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端午節那些事兒作文多篇

端午節那些事兒作文多篇

端午節那些事兒作文一

“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端陽,處處都端陽”。我嘴裏說着。

今年的端午節跟往年大不相同,因爲往年我只學包糉子,而今年我們要舉行吃糉子和猜糉子比賽

比賽開始,忘了說比賽規則了,吃糉子是在二分鐘內看誰吃的最多,猜糉子是一個人蒙着眼,另一個人拿着糉子讓蒙着眼的人吃,猜什麼餡的糉子。

開始了,我大聲說。爸爸真是厲害,一眨眼就吃下了一個糉子,我的表叔也不甘示弱,最後的冠軍是表叔,因爲爸爸吃到一半的時候說肚子疼,停止了比賽。而表叔則堅持了下去,所以冠軍是表叔,獎品是中秋節的時候送一盒精美的月餅和不用參加下一個比賽。

下一個環節是猜糉子,我和爸爸比賽,只聽表叔喊:十、九、-------一、開始,我先吃,感覺非常濃的蜜棗味,我趕緊大聲說:“蜜棗的”。對了,我高興的跳起來。該爸爸猜了,我夾着一個豬肉的給爸爸吃,但爸爸說是牛肉的,我說他的舌頭是木頭做的。就這樣我們的笑聲繼續傳下去。

這一天,我非常高興。

端午節那些事兒作文二

昨天,我看見媽媽在菜場買來了糉葉,才知道原來端午節快要到了。這讓我想起了去年端午節的一件趣事。

去年的端午節前一天,老師就給我們講了關於端午節的來歷,知道人們以糉子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到了端午節那天,媽媽給我兩個糉子,叫我快點吃了,而她自己去外婆家了。這時,我突發奇想,拿着糉子急急忙忙來到村旁小溪邊,把糉子一個一個投進了溪水中。我想:我雖然現在到不了汨羅江,但是我把糉子投進小溪裏,這溪水流啊流,可能會流進汨羅江的,這樣就可以去喂那裏的魚、龍蝦、蟹,保護屈大夫的身體了。想着想着,我開心地笑了。

不多久媽媽回來了,看見那兩個糉子不見了,就說:“吃了兩個糉子啊,真不錯。”這時,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我做的事情告訴媽媽。媽媽聽了摸着我的頭說:“傻孩子,你可知道汨羅江在湖南的東北部,我們這裏的水能流到那裏嗎?”我呆呆地搖了搖頭。媽媽笑着說:“沒關係,我的女兒很有愛心,值得表揚。”

看着媽媽笑了,我也笑了。

端午節那些事兒作文三

說起我家過這個端午節呀,我還真是感慨萬分啊!實屬讓人哭笑不得!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民謠生動地表達了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我的家鄉沒有江河湖水來划龍舟,不過每逢端午,還是可以看到人家門前插着一束艾草或菖蒲,更可以聞到從各家各戶傳來的陣陣糉子的香味。

按理說,我家過端午也沒啥區,別可就是有些與衆不同。衆位看官欲知到底有何不同,且耐心往下看—— 其實也無太大區別。還不就是過個端午節!只是我家的氣氛不對頭。

人家過端午,都歡歡喜喜,熱熱鬧鬧的;可我家卻是硝煙瀰漫,分成兩派,年年都要鬥上兩回合,才肯罷休。

第一回合:吃糉子

傳說在屈原投江時,人們因爲撈不上屈原的屍體,所以用棟葉、蘆葉和五彩絲包裹的糉子投入汨羅江以祭祀屈原,不讓江裏的蛟龍吃掉屈原的屍體。從這以後,端午節包糉子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如今的糉子在講究飲食文化的中國人巧手經營下,不論是造型還是原料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而我家的分歧之一就在這糉子餡兒上。

爸媽喜歡吃糯米糉、蠶豆糉;而我和弟弟則喜歡吃豆沙糉和肉糉。可媽媽在包糉子的時候總是以種種理由來反對包豆沙糉和肉糉,於是就有了第一回合的較量。

“媽,這次有包豆沙糉和肉糉嗎?”

“包那兩種糉子多麻煩!包豆沙糉又要洗、又要磨的你想累死你媽我哇!肉糉又油膩膩的,多吃對身體健康無益。還是糯米糉和蠶豆糉比較好!”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我們兩姐弟就是喜歡吃這兩樣嘛!難道您連這一小小的要求都不肯答應嗎?”

“那好啊,你們有本事就自己包去,現在我沒空!”

“包就包,誰怕誰!”

正所謂“民以食爲天”,怎麼着也不能虧了自己的肚子!很快我們就湊齊了所需的原料。接下來我們倆淘米的淘米、切肉的切肉,乾的是熱火朝天!

忙了大半天,總算把糉子包好、煮好了。可我們還是和爸媽堵着氣呢。乾脆就把吃的挪到了客廳,邊看電視邊吃糉子,好不愜意!

第一回合:我方勝利!

第二回合:懸艾草

艾草和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驅蚊殺蟲;懸艾草又是端午節的習俗,是用來驅鬼避邪的。所以我方一致認爲門前應該掛一束艾草。

可是敵方卻認爲在門前掛艾草只會招來蚊蟲蛇蟻,就堅持不去採摘艾草。第二回合的較量爆發。

一陣脣槍舌戰之後,我方漸漸處於下風。雖然很想在門前掛上一束艾草,可由於我方沒有人願意上山去採,也沒有地方可以得到艾草。於是終以戰敗而告終。

第二回合:敵方勝利!

就這樣,每年較量情況都是一成不變:打和。可這端午節過的是真不是滋味。唉,真是“偷雞不成反被蝕了把米”!

再過二十來天后的端午節,我家又免不了一場較量了。唉,我家的端午節就是如此讓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