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德育論文

“知行合一,和合共進”德育論文(通用多篇)

“知行合一,和合共進”德育論文(通用多篇)

“知行合一,和合共進”德育論文 篇一

中國小校長培訓德育論文知行合一和合共進

——探析校園文化建設中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與確立

知行合一和合共進

——探析校園文化建設中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與確立

謝 鈺

(禹王臺區禹王臺國小,河南開封475000)

摘要:國小德育工作是對小學生進行的思想品德及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綜合教育。校園文化建設是實施德育的重要途徑,通過彰顯校園精神,突出學校特色,促進學生“認知、行爲、情感”等方面的協調發展。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善於找到一條爲師生共識且教育資源豐富,既凸顯學校獨有的地域特徵又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主線”,將校園精神環境和文化氣氛挖掘出來,陶冶學生情操、啓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校園文化;宋文化;和合教育

提到校園文化,這應該是近幾年教育同行們耳熟能詳的詞彙,更是我們不遺餘力全心投入的德育工作。在網絡搜索引擎上鍵入“校園文化”四個字,映入眼簾的詞條令人眼花繚亂,真正跳入心間的是這樣一句話:校園文化是學校本身形成和發展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

掩卷沉思,縱觀各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已然“百花爭豔”、“奼紫嫣紅”;但是,只要獨具慧眼地找尋到一枝“奇葩”,且獨具匠心地栽培料理,照樣能“一枝獨秀”,甚至“秀豔羣芳”。那麼,這枝所謂的“奇葩”就必須擁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校本特點,是人無我有的,是不可替代的;是師生熟悉,且又資源豐富的;是具有強烈的文化滲透性,且又代代傳承、生生沿習的精神智慧。

一、時代的選擇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5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國度,傳統文化的土壤之厚實,內涵之豐富,不僅對國人的思想,而且也對周邊國家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序言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當今世界,文化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越來越成爲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爲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因此,提升人文精神和文化素養關係到整個社會的價值導向和人文導向,關係到民族靈魂的塑造。

古都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卷軸上,佔有獨一無二的地位。它不僅是歷史上支撐各王朝政權得以存在的精神支柱,而且對今天人文校園建設和提高學校辦學品味,具有重要的、深遠的現實意義。

開封是七朝古都,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文物遺存豐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風貌濃郁,北方水城獨特”的顯著特點。尤其是北宋時期的開封,是全國乃至全球最繁華的都市,因此也給現代開封留下了濃郁的宋文化特色。如何讓開封“宋文化”有精、真、深的體現和傳承,這不僅是開封市委、市政府領導的深謀遠慮,也是開封的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命題和擔負的責任。

二、自身的標識

位於開封市區東南部的繁塔和禹王臺是這座古都的兩個名勝景點,相距僅150米,分別有1000多年和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分屬國家、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月7日,開封市正式對外發布這兩個景點將聯體開發爲繁塔—禹王臺風景區,建設工程已於2009年6月啓動,一期工程計劃2010年6月完工。該景區建成後將是開封市目前面積最大、最具文化歷史內涵、人文古蹟相互映襯的風景旅遊區。

開封市禹王臺國小始建於1949年,坐落在隴海鐵路線旁,與兩個千年名園繁塔和禹王臺毗鄰相伴。由於歷史遺留的客觀原因,禹王臺國小的整個校園身處民房住戶和租房戶的重重包圍中。住家戶、租房戶和家長從學校的大門隨意出入;住家戶或租房戶在學校教學區域內騎車橫衝直闖;校內住家戶任意飼養雞、羊、狗寵物等。這些不安全、不和諧的現象給學校師生的人身安全以及校園環境衛生都帶來了極大的隱患和困擾。

當前,開封市正在實施的繁塔和禹王臺合併開發,依託凝重的宋塔、千古的梁園和具有汴河遺韻的河道,使南部景區成爲人們感悟宋文化旅遊地的城市總體規劃,不僅拉開了我市的景區佈局,也將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契機擺在了禹王臺國小全校師生的面前。千年帝都的豐厚遺存,是我們驕人的資本;而緊抓機遇使禹王臺國小融入古都建設的有機整體中去,是我們肩負的使命。

三、“古都和合文化”的提出

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和精華。儒家文化以“仁愛”爲核心,以“中庸”爲準繩,以“禮”爲行爲規範,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爲宗旨,以“和”爲理想目標,是充滿着民本主義精神、理想主義色彩和整體思維特徵的文化。“和”本身已經包含了“合”的意思,就是由相和的事物融合而產生新事物。

“和合”語出《管子·幼官》篇:“畜之以道則民和,養之以德則民合。和合故能諧。”所謂“和合”的和,指和諧、和平、祥和;合指結合、融合、合作。“和合”連起來講,指的是在承認“不同”事物矛盾、差異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統一於一個相互依存的和合體中。並在和合的過程中,吸取各個事物的優點和長處,克服其缺點和短處,使之達到最佳組合,由此促進新事物的產生,推動事物的發展。

由此開來,民衆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基礎上,互相學習、和諧融合、親密無間、同心協力,爲共同的事業而努力奮鬥。具有這樣精神的國家、民族和人民是任何困難也壓不倒的,是任何力量也無法撼動的。和合精神之於學校,其意爲由於和合,師生素質共同提升;由於和合,家校攜手共贏未來;由於和合,學校與周邊住戶共創美好。在此基礎上,自信進取的禹王臺國小就能用智慧開創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四、基本理論體系

禹王臺國小以“古都和合文化”爲教育核心,以“和”爲價值導向,以“合”爲途徑手段,以傳古都“宋文化”爲活動載體,構建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具有人文品位的主題校園文化。

核心理念:

知行合一和合共進

辦學願景:

爲幸福人生奠基

爲心中夢想起航

辦學宗旨:

以創新求發展

以發展創品牌

辦學思想:

文化立校書香育人

學校文化:

古都和合文化

學校校訓:

和而不同追求卓越

學校校風:

立德樹人力行致遠

學校教風:

陶冶心靈啓迪智慧

學校學風:

勤學好問善思樂行

“古都和合文化”建設的主題口號:

博古通今,傳承古都文化

知書達禮,構建人文校園

五、構建“古都和合文化”育人平臺

(一)以空間薰陶爲體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的教育應當使每一堵牆都說話”。校園是教師和學生生活、學習的場所,這裏的每一條路,每一垛牆,每一棵樹,每一根草都是師生每天需要面對的。要讓校園裏每一堵牆說話,就要賦予校園的每一個角落以豐富的生命力,讓每一個細節成爲陶冶感染師生的“無言的畫,無聲的詩”。爲此,禹王臺國小以“古都宋文化”爲主線,搭建了古都風骨、古都風華、古都風雅、古都風韻四個平臺。同時,以經典宋詞、宋詩以及古都開封七朝的歷史演變進程爲點綴,引導師生與古人對話、與科學對話、與藝術對話,與經典對話;通過對話,讓校園每一個地方都能在潛移默化中發揮育人的作用。

(二)以精神涵養爲質

爲了將“古都和合文化”做細做實,禹王臺國小在”古“字上做足文章,以期有效實現精神涵養、價值引領。一進校門,是學校精心打造的文化長廊,內容是公、義、仁、信、禮等10種儒家精神,並將此路命名爲“上善路”,取其“上善如水,厚德載物”的涵義。在進入學校教學區的門柱上,醒目地刻着“立德樹人、力行致遠”的校風。在學校教學樓內的牆壁上,粘貼着國學經典推薦篇目:一年級“三字經”,二年級“弟子規”、三年級“聲律啓蒙”、四年級“增廣賢文”、五年級“千字文”、六年級“論語”。而教學樓和綜合樓的樓梯踏步側面,則粘貼着24節氣和12生肖的內容。秉承傳統文化的精神價值,是學校文化的精神涵養,也是禹王臺國小孜孜以求的目標所在。

(三)以教育無痕爲途

校園文化就像一部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書,陶冶着師生的情操,淨化着師生的心靈,激發着師生的靈感,啓迪着師生的智慧,提升着師生的素養,進而有效地推動了學校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禹王臺國小的每幢教學樓都體現了“文化立校,書香育人”的辦學思想。綜合樓除功能室以外,主要是老師的辦公區域。這棟樓我們命名爲“德馨樓”,取北宋著名哲學家周敦頤“愛蓮說”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涵義。時時激勵全體教師如出淤泥而

不染的蓮花一般,始終保持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光明灑落的胸襟,奮發進取,開拓創新。教學樓名爲“凝慧樓”,取其“納仁凝慧”的深意,希望學生在此快樂學習,凝聚智慧,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最爲耐人尋味的是,學校緊扣“古文化”的脈絡,除了將辦公室和各功能室以“聽雨軒”、“倚虹臺”等命名外,還將學校的男女廁所分別命名爲“君子間”和“淑女屋”,言外之意是希望孩子們做一個舉止有禮、談吐有節、處事有理、言而有信的書香學子。禹王臺國小處處彰顯的文化精神,爲學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行爲規範教育,創設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在這優美而有意義的文化氛圍中,學生朝夕相處,耳濡目染,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和而不同,追求卓越”。禹王臺國小“古都和合文化”教育理念,充分彰顯了主題校園文化建設必須深深地紮根於歷史文化的土壤之中。這種校園精神既有學校厚重的地域文化積澱,又是現代化教育實踐的豐碩體現。這是歷史的選擇,是時代的選擇,更是禹王臺國小全校師生迴歸教育本真的選擇。

2012年開封市國中、國小校長

任職資格培訓德育論文

論文題目:知行合一和合共進

——探析校園文化建設中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與確立

姓名:謝 鈺

工作單位:禹王臺區禹王臺國小

成績:

教師簽名:

知行合 篇二

知行合一

王守仁(1472-1529)漢族。浙江餘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中國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廟東廡第58位。王守仁,在留給後世的這麼多財富中,我覺得“知行合一”這句話給我的感悟最深。王守仁從“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出發,他反對朱熹的“先知後行”之說。他認爲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就要去實行這個道理。如果只是自稱爲知道,而不去實行,那就不能稱之爲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識是離不開實踐的。這與我們現在提出的教育觀點是何其相似啊,古人誠不欺我!大家也可以發現在北京交通大學、東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校訓上也有這麼一句話。由此可知,這個觀點的影響之久遠,流傳N世。

在看過我看了一些陽明先生的語錄,而這句話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

“真知即所以爲行,不行不足謂之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

即事即學,即政即學,身體力行,知行合一,不可離開親躬實踐而空談爲學。知與行本來就是不分離的。沒有行動就不

能稱其爲真正認識。只有去實踐了,你才擁有這個知識,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書,學多少理論,也無法真正獲得這個知識。當然,我想大家也肯定都知道這些道理,不過知者多矣,行者少矣。還是我們知道卻沒有起做,就打個比方,我們知道上課的時候要認真學習,可是手中卻不時的拿出手機看看時間,玩玩遊戲。。呵呵,當然,我也有時會這樣。於是我有時在想,爲什麼王守仁做到了,而我們卻做不到。記得聽過這樣一句話:“人的知識是學出來的,人的能力是練出來的,人的境界是修出來的”。大家知道他的經歷,幼年博學,勤學武功,考功名,文采傳天下;平江西,擒寧王,武功保家國。後棄官,專心傳學,總成大賢。在這裏我們看到了,他,在知行合一的完美體現。他不是僅僅是在知聖人道理,他更是將其行出來。著名的“守仁格竹”,想必大家不會陌生,他格竹格了七天因此病倒。從而對格物產生疑問,然後在行後,知“格物”的侷限性,而提出自己的“知行合一”。他用自己的行動去發掘並支撐自己的言論,也用自己言論影響後一代。徐階,張居正,海瑞,陶行知,這些大家都不陌生的名字中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王學傳人。是王守仁的弟子。可以說,王守仁發現了“知行合一”,並將其傳達後世。是的,他是一個傳奇,有着許多的光環,不過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它“知行合一”。它將帶給我們陽明先生的思想,帶給我們他的輝煌。

最後,想對自己說:在我們那許多的思想中,在我們那許多的知中,帶上我們的行,帶上我們的行動。知行合一,思想實踐與生活!

知行合 篇三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中國傳統教育的核心。我們常常會說知行合一、行勝於言。但這些還僅僅停留在話語上,沒有化爲我們切實的行動,沒有化爲我們學習、生活、工作的指南。但老實講,這一條是中國文化的重點,也是中國教育文化的重點。《中庸》裏有一句話:“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簡單的意思是說:有一些人道理聽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卻因爲氣力的原因,結果就半途而廢了,而我(孔子)卻不會停下來。

講作文的時候,一些媽媽講: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來就好難啊!這是一個問題。在生活中、工作中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即使做了,也是半途而廢。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爲,思想上、意識上首先要明白要搞懂。思想上意識上搞懂了,還僅僅是開始,如果沒有行動,思想上意識上的懂,那也只是半懂,或是懂。正所謂:知而不行,尤如不知。

在《論語》中,孔子曾經承認過,自己在識人方面有過失誤。他說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時候,是聽其言,信其行。後來糾正了這個觀點,對一個人的認識,要聽其言,觀其行。我們通常都會犯這樣的錯誤:一是喜歡聰明的人,而不太喜歡相對較笨的人。二是喜歡通過一個人的語言,來判定這個人是聰明還是愚笨。這樣識別人、斷定人,往往會造成很大的誤判。看一個人語言的表達、思想上的認識是一個方面,但更重要的,還要看行動上是不是得力,是不是能佐證其思想、意識。不能簡單地憑一個人語言的表達,來斷定一個人的好壞智愚。

有一些媽媽講,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來好難啊!這話跟沒說一樣。道理都明白了——似乎是想否認自己很笨,但做起來好難啊——似乎又在否認自己很聰明。反過來講,道理都明白了——就是在說自己很聰明;但做起來好難啊——其實在進一步證明自己很愚笨。道理其實是很簡單的。一個有成就的人,絕不是僅僅從思想上明白的人;一個有成就的人,往往是實施行動的人。正所謂:心動不如行動,也是這個道理。而我們往往犯的一個低級的錯誤就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就是不在行動上加以實施。我們在生活中知人識事,也會犯一個簡單而低級的錯誤,對別人、對外物,我們常常是聽其言,信其行;對自己呢,則常常是講其言,不去行。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就有了三個欺:自欺、欺人、被人欺。我們通常用英語講:JUSTDOIT,而不是說JUSTTHINKIT,也是充分地說明了行動的重要性。想得有多深、想得有多妙,但不能轉換在行動上,那是一點意義也沒有的。正如一個不會游泳的人,無論他寫出多麼高深的游泳理論、教材,這樣的理論與教材,也是沒有用的。

“愚公移山”這個故事,從知與行的觀點來看,愚公的愚——愚在沒有搬家,而是搬山。智叟的智——智在他確實有理由,認爲這樣的搬山行爲是愚蠢的。但是反過來講,最後的結論證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那是因爲愚公聰明就聰明在行動,而智叟的愚,就表現在光是腦袋靈光、嘴皮滑溜,卻沒有行動。所以講,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意識上的智,也不要僅僅是停留在嘴頭上的知,要把思想上、意識上、嘴頭上的智與知轉化成行動上的智。這是聰明人的做法。

知行合一是中國教育的重點。過去,在古人的學習中是要把這個思想貫穿始終的。比如《三字經》的第一章中有:人不學,不知義。親師友,習禮儀。在這一章中,一上來並沒有講如何知某數,識某文。“人不學,不知義”講的是學習的目的——要知義。怎麼知義呢?要“親師友,習禮儀。”“親師友,習禮儀”不是知識的範疇,而是行動的範疇。

我們這一代,我們總是在講知。我們的下一代,對於行的重要性,就知之更少了。而對於行的理念的熏習,就更加的少。我們的下一代,他們做數學、做習題都在講知,但是,他們當中又有幾個能好好地做一下化學試驗?能認真地對待物理實驗呢?他們把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背得滾瓜爛熟,可是把他往鬧市裏一丟,十有八九找不着姥姥的家門。做題能力很強,動手能力卻很差。選擇答案做得很好,創新能力卻幾近喪失。

“四書”也好,“五經”也好,在經典文化中,知行合一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前面我們講到了《論語》中的“聽其言,觀其行”等等都是。再比如,《冬夜讀書示子聿》裏有一句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再比如,我們讀《戰國》,那個紙上談兵的趙括。瞭解了這些典故,對於理解這個理念,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現在的教育,害人不淺了。在如今的教育理念中,行的理念早就被扔到了一邊,這個危害實在太大。就好像是一棵樹的成長,既要有“知”,又要有“行”,二者缺一不可。而現在我們都只在強調“知”,而對於“行”卻幾乎忽略不計,這樣長出來的樹必定是畸形的。《三字經》中,爲什麼一開始就要講親師友,習禮義?在“親師友,習禮儀”的基礎上,纔會去知某數,識某文,講的就是知行合一。只有知,沒有行的教育,那是一個畸形的教育。光是把知識在頭腦裏打轉,在眉毛間展示——眉頭一皺,計上心來,那是要吃虧的。說嚴重一些,那是要倒黴的。所以在《中庸》中,孔子講——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這樣的人我是不去做的。別說是光知不行,就是全知而半行,我也是不會做的。一個人的成功,絕對是做出來的。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是因爲我們對傳統文化薰陶的缺失,天天講、月月喊,叫破了嘴皮、喊壞了嗓子,幾人能識,幾人能知呢?知行合一,這個理念的種子,千萬千萬要從小就種在孩子們的心中。從小不種下這個種子,到大了,那就有問題了。

現在網絡裏流行一些公知。說兩個例子:一個是前不久的毒膠囊事件,居然有專家出來講,一天吃六個這樣的膠囊對人體無害。這樣的知識分子可以說喪失了做知識分子的良知,從理論上講,興許是不要緊的,但是,從“行”上來講,那是在挑戰公衆的生活常識。第二個例子,湖南有一個地方,因爲洪水橋塌了,死了五六個人,而這座塌掉的橋,從內部結構看幾乎看不到什麼鋼筋。但居然,會有專家出來講,塌橋很正常,公衆不必大驚小怪。

他們玩弄的是學識,玩弄的是數字,玩弄的是概念,玩弄的是科學,是屬於聽其言的“言”。而對於行而言,對於民衆的心理承受,對於民衆的心理關注——“行”而言,他們簡直就是白癡。這些人從根子上講,受到的都是“知”的教育,對於“行”的教育,幾乎是空白。就如三國時期的馬謖一樣,說起來頭頭是道、彬彬有“理”,實則來講,他們沒有一點社會常識,沒有一點道德常識,沒有一點倫理常識。這些光知道數據,知道科學,知道概念的人,就是危害社會的人。

所以,我們要從根子上,真正地讓孩子們從小就有知行合一,行勝於言的意識。這個意識的樹立,要從我們在座的家長做起。不能只是簡單地說:我知道了,但我就是不做。學作文的道理也是,不能簡單地說:聽了課,老師講的道理、方法、技巧、我都知道了,但就是不親身實踐一下。知識與知道是有區別的。知識只存留在大腦的記憶裏,而知“道”是經過實踐轉化的一種能力。只知不行,是謂知識;知而行之,是謂知“道”。知而不行,天下道理千千萬,都明白了,也不管用,知而行之才能出真知!這是作文的學習方式,也是工作、生活的得“道”方式。工作中要講執行力,而學習作文如果沒有執行力,沒有行動力,也是萬萬不可的。

知行合一

舞陽縣第一實驗中學:楊樹人 輔導老師:王曉娜

在我的鋼筆上,刻有一行字-----“一生俯首拜陽明。”陽明,是王守仁的號,而王守仁,是我最敬佩最崇拜的人,因爲他提出的一個觀點,那就是“知行合一”。

千百年來,關於知和行的關係這個問題,人們總是爭論不休,有人說知難行易,而有人說知易行難。經歷了幾千年,王守仁站了出來,提出了知行合一。所謂“知行合一”,就是說:懂得道理與實際應用都是重要的。說得再明白些就是要想實現理想,必須有切實可行的方法。這看上去是句簡單的話,實際卻蘊含着豐富的哲理。

關於知易行難,最經典的例子就是“紙上談兵”了。故事內容是這樣:趙括飽讀兵書,但卻不能領悟兵書真諦,帶兵時,死套書上的辦法,不能靈活應用,結果,40萬趙兵全軍覆沒。由此看來,似乎是實踐更重要。但反過來說,要連道理都不懂,又如何去指導實踐?因此“知行合一”這種觀點便被提了上來。

雖然這是個看似守中立的方針,況且有時凡事守中立不一定對,但這個觀點無疑是對的。懂得道理也好,實際運用也好,都不能只強調一個方面:有了理想,空喊口號沒有行動,最終一事無成;埋頭蠻幹,而沒有目標,也只能是像無頭蒼蠅一般沒有時效。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做事要有一定的目標,並加以切實的行動,有力目標,就有了方向;有力切實行動,就有了前進的動力。這樣,二者合一才能做成一件事。

我最討厭的人,就是古代的隱士,他們看到了社會的腐朽,他們也有滿腹的才華,卻偏要隱居避世。我不知道什麼厭惡官場,不媚流俗;我也不知道什麼不攀權貴,隱居避世。我只知道既然看到了社會黑暗我們就應該立下改變社會的目標,併爲之努力,運用“知行合一”,來讓社會不再黑暗,這纔是應該做的。而像隱士那樣,非但不會有何好處,還會讓社會更黑暗。

在生活中也是,我們看到了某些不良現象,就應去立志將其改善,然後付出行動。

生活中,不乏空喊口號的人,比如某些政府官員,整天叫着降房價,減課業負擔等,就是不見實際行動,不來真格的。當然也有不少只知蠻幹的人,比如有的學生,只知學習,沒有目標,一旦進入社會就暈了,不知道如何運用知識。所以說“知行合一”是一個偉大的觀點。

有了志向,就要有切實的行動,知行合一,這個偉大的觀點希望每個人都能明白它的真諦。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知行合一

顧名思義,即知道該怎樣做的事應該與行動相結合,纔會變得完美。俗話說:"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有了好想法就應該立即行動起來。當在行動之前固然會遇到許多問題,雖然我們不知道能否在行動之前消除障礙,但是我們可以在行動之中克服困難。別告訴自己,我做不到。那一定是不可能完成的,除非有奇蹟發生。。.。.。如果你真這樣想的話,那就大錯特錯!別相信世界上會有奇蹟,因爲你自己本身就是奇蹟,你就是自己的上帝,倘若,不付諸行動,奇蹟也無法幫助你成功。

我們總是在等,等一個好的時機,等一個可以百分之百確定成功所需的條件,反而陷入了永遠的等待之中,甚至連一件小事,也總要等到所有的條件都滿足之後纔開始行動。我們究竟在等待什麼?真的能等到麼?等到了又能怎樣?說不定一等就耗費了我們一生的精力,而到那時候你還有機會反駁麼?不,我不信,因爲“成功永遠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而不是留給那些永遠只知道等待的人。如果只知道等待好時機,恐怕我們的一生都會錯過最佳時機。正因爲如此,很多人一輩子都幹不不了一件事。只有想到就去做的人,才能改變現狀。有這麼一個小男孩,資質平凡,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他小時候想當班長,結果他連任三年班長;大學時,他喜歡上校花,終於在許多男孩嫉妒的眼光中做了她的老公;大學畢業後,他想開一家公司,三年後這家公司上了電視臺;在他30多歲時,忽然想學畫畫,結果他在40幾歲時成功的舉辦了畫展。

當別人羨慕他時,他卻說:"我很平凡,沒有什麼聰明的才智,也沒有什麼遠大的抱負,只是想到就去做。不管結果如何,我卻認爲自己沒有輸"

他,就是我國著名的畫家餘丹青先生。

天底下最悲哀的一句話就是:我當時真該那樣去做,卻沒有去做。

我也曾經只是想想罷了,而沒有付出實際行動。是她,王雨寒璐,一個娟秀的女孩,人如其名,雖算不上漂亮,但是。.。.。.是她讓我有了動力,知道自己絕對不可以再放縱自己,整天悠哉遊哉,我必須去做,想到就行動,不可以再等明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試問,我還有多少個明日呢?幾千個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悄然逝去了。

我爲自己感到高興,因爲我做到知行合一了。一開始,確實不容易,但是有這麼個讓我倍感壓力的對手,我不怕了,真誠的對你說聲謝謝~!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成爲無話不談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