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農產品質量安全情況工作總結

農產品質量安全情況工作總結

農產品質量安全情況工作總結

在這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深入到鄉鎮,村,站所,園區,企業對我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情況進行了多層次,全方位的調研,總結如下:

市人大常委會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進行執法檢查以來,區政府農業農村局黨組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有具體方案,有會議安排,有檢查,有總結。重點圍繞標準化生產,“三品”(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認證,質量檢測,投入品控制和市場準入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在鄉鎮、企業(集貿市場、超市、龍頭企業)建立檢測站(室)6個,制定完善了10多種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累計建設“三品”基地近10萬畝,實現“三品”認證55家,無公害10家,有機3家,地理標誌產品1家。建設規模化畜禽飼養場(戶)30處,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比重佔到80%以上;今年以來,共抽檢蔬菜樣品2100個,抽檢畜禽樣品85份,合格率分別爲99%、99.1 %。總的看,全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總體上實現了安全生產和放心消費。

調研中,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三品”市場所佔份額較低。儘管涉及羣衆生活的農產品品牌數量已基本覆蓋全面,可以滿足生活需要,但品牌產品的生產規模還不夠大。我區品牌產品草莓,菊花,葡萄佔百分之三十。還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二是標準化生產難以得到有效落實。雖然農業標準化生產已推行多年,但是由於一些分散生產經營的農戶和攤主,缺乏質量安全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不按制度、規範、標準進行生產、加工、運輸和銷售,不按農藥施用“安全間隔期”或“休藥期”的規定採收農產品,致使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隱患。

三是優質農產品市場認可度不夠高。與大中城市相比,市場上還不能很好的體現出優質優價,多數按普通產品價格標準定位,走普通產品銷售渠道。

四是監管手段薄弱。一方面,表現爲農業執法力量薄弱。我區農業執法大隊由於人員編制少,力量較弱,加之鄉鎮機構改革後農技推廣力量減弱,自身監管服務功能缺位,已很難適應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表現爲檢測監管較弱。有的鎮辦農產品速測機構檢測人員配備不到位、設備精度差,致使存在檢測水平低、檢測比例少、時效性差等問題,難以滿足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的需要。

五是資金扶持力度不夠。目前投入的資金遠不能滿足農產品質量監督檢測、生產環境監測、品牌申報認定和市場準入檢測等公益性、基礎性工作需要,亟待建立長效投入機制。

針對存在問題的原因進行了分析。表現一下幾個方面。

一是農民的生產方式受傳統習慣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忽視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傾向。不少農民未樹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第一的思想,在生產中更多地關心成本多少、產量高低、價格貴賤、治理難易,而忽視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尤其對“產而不自食”的農產品的生產往往採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有蟲就打藥,見病就防治,缺乏必要的誠信意識。

二是分散的農業生產經營體制,影響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的組織實施。在現行的生產經營體制下,基本上是一個農村家庭就是一個初級農產品生產單位,難以形成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和社會化服務。而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最重要的環節是對整個生產過程按照標準化的生產技術規程進行全程控制,協調統一所有生產者的治理。這種分散的生產經營體制,小規模的生產經營特點,各行其是的生產管理方式,加大了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的難度。

三是落後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制約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的推廣應用。目前,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多數是家庭留守人員,科學文化素質偏低,接受新事物、新技術較慢,發生了病蟲害,有的憑經驗辦事,有的跟在別人後面防治,造成錯用、亂用、濫用農藥及其它投入品的情況屢屢發生。

四是開放的農副產品銷售市場,難以把好農產品市場銷售的准入門檻。無論是城區農貿市場,還是鄉鎮集貿市場,農產品銷售比較自由,既有批發,又有零售,還有轉手倒賣。這種農產品市場銷售主體的多元化和質量失控,既使農產品不能很好的體現優質優價,進而影響到生產經營者創建優質農產品生產品牌的積極性;又使農產品流通的市場監管難以到位,達不到安全質量標準的農產品仍可上市銷售。

五是分段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方式,增加了部門配合、無縫銜接的監管難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涉及到多個部門,執法大對尚未建立,協調起來非常困難。同時一些流動商販,以促銷藥品爲目的發佈不正確的病蟲情報,誘導農戶多買藥、多用藥,由於交易隱蔽,單靠農業部門監管難以到位。

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既是提高羣衆生活質量的現實需要,也是轉方式調結構,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舉措。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一)繼續搞好宣傳教育。更好的發揮新聞媒體的引導、傳播、監督作用,大力宣傳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相關法律和生產知識,引導農產品生產者、經營者改變傳統的生產經營方式,樹立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嚴格按標準組織生產、加工、運輸和銷售。

(二)加快優質農產品安全生產基地建設。根據農產品的生產區域,科學劃定“三品”生產基地,逐步引導農民成方連片生產,壯大生產規模,以擴大優質農產品在市場上的佔有率;同時,抓好產地環境建設,杜絕工業污染,控制減少農業面源污染,爲農產品生產創造良好生態環境。在此基礎上,要着重搞好農產品安全示範區建設,進一步提升我區農產品質量檔次。

(三)切實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首先,積極組織制訂地方特色農產品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程,讓更多的農產品生產、加工者有章可循;其次,加強對農民羣衆的指導和服務,加大農業技術推廣力度,切實將科學施肥、合理用藥的知識和技術送到農民手中;第三,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作用,通過組織化提高規模化,通過規模化促進標準化,進一步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體系,爲農民提供統一的有針對性的生產技術服務。

(四)嚴格落實市場準入制度。一方面要督促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超市和農貿市場,組織開展好質量檢測,發現問題,及時按照《食品安全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及其有關規定予以處理,把好市場準入關;另一方面,通過設立“三品”銷售專櫃或專門市場等有效形式,建立起優質農產品銷售通道,進一步推行優質安全農產品的市場專營,確保優質優價的同時,讓更多消費者買的放心,吃得安心。

(五)強化保障措施,提高監管水平。建議區政府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在財政預算中安排必要的農產品質量檢測經費,專門撥付,專項使用。要完善質量檢測網絡,整合檢測資源,優化檢測設備,不斷擴大檢測範圍和數量,提高檢測水平;要加強相關部門監督執法資源的整合利用,探索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長效執法和集中、突擊執法相結合的機制,不斷加大綜合執法、聯合執法力度;要強化源頭監管,認真實施農業投入品市場準入和備案制度,通過實行高毒農藥定點銷售,大力推廣使用生物農藥、生物肥和有機肥,推行農業投入品連鎖經營等措施,進一步規範淨化農業投入品市場,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標籤: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