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徵文稿

我的紅色記憶——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徵文稿2.47W

我的紅色記憶——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我的紅色記憶——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相信無論何時何地,無論老幼男女,只要國歌響起,心中都會涌起一股澎湃豪邁之情。《義勇軍進行曲》可以說是刻在我們每個中國人靈魂最深處一段旋律。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的偉大時刻,站在這國家歷史的交匯點,回首過往,我心中的紅色記憶與國歌以及它背後的創作者息息相關。國歌我們從小唱到大,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熟悉國歌背後的故事呢?

在一檔叫《國家寶藏》的綜藝節目中,國寶“聶耳小提琴”的故事吸引了我的注意。在衆多歷史悠久的文物中,這把小提琴可謂“年齡”甚小,甚至都不到百年時間。然而國寶在魂不在器,看完它“前世今生”的故事後,相信無人再質疑它的份量和蘊含的歷史意義。

上世紀30年代,彼時的中國山河破碎,風雨飄搖,中華民族已到了最危難的關頭。在目睹了太多的“風雲兒女”慷慨赴死後,在擔心中國將在一片靡靡之音中滅亡時。田漢和聶耳,兩位志同道合的革命友人,誓以詞曲爲武器,用音樂來喚起國人的鬥志。一心抗日救亡的田漢,在身陷囹圄前,寫下了悲壯且激情的詩句。在田漢不幸被捕後,滿腔熱忱的聶耳主動要求接力,在顛沛流離中譜出了這凝聚國魂的中華強音。“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衆一心,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歌詞鼓舞人心、旋律高昂激越,激發了千千萬萬愛國志士內心深處不滅的意志。

1935年,23歲的聶耳本已憑藉出色的音樂天賦,在風雲際會的大上海贏得了無數的閃光燈和掌聲。眼看着未來美好的前程已經在熱情招手,可他卻爲了民族的大義,爲了友人的承諾,義無反顧投入到愛國抗日的革命運動中。因此也遭到敵特的通緝,不得不東渡日本避難。又在敵國遭遇意外溺亡,最終再也沒能回到深愛的祖國。《義勇軍進行曲》成爲了聶耳傳世的“絕唱”,而這把小提琴則是這個世界上奏響國歌的第一把樂器。

知史方能更愛國,看完聶耳小提琴的故事,我當時就淚流滿面。從前覺得愛國可能只是每個國家和政府的一種教育宣傳,但是看完節目以後,我發現那種真切、滾燙的愛國熱忱其實就存在於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之中,根本無需刻意渲染與洗腦,只需回顧歷史、奏響樂曲,這份炙熱的情感便會自然而然地噴涌而出。時光流轉,今日的中國早已不同於百年之前,我們再也不懼怕世界上的任何國家,有底氣有實力去和別人平起平坐地談判。而這國歌中蘊藏的雷霆萬鈞,如今聽來更是別有一番感觸,銘記歷史,不忘初心,吾輩更應自強不息。

而國歌與我們上海也頗有淵源,當年拍攝電影《風雲兒女》的電通公司,舊址便在楊浦區的荊州路上,如今哪裏還建起了氣勢宏大的“國歌紀念廣場”和史料豐富的“國歌展示館”;黃浦區的黃浦劇場,前身是金城大戲院,正是《風雲兒女》的首映地,也是《義勇軍進行曲》的首播處;再加上位於靜安區的田漢舊居和位於徐彙區的聶耳舊居,這四個區的國歌紀念點,跨越了上海廣闊的空間,也跨越了悠悠的歲月,爲我們描繪了一道深刻的紅色記憶,向我們講述那難忘的歷史。

聶耳並不是孤獨的戰士,支撐他們內心深處的,正是中國共產黨員無比堅定的信仰。今天,當我們面對高高升起的五星紅旗,唱響莊嚴的國歌,感受到作爲一箇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時,千萬不能忘記曾經的聶耳和田漢們,那些革命理想大於天的同志們,他們在存亡之際發出的怒吼,會永遠飄蕩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永遠與我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