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大學聯考高分話題樣板作文

大學聯考高分話題樣板作文

1.話題:詩意

在生活中釀造詩意

德國當代哲學大師海德格爾在他的哲學著作中不止一次地引用荷爾德林的詩句:“人充滿勞績,但還詩意地棲居於這塊大地之上。”說得多麼好啊!人,不管有多少勞頓、困苦,但還充滿詩意地棲居於這塊大地之上。正是有這種詩意,人才在這塊大地上延續至今。

詩意是一種美,是一種崇尚美的精神之光的閃爍,是自由的心靈在廣闊世界飛翔時撞擊出的美麗火花。只要有生活存在,詩意就不會消失。

大自然給予人類的詩意是最豐富多彩、繽紛多姿的。爛漫春光裏有詩意,蕭瑟秋風中也有詩意,夏日驕陽下有詩意,寒冬冰雪中也有詩意。你會在清晨的朝陽中發現詩意,你會在林中的鳥鳴中感受詩意,你會在金葉飄飄中尋找詩意,你會在溪水潺潺中傾聽詩意……

沒有詩意的人生是乾枯的。人生的詩意比大自然的詩意更溫馨更深沉,更使人爲之心絃顫動。少女的明眸,飄逸的長髮,舞動的肢體,嬰兒的啼哭,情侶的凝視,莞爾一笑,偶然邂逅,真誠呼喚,久別重逢……都會讓人感受到詩意的美。

人要充滿詩意地安居於大地之上,就要在生活中釀造詩意,在生活中發現和創造詩意,不管生活發生多麼巨大的變化,釀造詩意的土壤永遠存在。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富翁整日忙碌在商場,煩躁地說:“我窮得什麼也沒有了,只剩下錢了。”一天抽閒,他去了農村,見一荷鋤而歌的赤腳農民,便去詢問農民爲何這樣快樂。農民說:“我連鞋子也買不起,我曾悲哀過,可是當我看見有鞋子卻沒有雙腳的人,我就沒有理由不哼歌了。”農民在生活中看到了陽光,他的詩意沒有失落在窮苦的勞作中,相反,他在艱辛中釀造出詩意。

詩意是一種心情,一種激情的抒發和流露。葉聖陶先生離開鄉間住進北京,在沒有秋蟲的都市卻出現了秋蟲唧唧的幻聽。在他看來,蟲吟是“無上美的境界”,“只要時時有點味道嚐嚐,生活就不空虛了”。

詩意撒落在人生茫茫的大地上,像碎金一樣隱藏在生活的每一處,在歲月的每時每刻,裝點一個個閃光的日子。無論你是誰,如果你願意去尋找去感受,它都會出現在你的眼簾,盪漾在你的心胸。即使你面對怎樣的艱難困苦,你也會帶着微笑,詩意地安居於這塊大地之上。

【簡評】

用詩意的眼光來看世界。你會發現生活中處處都是美。本文作者將“詩意”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既將看不見摸不着的“詩意”的感覺寫得可觀可感,又將我們平時所謂枯燥入乏味的“生活”寫得充滿人性的光輝,令人感動。

借鑑之處:注重觀察生活,從細處着筆是文章打動人心的重要法寶。“少女的明眸,飄逸的長髮,舞動的肢體,嬰兒的啼哭,情侶的凝視,莞爾一笑,偶然邂逅,真誠呼喚,久別重逢……”在我們看來或許微不足道,但與本文主題“在生活中釀造詩意”契合緊密;很能讓人產生共鳴,博得閱卷老師的好感。

話題拓展:積極樂觀、享受生活、人與自然

2.話題:遺產

守望文明

秋日的天空,了無雁雀劃過的痕跡,雲薄薄地舒展着,一片白淨與輕柔,裁下來宜題杜牧的七絕,宜繪唐寅的扇面,天地之間充斥着厚重的墨香。中華文明就像這祥和寧靜的秋日,上千年的歷史流轉旋渦將這靈動飄逸的華章、似煙似霧的山水、遒勁或柔美的書法一併吸納熔鑄,造就了秋日般的平和境界和燦爛輝煌。

但歲月的車輪駛到了21世紀,趨向一體化的經濟在重新塑造着這個被多元的民族文化分解的世界。文明在沸騰的時代血液中沉浮,古典與歷史面臨着抉擇。希臘疲倦了,她只想靠着愛琴海的冰藍,沐浴着酥甜的陽光,做一個知足常樂的漁夫;埃及只能在金字塔中封存她那神祕而久遠的魅力,無奈地注視現代化競技場上的硝煙瀰漫;兩河文明在戰火中死去,古文明的遺體已經冰冷……而我們那秋日般輝煌的文明呢?

我渴望用溫軟的手指去觸摸故宮的城牆,用雙眼去盛滿漢時的月光。

我渴望在綿綿的梅雨裏聆聽隨風潛入夜的清脆如玉的古箏或是纏綿悱側的簫聲。

我渴望去尋訪沉澱了文人風骨的名山大川,追隨李白的放達,感受那噴薄的激情。

……

我渴望的太多,但事實上,我卻看到定海古城成了一堆廢墟,長城的磚石上留着遊人的刀痕;充斥在耳邊的是橫行無忌的“帝國英語”,而鮮有唐詩宋詞悠遠的音律……機器冷酷地開過,鋼齒嚼爛了“中國紅”,在它身後,拖出的是一串串模式化的大樓,這在華夏大地又刻上了一道道難以癒合的傷口。用了幾千年時間來慢慢沉澱精細打磨的風貌,只需十幾年甚至幾年就可以被徹底毀滅,我們有了形似舊金山的大連,貌似紐約的上海,本民族文化卻正在消失。舊時的明月是否依舊?

的確,我們顯赫過,也曾落後過,在自大與自卑間要找準座標很難。於是,有人鑽入死角中,認爲我們過去的落後是因爲文化劣予西方,因此唯西方馬首是瞻。其實一種文明的興衰不完全以其誕生地的國力強盛與否來判定,試想,即使中國會因全盤西化而強大,那也只是政治理念,而與人文精神毫不相干——這種浮華也只會是曇花一現,不能持久,我們的輝煌昨天值得每一位軒轅子孫好好地珍惜與繼承。

不然,當我們摒棄了構成自己生命的文明後,回首望去,只能見到悲壯的夕陽熔化着火紅滴入寂寥的文化荒漠中。正如尼采所說:“我們離開了陸地,乘船航行,我們把身後的橋樑——不僅僅是橋樑,連同整個陸地都給切斷了。於是,方始驚呼:小船啊,你可要加倍留神啊!”

但願,今後不是隻能在迷霧中尋找那片曾經擁有的藹藹清蔭。

【簡評】

文章針對現在傳承了數千年的中華文明在西風東漸的風潮中受到破壞的狀況,表現華夏子孫應該珍惜、保護、傳承中華文明的主題,立意高遠,憂慮深廣,表現出作者“位卑未敢忘憂國”的責任感。語言生動而準確,形象而文雅,富有表現力的感染力。

借鑑之處:“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劉勰《文心雕龍》)語言是思想內容的外衣,作者靈活地運用比喻、排比、對比、反覆、引用、設問、通感等各種修辭手法,並靈活地運用句式,靈活地安排段落,充分而獨特地表情達意。個性化的表達能給讀者獨特的審美享受。

話題拓展:珍惜、文明、傳承、責任、願景

3.話題:傾聽

學會傾聽,善莫大焉

傾聽是一種美德,傾聽是一種修養,傾聽是一種氣度。因此,學會傾聽,你會變得道德高尚;學會傾聽,你會變得胸襟開闊;學會傾聽,你會從中受益無窮。一句話,學會傾聽,善莫大焉!

伯牙彈琴,彈到描繪高山的曲調時,聽琴的鐘子期就說:“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彈到描繪流水的曲調時,鍾子期就說:“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鍾子期聽懂了伯牙的音樂。因爲懂得傾聽,世上便有,了這一段有關知音的千古佳話。

白居易做完一首詩,總要吟唱給一些老嫗聽,傾聽她們的意見,然後對詩句進行修改。因爲懂得傾聽,白居易的詩才明白如話,平實易懂,更使他有了“平民詩人”的美譽。

蒲松齡一間草棚,一支毛筆,幾張板凳,幾壺茶水,加上他長期傾聽路人講述民間故事,才使我國有了第一部既具有濃厚浪漫主義色彩,又給人以現實主義真實感的文言短篇小說《聊齋志異》。

學會傾聽,不僅能讓我們交得知心朋友,寫出精妙文章,還能讓統治者、領導人在體察民情、安邦定國方面有所作爲,取得成就。

唐太宗廣開言路,他善於傾聽魏徵等忠臣的進諫,改革時弊,這才成就了唐代的“貞觀之治”。

我國的多黨合作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不就是爲了傾聽各民主黨派提出的關於革命和建設的合理意見嗎?中國共產黨入學會了傾聽,纔有中國革命的勝利和中國建設事業的突飛猛進!

可見,學會傾聽,在歷史上,在現實裏,都是有極大好處的。相反,如果不會傾聽,則於己、於人、於家、於國都無益處。

周厲王閉目塞聽,把百姓的意見當成洪水猛獸,把提意見的人抓來殺掉,最終他自己也沒有好下場。

西楚霸王項羽聽不進謀士范增的建議,最後落得個四面楚歌、烏江自刎的悲慘結局。

馬謖恃才自傲聽不進部將王平的勸告。屯兵山上而被魏軍斷了汲水道,結果街亭失守,蜀軍敗退,馬謖的腦袋也搬了家。

正因爲我們沒有學會傾聽,才把父母的關愛當成嘮叨,把老師的善意批評理解成蓄意中傷,把朋友的逆耳忠言當成落井下石,結果不僅使自己情緒低落,還傷了父母、老師、朋友的心。

無論如何,因不懂得傾聽而造成的不良後果應該成爲前車之鑑,而由善於傾聽所帶來的無窮好處則應成爲啓事之師。只有做到牢記前車之鑑,不忘後事之師,我們才能不斷地取得進步,不斷地創造新的輝煌。

我們之所以生有兩個耳朵而只有一張嘴巴,或許就是上天爲了讓我們少說廢話,多聽忠言。因此,讓我們大家都學會傾聽吧!學會傾聽,善莫大焉。

【簡評】

本文很好地突出了議論文的文體特徵:①全文由論點、論據、論證三部分組成,突出說理這個中心。②以論點“學會傾聽,善莫大焉”爲基點選擇論據,論據典型、充實。③採用邏輯思維方式,運用例證法,優選鍾子期、白居易、蒲松齡、唐玄宗與周厲王、項羽、馬謖等正、反事例,分析與綜合相結合,說理深入。④語言具有概括性、嚴密性、邏輯性,開頭略帶散文化傾向,顯示了考生對語言形式的個性化追求。

借鑑之處:文體特徵鮮明,語言鮮活生動是議論文獲得高分的重要因素。

話題拓展:溝通、謙虛、自我反省

4.話題:單純

單 純

人們雖然喜歡喝味道各異的各種飲料,但喝得最多的恐怕還是純淨的白開水;人們雖然喜歡感慨晚霞的五彩斑斕,但卻最鍾情於萬里無雲的藍天:人們雖然總是羨慕那些波瀾壯闊的日子,但選擇最多的依然是淳樸、淡泊的生活……也許,最能觸動人們心靈的,往往就是單純吧。

我常常被一個單純的叫錢鍾書的老孩子所感動。他會在妻子熟睡時偷偷地給她畫花臉,然後觀賞自己的傑作樂得捧腹大笑;他會往女兒的被窩裏塞東西,並跟女兒說是地雷,然後兩人鬧得不亦樂乎;朋友找他借錢時他總是嫌計數麻煩,於是告訴朋友,一半的錢不用歸還……錢鍾書就是這樣單純,沒有心計,不計較利益,像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然而,他不事粉飾的單純,卻使我感觸良多。

我常常被一個單純的叫季羨林的老人所感動。這位被稱爲“國寶”的老人曾向國人請辭“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三項桂冠,說要還自己一個輕鬆自由身。在人們都忙於追名逐利的今天,這位老人竟然要放棄應得的榮譽,視名利如糞土,不是單純是什麼?單純的他過着淡泊的生活,走在街上就像鄰家老爺爺一樣平凡、慈祥。季老的單純,難得地存在於當今浮華的社會裏,輕輕觸動着人們的心絃。

我常常被電視劇《士兵突擊》中的主人公許三多所感動。“不拋棄,不放棄”,許三多的人生哲學就是那麼單純。他認準一個理兒就埋頭猛幹,不像時下的某些人做事前總要先講好條件。於是單純的他被人認爲是“一根筋”。然而,“一根筋”卻取得了好成績——從挨訓的新兵成長爲“兵王”。正是許三多的這種單純,讓衆多觀衆喜歡上了他。

我們常常被單純所感動,因爲單純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性。其實從呱呱墜地開始,我們便擁有了近十年的單純童年。然而,從青年到中年,面對社會這個大環境,我們逐漸喪失了單純。但是,單純畢竟是我們的本性,所以我們纔會被那些單純的人所感動,然後在迷茫中尋找失落的單純。最終,到了老年,我們大多數人還是能夠迴歸單純。於是,人的單純,就在得到、失去、得到中輪迴。

面對單純,我不得不呼喊:“因爲單純,所以感動!”

【簡評】

文章先從人們生活的一般感受入題,自然引出“單純”,然後援引“錢鍾書”“季羨林”“許三多”的例子,來說明“單純”讓人感動。這些“人物材料”,非常準確地體現了“單純”的特點,具有很強的說服力。文章的最後兩段,從“單純”的本質出發,提示了“單純”之所以讓人感動的原因。這樣的議論文,切題準確、章法明晰、用例典型,在考場上特別容易得高分甚至滿分!

借鑑之處:將平凡的東西寫得不平凡是一種能力。“錢鍾書”“季羨林”“許三多”的例子都是從生活的細節入手,作者用一句“我常常被……所感動”的句子將事例串起來,如旁白一般將令人感動的瞬間娓娓道來,不知不覺中就將讀者帶入了他所設置的情境中,很能打動人。

話題拓展:淡定、平凡之美、人性的本真

5.話題:奮鬥

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的啓示

來自印第斯安那的風依舊那麼溫和地親吻着這片古老而又富有活力的土地,但這祥和平靜卻不屬於2008年11月4日,鎂光燈下一個偉岸的身影被牢牢地嵌在了這片土地上,空氣被尖叫和吶喊凝固。這一夜,讓光環照得無比透亮的夜,屬於奧巴馬和所有的美國人民。

誰會相信,這個站在美國人面前高呼着“改變”的黑人,是這個種族歧視尚未完全消除的國家的新總統?誰會相信,這個剛剛當選總統的奧巴馬曾經是個流落街頭的“混混”,是個吸食過大麻的,煙客?但奧巴馬競選美國總統的成功讓我不得不相信:成功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只要你志存高遠併爲之奮鬥!

從一名“街頭混混”到當選總統,正是奧巴馬志存高遠並不斷努力、追求、拼搏、進取的結果。種族歧視不能爲難他,“街頭混混”不能改變他,“100名參議員中排名僅第98位”的劣勢嚇不倒他,對手“樹大根深”擊不退他。他突破逆境,吃別人不能吃的苦,忍別人不能忍的痛,最後,收穫別人所不能收穫的成果!

停泊盪漾着歷史波紋的記憶航船,放眼華夏五千年絢麗的文明篇章,歷史的明鏡早已折射出無數志存高遠奮鬥拼搏者匡時濟世的光輝典範:有市井之徒劉邦開拓大漢數百載繁盛的神話,有賣草鞋的劉備三分天下、蜀中稱雄的感嘆,有沿街乞討的朱元璋開創大明基業的傳奇,有由錢莊學徒變成富商的胡雪巖爲國爲民的讚歌,有出身農民的朱德手執扁擔鬧革命終爲開國元帥的豪放。這鐵一般的事實已無可辯駁地告訴了我們,成功不需要你擁有顯赫的背景,不需要你擁有過多的順境,胸懷大志、奮力拼搏就可以成就一番光照千古的業績,譜寫振策宇內的詩篇!

先人蘇軾曾說過:“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當代中學生肩負祖國復興之重擔,當牢記東坡此言!我們唯有志存高遠並奮力拼搏,才能“摶扶搖而上”,才能成就我們“展鵬翅而翔萬里”的氣魄!

【簡評】

本文以當選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爲素材,寫他的奮鬥、追索、拼搏、進取等,在點明主題的同時,注意了選材的新鮮,並結合中國歷史人物的成功之路,使文章前後呼應,內容豐富充實,比較有感染力。

借鑑之處:美國總統奧馬巴的成功詮釋了一個傳奇,但如果在作文中僅僅選用奧馬巴的事例作爲論據來支撐全文的中心論點,就顯得比較單薄了。如果能像本文一樣,在論據的選擇上注重中西結合,前後呼應,甚至進行正反對比論證,就會讓你的文章不僅顯得充實厚重,還能展現較強的說服力。

話題拓展:執著、勇於超載、挑戰自我

下一頁大學聯考高分話題樣板作文的內容更精彩

6.話題:選擇

直面別無選擇

在《從優秀到卓越》一書中,闡述了一個有名的“斯托克代爾悖論”,即做人做事既要有極其樂觀的信念,也要保持直面殘酷現實的態度。這樣說來,即使一個人處於生活的逆境中,即使在別無選擇時,依舊可以創造精彩。

當不幸向我們襲來時,我們無力改變;當命運把我們逼得幾乎走投無路時,我們別無選擇。但是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實現精彩。

從聲名顯赫的兩廣總督到被皇帝革官免職,從威震四海的英雄到發配邊疆的“罪臣”,生活的不幸壓在了林則徐的肩上。皇命難違,他別無選擇,只能拖着多病之軀,奔赴伊犁。但他沒有意志消沉,依舊堅守人格和靈魂中的那份偉大與高貴,在別無選擇中,以戴罪之身在新疆耕耘着另一份精彩。他曾在《觀操守》中言:“觀操守在利害時,觀精力在飢疲時,觀度量在喜怒時,觀存養在紛華時,觀鎮定在震驚時。”而他,在別無選擇中,用靈魂詮釋了他精彩的內涵,進而流淌出異樣的光彩來。

倘若生活沒有留下退路,倘若在逆境中別無選擇,那就保留生命中的本真,用本真爲生命演繹本質的精彩,一如林則徐的忠誠。

生命殘缺仍能創造精彩。霍金被稱爲“當今世界上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絕境中的他沒有放棄,當肌肉萎縮症爲他的生命披上一層陰影時,他別無選擇,他並不能向命運請求還他一個健全的軀體,他不得不坐上輪椅,但他依舊堅持研究,提出新的宇宙學說,著成《時間簡史》,成就了物理學的又一高峯。即使在遭受語言障礙,不得不靠機器工作時,他仍努力綻放精彩。他的朋友諾曼·狄克斯說:“當他所熱愛的東西都失去時,他不僅堅強地活着,而且偉大地活着,他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科學的智慧,還有人類最

可貴的精神。”生活的挫折把路攔截,但憑着頑強的意志,在別無選擇中,我們依舊可以跨出一道精彩的弧線。

假如世界沒有點燃光亮,假如生命沒有完整無缺,那就以樂觀的信念,笑對生活,用堅忍爲生命創造出不一般的精彩,一如霍金的頑強。

銘記自己的忠誠,堅持自己的信念,在人生的旅途中,也許沒有太多的選擇,有時即使只剩下一條艱難坎坷的路,在別無選擇中,我們仍要堅持用自己的方式來演繹,彈奏出一段精彩的樂章。

【簡評】

這是一篇觀點深刻、思維流暢的作文。文章先從《從優秀到卓越》起筆,不同凡響,然後自然關聯主題,絲毫不做作。在論述過程中,先從被貶的林則徐入手,寫得遊刃有餘,毫不拖泥帶水,進而採用霍金的材料,非常具有說服力。

借鑑之處:林則徐、霍金都是比較著名的人物,作爲寫作的素材在使用頻率上也頗高,但本方的亮點在於作者在舉例時非常注重語言的表達與側面烘托。

語言上鏗鏘有力,感人至深,並借用林則徐《觀操守》中的話和霍金朋友諾曼-狄克斯的話來對二人的品質加以昇華,寫出了自己的個性。

話題拓展:染髮自我、換一種方式成功、尋找合適的位置、堅強

7.話題:信念

信念——心中的太陽

漫漫人生之路,是什麼護住了你的靈魂,使你不斷前進?是什麼溫暖了你的心房,使你不再寂寞?是什麼充實了你的思想,使你不再碌碌無爲?它便是你心中的太陽——信念。

羅傑·羅爾斯在他就任紐約州州長的就職演說中說過這麼一段話:“信念值多少錢?信念是不值錢的。它有時甚至是一個善意的欺騙,然而你一旦堅持下去,它就會迅速升值。”原來,羅傑上國小時很調皮,經常不與老師合作,卻很迷信,相信命運。校長給他看了手相,說他將來是紐約州的州長。從那天起,州長就成了他盼奮鬥目標。51歲那年,他真的如願以償。

在這個世界上,信念這東西任何人都可以免費獲得,所以積累了鉅額財富和達到目標的人,最初都是從一個小小的信念開始奮鬥的——信念是所有奇蹟的出發點。

當你在大海中航行時,信念是你手中的一方羅盤,它使你沿着捷徑前行:當你在黑暗中摸索時,信念是夜幕中一顆明亮的北極星,它將你的未來照得熠熠生輝,像是希望在跳躍;當你順着小路回家時,信念是一個火把,指引你走向前方……

的確,假若沒有信念,白楊樹怎能在戈壁裏向上生長;假若沒有信念,雪蓮怎能在冰天雪地中開出最純最美的花朵:假若沒有信念,一粒小小的酸棗樹的種子怎能結出晶瑩剔透的棗:假若沒有信念,菊怎能在秋霜裏獨立;假若沒有信念,梅又怎能在寒風中傲放……

信念是堅強的精神支柱,是一種執著向前走的品格,是追求與嚮往的先驅,更是生命的動力與奮鬥的目標!

因爲有信念,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才能在失聰的情況下創作出驚天地的交響樂《命運交響曲》;因爲有信念,寂寞的阿炳才能譜寫出泣鬼神的絕唱《二泉映月》;因爲有信念,冼星海才能寫出感動人間的女高音獨唱曲目《風》。(貝多芬的例子用爛了,大家一定要從其他角度切入貝多芬人物素材)

信念使人充實,信念使人奮進,信念也許來源於平凡,但它必定滋生出偉大!

人類的生存,社會的進步,國家的崛起都是與信念分不開的。有時候,信念是一種力量,有時候,信念是一種希望,而更多的時候,信念是一種堅不可摧的精神!讓這種精神鼓舞我們前進,讓這種精神激勵我們奮鬥,讓這種精神成爲我們心中的太陽,溫暖我們的心,更照亮我們未來的路吧!

【簡評】

本文非常有氣勢。先用設問句點明文章的中心,緊接着用舉例子及正反對比的方法證明信念的重要。文章條理清晰,論證有力,確爲佳作。

借鑑之處:文章的氣勢多由事例和語言構成,豐富鮮活的事例加上生動有力的語言,再配上排比的修辭手法,何愁文章沒有感染力!與此同時,排比的運用還能使文章看起來層次清晰,充滿活力,真是考場作文一大妙招。

話題拓展:執著、人生的方向、精神的力量

8.話題:樂觀

趕路要緊

陶淵明有語:“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如果他執迷於墮落官場的傷痛,又如何能到達心靈的桃花源?西方諺語云:不要爲打翻的牛奶而哭泣。如果你揪心於失敗的悲哀,又如何能品嚐到咖啡的芬芳?人生中,不管我們遇到什麼,失去什麼,都不要駐足,因爲不管怎樣,人生的道路不會停歇——趕路要緊。

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儘管追逐快樂是人的天性,但一生不經歷痛苦的人似乎還沒有出現過。”無論年齡,無論職業,誰也避免不了苦難的降臨。被譽爲“日本推銷大王”的石井太郎,擁有數千萬的資產,可誰又知道幼年時候的石井爲推銷一件商品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德國前施羅德,曾掌握着歐洲最發達國家的政權,但又有幾個人知曉他幼年喪父,曾在鄉村雜貨店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同樣是承受苦難的人生,肯吃苦的人吃半輩子苦,怕吃苦的人吃一輩子苦。苦難對人生來說不只是苦難,更是一種內在力量,能激發人奮進。若正視苦難,正視苦難背後潛藏的意義,則苦難就有可能成爲將來一筆寶貴的財富。

開弓沒有回頭箭,人生沒有返程票。有首歌唱得好,“生活是一杯酒,怎能沒有酸甜苦辣;生活是一條路,怎能沒有坑坑窪窪;生活是一團麻,也有解不開的小疙瘩。”生活中,不如意十有八九,當苦難的陰霾矇蔽了心中的晴空時,當寒冷的涼風吹熄了心中的火種時,當傷痛和悲哀緊緊束縛住你時,記住,只有一個信念可以幫助你——趕路要緊。

“趕路要緊”是一柄利劍,斬斷紛繁的亂麻,除去心頭的陰雲。它是一支火炬,融去心頭的寒冰,掃盡心中的懦弱,它是岳飛的“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它是汪國真的“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孔子“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古訓依然在耳邊迴響,“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的囑咐依然在耳邊盤旋,還在等什麼,趕快用它爲自己開闢一條道路,奔向成功與光明。

不要讓曾經的塵埃矇住今天的心靈,那些縹緲的遺憾早應該飛過忘川到九霄雲外,又何必苦苦留它在晴朗的空中徘徊。翻看那觸目驚心的歷史,多少人因爲無謂嗟嘆和哀傷忘記了趕路,蹲守在路旁,任由歲月流逝,等待上帝的施捨,而上帝對這類人一向是嗤之以鼻的。那些貪圖安逸、遇到苦難就退縮、不思進取的人顯得無比渺小,如同蜉蝣之於天地,一粟之於滄海。他們的經歷不但可悲,更使人感到可憐。無論詞帝李煜怎樣感嘆“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也不可能再次登上寶座,因爲他的軟弱與沒有上進之心。

磨礪雖多意愈厲,直與天地爭春回。上帝青睞的是那些人,他們不但會在榮譽中不斷前進,更會在挫折中奮起抗爭,他們知道過去屬於死神,而未來屬於自己,是“趕路要緊”的信念一直在激勵着他們,終於將自己推向命運的寶座,享受人生的充裕。我不禁想到了諸葛亮的《誡子書》:“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不管是在海灘還是在沙漠,不管遇到暴雨還是彩虹,都不要忘記自己的志向,成功也好,失敗也罷,它們都早已屬於過去,而執著和拼搏卻是永恆的主題,自已的路還得自己走,因爲不管怎樣——趕路要緊。

【簡評】

俗話說“題好文一半”,“趕路要緊”既新穎別緻、形象生動、又恰切文義、暗釦中心。就內容而言,旁徵博引、豐厚充實,例析結合、說理深透。文中既有典型的整合作論據,如“日本推銷大王”石井太郎坎坷的經商經歷,德國前施羅德曲折的從政道路,詞帝李煜不思進取的軟弱,歷史的經驗與教訓歷歷在目。文中又不乏大量的經典名言警句,如陶淵明的追悔,弗洛伊德的感悟,諸葛亮《誡子書》的諄諄告誡,岳飛、汪國真、孔子詩文裏的循循善誘,字字珠璣,句句良言,時時迴響在耳邊。事實發人深省,議論又不失電動機地深化扣題,敘述與議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借鑑之處:正反對比論證是本文的一大亮點,論據中古今中外樣樣兼備,不僅內容充實,而且論證深入,見解獨到,配以詩詞佳句,感染力自然浮現。

話題拓展:找準人生的座標、自我實現、進取、拼搏、超越自我

9.話題:高潔

潔身自好

在玉露含珠,銀河瀉影,月潔風清之夜,仰望寥廓之宇宙,面對皎潔的明月,我不禁思緒萬千。我想,此時此刻,我一人獨處,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因爲沒有眼睛在監督我。可是我卻不敢擡頭,因爲月亮柔和的光輝灑滿我周圍的每一寸土地,它就像一位天然的督促者,用它的光輝照得我心虛,使得我沒有理由放縱自己。

翩翩思緒飛出,漸漸地我已進入無人之境。柔和的月光下,王密趁着夜晚無人,“懷十金以遺震”。楊震面對黃金的誘惑,卻斷然拒絕。王密說,晚上沒有人知道。楊震卻不因“沒人知道”而放鬆對自我的要求,他回答得很妙:“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王密只好“愧而出”。好一個“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八個字落地有聲!這是楊震時時處處謹慎保持人格,匡正節操的有力宣言,他讓那些阿諛小人無藏身之地,而楊震的形象,無疑在皎潔的月色下熠熠生輝!

思緒繼續飛揚,我的眼前出現了朱鎔基年少時期在月下苦讀的身影。他少時就痛失雙親,成了一位真正的亂世孤兒,可他並沒有沉淪,在沒有雙親教育約束的背景下,這個孤苦伶仃的孩子,克服了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從容地拿起了書本,時時刻刻激勵着自己要站起來。在湖南師大附中的最後一個學期,他11門功課就有7門獲100分,平均96分,爲全班第一。朱鎔基那種嚴於律己的精神,其實早在求學階段就已經形成。我敬愛朱,懷着一種非同尋常的感情,因爲,有多少排路燈,有多少個像今天這樣月色皎潔的夜晚,有這樣一個將來必成一番偉業的孤兒,讓天地日月見證了他潔身自好的精神!

思緒迴歸,心觀明月,月色更加皎潔,天地更加廣闊。月下獨徘徊,方悟到人生一世,短暫而滄桑,而事在人爲,潔身自好應常備。人生在世,需要時刻堅守自己的高潔,就好似這天上的明月,始終如一地折射着太陽的光輝,才能這麼灑脫地笑傲於世間的凡夫俗子,啓迪着一個個矇昧的心靈!而當我將思緒再次定位於楊震與朱等人時,一汩汩慎獨精神的泉水不覺在心間翻卷,並逐步匯聚成一股洪大的激流,讓我不禁爲他們,也爲自己,緊緊攥起奮鬥的拳頭!

擡頭望月,祭拜的是心靈!

【簡評】

這是一篇構思嚴謹、條理清晰的作文。文章以思緒爲線索來寫潔身自好,可謂一線串珠。先從古代楊震的故事說起,思緒翩翩,然後講到少年時期的朱鎔基,思緒飛揚,最後由“思緒迴歸”自然收束全文,渾然一體。文章的用例非常典型,具有說服力,體現了作者較強的構思能力和材料篩選能力。

借鑑之處:好文章必定有一個好的開頭,本篇文章的開頭就成功地詮釋這一觀點。作者首先用環境描寫渲染出冷清寂寥的情景,借月亮的高潔來反襯“我”的心虛,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方“慎獨”的主題,就此一點,本文就加分頗多。

話題拓展:慎獨、自我監督、心靈的純潔

10.話題:責任

責任

英國查爾斯王子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這就是責任。”

責任不是一個甜美的字眼,它有的僅是岩石般的冷峻。當一個人真正地成爲社會一分子的時候,責任作爲一份成年的禮物已不知不覺地落在他的肩上。它是一個你時時不得不付出一切去呵護的孩子,而它給予你的,往往只是靈魂與肉體上的痛苦,這樣的一個十字架,我們爲什麼要揹負呢?因爲它最終帶給你的是人類的珍寶——人格的偉大。

20世紀初的一位移居美國的意大利移民曾爲人類精神歷史寫下燦爛光輝的一筆。他叫弗蘭克,經過艱苦的創業,他用所有的積蓄開辦了一家小銀行,但一次銀行遭搶劫的事件導致了他不平凡的經歷。他破了產,儲戶失去了存款。當他帶着一個妻子和四個兒女重新開始的時候,他決定償還那筆天文數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勸他:“你爲什麼要這樣做呢?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許我沒有責任,但在道義上,我有責任,我應該還錢。”償還的代價是三十年的艱苦生活。當寄出最後一筆“債務”時,他輕

嘆:“現在我終於無債一身輕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自己的責任,而給世界留下了一筆真正的財富。

責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給世人的一種考驗,許多人通不過這場考驗,最終逃匿了。許多人接受了考驗,給自己戴上了荊冠。逃匿的人隨着時間消逝了,沒有在世界上留下一點痕跡。而接受考驗的人也會消逝,但他們仍然活着,死了也仍然活着,精神使他們不朽。

我們都知道那個天黑了還不肯回家,站在路邊哭泣的孩子。因爲他要站崗,別的孩子早散了,可他爲了堅守崗位寧願站着哭泣,因爲這是他的責任。

願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有這樣的心靈,責任從小就在那裏生長。

我們也知道:2008年5月13日,當濟南軍區鐵軍某師接到急赴汶川災區的命令時,炮兵指揮連士官學員武文斌被告知暫留後方,一向脾氣溫和的他卻急了眼,堅決要求上前線。“我們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對得起身上的這身軍裝。”在參與救災的32個日子裏,他總是找活幹、搶活幹,幹完分內的事,就去幫着其他班排幹,別人攔也攔不住。他身上的迷彩服總是溼了又幹,幹了又溼,因爲他心裏裝的全是災區羣衆。6月17日晚,當他和戰友們冒着大雨將8車50噸重的活動板房建材全部卸載完畢後,累得癱倒在滿是泥水的地上。就在這

個夜晚,他因勞累過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停止了呼吸。山崩地裂之時,綠色的迷彩撐起了生命的希望,他豎起了責任的旗幟,自己卻悄然倒下。

願我們所有的人都像弗蘭克、武文斌一樣,把責任之心攜帶於人生的道路上,讓人生散發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輝。

【簡評】

本文先引英國查爾斯王子的話,對“責任”一詞作了解釋,再用喻證、例證和正反對比論證,充分揭示出承擔責任帶來的收穫——顯示人格精神,深入闡明瞭恪守自己應盡的責任的先要意義。文中不少語句(如“責任不是一個甜美的字眼,它有的僅是岩石般的冷峻”等)凝練而有意蘊,讀來耐人尋味,引人深思。

借鑑之處:開篇點題無疑是一個讓閱卷老師吃下定心丸的好方法,因爲一旦開篇點題,整篇文章的定位也就相當明確了。但開篇點題一定要點得精彩、點得自然,本文以查爾斯王子的一句關於“責任”的話作爲開頭就完全達到了目的,非常值得借鑑。

話題拓展:高尚的人格、信念的力量、精神品質

標籤:樣板 大學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