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經濟論文

以風險投資視角解析銀行授信業務初探

根據筆者的授信業務實踐,結合所掌握的風險投資知識與技術,遵循“理性、穩健、審慎”的風險管理理念,以對X行可持續發展和對股東價值最大化高度負責的態度,本文企另闢新徑,以風險投資視角來解析銀行授信業務。以期拋磚引玉,共同探討授信業務發展和風險管理之策。

以風險投資視角解析銀行授信業務初探

一、對行業的理解、分析與選擇

任何行業都有優秀企業,優秀行業也有劣質企業,這是事實。但是,風險投資一般都傾向於自上而下的篩選方法來進入投資領域,即採用“精選賽道,再找選手”的准入路徑。這種方法的最大優點就是能保證不犯方向錯誤,所選行業大都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也屬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根據風險投資的目標偏好,投資人所選行業一般都或具高成長性,或有強穩定性,或商業模式將引發突變等特色與潛質。商業銀行角色不同,在對行業的選擇與追求的目標上自然與風險投資也有很大區別。在遵循三性原則前提下,就追求的經濟目標而言,我認爲,目前的商業銀行是介於風險投資商與政策性銀行之間的一類金融機構,既不能以少量項目的高收益來覆蓋其他項目的高風險,也不能以保本微利爲經營目標,而降低對股東利益高回報的合理追求。既然如此,筆者認爲,商業銀行在授信政策選擇上,就必須兼顧行業特色與發展前景,除要結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域經濟特點來進行行業准入和優選外,在制訂行業授信指引時還應充分借鑑和運用風險投資領域對行業的發現視角,結合商業銀行授信的實踐經驗來準確把握授信對象。簡而言之,以風險投資視角來看,就是要選擇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或行業週期性弱,現金流穩定或在產業變遷中新的商業模式形成帶來巨大機遇的行業作爲優先支持對象。儘管目前還無法作出後評價,但依筆者觀察,華夏銀行的平臺金融算是對新興行業授信轉型方面所作的嘗試。經濟結構與活動方式變化了,我們應該也可以在這些方面作出一些探索。

二、企業的地板與天花板在哪裏

風險投資十分注重被投企業的當前市場位置和未來發展空間,即地板和天花板。企業的最低產能、最小銷量、最保守市場估計等因素的影響,能否保障現金流對還款的充足支持,這是我個人理解的授信業務中企業地板的概念。同理,我們在做授信分析時,也應該深入分析企業的天花板,那就是產能的擴張、銷量的擴大、行業的限制等因素的上限或極限對授信活動的影響。確定企業地板和天花板的過程,是計算企業經營活動量本利關係的重要前提和依據。如果沒有地板,別說追求授信最佳綜合效益,恐怕連收回本金都會很困難,這樣的業務是做不得的。尋找天花板則是確定借款人債務承受額之後,如何確定授信總量與其量差關係的過程。沒有天花板或其很高,理論上企業可以無限做大,不超過債務承受額的前提下,授信總量就可以與企業經營需求同步擴充、增加。筆者在與同事敘做某火電企業授信時,跟他們講過,就單一發電企業來講,由於准入壁壘的嚴格限制及社會用電的剛性需求同時存在,授信企業有地板,但自身產能不能無限擴充,故其上網時數、發電量和主營業務收入等都有天花板,X行授信總量的測定和全部金融機構的舉債總量管控就十分重要。因此,我們要求企業每年年審時均需提供股東會或董事會形成的有關全部融資上限的決議,來限制企業現金流不足時的過度負債。

三、對管理者誠信素質的評估

就瞭解到的風險投資商,無一例外地看重管理者(包括創業者)的誠信素質,其原因在於:在世界範圍內,誠信是管理者最可貴的品質,在我國經濟轉型過程中尤爲重要。筆者認爲,誠信之重要性真正在於,誠信是團隊合作的基礎,是執行效果的保障,是務實興業的源泉。誠信的人,一般不會貪圖一時得失,能從長遠出發,着眼於細節,勇於從社會底層做起,注重個人和企業的信用累積。我在實踐中得出的結論是:從未違約的借款人不會突然失信,即使遇到困難,他們都會想辦法事前告知銀行,或設法渡過難關,特別是他們一般都會執着於既定的事業,不會輕易改變。這樣不懈追求的管理者遲早會償還銀行授信本息。而不具誠信意識的人,則多半有很強的賭徒心理,即使一個很好的企業也可能毀在他們手上。銀行授信安全從何談起呢?但目前我們除了利用徵信系統信息之外,在對管理者誠信素質評估方面還做得不夠。最主要的表現:一是沒有通過廣泛的細節收集,藉以發現管理者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行爲;二是缺乏對管理者歷史表現的回溯調查,一般在授信調查中都寫得較爲籠統抽象;三是受環境制約較多,缺乏第三方調查評估,調查人也往往不具獨立性;四是評估對象過於單一。筆者認爲,管理者誠信評估對象應該是一個羣體,而不是少數幾個獨立的自然人或所謂的幾個掌握實權的特定對象。因爲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充滿變數,如果在評估中漏掉了某個看似不太關鍵的對象,而一旦這個對象掌握了最高權力的時候,銀行的授信就可能受到威脅。工作實踐中這樣的事我們碰到過不止一起,故在此作出專門風險提示。筆者的建議是,調查要全面,重點要突出,結論要詳細。這樣纔有利於授信決策。企業的誠信表現大都是依附於管理者履職而形成,其評估機理與對管理者的評估並無太大區別,這裏不再贅言。

四、對商業模式獨特價值的發現

商業模式是什麼?筆者認爲最經典的表述是:利用獨特的盈利模式和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公司具有比較優勢的客戶價值。傳統產業也好,新經濟也罷,能賺錢的都是具有與衆不同的商業模式的。閻焱在談到投資陳天橋的《傳奇》遊戲時,就特別講到盛大的商業模式非常好,因爲除管理到位之外,公司產品的可擴充性非常強,而且單位邊際成本非常低。一強一低,意味着什麼?模式好,能賺錢。那麼對商業模式的分析究竟對我們敘做授信業務有什麼指導意義呢?筆者認爲主要在於三個方面:一是有利於準確把握借款人的行業位置和在產業鏈的哪端何級,從而營銷合適的授信產品;二是有利於確定借款人的利潤和現金流來源。利潤和現金流從何而來,應該是授信業務最應該關心的問題之一;三是有利於深入分析借款人還款來源的保障程度。這些年,火電行業整體虧損較爲嚴重,而我們銀行比較賺錢,在與企業交流的過程中,他們開玩笑說:我們就只給你們打工。我說:你的財務費用比例並不高,而且自身沒有造血功能的時候也離不了我們呀,關鍵是商業模式的差異,這是制度形成的體制瓶頸。火電靠一次能源煤發電上網,“市場煤計劃電”的商業模式決定了你賺不了錢,是體制問題,而我們銀行,國家給存款和貸款定價,差價比較大,不發生經濟危機,一般都能賺錢,所以盈利能力很強。我舉這個例子,僅供讀者參考,希望有助於授信工作者在實踐中加強對商業模式獨特價值的分析。

五、退出機制的路徑設計

一)風險投資的一般退出機制:上市、併購和管理層收購等,是常見的可選路徑。隨着經濟轉型持續推進,相信今後還會出現更多的風險投資有效退出機制。

二)銀行授信可借鑑的退出方式:我個人認爲,到期收回、分年壓降、他行承接、分散轉移、轉換融資平臺、資產證券化等是目前較爲可行的銀行授信退出方式。方式多種多樣,但關鍵是要選擇或考慮極端情況下以適當方式能有效退出。

三)銀行應高度注意的幾個要點:

一是退出機制應預設在先。不能等到風險臨近即將形成損失前採取風控措施,這是銀行授信體制不成熟的表現,這種非理性經營在系統性風險降臨時也必然會受到懲罰。

二是堅持多路徑退出方式設計。這是降低風險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如果退出方式過於單一,則當單一方式退出條件不成立時,銀行授信風險就會急劇擴大,逾期、不良、損失,就會是必然結果。因此,銀行在敘做授信特別是對維持份額或壓縮退出類項目授信時,至少要考慮兩種以上切實可行的退出方式,從而防範風險演變爲實際損失。

三是如果預判無法退出,最好不予授信。即使是對可長期支持的企業也應該基本堅持這一原則。因爲退出不暢,不僅成本高,風險大,而且往往得不償失,多年收益最終喪失殆盡,授信業務價值是極低的。當然,對可持續發展程度高的行業或企業,不應過早強調或預設退出,但產業政策變化快,產業發展也有其嬗變規律,銀行作爲經營風險的特殊企業,除支持經濟增長而外,還負有充當經濟穩定器和保護存款人利益的雙重責任,應以爭取每筆授信業務成功爲最佳目標,故不可忽視對授信業務退出機制和方式的鋪設和長遠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