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讓學生更愛美術課

學生更愛美術課

讓學生更愛美術課

【摘要】:在國小美術教學中,電腦的課件、網絡、教學軟件等可以使平常見慣的範畫、情景、實物,與聲音、文字、動畫有機地結合起來,使美術教學內容由平面到立體,由靜止到運動,由文字到聲音圖像,極大地增強了課堂的生動性和趣味性,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關鍵詞】:信息技術 美術課 輔助教學 更愛

在國小美術教學中,電腦的課件、網絡、教學軟件等可以使平常見慣的範畫、情景、實物,與聲音、文字、動畫有機地結合起來,使美術教學內容由平面到立體,由靜止到運動,由文字到聲音圖像,極大地增強了課堂的生動性和趣味性,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講授過程由此變得親切可愛,學生們覺得新奇好玩,學習氣氛就變得輕鬆。學習就由好玩和爲什麼開始,學習的積極性就在這種氛圍下濃烈起來,學習動機自然形成,教學效果就會變得更加理想。那麼如何巧用信息技術,讓國小美術課堂上老師高效教學、學生學得輕鬆、愉快呢?我從以下幾方面來談談自己的做法與體會:  

一、美術技法課更簡單。

傳統的技法課認爲,一幅畫畫得好不好的標準是其畫得像不像。一堂課下來,如果學生的作品畫得都不像,那麼,這堂課就是失敗的。如今,我們要擺脫這種舊觀念,認識到讓學生學習美術不是讓每一位學生將來都成爲畫家,而是讓他們在美的薰陶下得到更滋潤的發展。我們如果引入了信息技術的畫圖工具就方便多了,而且效果更加理想。再如教《冷色和暖色》一課時,本來學生需要準備顏料、水粉筆、筆洗等材料,學生工具很難帶全,而且作業效果並不理想(特別是水份的把握)。如果引入了電腦中的畫圖軟件,學生很快就能區分色彩的冷暖,而且用冷暖色來作畫很快就能熟練掌握。  

二、美術手工課更輕鬆。  

傳統的國小美術手工課,老師一般要向學生介紹預先做好的手工(模型),然後通過圖解或直接分步製作來傳授技能,過程中鼓勵學生聯想創作,這是一個很費脣舌的過程。如果引入了美術課件一切就變得簡單化。如《爸爸媽媽(二)》,由於學生年齡較小,對人物的特徵、動態難以理解,而且是用黏土來製作自己的爸爸媽媽,按照傳統的方法學生很難完成教學任務。做了美術課件就變得輕鬆多了。課件內容包括導入、人物的組成、重要組成構件的製作成遊戲和動畫、人物的製作步驟演播、人物的動態變化,使課程有條理地進行。在這個課例中,一開始就引導學生利用課件學習,不到十分鐘學生便可以自行製作和創作人物的造型,並在製作過程中參考課件給予的提示,使學生通過自我學習、模仿、提問,順利地完成人物的製作。課中,老師不僅脫離了煩瑣的講解和示範製作過程,還讓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建構意義的認知主體位置,但是又離不開教師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學設計和在協作學習過程中畫龍點睛的引導位置,使手工課變得非常“輕鬆”。再如冊《十二生肖》,傳統上法就是課前教師要充分準備教具,很煩瑣,而且課上學生不感興趣,學生學得也不“輕鬆”。如果引入課件,一切變得簡單,課前教師只要在網上收集一些資料,和剪紙知識做成課件(如動物的真實面貌和剪紙作品相比教),課上學生不僅學得“輕鬆”,教師教得也“輕鬆”。  

三、美術欣賞課更有味。  

傳統的美術欣賞課是“教師+課本+黑板+掛圖+實物”的教學模式,學生對所學的某些欣賞知識往往不容易消化。電腦網絡的運用,使美術課欣賞課變成“老師+課本+黑板+掛圖+實物+網絡”的新型教學模式,這給枯燥無味的欣賞課注入了活力,學生的興趣被激發,使枯燥的欣賞課變得“津津有味”。例如美術課本第九冊《非洲雕刻》,傳統美術課最多隻擁有幾幅掛圖,學生往往不專心,而且一節課很難講完。而我課前先上網搜尋有關非洲雕刻的素材,再佈置學生利用校園網絡資源進行素材收集,課上我提供相應的素材與學生收集的素材相比較,並讓同學們相互討論,學生對非洲雕刻知識很快得以理解消化,學生個個學得“津津有味”。

再如美術教材第十二冊《現代雕塑》,傳統美術課最多隻擁有幾幅掛圖,學生往往不專心,而我課前先用攝像機去市中心攝一些城市雕塑或公園中的一些現代雕塑或找一些有關現代雕塑的錄像上傳到校園網上,課上讓學生自己來上網“求知”,並讓同學們相互討論,學生對現代雕塑知識很快得以理解消化,學生個個學得“津津有味”,而且大大節約了上課時間。  

由此可見,從國小階段開始將信息技術引入美術課堂,而且在全國進行新課程改革的長遠發展趨勢來看,從小培養學生用電腦進行美術創作、美術設計的技能是十分必要的。而利用電腦來進行繪畫,無非又是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一種好辦法。我們有理由相信,實現課堂上老師高效教學、學生學得輕鬆、愉快不是難事。將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科進行整合,必將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