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畢業論文

計算機應用畢業論文多篇

計算機應用畢業論文多篇

計算機應用畢業論文 篇一

[摘要]目前,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計算機專業的畢業論文質量正在不斷的下滑。本文首先分析了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以及影響畢業論文的原因,並根據其原因給出了怎樣提高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質量的對策。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畢業論文論文質量

應用型本科院校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而要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除了必要的去企業單位參加具體項目外,最爲重要的一種方式就是通過畢業論文來驅動學生。同時,畢業論文也是培養學生獨立承擔工程任務的重要手段之一,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轉化爲主動,成爲學生由學校教育走向社會,培養獨立思考問題的重要通道。目前,單純的學校教育的傳統的實踐教學暴露出與信息技術企業需求和現代化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不相匹配的矛盾,而且這種矛盾愈演愈烈。如何突出畢業論文的質量,使項目驅動式的培養在整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中的地位不斷提高,滿足社會需求,已成爲目前大多數應用型本科院校重要的的研究方向。

1、目前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

1.1、態度上對畢業論文不夠端正

畢業論文在思想上不夠這主要從指導老師和學生這兩個方面可以體現出來。首先,由於目前就業形勢嚴峻,在進行畢業設計期間,學生一部分忙於參加各種各樣的招聘會,很少有人把畢業設計看得很重要,大多數學生認爲能過就行;部分同學爲了深造選擇了考研,而畢業設計的時間與考研初試、複試時間重合,在兩者不可兼顧的情況下,多數學生都選擇了準備考研,而不是做畢業設計。其次,指導老師重視度不夠,在學生寫畢業論文期間,特別是剛剛升本的院校,大多數教師承擔着繁重的教學任務,平均上課時節數是老牌本科院校的2到3倍,因此指導學生進行畢業設計的時間很有限。另外,由於這些院校處在比較偏遠的地方,對畢業論文的指導報酬比較低,使得部分教師對畢業論文也是採取消極的態度。

1.2、論文的選題單一

目前,學生的畢業論文的選題工作是,老師先擬定好論文題目,給出相應的要求並設計好相關的任務書,學生在規定的時間段內進行選題。而這種選題方式往往又與學生的實際需求相脫離,同時也降低了學生畢業論文工作展開的積極性,最後得出的論文只是爲了應付老師答辯的材料。另外一個方面,由於實驗條件和指導老師的本身因素,給出的論文題目絕大多數是信息系統這樣類似的題目,比如:網上在線考試系統,圖書管理系統等這些陳舊的題目,這些題目已經做得非常的爛,沒有什麼可創新性而言。

1.3、管理不規範,監督不到位

儘管學校對畢業論文制定了相應的畢業設計管理規定,但在實施細則卻沒有根據學科、專業的特點來制定,可操作性不強。所能提供的資源僅能夠保證各種文檔資料、論文的規範性,而符合專業培養目標要求的畢業設計卻難以保證。

應用型院校一般都是剛剛從一些師專等傳統的專科院校升上來的,缺乏畢業論文指導的經驗並且大多數處在邊遠的二級城市,因此經費少,質量監控體系不完善,監控也不到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監控措施。按照一般老牌院校做畢業論文的慣例,指導教師與學生之間每星期至少應該交流兩次以上,以便隨時瞭解學生畢業設計的進展情況。然而由於受到找工作、考研等特殊情況的影響,學生又缺乏主動性,不願意主動找指導教師交流,從而使得整個的監控過程就成了一個形式。

1.4、經費投入和師資都不足

爲了求得生存和發展,絕大多數的這類院校都進行了擴招,導致生源的質量也不斷下降,同時也大大加大了指導教師工作量。此外,這類院校的老師待遇相對比較低,使得許多水平較高的優秀教師都是採取一種職稱上去就走人的態度,造成了有資格,有能力指導學生進行畢業設計的教師相對不足。

1.5、論文抄襲校對論現象嚴重

儘管各個學文抄襲現象處理都非常的嚴,然而,仍然存在部分學生將網絡上檢索到的多篇論文稍加修改,重新組織加工,從而就變成了自己的畢業論文,這種現象不僅存在而且還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2、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有關應對措施

2.1、端正態度,提高思想認識

要讓學生知道畢業論文與其它課程一樣,是人才培養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只有把它做好才能夠順利的畢業。對於學生做畢業論文的態度,指導老師善於開導學生,筆者今年指導了幾個學生,其中就有兩個同學對畢業論文一點也不重視,開題報告也是敷衍了事,設計根本就不做,筆者在跟蹤論文寫作的過程中,通過打電話,每週跟蹤其進展狀態等方式,經過耐心的教導,學生認識到畢業論文不僅僅是個任務,也是爲自己走行新的工作崗位的一次練兵的機會,從而端正了態度,由被動變爲了主動。

2.2、建立畢業論文的雙向選題機制

學生畢業論文的選題工作是寫作畢業論文的重頭戲,選題的好壞直接影響其畢業論文的質量。傳統的由指導老師指定命題的方式已經越來越不能夠滿足實際的需求了,因此選題應該是個雙向的過程,指導老師應該結合學生的興趣和現在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兩方面來擬定題目。

目前,由於學生的就業成爲了衡量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一個方面,大多數的院校在大四的第一個學期就要求他們找工作,這就導致部分學生的畢業論文提前到暑假就開始,同時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實踐能力。因此,開展好畢業論文工作,是擺在我們前面的重要任務。

①指導老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的選題進行適當的引導。學生所選定的題目要兼顧興趣、可操作性和可實踐性,儘量選擇一些具有實際意義的應用性質的工程、反映現階段發展需求的題目,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⑦兼顧選題與就業。筆者發現畢業生大致可以分爲三類,一類學生可能在畢業設計期間可能需要在單位頂崗上,這類學生在選題時最好能與其工作的內容相關,形成聯合培養的方式,一類是已經考取研究生,這類學生在選題時應注重科研能力的培養,爲後期的繼續學習深造做準備;另一類就是變找工作變寫論文的學生,對於這類學生選題時則應注重培養他們的應用能力。

2.3、完善畢業論文的評價體系

爲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指導老師要認真對畢業論文的整個過程進行嚴格的跟蹤檢查,規範管理畢業設計的各個環節。從學生選題開始,開題報告,中期報告等貫穿整個畢業論文過程,只有通過才能參加答辯。畢業設計的成績由3部分組成,指導教師綜合學生的平時表現和畢業設計論文給出的成績佔40%,論文評閱教師給出的成績佔25%,畢業設計答辯小組根據學生的答辯情況給出的成績佔35%,保證了畢業設計成績的公正性。

2.4、加強指導教師自身素養的建設

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爲目標的院校要優化指導教師結構,提高他們的學術水平和軟件開發能力,可根據計算機專業的特點選擇一些“雙師型”的人才來擔任指導教師。爲了彌補指導教師的不足,也可聘請公司、廠礦的一些工程師來擔任。另外,擴展培養指導教師的途徑,爭取每年都安排部分青年教師到公司、廠礦去鍛鍊,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

3、結論

總而言之,對於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院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畢業論文是學生走向工作崗位或深造前的重要的練兵,也是最後一個實踐性的教學環節。只有充分調動指導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的監控和管理畢業設計的各個環節,才能提高畢業設計質量,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掌握軟件工程知識體系,具有軟件設計與開發能力的計算機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北京市教委。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手冊[M]。

[2]毛力,袁勵紅高校本科畢業設計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J]。

計算機應用畢業論文 篇二

摘要:本文在研究物聯網相關資料後,對什麼是物聯網、物聯網中的關鍵技術、層次構成以及各層次具體組成成分做了說明,最後對物聯網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進行簡要的介紹。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物聯網層次;物聯網安全

物聯網是基於互聯網和射頻識別技術的能夠實現物與物之間互聯的網絡,已被看作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成爲影響經濟增長的戰略產業。

物聯網是通過射頻識別、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紅 外感應器、氣體感應器等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目前我國已將物流、電網、交通、醫療、工業控制、綠色農業、安防、家居、環保九大行業納入《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

物聯網分廣義和狹義,廣義物聯網將物理空間和信息空間融合,任何事物都可以用數字化、網絡化形式表現,從而實現物與物、人與物、人與環境、物與環境之間的信息交互和貫通融匯;狹義物聯網是能夠實現物與物之間自動識別和管理的網絡,通常說的物聯網是狹義上的。

1物聯網三大關鍵技術。

傳感器技術:簡單的理解物聯網就是由各種傳感設備構成的能夠相互感知信息、傳遞信息的一個自組織傳感器網絡。該網絡中的每個傳感設備都是一個傳感節點,能夠檢測和收集約定範圍爲的其他傳感節點的信息並把此信息傳遞給另外的傳感節點或觀察者。

由於計算機只能處理數字信號故傳感技術還必須實現模擬信號到數字信號的轉變。傳感技術通常用可採集的數據類型、採集的精度、傳輸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來評價,這些指標又依賴於敏感材料、工藝設備和計測技術。

射頻識別技術:物聯網中的識別包括物體、位置、地理識別,射頻識別系統一般由射頻電子標籤、射頻讀寫器、處理識別信息的信息處理系統三個部分構成。在射頻標籤中存有讓物體區別於其他物體的的身份標識(比如商品的條形碼),而射頻讀寫器則負責在一定範圍內讀出標籤中存儲的信息,讀寫器能讀取數據的範圍大小由讀寫器的功率、頻率、類型決定。目前射頻標籤和讀寫器大多是基於EPC協議的。

嵌入式系統技術:綜合計算機軟硬件、傳感器技術、集成電路技術、電子應用技術爲一體的複雜技術。把物聯網比作人來講解傳感器、嵌入式系統在物聯網中的位置與作用,則傳感器好比眼睛、鼻子、皮膚等感官,互聯網好比神經系統,嵌入式系統相當於大腦(對收到的信息進行分類處理)。

2物聯網層次構成。

物聯網也可按層次劃分,從下到上依次是:負責感知、檢測和控制的感知層,負責信息傳輸的網絡層,以及負責進行信息處理形成滿足用戶需求的物理應用層。

感知層主要由被感知對象、感知器組成。顧名思義,其主要作用就是利用感知器去感知被感知對象或者感知器之間相互感知數據,再傳給特定設備進行彙集。對於其上層來說,感知層主要負責感知和檢測兩項工作,對於其下層來說主要是監控其下層的感知。

常見的感知層設備有:各種傳感器、感應器、攝像頭和RFID讀寫器(標籤)、聲音採集和GPS定位等。

網絡層又叫傳輸層,主要任務是負責傳輸採集到的信息。該層主要由各種有線網絡、無線網絡構成,這裏的有線和無線網絡包括我們的撥號網、專網、私網、局域網、有線電視網、2G3G4G、衛星通信網等。可理解爲我們生活中的一切網絡都屬於該層次。應用層是使用被採集數據的層次,也就是在發展規劃中提到的各種行業和沒有提到但實際使用着的行業。

採集到的數據不能直接應用於各個行業,在被應用之前還需有支撐平臺對數據進行加工和整理成有效數據才能被使用,比如對數據進行編碼解碼、信息整合、信息接入、信息目錄等,被廣泛應用於支撐平臺的技術有數據庫技術、雲計算、雲存儲。

3物聯網的安全。

可將物聯網的安全劃分爲四類:一是物聯網本身的安全問題,二是物聯網引入的安全問題,三是物聯網場景下的特定互聯網安全問題,最後是互聯網固有的安全問題。本文對最後一種安全問題不作介紹。

第一種安全一般是物聯網感知層安全問題,大多由物聯網的場景、終端設備因素產生,此類問題利用互聯網安全防禦措施沒有解決辦法,一般採用設計新安全驗證協議解決這類問題。最常見的就是RFID的身份認證安全、密鑰協議安全。

第二種安全指物聯網應用場景導致已有的互聯網安全措施不能使用,只能研究新的協議來解決此類安全問題,與第一類安全問題相比,在設計解決本類問題的安全協議時,不僅需要考慮到物聯網的感知層還需要考慮到與現有互聯網安全的兼容。此類問題的典範是RFID的尋址安全以及端到端安全。

第三種安全是說互聯網原本的安全可以通過某種防禦措施來確保,但由於被應用在物聯網上,特定的物聯網場景使原本的安全防禦措施不能達到安全防禦的目的,且不能通過其他互聯網安全防禦措施來消除此安全問題,比如,物聯網中DNS和DNSSEC都沒對請求者進行身份認證造成的數據泄露就屬於此類(互聯網中DNS否認攻擊可以用DNSSEC解決)。

4結語。

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能夠讓讀者對物聯網的概念、物聯網中的關鍵技術、物聯網的體系結構和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有一定了解。

計算機應用畢業論文 篇三

由於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煤炭開採生產常常面臨諸多方面的障礙。在生產技術上,煤炭企業難以達到高難度採礦生產的需要;在生產方式上,煤炭企業缺乏先進的控制技術作爲支撐。這些問題不僅降低了煤炭企業的採煤生產效率,也容易引起各種安全意外事故,增加煤炭企業生產難度,同時擴大了成本投資。計算機控制系統的運用,大大增強了採煤生產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持續性,提升了採煤生產中的配煤效率。

1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應用類型

考慮到煤炭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企業在制定煤炭生產計劃時必須要控制好每個環節的作業質量,控制好採煤生產的質量、產量等核心指標。傳統配煤方式造成的各種缺陷,既增加了企業參與煤炭生產的難度,也加大了開採成本的投資金額。鑑於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優越性能,其用於煤炭開採的配煤工序時可顯著改善生產效率。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組成包括:

(1)數據採集系統。數據採集是爲了收集到更多的配煤信息,爲生產人員的操作提供可靠的依據,計算機控制系統中的數據採集功能則能滿足這一要求。利用該系統可以對生產過程各種工藝變量進行巡迴檢測、處理、記錄及變量的超限報警,並且做好各類實用數據信息的實時分析,以判斷採煤生產的狀態是否正常,提醒操作人員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2)數字控制系統。數字控制系統運行之前要經過一定的計算處理,再把計算所得的結果經過傳輸通道遞交給控制中心[1]。計算機控制系統收到信號後,可對被控制對象加以調控處理,以確保採煤數據的準確性。數字控制系統在模擬階段運行時信號的傳送不需要數字化,只需要結合計算機自帶的計算功能便可處理相應的信息,方便了煤炭開採生產控制需要。

(3)監督控制系統。計算機監督控制系統的作用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監督煤炭開採生產,對出現的質量問題及時檢測反映;二是指導配煤工作,在配煤時利用監督系統可引導操作人員按照標準的質量分配原煤。爲了保證監督控制系統作用的發揮,計算機操作人員可利用數據建模的形式分析配煤信息,編制更加科學的配煤方案,提升了配煤數據的處理效率。

(4)分級控制系統。這種控制指的是“集散控制系統”,該系統用於採煤生產可對生產過程實施多方面的分級控制,如集中監視、操作、管理、分散控制等等,是一種功能強大的控制系統。分級控制系統的各項設備具備了常規儀表分散控制和計算機集中控制的優點,有助於創建人機操作模式,幫助了煤炭企業生產加工流程的規範運行,改善了系統控制的性能。

(5)總線控制系統。總線控制系統對採煤現場進行總體控制,涉及到採煤、配煤的大部分環節。利用總線控制系統能引導採煤人員的科學作業,如:此係統中利用智能傳感器、執行器等數字化控制模式,將數字信號取代4~20mA模擬信號,從而調控配煤加工的規劃進行。在通信技術、電子技術等共同促進下,現場總線的控制技術得到了更新發展。

2傳統採煤模式中配煤的缺點

(1)質量問題。按照行業技術標準要求,配煤環節主要是參照需要的燃煤特性進行調配。但受到技術條件、配煤設備、人員技能的限制,早期企業在配煤時沒有控制好不同煤燃料的比例大小。人工配煤的質量水平較低,從而造成煤炭材料燃燒後未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2)投資問題。採煤生產需要投入大批資金作爲支撐,而配煤作爲採煤的後期處理工作,其同樣會影響到成本投資金額的大小。傳統配煤過程中,作業人員因對原煤量大小控制不當,使得配好的煤資源無法正常使用,增大了配煤作業的成本投資,使得企業的日常經營效益減小。

(3)調控問題。一套配煤方案確定之後,企業則會安排施工人員參與配煤工作。而採煤工序中並沒有對配煤制定調控方案,許多采煤人員僅注重於原始煤炭的開採利用,使得配煤工作未能得到綜合的調控配置[2]。如:在配煤秩序上缺乏科學的領導,在配煤方法上沒有標準的規定等。

(4)環保問題。煤炭在滿足社會能源利用需求的同時,其帶來的污染問題同樣值得重視。傳統配煤方案裏沒有控制煤炭的質量、重量、比例及種類等,造成煤炭燃燒後的污染率上升20%左右。這不僅反映出我國配煤技術的落後,也體現了企業在採煤生產中管理工作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

3計算機控制系統指導配煤生產

配煤軟件的推廣是計算機控制系統指導採煤生產的主要表現,通過將計算機控制系統與採煤生產設備相聯繫,實現配煤流程的一體化操作,對於煤炭企業生產而言是一種技術上的更新。利用計算機指導採煤生產後,許多生產工藝流程也擺脫了傳統採煤的不足,呈現了多個方面的優勢。具體表現如下:

(1)提升效率。計算機控制系統指導採煤、配煤之後,作業人員的工作效率將顯著提升。配煤軟件的利用更是提高了作業效率,如:計算篩分浮沉表,收集煤質資料;分析原始煤炭材料的可用價值,確定煤材料的性價比;科學推測重選、浮選、篩分的作業狀況,編制更加科學的選煤流程等。

(2)資源配置。資源優化配置是自動化配煤的首要目的,也是節約企業生產成本的保證。利用配煤軟件可充分利用各資源。爲了充分利用煤炭材料,可以將優質煤、劣質煤按照一定比例配合起來燃燒使用,這樣可以避免劣質煤的丟棄浪費,提升了煤炭資源的使用效率。

(3)優化比例。軟件配煤的最大優勢在於避免了人工配煤的不足,尤其是在配煤量的控制上把握得更加準確。如:利用自動化軟件按照用戶輸入的源煤數據、精煤目標成分數據等,對標準範圍內運行的配煤方案詳細歸類。操作人員根據實際需要可適當調整配煤質量以協調好比例。

(4)減少成本。降低成本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保證,煤炭企業的生產成本包括生產總成本、單位成本及銷售成本等。採用自動化配煤軟件之後,配煤效率提升20%~25%,生產成本降低10%[3]。另外,計算機控制系統的運用也促進了行業技術的改革創新,企業創造了更多的效益。

4控制系統下配煤軟件的運用

目前,國內已經開始推廣運用的配煤軟件可完成動力配煤、洗選配煤及煉焦配煤等3大形式的配煤,每一種方案都可以在計算機系統上自動運行。控制系統與計算機軟件聯合運用後,基本上建成了自動化生產模式,煤炭企業採煤、配煤的效率顯著提升。

(1)動力配煤。在動力配煤方法中融合了多項學科知識,此種自動化配煤涉及到了化學、煤的燃燒動力學、煤質測試等理論。在此前提下,把各種性質、質量、重量的煤炭綜合處理,如振動、挑選、粉碎等,再添加適當的化學試劑搭配使用,從而達到鍋爐燃燒需要的條件,該自動化配煤操作流程簡單[4]。

(2)煉焦配煤。煉焦煤具有多方面的化學作用,其採用熱分解、結焦等工藝,生產出焦炭、焦爐煤氣、煉焦化學產品等。此種自動化配煤形式是大部分企業廣泛運用的方法,且具備了許多生產優勢,如能顯著提升煤炭資源的使用效率,減小企業生產的成本,確保焦炭的質量達到標準要求,讓產品的用途更廣。

(3)洗選配煤。洗選配煤是通過計算機自動化操作,對原始煤炭材料進行清洗、篩選、配合等處理,實現了煤炭資源的高效利用。根據試驗檢測結果顯示,洗選配煤處理後的煉焦精煤灰分降低1%,鍊鐵高爐利用率上升5%,煤炭燃燒的污染率降低0.2%。因而,這種配煤方式在經濟、環保方面都有較高的價值。

5計算機控制配煤的相關原理

配煤軟件的運用必須要藉助於計算機控制系統作用的發揮,但同時也要參考相關的理論知識,這樣才能在生產實踐中獲得更大的利益。在配煤軟件運行期間,生產操作人員掌握配煤的基本理論,可指導其在生產中規範生產。計算機控制系統下的配煤理論如下:

(1)重疊性原理。這種原理的核心在於溫度的控制連接,保持不同煤材料之間的溫度處於標準範圍,然後才能實現配煤效率的提升[5]。

(2)互換性原理。焦炭質量的好壞由煉焦炭內部的成分組成所決定,如活性組分、惰性組分等,且與配煤人員的操作水平也有較大的聯繫。

(3)共炭性原理。共炭性配煤需要採用適量的非煤粘結劑,再配合使用機渣油、塑料類、瀝青等加快煤炭的共炭化反應速率。

6結論

綜上所述,採煤生產狀況決定了後期的煤炭經濟發展水平,在採煤過程中不僅要控制好生產秩序,還要對“配煤”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計算機控制系統運用於配煤操作具備多方面的優勢,不僅提升了配煤操作的效率,也大大降低了煤炭生產人員的工作難度,推動了我國煤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計算機應用畢業論文 篇四

摘要:教學切片是形態學實驗教學的重要資源之一,管理和維護好實驗教學切片,能提高學生實驗課的效果和實驗教學的質量。實驗室技術人員通過不斷探索實踐,總結出適合本實驗室發展的一套教學切片管理和維護措施,爲學校教學資源的管理和優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關鍵詞:形態學實驗室;教學切片管理;教學切片維護

醫學形態學是直觀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其實驗教學內容主要是觀察大體標本和用顯微鏡觀察實驗教學切片,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正常和疾病狀態下器官的大體形態以及組織和細胞的細微結構。因此,實驗教學切片是形態學實驗教學的重要資源之一。我校自2013年成立實驗教學管理中心以來,對實驗室教學資源的管理和維護進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實踐,旨在使實驗室的資源利用更加科學規範和高效,爲實驗教學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下面就我們形態學實驗室近年來在實驗教學切片的管理和維護上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效果做一總結,希冀能爲其他院校提供幫助和參考。

一、教學切片的管理

1、切片分類,按系統編號存放。我校形態學實驗室主要承擔組織胚胎學和病理學的實驗教學任務。按照醫學形態實驗學教學大綱與教學內容的要求製備好組織胚胎學和病理學所需的教學切片,並分別按照系統分類、排序及編號,統計好各種切片的數量並存入電腦作爲原始切片情況記錄。將兩個學科的切片分開存放到切片櫃裏,按系統和編號順序依次存入各抽屜,抽屜上的編號與切片編號對應。按照系統編號存放切片使實驗切片的準備更加直觀便利,尤其在學校開設教改班之後,需要調用切片時,根據系統查找歸還切片十分便捷。

2、虛擬切片庫的建立和管理。我校形態學實驗室已全面建成數碼互動顯微實驗室,其中虛擬切片庫的管理也成爲實驗室教學切片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利用虛擬切片掃描儀將實驗室現有教學切片進行數字化掃描,產生高分辨率的數字化圖像,並存儲到教學用的計算機中建立起虛擬切片庫,使用專門的圖像瀏覽和編輯軟件(我校使用易創公司MIE軟件)進行操作和管理。虛擬切片庫的使用爲實驗教學提供了更廣泛、更全面的資源,同時彌補了一些稀有切片數量不足的弊端。

3、組胚和病理教學切片分開準備,專人負責。由於不同專業組織胚胎學和病理學課程進度有所不同,組胚和病理的教學切片應分別由專人負責,且按不同專業的課程安排分別準備。每週實驗課前,實驗技術人員從切片櫃裏拿出各學科各專業本週實驗課所需的切片,分別放到切片盒內。我校形態學實驗室組胚和病理各有4個實驗室,每個實驗室按照標準班40人計算,需準備40張教學切片,保證每人一張。對於因標本來源極少所致的切片數目不足的切片,各實驗室平均分配後學生輪流閱片。對於同一個組織或疾病標本來源不同的切片,儘量做到一個實驗室是同一個來源,便於授課教師爲學生講解。每個實驗室的教學切片放入各自的切片盒內,盒上貼有實驗室編號,課前由各實驗室負責人到實驗準備室以班級爲單位領取,當面數好切片數目並登記,課後由負責人數好送還,實驗技術人員複查,如有丟失或破損按價賠償並登記。切片在所有班級使用完後由實驗技術人員清點好數目放入原編號櫃中並做好記錄。

4、學生參與切片管理,增強責任感。傳統的教學切片準備方法是由實驗技術人員提前將切片盒放入實驗室,課程結束後再由實驗技術人員清點回收,但學生在切片使用過程中往往存在責任心不足,不夠愛惜切片,打碎或丟失後不能自覺賠償登記的情況,導致教學切片破損丟失嚴重。爲改變學生參與感、責任感不足的現狀,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我們讓學生參與到切片管理中來。在每個學期的第一次實驗課前,指定每個班級一名班幹部爲負責人,以後該班級在每次實驗課前均由其領取切片,點好數目並登記,課後歸還前在實驗室內清點好,有缺失或破損及時找回或賠償。

5、嚴格的賠償登記制度。我們在每個實驗室都貼有實驗室教學切片賠償登記制度說明,明確告知學生在損壞或丟失切片時如何進行登記賠償,賠償金額根據切片來源、製作的難易程度而定。嚴格的賠償登記制度能從一定程度上督促學生愛護教學切片,減少切片的損失。

二、教學切片的維護

1、授課教師應向學生強調維護教學切片的重要性,在每個班級的第一次實驗課前,授課教師要向學生宣讀實驗室教學切片賠償登記制度,指導學生愛護教學切片,不准許將其隨意拿出實驗室。在使用過程中,要提醒學生輕拿輕放,看完的切片要放到平整、安全的位置。指導學生正確使用顯微鏡觀察切片,避免操作不當導致的損壞。

2、形態學實驗室開設形態實驗學技術選修課,向學生講授形態實驗學的技術方法和製片方法,尤其是石蠟切片的製作方法、HE染色、顯微鏡及數碼顯微互動系統的使用,即將學習組織胚胎學和病理學的學生通過形態實驗學技術課的學習能知道切片標本的來源及製作過程。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更重要的是能瞭解到教學切片的得來不易,在今後的使用過程中會多一份小心和愛護。

3、一個高質量的教學切片應外觀清潔、組織結構完整、染色清晰、標記準確,學生鏡下觀察起來才一目瞭然。教學切片經過幾年的使用,有的已經褪色、破損、模糊不清、標籤脫落,鏡下觀察起來很困難,甚至可能出現錯誤理解和判斷[1]。爲了保證教學順利進行,我們必須淘汰這些切片,當切片數量不足時,及時更換補充。利用以前保存下來的或從本校附屬醫院病理科收集的典型病變的標本製備新的教學切片。

4、建校至今,本實驗室的教學切片進行過數十次的充實、更新,目前使用的切片存在批號、標籤多種並存的情況,且有的有編號,有的沒編號。另外,切片的長期使用造成表面污濁,標籤磨損,影響學生閱片。因此從2015年起,實驗室主任組織實驗室技術人員對組織胚胎學和病理學的所有切片進行了全面清洗、潔淨,更換了統一標籤。切片先經過清水充分浸泡,時間以標籤、切片表面的污漬和製片時殘留的樹膠變得易於從載玻片上脫落爲準,此時可用手輕輕搓掉標籤,用清水將脫去標籤的切片反覆沖刷搓洗,直到表面污漬和殘留樹膠完全脫淨爲止。這個過程既能清潔切片,又能起到消毒除菌的作用。撈出切片,稍稍瀝水,再用乾淨的抹布一片片擦拭,自然通風晾乾後貼上新標籤。組織胚胎學的新標籤統一用組織名稱命名,貼於切片右側,病理學的新標籤統一用編號命名,貼於切片左側。此工作量非常龐大,我們在管理好實驗室日常工作的同時,安排時間,錯開學生正在或即將使用的切片,分批對教學切片進行清潔和更換標籤,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了近兩萬張切片的更新工作。更新後的切片表面光潔,組織結構顯示清晰,標籤統一醒目,煥然一新,更利於學生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也促使了學生更加愛護切片,減少切片的損壞,增加切片使用和保存的時間。

5、對虛擬切片庫的維護主要體現在計算機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每個實驗室準備一本實驗室儀器設備使用記錄本,每節課班級負責人記錄計算機、顯微鏡等儀器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於計算機問題排查出是硬件還是軟件故障,學校維修中心能對硬件問題採取有效的維修辦法,對於軟件故障需通知軟件公司,公司會定期來實驗室進行檢修,將有軟件故障的計算機統一維修,並定期對軟件進行升級,保障虛擬切片庫的正常使用和實驗教學的正常進行。

總之,科學、合理地管理和維護實驗室教學切片,是實驗室資源有效利用、輔助實驗教學的重要保障。不管形態學實驗教學手段如何發展創新,對實驗教學切片的觀察始終是形態學學習的基礎,是其他任何先進方法不可替代的。我們所做的工作只是對實驗教學資源管理和維護的一個開端,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促使我們不斷探索、改進新方法,我們相信實驗教學資源的管理會朝着更簡便、更快捷、更適應教學的方向發展[2]。

參考文獻:

[1]馬曉凱,王冰,王曉煒,趙薇。醫學形態學實驗室教學切片新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14):109-110.

[2]李娟,李帥,王莉,謝佳,胡曉鬆,馮軍。形態學實驗室教學資源的管理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2015,(15):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