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作文600字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作文600字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作文600字1

鞭炮聲依舊那麼響亮,震耳欲聾;煙花依舊那麼絢爛,眼花繚亂。只是年味隨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

在小時候,村裏的每個孩子都盼望着過年,因爲過年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還有好玩的遊戲可以玩,但隨着時代的發展,新衣服、好吃的不再是過年纔會有。遊戲?大人小孩都鑽進了手機裏。過年都沒有了過年的味道了,好像過年除了可以收到壓歲錢以外,其它的差不多都跟平常一樣了。我也不再盼望過年、不再喜歡過年,因爲這種失去年味的過年毫無意義。

記得小時候過年,我們都會特別的興奮,因爲有好吃的好玩的。好吃的,比如:酥食、麻餅……以前這些都是媽媽在過年前幾天親自做的,但現在這些吃的都是在街上買的,沒有了媽媽味道,更沒有了過年的味道。好玩的,比如:“插秧”、“栽搖錢樹”、舞龍燈、“打耗子”。在小時候我們過年玩的最多的是“打耗子”。“打耗子”即用繩子系草鞋倒拖作“耗子”(老鼠),衆孩邊打邊問答:“中柱大哥,檐柱二哥,草鞋鼻子倒拖,問你耗子落窩不落窩?”“不落窩……不落窩要打落窩!”接着在一片喊聲中以棍追擊草鞋到主人門口討要粑粑,要完粑粑,再到下一家,一家一家走遍鄰近村寨。

“打耗子”這個遊戲是小時候每年過年我們都會去玩的遊戲,現在我們都長成了十七八歲的花季少年了,這個遊戲已不再是屬於我們的了,雖然現在村裏還是有很多孩子,但這個遊戲已經沒人再玩了,就好像一樣東西從此消失了一樣……

現在過年,孩子跟平常一樣依舊還在手機裏遊玩,大人呢?也和平常一樣,忙碌的忙碌,玩的玩。過年已不再擁有小時候的那種濃濃的年味,年味已變淡,過年還有何意義?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作文600字2

寂,一片寂靜,亮了大燈的堂屋裏,取香,上香,燃香,亮香,作揖,上香,拖着年已古稀的身體,數十年在這無鞭炮聲的除夕夜裏,獨自過無味的年。

此時我在靜坐,思緒卻已飛回到那棟老房子,回到那一個,我叫“爺爺”的人身邊。記得年到臘七之時,和爺爺一起趕集去。那天總得要起早些,天尚是矇矇亮時便出門去,銜着那小竹籃去買豆。早些去時買來的豆新鮮,熬出的臘八粥好喝。買來豆後,便把家裏的盤盤罐罐,搬到院子裏的水井旁,我搖水,爺爺洗豆。到了下午,院子裏的幾家人會聚在一起,各自拿出自家一年來收成中最好的五穀雜糧,鄰里之間相互交換,摻到了粥中去,別有一番風味!到了晚上,小火溫熬的香粥常常引得我口水直流,小小的心一晚上都不能平靜。

在臘八,是年的前兆。臘八的粥香帶來了年尾的絲絲幽香,而緊接而來的便是小年,廿四的小年起,年便是真的有了年的味道。

從廿四始,和爺爺上街去時,總會遇到一些老書生端着臺硯,持着狼毫大筆,捋開紅紙,爲求聯者書寫一副副大紅聯。偶爾還會遇上賣樹人,拖來一皮卡的常綠鬆,買來種下以祈求來年鵬程萬里,好運常來,健康比樹。小年後的每個早上,不待太陽照進屋內,我就會被爺爺和鄰居家老人的打紙聲給驚醒。曾經爺爺拿着紙月子,唸叨着“一拍三個,一張九排”一遍遍地教着我。如今,孫子連祖人都不願祭拜,何求他學會打紙?除夕前的日子,看不見那些楷正行草的手寫春聯,尋不見曾經爲千萬小朋友追捧的煙花、擦鞭、禮花,也聽不見那“篤篤”的溫暖的打紙聲……它們一起被封存在老一輩人的記憶中了。

繼續在記憶中搜索。我偶遇了幼時和母親一齊去看年會的場景,時已久遠,記憶卻似陳罈佳釀,歷久彌新。

這是大年七年級的早上,凌晨,東方的魚肚白迎來新年的晨曦時,家家戶戶便燃起了那萬響長鞭,迎接新年的到來。早早地,我著了大紅襖,新帽新鞋新形象,和父母一齊拜了鄰居家的年,踏在紅紅的鞭末子上看年會去。手裏還啃着小籠包,腳下卻不敢有絲毫的停歇,直奔區政府廣場,那兒是年會的舉行地。廣場前,政府大樓上莊嚴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其下掛了幾個大紅燈籠,更是莊嚴中透出了喜慶。沒至場開,廣場上便圍滿了人,人羣身上散出的熱氣驅走了冬日的寒風,喚來了暖陽。“鏘”的一聲鑼響,龍珠先行,神龍後動,珠龍互戲半晌,至高竿奪珠之時,人羣中更是掀起一個高潮,緊接的便是民歌賀春,晚稻大戶講經驗,村村拔河,笑容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映出過年的熱鬧與喜慶。

年味,還表現在……“老頭子,二更天了,我來換你”說着,老伴從裏屋出來,“唉,這年哪裏有年的味道啊!”是啊,年無年味,怕是味已逸散於時光的碎片之中了。在這寂而無聲的夜裏,我回味着,那記憶中的年味……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作文600字3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兒時的歌謠時刻環繞在我耳邊。年味又是怎樣的呢?

有個習俗,在吃年夜飯之前,我們會關上大門,幫鄰居貼春聯。這是老長沙特有的習俗,目的是守住家裏的財氣,不讓它跑掉。都說遠親不如近鄰啊,這就叫“關財門”,充滿了濃濃的年味

年夜飯在我們家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年味最濃的活動。在年夜飯上,我們互相交流,討論學習,聚在一起吃美食,無不體現了家的韻味。在年夜飯的最後一點時間裏,我們挨個站起來說一些祝福的話,總結即將過去的2017年。“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是大伯送給晚輩們的話,他希望我們能夠在事業和學習上能有所成就,在困難中能夠提高自己的能力。年夜飯上,不僅是我們對美食的享受,更是對知識和情感的追求。

年夜飯之後,便是自由娛樂的時間了。大人可以打麻將、看春晚,小孩可以放鞭炮、拿紅包。這個時候,又有了小孩貪玩的年味。我們可以在奶奶家的池塘裏丟魚雷,炸得水面濺起柱子一樣的水花。奶奶心情好了,便會同意我們在池塘裏釣貝殼,釣上來的貝殼,無一不被我們糟踏。等到來年春天又有滿池塘的貝殼任我們玩。

看春晚是這一天中最後的活動,是全國人民都能享受到的年味。我們坐在一起看春晚,通宵不睡,這就叫做“守歲”,祈求父母擁有更長的壽命。新的一年到來時,我們在一起倒數,一起看跨年晚會,互相祝福,最後再一直玩到早上。

年味就是這樣,有滋又有味,有形也有色。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作文600字4

春節,即農曆新年,俗稱過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七年級。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爲高潮。春節歷史悠久,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喜接福、祈求豐年爲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現在我們一談到春節定會想到各地都有訂票趕着回家的人們,春節對於中國人民來說不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種習俗,春節帶給我們的是團圓祥和、其樂融融的氣氛。歷經千百年的積澱,異彩紛呈的春節民俗已形成底蘊深厚且獨具特色的春節文化,我們心目中也一定有那些記憶中的年味兒,這些深刻的感觸和溫暖的味道一直伴隨着我們的成長。

臨近春節,人們都會興高采烈的採辦年貨,小時候的我們總是拉着媽媽的衣角充滿好奇的在集市中採購過年的貨物,我們也會得到一年中最好的禮物,新衣服、新鞋子、各種玩耍的鞭炮……當然,家裏也會充滿喜慶,“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全家人一起大掃除後還會貼年畫、貼春聯,爲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着貼門神的習慣。除夕時,媽媽會做一大桌好吃的家常菜,全家團聚在一起幸福的吃着年夜飯,然後看春節聯歡晚會。說到這兒我們又不得不提守歲了,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裏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除夕的我們總是那麼有精氣神,放着鞭炮、喜笑顏開的迎接新的一年。

隨着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長,對親情、友情、和諧、美滿的渴求更加強烈,春節等傳統節日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和關注。要大力弘揚春節所凝結的優秀傳統文化,突出辭舊迎新、祝福團圓平安、興旺發達的主題,努力營造家庭和睦、安定團結、歡樂祥和的喜慶氛圍,推動中華文化歷久彌新、不斷髮展壯大。春節,我們的節日,讓感動繼續,讓年味兒永存。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作文600字5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習俗,比如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中秋節吃月餅。現在馬上就要過年了,我們不妨說說年味呢?

過年了,家家戶戶都會團聚在一起,吃着團圓飯,分享着自己在外面的點點滴滴,分享自己一年的樂與苦,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每人的心裏面,年味兒都各有各的味兒。而我家,每逢過年都是熱熱鬧鬧的,家人都會團聚到一起。我家的年味就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就是晚輩孝敬長輩圍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菸花閃耀飄進鼻內的一股幽香;就是大人們塞給小孩子手上的紅包;就是媽媽忙前忙後做的一頓年夜飯中的餃子。

每次回到家,總是可以見到我家門前的那一對春聯,是我的外公親手寫上去的。大家都會誇讚我的外公。門口的燈籠掛的老高,一進門就可以看到家人的笑臉。可以看到兄弟姐妹們都聚集在一起說說笑笑,可以看到小朋友們在幫助大人們進行大掃除。

我媽喊着“開飯了開飯了”,不一會,桌子旁邊都坐滿了,桌子上便擺滿了大魚大肉,令人口水直流,這真是豐盛,我們家人邊吃飯邊誇讚我媽。不得不說,每到了過年,所有的煩惱事都能被拋之腦後,然後歡歡喜喜過大年。

春節那一天,我起得很早,想去探望我在深山裏的爺爺,我拿好了鞭炮和錢紙,和大人們一起進了山,走了很久終於找到我的爺爺,想在春節這一天給我的爺爺送去光明,好讓爺爺能夠回家看看。

一晃眼,春節就過了。這個春節我覺得過得很快,經歷了許多,也增長了不少見識,我認爲無論是大街小巷中來往微笑寒暄的人,或是這每家每戶與我們同時守候的同一件事,都象徵着一個獨一無二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