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廣州天津武漢深圳等地社區建設現狀的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第一篇:廣州天津武漢深圳等地社區建設現狀的調研報告

廣州天津武漢深圳等地社區建設現狀的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文章標題:廣州天津武漢深圳等地社區建設現狀的調研報告

〔內容摘要〕和諧社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石,本文通過對廣州市等地社區建設現狀的調查,了各地的社區建設經驗並提出了社區建設的發展趨勢。〔關鍵詞〕和諧社會社區建設現狀和趨勢黨的十六屆四中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命題,而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或切入點是構建和諧社區,因此社區建設成爲目前各界關注的焦點。同時社區建設又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目前仍處於開創階段,全國各地的作法和進展也有所不同。六盤水市政府、貴陽市政府、武漢市政府駐穗辦組成聯合調查組,通過對廣州市的社區建設情況調查,結合其它城市的做法,了各地的社區建設經驗並提出了社區建設的發展趨勢。一、當前各地社區建設的現狀社區作爲社會生活的基礎平臺,直接爲人民羣衆的生活服務,各類矛盾反映比較直接和敏感。作爲社會的基本單元,社區和諧是整個社會和諧的基礎,創建“和諧社區”,就是要通過社區這一基礎平臺,關心和幫助困難羣體,化解各種社會矛盾,維護社會治安,保持社會穩定。(一)各地社區建設的主要做法80年代中期,民政部曾在全國範圍內發起了圍繞民政範圍開展的社區建設運動。90年代初,針對城市基層政權和基層組織職能弱化問題,又提出了在城市開展“社區建設”的思路,並在北京、上海、天津、瀋陽、大連等地開展了試點。爲了適應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轉型需要,2014年11月3日,民政部又發出了《關於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把社區黨建、社區民主建設、社區服務、社區管理、社區治安、社區衛生、社區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納入到社區建設之中。隨後全國各地就社區體制創新、社區服務內容、服務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出現了整體推進的可喜局面。——廣州近年來實施了“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積極探索社區建設和服務社會化的途徑,服務內容從助殘扶困等民政部門的傳統範圍擴展到了文體娛樂、計劃生育、青少幼服務、下崗再就業、便民利民等非民政業務範圍。服務方式則包括無償服務、非營利低償服務及廉價的有償服務等。按照“屬地管理”和“責權利一致”的原則,制定了《關於加強街道的意見》。對街道職責、事權、經費、編制、監督等五方面的內容重新作了定位和調整,以居民爲基礎,以社區建設和城市管理爲重點,對街轄內地區性、社會性和羣衆性行使組織領導、綜合協調、監督檢查職能。在社區管理體制創新方面,目前尚在試點階段。如黃花崗街擬將現有的水蔭南、北、西三個社區合併成一個社區,合併後的面積爲0.804平方公里,管轄戶數爲5096戶,戶籍人口爲16768人。社區管理機構調整設置爲“兩委一中心”,即社區黨委會(是黃花崗街道黨工委下屬的黨組織,在社區起領導核心作用);社區居委會(是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社區居民自治組織);社區政務中心(是街道辦事處派駐社區的機構,主要承擔區政府職能部門和街道下移社區的各類行政,配合居委會搞好社區管理和服務)。——天津的特點是從細節入手。該市從2014年起抓了城市衛生資源調整,提出了“抓兩頭,調整中間”的思路,一頭是貼近羣衆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一頭是按區域規劃和學科建設爲依據重新組合的醫院,醫療服務實現了小病在社區,大病上醫院的目標。城市衛生資源調整項目啓動4年來,全市城區遍佈社區衛生服務網,已有80%的家庭享受到六位一體的社區衛生健康服務。天津市2014年20件實事之一的舊樓區綜合整修也全部完成。這項使二百萬人受益的民心工程,共整修舊樓區572爿,1400多萬平方米。受益居民達55萬戶、200萬人。在舊樓區綜合整修中開闢文體活動場所110多處,新增商業便民服務設施603個。——武漢社區建設的最大特色是積極轉變政府的職能,將權力重心下移,強化社區功能,創新社區運行機制,建立了"五個結合"的模式。一是將社區的調整劃分與社區的組織建設結合起來,形成了較爲合理的社區區域概念和健全的社區組織體系;二是將社區體制改革與建立社區服務設施網絡結合起來,形成了社區服務的網絡化;三是將加強社區建設與轉變政府職能、理順關係有機結合起來,初步形成了“政府依法行政、社區依法自治”的城市基層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四是將加強社區組織建設與發展社區建設各項實體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滿足社區居民多方面要求的服務體系;五是將加強社區者隊伍建設與制度建設結合起來,形成了社區規範化良性運作機制。——深圳市創造了“鹽田模式”,將政府職能從社區居委會中完全剝離出來。社區居委會成爲社區的議事機構,屬於居民權益保護性機構,對於社區的公益事業和公共事務進行調研、決策的監督,成爲真正意義上的羣衆自治組織。社區站從社區居委會中分離出來,作爲街道辦事處設在社區的辦事機構,其主要職責是承辦

政府職能部門在社區開展的治安、衛生、人口、計生、文化、法律、環境、科教、民政、就業、維穩綜治和離退休人員管理等,以及其他由各區政府確定需要進入社區的事項。形成了社區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區民政局)——街道社區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社區站的垂直管理體制,使政府的職責、任務、資金、人員等通過一個口子下達到社區站。社區居委會成員與社區站人員不能交叉任職,相應引入了政府僱員制,社區站的人員都是由政府部門組織專門考試錄用的政府僱員。通過試點經驗,今年2月22日深圳市委、市政府正式出臺了《深圳市社區建設試行辦法》。制定了社區管理體制、基礎設施建設、社區人員管理、經費投入等方面的規範。(二)國外社區建設的主要做法及經驗歐美國家的社區建設至少先行了30年。他們的做法和經驗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政府高度重視社區建設規劃;第二、政府、社區和民間組成健全的機制和組織體系;第三、非政府非營利組織的作用不可替代;第四、社區參與廣泛,自治和自助能力不斷提高。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社區服務注重困難羣體。包括爲老年人和殘疾人提供照顧,爲學前兒童提供保育,爲失業者提供職業培訓和職業介紹服務並進行家庭企業諮詢,爲無家可歸者、單親家庭提供住房支持,爲婦女兒童提供保護服務,爲低收入個人或家庭提供資助,幫助移民或難民迅速融入本地社會、實現本地化。服務的方式有:①設施服務。②外展服務,又叫走出服務機構的服務。服務的提供者主要是社區中介組織或非營利機構,也有私人機構。服務資金絕大部分來自政府撥款,部分來自服務收費。2、社區文化提升社區形象。社區文化是美、加兩國社區建設中普遍開展的內容,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他們認爲,開展社區文化有利於促進人的智力開發和增強人的活力,有助於培養自尊和力量,從而改變自己、改變環境,創造祥和的氣氛,塑造社區的形象,修補和完善社區的社會結構。兩國開展社區文化的形式很多,主要是利用社區內的各種文化設施組織開展文藝、教育、科普、體育、娛樂等活動。3、社區治安列爲新的警務。社區治安是社區居民最爲關注的事情。在美、加兩國,社區治安是一種新的警務,其功能爲:(1)控制犯罪。(2)向處於危難中的人提供快速援助。(3)改善警民關係。通過加強社區治安,實行羣防羣治,健全社區治安防範體系,消除社區內各種不穩定因素。二、目前各地社區建設中具有共性的幾個問題(1)管理體制不順。一是由於城市規模急劇擴大,政府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很多都需要依託社區才能得到落實和加強,居委會往往被上級職能部門當作其下屬機構,具有嚴重的“行政化”傾向。二是作爲基層自治組織的居委會偏離了其本身的自治性質和功能。三是社區組織的作用以及凝聚力、號召力比“單位”遜色得多。(2)法律體系滯後。目前街道所依據的法律規範是1954年制定的《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居委會所依據的法律規範則是1990年頒佈實施的《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前者距今已有50年。街道辦事處在對象、任務、機構設置、職能和人員編制等諸多方面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於制定時間較早以及社會變革和轉型加速,這兩部法律已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協調、高效的城市管理機制的形成。(3)資源整合難度大。一方面由於以往城市建設中沒有將社區本身及社區服務所需的硬件設施納入統一規劃和建設,因此可供社區整合的硬件資源十分有限,相應的服務內容、服務方式及服務質量等軟件建設很難付諸實施。另一方面,城市基層管理的事項和內容急劇增多,但基層卻沒有相應的人、財、物資源的調配權,“費隨事轉”的原則也並未落到實處,責重權輕,許多管不到位,只能窮於應付。(4)政府公共投入不足。據測算,公共投入中教育和衛生醫療這兩項的投入佔gdp的比例,世界上最高的是瑞典等北歐國家及古巴,爲15%到17%左右。其次是英、美及日本,爲12%左右。第三是意大利等國家,爲9%到10%左右。而我國是4.5%,低於印度的5%。造成公共投入較少的原因,一是政府職能向公共型、服務型的轉變不到位。二是目前對政績的考量缺乏完整、科學的指標體系。三是龐大的公務員隊伍消耗了大量財政資源,公共投入顯得捉襟見肘。(5)多數人對社區缺乏認同感和歸屬感。首先,許多居民有困難、有問題仍然習慣找單位,在許多居民看來,社區難以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其次,缺乏文娛、體育等方面的交往場所,鄰居間老死不相往來,嚴重缺乏交流與溝通。再次,長期以來對社區居委會的行政化、集權式管理,使其喪失了獨立性和民主政治的氛圍,致使居民對社區建設的參與意識不強,這是目前社區民主政治建設的一個瓶頸。三、社區建設的發展趨勢(一)構建和諧社區的目標要求1、和諧社區內涵。黨的十六大提出建設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是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內我國社區建設的總體目標。民政部提出了一個到2014年階段性目標:一是加強社區黨的組織和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建設,建立起以地域性爲特徵、以認同感爲紐帶的新型社區,構建新的社區組織體系。二是以拓展社區服務爲龍頭,不斷豐富社區建設的內容,增加服務的發展項目,促進社區服務網絡化和產業化,不斷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三是加強社區管理,理順社區關係,完善社區功能,改革城市基層管理體制,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社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四是堅持政府指導和社會共同參與相結合,充分發揮社區力量,合理配置社區資源,大力發展社區事業。上述目標要求是現階段社區建設的總體依據和指南。作爲一個和諧社區,應具備以下要素:一是管理有序,二是服務完善,三是環境優美,四是安全文明,五是文化活動豐富。2、社區建設的規模與硬件設施的要求社區規模的劃分主要根據是有利於服務和管理、有利於居民自治、有利於資源開發利用,並考慮地域的獨立完整性、居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等因素。小區規模可大可小,《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要求一般在一百戶至七百戶的範圍內設立。深圳市根據目前城市現狀,規定每個社區常住人口規模一般爲1萬至2萬。並規定在2014年以前,深圳市社區的辦公和服務設施如社區居民委員會和社區站、黨員活動室、社區警務室、社區綜治辦、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星光老人之家、社區圖書室、戶外文體廣場面積都應達到相應標準。(二)推進和諧社區建設的建議1、確立管理體制、推行基層民主自治。社區管理體制的建立是城市管理和基層政權建設的重要基礎。經過各地近幾年的試點和經驗,目前已創造出如深圳鹽田模式等相對成熟的體制,就是以社區黨組織領導爲核心,社區居委會的民主自治爲基礎,社區政務服務爲保障,這種“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符合目前國情,是各地政府現階段重要的參照。(2)調動公衆參與意識。社區建設是一項艱鉅而複雜的系統工程,除了要靠黨和政府的領導,還要靠社會力量和全體公衆的積極參與建設美好家園、創造幸福生活、實現社會和諧的社區建設。(3)調整政府與社會的關係。如果說改革開放20多年來經濟能夠持續快速發展,主要得益於比較好的處理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的話,那麼,要建設和諧社會的關鍵則是要處理好政府和社會的關係。政府職能轉變的重點應該是公共意識和服務意識的確立,以及相應的體制改革及運行機制的建立。尤其是要通過加大對公共服務項目的投入等手段來推進各類社會組織的發育,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提供社會服務中的作用。(4)逐步完善相應的法律體系。今後的社區將是一個由行政組織、社會團體組織、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其他企業事業組織共同參與社區管理,並相互支持、相互協作、相互吸取的組織結構。而對各組織的地位、作用、任務及職能以及各組織之間的相互關係如何界定和規範,顯得十分迫切。在目前國家尚未作出新的法律規範情況下,各地政府可以就上述需要調整的各種關係着手製定相應的條例或辦法,並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5)列入城市發展規劃。目前正是新一輪五年規劃的制訂期,鑑於社區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各地政府都會把社區建設的發展規劃納入到各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去。(6)加強社工隊伍的建設。目前社區者的整體素質與社區的實際需要不相適應。相應的解決辦法,一是對現有社工進行中短期專業培訓,提高其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增強愛崗敬業精神。二是開辦社區學院、利用現有的職業技術等教育資源開設社區學歷教育,爲今後社區者隊伍的擴充打下基礎。三是目前對社區者的補充應面向社會公開選聘。四是要制訂高中畢業生和大中專學生參與社區服務的相關制度。只有高素質的社區專業者和甘於奉獻的社區志願者兩支隊伍相結合,才能使社區的整體水平得到提升。

《廣州天津武漢深圳等地社區建設現狀的調研報告》來源於網,歡迎閱讀廣州天津武漢深圳等地社區建設現狀的調研報告。hfx

政府職能部門在社區開展的治安、衛生、人口、計生、文化、法律、環境、科教、民政、就業、維穩綜治和離退休人員管理等,以及其他由各區政府確定需要進入社區的事項。形成了社區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區民政局)——街道社區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社區站的垂直管理體制,使政府的職責、任務、資金、人員等通過一個口子下達到社區站。社區居委會成員與社區站人員不能交叉任職,相應引入了政府僱員制,社區站的人員都是由政府部門組織專門考試錄用的政府僱員。通過試點經驗,今年2月22日深圳市委、市政府正式出臺了《深圳市社區建設試行辦法》。制定了社區管理體制、基礎設施建設、社區人員管理、經費投入等方面的規範。(二)國外社區建設的主要做法及經驗歐美國家的社區建設至少先行了30年。他們的做法和經驗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政府高度

重視社區建設規劃;第二、政府、社區和民間組成健全的機制和組織體系;第三、非政府非營利組織的作用不可替代;第四、社區參與廣泛,自治和自助能力不斷提高。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社區服務注重困難羣體。包括爲老年人和殘疾人提供照顧,爲學前兒童提供保育,爲失業者提供職業培訓和職業介紹服務並進行家庭企業諮詢,爲無家可歸者、單親家庭提供住房支持,爲婦女兒童提供保護服務,爲低收入個人或家庭提供資助,幫助移民或難民迅速融入本地社會、實現本地化。服務的方式有:①設施服務。②外展服務,又叫走出服務機構的服務。服務的提供者主要是社區中介組織或非營利機構,也有私人機構。服務資金絕大部分來自政府撥款,部分來自服務收費。2、社區文化提升社區形象。社區文化是美、加兩國社區建設中普遍開展的內容,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他們認爲,開展社區文化有利於促進人的智力開發和增強人的活力,有助於培養自尊和力量,從而改變自己、改變環境,創造祥和的氣氛,塑造社區的形象,修補和完善社區的社會結構。兩國開展社區文化的形式很多,主要是利用社區內的各種文化設施組織開展文藝、教育、科普、體育、娛樂等活動。3、社區治安列爲新的警務。社區治安是社區居民最爲關注的事情。在美、加兩國,社區治安是一種新的警務,其功能爲:(1)控制犯罪。(2)向處於危難中的人提供快速援助。(3)改善警民關係。通過加強社區治安,實行羣防羣治,健全社區治安防範體系,消除社區內各種不穩定因素。二、目前各地社區建設中具有共性的幾個問題(1)管理體制不順。一是由於城市規模(好 範文網)急劇擴大,政府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很多都需要依託社區才能得到落實和加強,居委會往往被上級職能部門當作其下屬機構,具有嚴重的“行政化”傾向。二是作爲基層自治組織的居委會偏離了其本身的自治性質和功能。三是社區組織的作用以及凝聚力、號召力比“單位”遜色得多。(2)法律體系滯後。目前街道所依據的法律規範是1954年制定的《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居委會所依據的法律規範則是1990年頒佈實施的《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前者距今已有50年。街道辦事處在對象、任務、機構設置、職能和人員編制等諸多方面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於制定時間較早以及社會變革和轉型加速,這兩部法律已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協調、高效的城市管理機制的形成。(3)資源整合難度大。一方面由於以往城市建設中沒有將社區本身及社區服務所需的硬件設施納入統一規劃和建設,因此可供社區整合的硬件資源十分有限,相應的服務內容、服務方式及服務質量等軟件建設很難付諸實施。另一方面,城市基層管理的事項和內容急劇增多,但基層卻沒有相應的人、財、物資源的調配權,“費隨事轉”的原則也並未落到實處,責重權輕,許多管不到位,只能窮於應付。(4)政府公共投入不足。據測算,公共投入中教育和衛生醫療這兩項的投入佔gdp的比例,世界上最高的是瑞典等北歐國家及古巴,爲15%到17%左右。其次是英、美及日本,爲12%左右。第三是意大利等國家,爲9%到10%左右。而我國是4.5%,低於印度的5%。造成公共投入較少的原因,一是政府職能向公共型、服務型的轉變不到位。二是目前對政績的考量缺乏完整、科學的指標體系。三是龐大的公務員隊伍消耗了大量財政資源,公共投入顯得捉襟見肘。(5)多數人對社區缺乏認同感和歸屬感。首先,許多居民有困難、有問題仍然習慣找單位,在許多居民看來,社區難以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其次,缺乏文娛、體育等方面的交往場所,鄰居間老死不相往來,嚴重缺乏交流與溝通。再次,長期以來對社區居委會的行政化、集權式管理,使其喪失了獨立性和民主政治的氛圍,致使居民對社區建設的參與意識不強,這是目前社區民主政治建設的一個瓶頸。三、社區建設的發展趨勢(一)構建和諧社區的目標要求1、和諧社區內涵。黨的十六大提出建設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是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內我國社區建設的總體目標。民政部提出了一個到2014年階段性目標:一是加強社區黨的組織和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建設,建立起以地域性爲特徵、以認同感爲紐帶的新型社區,構建新的社區組織體系。二是以拓展社區服務爲龍頭,不斷豐富社區建設的內容,增加服務的發展項目,促進社區服務網絡化和產業化,不斷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三是加強社區管理,理順社區關係,完善社區功能,改革城市基層管理體制,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社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四是堅持政府指導和社會共同參與相結合,充分發揮社區力量,合理配置社區資源,大力發展社區事業。上述目標要求是現階段社區建設的總體依據和指南。作爲一個和諧社區,應具備以下要素:一是管理有序,二是服務完善,三是環境優美,四是安全文明,五是文化活動豐富。2、社區建設的規模與硬件設施的要求社區規模的劃分主要根據是有利於服務和管理、有利於居民自治、有利於資源開發利用,並考慮地域的獨立完整性、居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等因素。小區規模可大可小,《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要求一般在一百戶至七百戶的範圍內設立。深圳市根據目前城市現狀,規定每個社區常住人口規模一般爲1萬至2萬。並規定在2014年以前,深圳市社區的辦公和服務設施如社區居民委員會和社區站、黨員活動室、社區警務室、社區綜治辦、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星光老人之家、社區圖書室、戶外文體廣場面積都應達到相應標準。(二)推進和諧社區建設的建議1、確立管理體制、推行基層民主自治。社區管理體制的建立是城市管理和基層政權建設的重要基礎。經過各地近幾年的試點和經驗,目前已創造出如深圳鹽田模式等相對成熟的體制,就是以社區黨組織領導爲核心,社區居委會的民主自治爲基礎,社區政務服務爲保障,這種“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符合目前國情,是各地政府現階段重要的參照。(2)調動公衆參與意識。社區建設是一項艱鉅而複雜的系統工程,除了要靠黨和政府的領導,還要靠社會力量和全體公衆的積極參與建設美好家園、創造幸福生活、實現社會和諧的社區建設。(3)調整政府與社會的關係。如果說改革開放20多年來經濟能夠持續快速發展,主要得益於比較好的處理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的話,那麼,要建設和諧社會的關鍵則是要處理好政府和社會的關係。政府職能轉變的重點應該是公共意識和服務意識的確立,以及相應的體制改革及運行機制的建立。尤其是要通過加大對公共服務項目的投入等手段來推進各類社會組織的發育,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提供社會服務中的作用。(4)逐步完善相應的法律體系。今後的社區將是一個由行政組織、社會團體組織、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其他企業事業組織共同參與社區管理,並相互支持、相互協作、相互吸取的組織結構。而對各組織的地位、作用、任務及職能以及各組織之間的相互關係如何界定和規範,顯得十分迫切。在目前國家尚未作出新的法律規範情況下,各地政府可以就上述需要調整的各種關係着手製定相應的條例或辦法,並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5)列入城市發展規劃。目前正是新一輪五年規劃的制訂期,鑑於社區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各地政府都會把社區建設的發展規劃納入到各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去。(6)加強社工隊伍的建設。目前社區者的整體素質與社區的實際需要不相適應。相應的解決辦法,一是對現有社工進行中短期專業培訓,提高其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增強愛崗敬業精神。二是開辦社區學院、利用現有的職業技術等教育資源開設社區學歷教育,爲今後社區者隊伍的擴充打下基礎。三是目前對社區者的補充應面向社會公開選聘。四是要制訂高中畢業生和大中專學生參與社區服務的相關制度。只有高素質的社區專業者和甘於奉獻的社區志願者兩支隊伍相結合,才能使社區的整體水平得到提升。

《廣州天津武漢深圳等地社區建設現狀的調研報告(第2頁)》來源於網,歡迎閱讀廣州天津武漢深圳等地社區建設現狀的調研報告(第2頁)。hfx

第二篇:廣州天津武漢深圳等地社區建設現狀的調研報告

文章標題:廣州天津武漢深圳等地社區建設現狀的調研報告

〔內容摘要〕和諧社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石,本文通過對廣州市等地社區建設現狀的調查,總結了各地的社區建設經驗並提出了社區建設的發展趨勢。〔關鍵詞〕和諧社會社區建設現狀和趨勢黨的十六屆四中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命題,而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或切入點是構建和諧社區,因此社區建設成爲目前各界關注的焦點。同時社區建設又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目前仍處於開創階段,全國各地的作法和進展也有所不同。六盤水市政府、貴陽市政府、武漢市政府駐穗辦組成聯合調查組,通過對廣州市的社區建設情況調查,結合其它城市的做法,總結了各地的社區建設經驗並提出了社區建設的發展趨勢。一、當前各地社區建設的現狀社區作爲社會生活的基礎平臺,直接爲人民羣衆的生活服務,各類矛盾反映比較直接和敏感。作爲社會的基本單元,社區和諧是整個社會和諧的基礎,創建“和諧社區”,就是要通過社區這一基礎平臺,關心和幫助困難羣體,化解各種社會矛盾,維護社會治安,保持社會穩定。(一)各地社區建設的主要做法80年代中期,民政部曾在全國範圍內發起了圍繞民政工作範圍開展的社區建設運動。90年代初,針對城市基層政權和基層組織職能弱化問題,又提出了在城市開展“社區建設”的工作思路,並在北京、上海、天津、瀋陽、大連等地開展了試點工作。爲了適應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轉型需要,2014年11月3日,民政部又發出了《關於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把社區黨建、社區民主建設、社區服務、社區管理、社區治安、社區衛生、社區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納入到社區建設之中。隨後全國各地就社區體制創新、社區服務內容、服務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出現了整體推進的可喜局面。——廣州近年來實施了“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積極探索社區建設和服務社會化的途徑,服務內容從助殘扶困等民政部門的傳統範圍擴展到了文體娛樂、計劃生育、青少幼服務、下崗再就業、便民利民等非民政業務範圍。服務方式則包括無償服務、非營利低償服務及廉價的有償服務等。按照“屬地管理”和“責權利一致”的原則,制定了《關於加強街道工作的意見》。對街道工作職責、事權、經費、編制、監督等五方面的內容重新作了定位和調整,以居民工作爲基礎,以社區建設和城市管理爲重點,對街轄內地區性、社會性和羣衆性工作行使組織領導、綜合協調、監督檢查職能。在社區管理體制創新方面,目前尚在試點階段。如黃花崗街擬將現有的水蔭南、北、西三個社區合併成一個社區,合併後的面積爲0.804平方公里,管轄戶數爲5096戶,戶籍人口爲16768人。社區管理機構調整設置爲“兩委一中心”,即社區黨委會(是黃花崗街道黨工委下屬的黨組織,在社區起領導核心作用);社區居委會(是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社區居民自治組織);社區政務中心(是街道辦事處派駐社區的工作機構,主要承擔區政府職能部門和街道下移社區的各類行政工作,配合居委會搞好社區管理和服務工作)。——天津的特點是從細節入手。該市從2014年起抓了城市衛生資源調整,提出了“抓兩頭,調整中間”的思路,一頭是貼近羣衆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一頭是按區域規劃和學科建設爲依據重新組合的醫院,醫療服務實現了小病在社區,大病上醫院的目標。城市衛生資源調整項目啓動4年來,全市城區遍佈社區衛生服務網,已有80%的家庭享受到六位一體的社區衛生健康服務。天津市2014年20件實事之一的舊樓區綜合整修也全部完成。這項使二百萬人受益的民心工程,共整修舊樓區572爿,1400多萬平方米。受益居民達55萬戶、200萬人。在舊樓區綜合整修中開闢文體活動場所110多處,新增商業便民服務設施603個。——武漢社區建設的最大特色是積極轉變政府的職能,將權力重心下移,強化社區功能,創新社區工作運行機制,建立了"五個結合"的工作模式。一是將社區的調整劃分與社區的組織建設結合起來,形成了較爲合理的社區區域概念和健全的社區組織體系;二是將社區體制改革與建立社區服務設施網絡結合起來,形成了社區服務的網絡化;三是將加強社區建設與轉變政府職能、理順關係有機結合起來,初步形成了“政府依法行政、社區依法自治”的城市基層管理體制和工作運行機制;四是將加強社區組織建設與發展社區建設各項實體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滿足社區居民多方面要求的服務體系;五是將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與工作制度建設結合起來,形成了社區工作規範化良性運作機制。——深圳市創造了“鹽田模式”,將政府職能從社區居委會中完全剝離出來。社區居委會成爲社區的議事機構,屬於居民權益保護性機構,對於社區的公益事業和公共事務進行調研、決策的監督,成爲真正意義上的羣衆自治組織。社區工作站從社區居委會中分離出來,作爲街道辦事處設在社區的辦事機構,其主要職責是承辦

第三篇:社區建設現狀調研報告

文章來源

蓮山 課件 w ww.5 y

k

m 4

社區社會管理現狀調研報告

隨着改革的深入,經濟的發展,居民對社區服務、社區安全、居住環境、文化生活、醫療衛生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社區建設的任務越來越重。爲了進一步加大社區建設工作力度,加快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促進我縣城市化建設進程,全面提高城鎮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推動城市三個文明建設,強力推進街道社區各項工作上臺階,創特色、爭一流。爲了進一步深化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貫徹落實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提出意見,提高《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對教學環節、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我就當今社區社會的管理狀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採取走訪、徵求建議和意見、外出參觀學習等形式,充分聽取駐區單位和居民不同意見。調研期間共走訪駐區單位5個,居民16戶50人,外出參觀學習2次。在此基礎上,本人經過認真梳理、總結,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 社區工作人員基本信息

金石社區佔地面積13.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75萬平方米,擁有居民住宅樓54棟、2014套房,目前已入住居民1992戶即5132人。

金石社區現有在編工作人員7人,掛職幹部1人,村官1人,勞動保障站3人。社區黨支部現有黨員130人(含預備黨員3人),下設黨小組13個,黨小組長13人。居委會下設居民小組20個,居民代表51人,樓棟長20人。

金石社區物業:工作人員75人,其中園區主管1人,報修統計員1人,維修工2人,保安19人,園區保潔11人,樓棟保潔21人(公益崗),新市區養路保潔20人。

二、近年來社區工作運行情況

(一)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金石灘街道辦經過幾年的艱苦創業、辛勤工作,辦事處現有15間辦公用房,一大間集

體辦公用房和一間會議室,辦公設備基本維持正常辦公運轉。金石居委現有辦公用房7間,會議室1間,建有社區支部辦公室、警務室、計生衛生服務站、低保工作站,但距一個標準社區“四室三站一場”還相差甚遠。

(二)整合資源,合理劃分社區

金石灘街道辦根據縣委、縣政府相關規定,與民政局一同按照“管轄區域與戶數適當、界線明確、區域相對集中,資源配置相對合理,功能相對齊全”的原則,將轄區劃分爲2個社區居委會(金石社區、金海人家社區),9個居民小區。

(三)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

金石灘街道辦共有50名在職幹部職工,由於年齡、文化結構的參差不齊,加之人員來自四面八方,缺乏社區工作經驗,制約着社區工作的快速發展。爲了全面提高社區工作效率,辦事處狠抓幹部自身教育,採取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請進來與走出去相促進的工作方針,組織全體幹部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技能培訓,通過學習培訓和外出參觀考察,進一步提高了社區幹部對社區工作的認識,開拓了視野,明確了工作思路,增強了工作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社區各項功能逐步趨向完善

社區的功能就是服務社會、服務居民,充當城市發展的排頭兵。近年來,金石灘街道辦根據工作實踐,逐步探索理清了以縣委政府領導,街道社區主辦,社會各方支持,羣衆廣泛參與的總體工作思路和管理格局;全面完善社區各項功能,社區黨建、社區精神文明、社區治安、社區服務、社區文化、社區衛生、社區計生、社區保障等機制運轉良好,充分發揮了各自的功能,基本達到社區服務的要求,健全了社區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了“平安社區”、“文明和諧小區”系列創建活動。強化了“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文明意識和環保意識,自覺美化家園,愛護環境,極大的豐富居民文化生活,推進了社區共駐共建工作,合療、衛生、救助制度得到健全,社區舊貌得到改變,實現了社區資源共享、快速發展。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社區居委會的工作行政化傾向嚴重、工作任務繁重

1、金石社區居委會自治功能尚未到位

通過調查發現,金石社區居委會的功能當前還未能突破辦理政府行政事務爲主,辦理社區事務爲輔的現狀,還習慣於上級領導佈置什麼就幹什麼,工作中表現較強的依賴性,自主性、自治性沒有得到體現。一是社區自治的任務與工作要求有距離。社區居委會的自治工作應有三方面內容,即:首先要做好社區服務,但實際上社區服務做得極少或是空白;其次要做好社區事務的民主決策與管理,但實際上的效果不明顯;第三是豐富社區教育活動,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但實際上文體活動多,教育活動少。二是社

區居委會已經成爲事實上的“政府的腿”。《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了社區居委會有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做好管理工作的職責,具體規定了必須要協助政府部門做好社區治安、公共衛生、優撫救濟、最低生活保障、計劃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關工作。通過調查,以上這些職責應該是金石社區居委會通過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等形式開展的,但是大多數情況是金石灘街道辦事處要求金石社區居委會替政府部門填表格、建檔案、出具證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時政府部門臨時性的統計、調查任務也都通過金石灘街道辦事處落實到金石社區居委會來執行。這使得金石社區居委會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協助政府部門的工作上,居民自治組織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蓋。

我結合工作對50人進行了調查,當問到居委會是什麼性質的組織時,有35人回答是代表政府的機構,只有10人回答是代表居民的,還有5人不清楚。在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有“吃人俸祿,爲人分憂”;“拿政府的薪水,替政府幹活”的思想。在金石灘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中絕大多數都認爲金石社區居委會是金石灘街道辦事處的下屬單位,理所應當地完成金石灘街道辦事處佈置的各項工作任務。

2、金石社區事務纏身,工作任務繁重

隨着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單位人”轉化爲“社會人”、大量農民進入城市生活、本地農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動人口的大量進入城市,使金石社區居委會面對複雜衆多人口而發生的各項管理工作和事務數量增加、難度加大,“小社區,大社會”的模式,增加了金石社區居委會的工作強度。

(二)社區居委會業務經費不足

一是發揮自身職責,調動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活動經費較少。《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社區居委會負責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維護居民合法權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物,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調解民間糾紛,協助政府或派出機構做好與居民利益有關的公共衛生、計劃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等項工作。在當前形勢下,金石社區居委會還要做好社區治安、社區教育、組織社區文體活動、美化社區環境等工作,這些都需有必要的經費作保障,否則很難形成居民的廣泛參與和工作效果。

二是日常辦公經費緊張。在各項工作中,召開會議、報送信息和數據,建立臺帳等文件資料的辦公消耗,加之金石社區居委會自身水、電、暖以及電話費,一年就得需要6000元左右。日常的上網費和消耗,一年也需要5000元。政府部門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牆,製作展板,每年此項支出至少4000多元。

在社區居委會經費方面,我區規定每個社區居委會每年1萬5千元。各街道辦事處統籌部分外,社區居委會實際的使用只有4000-8000元,業務經費嚴重不足。

(三)社區專職工作者待遇較低

通過調查發現,社區專職工作者待遇低的問題比較突出:一是社區協管員待遇較高,如勞動、城管、矯正、治安協管員等都是由勞動部門安排的失業人員,工資比社區專職工作者(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高,不僅發工作服,而且遇年節還有福利。而社區專職工作者都是經過招考和居民選舉形成,心理反差大;二是社區專職工作者的付出與回報差距較大。社區專職工作者承擔的工作繁重,但扣除三險個人負擔部分後,每個人只有800-1000元月收入,直接影響了積極性,影響了金石社區管理工作的成效。

四、改進對策與建議

(一)應積極爲金石社區居委會減負

1、是理順區街關係。要按照“條專塊統”的原則,對專業性比較強的由開發區委辦局在金石灘街道設站(所),實現條條上的一專到底。金石灘街道主要是代表政府履行塊塊上的綜合管理職能,具體講就是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區政府的授權或者有關職能部門的委託,使金石灘街道具有綜合協調權、處置權等,從而有效地行使政府對城市的管理職能,對地區社會治安、市容市貌、城市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達到高效的管理。

2、是理順街(部門)居關係。理順關係要改變過去領導與被領導、命令與服從的關係,成爲指導與協助、服務與監督的關係。進一步明確社區居委會的任務。社區居民委員會作爲城市管理四級網絡中的一個網格,而不是一個“級”,這個理念是理順街居關係的基礎,必須牢固樹立。按照政事分開的思路,將金石社區居委會的各項工作進行梳理,做到“兩個明確”:即明確哪些屬於街道(部門)的工作,哪些屬於社區的工作;明確哪些是政務性工作,哪些是事務性工作。在此基礎上,屬於街道的工作,街道(部門)無權向社區攤派;屬於社區的工作,社區有責任完成;對需要社區協助辦理的工作,要建立社區工作準入制度,履行正式的授權手續。

3是明確社區功能定位,發揮社區居委會自治功能。一要搞好社區服務。主要是抓好四項服務:即抓好社區安全服務,保持社區的長治久安;抓好社區的文化服務,滿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社區的健康服務,培養居民良好的生活習慣;抓好社區生活服務,解決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建立社區的長效服務機制,實現政事分開,建立社區公共服務社,按照市場規律進行運作;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以居民需要與否、居民滿意與否、居民擁護與否爲社區服務的唯一宗旨,來推動社區服務。二要保證社區居委會的自治權得到有效行使。這個權力能不能落實,關係到社區建設的成敗。社區自治權應主要體現在社區民主決策權、社區管理權、社區財務自主權、社區依法協管權以及社區對政府部門的監督權上,只有把這五項權力真正落到實處,金石社區居委會才能真正從大量的政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也才能真正把社區服務搞起來。

(二)多渠道解決社區居委會業務經費

目前的金石社區居委會經費由金石灘街道辦事處統籌安排,這雖然有利於基層社區管理工作的協調統一,但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金石社區居委會工作的進一步發展,使得金石

居委會受到資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約,難以解決居民的熱點、難點問題,制約居民對居委會的認同和歸屬,因此必須採取多渠道保證居委會業務經費。

1、金石社區居委會建立單獨帳戶並全面安排,使其工作正常運轉,爲居民羣衆辦實事、辦好事。

2、要動員發動轄區單位資源共享、共建共駐,各社區要協調轄區單位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把社區各種各樣有形的、無形的資源開發出來。

3、金石社區居委會採取多種形式拓寬社區服務領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區服務組織,在有償或低償爲居民提供服務的同時,增強自身實力。

4、政府要加大金石社區業務經費的投入力度,在現有每年每個社區1萬5千元基礎上提高到3萬元。

5、建立社區工作準入制度。政府部門和街道經批准需要社區協助的工作,要做到權隨責走,費隨事轉。

(三)努力提高社區專職工作者的待遇

按照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聯合發文精神,結合區域實際,調整社區專職工作者待遇,在提高月工資的基礎上,可由區政府或辦事處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安排年終獎勵,同時,按照勞動法規定繳納養老、失業、醫療等保險,切實解決委員會工作人員的實際困難,保障委員會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五、總結

社區是城市社會的基本構成單位,是“三個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大力加強社區建設,推動城區經濟社會的健康快速發展,協調社區不同利益羣體關係,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對於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近幾年,大連市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村廣大地區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大連農村新社區建設,使農村社會管理和服務水平得到了提高,給廣大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解析的金石社區,雖然不能代表全市新社區中心建設的整體,卻反映了大連的基本現實。各地情況差異,發展程度不同,新社區建設措施和做法也不盡一致,但進展情況卻令人感動振奮。 大連市於2014年6月17日啓動全市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工程項目,在市民政局全面布暑安排下,按照農村社區服務服務中心實施統一設計和標準。即每個服務中心建築面積五百平方米以上,建設標準每平方米不少於1000元。提升服務中心“一場九室二市” 功能。其中有村委會辦公室、黨員和村民綜合活動室、警備室、文化閱覽室、醫療衛生室、農村物資超市、日用百貨超市、司法調解室、學齡前兒童教育室、體育健身室、村級檔案室、室外文體活動場所等。齊全周到的服務功能將爲廣大農民提供貼心的服務。大連新社區建設正在儲能蓄勢,必將大踏步前行。

第四篇:2014年當前社區建設的現狀與對策調研報告

2014年當前社區建設的現狀與對策調研報告

文化。一是要抓組織建設,建立社區文化工作機制。健全組織機構,建立完善相差規章制度,配齊配強專職從事社區文化工作的人員,形成一個區、街、社區三級聯動的文化工作格局,爲社區文化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後盾。二是要抓陣地建設,搭建社區文化發展平臺。給社區居民提供必要的文化活動空間,本着資源共享的原則,樹立“共建共享、共駐互助”的理念,積極爭取轄區單位的內部資源對社區羣衆開放;想辦法,新建、擴建一批社區文化活動陣地。通過加強陣地建設,爲開展社區文化提供平臺。三是抓隊伍建設,夯實社區文化基礎。注重因勢利導,加強指導,廣泛吸引羣衆參與到建設特色文化家庭戶和特色文化團隊活動中來。優化現有文化隊伍,豐富活動內容,倡導文明生活方式,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四是抓活動建設,豐富社區文化內涵。改變過去文化工作側重搞娛樂活動的做法,注重把先進性和廣泛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教育性和娛樂性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思想道德教育、科教文化衛生知識普及和開展羣衆性體育活動等有機地結合起來。五是抓品牌建設,提升社區文化品位。圍繞不同時期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動,開展不同主題、多種形式的社區文化活動,不要僅僅限於繁榮文化、提高居民素質,還要積極介入諸如經濟發展、鄰里團結、拆遷拆違、維護穩定、和諧社會建設等工作中,展示盈實的文化內涵和魅力。注重創新工作,在創新發展中解決社區文化工作中所遇到的難題,努力打造一個個別具特色、羣衆參與共建共享的和諧文化社區。

(五)健全社區衛生。社區衛生服務是城市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目標的基礎環節。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對於優化城市衛生服務機構,方便羣衆就醫,減輕費用負擔,建立和諧醫患關係具有重要意義。一是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廣大居民羣衆對社區衛生服務的客觀認識及參與意識。政府各職能部門和輿論媒體有義務按“大病進醫院,小病到社區,分級醫療,各司其職”的要求進行引導和分流。研究、調整和確定基本醫療保險政

策,讓最低生活保障對象、進城務工人員和無固定收入城市居民等人羣的一般常見多發病和已確診的慢性病人員享受到應有的醫療保障。二是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對社區衛生服務部門的行業監管和資格准入,大力倡導“以病人爲中心,一切爲了病人,爲了一切病人”。三是要廣泛開展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等社區衛生服務,開展巡迴入戶醫療服務,提高社區醫療衛生水平和服務質量。加強食品衛生、公共場所衛生的監督力度,着力提高社區居民生活質量。四是要加快社區衛生隊伍建設,提高服務質量。把加快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隊伍建設,尤其是全科醫學人才的培養作爲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水平和質量的基本條件,採取多種方式對社區醫療衛生人員進行全科醫學知識和技能培訓,使其儘快適應社區衛生服務的需求。

(六)強化社區治安。社區的安全穩定體現了一個社區的形象,也反映了我們執政黨的執政力、領導力、控制力和當地人民羣衆的素質。一是應嚴格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深入開展嚴打整治鬥爭,依法打擊嚴重暴力犯罪和嚴重影響羣衆安全感的犯罪,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強化租賃房屋、暫住人口和刑釋解教等重點人員的管理,加強羣防羣治隊伍建設,構築打防控一體化治安防控體制。二是要緊緊圍繞“平安區”創建工作,着力培育創建標準規範、創安機制健全、富於特色的基層示範典型,打造一批“平安社區”。三是要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注意兼顧不同方面羣衆的利益,引導各利益羣體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訴求。完善街道綜治、信訪、司法和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中心“四位一體”的工作機制,建立重大矛盾糾紛督辦、分流和反饋制度,把各類矛盾化解在基層、內部和萌芽狀態。四是要繼續開展集中處理涉法涉訴信訪突出問題工作,建立輿情彙集和分析制度,及時全面掌握影響穩定的各種因素,繼續實行人民內部矛盾“大調解”,健全區、街、居人民調解委員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網絡建立經常化、制度化、規範化工作機制,努力從源頭上化解各類矛盾。拓寬矛盾排查和解決渠道,把人民調解、司法調解和行政調解緊密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提前消除各類不穩定因素。

(七)加強對社區建設工作的領導。社區建設是一個體制創新和制度創新的系統工程,涉及

方方面面。要建設好這一系統工程,關鍵是要切實加強黨委、政府對社區工作的領導。上級黨委和政府應定期聽取有關社區建設工作的彙報,建立社區聯繫工作制度,經常性地指導社區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同時,加強對社區工作的調查研究,瞭解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採取新舉措,取得新成效。努力形成黨委政府領導、民政部門主管、有關部門配合、街道社區主辦、社會力量支持、羣衆廣泛參與的推進社區建設的整體合力。要建設好這一系統工程,必須緊緊抓住社區建設和社區服務這兩個重點,努力開啓政府自上而下和社區自下而上兩個發展動力,切實做好社區建設與黨的建設、經濟建設、民主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四個結合,全方位抓好以“我爲社區辦實事”爲主的爲民工程、以壯大和增強社區經濟實力爲主的富民工程、以關心弱勢羣體生活爲主的愛民工程、以促進再就業爲主的安民工程、以創建學習型社區爲主的樂民工程等五個工程,按照黨的十七大關於和諧社會建設的總體要求,切實增強深入開展城市社區建設的自覺性和緊迫感,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開拓創新,大膽實踐,切實把社區建設不斷推向深入

三、綿陽市社區建設中存在的基本問題

(一)工作機制不健全,社區工作偏離正常軌道

1、領導定點聯繫,部門結對幫扶制度功能弱化。爲幫助解決社區建設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加大對社區建設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指導力度,2014年綿陽市委和市政府聯合印發了加強市級領導幹部和部門定點聯繫等方面的文件,並確定了市委、市人大和市政府等五部門46名領導,92個市級部門定點聯繫綿陽城區9個街道辦事處的46個社區的定點幫扶制度。在當時,這對於積極幫助社區解決各種實際困難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但是,近年來,領導聯繫和定點幫扶制度因各種因素的制約而逐漸流於形式化,制度功能明顯弱化。其直接表現是,住在社區的有關領導對社區建設的重視力度不夠,社區建設明顯缺乏推動力。 -入門吧是最好的入門資料網站

2、社區的責、權、利之間不對等現象突出。2014年綿陽市委辦、市府辦聯合發佈的《關於轉換政府部門部分職能、加強社區管理的通知》明確指出,政府部門和街道辦事處與社區居委會之間都是指導與服務、協調與監督的關係。但是,通過實地調研我們發現,區級政府部門及其派出機構街道辦與社區居委會間權責界定不明,社區的責、權、利之間不對等現象突出。主要表現在:社區在承擔着繁重工作任務的同時,卻沒有享有到對等的權利和利益。據不完全統計,社區辦公室除承擔社區黨建、城管衛生、綜治維穩、計劃生育、民政優撫等工

作外,還要完成招商引資、財稅指標、消防督查等一系列工作,繁重的工作任務與權、利不對稱,致使社區自身根本無力開展社會服務工作。

3、社區工作 “行政化”傾向嚴重。由於權責界定不清,綿陽市各社區普遍存在着工作“行政化”傾向。我們按照其他城市的經驗,對一份綿陽市社區工作任務明細進行粗略分類之後,發現目前綿陽市各社區所承擔的151項(有些區實際上還遠不止此數)工作中,應完全由政府職能部門承擔的有61項,佔40.4%;應由政府和社區共同承擔的有43項,佔28.5%;完全由社區承擔的有47項,佔31.1%。一些政府部門和街道辦事處,把本應該屬於自己職責範圍內的工作任務交由社區辦理,無形之中,既加大了社區的工作量,又直接導致個別社區幹部視社區爲行政機構,從而弱化了社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功能。

[本文來源於'入門吧'<載轉請勿刪除此信息> 原文鏈接:

第五篇:瀘州市農村社區建設現狀調研報告

瀘州市農村社區建設現狀調研報告

時間:10-03-31 15:54:42

摘要:農村社區建設是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必然選擇。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對農村社區建設問題非常重視,明確提出,要加強農村社區建設,保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在民政部、省民政廳的指導下,瀘州市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自2014年開展以來進展順利,已進行了兩期試點工作,建成農村社區13個,2014年第三期10個農村社區的建設工作也在有序推進。爲了更加深入認識瀘州農村社區建設的現狀、效果和存在問題,總結提取有益經驗,市

民政局組織調研小組進行了深入調研。

一、農村社區建設現狀

2014年9月,民政部下發《關於做好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通知》以來,我市高度重視農村社區建設工作,同年底,率先在江陽區鄰玉鎮先鋒村開展了農村社區建設試點。2014年初,我市確定了江陽區、龍馬潭區、納溪區、瀘縣爲全市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區縣,分別成立了1個農村社區。2014年初,將試點工作面從4個區縣擴大到全市7個區縣,農村社區試點總數增加到了13個。據2014年8月統計,各區縣下撥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專項經費12萬元,鄉財政安排15萬元,村自籌67萬元,對口支援6.3萬元,共計100.3萬元,保障了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順利進行。各試點社區共修(改)道路171公里,修(改)房13920平米,改造豬欄682個,改廁803戶,新增自來水970戶,清理垃圾460噸,綠化面積擴大5770平米。試點村的村容村貌和人居

環境得到一定改善,試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選好試點社區,建立農村社區組織。各區縣按先易後難的順序,首先選擇經濟基礎和基礎設施較好,集中居住率較高的村莊進行農村社區試點,以降低試點工作開展的難度。選點之後是重點建立農村社區組織,主要採取了兩種方式:一是農村社區與村委會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以村委會成員爲主體建立農村社區,下設專門協會,如龍馬潭區高陽村社區居委會等。這是我市農村社區建設的主要方式;二是由部分村民小組組成村落社區,在村黨支部的領導和村民委員會

指導下開展工作,如江陽區新塘房村落社區等。各農村社區都成立了經濟服務、

安全衛生、文體活動、互助救濟、公益事業等專門協會。

(二)加強制度建設,推動民主管理。部分條件比較好的試點社區根據農村社區建設的特點修改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並且制定了各專門協會的工作制度。農村社區堅持半年召開一次村民大會,對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都通過召開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來決定,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等的開展都是在涉及片區或村民小組召開村民會議來討論決定,充分保障了農村社區居民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這項工作在部分條件較差的社區還需要進一步落

實。

(三)抓好村鎮規劃和集體經濟建設。試點村加強了村鎮規劃,一些試點村已初具規模,轄區內學校、衛生院、電話、光纖、自來水、天然氣、農貿市場等各種設施齊備,一些村修建了文化活動室、運動場,設立了村民服務室,實行村級事務代辦,方便村民辦理各種事物。試點社區採取多種措施,積極發展集體經濟。開辦了農家樂,發展魚蝦養殖,組織文藝演出。瀘縣實施“工業強村富民”的戰略,積極引導村民種植板栗、花椒、甜橙、中藥等。這一系列增收致富手段,大大改善了農村社區居民的生活水平,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

礎。

(四)加強共駐共建和社區文體衛生安全建設。在開展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中,各區縣加強了對試點社區的共駐共建,在經費、設施上給予社區大力支持。瀘縣縣級機關聯繫社區對口支援6.3萬元;江陽區新塘房社區分別與本區域內的單位簽訂了共建協議,區文體局爲社區送去了健身器、腰鼓、書籍等。一些社區加強文體衛生安全建設,建立了文藝隊、腰鼓隊和體育隊,定期開展文體活動,成立了社區衛生站、社區小超市、治安巡邏隊,還積極開展五好家庭戶、雙文明戶評比活動,大力倡導尊老愛幼、鄰里和睦、互幫互助、移風易俗、婚事新辦、

喪事簡辦的新風,推動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二、農村社區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認識不足,農村社區建設缺乏共識。我國多年實行城鄉二元管理體制,城市和農村的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模式差距極大。在城市社會的基層採用社區管理模式,着重爲居民提供生活公共服務;在農村則採用村委會管理模式,着重對

農民的管理,公共服務建設比較欠缺。這樣的歷史慣性下對農村開始實行社區建設,很多人都不理解,認爲條件不具備。在開展農村社區建設以來,一些地方對此缺乏正確的認識,沒有認識到開展農村社區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存有畏難情緒,農村社區建設僅限於掛一塊牌子了事。要真正搞好農村社區建設工作,需

要加快轉變觀念步伐,從認知上對建設農村社區樹立信心。

(二)投入不足,農村社區建設缺乏經費支持。在原有的城鄉分治之下,財政對城鄉基層自治體系建設的經費投入厚此薄彼,主要資金偏重用於城市社區建設,在農村村委會建設上則步履緩慢。近幾年開始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以來,個別區縣適當增加了這方面的投入,但整體而言,重城市輕農村的格局沒有變,城市社區和農村社區的基礎設施條件差距拉大的問題沒有緩解。農村地區基礎差,交通、便民設施等建設嚴重滯後,在這樣的條件下開展社區建設,應加大投

入,從改善基礎設施入手,達到建設農村社區方便和服務羣衆的目的。

(三)制度不全,農村社區建設缺乏組織保障。農村社區建設是個新事物,中央也沒有給出具體的實施辦法,在定性上也較爲模糊。農村社區和村委會是什麼關係?前者是否要替代後者?二者在同一轄區內適用哪部法律?社區工作人員怎麼設置?待遇差距怎麼協調?農村社區怎麼開展對農民的公共服務?等等,目前也都各自爲戰,“摸着石頭過河”。由於沒有可資借鑑的好做法,加之農村目前的人、財、物力有限,基礎設施薄弱,人員比較分散,農村社區建設很難形成共識和切實可行的舉措,制度建設上難有突破。而沒有統一的認識和科學的制度做保障,基層政府很難把農村社區建設納入其重要工作日程,農村社區建設很

難有規範化的進展。這是我市目前農村社區建設良莠不齊的原因之一。

(四)服務不善,農村社區公共服務嚴重滯後。瀘州居西部內陸,多屬丘陵、山區地勢,交通不便,尤其在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低下,羣衆居住嚴重分散,道路交通嚴重滯後,多年積弊之下,農村的公共服務非常脆弱,要在這樣的基礎上開展農村社區建設,在沒有大的投入的條件下,往往流於形式,要改善農村社

區的公共服務則無處着力。

三、農村社區建設的對策研究

(一)轉變觀念,樹立信心,正確認識開展農村社區建設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農村社區建設是社會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礎性工作。黨

中央近年大力倡導和諧社會理念,開始關注社會層面的建設,而社區是聯繫政府和羣衆的橋樑紐帶,是社會的基礎,社會建設需要從社區開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也應從農村社區開始。其次,農村社區建設是服務廣大農村羣衆的需要。目前,我市仍然有超過80%的人口居住在農村,向農村村民提供更加完善便捷的公共服務是經濟社會發展向農村深入延伸的必然要求,更是廣大農村居民的內在需要,而開展對農村居民的服務,主要有賴於農村社區建設這個載體。第三,農村社區建設不僅僅是農村自身的發展建設過程,還是國家“城市反哺農村”,“保障農民的物質利益、尊重農民的民主權利”,“縮小貧富差距”等公共政策的落實過程,按照“兩個大局”的發展設想和統籌城鄉發展、破解二元分治弊端的政策指向,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今天,已經有能力進行城市反哺農村,讓農民

分享改革成果。因此,開展農村社區建設是必要的、緊迫的和可行的。

(二)財政支撐,多方參與,建立農村社區建設穩定的保障機制。目前我市農村經濟水平還很低,多數農村家庭經濟靠種植收入和外出務工收入維持,農村一級的經濟基礎仍然非常薄弱,要在薄弱的經濟基礎上開展農村社區建設工作,就需要財政支持,廣開門路,多方籌措資金,建立起穩定的農村社區建設保障機制。一是各級政府要加大對農村社區建設的財政投入。結合新農村建設,把財政資金有重點的投向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活服務設施項目,改善農村社區的道路交通、生活用水、通信設施、農業產業化發展等,推動農村社區建設的硬件逐步向城市社區靠齊。二是多方籌措資金,加大資本引進力度。政府要起積極的指導作用,通過政策引導銀行和企業有重點的向農村社區建設項目投入資金,加大農村社區建設的發展後勁,在條件允許的地方,可通過靈活的土地流轉,引進農業生產企業和針對農村的服務業企業,擴大農村社區建設的參與面,在互利共贏的原則下引導企業參與農村社區建設。三是要充分發動羣衆,提高建設家園的積極性。農村社區建設總是依靠財政和第三方投入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要發動羣衆尋找致富門路,參與家園建設,充分發揮家園建設的主體作用,只有羣衆自己有信心有熱情參與農村社區建設,政府的財政投入才能真正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才能真正通過農村社區建設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改善羣衆生活和農村落後面貌。綜上,要建立政府財政支持、社會資金投入、羣衆主動參與農村社區建

設的保障機制。

(三)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有序有重點開展農村社區建設工作。農村社區應定性爲社區村民自治,定位爲發展、建設、管理和服務。所以開展農村社區建設,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進行科學規劃。規劃的前提是農村社區試點的選點,就瀘州實際而言,選點應遵循以下條件:農民居住相對集中,農村村莊已經形成或初具規模;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1萬元以上;地處平壩或淺丘,鄉村道路暢通。對古藺、敘永可適當放寬條件。選點之後就要對農村社區進行因地制宜的科學規劃,有了科學的規劃,農村社區建設才能減少重複建設,提高效率。二是農村社區建設工作要有序有重點的開展:首先是抓好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社區建設,必須把農村社區組織辦公活動場所建設好,把村莊規劃建設好,把農村公共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好,同時,還要着力改善農民羣衆的生產生活條件,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尤其是注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村級集體經濟有實力,農村社區建設纔有活力。其次是抓好民主管理工作。加強農村社區民主政治建設,須從制度建設入手,以加強民主管村爲重點,全面加強農村基層政權,用規範的制度來管人管事。健全完善公推直選村幹部制度、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制度、社區村民自治章程等規章制度、一事一議制度和村務公開制度,切實保障羣衆的各

項權利。再次是要抓好社區服務工作。

(四)完善服務,改善條件,保證農村社區建設工作真正惠及百姓。一是要把公共服務延伸到農村社區。這是讓農民羣衆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實現形式,搞好公共服務,村民嚐到農村社區建設的甜頭,纔會積極投身農村社區建設,農村社區的凝聚力纔會增強。二是要健全農村社區的組織機構和規章制度。建立健全社區村民委員會、社區團支部、社區婦代會等組織機構,建立健全各個類型的農村社區志願者隊伍。健全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和服務制度,防止農村社區幹部個人專斷。三是要逐步健全便民服務網絡體系。社區服務是農村社區建設的重點和難點,組建農村社區後,各試點社區的幹部要把工作重點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把主要精力放在爲廣大村民提供優質服務上,開展人性化服務。四是要加大力度提升農村社區幹部素質,提高服務意識和服務技能。農村社區幹部的素質優劣決定着其爲民服務的好壞,在加大農村社區一系列建設的同時要通過引進年輕力量和加大培訓力度等方式提升社區幹部的素質,提高其服務意識和服務技能,保證

農村社區建設工作真正惠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