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關於計算機教學的論文(實用12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12篇《關於計算機教學的論文》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關於計算機教學的論文》相關的範文。

關於計算機教學的論文(實用12篇)

篇1:計算機教學論文

計算機教學論文

淺談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當今世界各個領域正日益受到新的科學技術的衝擊,日益成熟的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等技術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新科技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造成信息量劇增,這就要求本世紀需要的人才不僅要具備淵博的學識,更要具備獨立接受新信息、處理新信息的創新能力。因此,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經成爲教育工作者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對此,筆者在計算機教學中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一、合理設計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目標不僅是教學活動結果的預見,而且是學生學習的目的。大量的事實證明,如果學生根本就沒有對事物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慾,那麼即使他們掌握了一定的創新方法和技術,也很難有實際的有價值的創新行爲。因此,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體現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原則,着眼於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知識、技能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教師要重視教學目標的導向功能,既要有認知目標,更要有創新精神、創造性思維、創造能力的培養目標。例如,在教WORD應用教程時,我先在大屏幕上演示了一份用WORD編輯的很美觀、精緻的晚報,晚報中既有形象各異的文字、圖像,又有各種不同的表格,學生們看後立刻發出驚歎的聲音,並且各自展開了充分的想象空間,思考着如何來完成這個設計,在這個濃烈的學習氣氛中,我給學生概括講解WORD所具有的強大功能,學生們馬上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慾,個個躍躍欲試,這就爲後面授課的順利進行做好了準備。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即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培養了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二、科學採用授課模式,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

21世紀最偉大的產品不在科學技術,而在新型的學校教育。早在多年以前,鄧小平同志就指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作爲一名培養跨世紀人才的計算機教師,在面臨”知識爆炸”的時代,如果再用陳舊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和教育手段來教學,就很難培養出智能充分發展的創造型人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學習現代化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對從事計算機教學的`工作者有着緊迫的現實意義。

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是“授之以魚”還是“授之以漁”,每一位有遠見的教師都會選擇後一種答案。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逐步引導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讓學生直接參與探索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成就感,這樣有利於培養他們確立科學的態度和掌握科學的方法。教育理論家曾明確指出:“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學生在體驗和創造的過程中學習”。我的做法是,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大屏幕投影、網絡等先進的教育手段代替傳統的粉筆和黑板。在課堂上,我着重問題的創設,提供氛圍,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發現問題,着手解決問題,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教師則成爲學生的”協作者”。例如在講解Flash動畫設計教程時,首先讓學生面對計算機熟悉Flash界面,瞭解各菜單項的功能,當然在熟練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工具欄以提高工作效率,再幫助學生學會使用“幫助”菜單。學生在剛開始學習此軟件時,感到困難重重,每進行幾步操作都會遇到新問題,甚至產生牴觸心理,此時教師要親切和藹地耐心指點,鼓勵學生去發現新問題,大膽地引導學生試驗,並提供可行的處理辦法,使學生在不斷的操作中,總結出有規律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爲提高學習的氣氛應讓學生在課堂上互相交流,在交流、試驗過程中,學生們不斷進行着自我評價、自我完善,最終不但能掌握要求的全部內容,而且對學生來說,感到最大的收穫是學會了怎樣去學習一種軟件的方法,爲學生今後能獨立使用其他軟件奠定了基礎。

當然授課模式有許多種,如講解接受模式、自學輔導模式、引導發現模式、實驗模式等等。在諸多授課模式中,沒有哪一種模式完美無缺,在教學中採用哪種教學模式,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去探索總結。

三、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展現學生的個性魅力。

課堂教學在形式上是集體授課,部分學生的個性魅力未完全展現出來。而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則打破了課堂教學的侷限性,學生們既可以有自己的學習進度,也可以互相探討、交流,使每個人的思路更開闊、更清晰。若老師能適時引導,那麼學生的學習熱情就能很好的保持和提高。第二課堂活動的內容有打字訓練、編程訓練、軟件設計、網頁設計和動畫設計等,活動宗旨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獨立地學習知識、研究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造性思維品質。在活動中,老師根據學生的意願,把學生分成幾個組,每組學生可以用老師提供的題目,也可以自己找題目,利用課堂所學的知識,編寫軟件,服務於各個部門。在編寫軟件的過程中,老師不控制每個組的進度,而是在學生遇到問題時,與學生共同探討或給予指點。這樣,學生的學習從原來的“老師要我學”,變成了“我自己要學”。在這種輕鬆的學習環境下,學生的創造性得到了很大限度的發揮。如有些同學在活動中編出了較完善的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給班主任提供了現代化的管理成績手段;又有些同學編寫了一些益性的遊戲軟件放在學校的局域網中,給全校的學生學習計算機帶來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活動中,我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因爲有了自學本領,就等於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當然,自學不等於放任自流,而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在規定的時間內去完成任務,老師則着重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與學生共同研究,最終達到師生共同進步。

綜上所述,合理的教學目標的定位,科學的授課模式的使用,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的開展,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開發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篇2:計算機教學論文

摘要:

針對傳統課堂模式應用於計算機基礎課程所產生的教學效率低、難以滿足教學對象個體差異等問題,探索了基於“混合學習”的教學模式創新。在構建課程學習的平臺的基礎上,利用微課和翻轉課堂模式,結合傳統課堂模式嘗試構建了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混合教學模式,對於推動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混合學習;翻轉課堂;微課

一、基於傳統教學模式的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存在的問題

高校計算機基礎是一門面向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機入門課程,屬於公共基礎課。隨着社會環境和學習環境的變化,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基礎課程也不斷髮展變化,幫助學習者對日新月異的計算機系統有一個全方位的認識。但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着一些問題。

(一)課堂教學模式難以滿足教學對象的需求

隨着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相關知識量呈現幾何級數的增長和更新,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量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在這種背景下,如果想對不斷更新的計算機基礎知識進行系統地學習,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高校設置的計算機基礎課時有限,爲了能完成授課,師生間在課堂上僅有少量的互動,甚至採取滿堂灌的模式,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變得疲憊不堪,忽視了學生學習內在動力的激發,影響了學習的效率,降低了學習的興趣和效果。

(二)教學難以滿足教學對象的個性差異

大部分高校計算機基礎目前採用的教學模式依然是每堂課以固定45分鐘,老師講學生聽輔以講練結合的方式,而這種傳統教學模式顯然忽視了教學對象的個性差異。首先,教學對象掌握的初始計算機知識參差不齊。如果高校安排計算機基礎教學不加區別對待,教師只能在上課的時候採取就低不就高的辦法,結果常常使那些基礎差的學生迷惑不解,基礎較好的學生感覺倦怠。其次,不同專業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需求不同,通常全校非計算機專業開設相同的計算機基礎課程,而“一刀切”的計算機應用技術並不能滿足學生們各自的需求。

二、基於網絡技術的混合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模式通常是指捷克教育家JohannAmosCome-nius在《大教學論》中提出的以教師爲中心的教學理念,以及班級教學的傳統教學流程。目前,這種傳統教學模式依然紮根在我國的大學教育領域。作爲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最初是由美國林地公園學校的兩位化學老師JonathanBergman和AaronSams提出並加以實踐。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家看教學視頻,而課堂上,學生們完成練習並與老師進行交流。顯然,翻轉課堂顛倒了傳統教學模式—上課老師講授,課後完成作業。伴隨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提出,微課也成了教育界關注的熱點。微課是指通過短小的視頻對課程重點內容進行講解,具有時間短、教學目標明確和反覆學習的特點。微課可以看作翻轉課堂的主要載體,是對傳統的教學方式的改進,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了教學效果。但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如果完全依賴基於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會使學生的知識掌握碎片化,對計算機體系缺乏系統化的認知。HarviSingh等學者認爲混合學習是通過在適當的時間對適合的對象採用恰當的學習方式滿足不同對象的學習風格,令他們掌握適當的知識技能,進而使學習效果達到最優化。文章主要研究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混合學習模式綜合了傳統課堂和翻轉課堂兩種教學模式的優勢,把面對面的傳統課堂教學和基於網絡的在線學習兩種學習模式整合,以形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模式由於教學效果良好,已成爲了本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實踐的主流。學生通過自主終端學習和麪對面課堂講授學習相結合的混合模式進行學習,教師利用課程平臺發佈教學資源,並對學生進行作業輔導和學習評價。該混合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課下利用手機、筆記本等移動終端自主學習,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疑難知識點講授和作業輔導,調動學生利用課餘間隙進行碎片式學習。在網絡覆蓋的環境下,營造一個隨時隨地可以獲取學習資源,進行普適學習的氛圍。

三、計算機基礎課程平臺設計

爲了解決計算機基礎課程在傳統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提大學聯考試通過率,經過學院教學改革項目組的多年努力,建設了計算機基礎課程平臺,爲學生提供了優質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支持服務。該課程平臺基於JSP頁面,後臺數據庫則採用了MySQL,並使用JSP、ADO、MySQL等技術使數據庫與網站頁面進行交互。它主要在Windows7系統下使用Dreamweaver和MyE-clipse來進行頁面設計、網頁實現以及運行測試等等。WEB服務器使用Tomcat7.0作爲支持。服務器端需要安裝Tomcat7.0和MySQL,及正確的配置,就能使用網站正常運行。客戶端使用移動設備中的瀏覽器即可對網站進行瀏覽和查閱,當中顯示效果以IE8.0瀏覽器最佳,構建的課程平臺界面。根據計算機基礎教學目標和崗位工作的需求,學習任務採用網絡終端學習爲主,將微課作爲主要傳授方式支撐翻轉課堂,以課堂面授爲補充,充分體現了傳統課堂———翻轉課堂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該課程平臺開設了微信公衆平臺和微信交流的羣,在這裏教師和學生之間能夠進行有效交流;學生能在平臺上完成作業,所有參與學習互動的活動系統將自動添加到“學習評價”下,計入平時成績,實現了學習過程的考覈。爲了及時發佈課程動態,開設了通知公告,提醒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則需要負責課程平臺的各類教學資源管理、學生作業和成績管理等後臺維護工作。四、混合教學模式應用到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意義翻轉課堂很好地解決了學生個性化差異和教學內容繁多的問題,通過短小優質、內容豐富微課的方式對知識點進行講解,提高了學生利用碎片時間學習的效果,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自主學習,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傳統課堂則明確了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通過師生面對面的交流互動,解決了知識碎片的系統化問題,突出了課程重點知識,對教學和作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高效解決。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結合的新型混合教學模式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上的應用,不僅解決了傳統課堂模式存在的問題,而且令教師的教學方式更加豐富,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自由度和興趣,對於推動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捷]誇美紐斯.大教學論[M].傅任敢,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xx.

[2]HarviSinghandChrisReed,AchievingSuccesswithBlendedLearning[DB/OL].].

作者:毛莉 杜威 單位:廣東警官學院計算機系

篇3:計算機教學論文

一、靈活的教學方式

(一)任務驅動式進行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提醒學生在學習中應該做什麼,所以,幫助學生樹立一節課的任務會讓學生更好的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從而更好的進行學習。在計算機基礎課堂教學前,教師應先告訴學生需要預習課本哪些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以達成目標任務的方式激發學生興趣,以做題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而在課後,教師應向學生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對計算機知識點進行復習和鞏固。

(二)分層教學法

高職學校的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對於高等學校來說是比較薄弱的,而且他們的知識學習起點存在明顯的差異,所以,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學習狀況,根據每一個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可以將教學知識點的難度進行分層,對於計算機基礎較爲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佈置一些較爲簡單的題目;對於基礎紮實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升題目難度,讓學生進行嘗試。而且,教師應該鼓勵計算機基礎較爲薄弱的學生在完成簡單的題目後,可以嘗試着做難度更高的題目,這樣,學生在學習中會不斷拾回信心,也能促進學生往更好的方向進步。

(三)項目創新教學法

在高職學校中,可以創建一些計算機實驗室,讓學生們對計算機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研究。例如教師可以提出一至兩個項目讓一組學生合作完成,教師也可以和學生合作完成對電腦軟件的研發、創新。這樣不僅能檢驗學生學習的成效,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運用現代化技術

在現如今的教學中,多媒體和各種現代化設備被廣泛應用,網絡視頻教學也成爲最具有爭議的話題。但是,實際上視頻教學具有的優勢是毋庸置疑的,它的優勢體現在它的方便性、可重複性以及目標導向性上。通過視頻教學,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不會因爲時間衝突和各種因素而影響到學習的進度。在網絡視頻學習中,學生可以隨時進行回放,這樣,學生如果在某一部分聽不清楚可以及時的重新學習,也能解決學生在課堂上因爲走神而錯失知識點的問題,甚至能方便學生進行全面的複習。當然,學生也可以通過搜索尋找自己比較薄弱或者感興趣的方面進行觀看,這樣就能真正滿足學生的自身需要,加強教學效果。由此可見,網絡視頻教學對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重要意義。

三、考覈方式的改革

好的教學模式應該要有好的評價模式進行配合,這樣才能真正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效果,而考試僅僅是一種形式而已,不能作爲學生學習成果的唯一評價標準。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如果僅僅依靠考試進行評價,學生會不擇手段地提高自己的成績,從而出現作弊、偷看等不良狀況。所以,教師要依照學生平時的作業情況、出勤情況、學習狀態情況對學生進行一個綜合的評測,要合理分配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的分值比重,這樣才能真正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對於計算機基礎教學,教師還應該進行實踐操作的考試,依照學生對電腦的操作狀況進行評定。

四、結語

總而言之,高職學生的目標是培養實用性人才,因此,學校應該加強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讓每一個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計算機知識,從而增加社會競爭力,如願地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高職學校的教學目標。

作者:趙娜娜 單位:青島市黃島區高級職業技術學校

篇4:計算機教學論文

【摘要】微課是指基於教學設計思想,引用當前的微科技並使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進行的一種教學方法,其新穎、自由、多樣等特點受到各大學校的關注和重視。教師利用微課能在十分鐘以內就着本堂課的一個知識點給學生進行鍼對性的講解,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讓課堂中的一段音頻或視頻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以便在今後複習時能快速會想起課堂中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本人根據多年的中職計算機教學理念,對微課在課堂中的教學應用和實際引導策略做一些深入性的探究和分析。

【關鍵詞】微課;中職;計算機;教學方法

微課堂是教師經常使用的課堂教學方法,更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所以在中職計算機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把微課作爲經常使用的課堂形式,讓教學出來的內容呈“點”狀,易於被學生接受和吸收。教師一定要針對學生的學科基礎和學習能力制定出有效的微課教學計劃和方案,循序漸進的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爲目標,在微課堂中根據某個簡單明瞭的概念爲教學方向。

一、注重微課堂的教學理念,豐富計算機教學內容

“微課堂”不僅可以通過視頻、音頻的教學形式,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驗等技能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過程。爲了培養學生對於計算機的感知,我們教師要在課堂中加入各種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豐富計算機教學內容,給學生構造有利於他們思考和探究的教學課堂。無論是將視頻錄製作爲教學形式的微小課程,還是將當前的計算機使用流程作爲課堂活動的實驗形式,都是微課有效的教學實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微課”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給門課堂藝術。因爲微課帶給教師極大的教學方便,同時促進了學生很大的學習積極性。最早提出“微課教學”概念的是美國高級設計師戴維彭羅斯,這是美國著名的計算機研究專家,對很多計算機相關的領域都付出了很大的貢獻。在活動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給學生播放關於這些名人的成功實例紀錄片和一些影響力較大的病毒發掘視頻,這些視頻都涉及到計算機相關技術,能豐富課堂的教學活動,構造“直觀性”、“時代性”、“藝術性”的中職計算機課堂。比如“熊貓燒香”、“灰鴿子”、“遠程病毒”等,學生在觀看這些視頻時能激起對計算機的興趣,認真的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

二、加強微課堂的教學模式,提高計算機教學效率

爲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教師要把微課作爲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配合當代的科技發展特點,在微課中融入各種積極元素和教學題材,讓微課不僅適合於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同時也適合學生在日常個性化、有效化中學習,培養學生欣賞美和感受美的能力,讓學生在微課的學習中腦中浮現真實而富有情感的畫面,真正發揮微課的優勢和作用。比如在學習“計算機系統設置和桌面設置”一個模塊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給學生播放具體的計算機操作流程視頻,讓學生根據視頻中的講解逐漸的理解和操作,不遺漏任何一個細小的步驟,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能主動的接受知識點,而不是被動的受老師影響。此外,爲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必須在微課中引入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計算機新聞事件,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各種真實實例中吸引學生的目光,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比如每一年計算機“圖靈獎”的獲得者的真實經歷、計算機著名漏洞和病毒、新時期的計算機核心技術等。像這樣在計算機教學中切實可行的引入新的教學元素,符合微課教學理念,是教師需要學會和掌握的教學方法。

三、引入微課堂的教學實例,保證計算機教學質量

在中職學校,計算機課程是一門特別重要的基礎課程。因爲隨着時代的發展和各行各業的需求,計算機涉及各大領域,成爲社會的潮流方向。其中,計算機的操作性是其最突出的特點,所以教師在實驗課堂中一定要讓教學方案同時兼具任務性和邏輯性,通過各種有效的教學模式來訓練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加強學生對於計算機的操作理解和運用技巧。另一方面,根據當前的調查研究普遍反映,由於學生從小的學習基礎和接受能力不同,有的學生對計算機操作流程和計算機的使用方法掌握得不夠徹底,存在學習缺陷和計算機基礎知識漏洞,極大的影響了課堂的教學進度和學習方向。而且計算機學習中許多知識點難於理解和記憶,這對於接受能力不夠強的學生來說是極大的挑戰。所以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都主動的參與到計算機的實驗中,通過自己動手、動腦來體現“做中學,學中做”的微課教學理念,真正提升自己的實際能力。總而言之,我們教師要把計算機相關的各種知識點在微課中充分的顯現出來,併合理的運用課堂中各個教學模塊,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感悟。其中,教材解讀、實例引入、題型精講、考訓練模式、點歸納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課堂模塊,必須讓學生嚴格的對待,才能逐漸提高和發展。我們教師只有在微課堂的計算機教學中注重微課堂的理念,有效的豐富計算機教學內容,才能逐漸的提高計算機教學效率,讓每個學生都加入到微課堂的學習中,跟隨教師的教學進度學習和感受,加強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綜合運用。

篇5:計算機教學論文

摘要:爲提升中職計算機教學質量,探討了產教融合下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優化對策。論述了產教融合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意義,分析了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體現在缺少產教融合及實訓教學,教師職業技能不足制約學生髮展,課程設置和考覈方式不合理,資金不足且缺乏專業設備。提出了產教融合下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優化對策: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監督機制,轉變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強校企合作,優化中職計算機教學評價模式,從而提高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水平,在夯實學生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加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提高學生未來的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產教融合;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

不同行業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不同,然而現階段,我國中職院校和企業的合作不足,同時受到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中職院校學生的實踐經驗不足。爲了更好地實現對人才的培養目標,需要改變現有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與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培養技術型人才,提高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水平。

1、產教融合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意義

在信息化時代,計算機和互聯網已經廣泛普及到國民生活中,各行業在發展中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但是,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在計算機學習中缺乏創造力,學習主動性也受到了抑制,最終使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與企業所需的人才不符。探討產教融合下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能夠使中職院校與企業加強合作,有效開展課程設計,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在滿足不同行業需求的同時,降低企業人才招聘成本。

2、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缺少產教融合及實訓教學

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部分中職院校在課程設置上缺少實訓教學,偏重理論知識,導致學生的計算機實操能力較弱。當前,信息技術更新速度較快,學生目前學習的計算機專業知識有可能與未來工作中需要的計算機知識存在差異,需要學生不斷更新自身專業知識,提高實踐能力。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產教融合不足,很多學生畢業後很難適應崗位工作需求,就業能力不足。

2.2教師職業技能不足制約學生髮展

在當前的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發展過程中,部分教師將工作重點放在了教學與學生管理上,教學理念落後,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手段缺乏創新,對現代新型計算機技術的掌握不足,不瞭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職業技能不足,不利於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2.3課程設置和考覈方式不合理

中職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但中職計算機專業的課程設置不夠合理,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速度較快,使得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很難與最新技術相結合,不利於學生提升計算機專業技能。教師更加註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考覈,忽視過程性評價和對實踐能力的考查,導致學生重理論知識輕實踐應用。

2.4資金不足且缺乏專業設備

當前,社會對中職院校的教育認可度不高,對中職院校的教育經費投入較少,導致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存在缺乏實訓場地、專業計算機設備較少等問題,計算機專業建設比較滯後。學生在計算機專業課堂教學中只能學習到理論知識,缺乏實踐操作機會,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

3、產教融合下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優化對策

3.1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監督機制

由於在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會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決定作用,因此構建中職院校產教融合的教學方式,可以提升學生在未來就業中的競爭力。中職院校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建立合理的教學監督管理機制,招聘具有一定企業工作經驗的人員作爲兼職教師,更好地向學生講解當前計算機行業的最新技術和發展方向。監督教師的教學情況,確保教師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從而使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得到提升。此外,中職院校還可以建立教師的職業技能培養計劃,使教師利用閒暇時間進入校企合作單位進行學習和工作,更好地瞭解計算機行業中的先進技術,使教師的職業技能得到有效提高,保證計算機專業教學內容符合社會需求。

3.2轉變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中職計算機教學理念是教師教學行爲的主導因素,教師在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開展各項教學活動,從而實現中職計算機專業人才的有效培養。爲了更好地實現中職計算機應用型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在教學中,中職教師必須轉變教學理念,明確產教融合的目標,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根據學生特點及其對計算機知識的訴求,在課堂上不斷調整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主動性,實現產教融合的目標。

3.3加強校企合作

中職計算機專業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因此需要加強中職院校與社會企業間的合作。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將企業在社會運營中的實際項目引入課堂教學中,安排學生到企業中實習鍛鍊,有利於增長學生的工作經驗,確保學生在校學習與未來工作的無縫銜接,提升中職院校職業教學的有效性。在校企合作模式中,企業的計算機技術人員參與學校的教學工作,學生也可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到企業進行實習,有效提高了學生未來的就業能力,爲今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3.4優化中職計算機教學評價模式

教學評價會影響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關注,同時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因此在產教融合背景下,教師在實際工作中必須重視優化中職計算機教學評價模式。在評價內容上,將學生在崗位培訓中的表現、計算機應用能力、學習態度等納入到考覈評價中,提升學生對這些能力的關注和重視,實現產教融合的教學目標。注重過程性評價,明確教學評價環節對學生的心理影響,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增強學生對於計算機專業學習的自信心。

4、結語

在產教融合下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中,中職院校需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中職教師要靈活運用產教融合的教學策略,在夯實學生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加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提高學生未來的就業競爭力。

篇6:計算機教學論文

摘要:網絡教學實現了將多種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增加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與此同時,也方便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實施更好的管理。本文對計算機網絡教育中的主要模式進行總結,論述了基於網絡教學模式下計算機教育改革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網絡教學模式;計算機教育;策略

網絡技術對人們生活和工作等領域影響十分嚴重。對於學校教育來說,是培養國家未來創新型人才的主要場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投身到網絡教學模式下的計算機教育改革研究,具體分析如下:

一、計算機網絡教育的優點

(一)具有豐富的學習資源隨着我國互聯網信息科技的不斷髮展,廣大的教師和學生也能較好利用高度資源貢獻的互聯網進行深度學習,並打破過往學習內容只侷限在教材之中的弊端,學生也能改善過往只能被動進行知識的學習的局面。例如,在進行相關知識內容的學習上,學生可利用互聯網預先進行檢索,從而更好做好預習相關的工作。同樣,學生也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在課後利用互聯網技術加以進一步的知識拓展或二次學習。在過往沒有互聯網的支持下,學生如果要查閱相關資料必須前往圖書館等進行紙質資料的查詢,但在互聯網的加持下,學生僅需要花費幾分鐘的時間就能獲得較多的資料。同時,紙質資源大多受到時間上和空間上的侷限性且其資源的更新效率也較低,而互聯網下的電子信息不僅查閱上沒有時間的限制,同時其更新效率也遠超紙質資料。此外,在互聯網上除了有傳統的文字資料以外,還具有更爲生動形象的視頻、音頻資料[1]。

(二)多媒體化的自主學習過程隨着我國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多媒體設備以及互聯網技術在學生課堂中也越來越普及,多媒體設備加持下的課堂更爲生動形象且能夠以多元化的角度切入問題,同時在多媒體的引入使用之下,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被更好激發。讓學生能夠在更爲熱烈的情況下進行學習,高效、高質量地參與到學習之中。此外,在資源豐富的互聯網之中,學生還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更爲適合自己的內容和教師進行學習。同時,學習的時間也沒有限制,學生可以更好調節自身的學習狀態,擇優選擇時間進行學習。

二、網絡模式下進行計算機教育改革的具體策略

(一)藉助網絡發展實現教師引導學習在進行互聯網信息化教學的改革之中,教師不僅需要改善過往傳統教學中的不足,還能夠利用信息化技術,更進一步深入學生羣體之中,針對學生的問題優化教學。就目前使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改革的情況來看,互聯網假設下的課堂,不僅課堂氛圍更好,同時能夠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對學習的好奇心,從而更爲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學習之中。此外,區別於傳統的課堂模式,教師能夠在教學中利用互聯網技術,讓學生在同一平臺進行學習,教師則對其展開動態監控,時刻確保學生使用正確合理的方法進行學習[2]。

(二)藉助計算機網絡進行合理評價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教師往往只在學期末的時候進行總結工作,而忽略了對學生的實時評價工作,這樣的評級模式之下難以對學生產生積極有效的作用,學生也不能較好利用評價正面影響學習。而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使用下,教師的教學壓力尤其是評價過程中的壓力,一旦學生在課堂上有任何的疑問,都可以使用信息技術投票反饋,教師在獲取信息後能夠更好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工作。在互聯網的幫助之下,不僅是學生教師也迎來了更好地突破優化,打破了原有教學工作時間性較差的現象,提升了學習的效率。此外,爲了更好滿足信息化的課堂建設,學校必須加大投入,添置計算機設備以及架設優質的寬帶,確保信息化教學有序展開[3]。

(三)實現了教學資源共享就傳統教學而言,在互聯網信息教學下教師能夠更好獲得質量更高的資源。互聯網的最大作用,是提升信息傳播的速度與效率,在互聯網的條件下,信息資源能夠更好被整合,人民羣衆能夠利用這一全新的平臺,完成信息交換共享的要求。針對學校的教師而言,能夠利用互聯網搜尋更爲優質的教學素材,如大綱、相關視頻資料等,從而更好優化自身的教學質量。同時,學生也能利用互聯網技術架設的平臺,與其他學習較爲優秀的學生進行交流互動,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學校也能利用好互聯網平臺,在各項教學活動的安排上,做到實時更新分享,便於師生做好活動[4]。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技術加持下的教學活動,不僅學生和教師能夠獲得更爲有致和豐富的資源,還能進一步提升課堂之中的互動性,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體,並通過教師一定程度上的引導,確保學生綜合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提升。因此,不論是哪個階段的學校和何種類型的教育,都應當做好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改革,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爽,陳瑞瑞.網絡教學模式下的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探討[J].赤峯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xx,33(18):170-171.

[2]張海燕.網絡教學模式下的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J].學週刊,20xx,(16):101-102.

[3]張麗紅.網絡教學模式下計算機教育的改革探討[J].中國新通信,20xx,15(11):8.

[4]鄭小蓉,王成良,粟俊江.高職院校計算機軟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xx,(35):228.

篇7:計算機教學論文

0 引言

進入21世紀,本科教育更加註重學生素質和能力的提高,人才培養目標已不再單一地定位爲專業人才。隨着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推進,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強調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而高等教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學生素質的提高。

素質教育注重滲透性教育,養成性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體驗和知識的內化,注重實踐,表層的知識灌輸和簡單的說教是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的。從學生素質提高的層面看,實驗教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重要。實驗教學在人才素質與能力的提高方面應承擔更多的責任。

實驗教學不僅僅是教與學的過程,更要體現對人的培育,包括能力的提高和人格的塑造等,因此對教師和教學條件有更高的要求,而實驗教學方法的研究是實驗教學研究的核心。相同的實驗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方法,將收到不同的教學效果。

1 關於素質教育的理解

素質教育並不是一個只能爲經濟建設服務的新名詞,宋朱熹說:“爲學乃能變化氣質耳”,通過良好的學習,人可以遠惡而從善,去愚而增智。

那素質教育究竟表現在哪些具體方面呢? 教育學意義上的素質概念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礎上通過在後天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所獲得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長期發揮作用的身心特徵及基本品質結構,而非狹義的生理學或心理學中的素質概念,包括:人的道德素質、智力素質、身體素質、文化科學素質等,具體如:智力、情感、個性、行爲規範、道德觀、生理機能和體質、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等。國家教委也曾專門作過明確解釋:“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爲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着眼於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爲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爲基本特徵的教育。”在不久的將來,關係到一個人一輩子幸福的智商、情商、財商等將同步得到重視與發展,在人的能力結構空間中,其能力維數將越來越多,人的能力結構將更爲豐滿。

2 融入素質教育的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實踐

近六年來,我院對高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現狀進行調研分析,不斷地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探索與實踐,探索出一條將素質教育融入實驗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環境等方面的新思路。

2.1 改革實驗教學方法

2.1.1“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式”教學,是使學生在情景中學習,踏着任務的階梯去建構知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的一種教學模式。它的一般過程是:要求任課教師首先選擇與當前學習主題密切相關的,接近學生工作、生活實際需要的,對學生要有吸引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用性、情境性、可操作性強的“任務”作爲學習的中心內容,並向學生展示,得出任務結果,然後把這個任務分解成若干個子任務,根據不同任務提出不同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學習相關知識以達到任務完成的目標。這種模式雖然費時費力,有時不能在一節課中完成全過程,但這種教學方法,留給了學生一定的創新空間,特別有利於幫助學生對教材的理解,體會和了解科學探索的過程,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和創新的意識,形成和提高創新能力,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

2.1.2 採用“三段式”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方法

由於學生入學時計算機的水平不一,課時安排比較少,如何引導學生入門;如何教會學生自學,使他們適應計算機技術突飛猛進發展的需要,是該門課程的教學改革的關鍵。我們採取了三段式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我們第一階段採用的是以學生練爲主,教師講授爲輔的授課模式。例如在這個階段教師將Word的內容、重點功能、相關菜單的操作方法等進行簡單扼要的介紹,然後給學生一個綜合的題目和一定的實踐學時讓學生上機實踐,教師個別輔導。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很快完成,基礎差的學生課上完不成也可利用課後加時完成。

2.2 完善實驗教學內容

我院近年來,研究以素質教育爲核心,注意實驗教學內容體系的改進,參考國內外著名大學的成功教學經驗,構建具有基礎層、應用層、創新層三個層次的實驗教學體系。各層次又分驗證性、設計性、綜合性和研究創新性四種類型實驗項目。驗證性實驗可訓練學生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強調實驗技術,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以及從事科學研究的基本素質和良好習慣。綜合性實驗以“任務”驅動,強調動手能力、應用能力的提高,拓寬知識面,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提高綜合應用各種知識的能力。設計性、創新性實驗鼓勵學生以理論爲基礎大膽實踐,培養其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3 搭建數字化的信息平臺,豐富立體化教學資源

“計算機基礎”課程特點鮮明:含有靜態圖像、數字音頻、動態視頻的教學內容,與網絡教學平臺可互聯互動,及理論知識與上機實踐必須相結合的教學要求,素質教育幾乎可以滲透到教學、實驗的每個環節。所以若在搭建數字化的信息平臺的同時,注意在素材選取上融入愛國教育,美學教育,音樂教育,挫折教育,使學生在學習基本技能的同時,對學生形成良好品德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增強美學素養,又能受到素質教育的滋養,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爲目標。

2.4 建設實驗室教學環境,營造人文氣息

我國的教育由於專業分得太細,太早,急於培養有用之材而忽視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加之以傳授知識爲主,內化不足,所以培養出來的學生雖然有一定的知識、技術或藝術,但往往知識狹窄,能力畸形,缺乏較深厚的素養,尤其是人文素養。

人文素養的靈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爲對象、以人爲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內容是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也就是“人文精神”。通過在實驗教學環節中融入人文素養教育能夠豐富大學生的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提高,從而構建和諧社會。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的實踐,在教學對比實驗中,我們曾精心挑選了條件相當的學生22對,共44名,隨機分爲兩組,每組各22名,分別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有意識地融入素質教育的方法教學。

在大學階段,“計算機基礎”是本科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是學習其他計算機相關技術的基礎,該課程可培養學生在各專業領域中應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終身信息素養。如果在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的教學過程中滲透素質教育,學生會是終身受益的;如果能在學校所開設的每門課程的教學中都對素質教育加以適當關注,則必然福澤無限。

篇8:計算機教學論文

【摘要】現階段,先進的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在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黨校作爲提升黨員文化素養和道德素質的重要教育基地,也應跟隨時代發展潮流,積極開設計算機課程,提升計算機課程教學水平,並在新背景下,創新計算機課程教學管理思路,以保證每一位學員的學習效果都有所提升。本文就新背景下黨校計算機課程教學管理新思路進行了研究分析。

【關鍵詞】新背景;黨校;計算機課程;教學管理;新思路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計算機技術的學習,各大院校也開設了計算機課程。黨校作爲重要的黨員培養基地,也應着重保持黨員的先進性,開展計算機課程教學,加強計算機課程教學管理思路的創新,以提升教學水平,使學員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

1計算機課程教學對黨校的重要意義

隨着時代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水平的不斷提升,計算機的應用功能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並已經在社會各個領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們在工作生活中可以利用計算機進行交流、學習、處理事務等,大大縮短了空間和時間距離,讓人們可以足不出戶,便能夠了解所有的信息。黨校學員作爲人民羣衆的楷模,必須要保證思想的先進性和文化素養的先進性,因此,黨校應積極開設計算機課程,滿足國家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要求,提升黨員綜合素質水平。

2新背景下黨校計算機教學面臨的問題

2.1學員個體差異性顯著

黨校學員整體文化素質參差不齊,從高中到博士,各種階段的文化水平都有。一些學歷較高、在學校系統學習過的學員在計算機課程學習方面較爲容易,而一些從未接觸過計算技術的學員,則需要從最基礎的地方學起,具有一定難度。黨校黨員的年齡也具有較大差距,既有青年學員,也有老同志,青年學員往往更容易在學習過程中理解所學知識,並學以致用,而老同志則需要通過較長時間的反覆學習,才能夠理解所學內容。由於學員的個體差異性較爲顯著,學習能力有所不同,因此,也是當校計算機課程的教學面臨着重大的挑戰。

2.2學員學習壓力較大

黨校的課程時間十分有限,計算機課程的學習一般會在一週到三個月,因此教學內容較多,學員學習壓力較大。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大量的知識,不僅使學員倍感疲憊,也使教師產生了較大的教學壓力。由於黨校學員大多已經有自己的工作崗位,因此,爲保證學員在實際工作中,也能熟練運用計算機及技術,教師不僅要進行理論教學,同時也要注重學員的實踐操作,一定程度上,爲黨校計算機課程教學增加了難度。

2.3學員的學習與工作無法兼顧

黨校學員在學習過程中,往往還需要兼顧工作上的事務。雖然理論上是“脫產學習”,但是事實上工作很難完全移交[1]。因此,學員在進行短期培訓時,通常還需要向單位請假,一週的課程一般會請兩三天的假,培訓過後還需要處理堆積的工作,增加了學員的工作壓力,學習效果也受到了影響。

3新背景下黨校計算機課程教學管理新思路

3.1差異化教學

由於黨校的學員個體差異性顯著,因此,新背景下黨校計算機課程的教學也應採用新思路,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按照黨校學員的學習能力和知識基礎,採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例如對學習能力較弱、基礎知識缺乏的學員,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學員基礎知識和實踐操作方面的教導,以保證學員對計算機知識有一定的瞭解,並能夠進行實踐操作,而對於學習能力較強、對基礎知識已經有充分了解的學員,教師應在教導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採用任務驅動的方式,爲學員設置更高層次的學習任務,提升學員的計算機技術水平和計算機知識的運用能力。教師應充分考慮學員的個體差異性,將課程內容分爲兩個層次[2]。一個層次是基礎課程,面向全體學員進行授課,另一層次則是不要求學員完全掌握的應用知識,主要面向對應用知識有迫切需求的學員。

3.2以學員爲中心

教師應注重學員的個性,以學員爲中心[3]。現階段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即使有一定的計算機基礎,在學習過程中也極有可能遇到困難,一旦長期產生困惑,便極易使學員對計算機學習產生牴觸心理。因此,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員的主體地位,根據學員實際情況,循序漸進的進行教學,並通過現實生活中的實用軟件,激發學員對計算機的學習慾望。同時,增加學員的實踐操作學習,例如指導學生進行信息處理、實時交互等。並利用計算機進行直觀的教學,例如利用圖片、教學視頻等,將計算機相關知識通過具體、生動的展現給學員,提升學員的學習興趣,激發學員的學習主動性。

3.3科學的評價考覈

考覈制度是檢驗學員學習成果的重要手段,新背景下黨校計算機課程評價考覈制度,也應採用新思路。教師應同時注重理論考覈和實踐考覈,理論考覈應多涵蓋基礎知識,題目儘量客觀,不應僅按照教科書上的概念出題,實踐考覈則需要考察學員對計算機知識運用的熟練程度和掌握程度,提升題目的實用性,保證學員在充分了解基礎知識的前提下,能夠在生活中對其熟練運用。

3.4提升教學實際性

黨校學員基本都以從事工作,因此,新背景下黨校計算機課程教學應儘量貼近實際生活,使學員在實際工作、生活中能夠得以運用,例如現階段事業單位在辦公時基本都已經開始採用信息化辦公的方式,運用辦公軟件處理事務,因此,教學中也應添加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等教學內容,以提升學員工作效率,更好地爲人民提供服務。

4結論

新背景下的黨校計算機課程教學已經成爲黨校教育的必然趨勢,黨校應順應時代發展,明確計算機教學對黨校教育的重要意義,深入分析面臨問題,採用創新的教學管理思路,以學員爲中心,實施差異化教學,採用科學的考覈評價方法,提升教學實際性,以提高教學效果,促進黨員素質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紅豔.新背景下黨校計算機課程教學管理新思路[J].軟件,20xx,6(6):20xx,6(6):150-152

[2]劉曉亮.高等學校創新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思路[J].計算機時代,20xx,10(10):65-66

[3]江瓊琴.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新思路的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xx,11(11):293-294

篇9:計算機教學論文

論文關鍵詞:計算機學科;教學;任務式教學;程序設計

論文摘要:計算機學科同其它學科相比有着很大的特殊性,它不僅實踐性較強,而且知識點更新快。在計算機學科的教學中如何依據其特點高效地組織課堂教學,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通過調查研究和實踐,提出了高效組織計算機課堂教學的途徑。

隨着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併發揮着巨大的作用。從國小到大學,幾乎每個學齡階段都有相應的計算機課程,同其它學科相比,計算機學科存在着很大的特殊性。它不僅實踐性較強,而且知識點更新快。一節課內要使學生儘可能學到更多的知識,熟練操作,深刻理解,並具備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這就需要教師高效地組織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本文結合我多年來的計算機教學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如何科學有效地組織計算機課的課堂教學。

1 依據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取捨

現有的計算機教材很少顧及到地區的差異、學生知識面的差異、學校實驗設備的差異,所以教師必須首先結合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知識點進行合理取捨,選擇精華、要點,避免面面俱到。這一點跟數理化等其它學科就存在明顯的差別。數理化等其它學科強調的是知識點的全面性和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繫,而計算機作爲一種工具,側重於某一方面的應用,各種應用所涉及的知識點彼此間較獨立,聯繫較少。因此,我們對計算機學科知識點的挑選存在比較大的空間。我們可從知識點的實用性和學生能夠接受的程度以及學校實驗設備和社會需求等因素綜合考慮。應避免全盤照搬教材,否則學生就會因爲知識點太多、太難、實驗設備不支持等因素造成對知識點不能很好地掌握,或掌握了卻派不上用場。如:講授查詢語句select的時候,其後面可帶的參數有十餘個之多。如果每個參數的意義都跟學生講清楚,學生就會因要記太多而記不住,或因個別參數難懂而沒辦法理解,對這個select語句也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掌握率就會降低,教師多花了時間卻又達不到目的。在講授select這個知識點時,我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和select語句在實際編程的應用,挑選了教材中兩個較常用、學生能夠接受的參數進行講解,其它參數一概不講。結果學生很輕鬆地記住了這個語句並能靈活運用。

2 以“任務式教學”貫穿整個課堂

目前經常說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是教師把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或多個具體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掌握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標。[1] 這裏的“任務式教學”是指老師在講授知識點時不機械、孤立地按照課本中的順序一個一個來講,而是先設計一個包含所講知識點的“任務”,講授之前先明確向學生下達這個“任務”,然後分析“任務”,分解出“任務”所包含的知識點,接着講授這些知識點,最後由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點完成“任務”。要注意的是,這裏的“任務”決不是指課本上的某個例子或是課後的某個習題,而是一個能夠綜合所講知識點並反映各個知識點之間深層關係的較大型綜合應用例子。“任務式教學”的好處是:“任務”一提出,就能使學生產生很強的求知慾;學生在學習知識點時有典型例子可以參照,理解起來即深刻又輕鬆;在完成“任務”時能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有利於培養實際動手能力。如:在程序設計的教學中,當講授window通訊協議這個章節時,我先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任務”:設計一個網上聊天系統。“任務”一提出,學生興趣非常高。我結合聊天實例講授各個知識點時,學生非常容易接受。最後讓學生動手完成任務時,大多數的學生都能順利完成。又如:講授數據庫編程這個章節時,裏面的知識點多而且細,如果脫離具體的應用來講授這些知識點,學生很難有深刻的體會,對知識的掌握很難上升到靈活運用的層次。於是我先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任務”:開發一個商場管理系統,然後在對實例的分析過程中再逐步講授知識點,結果學生很直觀地接受知識,而且對知識的運用有深刻的體會。"

3 激發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通過多種手段,激活課堂教學是提高每個45分鐘課堂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的重要途徑。怎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認爲可以從下面三方面努力:課堂上巧設疑問,多用形象比喻。如:講授操作系統原理時,可以提問學生:假設有一個圖書館,裏面有閱覽室和藏書室,那麼你們認爲應該怎樣去管理呢?這樣必定有同學提出要一個圖書管理員,接着可以把圖書管理比作操作系統,內存比作藏書室,CPU比作閱覽室,管理員比作應用程序。它們統一由圖書管理員管理,即由操作系統管理,這既清楚又形象;對教材上的知識點要化繁爲簡,化難爲易。課本上有的內容很難理解,這時教師就必須抓住重點,換一種比較淺白的說法,如果是學生無法理解的內容,這些內容就要堅決不講。如果只是機械照搬課本的內容而不顧及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生不但接受不了,還會挫傷其學習積極性;作業難度要適中。作業太簡單就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太困難完成不了,學生就沒有成就感,無法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樂趣,這也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設計一個難度適中的作業,讓學生經過努力最後享受到學習帶來的樂趣,這無疑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接受知識爲主動接受知識。

4 安排充足的練習時間

計算機課要求教師悉心輔導,學生反覆練習,體會通過某個操作所得的結果,尋找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終達到能綜合運用的目的。如果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追求進度,不給學生充足的練習時間,一味地要求學生一個操作接一個操作快速地學習,那將導致學生當時好象掌握了而課後全部忘記的結果。因此,學生的課堂練習時間要安排充足,並讓學生在有限的練習時間裏勇於嘗試。同時教師應對學生的操作結果及時做出評價,讓學生在得到教師的肯定及指導後,興趣更濃,學習勁頭更足,這樣課堂教學效率就會更高。

5 應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計算機技術迅速發展,一種操作系統和一種軟件應用的知識可以享用一生的時代已經過去,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又十分有限,因此只有通過自己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取,才能跟上計算機發展的步伐。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在學生認知水平能夠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適合自學的內容讓學生自行學習,從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開始自學的內容要少而簡單,等學生認爲自學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且樂於參與時,再適當加大自學的難度。如:在數據庫編程的教學過程中,當學生已掌握三種程序結構的基本格式和功能時,我設計了一道綜合這三種結構的程序題讓學生自學完成,碰到問題時再和我一起討論,這樣做會使學生在不斷的成功體驗中增強自信,並逐漸養成求知探索的習慣。學生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有了自學的習慣,必然會在平時也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探討,課堂上再經過教師的講解、指點及自己的練習,所掌握的操作技術就會更快、更多,這樣也使整個課堂教學更快、更高質量達到預期的目標,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計算機課堂教學組織是一門藝術,高效的`課堂教學組織,會使教師與學生之間架起一座相互融洽的橋樑,課堂上學生學習氣氛活躍,達到最優最佳效果,這樣才能真正爲社會培養具有一技之長的計算機專業人才。

篇10:計算機教學論文

摘要:目前,引導文教學法在我國職業教育中得到極大的認同,不僅對教師教學方法提出要求,還着重於將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化爲主動學習。在高職院校大力推行基於工作過程爲導向的課程改革中,引導文教學法不失爲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本文以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爲例,詳細介紹引導文教學法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引導文教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方法

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真正體現了職業教育的本質,就是產教結合、校企合作,主要通過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表述事物的能力。引導文教學法是德國行爲導向教學理念下采取的一種教學方法,旨在提升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倍受國內外職業教育界推崇。以筆者所就職的學院爲例,學院在創建國家級示範性高職院校過程中,大力推進課程改革,綜合運用國內外各類先進的教學方法,重點推行引導文教學法,收到較好的效果。筆者將結合具體的教學經驗以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教學實例進行詳細介紹。

1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方法現狀

隨着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已逐步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和應用能力也成爲當代大學生知識能力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爲了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高等職業院校普遍開設了計算機基礎課程作爲各專業的公共必修課。計算機基礎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Word、Excel、演示文稿(PPT)、Internet應用、多媒體軟件應用等六個模塊的基本操作技能。在高職院校裏,大多數專業理論課程和實踐操作課程採取的是傳統式的教授法。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主動的思考、分析。真正的學習應重在學習者的主動與交流。而引導文教學法正是這樣將理論與實踐的互補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可以讓學生帶着工作任務去學習,在學習中獲得工作技能,真正體現了職業技術教育的本質與特點,應該是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上大力推廣的優秀教學方法。

2引導文教學法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應用

引導文教學法是藉助教師準備好的引導文文件,以完成預設任務爲主線,引導學生獨立分析、準備、檢查、評估的教學方法。引導文教學法的關鍵是提出引導問題,通過任務式的問題引導,讓學生自已學會分析教師制定的引導文中的重要信息。引導文教學法着重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自我檢查的能力,讓學生在學到工作方法的同時,還提升了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引導文教學的工作程序分爲六個步驟,包括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引導文教學法將課內知識與課外工作任務相結合,將單一性知識組合成綜合性任務,建立一條階梯式的技能訓練鏈。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具體模式方面,筆者在實踐引導文教學法的過程中採用了“引導訓練——案例展示——確定任務目標要求——案例分析——操作示範知識講解——同步實踐——效果評價——總結答疑——課外拓展”爲串聯的九步教學模式,以具體工作任務作爲教學驅動,以案例開展課堂教學,全面實施理論實踐一體化,收到較好的效果。引導文教學法的應用不僅讓學生學會了專業基礎知識,還培養了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非常適合於如計算機基礎知識類的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學。

3引導文教學方法的實施

計算機基礎課程實際操作性非常強,需要一定的計算機理論知識支持,需要學生獨立完成一個完整作品,非常適合運用引導文教學法來實施教學。下面筆者結合課堂講述演示文稿(PPT文件)製作時所採用的“三階段、六步法”式的引導文教學方法進行詳細介紹。

3.1準備階段

首先教師開發設計好本課程的引導文,這是引導文教學法的核心。準備工作包括明確教學目標、確定工作任務、提供專業知識查詢渠道。其次,結合演示文稿的製作所涉及的知識與技能,確定整個引導文教學法的各項組織形式。第三,課堂上依據班級學生人數情況,劃分成若干小組,組內推薦一名學生作爲組長,統一協調和分配任務。

3.2實施階段

引導文教學法在應用過程中,具體分爲六個步驟。每一個步驟既是一個獨立的行爲或活動,又是一個互爲連接的完整的行爲單元。

(1)資訊階段。教師在佈置任務前,可以安排學生觀看一些設計美觀、功能強大的PPT樣表,然後利用頭腦風暴法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製作一份漂亮而又實用的演示文稿需要掌握哪些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則,進一步啓發學生思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好奇心,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然後佈置一個模擬任務如參加某公司舉行的幹部公開選拔會請製作一份競聘演示文稿,再下發引導文材料,組織學生閱讀。

在佈置任務後,要讓學生明白需要做什麼,要達成怎麼樣的效果。要藉助引導問題和引導文讓學生在正式開始之前獨立獲得完成任務所需要的知識。引導文上所提供的專業性書籍或專業性網站可以作爲學生知識信息的來源。資訊階段重要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充分利用信息資源的能力和快速解決問題的能力。

(2)計劃階段。工作計劃是工作前的思考,要考慮完成任務相關工作步驟和所需的工具、素材等條件。各組在組長的組織下,進

行任務細化和分工,確定本組PPT的設計方案包括模版樣式、色彩、創意、設計方式和動作設計方案。組長可邀請教師共同參與交流,明確工作流程,制訂工作計劃,填寫分工工作計劃表,以確保團員有着不同的分工,如工作內容可分爲模版設計、文稿內容設計、動畫動作設計等,每項工作的承擔者可以是1個人,也可以是多人協同擔任。

這一過程就是讓學生確定自已應該怎麼做的過程。通過小組內的討論,一方面組織學生參與到課堂的知識學習中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思考組織能力、協調管理能力、交際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3)決策階段。決策過程是小組計劃的延續,決策的結果是小組任務討論完成的方案。決策過程中教師要參與其中,聽取學生討論結果,並讓學生自主陳述方案緣由,選擇性地幫助其改善或修訂任務完成方案。

(4)實施階段。工作任務方案的實施過程應由學生獨立完成。學生通過具體的實際操作熟悉掌握專業知識,逐步完成各項任務,進而檢驗、討論方案的可行性。通過具體操作、發現問題、完善計劃、思考結論的過程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掌握課堂知識。這期間有個人的獨立工作活動,如收集整理資料,回答引導文問題;也有雙方商議活動,如PPT的模版樣式設計方案、突出重點等,也有多方商議活動,如各角色成員討論模版設計主題和重點部分。團隊組長主要設計演示文稿的整體設計方案,其他人則協助提出修改意見,這既是對演示文稿製作技能的展示,也是對小組團隊協作的體現。

(5)檢查階段。根據引導文中擬定的評價標準,學生比較清楚爲了實現即定的學習目標,需要哪些具體的操作,需要達到怎樣的標準。這將使他們學會獨立評價自己的工作成果,在實施過程中不斷進行檢查,並及時糾正錯誤和改善質量。一般情況下,教學過程應先由學生自檢,然後由教師或其他學生檢查,並相互之間交換檢查工作成果。

(6)評估階段。工作任務評估是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的評價。評價形式主要包括自我評價、團隊評價和主講教師評價。評價內容可以包括參與態度,收集信息是否具有真實性、全面性和可行性,提出的建議是否具有新意等。自我評價主要是小組代表闡述本組的學習態度以及利用課堂所學知識完成項目情況進行評價;團隊評價主要是和教師評價在每組自評後進行,主要是共同探討對該組作品的意見和建設,教師評價則是帶領同學回顧整個教學活動。

評估不是單純地給學生或小組打出一個成績,而是要幫助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評估的過程也是經驗的交流過程。引導文評價表羅列出針對演示文稿的各項評價標準,這不僅是對製作PPT演示文稿技巧的評價,也是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評價,更是對小組集體工作和智慧的評價。

3.3總結階段

引導文教學法的是通過模擬任務完成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其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計劃、實施和評估的能力,讓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更能掌握學習方法,並能用這些方法獨立解決今後職業中遇到的問題。以任務或項目作爲課堂教學引導,將會大大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4引導文教學法的思考

4.1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傳統式的教學方法是以課堂傳授爲主,教師主導着課堂教學節奏,學生則是被動接受即定的知識,學生缺少主動學習的動力。在引導文教學法中,教師只是起到引導作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過程都是由學生通過實踐而獲得的。相信這種學習方法將會是我國職業教育的正確方向。

4.2與其他方法相結合,必將相得益彰

引導文教學法是基於工作過程爲導向的一種教學方法,是教師嘗試將工作情境轉換爲學習情境的一種有效途徑。但任何一種方法都不是固定不變的,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而做相應的調整。在具體的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靈活引入其他教學方法如項目教學、角色扮演法、頭腦風暴法等,結合不同的教學方法,必將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馮國祥,曹青.淺談引導文教學法在化妝技能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xx,(11).

[2]姚和芳,首珩.基於工作過程數控技術專業學習領域課程方案開發與設計,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鄭舟傑.引導文教學法教學實踐探析.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1).

[4]聶曉.淺談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教學改革.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xx,(13).

篇11:計算機教學論文

摘要:伴隨着時代的進步,計算機和網絡對於人們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計算機的相關課程的設置開始在各個學校推廣和開展。同樣,中職院校爲了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對於他們計算機能力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視的。但是,就目前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現狀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其中還存在着一些問題和嚴重的不足。爲此,我們需要有針對性地改變一下教學的模式,提高計算機教學的效率。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在當前教學中得到了普遍地應用。它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讓學生更快地適應自己職業的需要,提升學生的探究力和創新力。另外,我校信息水平不高,教學的設施相對落後,更需要注入一些新鮮的教學方式。本文將針對三段七步教學模式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進行闡釋。

關鍵詞:三段七步;中職教育;計算機教學

鑑於我校信息水平的落後,設備的短缺,教學的模式更需要有一定程度地突破。我們希望樹立做中學,做中教的教學理念,改變設備和信息化不足帶來的弊端,爭取尋找到更好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創新力。儘管當前的計算機教學涌現出了很多種教學形式,但是都沒有取得較好的效果。而三段七步的探究式的教學形式採用誘導、鼓勵和自主的方式展開教學,能夠更好地激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一、中職計算機教學的現狀

中職院校的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偏弱。所以,我們在教學中需要加強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在提高學生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技能的培養。對於計算機教學而言,社會不斷地發展,科技也不斷地進步,計算機相關的內容更新換代較快。這時就出現了一種情況——中職院校因爲設備和資金上面的短缺,導致學生接受計算機教學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同時,學校教材也和當前的一些新的技術相違背。這就給中職計算機教學帶來了困擾。在新的課程標準的引導下,中職計算機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力和探究能力。

二、三段七步教學模式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通過三段七步的教學方式,我們能夠將學生作爲課堂的主角,實現學生自主地探究問題。計算機學習需要的就是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該教法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進行創新的意識,讓學生在學好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發現新的技能,推動我國計算機的發展;讓老師能夠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形成良性循環。三段七步模式能夠實現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獨立的思考,將所學習的內容結合實際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幫助學生之後更好地參與就業,爲社會所用。

三、七步教學法在計算機專業的應用

七步項目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完成一個設定好的項目。這在數據庫、VB程序設計等方面比較實用。首先,需要將項目的要求進行明確,讓學生能夠了解到項目進行的意義所在和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通過一定的情境創設,確定好項目的主題是什麼。這一點其實就是三段中所指的探究。只有這一部分確定好,我們才能夠更好地開展下面的工作。其次,教師需要對項目進行一定地分析,找出進行該項目的一些具體的方法和步驟,然後分小組,將不同的任務進行合理分配,充分考慮到成員的不同特點。在這裏,學生可以獨立地完成任務的設定,也可以通過這種合作的方式展開探索。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需要充分做到三段裏提到的誘思,也就是老師需要善於指導和誘導學生把握重點,按照正確的方向展開問題的探索。無論是自主的探究,還是合作的探究,都需要充分體現老師誘思的過程。通過這一環節,我們一方面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讓學生能夠主動地探究,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合作的能力,提高和別人溝通的技巧。接下來就是三段中的最後一個環節——實踐。小組在合作和探究中需要對出現的問題進行一定地質疑,對於存在問題的現象要及時地糾正。對於這些問題,各小組在老師的幫助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進行切實處理。老師也需要根據自己設定好的計劃進行監督指導和定期檢查,對小組的完成情況及時地給予評價。完成任務後,讓小組進行成果的展示,可鍛鍊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最後,老師需要根據學生最後的情況,和學生之間展開討論,總結出問題,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和總結。通過成果展示,我們可以有效地看出學生是否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能夠將所學習的知識真正地應用到實踐和工作中,爲社會服務。

四、結束語

總之,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很好地提高計算機教學的質量。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的教學更有激情,學生也更願意投入心思學習這一門課程。希望通過本次的課題研究,能夠幫助我校的計算機教學步入正軌,不斷地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自主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曾祥明.探究性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數學大世界(上旬版),20xx(4).

[2]趙建萍.探究性學習模式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20xx(2):91-92.

[3]李申.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J].河南教育(高教),20xx(12).

篇12:計算機教學論文

“大數據時代的經濟學、政治學和許多科學門類都發生巨大甚至是本質的變化和發展,進而影響人類的價值體系,知識體系和生活方式。”這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參與者,知名IT評論人,謝文在英國牛津大學維克托教授《大數據時代》一書的序中所說。大數據時代正影響着我們的價值體系,知識體系和生活方式。教育教學本就應該站在科技和技術的最前沿,享受時代科技發展的成果,運用最先進的理論和技術,才能更快的推動自身的發展和相關學科的發展。在計算機專業理論課教學中,“大數據”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以下就課堂教學相關的三個環節來進行簡單的闡述。

一、“大數據”對教學思維的影響

傳統的計算機專業理論課程教學中,教學的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的設定都是來自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課程大綱標準,或是有經驗的老師的經驗總結,然而這些設計是否科學,真正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或重點嗎?檢驗的方法要麼由權威專家認定,要麼由課堂教學實踐反饋,而前者主觀性強,有時專家也難免會出偏差,後者效率低,樣本小,結果數據存在偏差。有的老師甚至以自己學習中認爲的難點和重點在進行教學設計。在《大數據時代》一書中作者列舉了一個事例,2009年時,谷歌通過把5000萬條美國人最頻繁的檢索的詞條和美國疾控中心數據對比,最終成功預測甲型HINI新病毒區域等數據,這一數據準確性得到了美國國家疾控中心確認,而美國國家疾控中心的數據卻是來自病毒爆發後,比谷歌數據晚了近兩週時間,作者用谷歌成功預測病毒爆發的事例告訴我們大數據的價值,他們沒有派調查小組,也沒有向市民發放測試工具,更沒有花費大量的人力資源去做詳細的資料統計,更不是主觀臆斷哪裏會是病毒爆發地,他們通過數據分析得到了準確的預測,而這些在我們看來混雜不清,大量的數據,加上科學的分析統計,就會讓我們的預測判準確無誤,可見使用數據纔是最客觀的。在學科教學中,教學設計不能憑經驗主觀判斷,應該用數據來說話,因爲如作者所說,在大數據時代,不再是因果關係,而是相關關係,來自互聯網學習的平臺上相關學習所有學習者的檢索最多的問題應該就是難點,而實際知識應用中出錯最多的相關知識點纔是重點。這纔是最科學準確的教學設計依據。

二、“大數據”對教學實踐的影響

在課堂教學中,只有激活主體的內在原動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把他們的潛能發揮出來,而馬雲的淘寶網商業模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網站把每一個購物者的檢索、購物信息收集,再將熱銷信息,熱收信息分享給顧客,甚至把購買某一商品的顧客還買了哪些商品信息整理分析,並推薦給目標客戶,大大提高了消息推送的準確性,最大限度的激發了購物慾望,網站銷售業績才能逐年增長。計算機專業理論課的學習也是如此,組成課程結構的各知識模塊,知識點就如同網站陳列和銷售的商品,學習者學習知識也就像瀏覽商品一樣,隨着智能學習的平臺的建設和應用,不僅可以將課程必備知識如商品般的陳列,還應該可以將每一位學習者的學習問題,學習心得體會,對某些知識的理解,以及學習後產生的對新知識的渴望等一一記錄,並相互分享,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習興趣,分享學習,通過增強學習者的融入感,激發學習的熱情。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更是成爲課程的建設者,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並且隨着數據的豐富,將會產生新的知識學習體系結構和課程學習新模式,而這些就是大數據帶來的影響。

三、“大數據”對教學評價的影響

傳統的計算機專業理論課程的學習的最終評價形式是“考試”,即對知識“繼承”的程度測評,雖然我們提出了種種過程評價方式、形式,但由於效率低,手段不夠先進,方法不夠科學,可實施性不強等,使得過程評價僅留於形式而存在,往往還是以簽到、主觀性的互評等形式存在。在網絡時代的今天,我們有更先進的軟硬件手段,完全有實現客觀過程評價的條件,可結合網絡教學平臺的數據彙總,對學習者的思考、學習進度、學習效率,對課程學習的建議,參與網絡課程建設,豐富課程內涵的貢獻度等記錄的數據進行全方位的綜合評價,真正做到過程性評價的客觀性和全面性,甚至可以代替最終以知識“繼承”程度爲主的評價形式———“考試”。我認爲大數據時代的教學評價不僅僅是評價形式的影響和改變,而是一次徹底顛覆性的評價變革,這將會是一種更加客觀,更加有趣的,更能體現學習過程,更有價值的評價形式和手段。以上是我作爲普通一線教育工作者,在讀完維克托教授《大數據時代》一書後,就自己相對熟悉的計算機基礎專業理論課程教學方向產生的一點淺薄的思考,我想大數據在教學中的影響應該是更廣泛的,就如維克托教授書中所言,大數據的真正價值我們現在只看到了冰山一角,相信對教育的影響將會是巨大的,更深刻的。這裏特別要說明的是,維克托教授所說的大數據不是隨機樣本,也不是小樣本,而是“樣本=總體”,因此,要實現大數據真正的價值,我們需要的網絡技術方面,基礎方面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學習的平臺,至少是共享數據的智能學習的平臺,並擁有專業數據分析技術,雲技術等實現大數據的基礎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