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知行合一作文【多篇】

知行合一作文【多篇】

知行合一高中作文 篇一

21世紀是生態世紀,我們的城市選擇了生態文明的發展方向,就是選擇了美好的未來。貴好陽是我們共同的家園,美好的未來需要我們每個人努力實踐“知行合一協力爭先”的貴陽城市精神以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自承擔起建設生態文明的責任!

貴陽正在覺醒,我們不能爲了一時的發展而破壞環境,也不能因保護環境,而忽視發展,要切實把保護和發展結合起來,即要金山,又要綠水青山。

大自然滋養萬物生生不息,是一切生靈共同的家園,從山頂洞人到現代人的智慧,是大自然爲人類提供的。可是,現在居然有人爲了發展而獲取金錢, 隨意破壞生態環境。例如:工廠每天不停地排放着成千上萬噸污水,大部分水生動植物已經奄奄一息了,但人們爲了自身的利益,對此只是睜隻眼,閉隻眼。許多人的腰包鼓了,但水生動植物,卻少了。不僅是這一點,人們不停的伐木取材,還自稱是用來搞建設,可他們沒有注意到:我們身邊的氧氣正在一天一天變化,“她”不僅失去了潔白的面 孔,還失去了一張慈祥的臉。我們在情不自禁的在置問自己:被無限制開挖和破壞的數目達到了上千萬。森林 、成千上萬的樹林呢?它們成了人類的傢俱。

綠色,孕育着我們的生命和希望。中華民族向來尊崇“天人合一,敬天道,守人德”的傳統道德。我們何不以珍惜資源,關愛生命,強健其身。當作生活的“必需品”我記得有一位名人說過:“地球上所提供的足夠滿足每個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滿每個人的慾望。”是呀,地球所提供的可以讓人吃得飽,穿的暖,這就足夠了。可人們爲什麼還要不斷的破壞生態環境呢?

青山綠水爽貴陽,建設生態文明城市,需要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從現在做起。“知行合一,協力爭先”保護綠色貴陽,讓每個人都爭當“綠色小天使”!

爲我們城市更美好的明天做出自己的貢獻!

知行合一王陽明讀後感 篇二

過去半個月啃了兩本書:《知行合一王陽明》和《又笨又慢平天下曾國藩》,都是度陰山寫的。都說中國有兩個半聖人:孔子、王陽明、曾國藩,既然王陽明和曾國藩都是聖人,我既然一起讀了,那就一起寫吧,這就是“一個半聖人”。

格物致知。我之前對這四個字的理解是探究萬事萬物,從中明白萬事萬物的道理,這是朱熹理學的解釋,讀完這本書後,我發現在陽明心學中還有另外的解釋,“格”是正的意思,“物”是人的念頭,因爲外物是人心的映射,“致知”就是達到良知。整體的意思就是要不斷糾正自己的念頭,使我們找到“良知”。人都是有良知的,同時也有萬千個念頭,這些念頭中有好有壞,有利己的,也有利他的,有真我的,也有自我的,那麼我們的良知就可能被一些出於私慾的念頭遮蔽,使其蒙上灰塵,格物致知就是要不斷地格自己的念頭,擦拭心靈,使良知清明。

知行合一。雖未行動,念頭一起,便是行了。反省自身,之前也會容忍自己腦海中許多沒有付諸實踐的自私自利的想法,但王陽明告訴我們,這是不行的,一定要把這種念頭“格”掉,雖然沒有這樣做,但是這樣想了,就是一種“行”。書中有一個故事,是王陽明外出郊遊看見一處肥美的良田,於是有了佔爲己有的念頭,當出現這個念頭的時候,王陽明及時警覺,立即眉頭緊鎖,開始自我用功明知道當天黃昏,纔對弟子們說:“終於把他克掉了,真難啊”。同樣的情景也反覆出現在曾國藩的故事裏,曾國藩在帶兵攻打太平天國的時候,由於中央政府對湘軍的掣肘。曾國藩也多次產生抱怨的念頭,每當此時,他就拿出自己的絕技“誠”字訣自我用功。他們兩人的情景不禁使我想起前幾天我讀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先生的書,稻盛先生也說“莊嚴其心”,也說“反省自身,動機至善,私心了無”,由此可見,那些被稱爲“聖人”的人都有非常不得了的克己修身的功夫。

心外無物,讀懂了自己,就讀懂了天下人,世間一切的道理都是“我心具足”的,世人心中有良知,有善有惡,有七情六慾,我心中也有良知和善惡,也有七情六慾。所以讀懂了自己也就讀懂了天下人。當然我水平有限,只能理解到人這個層面上了,王聖人說的是“天地萬物一體之仁”,山川草木,飛蟲走獸都是一樣的。這一點等我長大了再體悟吧。

人皆可以成聖。說了王聖人這麼多,再說說曾聖人,其實我是讀了度陰山的《知行合一王陽明》,覺得意猶未盡,採取找了本同系列的《又笨又慢平天下曾國藩》,讀完之後整體感覺度陰山在調侃曾國藩,一點都不嚴肅。在這本書中描述的曾國藩就跟智商跟不上一樣,然而他還成功地平定了太平天國,真的讓人很不理解。他真的很笨,有個故事相信很多人耳熟能詳,就是小偷進他家準備幹一票,結果曾國藩回來了,小偷就躲牀底下,曾國藩開始背書,結果背來背去都不行,直到小偷都替他着急了,從牀底下鑽出來背了一遍,揚長而去,然後曾聖人接着背,所以,這位曾聖人不是一般的笨。但是根據評判聖人“三不朽”的標準,他確實做到了立德(整天拿着個“誠”字訣克來克去),立言(他那《曾國藩家書》大概就是爲這個準備的),立功(就拿平定太平天國這一件事就夠吹三輩子),這麼說他確實是我輩楷模。那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無論你多笨,比着曾聖人去做就行了,運氣好了你也是個聖人,這就是“人皆可以成聖”。

知行合一王陽明讀後感 篇三

半個月時間,斷斷續續,總共用了十二個半小時粗略讀了一遍。開篇幾章感覺文風有點偏現代,與這樣一位歷史人物似乎不符,關於作者百度資料也少,只知道是位70後的歷史碩士,寫過帝王師之類。通篇讀完,還是受益頗深,值得再次細讀,或者可以換個作者換個角度,再讀一遍王明陽的一生和他的心學。

王陽明在被放逐到貴州時悟出了心即理,指出人的心就是天理,不要費力向外探尋,這與朱熹理學的“格物致知”提倡的向外物探尋天理相反。七年級看,好像心學是唯心論,不管是不是,我覺得心學對一個人的爲人爲事有着非常積極的作用。

王陽明的心即理的心指的是良知,他指出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辨是非,明善惡的良知,這是“知”,他要求人的行爲要和自己良知相統一,也就是“知行合一”,但很多人的良知被自己的私慾給矇蔽了,往往就做出了違背良知的事情。如受賄,食品安全等,當事人的良知都知道這麼做是錯是惡,但都被利益、慾望給矇蔽了。

心學又提出“致良知”,教人們要去私慾存良知,他的方法不是佛教通過打坐修到達到心的無慾無求,而是“煉心”,通過“事上煉”,也就是通過自己身邊的每一件事去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去除私慾,使自己的良知越來越明朗,而達到“知行合一”。去私慾也不是要求無慾無求,而是把慾望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同時也不反對人們去追求財富和名利,承認人有天賦差異,如果有能力,爲什麼不去呢。

“知行合一”是很簡單的道理,但人遇到事就很難做到“心不動”,總是會思前想後,權衡左右,往往就與良知背道而馳了。

最後說一句,媽的,我知道經常喝酒不好,可還是擋不住喝酒的慾望,咋整啊[酷]。

知行合一作文 篇四

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難”,“知者”可貴,“行者”更可貴。說得一點不錯,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不僅僅是靠心裏所想的,嘴裏所說的,更是要靠實踐來證明的。當我們在一條大街上行走時,總是會時不時地看到果皮紙屑躺在大馬路上,可是,又有多少人會去撿呢?最多也就是看到了,有時冷冷地拋下一名:“沒事,環衛工人會幫忙掃的。”事實勝於雄辯,或許很多人都經歷過這事,然而這一件小小的事,卻折射出現代社會的悲哀,也讓我強有力地感受到了社會中的“知易行難”。

再如,當曾經在你有困難時,不遺餘力幫助你的朋友,現正面臨着困境時,你又會怎樣?我想多數人應該也只會安慰他,對他說:“加油“,而不會真正伸出雙手幫助朋友去渡過難關。朋友需要幫助時,你只”知“而不去”行“,更加深刻地反映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不應僅僅靠說說而已,應“知行合一”。

我們不應該只是做一個“知者“,更應該“知行合一”,讓我們90後用自己的行動來詮釋生活的意義,用行動來抒寫生命的美麗,讓行動來展現社會的道德吧!

知行合一作文 篇五

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說過:“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在徹頭徹尾的觀看了比賽後,我發現,只有把古人的一言一行當作自身的鏡子,才能在社會上颳起一股謙謙君子之風。

比賽當中每一位選手的表現都讓人印象深刻,他們對詩詞有着強大的儲備量,對風俗古蹟的瞭解也頗爲深刻,但最吸引我的是節目組最後設置的對選手知行合一的考察。通過飯桌上的禮讓,就餐的行爲習慣,充分體現了選手的個人素養。有的選手禮讓長輩,爲大家端茶倒水,有的選手卻坐姿不端,舉止不雅。面對六人五個雞蛋,他們互相謙讓,儘管每個人都有不足之處,但都有美德與素養的體現。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什麼?是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孟子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是李白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老子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更是教師張麗莉的捨己爲人,的哥的拾金不昧,黃麗芬的助人爲樂。前有智者先賢的字字珠璣,後有博愛之人的身體力行,以古爲鏡,知行合一的好人爲整個社會做出了良好的表率。

而山東省實行的光盤行動,雖然在全省獲得了積極的響應,但仔細觀察之下又不免會發現仍然有些人意識薄弱,看着糧食被浪費不爲所動。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也許你浪費的只是半條魚,一隻蝦,但積少成多,後果又會如何呢?我們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裏就是小公主、小王子,面對無法平均分配的時候,又是否會把自己的那一份禮讓給他人呢?在團聚就餐時,是否會讓長輩先入座,等長輩吃過再動筷呢?這是值得每位青少年深刻思考與反省的啊。

賽場上的選手不論輸贏都始終保持快樂的笑容。對於他們來說,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失敗並不可惜,成長與收穫最重要。正如諺語所說:“失敗得教訓,成功獲經驗。”失敗爲我們積累下了一份又一份的經驗,鋪墊了通向成功的捷徑,是必須珍惜的良師益友。

而生活中的我們,無一例外的得失心重。我們看重成敗,往往因爲輸掉一點點傷心一整天而忽略了自己所收穫所學到的,經常爲自己諸多的小差錯找藉口,卻忘了孔子所說的“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失敗是成功之母,在山東這孔孟之鄉,自幼學習先賢經典的我們更應該知曉這其中的道理,“不怨天,不尤人。”要想獲得成功,首先應從修身養性開始,只有調整自己的心態,才能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獲得更大的成功啊。

我們要明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不做“啃老族”,“手機控”而是努力成爲“光盤族”,“學文控”,以古爲鏡,行知合一,用經典充實我們的心靈。

知行合一作文 篇六

我的意思是:你只有行動纔會知道,知道是行動的成果。就像我所說的,你不嘗試一下你怎麼知道你是錯的還是對的呢?你可以說你父母可以告訴你啊,但是我可以問問你,難道他們永遠是對的嗎?就連老師都會犯錯誤,家長又何嘗不會呢?

就說小孩子吧:他一開始一定是燙到才知道火是熱的;冰到了手才知道血是冷的;吃過糖才知道糖是甜的;不小心磕到了石頭才知道石頭是硬的;太陽下曬到幾次、廚房裏做過幾次飯、夏天的生活嘗過幾次纔會懂得抽象的熱。雪人做過幾次、冷風吹過幾次、冰激凌吃過幾杯纔會懂得抽象的冷。白糖、芒果、西瓜、甘蔗吃過幾次纔會懂得抽象的甜。碰到鐵、碰到銅、碰到木頭,經過好幾次,才知道抽象的硬。燙到手又冰到臉,就更能明白冷與熱了;嘗過甘草接着吃了黃連,就更能明白甜與苦了;捧逗啊石頭再去拍棉花球,就更能明白硬與軟了。

就連名人都是這樣:佛蘭克林放了風箏後才知道電器可以由一根線從天空引到地下;瓦特燒水,看見整齊推到壺蓋才知道整齊也能推動機器;加利裏翁在比薩斜塔上將不同的球落下,才知道不同輕重的球是可以同時落地的。

“親知”爲了解“聞知”之必要條件就像上面所描述的。

所以通過以上這些具有科學依據的例子,足以證明我的論點了吧!

知行合一作文 篇七

所謂“知行合一”,就是說:懂得道理與實際應用都是重要的。說得再明白些就是要想實現理想,必須有切實可行的方法。這看上去是句簡單的話,實際卻蘊含着豐富的哲理。即知道該怎樣做的事應該與行動相結合,纔會變得完美。

有了好想法就應該立即行動起來。當在行動之前固然會遇到許多問題,雖然我們不知道能否在行動之前消除障礙,但是我們可以在行動之中克服困難。別告訴自己,我做不到。那一定是不可能完成的,除非有奇蹟發生……如果你真這樣想的話,那就大錯特錯!別相信世界上會有奇蹟,因爲你自己本身就是奇蹟,你就是自己的上帝,倘若,不付諸行動,奇蹟也無法幫助你成功。

我們總是在等,等一個好的時機,等一個可以百分之百確定成功所需的條件,反而陷入了永遠的等待之中,甚至連一件小事,也總要等到所有的條件都滿足之後纔開始行動。我們究竟在等待什麼?真的能等到麼?等到了又能怎樣?說不定一等就耗費了我們一生的精力,而到那時候你還有機會反駁麼?不,我不信,因爲“成功永遠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而不是留給那些永遠只知道等待的人。如果只知道等待好時機,恐怕我們的一生都會錯過最佳時機。正因爲如此,很多人一輩子都幹不不了一件事。只有想到就去做的人,才能改變現狀。

有這麼一個小男孩,資質平凡,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他小時候想當班長,結果他連任三年班長;大學時,他喜歡上校花,終於在許多男孩嫉妒的眼光中做了她的老公;大學畢業後,他想開一家公司,三年後這家公司上了電視臺;在他30多歲時,忽然想學畫畫,結果他在40幾歲時成功的舉辦了畫展。

當別人羨慕他時,他卻說:”我很平凡,沒有什麼聰明的才智,也沒有什麼遠大的抱負,只是想到就去做。不管結果如何,我卻認爲自己沒有輸"。他,就是我國著名的畫家餘丹青先生。

其實現在很多人只是想想罷了,而沒有付出實際行動。要真正實現目標就要做到知行合一了。這樣我們才能不留遺憾!

知行合一王陽明讀後感 篇八

最開始認識王陽明是高中時期一個朋友從北大圖書館借來一本王陽明傳記,當時纔開始接觸唯物主義、唯心主義論。相對於荀子“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這類唯物主義言論,“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這般主觀唯心觀點更加吸引我。“心”相對“物”來說靈動而富有朝氣,是一個有萬般可能的字眼,一如陽明心學創造的所有奇蹟。

我並不否認我國推行的唯物主義,但曾國潘、康有爲、孫中山、毛澤東的大力推崇,陽明心學影響下發動的“明治維新”,所有的一切都無可置疑的表明,心學是一門能讓人乃至一個國家迅速強大起來的學說,它絕對存在可取之處。

明朝時期理學被打造成國家意識形態,朱元璋更是將理學之外的所有學說統統列入異端,這對於國家的管理無可厚非,但也嚴重製約了國民的現象力和探索精神。在這樣理學作爲絕對權威的時代背景下,一個思想家越有天賦,便意味着他的一生將更加曲折。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是所有讀書人的夢想,少年時代的王陽明將“做聖賢”作爲第一等事,立志成爲孔子一般的人,他說“都是人,怎麼就不能比”,使我深受觸動,我想這絕不能用“年少輕狂”來形容,只有意氣風發纔是少年王陽明的代名詞,也只有他這樣的性子,才能在死氣沉沉的文壇界打開一扇天窗。

王陽明格竹子一事向來爲人們津津樂道,朱熹的《四書集註》是科考指定教材,其中提到“格物致知”方可“悟道”,於是王陽明拉起好友在家中準備“格竹”,希望能悟透其變化規律,朋友格了三天三夜,倒下了,他格了七天七夜,也倒下了。也由此開始了對理學的初步懷疑,但由於在理學絕對權威的大環境下,加之屢不中第,陷入迷茫、彷徨,開始懷疑自己,空有經略四方的志向而沒有施展的空間。“你們都以落第爲恥,我卻以落地動心爲恥”,道盡心中苦澀。他對落第可以無動於衷,但不能實現聖賢的理想纔是他真正傷心之處。

劉瑾當權時期,貪贓枉法,無惡不作。許多有識之士上奏疏抗議,王陽明也不例外,只是將希望寄託於玩性不減的皇帝身上,便註定了失敗:被貶去貴州龍場當驛丞,劉瑾甚至派人在途中暗殺。好在陽明機敏,製造跳水自殺的假象逃過一劫。龍場人煙稀少、荊棘叢生,王陽明某日卻在山洞中頓悟,“心學”這一學說竟就這樣開創了。他當時也絕對想不到在龍場中悟到的“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將在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說“21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

王瓊是王陽明的貴人,他們初見之時王陽明的心學已頗有一番成就,王瓊意識到這是一個能堪大用的人才,答應給他一個平臺,讓他實現經略四方的理想。要知道王陽明一直有“爲萬世開太平”的目標,在軍事方面可謂做足了功夫,從年少時單槍匹馬私出居庸關,排兵佈陣的玩鬧可見一斑。史實也證明王陽明確有超絕的軍事才能:平定南贛汀漳(盜匪),平定寧王(王爺叛亂),平定廣西思恩、田州(少數民族民變),平定八寨、斷藤峽(盜匪)都是不可複製的神話,就連日本的海軍戰神——東鄉平八郎也對其軍事思想推崇之至,很難想象一個自小體弱多病的文人會在軍事方面流傳千古。

他在剿匪之時也不忘傳授心學理論,同時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論,簡單來說就是將所學的道理付諸實踐,不實踐就不算真正懂得了這個道理。舉個例子,如果看到有人摔倒了,良知會第一時間告訴你去扶,你立刻依照良知去行動,這便是“知行合一”。倘若你有猶豫了,擔心被訛而無動於衷,又或者心中想着藉機獲取某種報酬而行動,這都不能算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而非“知道”,是每個人內心與生俱來的道德感和判斷力。“致良知”是陽明心學的核心所在,但多數人都無法做到,用王陽明的話來說,外部世界已成爲一個極其複雜的世界,我們面對它時,首先想到的不時光明自己的良知,而是如何來適應它,如何擊敗它。這諸多的想法就成了私慾,成了烏雲,矇蔽了我們的良知。

所謂“致良知”,“心即理”是起因,“知行合一”是過程實踐,“致良知”是根本目的。

那麼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呢?

不要拘泥於常規,世界運轉總有一套行爲準則作爲參照物,他可能是法律法規,也可能是道德義務,人們心中思慮時不可避免的要考慮這些,這時一定要以自己的良知爲主導,時刻告誡自己摒棄貪慾,隨心而動。

不要在意他人的誹謗,世界之大少不了惡人,陽明心學修的是心,是由內而外的自信,對內心強大的人來說,所有的流言蜚語不過是光復良知的墊腳石。

“事上練”,即注重實踐,缺少實踐的人遇事便手忙腳亂,人必須通過實踐來磨礪自己的心境,從而達到“湖水化成冰”的心境,石子落下也泛不起一絲漣漪,使自己在突如其來的事情面前也能從容不迫。

“存天理,滅人慾”,一個沒有人慾的人毋庸置疑是一個強大的人,也是陽明心學的終極目標。心學可以強大我們的內心,使我們不被焦慮、恐懼、迷茫所困擾;使我們心念通達,與時俱進;使我們能用更富有智慧的目光看待萬事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