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第4課《一着驚海天》教案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第4課《一着驚海天》教案

語文《一着驚海天》教案一

一、教材簡析

本文選自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軍報》。有改動。本文記者多次協調,隨直升機飛降到遼寧艦上。在戰場,記者獲准進入遼寧艦艦島塔這一位置採訪,並充分利用這個視角,見證了我國艦載戰鬥機首架次成功着見的全過程。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瞭解通訊的基本常識,學習本文將重大題材的新聞事件寫成一篇好通訊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

學習本文具體、形象、生動、詳盡的描述。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祖國在富國強兵道路上取得的巨大進步,增強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掌握本文用詞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學習本文環境描寫和側面描寫的作用。

難點:

增強自豪,激發愛國熱情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自主合作交流法

五、教學用具

課件、錄音

六、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同學們,誰知道我國首架航空母艦叫什麼呀?(學生回答:“遼寧艦。”)對的,在2012年,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架次成功着艦,當時在全國引起了巨大的熱潮,同時也備受世界人民的關注,在全世界的面前彰顯了中國的強大綜合實力,揚我國威,可謂是非常自豪的事。今天,我們就來重溫一下當時的盛況吧。

2】檢查預習略

3】四邊互動整體感知

1.快速瀏覽課文,概括本則通訊報道了一個什麼樣的重大題材的新聞事件。[

明確:本文抓住殲-15艦載戰鬥機首次成功着艦這一歷史意義的時刻,採用現場特寫的寫法,生動再現了舉世矚目的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次成功着艦那驚心動魄的一刻。

2.圍繞殲-15艦載戰鬥機首次成功着艦,本文依次記敘了什麼內容?

明確:敘了工作人員就位、安全觀察員檢查阻攔索、塔臺廣播、着艦指揮員引導、戰鬥機穩穩着艦。

3.作者集中筆墨主要敘寫的是什麼環節?

明確:中筆墨主要敘寫的是塔臺指揮和着艦動作這些環節,將着艦的前後過程清晰完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4】四邊互動深入探究

1.精讀課文第3、4段,簡要分析這兩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

【1】內容上:這兩段揭示了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次着艦的意義,並交代了航母艦載戰鬥機着艦是世界上公認的風險的難題;

【2】結構上:這兩段渲染了一種緊張的氛圍,引發讀者的關注,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爲下文寫艦載機成功着艦後人們的喜悅作鋪墊。

2.這篇通訊在描寫艦載戰鬥機着艦過程時多次描寫了周圍人的神態和心情,小組合作討論:作者這樣安排有什麼用意呢?

明確:

【1】表現人們對我國航母艦載機首次着艦的關注;

【2】烘托當時緊張的氛圍,勝利的喜悅等;

【3】增強新聞的現場感,增強作品的感染力;

【4】側面表現艦載機着艦風險極大、意義重大,從而突出了主題。

5】小結

1.主題:

本文抓住殲-15艦載戰鬥機首次成功着艦這一歷史意義的時刻,採用現場特寫的寫法,生動再現了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次成功着艦那驚心動魄的一刻,表現了英雄航天員鎮定自若、獻身國防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2.寫作特點

【1】敘事完整,鋪排有序。

課文對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架次着艦試驗這一重大事件,從身着不同顏色馬甲的工作人員,到飛行塔臺內的着艦指揮員與飛行員的連續對話,整個試驗過程都作了完整的記敘。記敘緊緊圍繞着檢查甲板、塔臺廣播、着艦指揮員引導、戰鬥機降落這一套程序來展開,條理清晰,毫無雜亂之感。

【2】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艦載戰鬥機着艦試驗是一個複雜、危險的系統工程,每一個環節都同成功失敗密切相關。要把這一切都記錄下來,是不可能的,也完全沒有必要。因爲讀者最關心的還是戰鬥機能否成功着艦這一件事。那麼關係到成功着艦的關鍵環節是什麼呢?作者就是緊緊抓住這些環節來展開敘寫的。這些關鍵環節就是塔臺指揮和着艦動作。作者集中筆墨主要敘寫了這些環節在着艦過程中的狀態,將着艦前後過程清晰完整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3】文風平實,脈絡直觀。

作者在敘寫中,將緊要處的口令和動作都用實詞準確地闡述,爲的就是讓讀者更加直觀易懂,讓艦載戰鬥機着艦這一高深的試驗事件更加平實,爲讀者揭開高科技的神祕面紗。

6】拓展延伸

課外蒐集其他關於此事件的新聞報道。

7】課堂練習

再次默讀課文,找出新聞的六要素。

人物:着艦指揮員及衆工作人員

時間:2012年11月23日

地點:渤海某海域

原因: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架次着艦

經過:在渤海某海域,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架次成功着艦。

8】作業

教師引導學生課後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並預習下一課時內容。

9】板書設計

一着驚海天

——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架次成功着艦

一、導語:交待着艦的自然環境

二、主體:

1.準備着艦的場景

2.着艦的意義和難度

3.飛行員與着艦指揮員的對話

4.成功着艦

三、中心:自豪感,自信心,凝聚

語文《一着驚海天》教案二

教學目標

1.感知文章內容,瞭解這則新聞的意義。

2.學習作者抓現場特寫,鋪排有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手法。

3.增加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通訊的文體特點.

教學難點:揣摩文章寫作手法,品味文章語言特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着驚海天”,是我們遼寧號航空母艦首次戰鬥機成功首艦的寫照,到底是怎樣驚海天的呢?今天,我們就學習這篇文章,感受我們祖國偉大的軍事力量。

二、背景*

艦載機是航母編隊實施艦隊防空、抵近威懾、縱深打擊和戰場控制任務的核心裝備,如果把航母編隊比作一名武士,艦載戰鬥機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劍,因此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於2012年11月23日正式進行了着艦試飛。

三、文體知識

1.通訊的定義:是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具體、生動、形象地反映新聞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種新聞報道形式。它是記敘文的一種,是報紙、廣播電臺、通訊社常用的文體。它包括人物通訊和事件通訊兩類,它和消息一樣,要求及時、準確地報道生活中有意義的人和事,但報道的內容比消息更具體更系統。

2.通訊的特點:嚴格的真實性;報道的客觀性;較弱的時間性;描寫的形象性;議論色彩較濃。

3.通訊和消息的區別

相同點:兩者都是新聞體裁,都有真實性和時效性要求。

不同點:(1)從內容上看,消息內容廣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報道,不求細節反映;通訊報道的是有影響有特點的人和事,可以蒐集材料,選擇更典型的事例,全面深入報道失誤的來龍去脈,反映事物本質,並容許細節描寫。

(2)從表達上看,消息多用敘述,語言簡潔明快;通訊雖也以敘述爲主,可以靈活運用描寫及抒情、議論,並可使用比喻、擬人、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提高語言表現力;

(3)以時效性看,消息要求更高,它應該比通訊來得更快。

四、預習檢測

1.字音檢測

着()陸 凜()冽 默契()

殫()精竭慮 鐫()刻 桅()杆

嫺()熟

2.掌握釋義

白手起家:比喻原來基礎或條件很差而創立一番事業。

殫精竭慮:用盡精力,費盡心思。

鐫刻:雕刻。

浩瀚:形容水勢盛大,也形容廣大或繁多。

嫺熟:熟練。

驚心動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

五、學習新課

(一)初讀感知

1、請同學們讀課文,並在課本上及時做好旁批和圈點。體會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風格。

朗讀要求:

1.劃分文章部分、層次分別用雙豎線、單豎線。

2.認爲用得好的詞語用方框。

3.關鍵語句(或寫得好的語句)用波浪線。

4.有疑問的地方,用問號標註。

2、層次結構

第一部分(1-4):交代着艦的環境及着艦前的準備情況,敘述此次着艦的意義和困難。

第二部分(5-19):詳細報道了艦載機成功着艦的過程。

第三部分(20-25):描寫了艦載機成功着艦後,人們激動、幸福的場景。

(二)課文品讀

第一部分(1—4段)

1.文章的主標題有何妙處?

“一着”是指我國利用阻攔索使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架次成功着艦,“驚海天”生動地寫出了此舉造成的影響之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艦載戰鬥機着艦的大環境,也指整個世界。一個主謂賓短語做主標題,強烈的鏡頭畫面感躍然紙上,“一着”“驚海天”對比鮮明,很容易讓讀者心頭一震,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2.第①段屬於什麼描寫?有何作用?

屬於自然環境描寫。作者對海天環境進行了一個全景式的描寫,使航母、海洋、風浪交織成一幅壯美的圖畫。爲下文詳寫艦載機在困難重重之下成功着艦作鋪墊。

3.第③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①揭示我國航母艦載機首架次着艦的意義——它承載着國人強軍的夢想,而艦載戰鬥機着艦是世界公認的風險的難題。②渲染出緊張的氛圍,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爲下文寫艦載戰鬥機成功着艦後,人們的喜悅作鋪墊。

第二部分(5—19段)

4.作者把艦載機着艦比作“刀尖上的舞蹈”,賞析這個比喻的好處。

將艦載機着艦比作“刀尖上的舞蹈”,形象生動地描寫出了“着艦”的艱難、危險性之大,語言生動形象,也渲染了緊張的氣氛,使讀者爲之捏一把冷汗。

5.飛行員與艦載指揮員的對話爲什麼如此簡短?

此處的對話簡潔準確,讓讀者更加直觀易懂,讓艦載戰鬥機着艦這一個高端的試驗事件更加平實,爲讀者揭開高科技的神祕面紗。簡簡單單的對話,簡簡單單的口令,是對當時緊張、嚴肅、莊重的氣氛的詮釋,在那樣一個緊張的時刻,容不得人有半個多餘的字。

6.第18段重點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及描寫方法?有何作用?

運用對偶和誇張、比喻的修辭手法,“聲如千騎疾,氣卷萬山來”本段第一句運用對偶、誇張、比喻,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艦載機着艦時的浩大聲勢,具有感染力。

“聲如千騎疾,氣卷萬山來。”感受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次成功着艦驚心動魄的氣勢。

運用對偶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增強文章氣勢,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戰鬥機着艦時的浩大聲勢,具有感染力。運用細節描寫,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戰鬥機着艦的情形。

“震耳欲聾”“轟鳴”描繪出戰鬥機着艦時巨大的聲音,“眨眼之間”“剎那間”“疾如閃電”等詞描繪出戰鬥機着艦時震撼場面。

7.作者把艦載機成功着艦的形狀比作“V”字,有何寓意?

作者把艦載機成功着艦後阻攔索拉伸的情景巧妙地想象成一個巨大的“V”字,既形象展示了阻攔索的實際形態,又暗示了着艦的勝利完成,給讀者帶來了非常強烈的視覺效果。

“牢牢地”“穩穩地”生動地寫出我國着艦技術的成熟和飛行員操作技能的嫺熟。“定格着一個象徵勝利的巨大‘V’字”的特寫鏡頭,既是對當時情景的生動再現,更是表現了作者對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次成功着艦喜悅和自豪。

第三部分(20—25段)

8.文中在描寫艦載機着艦過程時多次描寫了現場人的情形,有何作用?

運用側面描寫作用分析法。

①表現人們對我國航母艦載機首架次着艦的關注。

②烘托當時緊張的氛圍、勝利的喜悅等。

③增強新聞的現場感,增強感染力。

④側面描寫表現艦載機着艦風險極大、意義重大,從而突出了主題。

9.引用某大國上將的話有什麼作用?

彰顯出了先進發達國家對我國的歧視,暗示當時我國航母艦載機着艦面對的困難之大,同時這也更加激發了我國科研人員頑強不屈、爲國爭光的鬥志,烘托了此時的成功。

10.最後一段重點採用了哪些表達方式?有何作用?

重點採用了抒情和記敘的表達方式,進一步表達出了人們激動、興奮的心情,同時也點明瞭艦載機成功着艦這個事件的重大意義。

六、研讀探索

有人說,這是一篇振奮人心、凝聚正能量的通訊。請結合文章內容和現實,談談你的理解。

①鴉片戰爭以來,由於落後於人,中華民族先後遭受到許多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經歷了百年屈辱。慘痛的歷史教訓讓中國人民懂得了“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富國強兵,一直是中國人民的夢想。這篇通訊向我們介紹了“遼寧艦”艦載機首架次着艦並獲得成功的過程,這是中國人民在富國強兵的道路上取得的一次大勝利,所以振奮人心。②這篇通訊讓我們看到我國在富國強兵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進步,增強了中國人民的自豪感,增強了中國人民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增強了中國人民的凝聚力。

七、探究主旨

本文采用現場特寫的形式,抓住殲-15艦載戰鬥機首架次成功着艦這一歷史意義的事件,生動再現了舉世矚目的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架次成功着艦的過程,表達了作者強烈的自豪感和愛國情感。

八、歸納藝術特色

1.敘事完整,鋪排有序。本文對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架次着艦這一重大事件,從身着不同顏色馬甲的工作人員所做的着艦前的準備工作,到飛行塔臺內的着艦指揮員與飛行員的連續對話,再到艦載機成功着艦,整個試驗過程都做了完整的記錄。條理清晰,鋪排有序,毫無雜亂之感。

2.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塔臺指揮和着艦動作是關係到成功着艦的關鍵環節,是讀者最關注的,作者緊緊抓住這些重點內容,集中筆墨敘寫了這些環節,主次分明,詳略得當地將着艦前後過程清晰完整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3.採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

文中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我國科研人員頑強不屈、無私奉獻的精神,增強了語言的表達氣勢和感染力。把艦載機着艦比喻成“刀尖上的舞蹈”,也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了當時艦載機着艦的危險性之大,從而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八、探索延伸

無數的科學家、軍事家、文學家毫不保留地獻出自己的智慧、才華,艱辛地勞動是爲了她——我們的祖國!一個民族要獨立,要發展,不僅需要堅實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實力,還需要強烈的民族自信心與自尊心,需要一種更爲博大深沉的民族精神。“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傳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正等待我們去發揚光大,使我們的明天更加輝煌。

九、佈置作業

作業1:完成教材上的課後習題

作業2:完成《作業本》

十、板書

語文《一着驚海天》教案三

教學目標:

1.準確認讀並理解“凜冽、浩瀚、白手起家、殫精竭慮”等詞語。

2.瞭解新聞的特點,培養學生閱讀探究的能力。

3.引導學生以祖國的強大軍事實力爲榮,培養他們的愛國熱情和努力學習將來爲國家做奉獻的志向。

課前預習:

1.讀準字音

澎湃(pén pài) 呼嘯(xiào) 桅杆(wéi) 凜冽(ln liè)

殫精竭慮(dn jié) 嫺熟(xián) 默契(qì) 咆哮(páo xiào)

浩瀚(hàn) 緊繃(bn) 鐫刻(jun) 一絲不苟(u) 驚心動魄(pò)

2.理解詞語

艦島:現代航空母艦常把艦橋、煙囪等集中建造在飛行甲板的一側,形似小島,稱爲艦島。

戰位:“戰鬥部位”的簡稱。艦艇戰鬥組織系統的最低一級組織,一般都設有專門的標誌。

阻攔索:橫向設置在航空母艦飛行甲板降落跑道上的特製鋼索,用於吸收着艦飛機的前衝能量,以縮短其滑行距離,一般設置4~6道。

桅杆:木質的長圓竿或金屬柱,通常從船的龍骨或中板上垂直豎起,可以支撐橫桁帆下桁、吊杆或斜桁。

一絲不苟:指做事認真細緻,一點兒不馬虎。苟:苟且,馬虎。

驚心動魄:形容使人驚駭緊張到極點。

白手起家:比喻原來沒有基礎或條件很差而創立起一番事業。

殫精竭慮:用盡精力,費盡心思。殫:竭盡。慮:思慮。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誰知道我國首架航空母艦叫什麼呀?(學生回答:“遼寧艦。”)對的,在2012年,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架次成功着艦,當時在全國引起了巨大的熱潮,同時也備受世界人民的關注,在全世界的面前彰顯了中國的強大綜合實力,揚我國威,可謂是非常自豪的事。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來重溫一下當時的盛況吧。

二、新課展開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默讀新聞,找出新聞的六要素。

人物:着艦指揮員及衆工作人員時間:2012年11月23日

地點:渤海某海域原因: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架次着艦

經過:在渤海某海域,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架次成功着艦。

【感悟精彩句子】

1.從高速飛行的艦載戰鬥機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樹葉,在海上起伏行進,飛機每次着艦都面臨着生與死的考驗。

將航母比喻成“汪洋中的一片樹葉”,體現了航母在大海中目標小的事實,從側面烘托出這次着艦任務的難度之大。

2.“刀尖上的舞蹈”就要開始了,現場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刀尖上的舞蹈”寫出了當時的緊張氛圍,形象生動。

3.今天,終於有了一個圓滿的結果,能不激動嗎?

運用反問的修辭手法,實際上是說“一定會激動”的意思,強調了人們心情的激動和這次着艦意義重大。

【把握文章主旨】

本文抓住殲-15艦載戰鬥機首次成功着艦這一歷史意義的時刻,採用現場特寫的寫法,生動再現了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次成功着艦那驚心動魄的一刻,表現了英雄航天員鎮定自若、獻身國防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三、寫作方法運用

【深入研讀,探究方法】

1.敘事完整,鋪排有序。

課文對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架次着艦試驗這一重大事件,從身着不同顏色馬甲的工作人員,到飛行塔臺內的着艦指揮員與飛行員的連續對話,整個試驗過程都作了完整的記敘。記敘緊緊圍繞着檢查甲板、塔臺廣播、着艦指揮員引導、戰鬥機降落這一套程序來展開,條理清晰,毫無雜亂之感。

2.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艦載戰鬥機着艦試驗是一個複雜、危險的系統工程,每一個環節都同成功失敗密切相關。要把這一切都記錄下來,是不可能的,也完全沒有必要。因爲讀者最關心的還是戰鬥機能否成功着艦這一件事。那麼關係到成功着艦的關鍵環節是什麼呢?作者就是緊緊抓住這些環節來展開敘寫的。這些關鍵環節就是塔臺指揮和着艦動作。作者集中筆墨主要敘寫了這些環節在着艦過程中的狀態,將着艦前後過程清晰完整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3.文風平實,脈絡直觀。

作爲科技類題材,要想讓讀者對事件有最清晰最科學的把握,語言就不能太過含蓄。作者在敘寫中,將緊要處的口令和動作都用實詞準確地闡述,爲的就是讓讀者更加直觀易懂,讓艦載戰鬥機着艦這一高深的試驗事件更加平實,爲讀者揭開高科技的神祕面紗。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你觀看了2015年9月3日的勝利日閱兵嗎?有什麼感受呢?請你寫一段話來簡要概括一下當時的場景,並且寫出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