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關於旅遊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關於旅遊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旅遊調研報告 篇一

一。高校旅遊市場前景分析

1、大學生旅遊市場的規模巨大

隨着各地大學的持續擴招,大學生的比例已經達到的一個全新的臺階。這幾年的招生人數以每年高達30%的速度遞增,到20xx年年底,全國高校在校大學生人數己經達到1508. 6萬人。根據教育規劃,高等教育到20xx年將進入大衆化階段,適齡青年上大學的比例將達到15%,到20xx年達到20%。集中着新一代人羣的大學市場已經初具規模,並還將持續擴大。

2、大學生的旅遊動機強烈

從高中進入大學,對於廣大學生羣體來講無疑是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生活。高中學業繁重,時間緊迫,學生思想壓力大,而與之相比,大學生思想上更加開放,渴望新鮮事物,並且現在社會物質生活質量提高,年輕人對精神層面上的享受有更加執着的追求。而旅遊作爲一種學習、休閒、娛樂的重要方式,也正被廣大的學生羣體所接受和追捧。據調查顯示,被調查者中80.8%的人對旅遊興趣濃烈,14.2%的人回答可有可無,只有5%的人表示反對,可見旅遊已是大學生最爲喜愛的休閒方式之一。

3、大學生的閒暇時間充足

現如今大學以開放式教育爲主,學生學業相對輕鬆,有很多社會實踐的機會。而我國大學生除了有法定的節假日外,還有傳統的寒暑假,大約有172天假期,約佔全年的47%。所以說大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可以進行自由調配。

4、大學生的自由支配收入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國民經濟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大學生生活費也水漲船高。再加上參加勤工儉學、以及獎學金等其他原因,大學生的經濟條件已經得到很大的改善已經完全具有了出遊條件。

5、大學生的品牌前景

大學生作爲新一代的高素質人才,在5-10年也將成長爲社會高層次、高收入羣體,而大學中接觸的品牌也將影響之後的消費習慣。大學生作爲年輕的消費羣體有着強烈的分享慾望,結交人羣也相當廣泛,之後將分佈於社會的各行各業中。在大學生之間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將潛在的增加企業的客戶量,培養了客戶對品牌的忠誠度,吸納優秀的青年人才在企業進行學習工作,有利於企業的長久良性發展。

二。高校旅遊市場現狀分析

大學生作爲特殊的消費羣體,消費能力相對較低,在購買旅遊產品時相對於重視旅遊價格的比較,因此也造成了學生市場利潤空間不足的現象。大多數旅行社疲於應付成人市場的競爭,不願將過多精力花費於此,只設立相應的學生代理,於是大學生市場雖大,卻成爲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局面。

現今,大學生市場雖龍爭虎鬥,學生代理之間的競爭相當的激烈,但是也由於學生專業化知識的缺少,面臨着管理鬆散、缺少細節規範等一系列的問題。

首先,由於產品的同質化嚴重。雖有衆多學生代理提供旅遊產品,但是相互之間的差異並不明顯,也由於學生經濟條件的限制,線路的相似度極高。學生對旅遊硬件設施的要求較低,也造成品牌的意識在衆多學生和學生代理的心目中比較淡薄的現象。

再者,旅遊宣傳的個性不強。衆多旅遊宣傳形式基本相同,主要以張貼宣傳單爲主。而且內容也千篇一律,毫無特色可言。

然後由於學生旅遊市場的價格較低,現在尚未有一家針對於學生市場放眼遠方,專業服務於學生的旅行社出現,正因如此,旅遊服務人員缺少專業素質,現有的旅遊團隊並不重視對學生的服務問題,這樣不僅損害了學生應享有的權利,也破壞了旅行社的聲譽。

管理人員理論知識比較薄弱,依靠單純的經驗管理市場,洞悉市場漏洞的能力比較低,成功的之處無法上升到理論層次,不具備有複製性。

如今高校大學生旅遊市場的競爭已經演變成爲單純的一場人力資源多少的拼殺,誰招的業務員多,誰就將贏得更多的市場,其實這是一種病態的市場情形,是市場營銷質量低下的一種反映。

三。團隊旅遊市場戰略

成立“遠方學生旅行社”,立足於湘潭衆多高校,放眼遠方,專業服務於廣大學生羣體。以“路在腳下,心在遠方”,“遠方不遠,就在身邊”,“旅遊就去遠方”,“不讀書,就去旅行,心和身體總有一個在遠方”等爲遠方學生旅行社的主打的標語。以良好的專業素質和服務,樹立好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場價格水平,規範大學生旅遊市場,建立全國服務於各高校學生的專業旅行社。

四。團隊旅遊營銷戰略

1、營銷宗旨

由點及面的進行推廣。抓住班團團體旅遊的大客戶,以多樣的產品及特色服務贏得認可,並向廣大散客遊衆進行輻射。在實踐中建立一套先進可行的旅遊市場方案進行復制性推廣。

2、產品定位

大學生出遊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班團、社團組織的形式,所以將市場重點放於團體旅遊之上。以班團、社團組織作爲核心客戶,以發放折扣券的形式與班團社團負責人建立起良好關係,並採取差異性營銷爲目標羣體制定相應的不同政策、服務與宣傳。(如專爲班團客戶製作旅遊過程視頻,並刻盤免費贈送;班團客戶根據具體的條件享受折扣優惠;提供班級聯誼策劃和實施等)

3、銷售渠道

以多種營銷渠道相結合,增加客戶辦理業務的機會,減少潛在的客戶流失。

業務員傳統營銷

增加校園裏的業務辦理點,在各院系班級設立聯絡人,增加消費者購買產品的渠道,從而增加團隊的整體業務水平。

網絡病毒式營銷

利用QQ、空間、飛信、微博等多種網絡信息工具,無任何成本的向目標客戶直接傳遞相關信息。由於QQ等信息工具使用的普遍性,以及學生羣體對其的依賴性,可利用網絡將你所要表達的信息無限制的傳播。

建立好代表團隊形象的官方QQ及微博,發佈營銷軟文,直接與用戶面對面交流,迅速發現並解決問題,有利於在用戶羣中良好口碑的建立。讓客戶自主的去替你宣傳,贏得廣大的忠實客戶。

電話營銷

由團隊成員電話聯繫客戶進行拜訪,詢問客戶是否有旅遊意向,詳細登記客戶具體信息,並及時進行數據整理。規定週期業務量,並由團隊負責人進行考覈。

數據庫營銷

平時業務操作中注意詢問客戶的詳細信息,並建立好意向客戶和已有客戶的信息數據庫。固定時間通過QQ、飛信、微博等信息工具向客戶推薦旅遊產品或進行旅遊知識的公益普及,迅速的尋找目標客戶,精準的進行對位營銷。

4、價格政策

總體上通過提高服務質量,加送贈品的形式增加顧客的購買價值,增加顧客心中的滿足感從而提高產品整體價格。對散客、團隊採取不同的價格政策並配合促銷活動建立整體價格體系。

4、廣告宣傳

當市場產品、宣傳同質化嚴重時,進行差異化營銷無疑使贏得市場的關鍵。以傳單張貼物、QQ、空間、飛信等多種工具爲載體進行旅遊的趣味知識公益宣傳,以不同的宣傳方式樹立團隊的良好品牌形象。例如:旅遊害怕沒有時間,世界之窗一日遊。鳳凰,這座古城爲了你已經等了千年。要不看書,要不旅行,心和身體總高有一個在路上。以有深度、趣味性的宣傳標語營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引導消費者進行消費。注意宣傳製作的質量,不然容易有相反的效果。

針對於團體遊客爲團體旅遊的客戶特殊製作旅遊過程的視頻,一方面滿足了客戶的需求,另一方面在視頻中插入團隊的基本介紹並置於QQ空間、優酷、土豆等網絡媒體當中也是團隊宣傳的一種更加能讓客戶易於接受的方式;

5、產品結構

對團體、和散戶推出菜單式的旅遊產品,全包價,半包價,零保價可自由選擇,也可列出旅遊景點讓遊客自由選擇的形式,讓旅遊出行更加靈活自由;不同旅遊景點和服務的自主選擇也避免了價格上的惡性競爭。

基本業務穩定後可通過聯合其他團隊進行業務合作,或獨立自主開發的方式增加外圍相關產品,如素質拓展,團隊培訓等。增加產品線的寬度和深度,進行多元化的擴張,有利於分散團隊整體的盈利方式,增加團隊整體的抗風險能力,同時也增加了消費者的購買渠道。

6、產品服務

旅遊產品的成本基本相同,所以當價格沒有特別優勢時,通過提高服務質量,加送贈品的形式增加顧客的購買價值來增加顧客心中的滿足感。一方面對團隊成員進行系統培訓提高旅遊服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對團隊成員進行行爲規範並進行監督,注重於流程操作細節避免失誤。另一方面對遊客贈送小禮品並加強售後反饋設立專職人員及時處理遊客意見,提高整體服務水平。

關於旅遊調查報告 篇二

隨着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遊消費變得越來越熱,出外旅遊已成爲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遊羣體當中,大學生是整個旅遊市場的一個重要而又獨立的組成部分。大學生作爲社會的一個特殊羣體,具有一定的經濟獨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對寬鬆的時間,具有更多的冒險精神和追夢遐想,這些促成了大學生旅遊熱。因此,大學生作爲一支旅遊生力軍的地位確實不容忽視。《中國統計年鑑20xx》數據顯示,截止20xx年底,我國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數2144.657萬人,可見中國的大學生旅遊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一、調查背景

大學生旅遊市場常常被旅行社看作低利潤、低消費的羣體。因此,對大學生旅遊市場的研究常常被旅遊公司忽略。特別是在濟南這個風景名勝多,高等學府密集的地方,大學生旅遊市場商機巨大,只是旅遊目的地、旅遊企業對這個市場的認識和了解還不夠。對旅遊的認知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意見。 旅遊學至今仍是一門尚未定型的新興學科。對這門學科的性質、研究對象、研究內容以及研究方法上爭論持續至今,而結論卻很不統一。

二、調查目的

通過本次問卷調查我們想了解齊魯師範在校生閒暇時間的外出旅遊狀況,包括影響外出旅遊的因素、旅遊傾向、旅遊需求、及男女生旅遊消費特點。

三、調查方法

本次研究以齊魯師範在校生爲對象。調查採用問卷、網絡調查的方法,對齊魯師範在校大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獲取了第一手資料。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爲100%,有效問卷200份。從調查對象範圍考察,本次調查涉及本校的章丘校區的11個系,大一大二大三,三個級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夠客觀反映當前齊魯師範大學生旅遊行爲的特徵。

四、結論與思考

(一)結論

(二)思考

大學生閒暇時間,相對普遍的職業閒暇時間實際情況應該是比較多的,可是閒暇時間卻成爲本次調查的第二大的阻礙大學生出遊的理由,雖然所佔比例小於金錢因素,但也反映出閒暇時間對大學生出遊有較高影響,休閒本是在減去工作時間,生理時間後,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大學生課時較少,假期完整,爲什麼會出現調查中較高比例的休閒時間不足呢?我個人認爲,休閒時間可分爲,每日休閒時間和短長假休閒時間,由於課時少,從高中的高壓學習中釋放出來,在上大學後他們普遍有了自己的每日休閒時間安排,上網,體育運動,談戀愛是三種主要的每日休閒時間的安排,長期的把時間花在每日的休閒時間中後,他們感覺到時間的不足和過快流失。而習慣了每日休閒的大學生,不在願意花時間區出遊,所以我認爲大學生的每日休閒時間,普通休閒時間的阻礙是大學生旅遊市場開發的一個因素。

旅遊調研報告 篇三

近年來,隨着人民羣衆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都市人追求迴歸自然,返樸歸真的意識愈來愈濃。我鄉黨委,政府審時度勢,實施“旅遊興鄉”戰略。隨着以農業休閒爲核心的旅遊產業的成功運作,我鄉旅遊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

一、旅遊現狀

20xx年,我鄉開始實施“旅遊興鄉”戰略,幾年來,通過內部挖潛和招商引資,使旅遊業發展迅速,已成xx支柱產業之一,初步形成了“瀏河人家”,“瀏陽河第一灣”,“湘東第一洞”等帶有農業休閒氣息的旅遊品牌。目前,共有以“瀏河人家”爲品牌的農家休閒山莊56家,每日可接待遊客4000多人,日營業額可達2萬多元,安置當地農村勞動力近400人,並有效地促進了種養業和招商引資地發展。

二、存在不足

xx農家休閒發展到今天,取得了相當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不足,表現爲客源不穩定,外地遊客少,經營方式單一等。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沒有形成特色,不論是老式土磚瓦房,還是紅磚樓房,都沒有經過造型,沒有農家特色,缺乏景區建築風格。沒有菜園、果園、花園、池塘等,不象農家,而象農村的都市,遊客來過、吃過、玩過、住過以後,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不知什麼是真正的“農家樂”。

2、服務質量不高。由於配套設施跟不上,服務項目單一,不能爲遊客提供娛樂休閒、健身運動、商務會議等方面的服務。大多數來農家休閒的遊客主要停留在吃一餐飯,打一陣牌。同時,大多服務人員受文化、素質、涵養、見識等諸多因素的制約,且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導致在形象禮儀、經營理念、創新意識、服務水平等方面存在缺陷。

3、缺乏統一規劃。大多農家休閒項目是當地羣衆利用自有的住屋,自發興辦的,都沒有進行統一規劃,隨意性較大。加上政府投入小,部門介入少,調控乏力,對農家樂的數量控制、質量把關、地域分佈、配套功能設施、層次類型、宣傳籌劃等沒有一個整體規劃,難以形成規模品牌,產生整體效應。

4、相關服務缺乏。一是缺乏交通工具,沿線沒有公共汽車,附近也沒有出租車,遊客乘車不方便,遊客有急事需到瀏陽租車,耗時費力,極不方便。二是缺乏醫療條件,遊客身體偶有不適,求醫、購藥困難,健康缺乏保障。三是居住條件不優。多數農家樂飲食衛生、環境衛生、廁所衛生、居住條件都存在較大差距,

三、發展優勢

我鄉位於風景秀麗的瀏陽河中上游,面積256.8平方公里,人口3.5萬,距離瀏陽市區22公里,現有森林26萬畝,其中國家生態效益林8萬畝,森林覆蓋率80以上,綠化率90以上,境內公路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利。境內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民風淳樸,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揭開她迷人的面紗,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有湘東第一溶洞—古風洞、瀏陽河第一灣漂流、瀏陽湖等蓍名的旅遊景點,還有“地下迷宮”空崗山,峭壁千仞的天巖寨等尚待開發的景點,今年年底,雙電站將建成蓄水,形成“瀏陽河第一湖”的美景。不久,華南虎將放歸xx,將使xx聞名海內外,極大的促進xx發展,除自然景觀外,xx人文景觀也非常豐富,有民、張凱和葉子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足跡,也有大仙人廟等道教文化色彩濃厚的傳統廟觀。近年來,我鄉不斷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無公害蔬菜、綠色水果、梔子花、黑山羊、科學試驗田等產業已具規模,並初步形成了農業產業觀光帶。遊客來到xx,瀏陽河沿岸風光和風味獨特的瀏陽河農家休閒可以怡情,可以忘情,讓人留連忘返。

四、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統籌協調各方面力量,加大對我鄉農業旅遊的投入,實現“旅遊興鄉”。

(二)工作目標

1、我鄉將進一步加大對農業基礎建設的投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速農業規模化和集約化進程,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科技含量,增加農業生產的觀賞性,合理規劃,形成農業觀光帶,同時加大對農業觀光帶配套設施的投入,由政府對“瀏河人家”農家休閒品牌統一規劃設計,重新定位,實現農業觀光遊與農家休閒共同開發,讓旅遊與農業齊頭並進,比翼雙飛。

2、招商引資4—5千萬元,對我鄉兩個較大的旅遊項目“古風山莊”,“天人綠谷”進行“二次開發”,將它們建成集農業觀光,民俗體驗,娛樂休閒,商務會議等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旅遊服務項目。

3、雙電站建成後,招商引資2—4千萬元,利用電站庫區近郊,交通方便的優勢,將雙電站庫區建成我市最大的“水上樂園”,爲都市休閒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將雙水上樂園與瀏陽河第一漂聯合, 豐富瀏陽河第一漂的內涵,對大溪河和小溪河沿線進行全方位立體開發。

4、藉助世界瀕危種—華南虎即將落戶我鄉這一全世矚目事件,以及長沙引水工程即將啓動,進一步向外推介“、生態xx、清新xx”。以此爲核心,利用xx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打造“xx農業休閒觀光區”,使xx農業觀光旅遊融入瀏陽市域經濟,服務“長株潭”。

五、工作措施

(一)政府組織,統一規劃

爲全面推進我鄉旅遊開發,由鄉政府出面組織,爲旅遊開發創造條件、營造環境、牽頭解決重點和難點問題。在發展思想觀念方面做好對羣衆的引導工作的同時,對旅遊項目,政府主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規劃,明確重點;二是建立規範,明確要求;三是適當投資,建好基礎;四是抓好宣傳,開發市場。

由市領導牽頭,會集旅遊、國土、規劃、建設、農業等相關職能部門,按照打造“xx旅遊區”發展模式,對我鄉旅遊項目的規範、設計、管理、分佈、檔次進行統一規劃,力求佈局科學合理,整體呈現農家特色。農業觀光帶與農家休閒要整體開發,小型農家休閒按照籠中有禽,欄中有畜,塘中有魚,園中有菜的庭院經濟進行佈置,中、大型農業休閒項目可以考慮採用莊園開發的模式進行整體佈置。

(二)加強管理,提升質量

制定農業觀光旅遊項目管理細則,定期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進行整頓、檢查、驗收,對農業觀光旅遊項目符合要求方準掛牌營業,達不到要求的予以整改。對新辦的要求經過相關職能部門驗收、審批後方能掛牌營業。

爲加強協作,形成優勢互補,由政府牽頭,成立xx農業觀光旅遊協會,讓旅遊景點、公司、種養專業戶與休閒農莊建立聯繫網,加快我鄉其它產業與旅遊相結合的進度。爲做好接待,加強對外聯絡,更好的推介xx旅遊,以村爲單位成立接待中心,負責對外來信來訪,協調處理有關事項,以便改進服務,讓遊客滿意。

對掛牌營業的,制訂行業標準,開展“星級評比授牌”和“共產黨員示範崗”等活動,促使經營者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對外公佈舉報電話,對違章經營者進行處理打擊。

(三)加大宣傳,打造品牌

一是在農家樂外界環境做文章,通過建立“農家展覽館”、“土特產專賣店”,在瀏陽市區,楊高、荷石公路入口,瀏永公路設立大型廣告宣傳牌。二是建築設計凸顯農家特色,或裝飾農家特色建築等多種形式來營造濃厚的農家特色文化,讓人一入xx就覺得有農家味。二是與旅行社聯姻,依託瀏陽旅遊資源,打造“xx農家樂一日遊”精品路線。三是定期開展策劃活動,在組織相關專業人員進行策劃的同時,政府將定期組織新聞記者、旅行社到xx考察,幫我鄉從遊客的角度發現賣點,進行策劃。四是利用報紙、電視等新聞媒體,輔之以廣告和專題活動的策劃運作,擴大去我鄉農農業觀光旅遊的知名度,把xx農家樂打造爲知名休閒品牌。

要搞好我鄉農業觀光旅遊開發,當前工作千頭萬緒,首先是做好制定實施細則和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當前工作困難重重,最困難的是缺少人才與資金,因此,要加快發展,我們在自力更生,克服困難的同時,請求上級在政策和經費方面給予我們更大的支持。

旅遊調研報告 篇四

旅遊業作爲第三產業的龍頭,在經濟生活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前旅遊業已經連續四年保持了世界第一大產業的地位,近幾年來我國旅遊業增長速度超過GDP的平均增長速度,佔GDP的比重快速攀升,中國旅遊的發展舉世矚目,旅遊經濟作爲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其產生的連帶效應顯著,旅遊業已成爲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一、調查目的

我國“十一五”時期旅遊業的發展目標,目前已經確定,據國家旅遊局的公佈的信息,就是:實現入境旅遊人數和入境過夜旅遊者人數年均增長8%,國際旅遊收入年均增長12%;國內旅遊人數年均增長8%,國內旅遊收入年均增長10%;旅遊總收入實現年均增長10%。到20__年,國際旅遊收入達到530億美元,國內旅遊收入達到8500億元,旅遊總收入達到12700億元。每年旅遊業新增就業50萬人,到20__年旅遊直接就業人數達到1000萬人。

世界旅遊組織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到20_年,中國就接待1.37億入境旅遊者,佔世界旅遊總額的8.6%,超過英國、法國、美國、西班牙和意大利,成爲世界最大的旅遊接待國。中國就接待東亞三分之一的國際旅遊者。到20_年,中國將成爲世界十大客源國之一,出境旅遊達一億人次,居世界第四位。到20_年,中國的國內旅遊可望達30億人次。海外入境旅遊、出境旅遊和國內旅遊三者協調發展,中國有望成爲世界第一旅遊大國。

二、調查內容

針對該處的自然旅遊資源,歷史文化資源,旅遊宣傳活動,該地周圍的環境以及旅遊團的收費標準和服務態度進行了全面的調查。現在的城市經濟發展、文化建設、市政建設、環境保護和城市風貌、都要考慮到旅遊業發展的需要,並與之相結合,所以這些也要進行調查。

三、調查方法

第一、我採用取樣拍照的方式,對有代表性的地區的環境,景色和人流進行了拍照。

第二、我還採用了問卷調查的方式。分別在各個景點給遊客發放200份問卷。旅遊市場調查報告優秀範文。問卷調查題目有10道題目,分別如下:

1、您對此地的瞭解程度。A比較清楚。B大致瞭解C、印象模糊D、很不清楚

2、您在景點會選擇什麼樣的住宿地點A、回家睡B、民居C、便宜的旅店D、賓館酒店

3、您覺得這的旅遊消費是否合理A合理B偏低C偏高

4、您最近一次在此地旅遊花費爲多少?A50-100B、100-200C、200-500D、500以上

5、、您已經或計劃去那些景點?(自寫)

6、您這次旅遊採用何種交通方式?A。步行B、包車C、自駕車D、路邊找車

7、您認爲這的旅遊資源如何?A、豐富B、中等C、一般

8、您認爲這的旅遊資源的優勢在於?A、山水自然風光B、少數民族特色C、氣候條件

9、您對這的旅遊資源開發規劃及管理的認可程度A、開發充分,管理到位B、開發不足,管理到位C、開發充分,管理缺陷D、開發不足,管理缺陷。

10、您認爲這的景點缺乏的是哪些方面?A導遊服務B景點整體規劃及安排C、基礎配套設施D、地方特色購物E、文化背景挖掘F其他。

四、調查結果及分析

通過調查結果分析,近5年的入境旅遊者人數都在1000人次左右,其中多爲臺灣及港澳的旅遊者,海外旅遊市場的開發還很滯後。旅遊者在景點的停留時間短,不過夜的旅遊者佔51%,停留1夜的旅遊者佔38%,過境觀光遊的特徵十分明顯。旅遊者在景點的消費少,景區門票、餐飲和住宿佔了絕大部分(76%),這表明該地旅遊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還沒有明確的旅遊消費導向,如購物、娛樂等比例過小。旅遊者感受的一致性很高,即:對旅遊景區質量及導遊等景區服務感到滿意,對住宿、購物、餐飲、娛樂等印象一般,對長途交通(外部交通)條件感到失望。

通過調查還得出,旅遊基礎設施相對薄弱;該市共有200多家旅行社,但企業規模實力小,經營管理分散,體制不活,營銷手段滯後,技術依託和網絡化水平低,市場尚不規範,絕大部分的旅行社爲“小作坊”經營方式,只有幾個員工,服務質量低下,這些旅行社從表面上看隸屬於不同的行業和部門,關係錯綜複雜。

任何一個旅遊產品都不可能滿足所有旅遊者的需求,所以應該綜合分析興此地旅遊產品特性和旅遊市場這兩個因素,確定旅遊產品的目標人羣作爲長期營銷的方向。

在過去的旅遊發展中,部分景區無意中造成重開發輕保護的現象,出現了一些掠奪性經營如過多的停車場和日益寬敞的景區道路及遊步道公園化現象嚴重等,同時在風景區的亂搭亂建現象日趨#from 本文來自大學聯考資源網顯現,正逐步擠佔核心景區。景區各生活接待區的空氣質量堪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斷增加,城市水源面臨威脅。旅遊資源已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壞,景區的保護問題已經顯得非常重要了,不能僅侷限於內部的精耕細作,部分園區旅遊設施已超越限度,對景區的美學價值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此外,我們應該設計自己的旅遊精品,推出的爲我獨有的特色產品,使我們的產品成爲面向國內外的名牌產品,這些應該由精選的旅遊景點、合理的旅遊線路和出色的服務“六要素”構成。旅遊精品應該成爲是旅遊業形象的集中體現和王牌產品。

五、調查的意義

旅遊產業政策缺乏有力的體制保障,旅遊景點建設開發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各景點規劃沒有形成層次,重複建設現象依然存在,歷史文化旅遊市場開發力度較小,()開發體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資源閒置。當前焦作旅遊機遇大於挑戰,景點硬件設施已能滿足需求,亟需進一步完善旅遊配套設施建設,提高服務標準,加大在吃、住、行、娛、購這五個方面的開發力度,一方面要打造出焦作的山水品牌、太極文化品牌,另一方面還要藉此契機全面提升焦作市旅遊文化品位。

現在的我們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旅遊發展全局,以構建和諧社會爲目標,以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做大、做強、做精”旅遊業精神爲指導,按照“大旅遊、大產業、大市場、大發展”的戰略思想,以資源爲依託、以市場爲導向、以產品爲基礎、以效益爲中心,積極進行資源整合和市場化運作;加大開發歷史文化資源力度,豐富“焦作山水”品牌的文化內涵;全力發展具有該市特色的旅遊商品;進一步強化宣傳目標,開拓高端國際遊客市場。未來五年,是該市旅遊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必須採取超常發展的戰略。首先是產業化發展觀念必須超前,樹立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發展觀。其次產業政策也會隨實際情況的變化適時予以調整和完善。

旅遊扶貧是一種投入較少、效果較好、返貧率較低的新型開發性扶貧方式。它通過發展貧困地區的旅遊業,使經濟文化較發達地區的資金、信息、技術、觀念隨着遊客的流動引導貧困地區,增強貧困地區的造血機能,實現脫貧致富。通過這次調查,我們更能瞭解到濟扶貧與精神扶貧相結合。要通過深入細緻的宣傳教育和典型引路,讓貧困地區的農民擺脫傳統自給自足的小農意識,破除多年來養成的“等、靠、要”思想,樹立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的信念,逐步樹立旅遊意識、商品意識和競爭意識。使貧苦人們找到更好的致富方法。

旅遊調研報告 篇五

全域旅遊是全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內涵是在一定區域內,以旅遊業爲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遊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我市旅遊業的發展,按照“謀全局、圖重點、強基礎、補短板、提質量、增效益、抓統籌、促全域”的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要求,緊抓“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秦巴山區連片開發機遇,加大旅遊重點項目建設力度,在旅遊要素完善上下功夫,紮實開展旅遊扶貧培訓,注重鄉村旅遊建設,促進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今年我市石泉、嵐皋兩縣被確定爲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瀛湖生態旅遊示範區成爲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示範單位。上半年,全市接待遊客達到176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91.9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5%、18.5% 。

交通條件的空前改善,生活質量的快速提升,不動產投資熱點的轉移,以及政府順應時勢而對第三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使旅遊活動、旅遊產業、發展旅遊的政策等都成爲當下的社會熱點。爲進一步瞭解我市全域旅遊發展情況,助動我市全域旅遊發展。根據市政協年度安排,市政協文史學習委員會就安康全域旅遊進行專題調研。現將相關問題報告如下:

一、對我市旅遊優勢資源的認識問題

離開資源,旅遊無從發展,對資源特質把握不準,旅遊就不能順利發展。調研組認爲,安康資源的真正優勢不在歷史人文,而在以山水爲載體的自然稟賦。而自然資源相較於外地,安康基本沒有引人入勝的、能使人在一地流連忘返的名山名水。而連綿起伏的羣山,蜿蜒清澈的河流,四季氣候的色彩變換,清潔明靜的時空環境,構成以廣地域、大分散爲特徵,以步換景、賞心宜人爲賣點的旅遊資源稟賦,這就是安康旅遊資源的基本特質。因此,安康旅遊消費,必然是以大範圍流動、全方位涉獵、多形式體驗爲主場,以涉足局部、觀賞細處爲補充;安康旅遊建設,應當以自然資源利用爲主攻,以人文歷史挖掘打造爲策應。安康旅遊佈局,應該是放眼全域規劃先行,着眼線路先抓節點起步。

二、發展旅遊業的統籌協調問題

我市很早就提出把旅遊業作爲支柱產業,但全市統籌謀劃不足,發展旅遊的意識不強,氛圍不濃,促進旅遊業發展的硬措施不夠配套,旅遊項目招商引資、旅遊產品的推介等沒有形成合力,效果不明顯。

建議:組建全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由市上牽頭,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爲成員;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協調、解決全域旅遊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嚴格按照安康市旅遊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實施,打破區域分割,衝破行業壁壘,不搞各自爲政,儘量避免盲目投資,把分散的景區景點和旅遊資源串成線、集成團、連成片,形成有特色的旅遊拳頭產品,在特色互補中提升旅遊產品,實現互利多贏。發揮好基層發展旅遊的積極性,保護好旅遊產業投資者的熱情。堅持以全域旅遊理念引領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規劃建設一批都市旅遊示範區和特色村、旅遊風情小鎮、美麗宜居鄉村。各縣區要準確把握資源特質,找準開發主攻方向,不能簡單複製、粗造克隆,以免出現千城一面、千景一格、千點一味的不利局面。

三、旅遊資源開發的重點問題

我市目前業已形成規模的一城一湖一山,形成了安康旅遊的核心景點景區,且仍有深度開發的潛力。但面臨周邊旅遊同質產品的強勢競爭,成爲我市旅遊產業頂樑柱的任務並不輕鬆,旅遊作爲產業在全市經濟總量上的貢獻率在較長時期內,可能低位徘徊。

建議:打破縣際區劃限制,突破一景一地的侷限,統籌全市拉大骨架,着眼連珠成串互補增效。開發的重點概括爲“兩線、三環、三中心。”“兩線”即漢江從石泉至白河一線,可上接漢中,下連湖北,以舟船爲載具,水上觀光旅遊爲核心,將沿江已開發景點景區連成一線,拓展其旅遊市場;從馬池經江口到灃峪口一線,以步行探幽和自駕觀景爲核心,以子午古道的人文內涵和層戀疊嶂的自然風貌,吸引關中城市羣人衆質高的旅遊羣體;“三環”即從平利、鎮坪、嵐皋到安康的環線,從石泉、寧陝、漢濱北部山地到恆口的環線,從旬陽縣城、小河、雙河到蜀河的環線。上述環線以農家田園風情和秦巴自然景觀爲核心內容,以自駕觀景遊客爲主要服務對象。“三中心”即以安康城區爲支撐點,以寧陝龍王和平利八仙爲遊客集散地的三個中心,這些地域旅遊資源富集,旅遊開發相對集中,服務半徑比較合理,且本身就是旅遊景區,應當增強旅遊服務和保障功能,打造成旅遊人羣的目的地和集散地。

四、旅遊業發展的資金投入問題。

發展旅遊的目的,無非是發展旅遊產業壯大經濟實力,美化人居環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然而,離開投資這些都是空話一句。投資行爲取決於投資者的目的和利益。民間投資必然是市場化行爲,以投資回報決定投資行爲;政府投資因其公共資源的屬性,必然是以社會公共產品爲投資對象。基於安康旅遊資源稟賦特質,投資的經濟回報總體上短期內難以達到預期,有效的市場化的投資不易形成大氣候,這就是安康旅遊發展面臨的最大困境。

建議:用活搬遷移民、城鎮化、水土保持等民生性投資政策,在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的引領下,把旅遊元素融合在民居建設、生態工程建設之中,使民居及其民生工程兼具旅遊產品的價值;使政府投資具有富民公益性與旅遊產業性的雙重屬性。民衆在分享公共資源的同時,社會也蓄集了旅遊發展的潛力。

抓住國省縣村戶道交通建設及生態建設等投資機遇,優先優化旅遊資源富集地帶的交通條件和生態環境,凸顯具有旅遊深度開發潛力的資源的投資價值,增強市場化旅遊投資的吸引力,助推旅遊產業的發展壯大。

利用鄉村文明建設、植樹造林以及現代農業發展等政策機遇,增強民衆保護和美化環境、文明待人接物的意識,不斷優化旅遊發展的人文環境;增強農業產業園主參與和服務旅遊活動的自覺,讓農業產業園具有提供農產品和旅遊產品的雙重功能。

加大旅遊產業招商引資力度。通過安康旅遊資源開發潛力分析,安康秀美山水展示,旅遊發展成果宣傳,旅遊產業發展前景展望,旅遊產品營銷,旅遊開發項目推介等全方位文宣活動,增強安康旅遊投資的吸引力。

五、旅遊宣傳推介問題

當前,旅遊宣傳推介總體上氛圍不濃,缺乏官民以及市縣鄉之間的互動,缺乏吸引國內外關注的宣傳手段和推介措施,宣傳推介引起的關注度、影響力還不夠大,效果不夠理想。

建議:在重點路段關鍵部位樹立大型廣告牌位,製作一部以自駕、休閒、度假爲核心內容的宣傳片,拍攝一部以安康奇險秀美的自然風光、歷史風雲和獨特民情風俗爲內容的電視連續劇,並在主流媒體播放。以漢江龍舟節和漢陰油菜花節等節慶活動爲契機,不斷擴大安康旅遊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創新旅遊宣傳營銷,建立廣播、電視、移動互聯網、微博、微信等全媒體信息傳播機制,加快構建跨區域、跨平臺、跨網絡、跨終端的旅遊目的地網絡營銷體系。加強旅遊商品建設,繼續打造和創新以富硒產品爲主打的特色旅遊商品。

六、旅遊業所需人才問題

旅遊產業需要大量綜合性和專業性人才。我市十分短缺的是熟悉旅遊產業各個環節且善於整合各專業,能夠有序開展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管理、服務等一攬子工程的戰略型人才,以及營銷、廣告、民俗、心理、文學、歷史、地理等多學科的專業性人才。人才缺乏是制約我市旅遊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

建議:實施“旅遊人才工程”,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旅遊發展資金,專項用於人才培養和引進工作。圍繞全域旅遊建設,採取崗位聘任、項目聘任、短期兼職、項目合作等靈活方式,柔性引進急需的旅遊人才。每個縣市區要培養幾名金牌導遊,加強與安康學院、安康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合作,堅持市內與市外相結合、業務培訓與交流學習相結合,建立分層分級培訓機制,加強鄉土特色旅遊人才培養。

七、關於旅遊環境建設問題

“處處都是旅遊環境,人人都是旅遊形象”的意識有待強化,賓館飯店和出租車宰客行爲時有發生,服務接待水平不盡人意,這些問題對旅遊產業的發展負面影響都不可低估。

建議:結合創衛、創文等活動的開展,教育引導公民提高禮貌待人、文明行事的自覺性,強化我爲家鄉增輝添彩的責任感,讓遊客在安康處處感到友善和溫情;努力提升服務行業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強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和服務素質教育;加強監管和服務,及時迴應和處理旅遊投訴,在第一時間解決問題,讓受損者感到滿意,使責任者受到教育。維護好公平有序的旅遊市場秩序,構建充滿活力的旅遊發展環境。

關於旅遊調查報告 篇六

依照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發生工傷事故應當由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承擔工傷保險賠償責任,這是工傷事故責任的基本處理方式。但由於工傷事故發生在一個多種社會關係交錯的領域,工傷事故本身可能存在民事侵權責任與工傷保險責任的競合,如何處理二者之間的關係,在《工傷保險條例》中並無明確規定,學術界和司法實務部門的認識和做法也多有分歧。筆者認爲,界定工傷事故賠償責任的法律性質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基本前提,爲此筆者不揣淺陋試對其進行分析,以就教於同行。

一、我國對工傷事故賠償責任法律性質的態度

(一)我國立法對工傷事故賠償責任法律性質的認定

我國工傷保險賠償責任的制度規定,經歷了從民事賠償與工傷保險賠償不重複到並行的變化,與此相應對工傷事故賠償責任性質的認識,也經過了從單純保險責任到認可社會保障與侵權責任雙重性質的過程。雖然在早期的立法中對工傷事故賠償責任的屬性,並無法律上的明確規定,但從《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規定中可以推導出處理工傷賠償關係兼有民事賠償關係的原則—不同責任的不重複負擔即互相抵免原則;對並行立法思想的體現,最早見於20xx年我國頒佈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52條的規定:職業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賠償要求。同年頒佈的《安全 生產法》第48條也規定:因生產安全 受到損失的從業人員,除依法享有工傷保險外,依照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本單位提出賠償要求。但令人遺憾的是,在其後出臺的20xx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傷保險條例》對此卻未作相應明確具體的規定。

20xx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 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條規定,延續了安全生產法的立法思路,明確規定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的,勞動者可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和實踐摸索,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續一)》(徵求意見稿)中,對工傷事故賠償請求權作出以下規定: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的侵權行爲受到傷害,在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後,又請求用人單位依法給予工傷保險待遇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傷害,或者被診斷患有職業病,已經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後,又請求用人單位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雖然該徵求意見稿並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從中我們也能夠發現最高人民法院在處理工傷事故責任問題上的傾向性,以及爲解決這一立法遺留問題所作的努力。至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國將採取雙重賠償責任兼得的方式處理工傷事故。

(二)對工傷賠償責任性質認識上的理論分歧

對工傷賠償責任性質的認識,集中表現在如何處理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侵權賠償之間的關係問題上。鑑於我國工傷保險立法的現狀,學者們對工傷保險賠償與侵權賠償關係認識上的分歧,主要集中於企業是否應當承擔保險賠償之外的侵權責任,承擔的標準是什麼 。而對於因第三人過錯造成工事故的,應允許勞動者分別獲得工傷保險賠償和侵權損害賠償的權利的看法是一致的,但對於兩種賠償之間是否需要採用共同項目抵扣的辦法進行協調,即是否允許勞動者雙重受益仍有分歧。對於工傷賠償與民事賠償的順序以及是否允許社保經辦機構代位工傷職工求償等問題也存在不同的觀點。筆者贊同工傷事故具有社會保障和侵權賠償責任雙重屬性的看法。

二、工傷事故賠償責任雙重性質的理論分析

(一)工傷事故賠償責任首先屬於由社會分擔的保障責任

界定工傷事故賠償責任性質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爲了對工傷事故這一現象給出處理方案,更爲重要的是要考察哪一種處理方案更具有正當性。從工傷事故賠償制度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爲勞動者提供最大限度的平等保護的追求,一直是該制度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實行工傷保險,正是由僱主承擔勞動關係中法定的安全注意義務要求的必然結果。現代社會的工傷保險賠償制度是對僱主過失責任的補充和完善。從這個意義上說,作爲社會發展選擇的結果,對工傷事故責任的處理首先應當強調其社會保障屬性,讓工傷職工能夠“傷有所養、死有所賠、遺有所慰”,使工傷職工及其親屬及時得到妥善的救治和普遍救濟。工傷保險賠償標準的法定化以及由保險基金支付保險賠償金的做法,使得賠償結果與具體用人單位的償付能力之間不再有關聯,從而能夠爲所有受害勞動者提供平等的工傷待遇。同時,由社會分擔了原本應由用人單位承擔的防範和化解意外風險的責任,有助於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保證基本的社會公正。而工傷表現賠償作爲一種社會保障,具有一種較爲直接的效應,它可以快速地使受害人渡過難關。捨棄工傷保險賠償不用,反而首先追究可能存在的民事責任,則是一種制度浪費,更是一種低效率的救濟選擇。

然而,首先由工傷保險承擔對工傷事故的賠償責任,在於強調在對工傷事故賠償糾紛的處理過程中,受害勞動者不享有對賠償責任順序上的選擇權。這一點是由工傷保險的強制屬性所決定的。工傷保險賠償權是勞動者享有的法定的具有類似“公法”性質的權利,不存在可處分性,不能以協商等方式放棄或讓與。

強調責任分擔的順序,意味着不排斥其他 賠償責任的存在。工傷保險制度的本質不僅爲損失填補,更具有生存權的保障理念。其中保障功能是第一位的,而補償功能是次要的,其補償標準的整齊劃一決定了它並不能等同於賠償。可以說,保險“賠償”掩蓋了受害勞動者所受損害的個體差異,在保障標準相對較低的情況下,其救濟能力的不足則更加突出。禁止可能存在的其他 賠償責任的介入,不利於對勞動者利益的保護,與我國勞動法的立法宗旨也是相悖的。

(二)工傷事故產生原因的多樣性,決定了侵權賠償責任存在的可能

“工傷”是勞動者“在工作時間、因工作受到的意外傷害”。所謂“意外”,是指發生工傷事故的勞動者本身對工傷結果的出現沒有主觀故意,但不排除其他人對工傷損害後果存在過錯。當然對於不可抗力或勞動者單方過錯(過失)造成的工傷事故,其賠償責任由工傷保險獨自承擔,這是工傷保險分散工業災害風險的體現。除此之外,因用人單位過錯或用人單位以外第三人的過錯造成工傷事故的,都可能發生侵權責任的負擔問題。如用人單位沒有盡到安全注意義務,表現爲安全設備設施不健全、安全生產責任不落實等;或者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都存在過錯,如用人單位指揮勞動者冒險違章作業,勞動者爲追求經濟效益,而勞動者爲更多賺錢加班加點、疲勞作業;以及由第三人的過錯造成工作期間的勞動者的人身傷害,如上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等。

社會實踐報告在由第三人侵權導致工傷的情況下,若完全以保險責任的承擔來覆蓋侵權責任的補償,因不存在免除侵權人責任的法律和道德基礎而不具有可行性。而當同樣的過錯發生在用人單位身上導致工傷事故的,則可以免除其侵權責任,似有對同一事由因主體差別而有不公平對待的嫌疑。對於事實層面上存在着的保險責任和侵權責任兩種責任,如何在法律上進行處理,既取決於我們對勞動法與民法關係的認識和定位,也與工傷保險的範圍和保障程度有着密切的聯繫。

(三)賦予工傷事故賠償責任雙重屬性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

首先,我國勞動法和民法屬於兩個並行而獨立的領域的特點,決定了這兩種不同性質的法律責任可以共存。雖然在理論上對於勞動法與民法之間的關係問題還存在爭議,但從勞動法律制度的發展歷程來看,它一直是在民法之外發展,在這一意義上,勞動法的存在是一種獨立的事實。我國的民事立法中沒有對勞動關係進行明確的規範,而《勞動法》第1條就明確規定勞動法調整勞動關係。儘管民法與勞動法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作用一直在持續,但是控制和減少職業傷害和救濟遭受職業傷害的勞動者,卻是勞動法和民法所共同擔負的責任,只是各自的側重點不同,二者不同的責任制度構成並不存在相互替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