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我們黨的重大理論創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專論)(精選多篇)

第一篇:我們黨的重大理論創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專論)

我們黨的重大理論創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專論)(精選多篇)

內容提要●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佈局更加明確地由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認識的深化和拓展,是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新飛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既是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經驗的科學總結,又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三個層面來吸收和借鑑古今中外關於社會和諧的有益成果:一是把和諧作爲思維方式;二是把實現社會和諧作爲一種治國方略;三是把和諧作爲調整人際關係的規範。中國共產黨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高度重視總結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經驗,高度重視借鑑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從而能夠在理論上不斷擴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以胡錦濤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我們黨的又一次重大理論創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認識的深化和拓展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的認識,是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最重要內容。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的探索和認識,開始於以毛澤東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針對照搬蘇聯經驗在實踐中出現的弊端,毛澤東同志帶領全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提出要探索適合我國特點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具體道路。1956年毛澤東同志發表《論十大關係》,從社會主義建設的全局與局部、局部與局部等關係上論述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總體佈局。1962年,毛澤東同志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建設,從我們全黨來說,知識都非常不夠。我們應當在今後一段時間內,積累經驗,努力學習,在實踐中間逐步地加深對它的認識,弄清楚它的規律。”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在後來的探索中發生了一些失誤甚至是嚴重挫折。但總的看,這個時期我們黨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正確思想,豐富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對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以鄧小平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深刻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斷然拋棄“以階級鬥爭爲綱”的錯誤方針,果斷地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堅定不移地實行改革開放,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黨形成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的一系列新認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佈局就是在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決議》中首次提出並加以論述的。鄧小平同志指出,現代化建設不能搞單打一,要注意各方面綜合平衡和協調並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纔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中所包含的富強、民主、文明的目標,就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認識的新成果。以江澤民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根據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深刻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和我們黨肩負的新任務,全面論述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十二大關係,深刻闡明瞭社會主義社會是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明確提出要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豐富和發展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的認識。以胡錦濤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和奮鬥目標,全面論述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基本特徵、重要原則和主要任務,以及需要進一步在理論和實踐中探索的重大課題。我們黨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任務,就是要求全黨同志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更加自覺地加強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使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這表明,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佈局更加明確地由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認識的深化和拓展,是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新飛躍。對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在卷帙浩繁的著作中,馬克思、恩格斯論述未來社會的篇幅雖然不多,但是他們關於未來社會建設的思想內容非常豐富,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要點可以概括如下:一是資本主義創造的文明成果雖然超過了以往一切社會,但由於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而產生了各種問題和弊端,說明資本主義社會決不是一個和諧社會。只有用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才能真正實現社會和諧。二是生產力的高度發展是社會真正實現和諧的“絕對必需的實際前提”。三是社會主義社會實行生產資料社會佔有,有計劃地組織社會生產,人的精神境界極大提高,社會和諧程度大大提高。列寧領導俄共和俄國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在總結社會主義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列寧認爲,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科學而合理地支配社會的生產和分配,才能使所有勞動者過上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列寧還論述了社會主義制度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人民羣衆的建設熱情;社會主義國家應當幫助農民,而且能夠解決城鄉對立;必須發揚民主,改革國家機關,反對官僚主義,加強社會管理和經濟覈算;等等。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理論,無疑爲我們今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指明瞭前進方向,然而他們不可能爲我們提供全部現成的答案。因此,要靠我們在實踐中繼續不斷探索,要靠我們密切結合中國國情加以回答。中國共產黨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對此做了積極探索並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概括,從而爲豐富和發展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作出了重大貢獻。黨的十六大特別是十六屆四中全會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這是在我國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和我國經濟社會生活出現“四個多樣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適應了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深刻闡明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明確指出它關係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係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關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關係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和國家長治久安;全面概括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即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進一步明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原則,這就是: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堅持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堅持“五個統籌”,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爲本,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爲黨和國家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尊重人民羣衆的創造精神,通過深化改革、創新體制,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必須注重社會公平,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羣衆的利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必須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以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使改革發展穩定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確保人民羣衆安居樂業,確保社會政治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這六條重要原則高屋建瓴、求真務實,爲我們在實踐中積極穩妥地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指明瞭方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既是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經驗的科學總結,又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對人類文明中關於社會和諧的有益成果的吸收和借鑑理論創新決不是割斷歷史,決不是離開人類文明成果的花樣翻新。我們只有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勇氣總結實踐的新經驗,吸收和借鑑人類文明的有益成果,才能實現理論創新。在古今中外的文明中都有關於和諧思想的寶貴成果。西方思想史上,古希臘哲學家很早就把“和諧”作爲哲學的基本範疇;畢達哥拉斯學派有句名言:什麼是最美的———和諧;柏拉圖提出了“公正即和諧”的命題;亞里士多德認爲,中等階層對國家政權的穩定與社會和諧起着重要作用;黑格爾用矛盾、差異、對立、同一等範疇深化了對和諧的認識;等等。講西方的和諧思想,不能不講空想社會主義關於和諧社會的主張。1803年,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傅立葉發表了《全世界和諧》一書,提出未來的理想社會制度是“和諧制度”。書中批判了資本主義制度的不合理、不和諧,指出它必將被“和諧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在美國印第安納州進行的共產主義試驗,也以“新和諧”命名。1842年,德國空想社會主義者魏特林在《和諧與自由的保證》一書中,把社會主義社會稱爲“和諧與自由”的社會,並指出新社會的“和諧”是“全體和諧”。我國曆史上也產生過許多關於社會和諧的思想。比如,孔子說過“和爲貴”;墨子提出“兼相愛”;荀子提出“和則一,一則多力”;孟子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太平天國運動的領袖洪秀全提出,要建立“務使天下共享”的社會;康有爲在《大同書》中提出,要建立一個“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爲公”的理想社會。上述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千百年來廣大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當然,在存在階級壓迫和階級剝削的舊制度下,這些理想是根本無法實現的。儘管如此,清醒的馬克思主義者仍然可以從中吸收和借鑑有益的成果,做到古爲今用、洋爲中用。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三個層面來吸收和借鑑古今中外關於社會和諧的有益成果。一是把和諧作爲思維方式。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並不是沒有矛盾的社會。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就是在妥善處理各種矛盾中不斷前進的過程,就是不斷消除不和諧因素、不斷增加和諧因素的過程。二是把實現社會和諧作爲一種治國方略。應該看到,和諧社會是一種社會狀態,不是一種社會形態,它既可以體現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中,又可以體現在同一社會形態的不同發展階段上。我們要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長過程中不斷提高我國社會和諧的程度,這是我們黨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出發點。不能簡單地認爲是由於我國現實社會出現了不和諧狀態才提出這個重要任務的;恰恰相反,我們黨正是把握了我國社會所處的歷史方位和黨所處的歷史方位,把握了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把握了最高社會理想與現階段綱領的統一,才主動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個戰略任務的。三是把和諧作爲調整人際關係的規範。這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顯得特別突出。比如,和而不同、和衷共濟、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等,成爲千百年來我國人民代代相傳、廣泛認同的格言或規範。我們黨非常重視發揮道德規範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把誠信友愛作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徵之一。胡錦濤同志在部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重點做好的十個方面工作時,強調要把切實加強道德建設作爲一項重要任務,並且指出: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積極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對於形成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是極其重要的。綜上所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作出的重大理論創新,是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是在國內外新形勢下提高黨的執政能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地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舉措,必將有力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創新,進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髮展。

第二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黨的重大理論創新

文章標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黨的重大理論創新

內容提要

●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佈局更加明確地由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認識的深化和拓展,是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

識的新飛躍。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既是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經驗的科學總結,又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三個層面來吸收和借鑑古今中外關於社會和諧的有益成果:一是把和諧作爲思維方式;二是把實現社會和諧作爲一種治國方略;三是把和諧作爲調整人際關係的規範。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高度重視總結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經驗,高度重視借鑑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從而能夠在理論上不斷擴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以胡錦濤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我們黨的又一次重大理論創新。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認識的深化和拓展

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的認識,是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最重要內容。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的探索和認識,開始於以毛澤東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針對照搬蘇聯經驗在實踐中出現的弊端,毛澤東同志帶領全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提出要探索適合我國特點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具體道路。1956年毛澤東同志發表《論十大關係》,從社會主義建設的全局與局部、局部與局部等關係上論述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總體佈局。1962年,毛澤東同志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建設,從我們全黨來說,知識都非常不夠。我們應當在今後一段時間內,積累經驗,努力學習,在實踐中間逐步地加深對它的認識,弄清楚它的規律。”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在後來的探索中發生了一些失誤甚至是嚴重挫折。但總的看,這個時期我們黨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正確思想,豐富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對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以鄧小平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深刻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斷然拋棄“以階級鬥爭爲綱”的錯誤方針,果斷地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堅定不移地實行改革開放,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黨形成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的一系列新認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佈局就是在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決議》中首次提出並加以論述的。鄧小平同志指出,現代化建設不能搞單打一,要注意各方面綜合平衡和協調並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纔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中所包含的富強、民主、文明的目標,就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認識的新成果。

以江澤民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根據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深刻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和我們黨肩負的新任務,全面論述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十二大關係,深刻闡明瞭社會主義社會是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明確提出要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豐富和發展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的認識。

以胡錦濤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和奮鬥目標,全面論述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基本特徵、重要原則和主要任務,以及需要進一步在理論和實踐中探索的重大課題。我們黨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任務,就是要求全黨同志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更加自覺地加強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使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這表明,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佈局更加明確地由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認識的深化和拓展,是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新飛躍。

對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在卷帙浩繁的著作中,馬克思、恩格斯論述未來社會的篇幅雖然不多,但是他們關於未來社會建設的思想內容非常豐富,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要點可以概括如下:一是資本主義創造的文明成果雖然超過了以

往一切社會,但由於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而產生了各種問題和弊端,說明資本主義社會決不是一個和諧社會。只有用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才能真正實現社會和諧。二是生產力的高度發展是社會真正實現和諧的“絕對必需的實際前提”。三是社會主義社會實行生產資料社會佔有,有計劃地組織社會生產,人的精神境界極大提高,社會和諧程度大大提高。列寧領導俄共和俄國人

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在總結社會主義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列寧認爲,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科學而合理地支配社會的生產和分配,才能使所有勞動者過上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列寧還論述了社會主義制度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人民羣衆的建設熱情;社會主義國家應當幫助農民,而且能夠解決城鄉對立;必須發揚民主,改革國家機關,反對官僚主義,加強社會管理和經濟覈算;等等。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理論,無疑爲我們今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指明瞭前進方向,然而他們不可能爲我們提供全部現成的答案。因此,要靠我們在實踐中繼續不斷探索,要靠我們密切結合中國國情加以回答。中國共產黨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對此做了積極探索並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概括,從而爲豐富和發展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作出了重大貢獻。

黨的十六大特別是十六屆四中全會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這是在我國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和我國經濟社會生活出現“四個多樣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適應了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深刻闡明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明確指出它關係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係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關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關係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和國家長治久安;全面概括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即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進一步明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原則,這就是: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堅持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堅持“五個統籌”,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爲本,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爲黨和國家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尊重人民羣衆的創造精神,通過深化改革、創新體制,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必須注重社會公平,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羣衆的利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必須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以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使改革發展穩定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確保人民羣衆安居樂業,確保社會政治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這六條重要原則高屋建瓴、求真務實,爲我們在實踐中積極穩妥地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指明瞭方向。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既是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經驗的科學總結,又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對人類文明中關於社會和諧的有益成果的吸收和借鑑

理論創新決不是割斷歷史,決不是離開人類文明成果的花樣翻新。我們只有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勇氣總結實踐的新經驗,吸收和借鑑人類文明的有益成果,才能實現理論創新。

在古今中外的文明中都有關於和諧思想的寶貴成果。西方思想史上,古希臘哲學家很早就把“和諧”作爲哲學的基本範疇;畢達哥拉斯學派有句名言:什麼是最美的——和諧;柏拉圖提出了“公正即和諧”的命題;亞里士多德認爲,中等階層對國家政權的穩定與社會和諧起着重要作用;黑格爾用矛盾、差異、對立、同一等範疇深化了對和諧的認識;等等。講西方的和諧思想,不能不講空想社會主義關於和諧社會的主張。1803年,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傅立葉發表了《全世界和諧》一書,提出未來的理想社會制度是“和諧制度”。書中批判了資本主義制度的不合理、不和諧,指出它必將被“和諧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在美國印第安納州進行的共產主義試驗,也以“新和諧”命名。1842年,德國空想社會主義者魏特林在《和諧與自由的保證》一書中,把社會主義社會稱爲“和諧與自由”的社會,並指出新社會的“和諧”是“全體和諧”。我國曆史上也產生過許多關於社會和諧的思想。比如,孔子說過“和爲貴”;墨子提出“兼相愛”;荀子提出“和則一,一則多力”;孟子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太平天國運動的領袖洪秀全提出,要建立“務使天下共享”的社會;康有爲在《大同書》中提出,要建立一個“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爲公”的理想社會。上述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千百年來廣大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當然,在存在階級壓迫和階級剝削的舊制度下,這些理想是根本無法實現的。儘管如此,清醒的馬克思主義者仍然可以從中吸收和借鑑有益的成果,做到古爲今用、洋爲中用。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三個層面來吸收和借鑑古今中外關於社會和諧的有益成果。一是把和諧作爲思維方式。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並不是沒有矛盾的社會。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就是在妥善處理各種矛盾中不斷前進的過程,就是不斷消除不和諧因素、不斷增加和諧因素的過程。二是把實現社會和諧作爲一種治國方略。應該看到,和諧社會是一種社會狀態,不是一種社會形態,它既可以體現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中,又可以體現在同一社會形態的不同發展階段上。我們要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長過程中不斷提高我國社會和諧的程度,這是我們黨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出發點。不能簡單地認爲是由於我國現實社會出現了不和諧狀態才提出這個重要任務的;恰恰相反,我們黨正是把握了我國社會所處的歷史方位和黨所處的歷史方位,把握了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把握了最高社會理想與現階段綱領的統一,才主動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個戰略任務的。三是把和諧作爲調整人際關係的規範。這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顯得特別突出。比如,和而不同、和衷共濟、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等,成爲千百年來我國人民代代相傳、廣泛認同的格言或規範。我們黨非常重視發揮道德規範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把誠信友愛作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徵之一。胡錦濤同志在部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重點做好的十個方面工作時,強調要把切實加強道德建設作爲一項重要任務,並且指出: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積極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對於形成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是極其重要的。

綜上所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作出的重大理論創新,是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是在國內外新形勢下提高黨的執政能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地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舉措,必將有力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創新,進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髮展。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黨的重大理論創新》來源於本站,歡迎閱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黨的重大理論創新。

第三篇:構建和諧社會——中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創新

構建和諧社會——中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創新

【摘要】:構建和諧社會,已成爲當今我國社會的時代最強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拓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也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發展。

【關鍵詞】:和諧社會構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創新

進入21世紀,我國社會主義事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以胡錦濤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在總結國際國內社會主義實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結合當今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所形成的歷史條件,而創造性地發展科學社會主義一項重大理論成果。

構建和諧社會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內涵,包含着強烈的科學社會主義的世界意識,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在中國的實踐與創新。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進行了艱鉅的實踐探索和理論創新,確定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 馬克思曾經把共產主義定義爲“人和自然界之間、人與人之間矛盾的真正解決”,恩格斯把共產主義稱爲“人類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類本身的和解”。馬克思、恩格斯認爲和諧社會的最高境界是“自由人的聯合體”,“在那裏,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可見,“社會和諧”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應有之義,“社會和諧”的理念和目標,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是社會文明發展的更高境界和奮鬥目標。

馬克思恩格斯認爲,未來理想社會是社會生產力高度發達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發展的社會,是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社會,是人與人和諧相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科學社會主義本質特徵的復歸與堅持,又是對科學社會主義本質特徵的發展,從而具有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突破了傳統社會主義的教條思想,深化了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對傳統社會主義對待科學社會主義的教條主義思維模式的突破。無論是前蘇聯和東歐的傳統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以及中國改革開放前的傳統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都犯有嚴重的教條主義錯誤,即把馬克思、恩格斯經典著作中所

描述的關於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構想,作爲了現實社會主義實踐中不可動搖的原則去貫徹,特別是忽視了現實的社會主義國家都是從生產力比較落後的非資本主義國家轉變而來的,這樣一個客觀的現實條件和基礎。以鄧小平、江澤民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不斷通過總結國內外社會主義實踐中教條主義錯誤的教訓,開始了以經濟、政治和文化三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

以胡錦濤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國際國內歷史條件的變化和中國新歷史征程客觀需要,適時提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進一步突破了傳統社會主義理論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教條主義思維模式,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從而真正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時具進的理論品質。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屬性,是我們黨不懈奮鬥目標。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目標定位,由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拓展爲三個文明與社會和諧的“四位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佈局,也成爲三個文明建設與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戰略佈局。與此相對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基本路線的奮鬥目標就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這是我們黨在理論和實踐上艱辛探索、不懈奮鬥所形成的重大成果。

二、深化了對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和社會建設規律的認識。

在卷帙浩繁的馬克思主義著作中,雖然馬克思恩格斯論述未來社會的篇幅不多,但是他們關於未來社會的理論在馬克思主義體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們這方面的思想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其主要點可以概括如下:一是人類千百年來追求的和諧社會理想,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制度下才能真正實現。二是資本主義創造的文明成果雖然超過了以往一切社會,但是由於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而產生的各種問題和弊端,說明了資本主義決不是一個真正的和諧社會。只有用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才能真正實現社會和諧。三是生產力的高度發展是未來社會實現真正社會和諧的“絕對必需的實際前提”。四是由於社會主義社會的不斷髮展,社會財富不斷增加,實行生產資料社會佔有,有計劃地組織社會生產,階級對立和階級差別消失,人的精神境界極大提高,那時,國家對人的統治將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所代替,社會和諧程度大大提高。列寧指出,社會主義社會本身也是一個多級的發展過程。“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對抗將會消失,矛盾仍將存在。”列寧認爲,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科學而合理地支配社會的生產和分配,才能使所有勞動者過上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等等。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無疑爲我們今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指明瞭前進方向。但是,不可能爲我們提供全部現成的答案。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的制定和頒佈,標誌着我們已經站在以科學發展觀爲統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的歷史起點上。如何構建?我們黨提出了三個指導性

原則和處理一系列重大關係的系統理論,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三個指導性原則是:第一,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擺到更加突出的地位,這樣,我們就會更加主動地正視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不斷促進社會和諧。第二,必須把“共建中共享”和“共享中共建”,貫穿於構建和諧社會的始終。人人蔘與建設,人人分享建設成果,才能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公平正義,和諧相處。第三,在實際工作中要從“大社會”着眼,把構建和諧社會落實到全部工作之中,又要從“小社會”着手,視羣衆利益無小事。要以解決人民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爲重點,着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文化,完善社會管理,增強社會創造活力,使人民得到實惠,走共同富裕道路。

三、拓展了科學社會主義關於黨的建設的理論。黨的領導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爲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而構建和諧社會的成效也是檢驗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的重要標準。這就要求我們黨要加強學習和實踐,不斷提高管理社會事務、協調利益關係、開展羣衆工作、激發社會創造活力、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的本領。要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和基層政權建設。“基層不牢,地動山搖”。充分發揮其凝聚人心、推動發展、化解矛盾、促進和諧的作用,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要堅持民主集中制,發揚黨內民主,以黨內和諧帶動社會和諧。要黨風帶民風。黨風正則幹羣和,幹羣和則社會穩。在黨的各級幹部中要大力倡導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一是勤奮學習,學以致用;二是心繫羣衆,服務人民;三是真抓實幹,務求實效;四是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五是顧全大局,令行禁止;六是發揚民主,團結共事:七是秉公用權,廉潔從政;八是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只有領導幹部作風的進一步轉變,才能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有力保障。

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借鑑並弘揚了人類文明中關於社會和諧的有益成果。理論創新決不是割斷歷史,也決不是離開人類文明成果的花樣翻新。在古今中外的文明中都有關於和諧思想的寶貴成果。西方的和諧思想源遠流長。古希臘哲學家很早就把“和諧”作爲哲學的基本範疇。畢達哥拉斯學派有句名言:什麼是最美的——和諧。赫拉克利特提出萬物“既是和諧的,又不是和諧的。”著名哲學家柏拉圖提出了“公正即和諧”的觀點。亞里士多德認爲,中等階層會對國家政權的穩定與社會和諧起重要作用。黑格爾用矛盾、差異、對立、鬥爭等範疇深化了對和諧的認識,等等。

我國曆史上也產生了衆多關於社會和諧的思想。比如,孔子的“和爲貴”;墨子的“兼相愛”、“愛無差”等理想社會方案;荀子的“和則一、一則多力”;孟子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康有爲在《大同書》中提出要建立一個“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爲公”的理想社會。

今天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我們的黨做到洋爲中用,古爲今用。一是把和諧作爲思維方式。我們黨認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並不是沒有矛盾的社會。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就是在妥善處理各種矛盾中不斷前進的過程,就是不斷消除不和諧因素、不斷增加和諧因素的過程。因此,不在於當前我國社會有沒有出現不和諧的因素,重要的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夠提供一種不斷解決矛盾和化解衝突的機制。我們既要坦誠地承認社會矛盾,又要努力地爲解決這些矛盾而奮鬥。二是把實現社會和諧作爲一種治國方略。應該看到,和諧社會是一種社會狀態,不是一種社會形態。它既可以體現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中,又可以體現在同一社會形態的不同發展階段上。我們要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長過程中不斷提高我國社會和諧的程度,這是我們黨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出發點。不能簡單化地認爲由於我國現實社會出現了不和諧狀態才提出這個重要任務的;恰恰相反,是我們黨清醒地把握了我國社會所處的歷史方位和黨的歷史方位,清醒地把握了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清醒地把握了最高社會理想與現階段綱領的統一,才能主動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個戰略任務。完成這個戰略任務,既是我們的一個治國理想,又是一種治國方略、治國機制,同時又是一種治國結果。三是把和諧作爲調整人際關係的規範。胡錦濤同志在部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重點做好十個方面的工作時,把切實加強道德建設作爲一項重要任務,並且指出,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長治久安,很大程序上取決於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要積極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廣泛開展基本道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這對於形成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是極其重要的。綜上所述,以上從三個方面論述了我們黨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次重大的理論創新。

【參考文獻】:

1、林孟清,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哲學反思——兼論科學發展觀到社會主義和諧社

會的內在邏輯,馬克思主義研究 2014年 第3期

2、王江紅,和諧社會理論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發展,湖湘論壇,2014年第二期

3、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

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014年10月11日

4、高放,李景治,蒲國良主編,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5、中央黨校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

我們黨的一次重大理論創新,《人民日報》2014年6月6日第9版

6、倪志安,正確認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創新的意義,《西南大學報》紀念改革

開放30年特刊,2014年12月30日

7、田培炎,和諧社會: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新貢獻,人民論壇,2014年10月18日

8、宋趙來,從戰略視角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羊城晚報》,2014年7月12日

第四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思考

把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作爲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是十六屆四中全(請繼續關注)會精神的亮點之一。它標誌着我們黨在執政治國方略和認識上的深化,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執政理論的新貢獻。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要求我們準確理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充分認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意義,深入探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現途徑。

一、關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

和諧作爲一種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的精髓。中華文化的和諧精神可以歸納爲八個字:“和而不同、求同存異”。就是說,和諧不是指完全同一,而是指事物多樣性的有機統一。中華傳統文化的和諧精神對我們處理當代國際、國內事務具有重要的價值。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根據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創造性地提出的一個新概念,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與我們黨治國理政追求的完美結合,其內涵十分豐富和深刻。 有些同志認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包容了人與自然、社會內部、不同文明之間的關係。筆者對此有不同看法。“和諧”概念固然可以指稱多種關係,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爲一個專用語,有其特定所指。理由是:(1)四中全會《決定》對黨的“五種執政能力”的闡述是一個整體,其中在“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部分已經提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內容,在“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部分也提到了“求同存異處理國際事務”的內容,因此,“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內容上不應與其他部分交叉、重複,而應有其相對獨立的內容,即特指我國社會內部的社會關係。(2)四中全會《決定》在第七部分“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開宗明義地指出:“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是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的必然要求。”這裏講的“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和諧相處”是對“和諧”社會特徵的概括,都是針對我國人民講的。因而,我理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應特指我國社會內部關係,其內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充滿創造活力的社會。我們黨從來都強調,全社會全民族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始終是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我們黨領導的各項改革的着眼點就是要從政策上促進、從制度上保證整個社會的創造活力。四中全會《決定》強調:要“激發各行各業人們的創造活力,堅決破除各種障礙,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使一切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創造願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這說明,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當是富有創造活力的社會。

第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利益關係協調的社會。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成員之間出現了利益分化、利益矛盾突出的問題。四中全會《決定》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任務,包括“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係,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協調利益關係,《決定》指出首先要堅持把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作爲制定政策、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羣衆的利益。其次,要建立健全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工作機制和社會利益協調機制。依法及時地處理羣衆反映的問題,引導羣衆以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要求、解決利益矛盾,自覺維護安定團結。顯然,利益關係協調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 第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穩定有序的社會。一個社會要和諧發展,必須有良好的秩序、穩定的機制作保障。四中全會《決定》指出,要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落實維護社會穩定的工作責任制。要建立社會輿情彙集和分析機制,建立健全社會預警體系,有效發揮司法機關懲治犯罪、化解矛盾和維護穩定的職能作用,加強和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制,依法打擊各種犯罪活動,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這說明,穩定有序應當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涵。

第四,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社會成員和睦相處的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成員之間的關係上,必然要求良好的人際關係環境。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是必要的,但競爭離

不開合作。競爭是提高效率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把競爭推向極端,就會造成人心的淪喪,道德的敗壞。四中全會《決定》提出,要“在全社會大力提倡團結互助、扶貧濟困的良好風尚,形成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人際關係環境。”這就標明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具有的基本特徵。

二、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意義

第一,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反映了我們黨對***執政規律認識的深化。十六屆四中全會從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的高度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反映了我們黨對執政規律認識的深化。任何一個政黨執政,不僅要有經濟基礎、政治基礎、階級基礎、羣衆基礎,還要有社會基礎。執政黨的職能不僅要管理經濟,而且還要管理社會。執政黨管理社會的目標是實現社會的良性運行,使社會既充滿活力又保持穩定有序的和諧狀態。只有在社會良性運行的狀態下,執政黨才能正常領導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建設,人民才能安居樂業,執政黨的執政地位也才能鞏固。

第二,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反映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認識。改革開放不斷地提出新的歷史性課題,也不斷地豐富着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認識。隨着我國社會主義改革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社會作爲一個整體系統的價值越來越突出。相對於社會而言,經濟、政治、文化只是其子系統。社會作爲一個有機整體有其自身的運動規律和特點,既不能把它作爲經濟、政治、文化的簡單相加,也不能僅僅看作這些子系統運動的外部條件。它本身就應當成爲我們黨執政的重要目標。正是基於這些認識的深化。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至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從經濟、政治、文化三位一體,發展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這一過程,反映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

第三,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標誌着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理念和思路的創新。改革開放以來,隨着經濟體制的變革,我國社會的經濟結構、人們的勞動方式、收入途徑多樣化了,出現了新的社會階層,人們的利益要求、價值觀念也不盡相同。和而不同,是社會事物和社會關係發展的一條重要規律,也是人們處事行事應該遵循的準則,是人類各種文明協調發展的真諦。社會生活是五光十色的,應當允許多樣性的存在,不能強求千篇一律。從自然和社會發展的歷史看,多樣性的存在還是有機體保持活力的源泉。但從社會穩定運行的要求看,又必須把多樣性整合起來。多樣化與整合是一對矛盾,所謂“和諧”就反映了這種對立統一關係。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目標,反映了我們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認識,是我們黨在治國理政理念和思路上做出的創新。

三、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現途徑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意味着作爲社會管理者不能再用固定不變和千篇一律的模式去管理千差萬別與千變萬化的社會、組織與個人。因此,從途徑上分析,構建和諧社會必然對社會管理者提出創新體制的要求。

第一,管理組織創新。管理組織是社會管理的主體。在新的歷史時期,要充分發揮黨委、政府、基層黨組織的作用,還要發揮好城鄉基層自治組織、社團、行業組織和社會中介組織的作用,形成社會管理的合力。在我國,一些新型社會組織應運而生,如社區組織、行業協會、中介組織、民間團體等。這些組織各自聯繫着一部分社會成員,可以作爲黨和政府的補充發揮重要的社會管理作用。其中社區組織在提供公益性服務,填補政府“空白”方面發揮着巨大作用。從我國社區組織發展的現狀看,社區組織還不夠完善,社區功能還侷限於提供社會服務和組織文化娛樂活動等簡單的方面。因此,各級黨委和政府都應重視社區建設,加強社區組織在社會管理方面的功能,真正使社區成爲整個社會管理體制的重要環節。

第二,管理政策法規創新。社會管理是通過一定的政策法規來進行的。適應我國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社會管理的政策法規也應發生相應的變革。社會管理政策法規創新首先要遵循“以

人爲本”的原則,有利於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其次,社會管理政策法規創新要遵循“動態平衡”的原則。所謂社會和諧,其實質是要處理好發展與穩定的矛盾。要在努力尋找最適度的社會發展機制與動力源泉的同時,探求最佳的社會穩定機制與社會團結機制,謀求發展機制與穩定機制之間的動態平衡與良性互動,使社會既充滿活力、生機勃勃,又和諧安定、秩序井然。

第三,管理方式和手段的創新。在社會管理方式上,要改變簡單的以物質福利爲主的方式,轉變爲以精神心理爲主的社會管理方式。通過各種社會宣傳教育方式,引導社會成員自己管理自己。在社會管理手段上,要逐漸改變行政爲主的手段,轉變爲經濟的、法律的、文化約束爲主的手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管理要遵循市場運行規律,創新管理手段。要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不斷完善我國的法律制度,強化法律在解決社會爭端方面的作用。文化約束成本低,持久性強,是重要的社會管理手段,要充分發揮文化塑造人的作用

第五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思考

一、關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

和諧作爲一種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的精髓。中華文化的和諧精神可以歸納爲八個字:“和而不同、求同存異”。就是說,和諧不是指完全同一,而是指事物多樣性的有機統一。中華傳統文化的和諧精神對我們處理當代國際、國內事務具有重要的價值。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

根據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創造性地提出的一個新概念,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與我們黨治國理政追求的完美結合,其內涵十分豐富和深刻。有些同志認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包容了人與自然、社會內部、不同文明之間的關係。筆者對此有不同看法。“和諧”概念固然可以指稱多種關係,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爲一個專用語,有其特定所指。理由是:(*)四中全會《決定》對黨的“五種執政能力”的闡述是一個整體,其中在“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部分已經提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內容,在“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部分也提到了“求同存異處理國際事務”的內容,因此,“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內容上不應與其他部分交叉、重複,而應有其相對獨立的內容,即特指我國社會內部的社會關係。(*)四中全會《決定》在第七部分“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開宗明義地指出:“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是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的必然要求。”這裏講的“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和諧相處”是對“和諧”社會特徵的概括,都是針對我國人民講的。因而,我理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應特指我國社會內部關係,其內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充滿創造活力的社會。我們黨從來都強調,全社會全民族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始終是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我們黨領導的各項改革的着眼點就是要從政策上促進、從制度上保證整個社會的創造活力。四中全會《決定》強調:要“激發各行各業人們的創造活力,堅決破除各種障礙,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使一切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創造願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這說明,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當是富有創造活力的社會。

第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利益關係協調的社會。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成員之間出現了利益分化、利益矛盾突出的問題。四中全會《決定》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任務,包括“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係,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協調利益關係,《決定》指出首先要堅持把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作爲制定政策、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羣衆的利益。其次,要建立健全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工作機制和社會利益協調機制。依法及時地處理羣衆反映的問題,引導羣衆以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要求、解決利益矛盾,自覺維護安定團結。顯然,利益關係協調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

第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穩定有序的社會。一個社會要和諧發展,必須有良好的秩序、穩定的機制作保障。四中全會《決定》指出,要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落實維護社會穩定的工作責任制。要建立社會輿情彙集和分析機制,建立健全社會預警體系,有效發揮司法機關懲治犯罪、化解矛盾和維護穩定的職能作用,加強和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制,依法打擊各種犯罪活動,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這說明,穩定有序應當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涵。

第四,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社會成員和睦相處的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成員之間的關係上,必然要求良好的人際關係環境。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是必要的,但競爭離不開合作。競爭是提高效率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把競爭推向極端,就會造成人心的淪喪,道德的敗壞。四中全會《決定》提出,要“在全社會大力提倡團結互助、扶貧濟困的良好風尚,形成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人際關係環境。”這就標明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具有的基本特徵。

二、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意義

第一,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反映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認識的深化。十六屆四中全會從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的高度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反映了我們黨對執政規律認識的深化。任何一個政黨執政,不僅要有經濟基礎、政治基礎、階級基礎、羣衆基礎,還要有社會基礎。執政黨的職能不僅要管理經濟,而且還要管理社會。執政黨管理社會的目標是實現社會的良性運行,使社會既充滿活力又保持穩定有序的和諧狀態。只有在社會良性運行的狀態下,執政黨才能正常領導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建設,人民才能安居樂業,執政黨的執政地位也才能鞏固。

第二,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反映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認識。改革開放不斷地提出新的歷史性課題,也不斷

地豐富着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認識。隨着我國社會主義改革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社會作爲一個整體系統的價值越來越突出。相對於社會而言,經濟、政治、文化只是其子系統。社會作爲一個有機整體有其自身的運動規律和特點,既不能把它作爲經濟、政治、文化的簡單相加,也不能僅僅看作這些子系統運動的外部條件。它本身就應當成爲我們黨執政的重要

目標。正是基於這些認識的深化。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至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從經濟、政治、文化三位一體,發展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這一過程,反映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

第三,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標誌着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理念和思路的創新。改革開放以來,隨着經濟體制的變革,我國社會的經濟結構、人們的勞動方式、收入途徑多樣化了,出現了新的社會階層,人們的利益要求、價值觀念也不盡相同。和而不同,是社會事物和社會關係發展的一條重要規律,也是人們處事行事應該遵循的準則,是人類各種文明協調發展的真諦。社會生活是五光十色的,應當允許多樣性的存在,不能強求千篇一律。從自然和社會發展的歷史看,多樣性的存在還是有機體保持活力的源泉。但從社會穩定運行的要求看,又必須把多樣性整合起來。多樣化與整合是一對矛盾,所謂“和諧”就反映了這種對立統一關係。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目標,反映了我們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認識,是我們黨在治國理政理念和思路上做出的創新。

三、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現途徑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意味着作爲社會管理者不能再用固定不變和千篇一律的模式去管理千差萬別與千變萬化的社會、組織與個人。因此,從途徑上分析,構建和諧社會必然對社會管理者提出創新體制的要求。

第一,管理組織創新。管理組織是社會管理的主體。在新的歷史時期,要充分發揮黨委、政府、基層黨組織的作用,還要發揮好城鄉基層自治組織、社團、行業組織和社會中介組織的作用,形成社會管理的合力。在我國,一些新型社會組織應運而生,如社區組織、行業協會、中介組織、民間團體等。這些組織各自聯繫着一部分社會成員,可以作爲黨和政府的補充發揮重要的社會管理作用。其中社區組織在提供公益性服務,填補政府“空白”方面發揮着巨大作用。從我國社區組織發展的現狀看,社區組織還不夠完善,社區功能還侷限於提供社會服務和組織文化娛樂活動等簡單的方面。因此,各級黨委和政府都應重視社區建設,加強社區組織在社會管理方面的功能,真正使社區成爲整個社會管理體制的重要環節。

第二,管理政策法規創新。社會管理是通過一定的政策法規來進行的。適應我國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社會管理的政策法規也應發生相應的變革。社會管理政策法規創新首先要遵循“以人爲本”的原則,有利於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其次,社會管理政策法規創新要遵循“動態平衡”的原則。所謂社會和諧,其實質是要處理好發展與穩定的矛盾。要在努力尋找最適度的社會發展機制與動力源泉的同時,探求最佳的社會穩定機制與社會團結機制,謀求發展機制與穩定機制之間的動態平衡與良性互動,使社會既充滿活力、生機勃勃,又和諧安定、秩序井然。

第三,管理方式和手段的創新。在社會管理方式上,要改變簡單的以物質福利爲主的方式,轉變爲以精神心理爲主的社會管理方式。通過各種社會宣傳教育方式,引導社會成員自己管理自己。在社會管理手段上,要逐漸改變行政爲主的手段,轉變爲經濟的、法律的、文化約束爲主的手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管理要遵循市場運行規律,創新管理手段。要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不斷完善我國的法律制度,強化法律在解決社會爭端方面的作用。文化約束成本低,持久性強,是重要的社會管理手段,要充分發揮文化塑造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