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通用3多篇)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通用3多篇)

端午節包糉子小學生作文 篇1

星期天的早上,我早早的起了牀幫媽媽包糉子。

我走到廚房門口,側耳一聽,裏面傳來了“乒乓乓乓的聲音,我透過門縫,瞧見媽媽做準備的情景,只見她彎着腰,弓着背,把幾片枯黃的葉子放入水中浸,筍葉就變得水淋淋的了比先前可愛多了!接着媽媽又把一大盆糯米倒進水裏,開始奮力的洗了起來,不一會兒一盆雪白的糯米就映入我的眼簾,把糯米晾乾晾後,媽媽在糯米里倒入醬油,油味精等材料,就大功告成了。

我走進廚房,二話不說,就坐在小凳子上,拿起一張筍葉,就往裏面裝糯米,媽媽大叫道:“就這樣包了?”“怎麼不能包?”我輕描淡寫,一邊繼續我的傑作。包到後來,我一想:不對呀!這樣捲起來下面的糯米不就掉光了,見我不知所措的樣子,媽媽剛想說什麼,卻見我又拿起一片筍葉把空出的洞給擋住了,她不禁哈哈大笑,我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問媽媽:“你笑什麼?”媽媽說:哈…哈…哈你這……糉子沒肉…。又沒鹹菜怎麼吃啊?“哼!我再包個更好的。”“哦?那要看你的表現了?”“哼!你真是門縫裏看人——把人看扁了。”沒想到這回也沒有包好,受到媽媽的又一頓大笑。沒辦法,我只好用上我的“偷看”法,我邊看邊比劃着手中的筍葉,我先把筍葉捲成圓錐形,然後我拼命的往裏面放糯米,結果連放肉的位置都沒了,我只好再倒出點糯米,這纔好多了,我接着用糯米蓋住肉,再把筍葉壓起來,接着要綁糉繩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糉繩一饒一綁,這一回糉繩在我手中乖巧極了,我順利地包成一個“迷你糉”。

晚上,糉子熟了後,我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2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民間都有一個傳統的習俗:包糉子。

包糉子需要許多材料:棕葉、糯米、肥肉或瘦肉、醬油、棉線。糯米和醬油混合一下,再加上肉就是糉子的食材。當然,這都是可以按自己口味來進行選擇,如果喜歡吃甜的話,可以不需要醬油和肉,可以加一些赤豆和糖。糉葉儘量要綠一些,光滑面和粗糙面分得明顯一些的,要有韌性的,不能太碎的糉葉,這樣包的時候容易裂開來,包的時候,米粒會漏出來,糉子的香味會大大減少。線得用棉線,棉線更粗,裹得更緊,肉要有肥有瘦,吃得時候纔不會乾巴巴的。糯米用平常的就可以了。

材料準備好後,就可以做了。先把糉葉的二分之一卷成一個無底的圓錐,然後兜兩到三勺子拌好的糯米和醬油加到圓錐裏,加一塊肥肉和瘦肉,用勺子擠一擠,再兜三到四勺的糯米,兜滿爲止。可是我兜了一勺又一勺,一勺又一勺,就是兜不滿,像個無底洞一般,怎麼裝都裝不滿。可是我始終不知道爲什麼。後來我把糉子翻了個身一檢查,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卷的時候,沒卷好,“圓錐”的頭上有個洞,只要我捏一捏上面或者用勺子使勁按一按,下面這個洞就會像沒捏緊的水龍頭一樣,時不時漏一些糯米下來。拆掉,重包!這一回,我可小心多了,爲了防止它再漏出來,我甚至提前用了棉線,在尖角上面先捆了幾圈。糉子到是兜滿了,總該蓋蓋子了吧。我把剩下的二分之一的糉葉包上去,蓋住再折下去,它的兩邊就有兩個大口子開開來,會使糯米漏出來的。我重複了好幾遍,還是會有兩上大口子裂開來。我索性倒出了一些糯米,把糉葉往口子上一蓋,就拿棉線捆住得了。我怕它在蒸得時候漏出來,所以橫着豎着斜着捆了有二十來圈,奶奶、曾祖母都笑我說我捆糉子像捆賊一樣,來了個五花大綁。而她們包的只有橫的口子上的三四圈,而且捆得還比我的結實呢!初學者嘛,沒事兒的,能吃就行!

直到把糉葉包完,我們一家人包了有二十多個。我包的那幾個雖然一個比一個好,但是還是奇形怪狀的。在一大堆糉子裏,我包的糉子顯得特別與從不同。沒關係,我這叫有創意嘛!進鍋蒸糉子嘍!等一會兒吧,糉子很快就出鍋了。

吃糉子是端午節最主要最不可少的習俗。當然,還有其它很多習俗,例如:賽龍舟、掛艾草、戴香包……這些傳統文化寄託着我們對先輩們的思念,也是中華五千年文化之中的一顆閃耀的明珠!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3

端午節包糉子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我家過端午節常常是包糉子、吃糉子。

端午節到啦!要吃糉子了!聽說要吃糉子,我一蹦三尺高,口水直流,彷彿聞到一陣糉子清香味樸鼻而來。我迫不及待的跑進了廚房,只見媽媽、爺爺、姥姥手中拿着糉葉,正聚精會神的包着糉子,像變魔術一樣,不一會兒,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糉子包好啦!我忍不住學着媽媽的樣子包糉子,可是,怎麼也包不好呀,一會兒繩子鬆了,一會兒米又漏了出來了,別以爲看着簡單,包着可真不容易呢!經過我的再三懇求的,終於跟着媽媽一起包了一個大糉子,我高高興興地跳了起來。

今年的端午節過得真有趣啊!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4

昨天中午,奶奶在陽臺上包糉子 。我湊過去問:“奶奶,你在 幹什麼啊?”

“我在包糉子呀,奶奶慈祥地說:”你要不要也來包吧!“”好啊!可是我不會包啊!“沒關係,我來教你。”

當我終於包好一個糉子時,奶奶已經包好了四個啦!我在無意之中包出了一個小腳糉,好漂亮啊!現在才發現,包糉子很好玩。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5

小時候,只要一到端午節,我多會求這奶奶給我做十幾個小糉子。可是去年端午節的時候奶奶卻對我說:“小旭呀,你也不小了,該學會自己包小糉子了。”我高興地點了點頭,因爲在我的眼裏,包糉子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開始包糉子了,奶奶幫我準備好了糉子餡和糉葉,她就開始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糉子。奶奶說:“包糉子首先要把糉葉捲成你想要的糉子的大小”。奶奶一邊說一邊給我做示範動作,“接着在卷好的糉葉裏放上糯米,還要把糯米壓緊,這樣包出的糉子纔好吃,然後在中間放上一個小棗,最後把糉葉包起來用繩子紮好。”這樣,一個可愛的小糉子就包好了。

我迫不及待地拿了糉葉,把糉葉先捲成了非常小的一個“窩”,然後就照着奶奶教我的步驟包起了糉子。可是在奶奶手裏聽話的糉葉,到了我這裏卻不聽使喚了,還沒等我拿繩子扎,餡就全散了,第二個,第三個,……。一連包了好幾個,都是如些,我有點泄氣了。原來糉子好吃,卻這麼難包呀!奶奶看出了我的變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什麼事都會遇到困難,可不能在困難面前低頭。”聽了奶奶的話,我不好意思放棄,只好接着包。不知道是第幾個了,我包的第一個糉子終於“問世”了,它雖然沒有奶奶包的好看,但我還是很高興,我總算學會了包糉子。一個下午過去了,我包了好多小糉子,後來包的比前面包的就好看多了,奶奶看了,一個勁地誇我心靈手巧。奶奶還把小糉子串在一起,據說這樣象徵着好運連連。

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而且還懂得了要不怕困難的道理。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6

“我可以一起報糉子嗎?"媽媽笑笑說:“你先看我怎麼包的,然後你再試試看。”於是我開始仔細地觀察媽媽包糉子。

媽媽首先把四片糉葉疊成寬約5釐米,將一段和中心重疊,就像一個小漏斗,然後裝上肉和米。把剩下的一段與小漏斗重疊起來,在露出的一個小洞裏填上米,把糉子裏塞結實。最後用一根針把糉葉的小一段穿到背面拉緊,這樣一個好吃的糉子就完成了。

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包糉子,這樣以後就可以幫媽媽的忙了。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7

糉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說是爲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爲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今天,姥姥家也包起了糉子。我就跟姥姥學包糉子。姥姥拿了一張糉葉,用手一捲,糉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着姥姥的樣子,拿了一張糉葉,想把它捲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姥姥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糉葉一角,右手將糉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姥姥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糉葉。

接着,姥姥在空心圓錐形的糉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糉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糉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姥姥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糉葉包緊些。你看……”姥姥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糉子像點樣子了。

然後是捆繩。只見姥姥兩手捏緊糉葉,用繩子在糉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個糉子。隨之,第二個,第三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糉子了。把綁好的糉子逐一放到鍋裏,然後放入冷水滿過糉子1釐米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後把鍋裏上下糉子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這時我才明白包糉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蘊涵着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8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提前幾天媽媽就買好了糉葉、紅棗、花生、還有香腸。全家起了個大早開始包糉子,包糉子看起來簡單,包起來可有點難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糉子,卻像個"受傷的兵",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來又倒下了。媽媽看看不像樣子的糉子拿過棕葉教起我來:"包糉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糉子葉靠近葉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鬥裝,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的葉尖部分,其餘四指在葉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顆紅棗把尖部堵嚴,再放入江米蓋住紅棗,再把棕葉長出來的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在拿繩子捆好紮緊,多餘的葉和線剪掉。"

我聽了心想小小的糉子還有那麼多學問,還是乖乖學吧!我把兩個差不多大的糉葉按順序疊好,做成了漏斗狀,先放了一顆棗再放入糯米,三繞四卷,哈哈!一位大將軍出現了,給他繫上腰帶他更神氣了!

中午,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真實又香又甜啊!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9

媽媽是北方人,可從來沒包過糉子,不過爲了教我包糉子,媽媽還是專門請教了賣糉子的奶奶。

我呢,則是在剛剛學會包糉子的媽媽的指導下學習包糉子的。所以,包出來的可不像外面賣的那樣有棱有角,形狀美觀。不過,畢竟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包糉子了,我好開心呀!端午節這天,我特意請全家吃了我親手包的糉子,他們直誇好吃呢。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10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天,我們全家總動員,一起包糉子。

一早,我們就買齊了包糉子的材料:箬葉、糯米、肉等。爸爸先給箬葉洗了個熱水澡,我這個“小兵”負責淘米,媽媽手腳麻利地把肉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接着,我們把米用醬油拌勻,往肉里加入料酒、醬油、糖等,媽媽說:“讓它們睡上一覺,下午我們就可以大顯身手啦!”

剛吃過中飯,我就迫不及待想開工,但媽媽說:“再等一小時左右!”“啊,我一分鐘都不想等啦!”我急得直跺腳。終於,媽媽受不了我的軟磨硬泡,終於開工了!

媽媽拿起一片箬葉,我和爸爸也跟着拿起一片箬葉。媽媽輕輕鬆鬆就把箬葉捲成漏斗狀,可在我手裏,箬葉卻成了一個調皮的孩子,我怎麼也卷不好。爸爸一卷,箬葉成了一個真正的'漏斗——底下留了個小孔,我們不由得哈哈大笑。媽媽耐心地教我們,我們也學得很快,終於,一個完美無孔的漏斗狀卷好啦!我們先往裏面裝了一小勺糯米,再放上一塊肉,小心翼翼地蓋上一小勺糯米,接着用箬葉的上端緊緊蓋住“漏斗”,把多出的葉子對摺後向一邊扭過去。此時,我的糉子歪歪扭扭,米有點露出來,媽媽急忙來搶救。搶救完畢,我們給這個“大肚子將軍”紮上腰帶,一個讓人饞涎欲滴的糉子就做成啦!我又包了好幾個,包得一個比一個好!之後,我們把這些“五花大綁”的糉子關進“牢房”——鍋子,不一會兒,廚房裏就飄出陣陣香味!

香噴噴的糉子新鮮出爐,我們大口大口地吃起來,覺得特別香!看來有付出,纔有收穫啊!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11

“五月鶯歌燕舞日,又到糉葉飄香時……”當媽媽讀到這篇短文時,我便知道端午節來了。

端午節那天,媽媽準備包一些糉子,叫我搭把手,我欣然答應了。

我和媽媽早早地就起牀了,手接着地到菜場上買包糉子的原料,媽媽精心挑選了一些糉葉,買了十斤糯米。我嚷着說要吃肉糉,媽媽笑呵呵地說:“好好好!小饞貓,給你做肉糉!”轉過身去買了二斤豬肉和一些紅棗赤豆。

回到家,媽媽叫我把糉葉先洗乾淨,燒上水,然後把洗乾淨的糉葉輕輕地放入水中煮熟,接着把煮熟的糉葉放到盛滿冷水的盆裏浸泡一會。媽媽解釋:“這樣葉子不會發黃,碧綠碧綠的葉子包起糉子來可漂亮了。”

糉葉準備好了,接下來該拌餡了。媽媽把肉切成小方塊,倒上若干醬油、雞精、鹽拌勻,醃製半小時,讓它入味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買來的糯米、紅棗、赤豆分別洗乾淨,最後按照比例把紅棗、赤豆倒入糯米中。哇!白白的米,紅紅的紅棗和赤豆,好漂亮呀,象一鍋閃閃發光的珍珠瑪瑙。

開始包糉子。我搬來小板凳,坐在媽媽身邊,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在糉葉裏抽出一張比較大的糉葉,打算包一個小糉子。我先把葉子裹成一個漏斗型,然後把拌好的“珍珠”放入“漏斗”,輕輕用手壓一下,三角糉的形狀出現了。我手忙腳亂地把葉子沿着三角糉的輪廓繞呀繞,可是糉葉好象不聽使喚,我用力過猛,葉子碎了,還好米沒有漏出業。我胡亂地往糉子上繞線。這哪裏是糉子呀!簡直是個“傷兵”,我忍不住自己都笑了出來。

在媽媽的精心指導下,我終於包成了一個看起來順眼的小糉子。我一次一次地包,我一次一次地學。最終,我和媽媽一起包完了所有的米。看着我的傑作,我滿意地笑了。

晚上,我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美美的。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12

又快到端午節了,該吃糉子了,這是我最喜歡吃的東西,咬上一口黏黏的、軟軟的,還散發出淡淡的清香,每年看媽媽包糉子是我最快樂的時候。

包糉子需要準備好三樣寶貝,首先:要準備好糉葉,挑選糉葉可有講究了,要又長又寬的,這種糉葉包的緊實,糉子下鍋纔不會漏,用她說的話,這樣的糉葉最新鮮味道最正,剛拿回家的糉葉,媽媽總是放在開水裏涮一下,這個環節火要控制好,涮的時間短了,糉葉容易斷,涮的時間長了,糉葉就太老了,失去了糉葉香,媽媽總是格外用心,再把涮好的糉葉放在涼水中一涼,這時糉葉又青又軟,要洗乾淨糯米,還要準備一段一段的線繩用來捆緊糉子。

開始包了,我在旁邊看着,也跟着媽媽的樣子有模有樣的包起來,媽媽摸出三張糉葉,把它理順了並排着半疊在一起,寬大的糉葉立即形成了一張綠色的手掌,媽媽嫺熟的用兩個手指夾住一頭,順勢一卷,形成了一個倒的圓錐體,媽媽用勺子舀米,往裏灌,灌滿了,在用大拇指壓一壓,接着再用糉葉的尾部把圓錐體包裹起來,爲了保險,再加一張糉葉封住灌口,最後用繩子紮緊,一個小腳形的糉子就包好了,媽媽心靈手巧,會包很多形狀,三角形,四角形,斧頭形都不在話下,可我只會包“豬爪子”。

糉子包好後,媽媽找來一大口鍋,把糉子放進去加上水,燒上大火煮起來,還沒等水開,鍋裏就漂出糉葉香,煮好了,媽媽把糉子拿出來了,分開放在盤子裏讓我們吃,咬一口,黏黏的軟軟的在蘸點白糖還甜甜的,我們吃的津津有味。

每年的端午節,都有媽媽的味道。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13

有一年的端午節令我印象深刻,約在我六、七歲的那一年。

這一年,我們打算自己包糉子。於是,媽媽在京東買了材料糉子葉和糯米。材料剛送到,我就讓姥姥快泡糯米、糉葉和棗,明天好包。

第二天,端午節到了,上午我們就開始包糉子了。我興奮地拿起一片糉葉,可遲遲沒有動手,同時皺起了眉頭,因爲我不會包啊!我決定先看媽媽包幾個,剛開始她包的還行,往後越來越好。我像媽媽那樣包了起來,可剛倒入糯米,這些米就從底下漏了出來,不像糉子,倒像個漏斗。姥爺見米撒到桌子上了,趕忙把桌子上的米拿到洗碗池洗了洗,又放回碗中。姥爺拿走我手中的糉葉,讓我看他是怎麼包的。姥爺做得太快了,我只學會了我原本就知道的一步舀米。

我不得不找媽媽,可她給了我兩片糉葉,我奇怪地問:“媽媽,你怎麼給我兩片糉葉?”說着,她也拿起兩片糉葉,然後回答:“你小,一片葉子包不好會漏。”媽媽先把糉葉的一端做漏斗形,舀一些糯米。我也做成漏斗形,剛要舀米,媽媽說了聲:“停!苗苗你要是把米舀進去,它們不得從漏斗裏漏出來?”我知道了媽媽的意思,把勺子放下,將糉葉做成沒洞的漏斗,然後繼續舀米。我剛舀了一半,“停,”一個聲音響起,是媽媽,她往裏面放了一個棗後接着說,“好了,可以了。”米舀完後,我先看媽媽怎麼包,然後學着她包。我像她那樣,先把糉葉向自己的方向折,然後再向下折,包完啦!我剛拿起線,又放下,問媽媽:“我可以用紅線包嗎?這樣好認。”

我綁完後,又做了一個糉子,全家人都說我聰明,一學就會。這次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以後再也不會爲包糉子犯愁啦!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14

"五月五,過端午。"每年的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我家也不例外。

端午節前一晚,包糉子是媽媽的頭等大事。看着媽媽包糉子,我也在一旁有模有樣地學着。媽媽說:"要不要教你包糉子?"我看了一眼糉子說:"不就是包幾個糉子嗎,能難倒我?我又不是千金大小姐。"聽我這樣說,媽媽笑了。

我拿起兩片糉葉就包了起來,我先將糉葉捲成一個圓錐形,然後往裏面放糯米——呀,米從下面的小洞漏了出去。我悄悄地觀察媽媽包糉子的步驟,重新開始包。這一次操作前半部分挺順利,可是後來裝了糯米之後,米太多,鼓鼓的,捆不起來了,於是第一個糉子以失敗告終。第二個雖然勉強包好了,但在捆紮的時候用力過猛,線"嘭"的一聲斷了,又失敗了。媽媽在一旁大笑起來,學着我的口氣說:"喲,不就是包幾個糉子嗎?我又不是千金大小姐。"這時爸爸走過來,得知詳情也大笑起來。真是氣死我了,我心想:你們等着,不就一個糉子嗎,老師常教育我們"失敗是成功之母","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我又開始包起來,吸取剛纔失敗的教訓,我卷好糉葉,裝進適量的米,用適當的力度擱好了糉子——哇,成功了,終於成功了!我得意地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展現給爸爸媽媽看,換來了他們的陣陣掌聲,他們爲我豎起大拇指。看着自己的"傑作",我得意地笑了。

端午節到了,主角上場了,我把煮好的糉子整齊地放在盤子裏,我們拿起糉子,蘸上白糖有滋有味地吃着,一家人說說笑笑,可開心了!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15

美國有風趣的愚人節;墨西哥有可怖的亡靈節;巴西有熱情四溢的狂歡節;德國有熱鬧歡快的啤酒節中國也有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端午節。今天,我就過了一個十分特別的端午節。

一大早,我們班門前的走廊裏擺滿了大大小小的鍋碗瓢盆、糉葉以及糯米。這下學校變成了後廚,這回有好戲看嘍!我心想。當家長們把這些東西端進教室時,同學們都沸騰了,個個摩拳擦掌,都想小試牛刀,炫炫自己的手藝。我也難以掩飾自己激動的心情,坐立不安。

一位家長來到我們小組教我們包糉子。首先,她拿起兩片糉葉,將它的低端向右上方捲成一個錐子形,接着往錐子裏面放些糯米和蜜棗,用手按實。然後,她把多出的糉葉向下一翻蓋住錐子的口,再用剩餘的糉葉緊緊地將糉子裹一圈。最後,把糉子用線繩纏幾圈打個結。一個三角形的糉子便大功告成了。

看着阿姨駕輕就熟的動作,我心想:soeasy,簡直是小菜一碟!我學着阿姨的模樣自己嘗試起來:先把糉葉捲成錐形,再往裏面填些糯米。前兩步好好的,可偏偏到了第三步出了差錯。我把糉葉向下一卷,譁糯米灑了一桌,這下我傻眼了看來包糉子也是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啊!阿姨見了。走過來對我說:這個錐形下面的尖一定要收住,不能有一點洞。說罷,阿姨又給我做了一個示範,我瞬間茅塞頓開。經過阿姨的指導,我成功地完成了我的第一個糉子作品。

經過一番辛苦的勞作,甜香軟糯的糉子終於出鍋了!當我品嚐着自己的勞動果實,我不禁感慨道:在學校裏和同學們一同包糉子,我還是頭一回呢!這個端午節真難忘!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16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有很多習俗,比如賽龍舟、包糉子、掛艾香等等。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跟姥姥學包糉子。

端午習俗:賽龍舟,掛艾香,包糉子

端午節的前幾天,姥姥就早早地買好糯米、紅棗和糉葉,準備包糉子。姥姥先把糯米用冷水泡上一整天,再把糉葉放在鍋裏煮軟,準備好紅棗。一切準備就緒,就開始教我包糉子。

姥姥先拿了一片糉葉,我也拿了一片,姥姥用手把糉葉一卷,糉葉就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也學着姥姥的樣子,可我怎麼卷也卷不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有一次我卷好了。然後我們開始放糯米,一開始我掌握不好糯米的量,放得不是多就是少,我仔細地觀察,只見姥姥抓了一把糯米,我也是試着按照姥姥抓的量,這次還差不多。

哎呀!差點兒忘了放紅棗,我們把香香甜甜的紅棗放進糉子裏。最後一步是纏繩子,只見姥姥左手握着裹好的糉子,右手把繩子一纏,輕輕鬆鬆地就把糉子紮好了。在我扎的時候,我忽然發現糉葉鬆了,糯米正一點點向下漏呢。媽媽說:“失敗了沒關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又試了一遍,還是沒成功。包糉子說着簡單,但做起來難,糉子很“調皮”,“捉弄”了我好半天,我煞費苦心,竭盡全力才包好。

我包好了一個,姥姥卻已經包好了很多個,我們把糉子放在蒸籠裏,過了一會兒,廚房裏飄來了陣陣清香。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我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心裏別提有多快樂了!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17

今天中午,奶奶教我包糉子。

奶奶把先備好的糯米、豆沙餡、糉箬葉等材料一一擺放在椅子上,說:“我們開始了。注意嘍。”只見,奶奶手指間飛快動作,看得我眼花繚亂,轉眼間一隻玲瓏小巧的三角糉展示在眼前了。

太漂亮了!我躍躍欲試。“先要把糉箬葉的中間部分折成一個漏斗狀,最下面的角要往裏折,一絲縫隙都不能留,要不然糯米就都散出來了。摺好後往裏面盛一小勺糯米,往裏面放一點豆沙餡,把糯米往上加蓋一層,將上面翹起的部分用右手用力往下壓,左手的大拇指和無名指用力往上捅,再將多餘出來的兩個角折到糉子上,還剩下最長的一條葉子,要把這條葉子往右邊繞兩圈,最後,用草線紮起來,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按照奶奶教授的步驟,一板一眼動起手來了,一開始捏“漏斗”就有點出師不利,“漏斗”有點捏歪了,試了幾次都沒有糾正,我有點煩了,心想:“歪一點應該沒有什麼關係的”,接着放豆沙,纏草線……包出來的糉子成了一個“四不像”,而且糯米也散了開來。我感嘆地說:“看來,包糉子也需要一定的定力和功力啊。”

奶奶笑着說:“這些糯米是用了一點黃酒浸過的,豆沙餡是赤豆磨細了和着白糖調出來的,糉箬葉是一張一張洗乾淨的,包糉子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啊。其實,不但是包糉子,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努力付出的,三心二意怎麼能幹得漂亮呢。”我若有所思。

奶奶把煮熟的糉子端到我面前,我迫不及待地打開糉葉,糉葉裏露出了白色的“珍珠”,輕輕咬一口,糯米綿軟而有韌性,再咬一小口,豆沙餡從糉子裏滋進嘴裏,香甜爽滑,第三口,糉子已經在完全進入肚子裏了,但那一種醇醇糯香還在脣齒間久久回味。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18

今天是五一假,天氣格外晴朗,萬里無雲我們一家三口去老家看望爺爺,奶奶。

來到奶奶家,奶奶見到我們回來了喜出望外,宣佈教我包糉子給我們嚐嚐鮮,我聽了一蹦三尺高迫不及待的就想學。只見奶奶拿了一張糉葉,用手一捲,糉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了一張糉葉,想把它捲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奶奶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糉葉一角,右手將糉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奶奶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糉葉。接着,奶奶在空心圓錐形的糉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糉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糉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奶奶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糉葉包緊些。你看……”奶奶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糉子像什麼呀!

只見奶奶兩手捏緊糉葉,用繩子在糉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個糉子。可怎麼也捆不好 ,我氣急敗壞,甩手不幹了,站在一旁的媽媽批評了我一頓,做事一點耐心都沒有。我想想也是呀!還是奶奶瞭解我說:做事不能三心二意,我聽了又充滿信心接着又學了起來,最後在奶奶的幫助下,我終於包好了一個漂漂亮亮的糉子。接着有順序地放進了蒸鍋裏,不到半小時的功夫,滿滿得一蒸鍋糉子就全部包好了。

奶奶包的糉子個個大飽滿,煮熟後卻沒有一個開口笑,奶奶真不愧爲“包糉子能手。”今天,既讓我大飽口福,也讓我大飽眼福。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19

每當到五月初五端午節時,我和妹妹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包“糉子”趣事。

記得那是我七歲時候的事。

那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老家,爸爸媽媽都在忙,真無聊!我和妹妹坐在門前的石頭上發怔發傻。我看了看四周,突然我像發現新大陸似的大叫一聲:“包棕子!”說罷,我如同瘋牛一般跑進了廚房,“偷”了好幾片棕葉跑出去。妹妹見了,疑惑地問我:“姐姐,這不是奶奶包糉子用的葉子嗎?你拿它出來幹嗎啊?”“有用,我們用它玩遊戲!”我還用神祕的眼神對妹妹使了個神祕的眼色。“玩什麼?”“包糉子。今天是端午節,奶奶在包糉子,我們也包糉子!你跟我學……”

我把一片棕葉遞給了妹妹,只見我拿起幾塊灰色小石頭,放在綠油油的棕葉間,然後我們學着奶奶的樣子把棕葉弄成花朵狀,“糉子”中間就露出了一個小口,我小心翼翼地捧着“糉子”,就像捧着無價之寶似的,我東張西望,說:“要拿個東西綁上去。”妹妹眼珠子骨碌一轉,說:“姐姐,你再去拿些奶奶包糉子用的那種繩子。”“好主意!”我說着一蹦一跳地跑上廚房去。一會兒,我滿面春風地跑下來,手裏拿着幾根繩子。“拿到啦!”我把繩子遞給妹妹,“開工!”我邊說邊忙活起來。

我把小口子捏在一起,用繩子繞住小口子一圈,準備想綁起來,“糟糕!怎麼綁啊!算了瞎綁吧!”我心想着,瞎綁一通,把繩子繞來繞去。忙活了好久,我和妹妹的“傑作”終於大功告成啦!我和妹妹拿着“糉子”繞着一塊大石頭轉,邊轉邊喊:“一斤咯!五毛一斤咯!”但等了好久,都沒人來買,我和妹妹就一直等,一直等……

啊,童年!美好的純真年華!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20

昨天晚上,媽媽泡好了江米和糉葉,我問媽媽要幹什麼,媽媽回答說:“快過端午節了,明天包糉子。”我高興極了,因爲我最喜歡吃糉子了,今天爸爸把奶奶也接家裏和媽媽一起包糉子。

奶奶一坐下,便開始和媽媽一起包糉子,我也在旁邊觀看“好戲”。奶奶已熟練的動作做了一個看似漏斗狀的放米處,記住一定要窩出個邊兒,不然的話會漏米的。接着,裝好米和棗兒之後,再放一點兒水,然後將放米處上面留出來的空窩進去,兩邊對摺以後把尖兒的那一處向上折,用繩子繫緊糉子,將多餘部分剪去以後,糉子就包好了。

這個時候,興致勃勃的我在一旁也按耐不住了,經過媽媽的同意,我也開始包起了糉子,“撲哧”一聲,媽媽差點兒沒笑掉大牙,“喂!我說你是在包糖三角呢,還是在包糉子呢?”媽媽邊笑邊說道。天啊!我包的不僅沒有奶奶和媽媽的好,還包成了糖包狀!我的臉“刷”的一下紅了,這時我發現我包的“糖包”慢慢的在滴米,幸虧我眼疾手快,端來了泡江米的盆,把江米接住了,這纔沒有浪費。

第二次我在包糉子時,細心的模仿着媽媽的方法來做,雖然包得不怎麼好,但是我沒有灰心,繼續包,等包完的時候,媽媽也開始煮第一鍋糉子了,聞着從鍋裏散發的竹葉清香,我是多麼希望它們馬上出鍋呀!轉眼間兩個小時過去了,糉子煮好了,早已守在鍋前的我興奮不已,媽媽看我那麼着急,趕緊給我拔了一個糉子,咬一口,一直甜到了我的心裏。

包糉子讓我懂得了做事只要有細心、有耐心、有信心就能做好。如果你也想包糉子,也動手試試吧!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21

今天端午節,我們一家四口一起包糉子。我們在媽媽提前泡好的江米里面放上泡過的花生、蜜棗、去核的棗肉。媽媽說:“不能讓有棗核,要不然吃糉子時你咬軟甜的糉子吃,可是你咬到棗核了,那你的牙齒會疼的要命的。”我們把這些混合起來,那樣子,那顏色,要讓人流口水了。我對媽媽說:“我彷彿聞到了糉子的香味了!”

準備完畢,開始包糉子了。等我拿起準備好的糉葉時,發現我忘記了怎麼包了。往年我也是參與包的了呀!想了半天才想起第一步:把糉葉卷好。放上我們備好的米料,正當我要蓋上米時,米忽然從裏面漏了出來。我有些鬱悶,只好重新開始包,可是米又從裏面漏了出來。我只好讓媽媽來教我怎麼包了。我只完成了第一步,其它的全是媽媽完成的。

我想,這次我應該學會了。有拿起一片糉葉,試着包起來。終於包完葉子部分了,就差系線了。正當我努力纏線時,米又漏了。我不甘心,又試着包了好幾次,依然如此。沒有辦法我又一次求助於媽媽。

這次我應該會包了吧!我再次小心翼翼開始包糉子。我費了好大的力氣終於包成功了,我一個人獨立完成,我高興死了。爸爸,媽媽也跟着高興。

這時我姐姐說:“我弟弟終於自己包成一個了,雖然是第一個,但比以往的都好。”我聽完後,有些洋洋得意。

我又繼續努力,又包成了一個,只不過好像沒那麼好看。可是那又怎樣,我會包糉子了!

我包的第六個糉子是用時最長的。第一次剛包好它,米就灑了出來。我再次重新來包,終於包好了,模樣還不錯。這時所有的米都包完了。我也就沒得包了。

別看小小的糉子,可不是那麼好包的。這就是今年我學包糉子過程。雖然包的不多,但我很高興。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22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也是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日子。因爲新冠肺炎的原因,所以我們全家就取消了端午踏青的行程安排。不過包糉子這個傳統的美食活動可是必不可少的。

天剛矇矇亮,我的耳朵就覺得癢癢的。“小懶蟲!快起來,你不是要和媽媽一起包糉子嗎,怎麼還在睡覺?”我一聽可以吃到美味的糉子,頓時就沒了睏意。一骨碌從牀上爬起來和媽媽學包糉子去了。

媽媽拿出之前準備好的糉葉、糯米、還有甜甜的紅棗。開始包糉子了。首先媽媽教我包糉子的步驟:他先拿出兩張選好的糉葉,把它捲成圓錐形。然後放了一些米,又放了一顆飽滿的紅棗,再放一些米包好,用線把包好的糉子纏緊,打結。我心裏暗想:原來包糉子就這麼簡單啊!然後媽媽非常細心地包了起來,一層又一層,一道又一道,還真是熟能生巧,一眨眼的功夫,一隻胖乎乎糉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的,顯得有些挺拔有力。媽媽真不愧是個包糉子的高手,不一會兒就包了好多個糉子了。

在看看我包的如何呢?按照媽媽說的方法,我認真地操作着。可是這糉子似乎看我是個孩子和我鬧點兒小脾氣,就是不聽話,不是米放多了漏了,就是捆的太緊糉葉碎了。唉!忙活半天,一個糉子都沒包上。真是看花容易繡花難啊!但我並不灰心,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嗎,媽媽也在一旁的耐心地教我,果然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茅塞頓開,真棒!我終於包好了第一個糉子。雖然沒有媽媽包的好看。但是在我看來他就像捧在手心中的綠寶石,閃閃發亮,格外耀眼奪目。

糉子煮好了。此時家裏到處都瀰漫着糉子的香味,終於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糉子了。

我今天不但和媽媽學到包糉子的手藝,從中還體會到了包糉子的快樂,真是難忘而愉快的一天啊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23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早上醒來,本來先去街上去買幾個糉子,但是忽然生出一個想法,應該讓兒子和我一起包糉子。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太幸福了,不說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吧,但他們也真 的是衣食無憂,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不會做,這種生活經歷的缺少一定會影響孩子長大後的生活的,所以我想在對什麼還都充滿好奇心的時候,把這些生活技能都教給他,於是就產生了強烈的想法。

吃過早飯,我和兒子一起去早市,買了糉子葉、馬蓮和江米,我讓兒子先回家把糉子葉、馬蓮、江米泡上,我去超市買蜜棗,等我把蜜棗買回來,兒子已經將這三樣東西泡好,又過了半個小時 ,我看了看,糉子葉變軟變綠了,又看看江米發脹了,於是我和兒子把所有的東西搬到客廳,準備包糉子。

因爲兒子從來沒包過,我就一步一步地教他。先將葉片捲成漏斗形,然後將米放入漏斗中,取幾顆蜜棗放在江米上,再在蜜棗上放入一些江米,最後右手將糉子的口捏住,左手將上邊的葉子蓋 在糉子口上,左手拿好糉子,右手取馬蓮將糉子繫緊,放入鍋中。兒子很聰明,一看就學會了,於是我們一起包起來。時近中午,兒子說:“媽媽,該煮糉子了吧?”我說:“嗯,來,媽媽教你怎麼煮 糉子。”於是我們端着鍋來到廚房,我告訴他:“水一定要沒過糉子,這樣才能保證糉子煮熟。先用大火煮,等開鍋後,捻成小火,再慢慢煮上半個小時。”

12點半糉子出鍋了,兒子品嚐着自己勞動的果實,我問:“兒子,自己包的糉子香嗎?好吃嗎?”他一邊吃一邊點頭說:“嗯,好吃!真香!”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在這裏祝所有的朋友端午節快樂!希望也能吃上香甜可口的糉子!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24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聽了這首風趣的童歌,就知道端午節來臨了!

要知道爲什麼會有端午節的出現、端午節爲什麼要包糉子、吃糉子和賽龍舟麼?那請YOU聽My說:相傳龍舟競渡是爲了撈跳江而死的楚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爲了讓江河裏的魚蝦吃飽飽後不會去吃屈原的遺體。這樣屈原死後就不會體無完膚了。(囧~)

接下來是和媽媽、奶奶一起報糉子。把大小芭葉分好,把大的放在下邊,小的放在上邊,幾層後抹上獨家豬油(很香很香滴那種哦!),再把芭葉折出一個角角,放入木糯米,再加上一大塊油滋滋滴豬肉,塞上幾個栗子,糉葉一包就OK咯。就當我把糉葉蓋好時,糯米一個勁滴往外跑,弄得我狼狽至極,汗流浹背……幸好奶奶替我舀去一些糯米,不然……(-_-)後果不堪如想!!

哈哈……皇天不負包糉人,終於可以綁上線了,要知道煮糉子要綁緊線才能煮出美味。於是我和媽媽開始對“犯人“———糉子,開始五花大綁……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着,如被遺棄的沙漏一般,讓人有一種悲傷感。

終於,我和媽媽對犯人下處死令,只聽“嘩啦”一聲,糉子開始‘翩翩起舞’,令人眼花繚亂。

……糉子煮好了!

再看奶奶,那雙佈滿皺紋的大手靈巧地上下翻飛,各種各樣的糉子就誕生了:有羊角糉,有三角糉,有紅豆糉……他們形態逼真,有趣極了。

我決心一定又學會包各種各樣的糉子,一定要學到奶奶的手藝!說不定,下一位民間藝人就是本人呢!哈哈哈哈~~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25

每年的這個時候,糉香四方飄起。是啊,端午節,今年是六月二號,我很早就期待這一天的到來,因爲在這天,是我顯“真功夫”包糉子的時候了。

端午節,自古就傳承下來的一個傳統節日,在這天,更少不了主角活動——————包糉子。雖然我不是高手,但每年的這一天,我總會抽出時間陪着媽媽包糉子,回想一下,估計也有三四年了,現在我的技術可是日升月異啦。

包糉子的具體流程如下:第一步,我們準備好了包糉子需要的原材料,包括淘洗好的糯米、去皮綠豆花生、瘦肉、以及芝麻等,當然還需要包裹糉肉的糉葉以及繩子咯;第二步,用兩片糉葉對齊從其中間彎曲起來做盛糯米的托盤,把適量糯米放入其內,在糯米中間起個槽子,覆蓋一層綠豆接着放入芝麻以及瘦肉等材料;第三步,接着再用兩片糉葉把兩旁圍起,再覆於一層綠豆,然後在其上面用糯米封頂;最後就是折起葉子包裹糉身、紮帶等後處理了。

哈哈,是不是很簡單啊,不過這當中包含着許多的學問呢。首先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還要有一雙巧手,再者就是要有不怕失敗、敢於嘗試多練習的心態,包糉子是一門藝術,心急氣躁肯定不行啦。唉,說起來簡單,最重要的是自己動手練習,只有通過自己雙手做出來的東西,纔會有成就感。

這一天,我一如既往地跟着媽媽學,及時更新學習她的“新技術”,哈哈,這一次,我可謂是行如流水,成竹在胸了,我還特意精選了自己喜歡吃的餡料,精心爲自己做了兩個專屬糉子。

嗯,這就是勞動帶來的快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嘛!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26

端午節的早上,我和媽媽一來到廚房,第一件事情就是快一點包糉子。

我們準備好了材料,開始了包糉子。首先,把葉子先洗一下,洗的乾淨一點,再把肉餡、綠豆餡、紅豆餡拿出來,把糯米拿出來,我們先從一堆糯米里面摘出多一點糯米,把糯米做成三角形,先用磨輪在糯米上磨來磨去的,把糯米做成平的,在用手把糯米做成一個三角形,第一步做完。再在做好的糯米里隨便弄上一個大窟窿,把肉餡放進去,其實這一步做了還沒有好,在把水到在糯米上,把水在糯米上攪拌的均勻,使每一個地方都有水,然後,在把葉子包在糉子的外面,使糉子不會軟,我們這樣只是最方便的,想要好吃就要放好多材料,纔會好吃。

做完糉子以後,我非常高興。終於可以看到我自己包的糉子了,這就是我的一點點地收穫。我會覺得非常的快樂和幸福感。因爲是出次學習包糉子,不會的地方,都是需要去研究,而我第一次做的不好,但是,這也是我努力了的收穫,這一點點收穫是很有價值的,學習包糉子,可以讓我們懂得自己越不會做的事情,一定要去努力、拼搏。使自己覺得每一件事情都很簡單,自己沒有做過地事情認爲很難,口頭說簡單,但並不是這樣,一個人只會說是沒用的;要用行動來證明自己能行。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要去常識,不可能一下子成功,要從失敗中領悟到自己的失誤。自己失敗在哪裏了,那我們就應該從失敗的地方爬起,向成功的方向走去。成功被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是需要經過許多次的失敗,得出的結論,纔會成功。

也許對我來說做糉子是一種快樂,做糉子可以給你知識;可以給你竅門;可以給你方法。在做糉子的同時,自己也在認真的學習,吸取媽媽做糉子的真理。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27

說到糉子,大家都很熟悉,每逢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吃糉子。這不,我正在向我的外婆學習包糉子的技巧呢。

糉子,用竹葉或葦葉等把糯米包住,紮成三角錐體或其它形狀,煮熟後食用。我國民間過年時有吃糉子的習俗,這種食物,有稱爲“角黍”。

剛開始我好奇地問外婆:“外婆,包糉子需要什麼呢?”

外婆說:“需要有糉葉,綠麻或細棉線,糯米,餡。”

我們去了菜市場買了肉、糉葉、綠麻,回到家裏就開工了。

外婆拿了兩張糉葉,手把手教我了。

“先把糉葉像這樣彎成斗笠也就是漏斗狀,然後往裏面加糯米,加上一半多一點,放上餡,然後再加一些糯米,用四個手把它壓平,最後用糉葉把它包起來,再用綠麻把糉子纏起來,打上一個結頭,就完成了。”

“噢,是這樣啊。”我點了點頭。

我照着外婆的樣子,拿了兩片糉葉,把它們彎成了漏斗狀,並往裏面裝糯米。嘿,我這個漏斗狀的樣子還真像漏斗,剛放上的糯米,一下子就漏了出來。

外婆看見了,笑眯眯幫我把糉葉弄好,一邊說:“沒關係,初學者都這樣。”

我把糯米弄到糉葉裏的三分之二處左右,放上餡,用手指壓平,接下去我可犯難了,這個繩子該怎麼繞呢?我撓撓頭,向外婆請教。

外婆給我做了個示範,仔仔細細的做了一遍給我看,一邊做還一邊給我講解。

我把繩子繞了進去,繞完之後,這個糉子的一端竟然漏米了,沒辦法,只好讓外婆去“補救”嘍!

我又動手做了一隻,當然,這隻糉子做得總比自己第一隻好一點。一個下午過後,一大堆糉子被我們做好了,然後是要放到鍋裏去煮,要煮八個小時左右纔可以吃呢。

第二天,吃着自己做的糉子,真香哪,不信?來嚐嚐吧。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28

我的家鄉有端午節包糉子的習俗。我家年年都要包糉子。除了我,我家的人都會包。端午節到了,我家又準備包糉子了。媽媽把米淘好,爺爺洗淨了紅棗,爸爸洗好了糉子葉。姐姐站在一旁剪麻繩。我看着盆裏的米和棗,心想:這米又細又長,一定很香很香;這棗有紅又圓,一定很甜很甜。我饞得直流口水。

媽媽可真算得上是包糉子的能手,只見她挑了兩片又寬又長的糉子葉,熟練地捲成了喇叭形,再用小勺舀幾勺米裝進“喇叭”裏,然後均勻地放上三個紅棗,最後左一包,右一裹,用麻繩繫緊,一個菱形的大糉子就包好了,讓我看得眼花繚亂。

“月月,我教你包糉子!”媽媽叫我,我懶洋洋地站起身,漫不經心地說:“這有什麼好教的,看也看會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糉子葉捲成“喇叭”,用勺舀幾勺米,又放上棗,然後包了起來,可它在我手裏卻不聽話,米竟然“拱”了出來,我慌忙抓起一片葉子堵上。好不容易包好了,一看,這是什麼糉子呀!肚子鼓鼓的,簡直成了胖娃娃,還有米沾在外面。再看桌上,滿是米和水。

我偷偷看了爸爸一眼,他一看,憋不住了,哈哈大笑,大家也都笑了。

爸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平時嬌生慣養,所以什麼都不會幹。今天,我們本想鍛鍊你一下,可你太逞能了,還沒學就嚷嚷‘會了’,這個缺點可要改啊!從小愛勞動,學習要虛心,這樣你才能不斷進步……”聽了爸爸的話,我心裏更不知是什麼滋味了。

“來”,咱們一步一步地學!”媽媽邊說邊給我做示範,我就學着媽媽的樣子,認真地包了一個又一個。漸漸地,我掌握了要領,越包越好。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29

每年農曆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是我們的習以爲常的事情。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我們也是長銘於心。屈原因爲鬱郁不得志而投身於汨羅江,人們爲了紀念他,在這一天做了許多的事情。

吃糉子,是端午節我最喜愛的一個環節。在超市裏各種糉子琳琅滿目,各式各樣,看得我眼花繚亂。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奶奶親自用愛心包下的糉子。最沒有超市那麼多品種,也沒有它們的鮮豔外表,但是其中有家的味道。

一大早,奶奶就上街忙碌起來,買各種材料:糉葉、豌豆、臘肉、糯米、紅豆、紅棗……一到家,奶奶就鑽進廚,只聽得見“叮叮咚咚”的聲響。從這些聲響中,我感到很幸福。我在一旁仔細地盯着奶奶的一舉一動。把糉葉先用清水煮好,清洗乾淨,然後把所有的材料一股腦兒全倒進大盆中,兩隻大手在大盆裏不斷地翻轉。這一景象也在我的心裏不斷翻轉。

奶奶選取兩三片完好的葉子,左手提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指頭握住葉子的另一端,把糯米用勺子裝進葉子裏,輕輕往裏一卷,就成了一個圓錐體的形狀。最後把色彩斑斕的繩子捆好,於是,一個有模有樣的糉子就完工了。奶奶不斷地重複着這樣的動作,過了好一會熱,一堆可愛的糉子就呈現在我面前,我連忙擺手稱快。看着美味無比的糉子,看着讓人垂涎欲滴的糉子,我按捺不住,偷偷地拿了兩個出來,用清水把它煮了吃了。我小心翼翼地拆開糉葉,用筷子輕輕一夾,品嚐了一下,簡直就是人間極品,我連忙把糉子給奶奶品嚐,奶奶肯定地點了點頭。

我一上午都黏在奶奶身邊,看着奶奶和奶奶包的糉子,我感到很幸福。我希望每一個端午節都有這樣的幸福時刻。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30

提到端午,大家一定會想到吃糉子、賽龍舟、佩香囊這些習俗,而我最喜歡的,便是包糉子了。包糉子的前後過程,在我看來,就是一幕幕情景劇。

第一幕:摘箬葉

端午節前,我和奶奶一起去河岸邊摘箬葉。箬葉細長細長的,油綠油綠的,散發着一股清香。不一會兒,我們就摘了一大籃。回到家,奶奶就把箬葉放在水裏浸泡。盆裏的箬葉,更加水潤、綠意。

第二幕:包小方糉

端午節到了,我謙虛地讓奶奶教我包糉子。奶奶說:“普通的糉子難不倒你,讓你爺爺教你包方糉。”爺爺對我招手,說:“來!先拿八根長箬葉,一定要長。”我把箬葉寬的一端弄得一樣整齊,看另外一頭冒尖的便是長的了。“把箬葉中的莖去掉,然後把剩下的兩部分弄得一樣大,其餘的七根也是這樣的。”我小心翼翼地拿起箬葉做起來了,連大氣也不敢出,因爲這箬葉實在是太嫩了。“快看!快看!先把箬葉平放在桌子上,然後把箬葉一張一張地插進去,這樣就好了。”咦,爺爺包得整整齊齊,可我的卻歪歪扭扭。之後,把箬葉弄方正,放米,一切順利,我正得意時,聽見了米粒灑落的聲響。哦,原來是爺爺包的糉子“外衣”破了一個小洞,裏面的米漏出來了。爺爺笑着辯解道:“沒事,沒事,小失誤而已嘛!”嗯,再精明的人也有失手的時候。我偷着樂:我的都包好了,爺爺的竟然“破了個洞”,嘻嘻!

第三幕:吃糉子

奶奶把一個個包好的糉子放進了鍋中,加入清水開始煮。在我的期待下,糉子總算煮好了。蘸着紅糖,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別提有多高興了!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31

“哇,真香啊!”香噴噴的糉子出爐了,一個個三角形的糉子映入了我的眼簾。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糉子,大口大口咬了起來。“啊嗚,太好吃了”,我吃着親手做的糉子,心裏像灌了蜜一樣甜。

記得那是去年的端午節,我們全家歡歡喜喜地聚在一起。奶奶拿出準備好的糉葉、糯米、棉繩和各種各樣的餡讓我們來包糉子。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準備包糉子。

首先,我拿出一片洗過的糉葉,把它慢慢地捲成圓錐形。接着,我往裏面快速地加滿糯米,再撒入我最喜歡的蛋黃餡,然後我把突出來的糉葉輕輕地按下去,又把剩下的糉葉用螺旋的手法一點點地從糉葉另一端網上卷。最後。我把卷起來的那一面對摺過來。我照着奶奶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做。漸漸地。一個“小胖墩”成形了。

“哈哈,前幾步真簡單。我就要學會包糉子了!”我高興地叫道。奶奶笑眯眯地說“對,但最後一步可重要了。扎不好糉子就會露餡的,所以你得認真看好喲”說完,奶奶隨手拿起糉葉開始包起來。她扎糉子的手如同蝴蝶在一上一下地飛舞着。不一會兒,一個糉子出現在我的眼前。“看見了嗎?”奶奶指着糉子說,“你也來試一試。”我學着她的樣子包了起來,可是我一紮好就鬆掉,白白的糯米都掉了出來。“怎麼不行啊?”我低聲埋怨道。奶奶和藹地說“是你扎錯位置了,沒關係,再試一次。”聽了她的話,我又嘗試了好幾次。終於,我包出了三角形的糉子。“你做得真好!”奶奶豎起大拇指連聲誇道。我心想:真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每當提起端午節,我心裏就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32

端午節,插艾葉。糉子香,香滿堂。今天,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包糉子,小激動哦,這份體驗值得珍藏。

一大早,爺爺就爲我們精心準備了材料:煮熟的蘆葉,淘洗乾淨的糯米、赤豆,鮮醬油醃漬入味的瘦肉。

萬事俱備,只欠動手,我擼起袖子準備大幹一場。手巧的媽媽先動起手來,只見她拿起三張蘆葉,錯開、順次排好,接着把蘆葉捲成一個精緻的漏斗型,然後往裏面加幾勺米,接着左折折右折折,最後用棉繩一綁,三下兩下的,一個嚴嚴實實的糉子就完成了。

我看得手癢癢,便也學着媽媽的樣子,小心翼翼地開工了。可是,我的“漏斗”要麼漏米,要麼蘆葉開裂,問題百出,急得我抓耳撓腮。

媽媽微笑着說:“很多事看着容易,真正操作起來就難了,這是有技巧的。”說完就手把手地教我。一遍又一遍,我的“小漏斗”也終於有點模樣啦!

放米、入餡兒,都很順利,就在我暗自慶幸,覺得自己快要成功時,一隻大大的攔路虎出現了。給糉子封口卷蘆葉時,米粒從各個角落“跳”出來。按住這邊,那邊漏了;按住那邊,這邊漏了。哎,直接用繩子捆起來得了。於是,我急忙拿起一根棉繩繞呀繞,想把糉子捆緊一些,結果葉子破碎,一個糉子全散架了。嗚……

關鍵時刻,老媽救場。媽媽抓着我的手,一步一步地完成了整個過程。之後,我百般嘗試,在手忙腳亂中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形狀不一的糉子。耶!

今天的包糉實踐,讓我明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去做,用心去努力,就一定會有所收穫。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33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到了,家家戶戶都在忙着包糉子。

我家也不例外,還沒到端午節,我家就開始包糉子啦!週末早上,媽媽從菜場買回密棗、糯米、糉葉,一切準備就緒。媽媽還專門請來了一位包糉子大師——舅媽。我開心地問:“舅媽,您收徒弟嗎?”“你也想學,好啊!”開始包糉子了,只見媽媽拿出一根長長的銅針和一個小小的酒杯。咦?拿這些東西幹嗎?我心想。媽媽看出了我的心思,給我作了解釋。原來,我家包的是穿糉,銅針是用來穿糉葉的。酒杯是用來灌糯米的。我搬來小椅子,坐在旁邊全神貫注的看舅媽包糉子,只見糉葉在她的手裏“上下翻飛”,不一會兒,一個糉子圓滿完成了。我看了覺得十分簡單,便也從鍋中拿來兩片碧綠的糉葉,捲成筒形,然後用酒杯裝上珍珠似的糯米,裝進筒內。我剛倒進去時,筒就像漏斗一們漏了下來。

這時,舅媽說:“你這樣可不行,糉葉要做成錐形,底部不能有洞,才能裝米。”我聽了不由自主地說:“真是看花容易繡花難呀!”“不難不難,你看,要把糉葉的上端往下移移,用手按住,再用另一手向裏面灌米、放棗。”我在這兒照葫蘆畫瓢,兩隻手笨笨拙拙地操縱着糉葉。“最難的是,要用剩下的糉葉把口封起來。不能讓米‘逃走’,再用一片糉葉將四周圍住,然後用針從糉子的中間穿過,把剩下的葉子穿過針眼兒,再把針向下按,最後,連糉葉尾巴一起拔出。這樣,一個糉子就誕生了。”我這隻“菜鳥”在舅媽的幫助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總算把第一個糉子包好了。看着自己的傑作,我開心地笑了。

沒想到包一個小小的糉子,還有如此大的學問,真是生活處處皆學問呀!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34

每年5月5日是端午節,大家一定知道端午節的習俗吧!就是包糉子、吃糉子和划龍舟。有的人喜歡吃沒有餡的糉子,也有的人喜歡吃放棗、放糖的糉子,但是廣東人比較愛吃有肉的糉子,而我喜歡吃放棗的甜糉子,看來大家喜歡吃的糉子都不一樣啊!端午節包糉子是我最盼望的事情。

我和爸爸一起到超市買糉子葉和糯米準備包糉子。糉子葉買回來以後,我們要先把它們洗乾淨,還要用開水煮幾分鐘,這樣糉葉就變得又大又光滑。然後,我們還要把糯米洗乾淨,在水裏泡三四個小時,這樣煮出來的糉子纔會粘粘的,香香的。我們來包糉子啦!我們來包糉子啦!媽媽把洗好的紅棗和泡好的糯米拌勻,又放了一些糖,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張糉子葉,把它底部捲成一個小桶的形狀,然後把糯米用小勺舀進去,記得不要放得太滿哦,媽媽說放太多的話煮熟了就會把糉葉撐爆。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把糉子怎麼包起來,看起來非常簡單,但還是很難掌握的。

糉子葉要貼緊小桶的口,多繞幾圈,然後用線把它捆得結結實實,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大功告成了。其實我還很想包一個五角星形狀的糉子,我試驗了半天還是不行,是不是我的技術不過關呀?!糉子包好了,我們準備上鍋蒸了,我們把糉子放到高壓鍋裏,水沒過糉子。開始蒸了,沒過多久,那濃濃的香味飄出,我的口水都流出了。

終於蒸好了,糉子被端上了桌,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小一點的,吃了一口,我說:“太好吃了!太好吃了!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糉子!”我吃到了自己包的糉子,甜甜地笑了。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35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個日子,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糉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今天又是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糉子。奶奶一邊包着糉子,一邊用口授的方法交我,我認真聽着,然後動手。 包糉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糉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 我暈!感情糉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糉子呢? 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察看情況。因爲那糉子飄出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至極。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鬆軟的“糉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就是不一般。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36

“煩死了!煩死了!你這個糉子真不聽話!”我小聲嘀咕道。

原來,我們正在包糉子呢。你別說,這可是真的難呢!我發現糉子有一個愛好——露馬腳。

我挑了兩片大小差不多的糉葉,沾上一些水,使兩片糉葉“粘”在一起,“werygood!”最關鍵的一步來了,我雙手握住糉葉,左手握住中間,右手則握着端頭,右手向中間捲去,把糉葉捲成一個漏斗形,我還特意檢查了一下“漏斗”尖尖的下方有沒有洞。“嗯,還好,還不錯!”我自我表揚道。

看來我卷糉葉已經順利通過了。然後,我往糉葉捲成的漏斗“肚子”裏裝上泡好的糯米。我裝了滿滿地一“漏斗”,發現糯米都差點兒笑着從糉葉邊上跳下來了!接下來,我把“漏斗”上方的糉葉緊貼着糯米“按”下來,準備把糯米包起來。“天哪!糯米不聽話,紛紛往外“擠”出來了,它老喜歡“漏馬腳”!我又試了幾次,還是沒成功!我不斷地告訴自己“再來一次!再來一次!”這次,我深吸一口氣,小心翼翼地把糉葉貼着糯米壓上去,糯米動了動,最終沒跑出來,乖乖地躲進了我給它們包的小屋裏。啊!終於成功了!我緊緊地抓住糉子,生怕糯米再蹦出來,趕緊讓媽媽開始纏棉線,一圈、兩圈、三圈……“媽咪,這裏纏一下!”“這裏沒纏好!”“再來一圈吧,別又露出來了!”我發現自己像只小麻雀一樣唧唧喳喳地說個不停,主要是怕一不小心糉子又“露馬腳”了。最後才發現,糉子已經被我們用綜合交錯的棉線“五花大綁了”。

哈哈,這叫“五花大綁糉”!我開心地喊着。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37

吃糉子是五月五端午節的習俗,也是紀念詩人屈原的一種方式。每到端午節前夕,人們就包起糉子來。聽奶奶說,糉子有很多形狀: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等。糉子的口味也多種多樣,有紅棗糉、蛋黃糉、板栗糉、豆沙糉、肉糉。

轉眼端午節要到了,奶奶又開始包糉子了,我興致盎然地圍着她。只見她拿出準備好的材料:一大疊青青的糉葉,一大盆醬油拌過的糯米,一大盤醬油浸過的肉。奶奶先給我做示範:她拿起幾片長長的葉子,將糉葉放平,折起一個角,把米裹進去,然後用糉葉蓋起來,三兩下就把米裹得嚴嚴實實,再用線繞過來繞過去綁好。

看着奶奶包的漂亮的糉子,我迫不及待地開始嘗試自己包糉子。我挑選了兩片大小差不多的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認真地包起糉子來。我把糉葉放在左手,又用右手壓了壓,從大盆裏舀了一點米,小心翼翼地倒在葉子上。接着,我將糉葉折起來包住小米粒,可是米粒不聽話,我一動,它就往外流,簡直是一羣小魚正在逃離鯊魚的嘴巴!第一個糉子以失敗告終。爲什麼奶奶那麼容易,我卻不會?正當我嘟囔着的時候,奶奶告訴我:“包糉子是個技術活,既要包得漂亮,又要包得嚴實。你再觀察觀察,左手一定要拿得穩。”聽了奶奶的話,我再仔細地觀察了一次。第二次,我更加細緻,動作雖然慢了點,但是終於包好了!一個完美的小糉子出現在我的眼前,我拿了一條紅色的線,在奶奶的幫助下把小糉子裹好,放在了桌上。小糉子好像在說:“小主人,謝謝你,把我做得那麼漂亮”。

我也學會了包糉子,我要給自己點個贊!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38

星期三的第一節課,我們在美術教室排隊做糉子。當我們到達美術教室時,我們有四張桌子,每張桌子都有一位奶奶教我們,其中一張桌子是侯奶奶的。每個人都聚精會神地看着奶奶包糉子。她在包糉子的過程中非常熟練。很快,不一會兒,她就包好了一個糉子。我心想:做糉子很容易。我認爲這很難,因爲我害怕不學習!然後我們包糉子:我先拿了四片蘆葦葉,然後把它們捲成漏斗狀。放米飯時,由於手鬆了,漏斗形狀又變回原來的形狀。我嘗試了很多次都沒有成功。這看起來很簡單,也很難做到。我就像一個癟了的氣球,但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失敗是成功之母。”我的信心回來了,然後我請奶奶幫我,讓她拿着漏斗,讓我把米放進去。結果是成功的。

我又繼續做了一次。綁好繩子後,我想我已經成功了。我拍手歡呼,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當我拿起糉子的時候,米飯從蘆葦葉上掉了下來,“嘩啦啦!”!嘩啦嘩啦!掉落的米似乎在說,“你真笨!連糉子都不會做,哈哈!哈哈!“我又泄氣了。我辛辛苦苦做的糉子是自己做的,但是我想答應我父母做糉子給他們吃。我振作起來,又做了糉子。過了一會兒,糉子又被包好了,米飯上什麼也沒有少。我很開心,然後開始包第二、第三和第四個糉子。

過了一段時間,包糉子的活動結束了。看到我辛辛苦苦做的糉子,我喜出望外。雖然它在市場上賣得不好,但我很高興,因爲這是我自己做的。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世界上沒有什麼是困難的,但只有那些下定決心的人才能做到。不能向困難低頭,只要你不灰心,認真總結教訓,它就會變得很小,努力就會成功。

端午節包糉子國小生作文 篇39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糉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糉子。

包糉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糉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

我暈!感情糉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糉子呢?

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爲從鍋裏飄出那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鬆軟的“糉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