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傳統習俗作文(精品多篇)

傳統習俗作文(精品多篇)

中國風俗習慣 篇一

臘月廿三、廿四

小年

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竈的日子。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竈。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爲二十五日舉行祭竈。小年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竈。除此之外,還有吃竈糖的習俗,有的地方還要吃火燒、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

祭竈

祭竈,是一項在中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竈間都設有“竈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爲“司命菩薩”或“竈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竈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竈火,被作爲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竈王龕大都設在竈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竈王爺的神像。沒有竈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竈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爲“竈王奶奶”。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竈與過年有着密切的關係。因爲,在一週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竈王爺便帶着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竈王爺被認爲是爲天上諸神引路的。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升—天,只有竈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爲“接神”,對竈王爺來說叫做“接竈”。接竈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只要換上新竈燈,在竈龕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說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竈的。據說,竈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竈,有“男女之嫌”。

祭竈節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麪。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蒸花饃

臘月二十三後,家家戶戶要蒸花饃。大體上分爲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莊重,後者花梢。特別要製做一個大棗山,以備供奉竈君。“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這往往是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

寫春聯

臘月二十三以後,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爲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神聯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

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米麪如山厚,油鹽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單聯,如每個室內都貼“擡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吃竈糖

竈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爲長條型的糖棍稱爲“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爲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裏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真關東糖堅硬無比,摔不能碎,吃時必須用菜刀劈開,質料很重很細。口味微酸,中間絕沒有蜂窩,每塊重一兩、二兩、四兩,價格也較貴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沒芝麻的兩種。

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雖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計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過用作幌子,買的人很少。

掃塵

舉行過竈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

,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室外屋內,房前屋後,徹底進行打掃,乾乾淨淨迎新春。“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傳統習俗作文 篇二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要吃糉子、賽龍舟、懸艾葉、我最喜歡看賽龍舟的比賽了,這比賽並不是爲了爭誰第一水第二,是爲了在觀衆面前展示他們嫺熟的技能與美好的姿態。

我先來說說糉子吧。糉子是用墨綠色的蘆葉包裹着糯米和棗子。煮熟後,剝開蘆葉,只見米團裏彷彿鑲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好看。糉子的的味道美極了,蘆葉散發着清香,咬一口糉子,甜而不膩。

糉子還有一個悠久的故事。傳說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君王不採納。後來君王淪喪,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民還念他,崇敬他。兩千多年來,人們把糉子投入江中,當做獻給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糉子的由來。是的,每逢端午節,人們怎麼會忘記偉大的詩人屈原呢?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爲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爲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我們中國真是當之無愧的文明古國,一個端午節都有如此深厚的意義。

傳統習俗作文 篇三

我的家鄉春節的風俗很多,不信你看。

一到春節,男女老少就都穿着漂亮的新衣,臉上掛着淳樸的笑容,迎接着新年的到來。每家每戶都張貼着紅紅的對聯和年畫。到處都敲鑼打鼓。小朋友們都去拜年、送賀卡。到了夜晚,處處張燈結綵。有名的店鋪,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什麼走馬燈、官燈、冰燈、紗燈……各式各樣。一旁,鞭炮聲、擦炮聲,響個不停,火箭炮、煙花,火光沖天。出門在外的人,必寧要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人們還要守歲呢!

怎麼樣,我家鄉春節的風俗多吧,你想到我的家鄉來過年嗎?

我國有五十五個少數民族,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傣族。傣族又稱擺夷族散居於雲南的大部分地方。傣族民居與其他少數民族的民居大有不同。傣族的居民建築以竹樓爲主上下兩層,以木、竹做樁、樓板、牆壁,房頂覆以茅草、瓦塊,上層棲人,下養家畜、堆放農具或其他物品。傣族人的服飾也很有特色。傣族男子一般上穿無領對襟袖衫,下穿長管褲,以白布或藍布包頭。傣族女子的服飾各地有較大差異,但基本上都以束髮、筒裙和短衫爲共同特徵。筒裙長到腳面,衣衫緊而短,下襬僅及腰際,袖子卻又長又窄。

傣族的小吃也有當地的特色。傣族以大米爲主食,喜愛糯米,最具特色是竹筒飯。傣族還有許多特色燒烤如,香茅草烤魚,是一道傣族風味菜。一般先將洗淨的魚裹上味道芬芳的香茅草,然後置於火上燒烤,烤後魚香四溢。真是讓人垂涎掛齒!傣族最重要的節日要數潑水節了,潑水節其實是傣族的新年,是西雙版納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一般在清明節前後舉行。潑水節的時候,如果被水潑的越溼,被水潑得越多,就代表你收到的祝福就越多。一盆盆水代表着一盆盆的祝福。這就是傣族,它是我國一個傳統的具有濃厚民族文化特色的少數民族之一。

元宵節,這是一個好日子!一個熱鬧的日子!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一個令人陶醉的日子!一個令人歡樂的日子!讓我們一起來談論談論吧!

先來說說元宵節的習俗吧!有哪些呢?有吃元宵、送花燈、猜燈謎、踩高蹺、耍龍燈……好多好多好玩的遊戲呢。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猜燈謎了!知道爲什麼嗎?因爲猜燈謎不僅有趣,還可以培養語言能力呢?你們呢?喜歡哪一個呢?

那麼,元宵節有哪些詩句呢?歐陽修的元夕、崔液的上元夜、李商隱的詩曰、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還有李白的……有空一起去欣賞欣賞一下這麼多古人寫下的這些好詩好詞吧!

傳統習俗作文 篇四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每當讀到此句,我就不由得想起我國最早的一位愛國詩人——屈原。這不,馬上又到端午節了,在這個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裏,我們會吃糉子、掛艾草、賽龍舟、制香包……

往年,散發着淡淡的藥草香氣的香包都是買來的,今年我打算自己動手製作,跟媽媽商量好後,我們買來了材料包,我這才真正瞭解到製作香包需要好看的畫布、棉花、香料粉以及針線包。我認真研究了圖紙,一步步看下來,發現製作香包也不是太難,便在心中暗自得意起來。

製作香包的第一部,穿針,這個可難不倒我,不就是將線頭對準針孔穿去,可是這時的線頭卻格外頑皮,像個淘氣包,不停晃動,就是不進針孔,氣得我差點沒把它扔了!還是媽媽的老辦法幫我穿過了針孔,打好結。

接着開始對摺布條放掛繩,我看圖紙上對這一步標了星號,所以記得特別清楚,布要發着對摺,再將掛繩藏在中間。果然,製作香包挺簡單的,我應該多做幾個,送給我的小夥伴們。總算縫了兩條邊了,接下來我得給香包翻個身,可是就在這時,我卻發現自己縫的邊有好幾個洞,這可怎麼是好?媽媽看到我的囧樣,指着圖紙說,這裏有很重要的一個注意點:“縫邊時,要給布邊留5毫米左右的空。”我恍然大悟,我都是對着布邊邊縫的,而且我縫的線也分得很開,翻過來一看,很不美觀。我有些氣餒了,再看看媽媽手中的香包,都快縫好了。唉,還是算了吧!

媽媽似乎看出了我打退堂鼓的心思,故意用話激我,但是這對我太管用了,不服輸的勁頭又上來了,拿起剛纔的材料繼續縫了起來,吃一塹,長一智,這回可順利多了,我耐下性子一步一步按照圖紙進行製作,半點也不敢放鬆,放棉花、塞香料、繼續往裏填棉花,我專心致志地做着,終於到最後一步了,看着被自己塞得鼓鼓囊囊的香包我有了小小的成就感。一針一針縫着最後一條邊,看着“小糉子”在手中誕生,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媽媽說道:“你瞧,專心做事多重要。”我認同地點點頭,補充道:“還要懂得堅持,要有不屈不撓的精神。”我以這樣的方式緬懷先人,也願所有人安康。

傳統習俗作文 篇五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慣,在外工作的人們不管平時工作有多忙,但是在新年到來的時候都要回到父母身邊過春節,在家中吃年夜飯。我家也不例外,在上海工作的爸爸媽媽決定開車帶我和妹妹回山東的爺爺奶奶家過春節。

得知這個消息後,我的心雀躍了起來。小時候因爲爸爸媽媽在國外工作,我有一段時間生活在爺爺奶奶身邊。

在我記憶中,奶奶一直很和藹可親。小時候的我經常依偎在奶奶懷裏撒嬌,喜歡喝奶奶煨的黃豆排骨湯。奶奶對我的生活是是事無鉅細地都過問,爺爺則總是給我灌輸一些愛國主義思想和科技理念。如果我走神了或打瞌睡,還會被爺爺輕聲斥責。

爺爺給我做的鞦韆,因爲太高我很想坐但是又害怕,每次總是在尖叫聲中體會那份童年的快樂!,

我喜歡在田野裏捉螢火蟲,看着那一閃一閃的小蟲,總想去了解那個發光的地方,每次都留戀忘返,有次還把手電筒丟了,最後衝着綠油油的田野嚷着:“把我的手電筒還給我!”呵呵,現在想想真是幼稚!

那時無憂無慮的時光,在我腦海中一遍一遍地放映,嘴角不由自主得地揚起溫馨的弧度。

快到奶奶家了,車停在奶奶家前面不遠的收費站時,爸爸交費時打開車窗,車外的冷風吹進車子,那麼冷,但我卻覺得很親切!

望着車窗外,心情變得輕快。城市的喧囂、燈紅酒綠的繁華統統不復存在,只有大片的被傍晚天幕籠罩的麥田和星點的燈火人家,不時傳來幾聲犬吠。那麼寧靜、和諧。

車子終於停在奶奶家門口,我打開車門就飛奔了進了家門,一把抱住奶奶:“奶奶,我回來了!”

奶奶用力地回抱着我,左看右看,良久,笑了。她額上鄒紋,此刻全都舒展開了。

晚飯很豐盛,大多數是我愛吃的美味。有我小時候最喜歡吃的湯凍,還有熱騰騰的餃子……菜擺了滿滿一桌子。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在一片勸吃中,我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

次日,我們就爲迎新年而忙碌。貼春聯、掃屋子、包餃子……忙得不亦樂乎。我還和妹妹、表哥、表弟一起放煙花,玩得暢快淋漓,盡情地享受着春節團圓帶來的快樂!爺爺奶奶臉色慈祥,笑意盈盈地看着我們。

以後有時間,一定要多回家陪陪爺爺奶奶。看到他們慈祥的微笑,我心裏默唸着,期待明年的春節來臨。

中國風俗習慣 篇六

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中國民間風俗習慣。此外,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曆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等。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的第一個傳統佳節。過去,春節被稱爲“新年”,因爲按照中國歷史上一直沿用的農曆,這天是正月七年級,爲新一年的開頭。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七年級。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採用公曆紀年,農曆新年便改稱“春節”(大約在公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間)。春節時,家家貼春聯、貼年畫、裝飾居室。春節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團聚的重要時刻,全家人歡聚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許多人通宵不眠,稱“守歲”。次日,大家便開始到親朋好友家裏“拜年”,相互問候,祝願在新的一年裏萬事如意。春節期間,傳統的文娛活動以獅子舞、龍燈舞、劃旱船、踩高蹺最爲普遍。

農曆正月十五爲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這是春節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爲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並將正月十五定爲元宵節。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爲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戲爲戲潮,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過元宵節,有吃元宵和觀燈的習俗。元宵以糯米粉爲皮,內裹果料糖餡,圓形,是“團圓”的象徵。元宵節觀燈始於公元一世紀,沿至當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節之夜,許多城市舉辦燈會,展出各種彩燈,造型新奇,千姿百態;在農村,則舉行文娛活動,如放焰火、踩高蹺、耍龍燈、扭秧歌、盪鞦韆等。

中和節在農曆二月二,俗稱龍擡頭。此時正值驚蟄前後,春歸大地,萬物復甦,蟄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蟲蛇獸將從冬眠中醒來,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故名龍擡頭。古時龍是神聖的象徵,所以就借龍來驅逐害蟲。明代曾流行薰蟲兒,二月二這天人們要把元旦祭祀餘下的餅,用油煎,以此薰牀和炕,叫薰蟲兒。在農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圍宅一圈,再入院內繞水缸一圈,中引龍回。有趣的是,這天的飲食也多以龍爲名。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中吃龍鱗,吃麪條叫吃龍鬚,現在的“龍鬚麪”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這天剃頭理髮,叫“剃龍頭”。婦女在這天還不動針線,據說是爲了避免傷龍眼。也還有以蠟燭照房子牆壁,有“二月二,照房樑,蠍子蜈蚣無處藏”之語。不過這個節日現已被人們遺忘了,但吃春餅等習俗至今還有。

4月5日前後爲清明節。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曆史。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爲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原是祭祀祖先的節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這一天開展祭掃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動。清明時分,天氣轉暖,草木復萌,人們常常結伴到郊外踏青、放風箏、欣賞春光,所以清明節有時也被稱做"踏青節"。

端午悼念愛國先人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本名“端午”。《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風土記》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認爲,它是爲紀念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而產生的。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又無力挽救楚國的滅亡,當秦國滅楚後,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羅江自沉;江邊羣衆得知,便紛紛駕舟打撈屈原屍體。爲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人把這天定爲端午節。每逢此節,民間有帶香袋、吃糉子、賽龍舟習俗。香袋錶示屈原的品德節操如馨諡藝,萬古流芳:糉子原是防止魚把屈原的屍體吃了,後成爲節日食品,劃龍船則表示去營救屈原。

農曆七月初七夜,稱“七夕”,是傳說中牛郎織女每年相會的日子。是夕,陳瓜果子於庭中,女孩子結綵縷,穿七孔針。據說先穿完者爲巧。“乞巧節”,又由於多是女孩子參加,故稱“少女節”。

中元節在農曆的七月十五。是傳說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稱“鬼節”。佛教徒這天要設“盂蘭盆”,施齋供僧,舉行誦經法會以及水陸道嘗放河燈等宗教活動。中國大約是在梁武帝時(六世紀上半葉)始設“盂蘭盆齋”的。現在,設“盂蘭盆”的在民間少見,但放河燈的習俗卻中秋闔家團員農曆八月十五爲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節最早源於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禮制。魏、晉、唐、宋以來,逐漸演變成賞月的風俗。“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據傳這個中華民族重要節日的形成與“唐明皇夢遊月宮”的故事有關。在古代,每逢中秋人們就用精製的糕餅祭奉月神;祭奉之後,全家人分吃,表示閤家團圓歡聚。這種風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重陽登高敬老重陽節爲農曆九月初九,是魏晉以後興起的節日。“重陽”、“重九”之名,肇於三國時代。主要有五種傳統習俗。一是登高,此時秋高氣爽、景色宜人,正是遊歷的好季節,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於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驅秋蚊滅蟲害。三是飲酒賞菊。農曆九月正是菊花盛開之時,觀賞千姿萬態的秋菊,喝幾盅菊花酒,也重陽節的樂事。四是食重陽糕。人們把糧食製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謂之重陽糕,而“糕”又與“高”諧音,食之謂可步步高昇。五是開展敬老活動,從古至今重陽敬老之風綿延不絕。

農曆十二月(又稱臘月)初八,俗稱臘八。早先傳說這天是釋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後來成爲民間習俗,以示五穀豐登。

民間有這樣一首俗曲;“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竈王。當中擺上一桌供,兩邊配上兩碟糖。黑豆乾草一碗水,爐內焚上一股香。當家的過來忙祝讚,祝讚那竈王降吉祥”。它反映了過去民間祭竈的情景。這天由於特別熱鬧,有人甚至認爲這是農曆新年的“彩排”,所以又稱過小年。現在儘管設有在祭竈的了,但每年臘月二十三前後賣的關東糖、至今仍是人們喜愛的傳統食品。

傳統習俗作文 篇七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跳入汨羅江的日子。爲了不讓魚蝦們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糉葉包裹着糯米,投放到汨羅江裏。並且人們也要吃糉子、鹹鴨蛋,在家門前掛菖蒲和艾草,還要喝放了一些雄黃的酒,人們還要舉行賽龍舟。這不,我們一家人帶着外婆、舅舅、舅媽、小表妹去江津中山古鎮觀看賽龍舟。

經過1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來到了舉辦賽龍舟的地方,江津中山古鎮。因上午下雨,原本在上午的賽龍舟改在了下午(下午是晴天)。爸爸見我對賽龍舟很感興趣,便滔滔不絕地爲我介紹起來:“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賽龍舟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船長一般爲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劃手。有26個劃手,1個舵手,2個鼓手,還有1個喊號子的。”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下午,我們走出客棧,來到了河邊。河邊的吊腳樓懸在岩石上。爲了遮擋強烈的太陽光,家家戶戶的陽臺頂上都掛着藍布。我們走過了石橋,繼續向前走去。

“哇!看到龍舟啦!”表妹叫道。“真的是!”你看,龍舟的顏色各不相同:鮮豔的紅、明亮的黃、黯淡黑和清爽的藍。原來,龍舟的顏色是跟據四海龍王的顏色刷的漆來定的。

我們剛一來到河邊,劃手們就出場了。喝,一個個都非常強壯。並且不同的龍舟上的人都穿着不同顏色的背心。“請參賽選手入座!”裁判員用擴音器叫道。劃手們按照序號坐好位置。“1、2、3!出發!”

頓時,鼓聲大作,觀衆的喊聲和運動員的呼聲匯成一遍,響徹雲霄。參賽隊員們用力把木槳向後劃。緊接着,船慢慢地移動起來漸漸地,漸漸地,每條船都越來越快,好似漂浮在水面上看不出來一絲波紋。漸漸地,漸漸地紅色的龍舟慢慢地超過了其它龍舟。黑色的龍舟顯然是體力不足了,落後於其它龍舟。啊,只剩下30米了,25米,20米,紅色龍舟遙遙領先,藍色龍舟又追趕上來,兩條龍舟不相上下。10米,只剩5米了!呀,藍色龍舟領先了。最後我不說大家也知道:藍色龍舟贏了。藍色龍舟的劃手們下船後,都擁抱在一起,表示他們心中的喜悅。看完比賽,我念念不舍地離開了風景如畫的中山古鎮。

我覺得今年的端午節最好玩、最有趣。因爲這一次的端午節讓我領閱到了民俗風情。

傳統習俗作文 篇八

“乞巧”

前一日,女孩子取雨水井水各半,盛在碗中露天放一夜,再在太陽下暴曬半天。中午時,每人將繡花針,或用新掃帚梢代之,放在水面上,浮而不沉,然後觀看針在水中的影子。或散如花,或動如雲,或成霧形而巧妙者,認爲是“乞得巧”。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女人們不僅乞巧,還有乞子、乞壽、乞美和乞愛情的。

“卜巧”

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木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裏,乞巧活動開始後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銅錢的有福,吃到木針的手巧,吃到紅棗的早婚。

“鬥巧”

女孩子們比賽穿針引線、蒸巧悖悖、烙巧果子、做巧芽湯,以及用麪塑、剪紙、彩繡等做裝飾品等等。 誰的手藝好,誰就得巧 。七夕前,預先備好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活動開始後,手執綵線對着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即爲得巧,被稱爲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

拜七姐

在福建、廣東及東南亞一帶時興“七夕拜七姐”。這是舊時女兒家的大節日。尤其廣東,大夥兒擺七湊熱鬧,十分隆重。自漢代開始,一直到明朝都很盛行。

聽私語

夜深人靜,躺在葡萄架下、南瓜棚旁,聽牛郎、織女說悄悄話。

編鵲橋

用麥秸編織或用彩紙剪輯成一座鵲橋,配以牛郎、織女,男孩、女孩、老牛、喜鵲等,置放案頭或貼在牆上。祈禱後,拿七根繡花針,用彩色線來穿針孔,能夠一次順利穿過即爲得巧。

吃巧食

用白麪或糕面加油、糖、蜜做成各種糖果,稱爲巧食。作爲七夕的應節食品,巧食包括瓜果和各式麪點,各地風俗不一,以巧果最爲出名。巧果又名 “乞巧果子”,款式極多,《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爲“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送健繩

江南江北都有七月七送健繩的風俗。傳說喜鵲因搭橋讓牛郎織女相會,急需大量繩子,當初爲這對情人說媒的老黃牛,想起民間在端午節給小孩手腕拴彩繩以求健康,取名“健繩”的風俗,就發動人們獻繩。於是大家相約在七月初七的前一天晚上,解下孩子手腕上的健繩扔到屋頂或窗臺,讓喜鵲銜去搭橋。

扎像求福

依照牛郎、織女相會的情節,在街頭巷口用樹枝等物紮成一對青年男女像,代表牛郎、織女,在像前敬獻瓜果桃李。星河燦爛之際,若看到天河中有奕奕白氣,閃耀着五色光芒,就被認爲是牛郎織女相見的徵兆。舊時此刻要下拜,乞求牛郎、織女賜福。

傳統習俗作文 篇九

春節在人們忙忙碌碌的身影中拉開了帷幕,隨着日子的一天天推進,過年的氛圍也也越來越濃。進入二十幾號,人們已經開始收拾房子、購置年貨了。在這種熱鬧的氣氛中,讓我們成爲生活的DV,去留意每一個獨具風味的瞬間吧!Let’sgo!

“二十三祭竈天,二十四寫連對,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這種過年的順口溜我們這兒的小朋友都會說,也正體現了我們這兒年前的風俗。陰曆臘月二十三是中國傳統的祭竈王爺的日子,在這一天人們都會擺上竈糖供奉竈王爺,相傳是爲了讓竈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以求得來年的興旺和富裕。臘月二十四就要貼對聯了。這天一大早人們就開始忙着打漿糊、貼對聯,使整個家內外一新,紅紅火火,還要把“福”字到着貼,寓意“福到”。等到二十五、二十六,人們就忙着購置年貨,而且年貨中一定要有魚,寓示着“年年有餘”。

轉眼間到了除夕。除夕夜守歲是最重要的習俗。它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曾關,稱爲“饋歲”;酒食相邀,稱爲“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爲“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到了晚上零點,大家都會拿着煙花、鞭炮到院子裏去放,歡慶新年的到來,在一片爆竹聲中給沒能歸來的親人打電話問候。這真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只要在這天晚上開開心心,來年就一定能事事順心。

“七年級八年級磕頭兒”,大年七年級的早晨,人們早早起牀,穿上新衣,整裝齊發,去走親戚串門兒,給各位長輩們拜年。當然,這也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刻,因爲有壓歲錢啊!大家聚在一塊兒,叨叨家常,說說知心話,別提有多幸福啦。大年八年級則是“閨女們回孃家”的時候。這一天是母親們最開心的日子,出家的女兒回孃家,即使再遠,女兒們在定會趕回老家,與父母團聚。

“九年級初四耍球兒,初五初六跳猴兒”不用說這幾天出門遊玩的時刻。一家人一起出門,逛逛廟會,玩玩遊戲,一家子在一起真是“樂亦無窮”啊!

這樣濃的年味兒大約要持續到元宵節,過了正月十六,過年的氛圍將會慢慢黯淡下來,人們就會重新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學習中。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幾天裏,人們一年的收穫會有一個總結,新年的理想也會重新樹立。人們會在每年的春節中,有更好的收穫,更高的理想。願大家在新的一年中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