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關於戲曲的作文(通用多篇

關於戲曲的作文(通用多篇

戲曲的作文1

中國戲曲有很多,像京劇、崑劇、越劇、湘劇、川劇等等,這些都是我國的璀璨文化,也是古老的世界文明,但我瞭解最深的還是我省的川劇,特別是川劇中的“變臉”。

記得第一次看變臉還是和媽媽一起在電視上看到的,那瞬間的變臉、變衣服讓我感到特別的神奇和神祕,從那天起我好想親眼看一次真人在面前表演的“變臉”啊,看看是不是真的有那麼神奇,甚至在夢裏也夢到去看變臉。

機會終於來了,去年的六一兒童節,我們學校“變臉”特長班的同學給我們表演了變臉,只見表演的同學們穿着大俠一樣的衣服,頭上插着綠色的孔雀尾巴,臉上貼着紅色的臉譜,手上拿着藍色的扇子。隨着音樂響起,只見他們把扇子在臉上一揮,神奇的一幕出現了,臉譜瞬間變成了綠色,再一轉身,衣服的顏色也瞬間變了,一下變藍、一下變綠、一下變紅,真是太精彩,太神奇了。同學們興奮的使勁地拍着手中的塑料手掌爲他們加油鼓掌。

表演結束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和小朋友們都纏着知道學校“變臉”表演班的李老師,想讓他們教我們“變臉”,李老師說,等我們三年級後一定教我們去學,把我國這項璀璨文化發揚光大,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戲曲的作文2

戲曲指的是中國傳統的戲劇。戲曲的內涵包括唱唸做打,綜合了對白、音樂、歌唱、舞蹈、武術和雜技等多種表演方式,不同於西方將歌劇、舞劇、話劇。

戲曲的角色分爲四大類:生,旦,淨,醜,這還是我國小音樂參加公開課時,老師讓我們記下的,還別說,我真的知道關於戲曲知識的只有這些,因爲我從不關心戲曲,對它的印象只是兩個無聊的熱門在無聊的說唱着,每次“掃蕩”但是頻道時,看到它後,變好不猶豫的跳過了。

唯一的一次轉折還是在這次語文課上,是“戲曲大舞臺”這一綜合實踐課上,老師先放了一段段“討人喜歡”的戲曲,這聲音可好聽呢!所以,我認爲:反正都是學,還不如好好藉着這次機會研究一下,何況它還這麼好聽呢!

於是,我便真的好好學了。

上完這節課,我頗有感觸:難怪戲曲能從封建社會一直流傳了幾百年至今!因爲它是古代勞動人民在閒娛時間創作出來的,內容多爲人民心中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比如《天仙配》中的一句:“你耕田來我織布,你挑水來我澆園……你好好比鴛鴦鳥,比翼雙飛在人間。”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心中對生活那淳樸的嚮往,因爲戲曲“順”民意,“得”民心,所以才能流傳甚廣,所以才能格外動聽。可惜現在的青年只癡迷於流行音樂,一點也不重視這美妙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最爲璀璨的明星——戲曲!

我喜歡上了戲曲,單從這次語文課!不管別人會這樣對待它,反正,我是愛上它了!

戲曲的作文3

戲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歷史悠久,在漫長髮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講究唱、做、念、打,富於舞蹈性,技術性很高,構成有別於其他戲劇而成爲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出現許多改編的傳統劇目,新編歷史劇和表現現代生活題材的現代戲,都受廣大觀衆熱烈歡迎。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湘劇、粵劇、秦腔、川劇、評劇、晉劇、漢劇、潮劇、閩劇、河北梆子、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等五十多個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但是近幾年來,戲劇藝術在中國的發展日趨衰弱,受到了新生藝術的衝擊。尤其港臺歌曲大量涌入內地,學生追星捧星,趨之若騖,對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卻是知之甚少。

中國古代戲劇因以“戲”和“曲”爲主要因素,所以稱做“戲曲”。中國戲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戲、元明雜劇、傳奇和明清傳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戲和其他地方戲的傳統劇目在內,它是中華民族戲劇文化的通稱。

現代戲劇主要指的是20世紀以來從西方傳入的話劇、歌劇、舞劇等,話劇是主體,外國戲劇一般專指話劇。

中國戲曲源遠流長,它最早是從模仿勞動的歌舞中產生的。

戲曲的作文4

中國的戲曲可謂流芳千古,歷史悠久了,而且中國戲曲的種類繁多,全國許多的地方都有自我的劇種,而且每一個地方都具有自我獨特的地方文化風情。不信?我們這天就一齊走進戲曲文化瑰寶,享受它獨特的美吧!

中國現有的戲曲劇種大約就是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更就是驚人:能夠以萬數計!我們明白許多劇種很多劇種都就是有其獨特的演變過程,我們明白的比較有名的劇種:如京劇,越劇,吉劇等等。而且中國的戲曲與西方的戲劇不一樣,此時它有自以獨特的審美觀念與表演體系,此刻就爲大家介紹一些吧:“生”就是除大花臉與丑角以外的男性主角統稱,裏外又分“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就是女性主角統稱,分:正旦,花旦,閨門旦,武旦,老旦,彩旦。“淨”就是指扮演性格,品質或相貌上有些特異的男性人物;“淨”又分以唱工及以工爲主的花臉;“醜”扮演喜劇主角。

怎樣?看了之後就是不就是覺得搞笑呢?此時其實還有很多呢!我國戲曲主要戲曲有:崑劇,京劇,黃梅戲這三派。二京劇又分:梅派,程派,苟派,尚派,這四派。而且我們在電視上能夠看到這京劇人物臉譜就是十分微妙的,在演員的臉上塗上某種顏色以象徵此人的性格與品質。主角和命運就是京劇一大特點,它的作用就是幫忙觀衆理解劇情。簡單講,紅臉內含褒義,代表英勇;黑臉爲中性,代表猛智;藍臉和綠臉也爲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黃臉和白臉含貶義,代表兇詐;金臉和銀臉就是神祕,代表神妖。而臉譜起源於上古時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這天許多地方戲中都保存了這一點。

看了上方的介紹感覺不錯吧!中國的戲曲文化就就是這麼精彩,此時要一點一點講十天十夜都說不完呢!期望未來的我們能繼續發揚它哦!

戲曲的作文5

有人看戲看熱鬧,有人看場面,有人聽曲調,還有人看情節,然而有人把戲當做就是人生來看。這看人生該就是境界最高的一種戲曲欣賞了。

戲曲一門分生、旦、淨、醜的行當,講究唱、念、做、打的綜合舞臺藝術。既就是藝術,必就是高於生活了,但卻源於生活。人生但就是就是一場熱鬧,物質追求的不持久性,必然讓位於精神追求的一部分。戲曲作爲一種歷史悠遠的精神文化,其價值已超越了藝術本身。戲曲的地位該與人生並列。

人常說,人生猶如一場戲。在我看來,它就是一場長久卻無需道具的戲。這場戲的主角就是自我,每個人在演戲時都就是演真實的自我,感受喜悲自就是一種快樂,何必讓杞人憂天佔了上風!

既就是看戲,何不真就當做一場戲。邊看邊想,看完還要記得擺脫出來,千萬不可癡迷。快樂就是一生,悲哀亦就是一生:碌碌就是一生,追求亦就是一生!

戲曲與人生,人生與戲曲。

人生這場戲確實就是喜劇啊!萬不可庸人自擾之,以杯具收場!切記切記!

戲曲的作文6

全國許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劇中,可謂百花齊放,異彩紛呈。每個地方的戲曲,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地域文化風情,如崑曲的典雅精緻,粵西的輕柔玩轉,能說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戲曲。今日,就讓我們走進民族文化的寶貝——吸取天地之中,去感受他撥打的內涵,去品味它悠長的韻味吧。

我國的戲曲,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據統計,全國現有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很多劇中,都有其獨特的演變過程。如大家都知道的京劇,就是由安徽的徽調和湖北的漢調及崑曲、秦腔糅合發展而來的;東北的吉劇,是由民間說唱藝術二人轉衍化而來的。

中國的戲曲和西方戲劇不同,他有自己獨特的審美觀念和表演體系。比如我們經常在洗禮看見的大花臉,那就是戲曲中的一個行當。戲曲劇種人物由生、旦、淨、醜等不同行當來充任。表演上也具有中國傳統美學的協議特點,比如用幾個龍套表演就代表千軍萬馬,舞臺上開門關門等也往往用虛擬的動作來表下。

中國的戲曲,真是幾天幾夜也說不完。

“戲曲”對我來說是個陌生的詞,只是一個上代人愛看的節目,遠遠不及現代的.動畫片,所以我從來沒有看過,根本不瞭解“戲曲”的所有相關資料。

“戲曲”這個詞突然變新鮮了,我真想回到從前,看那古代的戲曲表演。

戲曲的作文7

現代青年追求流行樂,搖滾樂,追求非主流,另類,追求快感刺激。當然忍受不了戲曲那悠悠慢慢的的唱速,咿咿呀呀的唱腔。實話實說,我也不愛看戲。但在我國小時我曾發生了一件關於戲曲的事情,至今使我回味無窮,難以忘卻。

那是三四年級的事了,我們班舉行了一次班會,同學們可以上臺跳演節目,我就表演了“唱臉譜”。聽起來不可思議吧,可事實就是這樣,往往事實會超乎人們所料,讓人大吃一驚。

其實,我也不明白當初我爲什麼要選擇這首歌,爲什麼在浩如煙海的歌海中偏偏選擇了這首,也許,還真是戲曲那獨特的魅力吸引了我,是我鬼迷心竅了吧!哈,這一切都無從考證了。我只知道,這件事在同學中引起巨大反響,這首歌震驚了他們,這件事一直深深刻在他們心中。以至於幾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做起“戲曲大舞臺”這個實踐活動時,很多與我國小就是同學的同學,竟提起這件事,開玩笑似的要我再唱一次。

那節班會課上,我自信的走上講臺,自己給自己報了幕(我是主持人)便“驚豔”亮相,拉開架勢(現在想來動作一定很彆扭),唱了起來。我幻想着自己是巨星是大師,萬衆矚目,星光閃耀。我看到臺下同學眼發直,以爲我表演的多麼好,使得同學們這麼興奮。

可事實上,在一個如此流行音樂與現代舞蹈雲集的舞臺上,居然有一個人唱戲,這個人還是他們眼中文靜的,默默無聞的,成績優秀的朱同學,驚訝成都當然會乘火箭上升。後來,在同學們驚喜而又敬佩(我真是勇氣可嘉,找死)的目光中,我走下講臺。這絕對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次鍛鍊。

那次表演,我接受了戲曲,戲曲也接受了我,我們配合的是那樣默契!我永生不會忘記這件事,但我再不會像從前那樣做了,我不會再嘗試戲曲。因爲,還是實話實說,我不喜歡戲曲了。

不過,那種悠然自得,那種絢麗色彩,那種美麗而古老的神韻,的確不錯,很可惜,我實在不感興趣。還是順其自然吧,畢竟每個人愛好不同,我尊重我的選擇,肯定我的選擇!

戲曲的作文8

“笑爾胸中無一物,本來朽木製爲身。衣冠也學詩文輩,面貌能驚市井人。”暮色四合,燈火輝煌處,總令我憶起那三尺紅臺上跳躍在指尖的戲曲。纖纖銀線擺動,金戈鐵馬,才子佳人,輪番粉墨登場。

回到故鄉,走在福鼎街頭,路邊鑼鼓鏗鏘,京胡悲宛,月琴悽切。帷幕之下,幾根纖細的銀絲高懸,一位七旬老人立於臺後,神情專注地操控着木偶表演。老人徐徐提線,舞臺上貴妃或水袖翩飛,或銜杯獨酌,或折腰醉倒。

“好!”臺下觀衆喝彩聲此起彼伏,對老人精湛的指法歎爲觀止。這位老人,便是我的舅公,自幼修習福鼎懸線戲曲,爲前臺提線演員。爲響應宣傳傳統文化的號召,他每逢週末,必同戲班一起,至街市搭好三尺紅臺,表演懸線木偶戲:感化人心的《目連救母》,風起雲涌的《龍虎會》,清麗脫俗的《碧桃花》……精彩紛呈的木偶戲不斷上演。

每至表演木偶曲目時,舅公左手腕處掛一勾牌,十六根纖纖銀絲便這樣被他牢牢地固定在持線板的線夾上。舅公手指在根根絲線之間穿梭,看似參差不齊的銀絲,卻服帖地隨他的手指跳躍,仿若靈巧的游魚於翻卷着白浪的湖心徘徊。

通過絲線,舅公行雲流水地掌控着木偶的眼口開合,四肢轉動,乃至言行坐臥。啓脣念唱時,只需稍稍一引線端,木偶脣瓣便輕啓開合;眼神變幻時,只需微微一顫指尖,木偶眸光便顧盼流連;跳躍騰挪時,只需輕輕一抖手腕,木偶的招式便千變萬化。可謂線線連偶,十指絕藝。

堂鼓聲漸迫,舅公輕輕抖動着早已繞滿線端的手臂,右手無名指尖再一挑細線,舞臺後方走出一人一騎,木偶面色緋紅,一身粗布青衫,手持青龍偃月刀。此時舅公抖動絲線,卻見另一武將駕馬飛奔而來。舅公左手將其腰線上下晃動,來將便早先一瞬跳上馬背,躲過一劫。爭鬥漸烈,舅公雙手擺動幅度也逐漸增大,兩具木偶纏鬥數十回合,仍舊難分難解,勝負未分。

臺下的我不禁折服於舅公的精湛技藝。此時正值清晨,天氣涼爽,但身着白色馬褂的舅公,他那黝黑的面龐上卻淌着汗珠,像沾着露水的新翻田地。演出完畢,舅公從幕後走出,這纔拿出一塊手帕擦了擦面龐,朝觀戲的路人們謙謹地拱手致謝。嘴角勾起笑意,彷彿覺得能向更多的人展示懸線木偶戲技藝,是世間的莫大享受。

人羣向四面散去,街市又重歸寧靜。舅公和戲班一起,細緻地將各種道具收起,蒼老的手指一刻也沒有停歇。我注意到經過多年演出,舅公的手掌已被銀線勒得溝壑縱橫,但他操縱木偶的技藝卻愈發純熟。那些沒有生命氣息的木偶,在他的指尖下跳躍着,充滿了靈氣。原本呆板凝滯的面目,也好似有了喜怒哀懼的情感,也能盡情演繹人間的悲歡離合。

我雖陪着舅公前來傳播懸線戲文化,卻着實是個門外漢,便請舅公給我講解。原來,懸線戲文化源自唐朝,它保存了大量古代民間習俗,保存着“古河洛語”與閩南方言俚語的語詞、語彙、古音,可謂文化底蘊深厚。聽及這些,我不禁爲身爲福鼎後輩而驕傲,也更加堅定了傳播懸線木偶戲的決心。可有時,從事宣傳福鼎懸線戲文化的舅公的臉上也露出迷茫神情,他告訴我線戲難學,需長年堅持練習才行,可現在年輕人都外出打工,許多人還認爲懸線戲古樸老舊,不喜觀看。

面對舅公的憂慮,我感慨萬千。懸線戲文化乃延續千年的文化瑰寶,一張戲臺,呈現的不止是一幕跳躍在指尖的戲曲,更有那木偶師們精巧成熟的操線功夫;幾根絲線,牽引的不止是一個小小的木偶,還有千百年來與世長存的線戲文化。作爲福鼎後輩的我們,理應砥礪前行堅守傳承,讓流傳千年的懸線戲永遠流光於歷史長河中,跳躍於靈動手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