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新版歷年全國卷大學聯考作文真題【多篇】

新版歷年全國卷大學聯考作文真題【多篇】

歷年全國卷大學聯考優秀作文 篇一

復興之夢夢在不息

——在復興中學以“熱愛勞動,從我做起”主題的演講稿

“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2019年5月13日晚的央視新聞聯播,引起了全國上下轟動。它強有力地說明了“積貧積弱的中國早已成爲過去式,新中國已經走在強國復興的大道上”。

面對強大的祖國,我們確實有理由傲驕。但正如冰心所說:“青年人,只是回顧麼?這世界是不住的前進呵。”在興奮之餘,作爲青年一代的我們,更應該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因爲中華復興,理應馳而不息。

縱觀歷史的每一次進步,無不與勞動息息相關。燧人氏鑽木取火,魯班發明鋸子,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蔡倫發明造紙,袁隆平發明雜交水稻……“民生在勤,勤則不匱”,是勞動改變了民生,推動了社會進步。

但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不少人卻對我國的未來表示出擔憂。這是杞人憂天嗎?當然不是。讓我們看看眼前的事實吧,城區學生蔥和大蒜不分倒也可以理解,因爲城市寸土寸金,沒給他們提供親身耕作的土壤。但即便是一些農村地區的學子,他們也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寒門也養“富二代”現象並不少見。

也許部分家長會說:“孩子學習那麼忙,勞動就交給我們吧”;也許不少學子也會說;“科技進步這麼快,勞動的事未來由人工智能完成就好”。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清代魏源說過,“披五嶽之圖,以爲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談滄溟之廣,以爲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譜,以爲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實踐是獲得真知的途徑,沒有勞動與生活的應用,書本知識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同時人工智能只是科技的載體,人是其中的關鍵。可以說,沒有勞動就沒有人類的發展進步。

因此,在今天的演講活動中,我想向同學們以下倡議:

一是要樹立“我以勞動爲美”的觀念。“士農工商”,農工在四種職業中有着自己的重要位置。可是現在不少人卻總認爲“農不如工,工不如商”,認爲不能爲官就要行商,當農民與工人總是不體面的。於是就出現了這麼一種怪現象,一方面大量大學畢業生畢業回家啃老,另一方面大量企業工廠卻鬧起了人才荒。“一屋不少,何以掃天下”,殊不知,古長城、兵馬俑、故宮角樓……無一不是農工的傑作,無一不是工匠精神的體現。

二是要多點研學旅行少點閉門修書。近年來,國家教育部門出臺了關於中國小生研學旅行的文件,學校也倡議組織大家參加了一些研學旅行活動。這樣的機關大家一定要珍惜,並讓自己投身其中。“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必須得有詩和遠方。

三是要拒絕“佛系”多點“斜槓”。“佛系”青年不拿不搶不求輸贏,我不贊成;“斜槓”青年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方式,我很推崇。但現在不少青年人喜歡“葛優躺”,勁吹“佛系風”,殊不知“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我們理應讓自己的生活多點體驗多點實踐。技多不壓身,不僅是書法家、詩人,還是新中國偉大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不爭寸陰於今日,必留遺憾於明朝。”大國呼喚工匠精神,中華復興理當馳而不息。爲着後來的回憶,在座的青年朋友們,讓我們小心着意地描寫現在的圖畫吧。

大學聯考全國卷優秀作文範文 篇二

青年的發展與國家、民族未來的發展緊密相關。要想做一個“有爲”的青年,自然離不開“可爲”的時代。

“可爲”的時代,造就了“有爲”的人才。古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人生智慧,其實也是他們“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無奈之舉。生不逢時,自然壯志難酬,纔有了屈原自沉汨羅江、“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時代悲歌,纔有了“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吶喊……而今,從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在艱苦卓絕的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已經深深融入中國人的血液和靈魂,給了我們“可爲”的勇氣和力量。這個大有“可爲”的時代,造就了一大批“有爲”的傑出人才。吳文俊、黃旭華、于敏、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巨匠,彭士祿、張桂梅、黃文秀等時代楷模,哪一位不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了自己在這個“有爲”時代的精彩?

在“可爲”的時代,我們應做“有爲”青年。生在這個大有“可爲”的新時代,我們是幸運的,要擔起的責任也是重大的。在這個欣欣向榮的時代,我們在時代發展的洪流中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小而言之,做“有爲”青年,是爲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讓生命綻放光彩;大而言之,做“有爲”青年,是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然而,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有些人想通過“躺平”來抵制“內卷”,寧做“佛系“人,也不相信自己能夠靠聰明的大腦和勤奮的雙手成就一番事業。但是,僅靠想天尤人豈能“封狼居胥”?僅靠坐而論道豈能“上九天梳月”?空談之聲再澎湃,又豈能敵過在荒漠風沙中築起綠色屏障的賽罕壩人的堅守之心?空談之聲再激昂,又豈能敵過爲國家科研事業默默貢獻的科學家矢志不渝的報國之心?以“可爲”作舟,揚“有爲”之帆。“可爲”的時代,造就了“有爲”的人才,卻不等於只要生活在這大有“可爲”的時代,我們就能成爲“有爲”之才。我們不僅要有成爲“有爲“青年的決心和勇氣,還要有把理想付諸實踐的行動力,勇敢地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迎難而上,在“可爲”的新時代中大有作爲,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韶華易逝,青春難再,讓我們一起搭乘“可爲”這艘時代的巨輪,揚起“有爲”的風帆,乘風破浪、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全國卷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篇三

在久旱的土壤裏,生出一個嫩芽,一天、兩天一個月過去了,那裏竟然長出一朵生命之花,它是頑強不屈的生命的象徵。正如冰心所說的;“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一代偉大的學者、教育家張海迪姐姐,5歲患脊髓病,導致胸以下全部癱瘓。小小年紀的她便開始忍受着他人所無法想象到的困難與痛苦。不甘墮落的她開始坐在輪椅上刻苦讀書,隨着病情的加重,臥病在牀的她,甚至利用鏡子來看書。如海綿吸水般,在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後,她又開始攻讀英語、日語、法語、俄語等多個國家的語言,後來她成了一名翻譯家,曾經翻譯過無數外國書本、典籍。她的成就源於她對生活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困境的克服。她,是沙漠中的一片綠洲,人們心中永遠的姐姐。

梵高是我最崇敬的一位畫家,他的一生,可謂是磨難重重。從小就家境貧寒的他也是曾有凌雲壯志,但命運似乎在給他開玩笑,他一挫再挫。直到二十幾歲時,他開始接觸了繪畫,並瘋狂的癡迷於這個領域。對於他來說,畫畫是他苦難生活的寄託和落魄心情的釋放,他按自己的認識表現世界,他把千瘡百孔的心靈寄託於五彩斑斕的圖畫。梵高的畫作,色彩鮮明,色調明亮。他以真誠,熱情對待生活,他投師不成,選擇自學,工作認真,被開除,後來靠親戚的救濟和賣畫爲生,他畫呀畫呀,但是很少有人能欣賞他的作品,最後換來的還是食不果腹的困境,經歷的種種精神磨難後,他在37歲時,選擇自 殺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在他死後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追溯起他的畫並細細研究時才發現,他的畫張張都是精品,幅幅富有真情,人們競相追逐他的作品。現在想想,在溫飽都無法解決的艱苦條件下,在不被世人認可的情境下,他是怎樣堅持自己的畫畫夢想,在困境中創造奇蹟的。或許正是這種持之以恆精神,他的作品纔在後來享譽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少年的仲永,當時的奇才,後來由於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終究落了個平庸的結局。試想如果當時他的家庭突然變故,或者是他經歷的磨難多點,那麼他還能在安逸中走向平庸嗎?多麼可悲可嘆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人生就是這樣,只有經歷過苦難,纔會珍惜眼前美好的生活,纔會爲以後更加努力奮鬥,不斷進取,在困境中創造奇蹟。

大學聯考全國卷優秀作文範文 篇四

俗語說“慢工出細活”,這“細活”就好比下圍棋的“妙手”,而這“慢工”就是下圍棋的“本手”,“本手”純熟,“妙手”自生。

但遺憾的是, 社會浮躁,人心不古,急功近利,只想抄近道走捷徑大有人在,把古人的教訓“欲速則不達”拋諸腦後,結果在與社會的博弈中,下了一次次的“俗手”,碰得頭破血流。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一個真正的“善弈者”不會急功近利,要成爲頂級高手必須練就紮實的基本功,纔會有神來之筆成爲“妙手。在武俠世界裏,真正的頂級高手都是在日復一日的練習中才登峯造極。看似一下子打通了任督二脈,其實那只是功夫不負有心人。

現實世界其實也是如此,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如此,做文章也是如此,看似“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卻不知道這背後其實是有“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艱辛。

正所謂“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庖丁的刀用了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那是因爲有無數次解牛經驗技術的總結;全紅嬋跳水不見水花,那也是因爲有無數次辛苦的練習;達芬奇在成爲舉世聞名的藝術家之前,畫雞蛋畫了無數個,正是在這看似枯燥乏味的練習中,本手得到了昇華,成爲了妙手。“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有時候我們看到別人成功好似輕而易舉,其實都是蓄謀已久的勢在必得。

但是我們經常只看到表面現象,只羨慕別人臺前的光鮮亮麗,卻忽視了人後數十年的苦功。沒有誰能隨隨便便取得成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乃數十年之功。沒有黃旭華們的苦心孤詣練“本手”的“沉潛”,哪有蛟龍入海探海底?沒有孫家棟們的艱苦卓絕,哪有北斗導航的領先世界?沒有航天工作者們數十年如一日的追求卓越,哪有“天問”“天宮”上九天攬月?高樓大廈都是一磚一瓦累積起來的,只有穩定的根基,才能站得更穩,行得更遠。

少一點“急功近利”,多一點“穩紮穩打”,任何一點倏忽的靈感,都不能代替長久的努力。人生的路上,其實能夠堅持的人很少,多半都是在追逐夢想的路上半途而廢,可能是一直付出看不到回報,一直在儲備,卻看不到結果。苦練基本功,練就本手,才能成大器,成爲“妙手”,堪大用。

本手純熟,妙手自生。勤學苦練非常事,靜待花開會有時。與君共勉!

大學聯考全國甲卷語文作文 篇五

“可爲”與“有爲”

自古以來,人們就對“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爭論不休。誠然,每個有理想的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成爲“英雄”,做一個“有爲”之人。但一個人能不能最終成功,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有所“作爲”,其實需要有多個角度的“條件”,方能“可爲”。

首先,個人能力,須有“可爲”之處。司馬遷在《史記》中曾經談過“紙上談兵”的典故,這讓我們明白,成功不是用嘴巴“說”出來的,而是需要用真才實幹“做”出來的。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實現“有爲”的結果之前,更多的是“漫長的能力儲備過程”。一屋不掃,何以少天下?我們需要耐心打磨自己的個人能力,從自身出發,構建“可爲”之勢。

其次,客觀條件,須有“可爲”之處。人們常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縱有“天縱之才”,也要等待“時機成熟(客觀條件符合)”之時。赤壁之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最後的成功,等的就是“東風”這個客觀條件。所以,要成爲“有爲之人”,需要理性思考自己所面對的“客觀條件”,在所有客觀條件成熟時再努力“爲”之,方可成功。

再次,時代趨勢,須有“可爲”之處。老子在《道德經》中特別提及“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的特徵就是“順勢而爲”,永遠從高處流向低處,而不會從低處反流高處。人生如水,要善於審時度勢,洞察時代發展的`趨勢,順着“可爲”的方向走下去,才能走得更遠,笑到最後。互聯網經濟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順勢的可爲模式,最後都成就了各種“獨角獸”企業。逆勢的不可爲模式,最後都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最後,民心所向,須有“可爲”之處。前面三個“可爲”,皆爲“成功之條件”。這最後一個“可爲”,則是“成功之良知”。如果一個人的成功,是爲了實現多數人的幸福,這就是民心所向,善意的“可爲”之處。如果一個人的成功,帶來的是多數人的災難,這便是民心所背,惡意的“可爲”之處。

今天的世界,發展與和平,已是世界之主旋律。我們偉大的祖國堅持和平崛起的民族復興模式,與世界各族人民和諧相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創大同世界。中宜教育戴斌老師認爲今天的我們真的很幸福,生活在祖國繁榮昌盛的“可爲時代”,我輩當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努力成爲“有爲青年”,實現“中國夢”與“世界夢”!

全國卷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篇六

國不能夠一日無君,家不可一日無主,我們不可一天無運動。

我們的身體最重要的就是健康,而健康就與體育運動密切相關,多做運動,能強身健體,有益身心。所以,我喜歡體育運動。我喜歡的體育運動是跑步,它是體育運動最簡單而有最有成效的一項運動。我喜歡慢跑,因爲我不想錯過,沿途中有很多美麗的風景,有能發觸人的好奇心的人和事。如果慢跑,我就能把它們當多一段完美的回憶,而不會擦肩而過。每一天早晨,太陽初升的時候,當落葉飄飄悠悠地從樹上掉下來,當陽光透過葉縫的那一刻,我愛慢跑,一邊感受大自然的恩賜,一邊享受運動的無限快樂。套樣辛苦了一天,正準備下山時,當樹葉不再飄忽,不再飄忽,而落葉滿地的時候,我愛慢跑。一邊看着太陽公公留下那橘紅的弧線,一邊眺着遠初那碧綠的田園風光。在體育課上,我愛慢跑。因爲我想跑在後頭,看着看着同學門的背影,我想把他們留在我的眼裏,留在我的心裏,也留在我的回憶裏。大家從五湖四海集在一個班裏,也算是緣分,我不想錯過這麼完美的記憶。

今年是奧運年,是體育運動的象徵,我愛滿跑,我喜歡體育運動,因爲他是我們健康的象徵和靈魂的真締。期望每個人都有一項自我喜愛的體育運動。

2022全國甲卷大學聯考優秀作文 篇七

華夏文明五千年,車輪流流永向前。在歷史的潮流中,發展不乏借鑑與創新,借鑑已有的,舊的,並在其基礎上加以拓展,纔可創新出新的,屬於自己的東西。創新爲主,借鑑爲輔,纔是王道。

舊的是應值得借鑑的。古有百姓血築萬里長城、張騫出塞開闢絲綢之路、還有紫禁城、國明圓這是古人的歸智慧,在張騫出賽的舊的基礎上,創新出了新的一帶一路戰略,爲世界謀得發展。今有中國高鐵,有港珠澳大橋,中國建築師、工程師們在借鑑外國電動車技術,橋深建設的基礎上,中國創新出了屬於自的核心技術。使得中國高鐵,港珠澳大橋於世界林雨中立於可望而不可及的地位。

在借鑑舊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創新,競爭激烈,技術創新是失鍵。時間在現代科技面前早已顯得短暫而非漫長,究其根本,正是創新在引領着科技的發展,創新於世界大國競爭中已顯得尤爲重要,是給國家實力增添的一塊巨大磚瓦,如虎添上的翼,爲龍點上的睛。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的消息,不僅使國人驚歎,且震驚了世界,如驚雷當空,絲竹長鳴,尤其震驚了當初認爲此舉爲空中樓閣的荷蘭設計師。當初她們不願分享核心技術,而中國這頭沉睡多年的雄師,豈會知難而退?我們憑藉自己的創新,後來居上,趕超荷蘭。無疑,創新在此過程中猶爲重要。

借鑑與創新相輔相成,新舊相生,古人趙翼曾吟詩言:“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這正與十年一輪迴的時尚潮流是一個道理。過去的創新,已然成爲今日的借鑑,今日的創新,他日也將會成爲後生的借鑑。新事物取代舊事物的道理已不必多說,所以在競爭的急湍中,在歷史的潮流中,只有不斷創新,發展的車輪才能像永動機那樣,奮鬥不止,才能壁立千刃,於洶涌驚濤中漫看雲捲雲舒,才能銅牆鐵壁,於競爭駭浪中坐觀天下戰勢。

在借鑑中夯實基礎,在創新中謀得發展。“夯實基礎,穩抓穩打。”宋人有言:“誰能九層臺,不用累土起。”三百多米高空的巴黎鐵塔離不開地下兩百多米深的地基。老子亦言:“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千年的桐樹枝繁葉茂離不開紮根深土的壯大根系。偶答正是創新的其礎,創新總是要在固有的基礎上發生的。“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推動發展,創新促進思想活力。有無創新能力,能否進行創新,是當今現代國家競爭的重要因素,尤其在經濟和科技方面。回想歷史長河,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無一不是創新的結果。

新舊本就相生,創新從來不是獨行猛獸,舊事物必將被創新所取替,不斷借鑑舊的,創造新的,才能於發展的槍林彈雨中永立不敗。

全國卷大學聯考優秀作文 篇八

科學家因幫助團隊奉獻獲得成功,攝影家因向世人分享美而獲得高度評價,電焊工因敬業奉獻成爲一代大師,三種不同的職業,不同的人生,卻都在各自的領域讓生命綻放了異彩。他們的成功,源於對人生價值的詮釋,源於他們對職業的信仰和堅守。

作爲科學家,其人生價值就是在科研技術上實現突破,創造讓世人矚目的成果,造福人類的生活;作爲攝影家,就應該通過鏡頭記錄世界的美,並與世人分享鏡頭裏抓取的美,給世人留下感動和美;而作爲電焊工,其人生價值更應該是在自己的領域成爲典範,成就爲一代大師。

因爲,這三種職業、三個人的人生價值從其職業定位開始,就已經註定了,而敬業奉獻無疑就是他們通向成功、實現生命價值的唯一途徑。透過他們的成功故事,我們或許更應該得到這樣的思考:我們的生命價值是什麼?怎樣讓生命像他們一樣光芒四射?

我們的生命說短暫也短暫,數十年光陰;說長卻也長,至少比其他一些生物而言要長得多。我們來到這個世界,自是肩負着重要的使命,有些人說是考上好的大學,將來找個好工作,讓自己和家人生活更美好,有些人說生兒育女、承擔家的責任,還有些人說要爲這個生於斯長於斯的社會留下點什麼。

其實,這都可以算得上是生命的價值,價值本就無所謂大和小,全在我們是否對人生感到遺憾。青春如我們,恰是生命綻放的時刻,是人生當中最爲精彩的時光。那麼,我們究竟該怎樣詮釋自己的生命價值呢?我不由想起網上流傳甚廣的一句話:“人有三命:性命、生命和使命”。

這句話,道出了人生的三種境界,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我們都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性命,且只有一次,是活得精彩、轟轟烈烈,還是落魄、黯然無光?甘於平庸的人只有“性命”,優秀的人則多了“生命”,而卓越的人不僅有“性命”、“生命”,更有“使命”,他們的一生涵蓋了生存、生活和責任。

照此說,上文提到的科學家、攝影家、電焊工不就是卓越的代表嗎?他們不僅活得精彩,而且綻放生命的價值,詮釋了自身的責任和使命。那麼,故事之外的我們呢?是甘於平庸,亦或優秀,還是要創造卓越?

大學聯考全國甲卷語文作文 篇九

不墜可爲鴻鵠志,且做有爲青年人

1919年的覺醒年代裏,我看見一個個在遊行隊伍中振臂高呼的青年;1921年的那艘紅船上,我捧起一本寶貴的《共產黨宣言》;1949年的訇然巨幕下,我聽到留學人才歸國時飛機的轟鳴;1978年的改革征程裏,我踏上南方那條用雙手與頭腦開拓出的嶄新的路……走過百年泥濘坎坷,方有今日晴空萬里。舊時隆隆鐘聲於今日迴響,耳畔傳來厚重而清晰的祈願:不墜可爲鴻鵠志,且做有爲青年人!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君不見,北大女生宋璽參軍遠赴亞丁灣護航,懷揣萬里赴戎機的壯心;君不見,外賣小哥雷海爲在《中國詩詞大會》奪魁,平凡生活難掩詩心澎湃;君不見,平均年齡三十歲的航天團隊嶄露頭角,芳林新葉吐翠綠;君不見,不是“後浪”是“巨浪”的天才少年曹原再發Nature,雛鳳清於老鳳聲……

也許你說他們如旭日東昇太耀眼,可也有螢燭微光在身邊:海島上默默堅守的人,田埂間腳步踉蹌的人,三尺講臺上一身桃李芬芳的人,疫情期間臉上滿是勒痕的人……這些人,秉持着“可爲”的夢想與信念,成就了“有爲”的嶄新世界;懷揣着“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的。堅定意志,拓開了“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光明坦途!

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誕生,謂之開天闢地。七十二年前新中國誕生,謂之改天換地。四十三年前改革開放開啓,謂之驚天動地。今天,新時代裏一路追夢的中國,因爲你我的奮發有爲,終於與過去遙相呼應,頂天立地!

《人民日報》在寫給青年的八封信中道:“青年、國家、時代,是形影相隨的鐵三角、彼此助推的浪濤。”誠哉斯言!有爲之人鑄就了可爲時代,可爲時代又何嘗不正孕育着有爲之人?雖然“內卷”“躺平”等戲謔之言時有出現,但不可忽略的依舊是青年生命中奮鬥的底色!我們咬緊牙關負重前行,恰恰因爲我們正是這被歷史選中的一代。親愛的朋友,互道一句:前景可待,未來可期!行進中的中國,給了你我最大的底氣。

做一顆火種,縱一燈如豆,也可累計成陽;乘一葉扁舟,縱一波三折,也可斷絕江河。惟願我輩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爲己任,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繼先輩烽火,露我輩鋒芒。不墜可爲鴻鵠志,爭做有爲青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