨的依戀之情

三年前在南京親密投機的夥伴之感

如今在海上船艙上知心之情

有一夜在船上涌動激情

(設計/蔡玲雅)

評點

其一:教學時注重將文本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結合,設計了學生談觀星的感受;學生進行仿寫練習,藉助日常生活的經驗,抓住最感興趣的一處景物,以課文3、4小節爲例通過模仿作者由實到虛、運用想像與聯想的寫作手法將之內化爲自身的寫作經驗。

其二:注重朗讀教學,通過設計朗讀比賽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朗讀中體驗情感加深對文本內容、寫作手法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語感。

其三:學生學習對文本內容進行圈點勾畫作點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繁星》教案 篇六

一、教學目標:

1、樹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學會幹茶大自然。

2、學習並運用聯想和想象寫景狀物,抒發感情。

3、學習並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1、學習並運用聯想和想象寫景狀物,抒發感情。

2、學習並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三、課時安排:

三課時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

第一課時

全體朗讀

(一)作者介紹

巴金:原名李堯棠,現代小說家、散文家,主要作品長篇小說《家》《春》《秋》,本文選自《海行雜記》,1923年到上海學習,1927年乘“昂熱”號在航行期間撰寫了38篇小文章,《繁星》是其中一篇。

(二)字詞

1、四字短語:半明半昧搖搖欲墜

2、多音字:和模

3、形似字:瑩螢熒墜墮

(三)理解課文

本文短小精幹,思路清晰

寫作線索:觀察星星

自讀習題:

1、說出三次看星的時間、地點。

2、作者三次觀星觀察到的星有什麼不同?作者每一次觀星的感受受否相同?

3、作者爲什麼會有不同的感受?

學生獨立完成並了出提綱相互討論:

1、寫作順序:時間順序(從前三年前如今)

2、見書。依戀――親密--知心、舒心

4、隨着作者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

(四)揣摩語言:

學生找出文中寫得好的句子,談談爲什麼好?(好在何處)

教師明確:

1、修辭(比喻、擬人、排比)

2、想象和聯想

(五)作業:

1、字詞

2、造句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繁星》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認識“昧、墜”等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課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滿天的畫面。

教學重難點

能說出自己看夜晚繁星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同學們,星星是夜晚的精靈,在無邊的夜空中閃爍着智慧的光芒。你們愛看天上的繁星嗎?每當凝望那充滿神奇色彩的星星時,你的心情如何?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文壇巨匠--巴金對繁星的觀察和感受。(板書課題)

2、作者簡介。(出示作者的照片及資料)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2、查詞典理解詞語。

3、分段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從“時間、地點、繁星的樣子”三個方面梳理作者三次看繁星的經歷,並體悟作者不同的情感,可通過表格解說。

2、全班分享交流。

(1)交流:學生梳理每個自然段的內容,逐行彙報填寫的內容。

(2)引導:學生梳理第三列信息。

(3)藉助表格,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想象畫面:什麼時候能看到繁星?(夜晚)作者用了一個什麼詞來描繪看到的繁星?(密密麻麻)閉上眼,想象作者看到的畫面。(星星閃閃爍爍,像無數顆珍珠撒滿夜空……)

2、指導朗讀:炎熱的夏夜,你坐在庭院裏,享受着習習的涼風,看着一閃一閃的星星,會產生怎樣的感受?想象這畫面,讀出感受。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想象畫面:三年前作者在南京的住所後的菜園裏看見的星星是什麼樣子的?(星羣密佈)又有什麼感受?(光明無處不在)

2、“星羣密佈”是什麼意思?與“密密麻麻”相比,有什麼不同?(“密密麻麻”只能突出星星又多又密,“星羣密佈”還能體現出星星是一羣一羣分佈的。)

3、“光明無處不在”是什麼意思?(雖然星星的光亮很“微小”,但是因爲星星很多,一羣一羣的,分佈很廣,所以“光明無處不在”。柔和清亮的光在夜空中閃爍,寧靜又溫馨。)句子除了表示到處有星光外,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雖然身處黑暗的舊社會,但作者對未來充滿希望、充滿信心。他嚮往光明、追求光明,望着星空就感到“光明無處不在”。這時,他愛星空的感情比以前更深了。)

4、指導朗讀:邊讀邊想象畫面,“微小”弱讀,“光明無處不在”聲音延長。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想象畫面:“如今”作者在海上看星空,看到的星星是什麼樣的?(半明半昧、搖搖欲墜)通過這些詞語,你想到了怎樣的畫面?(星星是時暗時亮的,忽閃忽閃的,讓人感覺它們在不停地動;又因爲海面寬廣,水天一色,所以星星顯得很低。星星那麼低,又不停地動,就給人一種搖搖欲墜的感覺。)

2、讀“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這句話,你想到了怎樣的畫面?(星星離“我”更近了,還調皮地在“我”身邊飛舞嬉戲,讓“我”覺得不孤單……)讀“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你想到了怎樣的畫面?(星空遼闊無垠,作者在星空下顯得很小很小;星星很低很低,發出柔和的光,像螢火蟲一樣在作者身邊飛舞,給作者帶來光明和溫暖。在這樣的環境下,作者就像睡在母親的懷抱中,溫馨甜美。)

3、指導朗讀:想象仰躺在艙面上,仰望海上星空時的心境,讀出感受。朗讀描寫“螢火蟲”的比喻句時,語調活潑,語速輕快;朗讀“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時,語調柔和,語速舒緩。

五、深化主旨,課堂小結。

作者細緻入微地捕捉到繁星的樣子,離當下越近,描寫越細緻。讀這樣的文章,我們要充分發揮想象,想象文章描寫的畫面,深入理解文章,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

教學反思

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美麗的星空,把學生帶進一個新奇夢幻的世界。接着,藉助多媒體展示作者巴金的照片及資料,很好地填補了學生的知識空白,使學生對巴金的生平及作品留下較爲深刻的印象。學生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熱愛自然的情感,但受人生經驗的影響,對追求光明的情感理解有限。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繁星》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樹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學會觀察大自然。

2、學會並運用聯想和想像的手法來寫景狀物,抒發情感。

3、學習並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星空《天上的街市》

二、檢查預習,瞭解作者

1、字音字形模

2、作者介紹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人,現代小說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三、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

巴金寫了幾次觀察星空?按照什麼順序安排的?

明確:從前————————三年前————————如今時間順序

2、再讀課文了解三次看星空的地點和感受

時間

地點

感受

情感

從前

家鄉

回到母親的懷裏(甜蜜,溫馨)

對星空的依戀

三年前

南京

我的朋友在和我談話

(親密,投機)

與星星的夥伴之意

如今

海上

彷彿聽到它們小聲說話,覺得睡在母親的懷裏(安詳,愜意)

與星星的知心之情

四、分析課文

1、比較三次看星空的感受爲何會不同?

明確:年齡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與感知逐步深入。

2、研究三次寫觀察星空感受的句子及情感。

感受及情感見上面表格。

3、爲什麼在作者的心目中星星、星空彷彿有生命似的?

明確:作者熱愛星空,熱愛大自然,在他的心目中,繁星是母親,是朋友,繁星象徵着光明,在星空下,他感覺溫馨,甜蜜,愜意,所以星星、星空彷彿有生命似的。

4、明確作者的情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開頭第一句,直抒胸臆)

五、體會語言

1、找出文中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的句子,體會其妙處和作用。

比喻:螢火蟲生動形象,富有情趣

擬人:說話與自然融爲一體,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

排比:柔和的靜寂的夢幻的

從不同的角度寫海上之夜令我產生的美感,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美妙。

2、學習並運用聯想和想像

聯想:實———————實

想像:實——————虛聯繫點

學生畫出文中運用了聯想或想像的語句並分析其間的聯繫點

觀看星空,展開想像或聯想,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3、理解精妙的語句

微小無處不在

因爲當時作者很年輕,充滿幻想,充滿朝氣,所以他會覺得微小的星光中光明

無處不在

看,那個巨人還在跑呢!

跑:既寫出了巨人星座的形狀,有暗示船在前行,也表現了作者的激情。

看:呼喚讀者,感情上與讀者直接交流,更加引人注目。

六、總結課堂,佈置作業

運用至少一種修辭手法,並用聯想想像的手法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