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雲南的歌會》精品教案【精品多篇】

《雲南的歌會》精品教案【精品多篇】

《雲南的歌會》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結合沈從文的資料和《記憶中的雲南跑馬節》的原文資料,瞭解沈從文寫《雲南的歌會》的初衷。

2、讓學生通過對相關資料的深入研究,初識歌會的特色,深入理解《雲南的歌會》的藝術魅力。

3、體會歌會的精神內涵,培養熱愛民俗文化的情感。通過深入研究這篇文章,走近沈從文先生,感受到他的散文風格。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首先我們來欣賞幾張照片。知道這是我國的哪個省份?

雲南是我國少數民族分佈最多的省份。這裏的少數民族兄弟姐妹大都能歌善舞,她們以歌舞的形式聚集在一起或傾訴愛慕,或勞動熱情,或表達豐收的喜悅。總之,雲南的歌聲可以說是他們的生命的組成部分,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到雲南去!讓自己在純淨的大自然中體驗另一種自我;到雲南去!領略雲南高原湛藍的天空,呼吸清新的空氣;讓滇池柔媚的微風吹去您的憂傷;到雲南去!把俊秀挺拔的石林、“風花雪月”的大理、麗江典雅的音樂,香格里拉的悠閒自得,雪域風光的清雄險峻、熱帶雨林的蒼翠一一珍藏。)

今天就讓我們收拾行囊,跟隨文學大師沈從文的精妙筆觸做一次雲南之旅。

二、走近雲南看歌會

1、思考:默讀課文,雲南的歌會與我們平時通過電視或其他途徑聽過的演唱會、音樂會相比,有什麼不同?(可從歌唱的人、地點、內容、環境、氣氛等方面進行比較)

雲南的歌會:演唱會:

在草叢裏、森林裏、山野裏、山路上、村寨裏唱;舞臺上唱

即興演唱,想唱什麼就唱什麼按照節目單唱

作用是傳唱,老一代把記憶中智慧的東西爲了擁有更多粉絲,

傳給下一代使大家喜歡他

(可以課件表格,顯示不同)

2、在本文中,沈從文先生選擇了幾個地點的歌會,分別是哪裏?

山野、山路、山寨(板書)

3、沈從文先生這一次雲南之行,原本的目的是不是直接來看歌會的?

鏈接材料背景

大家主要興趣自然在跑馬,特別關心本村的勝敗,和劃龍船情形相差不多。我對於賽馬興趣並不大。……可是當時我實另有所會心,只希望從那些裝備不同的馬背上,發現一點“祕密”……所謂祕密,就是想趁機會在那些來自四鄉裝備不同的馬背上,再仔細些探索一下究竟。結果明白不僅有犀皮漆雲斑,還有五色相雜牛皮紋……但過不多久,更新的發現,就把我引誘過去。

——摘自《記憶中的雲南跑馬節》

三、走近歌會賞魅力

1、通過材料我們知道,沈從文先生去雲南本來是想去參加雲南的跑馬節,去研究馬鞍上的花紋和傳統的油漆工。細心的同學從註解(1)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可是到了那裏,卻被更新的發現引誘了過去,“這一回卻更加豐富了我的見聞”。那麼“這一回”中,有哪些更新的發現呢?請同學們由“這”出發,找找文中還有沒有“這”字?

第2段:這是種生面別開的場所

第3段:這種年輕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第4段:“在這種環境氣氛裏(這條路……這種鳥……)

第5段:僅是這個唱法就極其有意思

師:同學們,我們讀懂一篇文章方法有很多,今天我們用這種方式:抓幾個關鍵句,抓一個關鍵字,就從文章的字裏行間來了解文章內容、來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儘量讀懂它,哪怕有一方面的收穫也不錯!如果覺得這種方法不錯,還可以運用它去讀其他文章!接下來,我們就由這幾句關鍵句出發,看看雲南這裏更新的發現是什麼?雲南的歌會到底有什麼魅力能如此吸引作者呢?請你也打開智慧的雙眼,用欣賞者的眼光,賞析雲南歌會的藝術魅力。

2、請大家賞讀有關描寫歌會的段落,邊讀邊做批註,用“雲南的歌會,______最美,因爲________”的句式表述自己的想法。

預設生髮現答:

(1)雲南的歌會,歌最美。

情歌酬和,這個唱法就極其有意思

(2)?雲南的歌會,人最美。

年輕女人的美:外貌描寫、唱歌態度從容、輕鬆,(和“這種年輕女人”相照應)

趕馬的女孩子美:淳樸本色美

傳歌的老人美:不因年老而沮喪,將文化傳承

七十歲的吹鼓手美:

(3)雲南的歌會,“文化”最美。

老一代把記憶中智慧的東西傳給下一代,傳歌——文化傳承

(4)雲南的歌會,景最美。

山路漫歌中的景,和“這種環境氣氛裏(這條路……這種鳥……)”相照應,襯托唱歌的女孩及其優美的歌聲。

四、走出歌會探內涵

(選擇時機講):?在《記憶中的雲南跑馬節》這篇文章中,也就是本文的刪節部分,還有這樣一句話:從馬背上研究老問題,不免近於賣呆,遠不如從活人中聽聽生命的頌歌爲有意思了。

——引自沈從文《記憶中的雲南跑馬節》

1、你從這句話中讀出沈從文的雲南之旅還有哪些更新的發現?最爲有意思的是什麼?

預設學生的回答:生命的頌歌,活

《雲南的歌會》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瞭解雲南歌會的三種形式及作者的表現手法,從而體會歌會的特色。

2、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學習,欣賞品味精彩的語言片段,感受雲南歌會的美。

3、體會作者對民俗文化的讚美,領略民俗風情,並激發學生熱愛民俗文化的熱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通過了解雲南歌會的三種形式及作者的表現手法,感受歌會的特色。

難點:

理解我國民俗文化的深層內涵,感悟作者想要表達的生命意蘊。

教學方法:

本篇課文雖然脈絡清晰,但是內容繁多瑣細,對三個場景的解讀上很難處理,因此我決定從整體上進行把握,並以美爲切入點,把對美的賞讀與挖掘貫穿到教學過程中。基於本文的特點,我將藉助多媒體等手段創設情境,並充分發揮學生作爲閱讀主體的作用,同時通過點撥教學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其中點撥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在關鍵時刻進行恰到好處的點撥,使學生展開想象,拓展思路。這樣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爲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起引導作用,目的是打開學生思路、激活其思維,同時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和探索精神,從而領悟課文的內涵。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展示民俗文化

1、由單元特點——民俗入手,先讓學生說說我們河南本地都有哪些風俗?

民風和民俗,作爲精神文化產物,是我們民族成員創造力和智慧的體現,然而在當今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這種民俗的聲音已經完全被都市的喧囂所淹沒,因此我希望學生並不要拘泥於課本,充分了解我們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讓傳統文化因子再次活躍在孩子們的視野中,所以在講課之前必須要充分調動起學生們的積極性,引起學生對民俗問題的興趣。

2、導語:

我們的民俗文化形式多樣,豐富多彩,我們剛纔說了我們河南的民俗,接下來我們就開始美麗的雲南之旅,看看那裏都有怎樣美麗的風俗?

3、雲南之旅:

在這個環節中我將用多媒體向學生們展示由我和學生在課前共同收集的材料整理而成的ppt《雲南之旅》,通過圖片展示向他們介紹雲南美麗的自然風光,以及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風情。

看完了美麗的雲南風情後,接下來讓我們看看作家沈從文是怎樣向我們展現雲南的民俗風情的,不知是雲南之美流淌出這樣的文字,還是沈從文的文字流淌出別樣美麗的雲南。

二、瞭解作者——熟悉寫作背景

作者簡介:沈從文(1902~1988)苗族,湖南鳳凰人,歷任武漢大學、青島大學、西南聯大、北京大學教授,《大公報》文藝副刊編輯,中國歷史博物館文物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在散文、小說創作和古代服飾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績,代表作有小說集《邊城》、散文集《湘行散記》、論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本篇課文選自沈從文的《記憶中雲南的跑馬節》一文。雲南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間歌唱活動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幾乎滲透到雲南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尤其是那些沒有文字的民族,就往往靠那些知識廣博、閱歷豐富的老歌手,以長篇的敘事性歌曲,向本民族羣衆和青少年傳授歷史知識、生產知識、生活知識和禮儀知識。《記憶中的雲南跑馬節》就是沈從文作爲歷史文物研究學家對雲南民俗——雲南的歌會的一種“行爲採錄”,是作爲作家的沈從文對於民俗文化一種特殊的“搶救性發掘”。

三、通讀全文——感受文章特色

讓學生大聲的朗讀課文,自己解決文中的生字詞,並在朗讀中初步感受文章的特色。

例如本文的特色詞語:

蹲踞酬和譬喻柞木龍吟鳳噦

箍桶閹雞熹微

(讓學生在閱讀中掌握正確讀音的同時,並理解詞語的意思。)

四、速讀全文——理清結構層次

本篇文章結構非常清晰,描寫了三種不同形式的民歌演唱。再次快速地閱讀課文,篩選關鍵信息,看看本文可以分爲哪幾個部分?各個部分分別寫了什麼?

找同學分別說出自己的答案,並請全班同學共同分析,看看那個同學分的最準確?

進而明確:

第一部分(1)總寫對雲南的感受和認識,引起下文的敘述。

第二部分(2―3)描寫山野對歌。

第三部分(4)描寫山路漫歌。

第四部分(5)描寫村寨傳歌。

五、合作探究——講述歌會場景

本文在“歌會”的大標題下,描繪了哪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都是怎樣描寫的?(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積極主動的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點撥:比如在“山野對歌”中

小結: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字裏行間都洋溢着作者對自然、對人、對藝術的品味與讚賞,在第一課時,要讓學生多讀,在閱讀中初步感受文章特色,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

1、關注民俗話題——走進美

導語:上節課我們初步瞭解了《雲南的歌會》,接下來首我將播放一段視頻,這是在我們河南土生土長的曲藝盛會——馬街書會。看完了我們河南的馬街書會,接下來讓我們再次跟隨作者走進美麗的雲南,看看那裏究竟有怎樣美麗的風俗?

2、初識文章特色——發現美

(由於本文的篇幅比較長,在課堂上讓學生反覆的朗讀體會並不符合實際,因此,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

找特色:

速讀課文,歸納總結本篇文章都有哪些特色?

教師點撥:所謂“特色”也就是這篇文章所表現出來的特點,咱們可以從全文的結構和文中的語言方面進行分析。

學生明確:

比如:課文結構清晰

表現內容豐富

語言自然生動

片段描寫精彩等特色。

在歸納出這些特色後,緊接着我會讓學生們在課文中找出哪些地方體現了這些特色?

比如,課文結構清晰,可以分爲“山野對歌”、“山路漫歌”以及“山寨傳歌”三個畫面;

片段描寫有:

景物描寫片斷:這條路得通過些果樹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幾個大半年開滿雜花的小山坡。

動物描寫片斷:有時面前三五步路旁邊,忽然出現個花茸茸的戴勝鳥,矗起頭頂花冠,瞪着個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對於唱歌也發生了興趣。

場面描寫片斷:有一次由村子裏人發起,到時候住處院子兩樓和那道長長屋廊下,集合了附近幾個鄉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圍坐一矮方桌,足足坐滿了三十來張桌子,每桌各自輪流低聲唱《十二月花》,和其它本地好聽曲子。

人物描寫片斷:這種年輕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明朗活潑,勞動手腳勤快,生長得一張黑中透紅棗子臉,滿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藍布衣褲,腰間圍了個釘滿小銀片扣花蔥綠布圍裙,腳下穿雙雲南鄉下特有的繡花透孔鞋,油光光辮髮盤在頭上。

學生們通過查找可能還會總結出還有情景描寫片斷、事物描寫片斷等等。

(接下來爲了讓學生了解雲南歌會的三種形式及作者的表現手法,更好的體會雲南歌會的美,我將從以下兩大步驟來講清本課的教學重點。)

第一步:

3、展示歌會畫面——感受美

在這個環節我將通過四人小組討論的方式,通過比較閱讀,分析比較雲南歌會的三種形式,以及它們在特點和描寫內容、描寫重點上都有什麼不同?並通過表格的形式將其展現出來。

通過學生的討論、分析、加以教師的點撥進而總結出以下內容:

歌會畫面描寫重點描寫內容歌會特色

山野對歌人物外貌、動作、才智對抗賽歌

比拼才智

緊張激烈

山路漫歌環境花、鳥、人即興歌唱

快樂自由

無拘無束

山寨傳歌風俗參與的人、場面、形式民歌傳唱

熱鬧非凡

其樂融融

(這樣學生對課文內容就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並且用表格的形式加以展現,化繁爲簡,直觀清晰,讓學生很容易從整體上進行把握。)

第二步:

緊接着我會讓學生對“山路漫歌”這一自然段進行重點品析,因爲本段對景物、動物的描寫都很精彩,而且十四五歲的趕馬女孩子與學生們的年齡相仿,更能引起他們的共鳴。

4、體會民俗風情——品味美

接下來咱們來具體品味一下“山路漫歌”這一自然段究竟美在哪裏?

①聽歌聲

本段生動地描寫了唱歌的場面,試着在文中找出都是誰在唱歌?

通過對文章的閱讀學生很容易就會找出:

雲雀在唱歌:一邊飛一邊不停的唱歌······

戴勝鳥在唱歌:“郭公郭公”叫個不停······

趕馬女孩子在唱歌:唱着各種本地悅耳好聽的山歌,充滿一種淳樸本色美。

(讓學生通過品味體會作者把自然界的歌聲與人的歌聲相應和,給人一種自然樸實,和諧歡快的美感。)

②賞語言(本段語言非常優美,我會找出具有代表性的)

“馬上一面欣賞土坎邊的粉藍色報春花,在輕和微風裏不住點頭,總令人疑心那個藍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讓學生邊讀邊注意着重標註的地方,從而讓學生體會把報春花的顏色和天空的藍色交織在一起,不僅有種醇樸自然的本色,而且使人產生一種聯想,給人一種意象美,讓人身臨其境。

“最有意思的是雲雀,時常從面前不遠草叢中起飛,一面扶搖盤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藍天空中鑽去,彷彿要一直鑽透藍空。”讓學生一邊讀一邊在腦海中想象雲雀起飛的樣子,並體會動詞運用的生動精彩,不僅表現出雲雀的輕捷,更形象生動地寫出雲雀扶搖盤旋而上的姿態,活靈活現。

③品美點

在此爲了激發學生們的表達慾望,我會先進行點撥:

“這段文字寫的多美呀!比如美在有動有靜:

動態的有關於雲雀動作的描寫:最有意思的是雲雀,時常從面前不遠草叢中起飛,一面扶搖盤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藍天空中鑽去,彷彿要一直鑽透藍空。

靜態的有關於景物的描寫:這條路得通過些果樹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幾個有大半年開滿雜花的小山坡。馬上一面欣賞土坎邊粉藍色的報春花······”

經過點撥學生們可能會發現更多的美點,比如:美在有點有面,美在有聲有色,美在有人有物,以及美在有高有低,美在有詳有略等等。

(好的老師要懂得有放有收,在學生們的思維被調動起來後,進而我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在本段中作者把大量筆墨都用在了景物描寫上,這些內容和“趕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麼關係?你覺得作者寫這些有什麼意圖?

明確:“趕馬女孩的歌唱”是這一段的主腦。但是作者並沒有直奔主題來寫這些內容。首先,這是一種寫實:雲南確實有着如此美麗的風光,爲讀者畫出了一幅充滿自然情趣的山野風光,然後再自然而然地寫到“趕馬女孩的歌唱”。其次,爲“趕馬女孩的歌唱”創設了一個動人的場境。山花爛漫,山鳥齊唱,這又是何等的生機活潑,而生活在其間的“女孩”日日領略,潛移默化,在性格氣質上早已漸染瞭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第三,山鳥或悠揚或質樸的鳴唱,與“趕馬女孩的歌唱”交相應和,互爲輝映,交織成一片動人的山野田園交響曲。

(設置這個問題也不一定要求學生分析的面面俱到,在這些手法上大做文章,只要有所感受,體會到民俗的形成與環境人物的密切關係,以及作者熱愛民俗文化的情感就行了。)

5、反思民俗生活——昇華美

思考:學習完這篇課文試着比較一下,雲南的歌會和馬街書會的異同。(這樣學生在比較中既是對課文的回顧,又能提高分析能力。)

拓展延伸,突破難點:我們的馬街書會雖然歷史悠久,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但如今卻面臨着後繼無人的尷尬局面,學習完這篇課文,在對待民俗文化方面我們都有哪些思考呢?

教師點撥:

學生明確:

課堂小結:

作業設計:

1、收集我們家鄉的民風民俗,學習本文的寫作手法,以“家鄉風情”爲題目,寫一篇文章。

2、課外閱讀《記憶中雲南的跑馬節》。

板書設計:

山野對歌:對抗賽歌人物美

山路漫歌:即興歌唱風俗美

山寨傳歌:民歌傳唱場面美

《雲南的歌會》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賞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寫、環境描寫、場面描寫及精彩的語言;

2、從整體把握文章框架,能準確說出文中三個歌唱場面的內容與特點;

3、感受作者筆下美好的生活,培養學生熱愛民俗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文章三個歌唱場面的描繪在內容上各有側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難點:理解文中環境描寫對錶現文章主題的作用。

教學思路:

本文按照“整體感悟――研讀探究――拓展延伸”三步教學,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爲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引導作用,致力打開學生思路、激活其思維。第二課時力求恰當地使用輔助教學資源,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和探索精神,從而領悟課文的寫作手法。

教學用時:2課時

教學類型:講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由單元特點——民俗引入,讓學生說說潮汕的民俗。再簡介作者,讓學生隨着一個湘西人的角度來領略雲南民歌的風采。

[附作者簡介:沈從文(1902~1988)苗族,湖南鳳凰人,歷任武漢大學、青島大學、西南聯大、北京大學教授,《大公報》文藝副刊編輯,中國歷史博物館文物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在散文、小說創作和古代服飾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績,代表作有小說集《邊城》、散文集《湘行散記》、論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二、聽課文錄音範讀,全班齊讀

三、檢查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迤(yí)西 譬(pì)喻 糯(nuò)米 蹲(dūn)踞

忌諱(huì) 酬(chóu)和 鐵箍(gū) 熹(xī)微

2、解釋下列詞語。

引經據典:引用經典中的語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扶搖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悠遊自在:快活的樣子。

熹微:形容陽光不強(多指清晨的)。 淳樸:誠實樸素。

別開生面:另外開展新的局面。 忌諱:忌怕而隱避。

若無其事:好像沒有那麼回事似的,形容不動聲色或漠不關心。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爲交際往來。

四、理清文章脈絡

明確:課文分爲四部分,總分結構

第一部分(1)總寫對雲南的感受和認識,引起下文的敘述。

第二部分(2―3)描寫山野對歌。

第三部分(4)描寫山路漫歌。

第四部分(5)描寫村寨傳歌。

五、再次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本文在“歌會”的大標題下,描繪了哪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每個場面各有什麼特點?[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發表自己的看法。]

明確:山野對歌――對歌具有對抗性質,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山路漫歌――這是即興自由歌唱,發乎性情,自然成趣。

村寨傳歌――這是一次民歌的展覽,是一間傳授民歌的課堂。場面宏偉,氣勢壯觀。

2、學生複述文中描繪的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

學生自評、互評。

六、小結

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文章字裏行間洋溢着對自然、對人、對藝術的品味與讚賞。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從作者抒情的筆調中汩汩流淌而出。我們要反覆品讀,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作業

1、課後練習一;

2、課外收集有關雲南民歌的音像資料及當地的民歌民俗。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雲南的歌會》,理清了文章脈絡、感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字裏行間洋溢着對自然、對人、對藝術的品味與讚賞。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筆調中汩汩流淌而出。請同學們思考回答:文章首先總寫對雲南的感受和認識,然後在“歌會”的大標題下,描繪了哪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每個場合的特點分別是什麼?(生答)看來,同學們已經很好的掌握了上節課所學的知識,對雲南的歌會也已經有一定的瞭解。

[播放劉三姐的音樂片段]繼續欣賞雲南濃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風情。

二、賞析品讀課文:

1、以不同形式朗讀課文三個歌唱場面。

文章對三個歌唱場面的描繪在內容上各有側重,而在寫法上也是各不相同的。首先我們讓男同學讀第一個場面(第2、3自然段)、女同學讀第二個場面(第4段)、最後全班齊讀第三個場面(第5段)。對於一些重要信息,同學們要邊做勾畫批註。

[學生讀後,教師評價朗讀並引導:雖然同是寫唱歌,但側重點、寫法卻各不相同,也正是因爲這樣,文章將雲南歌會形式的多樣、內容的豐富、個性的獨特盡情展示了出來。我們不禁歎服作者的構思是多麼精巧!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第一個場面――山野對歌,去感受那一股撲鼻而來的濃郁的鄉土氣息。]

2、賞讀“山野對歌”

教師導引:同學們注意,由於雲南少數民族生活在大山、叢林裏,所以對歌地點就在“松樹林子和灌木叢溝凹處”這就是“山野對歌”。

我們先來聽聽“對調子”都唱些什麼?(唱的多是情歌酬和)

“多”字說明什麼?能不能去掉?(不能。“多”說明“對調子”多數以情歌爲主,但也有其他方面的內容。)

既然“對調子”多唱情歌,那麼它採用什麼方式唱歌呢?(或見景生情、或提問、或互嘲互贊)

無論採用何種方式,“對調子”都是什麼大比拼?(機智才能)

這裏作者着重寫了“一個年輕婦女一連唱敗了三個對手,逼得對方啞口無言”的情景。請同學們齊讀這個內容,看看作者從哪三個方面刻畫這個年輕婦女?(動作、神態、外貌)其中第三段作者不惜濃墨重彩、工筆描繪了人物的外貌,分別從面容、牙齒、衣飾特別是對衣着的描寫,你覺得這個少數民族農村婦女具有什麼樣的性格特徵?(性情開朗、活潑、聰明、手腳勤快)在這個對歌場面中,作者側重寫了唱歌人,有什麼作用?(烘托出活潑歡快的場面,描繪出樸素動人的情景。)

明確:這是以人襯景的寫法,表現出山野對歌的熱烈與歡樂。

3、賞讀“山路漫歌”

我們再來看看那些趕馬女孩, 聽聽她們都唱些什麼歌?(悅耳好聽的山歌)

她們的歌聲充滿一種什麼樣的美?(淳樸本色美)

既然這樣,但作者並不直接寫趕馬女孩唱歌,而是用許多筆墨去描寫由呈貢進城一路的景色。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用心聆聽錄音朗讀,感受那一種離塵世很遠,離心靈卻很近的美。[學生聽錄音“這條路……接着起飛”]

現在請一位同學爲我們讀一讀,同學們邊勾畫出好詞好句,等會讓大家分享一下。(提示:我們可以抓住動詞、形容詞、副詞和修辭手法來賞析好詞好句)

例:報春花“在輕和微風裏不住點頭”用了擬人修辭,顯得活潑生動,它的藍色令人疑心“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更是奇特的聯想,讓人感受到花的靈性和花色的純淨。又如,“最有意思的是雲雀……”中,“起飛”“扶搖”“盤旋”“唱歌”“鑽”等動詞把雲雀輕捷的身姿、悅耳的鳴叫描繪得栩栩如生。

在這個歌唱場面中,作者移步換景、從視覺聽覺比喻擬人描景,側重寫唱歌的環境,請想想,這些內容和“趕馬女孩的歌唱“有什麼關係?[此處全憑學生自己感受,言之有理即可]

例:寫實。雲南確實有如此美麗的風光,所以作者要一筆一筆,慢慢描繪,爲讀者畫出一幅充滿自然情趣的山野風光圖,然後再自然而然地寫到“趕馬女孩的歌唱”。

爲“趕馬女孩的歌唱”創設了一個動人的場景。在美好環境中長大的女孩,自然是歌聲動人,情韻動人。

山鳥的鳴唱,與“趕馬女孩的歌唱”交相應和,交織成一支動人的山野田園交響曲。

總之,這些內容既是對“趕馬女孩的歌唱”的真實寫照,又是對中心的鋪墊,還是一種烘托映襯――以優美的環境映襯優美的任務優美的歌!板書:以景襯人

4、賞讀“村寨傳歌”

“金滿鬥會”呢是一個以什麼爲主要內容的盛會?(表面說是避疫免災,主要作用還是傳歌。)

從哪裏可以看出歌會盛大?(人多――時間長――盛裝)

如此壯觀的場面,給人的感受如何?(盛況空前,十年難逢)

在這個片段中,作者側重寫的是唱歌的場面,既有全局描繪,又有細部刻畫。板書:點面結合

5、賞讀完三個歌唱場面,讓我們共同來完成這個表格,以更好的體會各個場面獨特的風格。(斜體字部分由學生完成)

內容 特點 寫作重點

山野對歌 對歌具有對抗賽性質, 唱歌人

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山路漫歌 即興的自由歌唱, 唱歌環境

發乎性情,自然成趣。

村寨傳歌 這是一次民歌的展覽, 唱歌場面

是一間傳授民歌的課堂。

場面宏偉氣勢壯觀。

三、總結

賞讀《雲南的歌會》這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我們似乎與作者進行了一次雲南之旅。在作者引領下,我們對自然、對人、對藝術進行了一番品味,我們領略到了我國民歌文化的豐富多彩和濃郁的民族風情,同時在作者的筆下,我們讀出了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同學們,生活就像歌聲一樣美好,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也熱愛那美麗濃郁的民俗文化吧!

四、拓展延伸

民俗是生活,它無時無刻不在你的周圍,滋養着你,爲你的生命提供必須的養分。我們身邊有哪些類似雲南歌會般美麗濃郁的民俗呢?(潮劇、英歌舞、舞虎獅、潮洲大鑼鼓、賽龍舟……)現在,就讓大家來欣賞英歌舞片段及潮洲大鑼鼓,這些都是我們潮汕人民的智慧和情感的結晶。

五、佈置作業

收集當地的民風民俗,學習本文的寫法,以“家鄉風情”爲題,寫一篇文章。

板書設計:

(一)

山野對歌:對歌具有對抗性質,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以人襯景

山路漫歌:這是即興自由歌唱,發乎性情,自然成趣。 以景襯人

村寨傳歌:這是一次民歌的展覽,是一間傳授民歌的課堂。點面結合

(二)

內容 特點 寫作重點

山野對歌 對歌具有對抗賽性質, 唱歌人

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山路漫歌 即興的自由歌唱, 唱歌環境

發乎性情,自然成趣。

村寨傳歌 這是一次民歌的展覽, 唱歌場面

是一間傳授民歌的課堂。

場面宏偉氣勢壯觀。

教具準備: 篇四

錄音機、課件

課時 篇五

(一)複習導入 :

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雲南的歌會》,理清了文章脈絡、感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字裏行間洋溢着對自然、對人、對藝術的品味與讚賞。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筆調中汩汩流淌而出。請同學們思考回答:文章首先總寫對雲南的感受和認識,然後在歌會的大標題下,描繪了哪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每個場合的特點分別是什麼?(生答)看來,同學們已經很好的掌握了上節課所學的知識,對雲南的歌會也已經有一定的瞭解。下面就來一個趣味竟猜:請同學們欣賞兩個音像片段,猜一猜分別是哪個少數民族的`民歌?(白族《五朵金花》)(壯族《劉三姐》)你喜歡這些民歌嗎?(喜歡!)那就讓我們繼續跟隨文學大師沈從文,欣賞雲南濃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風情吧!

(二)賞析品讀課文:

1、以不同形式朗讀課文三個歌唱場面。

文章對三個歌唱場面的描繪在內容上各有側重,而在寫法上也是各不相同的。首先我們讓男同學讀第一個場面(第2、3自然段)、女同學讀第二個場面(第4段)、最後全班齊讀第三個場面(第5段)。對於一些重要信息,同學們要邊做勾畫批註。

學生讀後,教師評價朗讀並引導:雖然同是寫唱歌,但側重點、寫法卻各不相同,也正是因爲這樣,文章將雲南歌會形式的多樣、內容的豐富、個性的獨特盡情展示了出來。我們不禁歎服作者的構思是多麼精巧!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第一個場面山野對歌,去感受那一股撲鼻而來的濃郁的鄉土氣息。

2、賞讀山野對歌

教師導讀:同學們注意,由於雲南少數民族生活在大山、叢林裏,所以對歌地點就在松樹林子和灌木叢溝凹處這就是山野對歌。

我們先來聽聽對調子都唱些什麼?(唱的多是情歌酬和)

多字說明什麼?能不能去掉?(不能。多說明對調子多數以情歌爲主,但也有其他方面的內容。)

既然對調子多唱情歌,那麼它採用什麼方式唱歌呢?(或見景生情、或提問、或互嘲互贊)

無論採用何種方式,對調子都是什麼大比拼?(機智才能)

這裏作者着重寫了一個年輕婦女一連唱敗了三個對手,逼得對方啞口無言的情景。請同學們齊讀這個內容,看看作者從哪三個方面刻畫這個年輕婦女?(動作、神態、外貌)其中第三段作者不惜濃墨重彩、工筆描繪了人物的外貌,分別從面容、牙齒、衣飾特別是對衣着的描寫,你覺得這個少數民族農村婦女具有什麼樣的性格特徵?(性情開朗、活潑、聰明、手腳勤快)在這個對歌場面中,作者側重寫了唱歌人,有什麼作用呢/(烘托出活潑歡快的場面,描繪出樸素動人的情景。)

對,這是以人襯景的寫法,表現出山野對歌的熱烈與歡樂。

3、賞讀山路漫歌

我們再來看看那些趕馬女孩, 聽聽她們都唱些什麼歌?(悅耳好聽的山歌)

她們的歌聲充滿一種什麼樣的美?(淳樸本色美)

既然這樣,但作者並不直接寫趕馬女孩唱歌,而是用許多筆墨去描寫由呈貢進城一路的景色。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用心聆聽一段錄音,感受那一種離塵世很遠,離心靈卻很近的美。(學生聽錄音這一條路接着起飛)

現在請一位同學爲我們讀一讀,同學們邊勾畫出好詞好句,等會讓大家分享一下。(提示:我們可以抓住動詞、形容詞、副詞和修辭手法來賞析好詞好句)鑑於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適時加以引導:如,報春花在輕和微風裏不住點頭用了擬人修辭,顯得活潑生動,它的藍色令人疑心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更是奇特的聯想,讓人感受到花的靈性和花色的純淨。又如,最有意思的是雲雀中,起飛扶搖盤旋唱歌鑽等動詞把雲雀輕捷的身姿、悅耳的鳴叫描繪得栩栩如生。

在這個歌唱場面中,作者移步換景、從視覺聽覺比喻擬人描景,側重寫唱歌的環境,請想想,這些內容和趕馬女孩的歌唱有什麼關係?(甲生:這是寫實。雲南確實有如此美麗的風光,所以作者要一筆一筆,慢慢描繪,爲讀者畫出一幅充滿自然情趣的山野風光圖,然後再自然而然地寫到趕馬女孩的歌唱。乙生:爲趕馬女孩的歌唱創設了一個動人的場景。在美好環境中長大的女孩,自然是歌聲動人,情韻動人。丙生:山鳥的鳴唱,與趕馬女孩的歌唱交相應和,交織成一支動人的山野田園交響曲。)

總之,這些內容既是對趕馬女孩的歌唱的真實寫照,又是對中心的鋪墊,還是一種烘托映襯以優美的環境映襯優美的任務優美的歌!板書:以景襯人

4、賞讀村寨傳歌

那麼金滿鬥會呢?這是一個以什麼爲主要內容的盛會?(表面說是避疫免災,主要作用還是傳歌。)

從哪裏可以看出歌會盛大?(人多時間長盛裝)

如此壯觀的場面,給人的感受如何?(盛況空前,十年難逢)

在這個片段中,作者側重寫的是唱歌的場面,既有全局描繪,又有細部刻畫。板書:點面結合

5、賞讀完三個歌唱場面,讓我們共同來完成這個表格,以更好的體會各個場面獨特的風格。(斜體字部分由學生完成)

內容

特點

寫作重點

山野對歌

對歌具有對抗賽性質,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唱歌人

山路漫歌

即興的自由歌唱,發乎性情,自然成趣。

唱歌的環境

村寨傳歌

這是一次民歌的展覽,是一間傳授民歌的課堂。場面宏偉氣勢壯觀。

唱歌的場面

(三)總結

賞讀《雲南的歌會》這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我們似乎與作者進行了一次雲南之旅。在作者引領下,我們對自然、對人、對藝術進行了一番品味,我們領略到了我國民歌文化的豐富多彩和濃郁的民族風情,這也激起了我們熱愛民俗文化的情感。同時在作者的筆下,我們讀出了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同學們,生活就像歌聲一樣美好,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也熱愛那美麗濃郁的民俗文化吧!

(四)拓展延伸

民俗是生活,它無時無刻不在你的周圍,滋養着你,爲你的生命提供必須的養分。我們身邊有哪些類似雲南歌會般美麗濃郁的民俗呢?(潮劇、英歌舞、舞虎獅、潮洲大鑼鼓、賽龍舟)現在,就讓大家來欣賞英歌舞片段及潮劇片段《桃花過渡》,這些都是我們潮汕人民的智慧和情感的結晶。

(五)佈置作業

收集當地的民風民俗,學習本文的寫法,以家鄉風情爲題,寫一篇文章。

(六)板書設計

教學目標: 篇六

知識與能力:引導同學對字詞的積累,和對文章品讀、賞析文中人物描寫、環境描寫的精彩語言。

過程與方法:整體掌握文章的內容。體會、學習作者有所偏重的描寫方法。

情感與態度:感受作家筆下的美好生活。瞭解祖國各地的風俗。讓同學更愛我們的祖國文化。

《雲南的歌會》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瞭解雲南歌會的三種形式和特點。

2、朗讀、揣摩、品味文章語言,學習作者有所側重的描寫方法。

3、領略雲南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感受作家筆下美好的生活,培養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點】

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朗讀、揣摩、品味文章語言。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品析文中的描寫。

【教學工具】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對歌欣賞,激趣引入

播放《劉三姐》片段。

在我們國家幾乎每一個民族都有它自己特有的民歌。雲南省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間歌唱活動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幾乎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他們以歌唱來抒發自己的情感,有的用歌唱來傳授知識,據說,解放前的僳族人民“打官司”也是唱歌。因此,在許多民族中,小孩還在呀呀學語的時候,就跟着大人學唱歌了。許多有名的歌手在本民族得到特別的尊敬。今天,就讓我們去參加“雲南的歌會”,瞭解雲南的民歌!

(設計目的:此環節主要是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爲下面教學做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朗讀。其餘學生聽讀、熟悉課文,注意字音。

2、學生瀏覽課文,思考:沈從文給我們描繪了哪三種形式的歌會?(可以在哪種場合欣賞到歌會?)

3、假如你作爲一名遊客來到了雲南,根據課文的介紹,你喜歡參加哪一種歌會?爲什麼?(結合語段相關內容回答)

(設計目的:此環節主要是完成目標1、3,通過朗讀、體驗、交流等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初步領略雲南獨具特色的民間文化。)

三、精讀“山路漫歌”,學習語言描寫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2、默讀第4段,圈點勾畫好詞好句,並與同學分享。

教師示例:

3、3、本段用了許多優美的語句描寫由呈貢一路進城的景色。這是否偏離了“山路漫歌”的“歌”字?這些內容和“趕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麼關係?你覺得作者寫這些有什麼用意?

(設計目的:此環節主要完成目標2,意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學會相互交流表達,培養學生對文本語言的感悟能力和賞析能力,並積累優美詞句,學會閱讀)

四、借鑑運用,仿寫句子。(機動)

“有意思的是雲雀,時常從不遠草叢中起飛,一面扶搖盤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藍天空中鑽去,彷彿要一直鑽透藍空。”把句中的“雲雀”換成其他動物,仿寫句子。

(設計目的:模仿借鑑課文語言句式,從句子模仿開始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

五、作業

運用本節課精讀“山路漫歌”的閱讀方法,閱讀“山野對歌”和“村寨傳歌”。

(設計目的:學以致用,學方法用方法,進行自主閱讀)

《雲南的歌會》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能通過閱讀課文,瞭解雲南歌會的特點。

2、能結合《記憶中的雲南跑馬節》原文中的關鍵語句,通過對課文中重點句段的研析,深入體會雲南的歌會的真正魅力。

3、能通過對課文語言的分析揣摩,品味文章精妙的語言。

教學重點:

1、能通過閱讀課文,瞭解雲南的歌會的特點。

2、能分析揣摩文章精妙的語言。

教學難點:

能結合《記憶中的雲南跑馬節》原文中的關鍵語句,通過對課文中重點句段的研析,深入體會雲南的歌會的真正魅力。

教學步驟: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雲南的歌會》,作者沈從文。原文的標題是‘記憶中的雲南跑馬節’,選中的課文有刪節。而在刪節中有這樣一段話:‘參加雲南跑馬節,我其實另有所會心,但過不多久,更新的發現就把我引誘過去……’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這一年,正在歷史博物館工作的沈從文先生到雲南參加跑馬節,目的是爲了從馬鞍韉油漆的工藝中找到中國漆器加工工藝的相關資料,但沒過多久,他的注意力就被雲南的歌會吸引了。沈先生究竟發現了什麼?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重難點字詞辨析

1、明確重難點字詞的音與形

2、齊讀字詞

三、初讀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

(學生拿筆圈點勾畫,標註字音並找出雲南歌會的特點)

2、教師提問:“雲南的歌會與我們平時通過電視或其他途徑聽過的演唱會、音樂會相比,有什麼不同呢?”

3、學生交流討論

4、教師總結

場 合 形 式

山 野 對 歌

山 路 漫 歌

村 寨 傳 歌

“沈從文先生髮現在雲南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中都能聽到這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歌聲,雲南的人民就是這樣在美妙的歌聲中生活着,這一點,我們也從課文中發現了。”(板書:生活)

“那麼,沈先生在前面所說的‘更新的發現’僅僅是指這些嗎?沈先生還發現了什麼?”

四、再讀研析

1、研讀提示

“從馬背上研究老問題,不免近於賣呆,遠不如從活人中聽聽生命的頌歌爲有意思了。”

——沈從文《記憶中的雲南跑馬節》

“同學們,在沈先生的原文中還有這樣一句話,動動腦筋,你能從這句話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嗎?”

2、研析“活人”二字(重點研析對歌的年輕女人)

(1)教師提問:“這是怎樣的女子?你從何得知?”

(2)學生交流討論

(3)教師點撥分析

A、重點研讀年輕女子外貌一段文字,尤其關注有關色彩的詞語。

B、重點研讀年輕女子盪鞦韆一段文字,尤其關注數詞及描寫女子狀態的詞。

C、重點研讀年輕女子唱贏後的表現一段,尤其關注下列加線詞語,這些取得勝利後的“反常”表現體現了雲南女子的淳樸本色的美。

“那次聽到一個年輕婦女一連唱敗了三個對手,逼得對方啞口無言,於是輕輕地打了個吆喝,表示勝利結束,從荊條叢中站起身子,理理髮,拍拍繡花圍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說,“你們看,我唱贏了”,顯得輕鬆快樂,拉着同行女伴,走過江米酒擔子邊解口渴去了。”

(4)教師總結

——活潑開朗(打吆喝、盪鞦韆)、聰明有智慧(對手強、一連唱敗三個對手)、漂亮健康(臉色、衣着、裝飾等)、大膽(盪鞦韆的表現)、淳樸本色(年輕女子唱贏後的動作)

“在這裏,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寫出了雲南的歌會中年輕女子的活潑開朗、聰明智慧、淳樸本色。此外還有山路漫歌中的趕馬女孩、山寨傳歌中活躍的人們,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展現在我們眼前。”

“那麼,在雲南的歌會中,鮮活的僅僅是人嗎?”

3、研析“寫景”一段

(1)學生朗讀

(2)教師提問:“我發現剛纔同學們讀的這段文字裏出現的景物都很普通啊,無非是雲南當地常見的花鳥。這樣常見的景物在沈從文先生的筆下是怎樣變得鮮活起來的呢?”

(3)學生交流討論

(4)教師總結點撥

“報春花雖然常見,但擬人修辭的運用卻讓它不普通了,一個充滿情趣的鮮活生命就這樣躍然紙上。”

“這一段景物描寫有動有靜、有聲有色、美妙有情。在這個連鳥都忍不住唱歌的美好景緻中,誰不想放開歌喉唱幾聲呢。”

“沈從文先生在這裏發現了美好的景是可以催發美好的情感的,而帶着美好情感唱出的歌即使聲音沙啞、即使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也依然悅耳動聽。雲南這塊充滿生機的土地就這樣孕育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板書:生命)

五、品讀感悟

1、教師提問:“沈從文先生的這次雲南之行發現了雲南人民每天都生活在美妙的歌聲中,發現了這塊美麗的土地上每一個生命都是那樣的鮮活。那麼,它還有別的發現嗎?”

2、學生討論交流

3、重點分析文章結尾的“原來如此”的含義

(1)提問:“日常生活中,我們在什麼樣的情境下會用到這個詞?它通常表達一種怎樣的心理狀態?”

——恍然大悟、驚喜發現

(2)提問:“這一次看金滿鬥會,沈先生有哪些驚喜的發現,又悟到什麼呢?”

——日常辛苦勞作的平頭百姓打扮得光鮮亮麗,似乎全然忘卻了平日的辛勞。

——最活躍的反而是老人,他們不因年老、牙齒脫完而沮喪,而是快樂、熱情地承擔起傳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4、教師總結

“沈從文先生的這次雲南之行不僅發現了雲南人民生活在美妙的歌聲中,也不僅發現在雲南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每一個生命都那麼鮮活,更發現了雲南人民樂觀積極的生命狀態。”(板書:雲南的歌會、發現、原生態)

六、收束點撥

“這一次的雲南之行,沈從文先生在雲南的歌會中完成了他的發現之旅,而我們也跟隨沈先生的筆觸完成了我們的發現之旅。”

“然而,沈先生爲什麼如此關注雲南人民積極快樂的生命狀態呢?《記憶中的雲南跑馬節》在創作時有怎樣特殊的背景呢?雲南人民的這種樂觀心境又給處於人生特殊時期的沈從文先生以怎樣的啓示呢?”

“同學們,去閱讀一些沈從文先生的傳記及代表作品,相信你一定會有更多、更精彩的發現。”

板書:

【教學反思】

有關沈從文的背景資料和《記憶中的雲南跑馬節》的原文資料爲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正因爲對相關資料的深入研究,我更深入地理解了這篇文章,又因爲深入理解了這篇文章,我更走近了沈從文先生。於是設計了這次“發現之旅”,希望能帶領學生走進去,並幫助學生擁有奇妙的發現。

然而,因爲時間的倉促、對學情的不甚瞭解以及自身在設計上的考慮不周,整節課完成後,感覺有些累。

一、教學內容過於飽滿,學生活動減少,導致教師在課堂推進中顯得較爲吃力。

根據教學設計,這篇課文中幾乎每處重點內容都已涉及,而在短短的45分鐘之內,要讓學生找到這些內容,還要讀懂讀透,實屬不易。因此,該教學設計如能將一些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合併或作適當的刪減,教師授課過程中會更加從容一些。

二、細節問題設計欠缺,對學生啓發不夠,導致教師在某些問題的分析中籠統含混,學生無法從中領會清楚教師的設計意圖,課堂效果欠佳。

這節課的教學設計在大的程序和環節上思路很清晰,但在某些具體問題的設計中缺少了匠心。如分析“人美”和“景美”的兩個片段教學中,均存在不少隨意性,不少字句的分析不透不妙,難以幫助學生真正體味到這兩個片段寫作的妙處。如能精心設計幾個巧妙的小問題啓發學生,學生的收穫會更多一些。

總之,這節課給我的收穫很多,遺憾更多,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會努力揚長改短,使課堂教學更加完善。

學習重難點 篇九

1、重點:在朗讀、品味語言的過程中欣賞雲南濃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風情,培養學生熱

愛民族文化的情感。

2、難點:領會三種場合唱歌的不同場景,欣賞寫法上的差異。

教學思路: 篇十

本文依照在反覆的讀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感悟──研讀探究──拓展延伸”三步教學。

教學的重點:欣賞文中人物的基礎上學習有所偏重的描寫方法。

同學狀況分析:同學對雲南的風情並不瞭解。

以同學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爲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引導作用,致力打開同學思路、激活其思維。充沛激發同學的自主意識和探索精神,從而領悟課文的寫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