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華州區深度貧困地區調研報告

渭南市華州區深度貧困地區調研報告

華州區深度貧困地區調研報告

 

深度貧困區域是我區脫貧攻堅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脫貧攻堅的推進力度和建設水平,直接決定着全區脫貧攻堅的整體成效和水平。8月10日—8月12日,我辦組織幹部對塬區六鎮開展了爲期3天的深入走訪調研,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一、走訪調研的背景和目的

2017年6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太原《關於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國脫貧攻堅面臨的任務仍然十分艱鉅。從總量上看,2016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4300多萬人。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平均每年需要減少貧困人口近1100萬人,越往後脫貧成本越高、難度越大。從結構上看,現有貧困大都是自然條件差、經濟基礎弱、貧困程度深的地區和羣衆,是越來越難啃的硬骨頭。脫貧攻堅的主要難點是深度貧困。深度貧困地區在2020年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難度之大可想而知。脫貧攻堅本來就是一場硬仗,而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是這場硬仗中的硬仗。我們務必深刻認識深度貧困地區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艱鉅性、重要性、緊迫性,採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舉措、更加有力的工作,紮實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

通過對深度貧困地區進行實地調研,發現共性制約問題、分析具體致貧原因、針對性地提出方法和舉措,爲區委、區政府制定具體扶持政策、落實脫貧舉措提供決策參考和實施依據。

二、基本情況

華州區是省定革命老區縣,轄1個街道、9個鎮,28個社區、121個行政村,面積1139.5平方公里,總人口3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9萬。全區分三大板塊,南部爲秦嶺山地和臺塬,中部爲中心城市,北部爲渭河沿岸平原。2016年全區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村58個,貧困人口10864戶33654人。其中山區、塬區六鎮地處秦嶺山地和臺塬地區,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落後,貧困基數大,其中貧困戶6908戶,21899人,分別佔63.5%和65%;貧困村43個,佔全區的74.1%,相對屬我區深度貧困地區。

三、貧困現狀

山區、塬區各鎮貧困人口生產生活相當困難。具體表現爲:一是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人均純收入相對較低。二是羣衆收入來源少,40%的農戶對畜產養殖和種植業上投資甚少;勞務輸出有80%以上的勞動力靠最基礎的勞務輸出維持生計。三是基礎設施狀況相對滯後,制約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四是羣衆生活習慣落後,衛生條件差。

四、深度貧困的主要成因

貧困不單純是一個經濟概念,而是社會經濟、文化、自然現象的綜合反映。貧困的原因也有表面原因和深層原因。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需要找準導致深度貧困的主要原因,採取有針對性的脫貧攻堅舉措。

(一)貧困的表面原因

1、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滯後。深度貧困地區生存條件比較惡劣,自然災害多發,地理位置偏遠,地廣人稀,資源貧乏。

2、社會發育滯後,社會文明程度低。由於歷史等方面的原因,許多深度貧困地區長期封閉,同外界脫節,人口出生率偏高,生病不就醫、難就醫、亂就醫;不少羣衆安於現狀,脫貧內生動力嚴重不足。

3、經濟發展滯後,人窮村也窮。深度貧困村發展產業欠基礎、少條件、沒項目,少有的產業項目結構單一、抗風險能力不足,對貧困戶的帶動作用有限。

4、生存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落後。貧困村的共性是自然條件相對差,如土地貧瘠且耕地面積少,交通不便,資源貧乏。具體到山區、塬區6個鎮,這種情況似乎更爲突出,相當一部分貧困戶居住在山溝裏,可耕地少,農民依然沿用着原始的耕作方式。加之信息閉塞、物流不暢,加大了生產生活成本的投入。

6、產業結構單一,調整難度大。許多農戶只求溫飽,不求發展,由於缺乏技術,管理粗放,受自然災害和市場波動的影響,對種糧有安全感,而對產業結構調整缺乏信心。

7、資金投入不足,阻礙經濟發展。各級政府對貧困地區的資金投入,主要用於基礎性,公益性的基礎設施建設上。貧困農戶個體缺乏自我積累,對致富產業的投入甚少,導致產業單一,羣衆收入增長緩慢。

(二)貧困的深層原因

1、文化貧困。文化貧困隱蔽在經濟貧困背後,經濟貧困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文化上的愚昧。知識水平是人們的一種基本素質和基本技能,有文化的農民,往往能迅速掌握各種新技術與經營手段,從走訪調研看,凡是富裕的農民,大多是從事多種經營的,多種經營手段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靠的是文化基礎,而貧困者則於經營管理,這種差異與文化知識程度關係密切。

2、價值觀貧困。由文化貧困而產業的價值觀貧困是導致經濟貧困的又一重要因素。在經濟社會生活中,貧困人口有根深蒂固的“守常”觀念,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社會參照系過低,這種特殊的心理狀態和價值觀念是貧困者特定的思想觀念,束縛他們的發展,同時也容易成爲導致新貧困的原因。此外,懶惰的人生態度,落後和消費觀念等,都是價值觀貧困的集中反映。

3、自然經濟的束縛。貧困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經濟的束縛,有啥種啥,無的放矢,順其自然,導致產業結構單一,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這是貧困戶的共性,從走訪調研情況看,貧困戶光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只抓普通產業,不抓以經濟林和勞務輸出爲主的多種經營。

五、走訪調研的對象

調研對象:我區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薄弱、貧困人口基數大、貧困程度深的塬區六鎮。

六、工作措施

自2016年來,我區紮實開展十大工程,全力以赴拔窮根,十大工程:一是實施特色產業發展工程。探索打造“支部+“三變”+公司+貧困戶”模式,積極發展貧困村集體經濟,大力推進產業扶貧,每個貧困村均成立集體公司,制定了《華州區產業扶持辦法》《產業脫貧示範點創建工作方案》,明確了農口部門以及各街鎮的工作任務。是實施就業創業工程。開展“春風送崗位”“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等就業援助活動8場;2017年計劃開展就業培訓20次,培訓人數1515人,目前已完成培訓17次,培訓人數1167人;計劃安排公益性專崗202個,目前已落實52個。三是實施易地搬遷工程。“十三五”期間,全區計劃安置貧困戶1798戶6202人。四是實施生態扶貧工程。向貧困羣衆發放生態補償補助資金,將部分貧困羣衆安排在護林員、防火員等生態公益崗位上,同時在植樹造林、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設中優先招用貧困羣衆,解決部分人就業問題。五是實施教育扶持工程。組建學校發展共同體,採取“優質學校+薄弱學校”的方式推動薄弱學校“脫貧”。六是實施健康扶貧工程。開展“千名醫生包聯因病致貧家庭”活動,組織醫療機構779名醫生結對包聯因病致貧家庭,實行先診療,後付費,緩解了貧困戶住院的經濟壓力。七是實施社會保障兜底工程。按照“應兜盡兜、應保盡保”的原則,將特困人口全部納入農村“五保”,對無勞動能力的特困羣體實現兜底脫貧。八是實施社會關愛工程。摸排貧困家庭留守兒童、婦女、老人和殘疾人等底數,逐戶建立家庭信息檔案,搭建家庭、學校、街鎮銜接互動的關愛服務平臺,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特殊羣體關愛工作。九是實施財政專項扶貧工程。嚴格規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和槓桿作用,撬動更多金融資本、社會資金參與脫貧攻堅,重點實施產業開發與產業發展。十是實施貧困村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將山區、塬區43個貧困村全部納入美麗鄉村重點村建設,進行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類項目建設。同時,大力開展環境專項治理活動,實行“五堆”清理、“六項”整治,改變了村莊“髒亂差”的舊貌。

我們將圍繞我區深度貧困地區,緊盯脫貧目標任務,進一步夯實責任,創新思路,強化措施,真抓實幹,不斷提升脫貧攻堅工作水平,如期完成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任務。

 

          渭南市華州區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

                   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