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時事熱點話題類大學聯考作文素材【精彩多篇】

時事熱點話題類大學聯考作文素材【精彩多篇】

時事熱點話題類大學聯考作文素材 篇一

這是一個有關神童和她母親的故事。1983年,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因爲母親曾雪梅從小的悉心教育,從兩歲起,他便被人稱爲“神童”。可遺憾的是,17歲就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的他,卻並沒有在大學裏延續曾經的神奇,甚至連碩士學位都沒拿到就被退學了。其母親在面對採訪時懺悔道:“我不怪他,只怪我自己的教育方法太狠了,對他也太狠了。”(4月7日《廣州日報》)

從報道呈現出來的基本事實看,幼年時期的魏永康在智力上的確有着同齡人不可比擬的優勢,當年人們稱他爲神童,似乎也不爲過分。況且來說,這類智力超常兒童的存在本就是一個無法迴避的事實,就像生活中低智商兒童、殘障兒童出現的概率一樣。於此而言,看到並承認魏永康的過人之處,或許纔是我們剖析這件事最基本的邏輯起點。

遺憾的是,聰敏過人的魏永康在後續時間裏卻沒有得到更好的培養,其母親揠苗助長的功利做法,反倒將他塑造成了現代版的“傷仲永”。或許我們誰也無法想象在培養過程中,母子二人到底經歷了怎樣的痛苦與掙扎,那交織着淚水與汗水的成長軌跡,又印刻了兩人多少的心酸與絕望。我們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那懺悔式獨白中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愧疚之愛。

毋庸置疑,在兒子遭遇過山車命運的洗禮後,這位母親的懺悔是真誠的。那句“我對他太狠了”的錐心陳述,與其說是在講述一個失敗的教育故事,倒不如說她是在以自揭傷疤的方式爲我們上了一堂重要的教育之課。

首先來講,在這個被按下快進鍵的當下社會,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有着神童母親教育孩子的影子,只不過我們的某些做法沒有那位母親極端罷了。我們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理直氣壯的爲他們做了很多主;我們擔心他將來不夠優秀,就肆無忌憚的爲其制定了很多通向成功的計劃。而至於那些決定、計劃是否徵得孩子的同意,是否符合孩子的成長規律,在很多時候卻被忽略了。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最該從這位母親懺悔話語裏學到的,那便是反求諸己,而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對她的做法一頓猛批。

而在另外的角度,神童母親的懺悔,其實也是在向社會尋求她教育孩子失敗的答案。儘管在面對媒體時,她不斷的在強調“我錯了、我太狠了”,但其究竟錯在何處,狠在哪裏,她心裏卻並沒有完整的答案,以至於她現在都還想將當年教育兒子的方式施加在孫子身上。這其實也是當下中國家庭在教育孩子時所面臨的集體困惑。儘管高屋建瓴的指導文件不少,但真要落實到具體之中,卻又缺乏實際的可操作性,以至於很多家庭只能把孩子當成“試驗品”,在一遍又一遍的摸索中去探尋教育教育的辦法。

因此,面對神童母親的懺悔,一味的批判與蔑視都不該是正常社會應該呈現出來的價值觀,我們最應該做的,是要在這樣的教訓中多看看自己的短處與不足,並設身處地的去想想我們共同面臨的尷尬與無奈,從而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比如在成功的標準上持有多樣的`觀點,在不同價值的認同上,有包容彼此的寬宏心態。否則,這樣的懺悔便沒有半點意義。

時事熱點話題類大學聯考作文素材 篇二

近日,一條交通事故視頻在網上熱傳並引起網友激烈討論。視頻顯示:3月5日,廣東東莞中堂大橋一輛大衆轎車強制變道,被一輛比亞迪撞翻。對於這起事故,輿論一波三折,討論的焦點在於比亞迪車主是否“故意撞車”(3月21日《南方日報》)。

你強行變道,我霸氣撞飛——這是網友對相關視頻給出的“閱讀理解式”答案。胡亂變道,膽子不小,發生事故,該負全責。輿情發生逆轉的是“撞翻變道車”的車主在微信羣發出了驚人之語:該大衆朗逸已經是他撞過的第7輛車。“一般都是別人全責纔會撞上去,否則不會撞。之前開比亞迪s6時,已經撞了2輛凱美瑞,2輛銳志,1輛crv,1輛rav4,全是完勝,沒有輸過一次。”隨後,東莞交警成立專案組,重新啓動調查。結論還是認定大衆車負全責,因不存在鬥氣開車的事實行爲。

通常,面對強制變道,大多車主儘管深惡痛絕,但爲了保證駕駛安全,除了緊踩剎車、打輪躲避,似乎也無計可施。而今,比亞迪車主據說不僅兩次成功阻止大衆車主強行變道,還給這個不守規矩者一個大教訓——被撞翻車四腳朝天,這讓飽受多年塞車之苦者拍手稱快。此後,交警部門的事故認定書,更近乎爲“馬路俠客”光榮加冕。

變道引發意外,好在沒有性命之虞,四腳朝天似乎活該。不過,有兩點需要釐清:

一是從法理而言,道路交通法規定,違反禁止標線強行併線的,應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只是,“變道車輛必須避讓直行車輛”,不代表直行車輛可以罔顧前車人身安全而“以暴制暴”。換言之,在風險因素瞬息萬變的馬路上,“撞翻變道車”的後果是不可預估、不可控的。如果我們放縱了“直行可以撞變道”的邏輯,法律就算正義,也是面目猙獰的正義。當然,若是果真故意撞車,已經涉嫌構成交通肇事罪,就不是“全責”那麼簡單了。也就是說,法律從來就沒有支持過“對方違法在先,撞了白撞”的說法。

二是從道義來說,以如此方式懲戒強制變道車輛,不僅遊走在人性邊緣,也是不折不扣的叢林邏輯。去年引發全民熱議的“成都男司機暴打女司機事件”,起因即是女司機任意變道。用人命關天的代價,去懲戒不守規矩的車主,這力度殘蠻而血腥。除此之外,難道沒有別的選擇?眼下,不少車主已經爲愛車裝了車載行車記錄儀,而在不少路段,公共監控等技術也完全可以還原強制變道的是與非,何苦非要拼了性命上演私力救濟的馬路驚悚劇?

車在路上,難免遇到各種狀況,比之於動輒就“撞翻”的暴脾氣,慢一點、謙讓一點,可能更是當務之需。“撞翻變道車”的快意,於法治而言是值得警惕的。

爲快遞小哥期待“依法處理”擊節叫好

近日,一段“車主掌摑快遞小哥”的視頻刷屏了。並非因爲熱鬧而被圍觀,而是一個頻頻動手打人、一個沒有任何反抗的對比反差,讓一場看似是非分明的糾紛變了味。被打的快遞小哥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自己很委屈,已經報案了。對於期待的結果,這位小哥回答了四個字:“依法處理”。目前,毆打快遞員的出租司機因尋釁滋事已被北京警方依法處以行政拘留十日的處罰。

蹭壞了他人愛車,雙方應負有何種責任,需要專業鑑定,最終由法律說了算,不是誰富有、誰氣勢大,就可以任性動手。從這個意義上說,即使再有理,也不能不把法律放在眼裏,用粗暴的手段始終不能解決問題。

人都說,遇事要講理。這首先是在情感和常識意義上判定對錯,有些看似“理”氣十足的事,往往在當事人心中有一個結果,但既不能“得理不饒人”,像那位車主一樣揪住不放並施以暴力;也不能“理虧心虛,任人欺負”,像快遞小哥一樣如綿羊般被隨意打罵。實際上,所謂的“理”,也只不過是一個不成文守則,關鍵還是靠法律。

其實,施暴打人的背後,也凸顯出對規則的不尊重、對法治的不敬畏。如果沒有受到他人來自生命的威脅,爲何要選擇先動手?如果有清晰可辨的責任,爲何不等待警察依法處理?如果心中有對規則制度的基本遵循,爲何還會輕易地當街撒氣?可見,表面上是在釋放心中的不滿,實際上是在踐踏社會普遍形成的對法律制度的守護。可以說,每個人都是法律保護下的個體,人人遵守才能人人受益,隨意破壞必將自食其果。在法律面前,沒有更公平正義的解決方式,更何況是一件小糾紛?

與施暴打人者對比,受委屈的快遞小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期待的處理結果是“依法處理”,值得我們擊節叫好。尊重法律,何嘗不是尊重每個人的權利,何嘗不是尊重每個人的人格。當強勢主體遇到弱勢羣體、當有權有勢者遇到普通老百姓、當“土著老炮兒”遇到“外來漂流者”,身份的大小、職業的貴賤、姿態的高低,不能成爲評判的標準,也不能變成頤指氣使、欺軟怕硬的“凌霸”。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別讓你的情緒衝破法律框架,別讓我的權利受到無情踐踏。我們需更有敬畏之心,既抱有善意,又充分尊重法律,如此進步的終將是整個社會文明

共同守護好我們的“精神家園”

時事熱點話題類大學聯考作文素材 篇三

連日來,互聯網上春運搶票大戰已進入衝刺階段。面對這樣的技術活,作爲春運主力軍的農民工卻有一種無力感。當網絡購票模式漸成主流之時,讓農民工不再輸在起跑線上顯得尤爲迫切。

2016年,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永遠在路上的恆心和韌勁,聚焦中心任務,強化監督執紀問責,保持堅強政治定力,踩着不變步伐,咬住作風建設不放鬆,保持反腐高壓態勢,不斷紮緊制度籠子,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鬥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中國是世界第一養殖大國。如今,人們正全力將畜牧業生產中大量放錯地方的資源變廢爲寶,建設一個青山綠水的新農村。

2017年1月4日,中國海警2307、2337、2101、31239艦船編隊在我***領海內巡航。

新年新氣象,擊鼓又催徵。深入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以高度政治責任感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爲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提供有力思想輿論保證,是宣傳思想文化戰線面臨的重要任務,也是每一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義不容辭的使命。

記者4日從國家鐵路局瞭解到,由我國自行設計研製、擁有全面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標準動車組已獲頒型號合格證和製造許可證。這標誌着中國標動具備了大規模生產許可條件和上線商業運營資格。

據中國經濟網部委人物庫資料顯示,陳雍,1966年10月生,曾任瀋陽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2010年調中央紀委任職,2015年4月任監察部副部長兼中央紀委第十二紀檢監察室主任。2002.10-2004.09 遼寧省紀委常委、省監察廳副廳長(其間:2003.04-2004.04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芝加哥分校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在職研究生,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有媒體日前報道,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負責人接受採訪稱,未來10年中國將建60臺核電機組。這引發了又一波疑核恐核反核的輿論風潮:傳聞日久的核電批量化建設終於落地,建這麼多核電機組,安全嗎?

近期,人社部邀請國內各領域的49名專家攜家屬赴海南開展休假活動。專家休假期間,人社部副部長湯濤專程前往海南看望,並召開座談會,聽取專家對政府部門人才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解決老年人出行難問題,除了無障礙設施、老人專用電動扶梯等硬件設備的升級,更需要以人爲本的交通理念的普及。高波說,西寧各部門還需要真正統籌一體,提高公共交通無障礙設備配置水平,逐步實現城市交通無障礙化,爲老年人蔘與社會生活創造良好條件。

2016年,全國鐵路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15億元,投產新線3281公里,到2016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2.4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2.2萬公里以上。2017年,全國鐵路行業投資將保持去年規模,投產新線2100公里、複線2500公里、電氣化鐵路4000公里。

2016年1月1號起,中國正式終結了實施35年的獨生子女政策,步入全面兩孩時代。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已滿一年,但是,全國婦聯日前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一半以上的一孩家庭沒有生育二孩的意願。

一些人爲何總熱衷於抓車震之類的黃事,除了利益因素外,身爲執法人員是否自己有偷窺的不良動機也值得懷疑。兩個人你情我願在車上一番親熱,其危害性能夠有多大?

時事熱點話題類大學聯考作文素材 篇四

前女乒國手王楠的老公郭斌,因在“9·18”當天發了條曾在日本酒店“放水抗日”的微博,而王楠也在微博上爲其點贊,夫妻倆竟雙雙成爲近期輿論場中的“網紅”。

只是這“網紅”當得尷尬,惹來諸多網友羣起攻之,輕則稱其爲“非理性愛國”“不節能環保”,重則斥其爲“沒腦子”“智障”。在“叫罵”和聲討中,一場輿論“狂歡”呼嘯

而過。不過最近兩天,劇情反轉,一些細心網友發現,原來被一些網站刊發、被無數網友轉發的那些讓人上火、覺得“腦殘”的話,不過是郭斌微博原文的一部分,是被有意無意地斷章取義了。

看吧,這纔是微博原文。注意,原文中最後一句劃線的話——“其實這沒用!咱得多方位加油!”有沒有最後一句話,意思大相徑庭。難怪不少網友看到完整版微博後感嘆:錯怪了“郭同學”。人家雖然“幼稚”過,但現在是一種自嘲、反思,還是很積極正向的。

我們尚且不知,微博中劃線的那關鍵態度,爲什麼會在一些網站和網友的轉發中被剪裁了,但回顧整個事件乃至輿情的發生,值得反思。

實際上,一條微博引發的“血案”,一紙言論掀起的**,在今天並不鮮見。往往當很多人落入“血案”和**渲染的激烈情緒中時,劇情卻常常反轉,許多網友因此感慨:被事實“撞了一下腰”。比如六小齡童“被過世”,我國鋰電產業“被虧損”,上海購房信貸新政“被出臺”看似不起眼的字句、隨手而發的消息,既能擊潰一個家庭,影響一個行業,也能引發更大範圍的社會危機。

一條斷章取義的小小消息,竟如亞馬遜雨林中的一隻蝴蝶,輕輕扇動翅膀,產生意想不到結局。這背後有很多原因。其中兩個因素尤其需要重視。一方面,由於人們的獵奇天性,名人八卦、勁爆內幕、激烈衝突、離奇故事常常在輿論場上有天然的“眼球效應”,導致一些網站和網友爲奪眼球而罔顧事實,爲贏點擊而不惜爭當“標題黨”。另一方面,互聯網塑造下的現代傳播體系,使得今天的信息發佈和擴散更快捷、更高效,成本也更低廉,因不實信息產生的輿論殺傷力,也超過了以往。無論是年初的上海女逃離農村故事,還是廣爲流傳的“殘酷底層物語”;無論是洪災期間以訛傳訛的謠言,還是被吹捧上天的“德國防洪神器”,都教訓深刻。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真相總會大白於天下。就像這次被斷章取義的“微博事件”,在網友和一些媒體的主動覈實中,還原了真實,還了當事人清白,也顯現了網友的成熟及互聯網的自淨功能。但終究,這個話題消耗、佔用了不少社會資源,也給當事人帶來了莫名之災。從這個角度看,如此低級的“**”竟能產生,並一度成爲熱點話題,又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這也提醒我們,置身於互聯網時代,面對呼嘯而至的各類信息,每位網友不妨讓消息在言論市場中多飛一會兒,跟貼點評表態時不妨多想一會兒,轉發傳播時不妨多慎重一會兒,從而避免被不實內容矇蔽雙眼,走向極端。

而作爲掌握着大量資源和話語權的信息平臺、媒體,在構建理性的輿論空間過程中,顯然也應肩負起更大的責任。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變革時代,信息平臺和媒體對輿論的導向作用並未減弱。很多時候,他們是“源消息”提供者,反而藉助新媒體、自媒體進一步放大聲音、提升影響力。因此,一旦信息平臺和媒體忘記了最根本的責任,放棄了最基本的專業精神,而只是專注於雷人的標題、添油加醋的細節、刻意取捨的轉載、挖空心思的虛構,走向“眼球經濟”,帶來的消極後果可想而知。

少一些眼球效應,多一點職業精神;少一點惡意傳播,多一些責任意識;學會一事當前,先問事實、再斷是非,才能讓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天空多一些晴朗。

時事熱點話題類大學聯考作文素材 篇五

42歲的宜賓高縣人鍾福培刑滿釋放回家後,發現自己的合法妻子陳某竟然變成了別人的合法妻子,而他持有的結婚證和陳某現任丈夫持有的結婚證,都是民政局頒發的。7月28日,高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經辦人李定紅承認,自己誤將陳某的結婚證信息打印在了離婚證上,而陳某將錯就錯拿此證另和他人結婚。

鍾福培想不明白,自己在監獄服刑,既沒有收到妻子的離婚協議,也沒有收到法院判決書。在自己毫不知情下,老婆怎麼就變成了別人的老婆?民衆更是好奇,明明去辦結婚證,怎麼變成了離婚證?

民政局經辦人解釋,因爲疏忽,把結婚證錯拿成離婚證,但是這個理由太經不起推敲:一者離婚和結婚是完全不同的經辦事項,離婚證和結婚證應該分別放置,何以會弄錯?試想一下,如果高高興興的新人們來辦結婚證,經辦人給錯成了離婚證,會掀起何種軒然大波?二者按規定,夫妻雙方到場才能辦理結婚證,經辦人何以違規?既然當事人陳某清楚說明是來辦結婚證的,爲什麼要把離婚證同時拿出來?三者,僅僅10來天后,陳某就與他人登記結婚,還是同一個經辦人辦理,沒離婚何以再婚,爲何“又沒細看”,錯上加錯?

高縣民政局稱,此事確因窗口經辦人工作不嚴謹造成。同時,也有人員配置過少的客觀因素,按民政部規定,53萬人口的高縣婚姻登記窗口應配6個人,但高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只有2個人。“2個人幹6個人的事情,忙中出錯也是原因。”貌似有理,然而仔細查閱相關規定,“民政部門應當根據轄區人口和婚姻登記數量確定婚姻登記員人數。”,換言之,轄區人口與工作量都是確定婚姻登記員人數的要數,高縣民政局何以選擇性應對?是對政策規定學習、領會不足還是明知故犯?

服刑人員不願意離婚、妻子再三要求離婚不成,結婚證辦成離婚證,妻子在丈夫不知情的情況下迅速再婚……將此線索串聯在一起,民衆不難看出其中的貓膩。經辦人與當事人是何種關係,是否存在權錢交易、高縣民政局是否知情,是否存在監管失責,還有待相關部門深入調查,而非“辦事不嚴謹”那麼簡單。

陳某的“兩任”丈夫手中的結婚證都是合法證件,都是同一個人頒發的,無疑是一個辛辣諷刺。結婚證“變臉”,公共服務“跑調”。婚姻登記工作關係千家萬戶,是政府部門面向社會公衆,覆蓋人羣最廣、社會影響最大、塑造政府形象作用最強的一項重要的社會事務管理工作。婚姻登記員應當熟練掌握相關法律法規,文明執法,熱情服務,講求效率。但有調查顯示,羣衆對婚姻登記工作滿意度普遍不高,員工素質參差不齊、服務意識不強、工作質效不高甚至的現象飽受詬病,“結婚證辦成離婚證”雖是個案,卻是公共服務工作長期不到位的投影,加強崗位培訓,提升職業素養,增強服務意識,加大績效考覈力度,確保婚姻登記工作的質量須提上議事日程。莫讓結婚證“變臉”的荒唐,加劇家庭矛盾,污染政府公信,影響社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