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廣州地區單身青年婚戀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廣州地區單身青年婚戀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廣州地區單身青年婚戀調查報告 篇一

(一)36000人,約佔全市總人口的16%。隨着城市化的推進,青壯年人口流動性增強,老年人口呈現出基數大、發展速度快,老齡化伴隨空巢化的特徵,因喪偶等原因獨居的高齡老人比重也相當高。據統計,集安市現有空巢老人2460人,城區三無老人109人。人口老齡化勢必引起家庭規模和家庭結構的變化,使傳統的家庭養老和照料功能不斷弱化,社會化養老服務需求激增。據調查,集安市城區約85%的老人有享受居家養老服務的意願,約15%的老人想入住老年公寓,所有老年人都希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在養老觀念上,正在由養兒防老向國家養老轉變;在養老形式上,正在由家庭化向社會化、普惠化、均等化轉變。

(二)養老服務機構得到改善和發展。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發展養老服務業,制定出臺政策措施,加大資金支持力度,使集安市養老服務機構管理體制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有了較大改善和提高。從XX年開始,集安市先後投入建設資金1921萬元,對全市農村敬老院進行新建和改擴建,總建築面積達14332平方米,新建牀位812個,極大地改善了五保老人的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XX年,根據省民政廳、省編辦《關於全省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依照事業單位法人登記有關問題的通知》精神,將全市農村敬老院統一更名爲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並納入依照事業單位管理行列,完成了由敬老院到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的過渡,理順了農村養老服務機構管理體制,進一步增強了公辦福利機構承載能力,提高了五保老人入住率。目前,全市公辦收養性養老機構已達12個,養老牀位1000餘張;民辦養老機構3所,牀位280餘張。

(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逐步啓動。從XX年起,集安市加大了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力度,共建設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10所,建設日間照料中心12個,日間照料牀位50張。爲了提高養老服務水平,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統一配備了電腦、電視、電話、牀、桌椅及老年人文化、娛樂用品,併爲每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配備了3名專職工作人員。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免費對外開放,城區老年人均可來此休閒娛樂,豐富了城市老年人的業餘生活。日間照料中心以社區服務中心爲依託,由社區爲高齡、失能老人提供簡單的生活照料服務。由日間照料中心爲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等方面的服務,集中了傳統家庭養老與機構養老兩方面的優點,讓老年人在自己生活的社區就可以享受到方便的社區福利服務,既減輕了老年人及家庭的經濟負擔,彌補家庭養老的不足,又節省了養老福利資金的投入。全市社區服務的工作規範、服務標準、人員培訓等方面的工作也在逐步探索。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總體上看,集安市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尚處在起步階段,養老服務設施規模較小,服務水平較低,與當地人口老齡化步伐日益加快、社會養老需求不斷攀升的客觀要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一是宣傳力度不夠,認識不到位。從目前情況看,養老政策的宣傳還不夠主動,居民羣衆對社會化養老的有關政策知之甚少,很多人不知道社區有居家養老服務站和日間照料中心。有些部門對社會化養老的重要性、迫切性以及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認識不足,致使社會化養老仍處於自發的、無序的發展狀態。市裏雖然成立了各部門參與的老齡工作領導機構,但各部門往往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很難形成合力,發展社會養老服務仍是民政部門熱,其他部門冷。由於沒有形成必要的輿論氛圍,導致居民羣衆參與社會養老的積極性不夠,參與率不高。

二是社區養老服務發展緩慢,資金投入不足。雖然建立了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和日間照料中心,但能夠得到上門護理服務的老年人比例很小,所提供的服務僅限於生活照料層面,鮮能給予老人精神慰藉,而且從業人員嚴重缺乏,更少有專業培訓,總體服務水平較低,只靠社區幹部和志願者難以更好地承擔爲老年人服務的需求。由於財政困難,政府在養老服務業發展方面投入太少。爲困難老人養老服務補貼政策,以及居家養老服務護理人員公益性崗位補貼政策尚未出臺;缺乏對居家養老、日間照料、緊急援助、社區服務和機構服務等養老服務的制度和標準。由於投入資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養老事業的發展。

三是農村養老服務體系缺失,民辦養老機構發展滯後。一方面,農村青壯年大量外出務工,導致贍養脫離,空巢老人現象嚴重,生活照料缺失問題普遍存在。而農村養老服務機構發展相對落後,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主要面向五保老人。集安市11個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普遍存在設施簡陋、功能單一問題,還停留在救助式的供養和運行模式上,服務內容僅限於吃、住等簡單的生活照料服務,生產活動和文化娛樂活動難以開展,生活氣息沉悶。另一方面,民辦養老機構發展相對滯後,集安市目前僅有3所小型民辦養老機構,衛生條件相對較差,其養老服務水平及服務功能較低,遠遠不能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及生活需求。由於對優惠政策理解不深、對養老市場瞭解不透、對福利事業關注不夠等原因,民間資本進入社會化養老服務事業的速度遲緩。“民辦公助”的政策沒有真正落實,民營養老服務機構的發展步履艱難。僅靠政府的有限投入,很難使社會化養老事業有快速的發展。

四是管理機制不健全,養老隊伍素質偏低。全市社會養老機構在管理機制上、制度建設上、服務標準上還存在一定差距,服務規範、行業標準和市場監管等亟待加強。社會養老的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養老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導致管理能力弱化,服務水平低下。目前,集安市社會養老機構多半管理及服務人員是聘用的下崗人員或家庭中的閒置人員,特別是民辦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多數是從社會上隨意招收的,文化水平和服務素質參差不齊,缺乏基本的護理知識和技能,尤其是專業人才十分匱乏。由於養老護理工作待遇低、保障差、不穩定,加上觀念上的原因,社會上很多人不願意幹這種“侍候人”的事,從而導致養老從業人員偏少,很難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元化社會養老需求。養老服務公益崗位開發不夠。據調查,集安市養老服務類公益性崗位僅佔全市公益性崗位總數的3.3%,而且這部分公益性崗位人員也未全部充實進養老隊伍,導致養老服務人員嚴重不足,影響了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和養老服務質量的提高。

三、推進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社會化養老工作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走政府、社會、家庭相結合的養老保障道路。要從實際出發,按照“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市場推動”的原則,逐步建立起與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以居家養老爲基礎、社區服務爲依託、機構養老爲支撐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讓老年人安度晚年,共享美好生活。

(一)強化思想認識,提高重視程度。加大養老政策宣傳力度,廣泛開展各種敬老愛老主題教育,切實提高社會各界對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爲老服務的社會榮譽感和責任感,努力營造一個社會關心支持、個人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同時,還要做好居家老人的宣傳教育工作,逐步改變老年人傳統的生活觀念和消極的消費觀念,增進老年人對社會的認同感和信任感,消除顧慮和偏見,鼓勵更多的老年人主動融入社區大家庭,樂於接受服務。推進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不僅要發揮民政部門的主體作用,更需要各部門的密切配合,需要調動全社會參與養老服務的積極性,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整合社區服務資源,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居家養老服務涵蓋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精神慰藉等,以上門服務爲主要形式。居家養老符合大多數老年人的習慣和願望,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居家養老作爲主要的養老形式是大多數人的現實選擇。對身體狀況較好、生活基本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家庭服務、老年食堂、法律援助等服務;對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齡、獨居、失能等老年人,提供家務勞動、家庭保健、送飯上門、緊急呼叫和安全援助等服務。探索建立居家養老補貼制度,對居家養老的失能老人給予專項補貼,鼓勵他們配置必要的康復輔具,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和日間照料中心應配備能夠爲老年人提供吃、住、玩的固定設施和接送工具,養老服務人員能夠爲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提供洗衣、做飯、保潔、購物、護理、求醫買藥、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務。加快居家養老服務信息管理平臺建設,全面掌握轄區內老年人的基本情況、健康狀況和服務需求,以有效對接老年人服務需求和供給。

(三)繼續推進機構養老設施建設,夯實社會化養老服務基礎。發揮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在農村養老服務中的核心作用,在保證五保老人入住的基礎上,改造一批具備收養條件和規模的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提高對社會老人的收養能力;對個別入住率低、運營困難的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進行合理整合,空餘牀位用於收養社會老人。以農村養老服務大院爲基礎,建設日間照料和短期託養的養老牀位,逐步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轉變,向留守老年人及其他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短期託養、配餐等服務。就集安市而言,當前急需按照花園式、賓館化標準,開發建設一所集養、護、醫爲一體的城市福利服務中心,充分發揮公辦養老機構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同時,在保障基本需求、服務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推行集星級服務、旅遊休閒、文化娛樂爲一體的“候鳥式”多元化養老服務,採取“南飛過冬、北漂避暑”的方式,使入住老年人像候鳥一樣,隨着季節氣候變化選擇不同的地方養老,讓老年人在遊玩中健康快樂地享受生活,頤養天年。

(四)加大投入力度,拓寬融資渠道。堅持政府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加大對公辦養老機構的投入力度,在列入財政預算的基礎上,建立動態保障機制,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資金保障。在堅持政府主導作用的前提下,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推進市場化運作,按照“誰投資誰受益”原則,採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政府補貼、購買服務等形式,鼓勵社會資金以獨資、合資、聯營、參股等方式興辦養老服務業,充分調動社會養老投資者的積極性,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的發展。同時,鼓勵社會慈善力量對福利性、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進行捐贈,拓寬民間資本的投入渠道。

(五)完善優惠政策,扶持民營養老機構發展。要優先將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城鎮居民小區開發無論是新區建設還是舊區改造,都要預留足夠的社區老年人活動和日間照料服務場所;在已建成的居民小區,可採取置換、租賃等方式,保證社區養老服務場所需求。要加大“民辦公助”的扶持力度,研究制定鼓勵民間資本投向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的優惠政策,從土地使用、貸款貼息、基礎設施配套以及稅收減免等方面給予扶持,吸引民間資本投資興辦養老服務機構及各類老年文化體育場所和設施,吸引各商家加盟社區服務網絡,鼓勵民間資本向養老服務業聚集,促進民辦養老機構的快速發展。

(六)加強規範化管理,切實提高養老服務水平。制定完善養老行業管理服務標準,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和規定,充分發揮相關部門的監管職能,全面實行養老服務人員持證上崗,強化安全防範措施,使養老機構逐步走上規範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軌道。加強養老隊伍建設,經常開展養老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和崗位技能培訓,將養老服務人員培訓納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就業再就業培訓體系。研究制定養老服務人員優待鼓勵政策,積極引進老年康復、老年病治療、養老機構管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不斷優化人員結構。積極開展志願者服務,努力培育造就一支由黨員、幹部、學生等組成的專、兼職人員和志願者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隊伍。合理開發利用公益性崗位,增加社會養老服務類公益崗位比例,在搞好培訓的基礎上,充實到養老服務隊伍中,並適當提高其薪酬待遇,落實崗位補貼,形成激勵機制。

廣州地區單身青年婚戀調查報告 篇二

擇偶時最看重性格脾氣

不管是"80後",還是"90後",如今都已進入晚婚年齡。調查顯示,廣州地區青年人擇偶最看重的是性格脾氣(佔27.8%)、價值觀(佔13.1%)和道德品質(佔10.7%)。其中"價值觀"一項,女性要比男性高6個百分點。男性在擇偶上最看重女方的"性格"(佔64%)、"學歷才華"(佔13.8%)和"相貌身材"(佔12.6%)。

至於配偶的職業,男性最想娶的是女教師(39.1%)和"公務員"(28.4%);而女性則認爲"公務員"(29.7%)和"同行"(22.4%)最靠譜。

調查中,48.7%的受訪者認同"門當戶對"的婚姻比較幸福,"很不同意"只佔8%。同時,56.6%的受訪者把"父母之間的感情""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父母的教育水平"作爲考察對方家庭的重點因素。

調查顯示,女性最願意嫁的人依次爲"有潛在發展空間的人"(佔57.9%)、"只要自己喜歡就行"(佔26.9%),想嫁富二代的還不到一成(佔8.6%)。調查還顯示,67.2%的人不同意"可以和一個自己不喜歡但非常有錢的人戀愛結婚"的說法。此外,近七成人不認同"寧可坐在寶馬車上哭,也不坐在自行車上笑"的婚戀觀。

青年文化宮相關負責人認爲,這說明了其實大多數人在婚戀問題上更期待兩情相悅,寧願接受"有情飲水飽",也不願將錢視爲擇偶的主要標準。

可接受婚前性行爲的人不到四成

在婚前性行爲問題上,廣州地區的青年又有何想法?調查顯示,對於婚前性行爲,36.3%的受訪者認爲可"接受",20.1%認爲"不能接受",43.6%表示會"視情況而定"。

值得一提的是,"80後"比"90後"對婚前性行爲的接受度更高。據瞭解,"80後"中能夠接受婚前性行爲的比例達47.1%,比"90後"高出近20個百分點。

若配偶出軌,近半數人會"冷靜溝通"

廣州青年在面對配偶出軌時會如何處理?調查發現,對於配偶出軌的處理方式,選擇"冷靜溝通,找出原因再說"的受訪者最多,達49.9%,其中女性要比男性高5個百分點;選擇"立即分手"的也不少,佔37.6%,只有6%的'人選擇"跟蹤,找出證據再說"。

近兩成人接受裸婚

面對現有居高不下的房價,廣州青年是否要先有房再結婚呢?調查顯示,近兩成人願意選擇"無車、無房、無存款"的裸婚,"不接受"的佔32.1%,"視情況而定"的佔45.5%。

調查還顯示,在"認爲男性具備哪些經濟條件後才能結婚"的選項中,近九成女性認爲男性首先要有"穩定的收入"(佔87.73%),而"一定積蓄"和"房子"也成爲不少女性考慮的重點,認同前者的佔69.25%,認同後者的佔59.24%。

有意思的是,近六成廣州青年願"接受"婚前財產公證,其中男性比女性高13個百分點。

男性更能接受"姐弟戀"

調查發現,雖然廣州青年普遍認爲最佳結婚年齡爲25歲~30歲,但51.6%的男性願意接受配偶"比自己小2歲~4歲",54.3%的女性可接受配偶"比自己大2歲~4歲"。

在社會熱議的"姐弟戀"問題上,能夠接受這一婚戀模式的男性要比女性高出10個百分點。在老少配問題上,近四成人認爲愛情與年齡沒有關係,而且年齡越小的受訪者對此的接受度越高。同時,"90後"比"70後""80後"更贊成真愛與年齡無關。

婚戀專家:廣州青年婚戀觀較爲理性

從報告中,能夠解讀出廣州青年的婚戀觀到底有哪些特點?廣州市青年文化宮婚戀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國高級婚戀顧問胡展鴻認爲,從報告看來當下廣州地區青年的婚戀觀還是比較理性的,他們在擇偶問題上更看重性格,也更期待志同道合的伴侶。

報告中近半數人選擇以"冷靜溝通"的方式來處理配偶出軌,胡展鴻認爲這顯示出廣州青年是相當珍視愛情和婚姻的。"婚姻是一個長期性的關係,想要維繫需要付出很大的資源和努力。從這一選擇可見,現代青年願意承認婚姻不完美,這是一種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