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降低信貸授信風險授信案例分析

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降低信貸授信風險授信案例分析

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降低信貸授信風險授信案例分析

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授信管理工作中以案爲鏡,可以總結經驗警示教育,從而更精準,更實用的指導實踐工作。近期,在分行授信過程中就成功利用外部平臺信息以及後續深層次調查,否決一筆潛在風險較高的小額貸款。

一、案例摘要

本文將通過在貸款授信過程中,利用了“天眼”、“查詢法院被執行人信息”等外部相關網站,深層次獲取借款人以及經營企業相關信息,從而輔助授信工作的案例。旨在說明,在複雜多變的授信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平臺輔助授信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對實際工作的實用性。擁抱互聯網、大數據平臺,讓信息不對稱對授信過程造成的潛在風險降至最低,讓貸款風險儘可能向貸前轉移,這已經是新時代下,新科技革命下做好授信工作的必然選擇。

二、案例介紹

李某系我行老客戶,爲某食品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平時爲人忠厚,在當地口碑較好,配偶爲某國小教師。李某曾在2014年,2016年,2017年三次在我行貸取一年期商戶保證小額貸款。期間均還款正常,無逾期記錄,是我行的優質老客戶。2018年4月,該客戶再次向我行申請商戶保證貸款30萬元,提供兩名保證人(保證人爲當地事業單位職工),貸款用途爲原材料採購。隨即信貸客戶經理到該經營場地進行了現場調查,並仔細查閱了近期的訂單,銷售記錄等情況,並隨後在我行企業徵信系統內查閱了該企業徵信。最後調查結論爲該企業目前經營正常,擔保人符合條件,企業徵信良好,基本符合我行授信條件。信貸客戶經理便很快向授信部提交了調查報告。在貸款審查過程中,審查人員在“天眼”查詢網站中查詢該企業信息時,發現李某正牽扯在一筆合同糾紛案件中,由於李某拖欠廣東某公司食品包裝盒貨款3.5萬元半年之久,2018年3月,李某被該公司起訴,現法院已經判決李某限期履行債務。

發現借款人涉及法律訴訟,隨後信貸客戶經理便進一步跟借款人覈實了情況,面對我行工作人員的不斷追問,借款人最後承認,今年市場行情不好,公司經營週轉十分困難,自己暫時無力承擔對外債務,同時,信貸客戶經理深入瞭解得知,借款人民間債務高達十幾萬,我行隨即便否決了該筆貸款申請。

三、案例分析

上述案例就是由於信息不對稱,從而導致逆向選擇以及機會主義行爲。幸好我行授信管理工作者充分利用外部平臺及時發現了問題,最終以問題爲導向攻破借款人僥倖心理的防線,從而避免了貸款資金損失的風險。

案例中提到的借款人李某,在我行實際業務操作中,很具有代表性,像這樣多年跟我行合作,熟知我行具體業務操作流程,且以往還款情況較好的客戶較多,容易給信貸人員造成思想上麻痹大意,從而在新的授信過程中造成主觀上不夠謹慎、小心。

該案例中,信貸客戶經理確實基本做到了盡職調查的義務,文中提到,客戶經理確實查詢了該公司的企業徵信,但還是未能將風險徹底暴露。這裏面牽扯一個很大的風險點,我行企業徵信系統對於企業徵信更新具有滯後性,這就是該案例中在“天眼”查詢網站中查到的信息卻未在我行企業徵信系統內查詢到的原因。

案例中,當事實問題擺在借款人面前時,很顯然,借款人僥倖心理的防線被攻破,和盤托出了經營的真實情況。假設,我行並沒有找到借款人痛點,直接跟其瞭解情況,肯定不會產生預期效果。因此,如何通過問題導向找到借款人痛點,戰勝其機會主義的心理也是信貸貸前調查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

四、思考與啓示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對於經營信用跟風險的銀行業來說,也許一個小小的風險隱患,就可以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在複雜而又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如何儘可能將貸款風險前移,充分將風險暴露在貸前。需要相關工作者持之以恆總結經驗,提升能力。

他山之玉可以攻石。只有用開拓性、創新性思維去開展、思考工作;用開放性的心態去擁抱互聯網、大數據,將已知的信息充分掌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數據分析、判斷是否決定授信,善於綜合分析各種數據,儘可能爲授信降低風險。

我國經濟正處於調整期,金融進一步去槓桿,企業融資難度加大,融資過程中道德風險進一步攀升。如何在新經濟形式下,更好把控風險,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就是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平臺,儘可能蒐集價值信息,從而爲授信管理提供最可靠、最全面的信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