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中物理機械運動教案(彙總6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6篇《國中物理機械運動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國中物理機械運動教案》相關的範文。

國中物理機械運動教案(彙總6篇)

篇1:國中物理《機械運動》經典教案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麼是機械能,知道物體的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2.理解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內容;

3.在具體問題中,能判定機械能是否守恆,並能列出機械能守恆的方程式; 4.理解能量守恆定律,能列舉、分析生活中能量轉化和守恆的例子.

二、過程與方法

1.初步學會從能量轉化和守恆的觀點解釋現象、分析問題;

2.通過用紙帶與打點計時器來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體驗驗證過程和物理學的研究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能量守恆的教學,使學生樹立科學觀點,理解和運用自然規律,並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2.通過實驗驗證,體會學習的快樂,激發學習的興趣;通過親身實踐,樹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科學觀.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實驗演示]

- 15.測量下落高度時,某同學認爲都必須從起始點算起,不能弄錯.他的看法正確嗎?爲了減小測量 h值的相對誤差,選取的各個計數點要離起始點適當遠些好,還是近些好?

學生活動:思考老師的問題,討論、交流,選出代表發表見解.1.因爲打點計時器每隔0.02 s打點一次,在最初的0.02 s內物體下落距離應爲0.002 m,所以應從幾條紙帶中選擇第

一、二兩點間距離接近2 mm的紙帶進行測量;二是在紙帶上所選的點就是連續相鄰的點,每相鄰兩點時間間隔t=0.02 s.2.因爲不需要知道物體在某點動能和勢能的具體數值,所以不必測量物體的質量 m,而只需驗證12vnghn就行了.23.打點計時器要豎直架穩,使其兩限位孔在同一豎直平面內,以儘量減少重物帶着紙帶下落時所受到的阻力作用.4.必須先接通電源,讓打點計時器正常工作後才能鬆開紙帶讓重物下落.5.這個同學的看法是正確的.爲了減小測量 h值的相對誤差,選取的各個計數點要離起始點適當遠些好.教師活動:聽取學生彙報,點評,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學生活動: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數據處理:

明確本實驗中要解決的問題即研究動能與重力勢能的轉化與守恆.

在右圖中,質量爲m的物體從O點自由下落,以地面作零勢能面,下落過程中任意兩點A和B的機械能分別爲:

EA1122mvAmghA, EBmvBmghB 22如果忽略空氣阻力,物體下落過程中如果動能的改變量等於勢能的改變量,於是有

1122mvAmghAmvBmghB 221122上式亦可寫成mvBmvAmghAmghB

22Ea=Eb,即該式左邊表示物體由A到B過程中動能的增加,右邊表示物體由A到B過程中重力勢能的減少.如果實驗證明等式成立,說明物體重力勢能的減少等於動能的增加.爲了方便,可以直接從開始下落的O點至任意一點(上圖中A點)來進行研究,這時應有:

12mvAmhg.式中2h是物體從O點下落至A點的高度,vA是物體在A點的瞬時速度.1.如何求出A點的瞬時速度vA?

根據做勻加速運動的物體在某一段時間t內的平均速度等於該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可求出A點的瞬時速度vA.

右圖是豎直紙帶由下而上實際打點後的情況.從O點開始依次取點

1、

2、3„„圖中s

1、s

2、s3„„分別爲0~2點,1~3點,2~4點„„各段間的距離.根據公式vs,t=2×0.02 s(紙帶上任意兩個相鄰的t點間所表示的時間都是0.02 s),可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這些平均速度就等於

1、

2、3„„各點相對應的瞬時速度v

1、v

2、v3„„例如:

- 3不僅重力勢能和動能可以相互轉化,彈性勢能和動能也可以相互轉化.放開被壓縮的彈簧,可以把跟它接觸的小球彈出去,這時彈簧的彈力做功,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爲小球的動能.在彈性勢能和動能的相互轉化中,如果只有彈力做功,動能和彈性勢能之和保持不變,即機械能守恆.【方法引導】

解決某些力學問題,從能量的觀點來分析,應用機械能守恆定律求解,往往比較方便.應用機械能守恆定律解決力學問題,要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在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中,如果只有重力做功,就可以應用機械能守恆定律求解.【例題剖析】

(一)機械能守恆條件的判斷

[例1]下列關於機械能是否守恆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機械能一定守恆 B.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機械能可能守恆 C.合外力對物體做功爲零時,機械能一定守恆 D.只有重力對物體做功,物體機械能一定守恆 解析:

A.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除了重力做功外,可能還有其他力做功,如降落傘在空中勻速下降時,除了重力做功外,空氣阻力也對降落傘做功,所以機械能不守恆,不選.B.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可能只受重力且只有重力做功,如自由落體運動,物體機械能守恆,應選.C.如降落傘在空中勻速下降時合外力爲零,合外力對物體做功爲零,除重力做功外,空氣阻力也做功,所以機械能不守恆,不選.D.符合機械能守恆的條件,應選.可見,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確定各力做功情況是判定機械能是否守恆的一般程序.[例2]如圖所示,斜面體置於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光滑斜面上有一物體由靜止沿斜面下滑,在物體下滑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重力勢能減少,動能增大

B.物體的重力勢能完全轉化爲物體的動能 C.物體的機械能減少

D.物體和斜面體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恆

解析:由於斜面體放在光滑斜面上,當物體沿斜面下滑時,物體實際位移方向和物體所受支持力的方向不垂直,所以支持力對物體做了功(負功),物體的機械能不守恆,物體的機械能減少了,物體對斜面體的壓力對斜面體做了功(正功),斜面體的機械能增加了,斜面體的機械能也不守恆.對物體和斜面體組成的系統,斜面體和物體之間的彈力是內力,對系統做功的代數和爲零,即不消耗機械能.在物體和斜面體的運動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統的機械能守恆.物體在下滑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少,一部分轉化爲物體的動能,另一部分則轉化爲斜面體的動能.所以本題選ACD.

(二)機械能守恆定律的應用

- 56斷物體的機械能是否守恆,所以應透徹理解機械能守恆定律成立的條件,從而正確應用機械能守恆定律解題.

佈置作業

課本P37作業

4、

5、6.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有人設計了這樣一臺“永動機”:距地面一定高度架設一個水槽,水從槽底的管中流出,衝擊一個水輪機,水輪機的軸上安裝一個抽水機和一個砂輪.他指望抽水機把地面水槽裏的水抽上去,這樣循環不已.機器不停地轉動,就可以永久地用砂輪磨製工件做功了(右圖)

.請你分析一下,高處水槽中水的勢能共轉變成哪幾種形式的能,說明這個機器是否能夠永遠運動下去.

篇2:國中物理機械運動教案

從本節課第一個教案的產生到上完這一節課,教案共進行了四次的修改,課件也經過多次選擇和調整。可以說是除了知識點一直保留下來以外,其餘的地方都經過了大的改動。期間得到了本校教研組老師、田林片老師和一些其他學校老師的大力幫助,特別得到了教研員趙老師的細心指導。趙老師多次和我進行摩課,使我重新樹立了信心。在此,對各位老師的幫助深表謝意。

自有了開課的想法起,就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精心備出了第一稿教案,但在第一次試講時感覺非常不好,自己都差點失去了信心,是在趙老師的幫助和鼓勵下,才重新找回了自信。經過幾次試講,其他老師幫助我不斷的摩課,終於順利地完成了這一節公開課。整個過程中,對自己真的是一次磨練。也給今後的教學帶來了很多幫助。本節課從開始的選材,中間的修改到最後的確定,經歷了一個較長的過程。開始時思路比較狹隘,僅圍繞教材和大綱選材,在各位老師的提醒下,開闊思路。最後一遍試講前正趕上神州六號的發射和回收,爲了使本節課能有新意,又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選用了神六作爲本節課的線索,採納了一些老師的建議,把練習放到“參照物”概念之後,讓學生大量的活動,來鞏固知識,並突出本節課的難點。雖然這一節課還算比較圓滿的完成了,也得到了大家的好評,但我覺得還是留下了很多遺憾。比方說,對於表格中的情景“大地撲面而來”的參照物選取時,學生理解不夠透徹,現在想起來,其實可用“大小飛機的動畫”演示就可以說明問題。遺憾的是由於前面的學生活動用的時間長了,後面沒來得及放映這段動畫。

通過開設本節課,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雖然非常的辛苦,也留下了一些遺憾,但還是收穫了很多在平時教學時學不到的東西。再次感謝給予我幫助的各位老師。

篇3:國中物理機械運動教案

一、學習目標:

1、長度時間及其測量

2、會選擇參照物描述機械運動,會根據對運動的描述指明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3、會運用速度公式解決生活問題

二、【重點】1、機械運動的概念 2、研究物體運動的相對性 3、運動的快慢

【難點】1、參照物的概念 2、理解物體運動的相對性 3、應用知識解決具體問題。

自學互動,適時點撥

(一)自學互動一 長度時間及其測量

一.知識回顧

1、長度單位國際單位爲______,1nm= m,1微米= 米;時間的國際單位爲________,其它的單位有________ _____。

2、正確使用刻度尺方法:(1)選:觀察刻度尺的 和 ,根據測量的 選擇合適的刻度尺。測量所能達到的準確的程度是由__ ____決定的。(2)放:在使用厚刻度尺時,刻度尺要與被測長度___ ____,且尺的______要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3)讀: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 ,要估讀到分度值的 。 (4)記:測量值分爲_______、_______兩部分,如測得結果爲23.32cm,則此刻度尺分度值爲_____________。

3、減小誤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 ______。

4、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於所選擇的______而言的。物體相對於參照物有 的變化,就說它是運動的,相對於參照物 的變化,就說它是靜止的。

5、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1) ;(2) .

6、速度:(1)定義:速度是表示物體________的物理量。在勻速直線運動中,物體在 叫做速度;(2)計算公式:速度= ,用符號表示 ;(3)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 ,物理意義是 。1km/h= m/s.

7、勻速直線運動:快慢______、經過的路線是______的運動。

8、平均速度:物體通過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於________與___ __的比值。

二.考點點擊

考點1:時間和長度的估計與單位

1.下列各過程經歷的時間最接近1s的是 ( )

A 人眼睛迅速一眨 B 人心臟跳動一次 C 人正常呼吸一次 D 人打一個哈欠

2.在橫線上填上合適的單位(1)教室每層樓高約32____;(2)課桌高度大約70________;

(3)一張紙厚度約75_________;⑷脈搏跳動一次所需的時間約爲0.015_________。

3.某物體直徑爲125nm,該物體可能是

A一個籃球 B一個乒乓球 C 一根頭髮 D一種病毒

考點2:刻度尺的使用

4.某同學測量長度的方法如圖所示。他在測量中的錯誤有: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5.在學校“運用物理技術破案”趣味遊戲活動中,小明根據“通常情況下,人站立時身高大約是腳長的7倍”這一常識,可知留下圖中腳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約爲()

A.1.65m B.1.75m C.1.85m D.1.95m

6.用A、B兩把刻度尺分別測量同一木塊,你能讀出測量值嗎?

總結:正確使用刻度尺

考點3:誤差與減小誤差

7.下列關於誤差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誤差是未遵守操作規則產生的 B.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減小誤差

C.誤差就是實驗中產生的錯誤 D.只要選用精密測量儀器,認真測量,可避免誤差

8.一位同學用刻度尺先後三次測量一物體長度,各次測量結果分別是5.43cm、5.45cm、5.46cm、5.44cm,則此物長應是( )

A、5.44cm B、5.45cm C、5.46cm D、5. 445cm

總結:

考點4:長度的特殊測量

9.要測量1分硬幣的厚度,使測量結果的誤差較小,下列方法中的選項是 ( )

A.用刻度尺仔細地測量硬幣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測量硬幣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別測出10個1分硬幣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測出10個1分硬幣疊加起來的總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個1分硬幣的厚度

10.如圖2-2-3所示的方法常用於測量圓柱體直徑,則圖中圓柱體的直徑應爲 cm。一根細銅絲如圖纏繞

在鉛筆上,該銅絲直徑爲 mm.

總結:

考點5:靜止與運動的判斷

11、小紅在路上騎自行車,若說她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可能是( )

A.迎面走來的行人 B.路旁的樹木 C.小紅騎的自行車 D.從身邊超越的汽車

12.坐在長途汽車上的乘客,看見前面的卡車與他的距離保持不變,後面的自行車離他越來越遠.若以卡車爲參照物,自行車是_______的,長途汽車是_________的.

13.在《刻舟求劍》的故事中,行船時,乘船的人在船上刻下了劍落水時的位置;當船停靠到岸邊後,在所刻記號下方的水中尋找劍,卻找不到,這說明 。

14、通過電視,我們看到“神舟七號”飛船中的一個情景:翟志剛放開了手中的飛行手冊。綠色的封面和白色的書頁,在失重的太空中飄浮起來並懸停在空中。這時的飛行手冊相對於______是靜止的,相對於______是運動的.

15.位於市中心的商業大樓建有觀光電梯,乘客在隨電梯豎直上升的過程中,可透過玻璃欣賞到樓外美麗的城市景色.分析這一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以地面爲參照物,乘客是靜止的 B.以電梯爲參照物,乘客是靜止的

C.以地面爲參照物,電梯是靜止的 D.以乘客爲參照物,地面是靜止的

總結:判斷物體運動還是靜止,首先選擇 ,然後看研究對象相對於 是否有 變化。同一研究對象,由於選擇的 不同,判斷的結果也不相同,叫做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考點6:物體運動快慢的比較

16.《龜兔賽跑》的寓言故事,說的是兔子瞧不起烏龜.它們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後,途中兔子睡了一覺,醒來時發現烏龜已到了終點.整個賽程中 ( )

A.兔子始終比烏龜跑得慢 B.烏龜始終比兔子跑得慢

C.比賽採用相同時間比路程的方法 D.比賽採用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

考點7:速度的計算

17.單位換算:20m/s=__________km/h;

108km/h=___________m/s.

18.爲宣傳“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個好朋友在某景點進行了一場有趣的運動比賽。小張駕駛電瓶車以36km/h的速度前進,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進,小李騎自行車,每分鐘通過的路程是0.6km。則:( )

A.小張速度 B.小王速度 C.小李速度 D.三人速度一樣大

19.下列運動物體中,平均速度有可能爲20m/s的是( )。

A.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汽車 B.正在快速爬行的螞蟻

C.正在進行比賽的短跑運動員 D.在高空中正常飛行的波音747飛機

20.圖2所示的是一輛桑塔納小轎車的速度表,從表中可知該汽車此時的速

度爲______km/h,按照這個速度走完255km的路程需要______h.

21.觀察如圖3所示的出租車票,可知:乘車人在乘坐該車的時間內,該出租車運行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車票中里程的單位是千米)。

22.從哈爾濱東站開往北京的K18次列車,全程運行1288千米,列車運行時刻表如下:由表可知,K18次列車從哈爾濱東到北京需要多少小時?列車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時?

考點8:勻速直線運動與變速運動

23.由勻速直線運動公式V=s/t可知,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 ( )

A.與路程成正比 B.與時間成正比

C.隨路程和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D.與路程和時間無關

24.爲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時的運動,某物理實驗小組的同學用照相機每隔相等的時間自動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時的運動狀態,如圖4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其理由是 。

(2)圖中四個速度隨時間的關係圖象,能反映出該小球下落運動的是 。(選填圖中的選項字母)

25.運動會上,100m決賽,中間過程張明落後於王亮,衝刺階段張明加速追趕,結果他們同時到達終點。關於全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張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張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勻速直線運動,無法比較

26.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運動的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運動速度相同的小車是______和______;經過5s,跑在最前面的小車是______。

27.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路程與時間的關係,如圖所示,甲、乙兩直線分別是兩運動物體的路程s和時間t關係的圖象,從圖可知兩運動物體的速度大小關係是 ( )

A.v甲 大於 v乙 B.v甲 小於v乙 C.v甲 等於 v乙 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28.在學校運動會上,小明參加的項目是百米賽跑。起跑後,小明越跑越快,最終以12.5 s的 優異成績獲得冠軍。關於上述小明的百米賽跑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明在前50 m-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鐘通過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

20.斜面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試按圖填寫下列表格(1)由此可知,物理學裏所說的平均速度必須指明是在 內的平均速度。

(2)實驗時,斜面的坡度應很小,其原因是爲了 ·

30.一輛小汽車在平直的水平公路上行駛,在這條公路上任意取如圖所示的5段路程,並將小汽車通過的各段路程及對應的時間記錄下來。據此可判斷:小汽車在這5段路程中做 運動,速度大小是 m/s。

篇4:八年級物理機械運動教案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1知識與技能:

學會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確地測量時間、距離,並求出平均速度。

加深對平均速度的理解。

1.2過程與方法 :

掌握使用物理儀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體會設計實驗、實驗操作、記錄數據、分析實驗結果的總過程。 1.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科學態度,正確、實事求是測量和記錄數據的良好作風。

逐步培養學生學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

教學重難點

2.1 教學重點 會用停表和刻度尺測量運動物體的平均速度。

2.2 教學難點 記時,繪製表格。

實驗數據的處理和分析。

教學工具

多媒體,教學用直尺、小車、秒錶、捲尺、斜面板等

教學過程

6.1 引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瞬時速度和平均速度。

下面我們來看看劉翔當年展雄姿的視頻。通過下面的數據我們來了解下他的速度。

劉翔跑完110米所用的時間爲12.61,下面我們通過上節課學過的平均速度的求法:V=S/t=110m/12.61s= 8.72(m/s)=31.4公里/小時。

劉翔每秒都能跑8.7米嗎?很明顯不是,我們求出的是他的平均速度。

那麼這節課我們的主題就是通過一些實驗來測量平均速度,通過例題鞏固結論。

6.2 新知介紹

一、停表

【師】

要測量平均速度,必須得求出這段路程的距離s,還要求出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t,先複習下之前提過的停表的使用。

實驗室裏常用的計時工具是停表(機械停表和電子停表),這是我們在實驗室裏常用的一種儀器.電子停表的分度值可以達到0.01秒.機械停表在讀數時,要分別讀出分(小盤:轉一圈是15或60分鐘,也有30分鐘的,特此補充)和秒(大盤:轉一圈爲30或60s),並將它們相加,下面我們重點介紹下機械停表的使用。

【機械停表】

停表的讀數:

小盤:通常有30刻度和60刻度型.30刻度型則每格代表0.5分鐘,60刻度型每格則代表0.25分鐘。大盤:大盤每圈代表30s,共60個大刻度,每兩個大刻度之間有5個小刻度,所以每格大刻度代表0.5s,每格小刻度代表0.1s,這也是停表精確度爲0.1s的原因。

讀數爲小盤的分鐘數+大盤的秒讀數.先讀小盤的讀數,它的單位是分鐘,看上面的示數可知每分鐘分爲前半分鐘和後半分鐘,要注意看它是指向哪半分鐘.

接着讀大盤的讀數,它的單位是秒,如果是前半分鐘就則讀0-30s,若爲後半分鐘讀31-60s。

【師】下面我們來練習幾個機械停表的讀法。

【例題】如圖所示,機械停表顯示的時間爲_____min______s。

【分析】

小盤的分度值是0.5min,指針在1min和2min之間,偏向1min一側,分針示數爲1min;大盤的分度值是0.1s,秒針示數爲10.8s,因此秒錶讀數爲1min10.8s.

故答案爲:1;10.8.

二、設計實驗

【師】下面我們通過直尺、小車、秒錶、捲尺、斜面板,來設計實驗,測定小車的平均速度。

【師】我們採用上圖作爲實驗圖,老師有這樣兩個問題:

①實驗的過程中,斜面的坡度大一點好,還是小一點好?爲什麼?

②金屬片在實驗中有什麼作用?如何能使測量的時間更準確?

【生】實驗中斜面應保持較小的坡度,這是爲了便於測量時間;

實驗中金屬片的作用是使小車在同一位置停下,便於準確測量小車移動的距離。

【師】大家回答得很好。

三、進行實驗

使斜面保持較小的坡度,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金屬片放在斜面底端,測出小車將要通過的路程S1、S2,填在表格內。

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並撞到金屬片的時間t1、t2,填在表格內。

【注意事項】

測量小車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時,要使斜面保持較小的坡度,主要是爲了小車運動速度慢點,便於測量小車運動的時間。

重複實驗,填入實驗數據:

【師】通過實驗相信大家對平均速度的概念及求法都有了一個更深入的瞭解,下面我們通過幾道例題鞏固我們的學習成果。

【例題】

如圖是測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斜面應選擇較______的坡度;實驗中金屬片的作用是______便於準確測量______;小車通過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小車通過下半程的平均速度(選填“大於”、“小於”或“等於”);若秒錶每格爲1s,則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分析】

實驗中斜面應保持較小的坡度,這是爲了便於測量時間;實驗中金屬片的作用是使小車在同一位置停下,便於準確測量小車移動的距離;

據圖可以看出,小車上半段的時間是3s,下半段的時間是2s,所以據v=s/t

可知,s相同,下半段的時間短,故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大;

據圖可知,全程的路程是S1,總時間是5s,故故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0.2m/s;

故答案爲:小;使小車在同一位置停下;小車移動的距離;小於;0.2m/s;

【例題】2015年8月23日北京田徑世錦賽男子100米決賽在鳥巢舉行,如圖是我國飛人蘇炳添在男子100米比賽中測得5s末的速度爲9.0m/s,10s末到達終點的速度爲10.2m/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前5s內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爲4.5 m/s

B.在後5s內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爲9.6m/s

C.在本次百米賽跑中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爲10.0 m/s

D.在本次百米賽跑中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爲9.1 m/s

【分析】

(1)根據v=s/t,平均速度的計算應爲路程和對應時間的比值,前5秒的路程未知,則無法計算;故AB錯誤;

(2)百米賽跑中的平均速度爲:

總位移爲s=100m 總時間爲t=10s

則平均速度爲:v=s/t=10m/s,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篇5:八年級物理機械運動教案

1、小東在百米賽跑中第1秒內通過的路程是3米,第2秒內通過的路程是5米,第3秒內通過的路程是7米,則他在這3秒內( B )

A.前2秒內的平均速度爲5m/s

B.後2秒內的平均速度爲6m/s

C.3秒內的平均速度爲7m/s

D.最後1秒內的平均速度爲5m/s

2、如圖爲“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圖中停表的示意圖分別表示小車通過斜面A、B、C三點的時刻,B點是全程AC的中點.小車從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D )

A.以木塊爲參照物,小車是靜止的

B.小車對斜面的壓力就是小車的重力

C.小車AB段運動所用時間與BC段運動所用時間相等

D.小車AC段的平均速度大於AB段的平均速度

3、一個物體由靜止開始通過一段路程,它的速度愈來愈大,在通過這段路程的最後3m時,所用時間是2s,那麼這個物體在整段路程平均速度是( C )

A.等於1.5m/s B.大於1.5m/s

C.小於1.5m/s 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4、“十o一”假期,小敏隨爸媽由合肥到武漢外出旅行,兩地相距360km,早上09:00出發,途中在服務區休息了30min,13:00到達武漢,她發現很多現象都與我們學過的物理有關,並寫下一些相應的旅行日記,你認爲她的日記中描述不妥當的是( D )

A.全程的平均速度爲90 km/h

B.汽車經過橋樑時發現如圖甲所示的標示牌是對汽車的限重

C.汽車行駛中,路邊的樹木向後飛馳而去,這是因爲我選擇了汽車爲參照物

D.有十分鐘時間,汽車速度儀表指示如圖乙,因此這段時間汽車一定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5、如圖所示,一小鋼球從光滑固定斜面的A點靜止釋放,相繼經過B、C兩點,且AB=BC,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忽略空氣阻力的影響)( D )

A.小鋼球下滑過程中做勻速直線運動

B.小鋼球在AB、BC兩段內運動的平均速度相等

C.就A、B、C三點而言,小鋼球在A點具有的機械能最大

D.小鋼球所受重力在AB、BC兩段內做功相等

6、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如圖),選擇較小坡度的斜面,是爲了便於測量

______。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測出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爲1.6s.則AB段的路程sAB=_____cm(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小車在AB段的平均速度爲_____cm/s.如果在某次測量中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______。

答案:時間;40.0;25.0;小.

篇6:八年級物理《機械運動》教案

八年級物理《機械運動》教案

(一)教學目的

1.知道什麼是機械運動,知道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2.知道什麼叫參照物,知道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需要選定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什麼是勻速直線運動。

(二)教具

1米長的一端封閉的玻璃管,管內注入水,並留約2釐米長的一段空氣柱,管口被封閉;節拍器(或秒錶)。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1.常用的測量長度的工具是什麼?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是怎樣的?

2.完成下列長度單位的換算,要求有單位換算的過程。由兩名同學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學在筆記本上進行練習。

教師口述:0.2千米=______釐米。(答:2×104釐米)

500微米=______米。(答:0.0005米)

對學生所答進行講評。

3.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測量課本圖1—5甲圖中木塊的實際長度。要求每個學生動手測量。由同學說出測量結果。鞏固上節所學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長度、正確讀、記測量結果和減小誤差的基本知識。

二、新課教學

1.新課的引入

組織同學閱讀課本節前大“?”的內容。提問:飛機在天空中飛行,子彈在運動嗎?飛行員爲什麼能順手抓住一顆飛行的子彈呢?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就要認真學習有關物體運動的知識。

板書:“第二章簡單的運動

一、機械運動”

2.機械運動

(1)什麼是機械運動?

運動是個多義詞,物理學裏講的運動是指物體位置的變化。同學們騎自行車時,人和自行車對地面或路旁的樹都有位置的變化;飛機在天空中飛行,它相對於地面有位置的變化。物理學裏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2)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運動。

提問並組織學生回答:舉例說明我們周圍的物體哪些是在做機械運動。

對於回答中所舉機械運動實例,教師要明確指出是哪個物體相對什麼物體有位置的改變。

組織同學看課本圖2—2,提問:圖中的哪些物體在做機械運動?

答:圖2—2中運動員、足球、列車、地球、人造衛星、太陽系、銀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機械運動。

問:圖中的鐵軌,地球上的樹木、高山,我們教室中的課桌和椅子是運動的嗎?

答:它們都在跟隨地球自轉,同時繞太陽公轉,他們也在做機械運動。

小結: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板書:“1.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1)組織學生看課本圖2—3,討論:乘客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讓學生充分說明自己的看法。

小結:

首先明確本問題中研究對象是汽車中的乘客,這位乘客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

其次根據前面所學機械運動的知識,判定汽車、司機和乘客都在做機械運動。但是司機和男孩所說乘客是靜止的或是運動的說法都有道理。因爲他們在研究乘客的運動情況時,選定的作爲標準的物體不同。

問:司機看到乘客沒動是靜止的,是以什麼爲標準的。

答:以車廂爲標準,乘客相對於車廂沒有位置的改變,所以說乘客是靜止的。

問:男孩看到乘客運動得很快,他是以什麼爲標準的。

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樹木、房屋爲標準,乘客相對於路面有位置的'改變。所以他說乘客是運動的。

教師小結:在描述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要看是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定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板書:“2.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①:在描述物體的運動情況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②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提問:看課本圖2—4,卡車和聯合收割機在農田裏並排行駛,受油機與大型加油機在空中飛行,說它們是運動的,你選什麼物體爲參照物。

答:選大地爲參照物,它們是運動的。

教師追問:在甲圖中如果選卡車或收割機爲參照物,在乙圖中如果選受油機或加油機爲參照物,另一物體的運動情況是怎樣的?

答:另一物體是靜止的。因爲它們相對於參照物沒有位置的改變。

教師小結:像卡車和收割機這樣兩個物體以同樣的快慢,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的相對位置不變,則稱這兩個物體相對靜止。

提問:請你解釋法國飛行員能順手抓住一顆子彈的道理。

要求學生用相對靜止的道理予以解釋。

教師指出:參照物可以任意選擇,在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時,常選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爲參照物。舉例說明當所選的參照物不同時,物體的運動情況一般不相同。例如列車中的乘客以地面爲參照物是運動的,以車廂爲參照物是靜止的。

4.勻速直線運動

(1)自然界中最簡單的機械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

(2)什麼是勻速直線運動

演示實驗:啓動節拍器,使兩響之間間隔1秒鐘(如果沒有節拍器,可由學生讀秒錶)。將1米長的內封氣泡的玻璃管豎直靠放在黑板上。使氣泡由管底豎直上升,從零時刻開始,在每個節拍時,在氣泡所在的位置旁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個短橫線(以氣泡的上沿或下沿爲準),這些橫線由下到上等距離排列。

改變節拍器擺錘的位置,增大(或減小)擺的週期,重做上述實驗。此時要平移玻璃管在黑板上的位置,每組記畫橫線不可重疊。

用刻度尺測相同的時間間隔內,氣泡通過的距離。

提問:你認爲氣泡的運動有什麼特點?

教師講述:運動的氣泡經過的路線是直的,並且在相等的時間裏通過的距離相等,即快慢是不變的。這種快慢不變,經過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板書:“3.勻速直線運動:快慢不變,經過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勻速直線運動在自然界中並不多見,但是許多運動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勻速直線運動。

提問:百米跑運動員,從起跑線起跑,跑到終點,他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嗎?(答: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勻速直線運動。)

5.小結本節知識要點

三、佈置作業

課本P2—4,練習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