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學生心理調查報告多篇

學生心理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最新關於中學生逆反心理調查報告

隨着社會節奏愈來愈快,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不同階段都會發 生,爲了更好的摸清孩子的心理狀態,解決教育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有效地配合家長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我調查小組針對國中生逆反心理做了問卷調查。

關鍵詞:國中生 逆反心理

一、問題的提出

1、對逆反心理現狀作調查,是研究國中生心理髮展規律的需要

1115歲是兒童產生急劇心理變化的年齡,這是個危機年齡,兒童心理髮展存在着許多困難與不平衡。

處在國中年齡階段兒童的心理活動顯得激烈、動盪、身心發展不僅速度加快,還伴隨着質的變化與轉折,這給學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機會。教育得好,國中生身心發展就可能非常順利,爲將來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教育得不好,則可能會使國中生感到成人的干擾太多,管教太嚴,反感情緒就油然而生,從而漠視甚至抗拒成人的教育。一旦產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就會變得很難教育,給以後的發展造成困難,不少十分聰明,原本可望成才的孩子,就是因爲在國中階段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與疏導,不能順利度過危機年齡段而喪失成才機會的。。因此,對國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現狀進行調查以便採取正確的疏導措施,幫助其度過危機年齡,正是國中生心理髮展的需要。

2、對逆反心理現狀作調查,是國中生心理現狀的需要 黃遵憲紀念中學的學生生源地複雜,學生都是經過重點學校篩選完後進入此校的。國小六年苦讀,未進入重點校,這本身便是一個不小的心理挫折。在這一挫折下產生逆反心理是現狀之一。此外,可能是由於本校的教師希望自己的學生成績好,然而又常常難以實現,於是在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支配下,則有可能產生教育方法的不恰當,導致學生受到新的挫折,這是國中生因受挫而產生逆反心理的現狀之二。因此,及時地調查國中生逆反心理現狀,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有效疏導,促進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轉,爲其能順利進入高等學府打基礎,這正是本次調查國中生心理現狀的目的。

二、調查的目的、對象和方法

本次調查目的是瞭解國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現形式,分析導致此種心理的內外因素,爲尋求受挫型逆反心理疏導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據並驗證初步疏導的效果。以便採取正確的方法進行疏導,促進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轉,爲其能順利進入高等學府打基礎。調查對象是黃遵憲紀念中學七年級6個班的同學,總共235人。爲了實現以上目的,我們設計了一份問卷調查,發放給學生,然後將卷子回收,統計。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1、結果:根據統計結果我們發現

,七年級階段的學生42%有過逆反心理,關於造成學生逆反心理的因素父母與家庭、學校與學習佔了68%,其中因爲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而產生的逆反心理佔55%,大衆傳播及社會文化對學生心理髮展影響達到93%,關於逆反心理對孩子的生活和成長很大影響的佔59%,學生對於逆反心理多采用和同齡人交流的方式來緩解的佔86% 。

2、分析:

從心理角度說,國中生正處於少年向青年過渡的重要時期,成人感較突出,但卻缺乏涵養,往往會過分地強調自我,表現自我。因此,在實際生活中,當他們的需要因不能滿足而感到受挫時,往往會採取懷疑和敵視態度看待周圍事物。而這種懷疑與敵視態度因其缺乏自控能力總會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只是我們平時觀察不夠,未能發現或觀察到了卻未作細緻分析,常以差一言蔽之罷了。經調查分析,我們發現具有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學生,大多會在學習、交往、工作方面以下列表現渲泄反感情緒。

根據我們的調查分析,我們認爲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1)學校教育因素。

從調查結果來看,在引起學生逆反心理的諸因素中,教師的不當行爲的確不容忽視。根據調查卷的反映,易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教師行爲有:重複哆嗦,隨意拖堂,教法陳舊,作業過量;偏愛優生,漠視差生;隨意停課,體罰與變相體罰。此外,把男女生的正常交往誤作早戀看待也會引起逆反心理。

(2)家庭教育因素。

據調查卷的反映和觀察所見,易引起學生受挫型逆心理的家長行爲有:嘮叨、貶斥、打罵;擅定考分指標;家庭糾紛,夫妻離異;此外,強行要求子女受家教或參加名目煩多的校外補習也會引起逆反心理。

(3)學生自身因素。

國中生身心發展速度加快,心理活動複雜而激烈,常感到成人的干擾太多,管教太嚴,心理需求與現實的制約矛盾日趨突出,這是引起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內因之一。其次,現在的國中生都是獨生子女,衣食玩樂條件優越,缺乏磨練,感情脆弱,大多不能把外來挫折內化爲前進動力,也是易產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內因之一。

四、建議

1、學校教育方面:

(1)以師愛作爲培養師生情感的橋樑,達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功效

師愛是教師情感交流的核心,教師必須分析、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待學生一定要有真摯的愛、由衷的情,並表現出極大的關懷和期望。一個被教師所愛的學生,常常是充滿信心、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而這種師生之間真摯、融洽的感情能直接轉化爲學生的動力。因此,師生之間的良好情感在消除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過程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教育工作者要積極引導、耐心教育,去贏得青少年學生的信任,以真摯、友好的情感喚醒他們內在的最大潛力來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收到高質量的學習效果。

(2)多給予他們自我表現的機會

作爲教師我們應在工作中儘可能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創意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在活動中孩子既可以培養合作意識,增加交流的慾望,還可以化煩惱於無形,自然而然的消除了逆反心理對孩子的不利影響。

2、家庭教育方面:

(1)要順應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成長逐步改變教育方法,不要老是採用包辦爲監護的方式。孩子從國小升入中學,生理髮生許多變化,心裏也發生巨大變化,表現在成人感,獨立感的增強。對父母的反覆叮嚀,包辦,代替感到厭煩。他們喜歡發表自己的意見,他們把目標轉向自己。從外貌,性格到別人難以察覺的內心世界,都要自我審視。往往崇拜偶像,如電影,體育,歌壇明星。

(2)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給他們一定的自主權力,與孩子商談,平等商討,不要用命令的口氣,粗暴,強制更是錯的。

(3)加強與孩子在情感上的交流。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應採用熱情關懷的態度,親切的語氣。有尊重理解的氛圍,父母與孩子才能得到交流。孩子也容易接受教育和指導。

3、學生自身方面:

(1)學會理解

學着從積極意義上去理解大人、父母的囉嗦,老師的批評,其實這均爲善意的。老師、父母也是人,也有常人的喜怒哀樂,也會犯錯,也會誤解人。只要我們抱着寬容態度去理解,也就不會逆反了。

(2)把握自我

常提醒自己,要虛心接受父母、老師的教育,遇是要盡力克服自己,要認識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另外,要與他們常接觸,向他們請教,多多溝通。

(3)學會適應 要提高心理上適應能力,多參加課外活動,在活動中發展興趣,展現自我價值。這樣,逆反心理也就克服了。

通過這次的問卷調查,我明白了自己以後的工作方向,我們常說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作爲即將走上教師崗位的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儘自己所能做出自己的綿薄之力,爲了心中的教育夢想,我會更加的努力!

【第2篇】9月大學生就業心理調查報告範文

大學生就業心理調查報告

即將踏入大四,面臨即將實踐找工作問題的我們,對大學生就業知之甚少。

而專家認爲“將有六成本站面臨崗位缺口。”那麼我們就業究竟面臨哪些問題呢?利用寒假時間就大學生就業問題,做了個小調查。

從此次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略微瞭解大學生的就業心理。

一、就薪金的期望值

藝術類專業的大學生對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最低,文法類、經濟類、理工類和醫學類的大學生對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都在1500-2499之間,管理類的學生大都希望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在2500-3499之間,同時也是藝術類的學生對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爲3500以上的比重也相對較大、經濟類、管理類次之。

對於產生這個方面的原因。我們可以綜合比較其他相關問題及因素得出,產生這方面的原因是由於專業本身的原因,藝術生的精神取向相對自由,他們更是側重於自身的自由,藝術工作相對比較特殊。對於理工類,文法類和醫學類在薪酬取向集中在1500-2499。分析得出的結論是。這個是當代大學生一般首次工作可以接受的心理價位。低於則不符合其多年學習的知識積累。高於此價位又又不符合當今就業壓力越來越緊張的社會現實。

二、大學生區域就業心理分析(農村、城市)

來自農村和城市的大學生在就業看法、就業態度、就業單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1)來自城市的大學生對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高於來自農村的學生。但是兩地學生的薪酬期望都集中與1500-2499,薪酬期望在1499以下和 2500-3499,城市學生高於農村學生,但在3500以上,城市遠高於農村學生。具體數據如下城市學生和農村學生對於第一份工作的薪酬要求不一樣。正是因爲他們的背景不一樣。農村的學生就業心理較爲嚴重,他們渴望儘快找到好的工作以緩解父母的壓力,爲自己的家庭解決負擔。而城市學生則不一樣,他們相對與農村學生而言,比較輕鬆,但是由於在城市長大的背景,使得他們的就業的初次薪水價位相對與農村更爲高些。

(2)城市學生選擇工作注重行業前景和個人喜好,農村學生最注重行業前景

從數據統計來看,城市大學生在選擇工作首先考慮的因素是行業前景和個人喜好,農村大學生最注重的是行業前景,在薪水、地理因素和個人喜好方面,城市高與農村;在行業前景、辦公環境和其他方面,農村高於城市。

產生這個方面的原因,我們依然可以理解爲兩個不同生源地的就業生的就業背景不一樣而導致的。城市的學生因爲自身以及家庭的原因,相對比較自由,以後跳槽或者的短期內選擇新的工作的機會比較大。而來自農村的學生則以行業的前景爲主,願意找到一份前景好,比較穩定的工作。

(3)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願意在就業區域的選擇上注重發達的大城市

從數據統計上來看,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願意選擇在發達的大城市工作,其次是不限地域,重在具體工作,中小城市和國外,沒有人願意選擇在縣城工作;而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更看重具體工作,不限地域,其次是發達的大城市,中小城市,縣城和國外。這個是在我們的意料之中,事實上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不僅是城市,包括農村的學生的就業取向也比較側重大中城市。

(4)來自兩地的大學生都教青睞國營企業

從數據統計來看,在最期望選擇的就業公司上,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比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樂意選擇民營企業、國營企業和外資企業;而在私營企業、合資企業和自主創業上,來自的城市的大學生的期望值高與來自農村的大學生。但是,兩地大學生都較青睞國營企業。

(5)信息產業仍是大學生最青睞的職業部門

從數據統計來看,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最青睞與信息產業,依次是金融保險業、教育業、製造業、政府部門、科研部、房地產和服務行業;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最青睞信息產業,依次是教育業、科研部、政府部門、房地產、製造業、服務行業和金融保險業。

三、缺乏實際技能與經驗是當前大學生認爲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調查顯示,缺乏實際經驗是當前大學生認爲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就業人數過高。因爲大學畢業將面臨一個從學生到社會職業人的角色轉變,而這一過程又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投資。大多數企業側重傾向於那些有實際技能,以及工作經驗相對比較豐富的學生。而我們的調查記過顯示,當今的大學生在這個方面更爲薄弱。

四、目前平均就業率不高

從數據統計來看,在已畢業和即將畢業的人來看,平均就業率爲49%以下的佔29%,50%-69%的佔28%。產生這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就業人數過多,就業生自身的條件相對不能滿足就業單位的要求。另外還有其他的因素,例如部分學生選餓出國或者讀研究生。

五、在求職途徑的選擇上,現場招聘會、上網和親友介紹成爲最主要的途徑。也有少數人選擇報刊和上門推薦。

由此可見。大多數的學生在就業途徑還是比較側重於現場招聘,不過網絡招聘也已經成爲近來部分學生求職的途徑之一。

六、現在大學生普遍認爲自己具備了道德品質修養、與人合作的能力、團隊精神相對與前三種能力,競爭能力、社會活動能力、應變能力大家認爲較弱。

從這個調查的結果我們也不難聯繫現實情況分析出由於缺乏實際的實踐技能是當代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就業問題的解決思路

一、解決結構性就業難問題是關鍵

企業人士更多的認爲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首先在於調整大學生的就業心態,而從針對大學生的調查結果看,大學生在就業區域選擇、就業單位性質選擇上都有趨同現象,“經濟發達地區、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機關”仍然是多數畢業生的首先,但是現實的情況是能夠實現這種願望的大學生的比例其實是很小的,那麼多的大學生都在爭奪很少的職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職位,這可能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劇增長,可能是造成這一現象的背後的真正原因之一。正如同企業對大學生建議一樣,既然不能改變既定現實,只能首先調整自己就業心態,在選擇就業區域、就業單位性質、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過度集中於一點,最好適當的擴大自己的就業選擇。

二、就業觀念的轉變應該慎重

品德不應該受冷落,對比大學生和企業對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認識,可以看出,大學生如果一味的爲“先就業後擇業”而“先就業後擇業”的話,並不一定是非常合適的就業觀念,這方面在用人單位那裏已經有所反應。而該確立怎樣的就業觀念,仍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而大學生就業時對品德的冷落,更是章顯出在當今社會的大背景下,大學生價值取向的重大轉變,而這種轉變值得人們深思,應該引起相當關注。

三、建立大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更流暢、有效的溝通交流渠道。

調查中一個突出的現象是大學生對用人單位不瞭解,用人單位的人才要求不能暢通、有效的讓大學生了解,這其中缺乏溝通。似乎看到這樣的現象:高校在培養大學生上自有一套體系,而這套體系與招聘大學生的單位聯繫很少。高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培養大學生,而事實上對該怎麼培養大學生以有利於他們更好的就業缺乏瞭解。而建立一種基於需求的人才培養體系纔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之所在。

【第3篇】大學生戀愛心理調查報告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人生有兩次出生:頭一次是在開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則是在萌發愛情的那一天。伴隨着青春的腳步,愛情悄悄地降臨到我們的身邊,隨着心理的成熟,對愛情的嚮往與追求,自然會在大學生的內心萌發。那麼我校大學生是怎樣對待愛情、追求愛情的呢?就這些問題,我對全校各個院系做了抽樣調查,結果分析如下:一、大學生的戀愛特點1. 普遍性。在被調查的同學中,42%的同學表示自己談過或是正在戀愛,而有31%的同學則表示目前未談,若遇到合適的也會陷入其中,只有不到三成的同學明確表示至今未談,也不準備在大學期間談。南京大學心理協會的一份關於“大學生戀愛問題”的調查數據也顯示:在接受調查的學生當中有近99%的人在校期間有過戀愛的經歷。

2. 成功率低。調查數據顯示:希望畢業後結婚的不到3%,而在校期間因種種原因導致分手的比例竟高達85%.特別是畢業生在面臨畢業、就業等諸多方面壓力時“大學戀情”就像溫室裏的牡丹,放到現實環境中不堪一擊。

3. 低年級化。當前大學生的戀愛,呈現低年級,而且數量一直在增加。我看到南京一高校的調查統計顯示:從大學一年級到四年級,談戀愛的學生在同年級學生總數中所佔的比例分別是:20%、40%、60%、80%. 4. 公開化。在當靜的大學校園裏,無論是教室、圖書館、馬路上還是在食堂、操場……都有大學生談戀愛的身影,一雙雙,一對對,隨處可見;在大庭廣衆之下擁抱、接吻的都習以爲常了。現在的大學生談戀愛生怕別人不知道一樣。

5. 世俗化。大學生戀愛的世俗化有兩層意思:一是大學生戀愛中的性衝動明顯增多;二是戀愛的非責任化(所謂非責任化,就是不少同學對戀愛更多地抱有一種遊戲的態度,而不是以十分嚴肅的態度對待戀愛)傾向明顯。

6. 大學生戀愛心理特點1. 戀愛心態健康,擇偶標準個性當先。現在大學生在選擇戀人時注重對方的修養、人品德等內在素質,希望雙方能有思想、心靈層次的溝通,而不是單純的把金錢、地位、漂亮的容貌放在首位。調查顯示:80%的人選擇“兩情相悅”。由此可見大學生的戀愛心態是健康的。

2. 戀愛的浪漫色彩濃烈。大多數學生在經濟上依靠父母,缺乏對現實社會真實、深入瞭解,對未來生活的設計過於樂觀,對將要面臨的困難和挫折也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所以,大學生的愛情多是海市蜃樓般的美麗虛幻,經不起矛盾和挫折的考驗,在現實面前往往以分手收場。

3. 戀愛盲目性較大。大學校園濃厚的戀愛氛圍,使一些大學生覺得戀愛是一種“時尚”。他們看到周圍的同學都成雙成對的,就想要自己進行一場不計後果的戀愛,這些人只是盲目地隨風而動。

4. 大學生對戀愛挫折的承受能力較弱。大學生中“有情人”雖多,但“成眷屬”者少,這樣就有很多人失戀。大學生感情受挫後應該對自己和對方都採取寬容的態度,尊重對方的選擇。但仍有一部分同學擺脫不了“感情危機”,有的失去信心,立誓:“橫眉冷對秋波,俯首甘爲光棍”,放棄對愛情的追求。

5. 注重戀愛過程,輕視戀愛結果現在大學生流傳着一句順口溜“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一些大學生把戀愛當作一種感情體驗,及時行樂,藉此尋求刺激,滿足精神享受,“戀愛只是爲了獲得經驗”這種觀點或者在校園中還並非主導,但已開始被越來越多學生提及。一些大學生之所以戀愛,是爲了滿足與異性交往的慾望,尋求刺激、填補精神上的空虛,把戀愛當作一種遊離於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費。一些大學生則是爲了充實課餘生活,排除寂寞,填補空虛,把戀愛當作一種消遣文化。只注重戀愛過程,輕視戀愛結果,實質上是隻強調愛的權利,而否認了愛的責任。但根據調查,28%的大學生談戀愛是爲了“體驗愛情的幸福”;38%是爲了“充實大學生活”;11%的爲了是“將來能結婚成家”;10%的是爲了“趕時髦”。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注重的是戀愛過程,至於戀愛的結果已經不太在意了。

6.戀愛表現過於熱情奔放。 校園情侶中不乏這樣的人,在公開場合下也信奉“愛就讓你聽見,愛就讓你看見”,整日形影不離,親密無間得常使旁人不得不“非禮勿聽,非禮勿視”而退避三舍,有的同學甚至對婚前性行爲持認可和寬容態度,偷吃禁果的男女同學也不罕見。莎士比亞說:“愛和炭相同,燒起來得想辦法叫它玲卻,不然會把一顆心燒焦。”遺憾的是,相當多的大學生並不懂得如何令它冷卻,許多大學生並不知道改如何去愛,怎樣適當地表達愛。我們中華民族在感情表達方式上更是講究含蓄、高雅、莊重,同時講究感情表達的時間和空間。作爲高素質的大學生更應該尊重民族特點,注意行爲端正,文明,用理智控制行爲,用道德約束舉止。

三、大學生戀愛的原因在大學生談戀愛的原因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生理和心理的自然發展是大學生戀愛的重要原因。

從生理上看,現在孩子進人青春期的平均年齡比過去大致提前了三年。大學生一般在18至24歲,正處在青春期,對愛情的嚮往與追求,自然會在大學生的內心萌發,從心理上看,青年心理上的變化,也是大學生戀愛的一個重要內因。大學生閱歷淺,缺乏社會經驗,思想不穩定,人生觀還沒能完全地樹立起來,其思想可塑性大。然而,人生觀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戀愛觀。處在躁動年齡的大學生,性意識日趨成熟,他們渴望與異性接觸相處。

當然,大學生普遍戀愛,也受到多種外部因素的影響。那麼到底是什麼使得戀愛之火如此旺盛的燃遍校園呢?46%的被調查者認爲是因爲學業壓力不大,空閒時間太多,內心空虛寂寞,需要慰藉。的確,進入大學後,擺脫了高中式重壓的機械學習,時間變得隨機而靈動,假如不擅長安排時間,就會感覺有了過多空閒,似乎無事可做。而且大學生活中,人際交往、學習考試等都可能給大學生造成身心壓力。長期如此,內心的空虛日益加重,壓抑開始充滿心頭。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而戀愛是建立一種比較親密的關係,可以造成注意力的轉移。另外,一些大學生對信念、價值和自我長期把握不定,而在戀愛中則有人來共同分擔茫然、沮喪的情緒,從而緩解了壓力。大部分正在戀愛的人也承認,或多或少的存在“找依靠”的心理。

另外,大學生就是趕戀愛“時尚”調查顯示17%的同學是在趕“時尚”。這就是從衆心理。在一個羣體中(如一宿舍),如果大部分人都在談戀愛,剩下的人也會受到影響。處在青年期的大學生,往往對自我缺乏充分的肯定,甚至有人會爲自己沒有戀人而自卑,所以他們不會“逆時尚而動”。

趕“時尚”還受周圍文化環境的影響。超越生死的愛情電影,風花雪月的言情小說,纏綿悱惻的愛情歌曲,體驗戀愛感覺的廣告片———校園裏流行的一切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的行爲。也有部分同學認爲有戀人是證明自己魅力的重要方式,他們非常需要他人的贊同,“有人愛”似乎是自身價值的某種證明,自然他們也就走入了戀愛的陣營,顯然這種觀念是有失偏頗的。但,還有一種呼聲是高漲的,他們說是因爲“真愛”如果說大學愛情不可避免,那麼我們希望它成爲戀愛堅定且唯一的理由。

除此之外,還有家庭環境的影響。有的家長擔心子女大學畢業後難以找到合適的對象,也有的家長認爲早結婚早生子早出息,就慫恿子女在校談戀愛,並在經濟上給子支援。更有來自相對貧困地區的學生家長,尤其是男同學家長,也是想孩子在學校期間能找個合適的對象回家,不然自家一貧如洗,真畢了業還說不定上哪裏找,找到找不到對象都成問題,只要你有能耐你就談。當然,部分學生盲目追求“享樂、消費、索取”的思想觀念,也會成爲戀愛的動機。

二、大學生戀愛存在的問題1. 單相思與愛情錯覺單相思是指異性關係中的一方傾心於另一方,卻得不到對方回報的單方面的“愛情”。愛情錯覺則是指在異性間的接觸往來關係中,一方錯誤地認爲對方對自己“有意”,或者把雙方正常的交往和友誼誤認爲是愛情的來臨。愛情錯覺是單相思的另一種形式,它常會使當事人想入非非,自作多情。單相思與愛情錯覺都是戀愛心理的一種認知和情感的失誤。單相思使某些學生陷入痛苦的境地,處於空虛、煩惱,甚至絕望之中。處理不好對以後的戀愛婚姻生活都有消極的影響,因此,陷入單相思的大學生要及早止步另做選擇。要想克服單相思和愛情錯覺,重要的是正確理解愛情的深刻含義,同時用理智駕馭情感,尊重對方的選擇,不可感情用事。

2.戀愛動機不端正有些大學生的戀愛動機不是出於愛情本身,而是爲了彌補內心的空虛、孤獨或隨大流有從衆心理。這類學生在擇偶時很少把戀愛行爲與婚姻結合起來考慮,缺乏責任感。還有極少數的學生爲了顯示自己的魅力,同時和幾位異性同學交往、周旋,搞多角戀愛,甚至和誰都不確定戀愛關係。不道德的多角戀愛易引起紛爭、不幸和災難,也極易發生衝突,釀造悲劇,最終是對所有當事人都產生不良後果。

3.失戀失戀是指戀愛過程的中斷。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在失戀後,順其自然比例大於痛苦憂鬱,且呈顯著性差異。88%的同學能夠及時、合理的調整情緒,轉移到學習或者工作中去;只有13%的同學認爲自己不能夠承受,會悲觀失望不得解脫,甚至心理失衡,有報復傾向。如果說,愛情是永恆的話題,那麼,失戀也應是。這必定會對當事人產生一定的影響。此時,除了藉助朋友、家長等外部條件幫助分擔,更重要的是依靠個人調節化解陰影。

五、培養健康的戀愛心理與行爲1.戀愛雙方要互相尊重,尊重對方的感情,意願;尊重對方的獨立人格,興趣愛好,學習工作,社交活動等等。總之,任何一方都不能只要求對方履行義務而自己卻不承擔相應的義務。

2.要忠貞專一,就是愛一個人要始終如一,永不變心,雙方在共同的人生旅途中,能始終如一地在事業上互相幫助,生活中同甘共苦,能承受得住各種風浪的考驗。

3.戀愛過程中要含蓄文明,舉止文雅,正如馬克思所說:“真正的愛情是表現在戀人對他的偶像採用含蓄、謙恭至羞澀的態度,而決不是表現在隨意流露熱情和過早的親暱。”我們要做自己感情的主人,控制好自己的感情使起恰到好處。

4.要理智和寬容,戀愛中的失戀是難免的,作爲一個有理想、有修養、有道德的大學生,在失戀時,首先要作到失戀而不失態,我們應該明白失戀是一件很正常的是,沒什麼大不了的,要保持平和、理性的心態。其次,還要作到失戀而不是志,愛情是美好的,但不是一個人的唯一,生活中有很多更值得我們追求的東西。不要一蹶不振,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應該轉移注意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活和學習中。再次,要作到失戀而不失德,愛情不在友情在,要理智和寬容,想到對方的難處,這纔是一個大學生較高素質的表現。

儘管我們追求美好愛情是好的,但大學生畢竟是一學業爲主,青年學生對愛情的追求並不意味着對學業的荒廢。但必須搞清楚,“當前我們最需要的是什麼。”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處理好學習和愛情的關係,這就需要我們合理安排,我們應該明白,如果人生是一曲交響樂的話,愛情這一旋律的出現,只有恰到好處,才能使人生的交響樂更加悅耳動聽。

【第4篇】關於大學生就業心理調查報告

即獎面臨工作的我們,對於社會我們知之甚少,社會調查報告、打印。。

而專家認爲“將有六成應屆畢業生面臨崗位缺口。”那麼我們就業究竟面臨哪些問題呢?利用這次的實習時間就大學生就業問題,做了個小調查。

從此次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略微瞭解大學生的就業心理。

一、就薪金的期望值

藝術類專業的大學生對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最低,文法類、經濟類、理工類和醫學類的大學生對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都在1500-2499之間,管理類的學生大都希望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在2500-3499之間,同時也是藝術類的學生對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爲3500以上的比重也相對較大、經濟類、管理類次之。

產生這個方面的原因。我們可以比較其他相關問題得出,產生這方面原因是由於專業本身,藝術生的精神取向自由,他們側重於自身自由,藝術工作比較特殊。對於理工類,文法類和醫學類在薪酬取向集中在1500-2499。分析得出:這是當代大學生一般首次工作可以接受的價位。低於則不符合其多年學習的知識積累,高於此價位又又不符合當今就業壓力越來越緊張的社會現實。

二、大學生區域就業心理分析(農村、城市)

來自農村和城市的大學生在就業看法、就業態度、就業單位等方面有所不同,工作報告《社會調查報告、打印。》。

(1)來自城市的大學生對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高於來自農村的學生。但是兩地學生的薪酬期望都集中與1500-2499,薪酬期望在1499以下和 2500-3499,城市學生高於農村學生,但在3500以上,城市遠高於農村學生。具體數據如下城市學生和農村學生對於第一份工作的薪酬要求不一樣。正是因爲他們的背景。農村的學生就業心理較爲嚴重,他們渴望儘快找到好的工作以緩解父母的壓力,爲自己的家庭解決負擔。而城市學生則不一樣,他們相對與農村學生而言,比較輕鬆,但由於在城市長大,使得他們的就業的初次薪水價位相對與農村更爲高些。

(2)城市學生選擇工作注重行業前景和個人喜好,農村學生最注重行業前景

從數據統計來看,城市大學生在選擇工作首先考慮的因素是行業前景和個人喜好,農村大學生最注重的是行業前景,在薪水、地理因素和個人喜好方面,城市高與農村;在行業前景、辦公環境和其他方面,農村高於城市。

產生這個方面的原因,我們依然可以理解爲兩個不同生源地的就業生的就業背景不一樣而導致的。城市的學生因爲自身以及家庭的原因,相對比較自由,以後跳槽或者的短期內選擇新的工作的機會比較大。而來自農村的學生則以行業的前景爲主,願意找到一份前景好,比較穩定的工作。

(3)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願意在就業區域的選擇上注重發達的大城市

從數據統計上來看,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願意選擇在發達的大城市工作,其次是不限地域,重在具體工作,中小城市和國外,沒有人願意選擇在縣城工作;而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更看重具體工作,不限地域,其次是發達的大城市,中小城市,縣城和國外。這個是在我們的意料之中,事實上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不僅是城市,包括農村的學生的就業取向也比較側重大中城市。

(4)來自兩地的大學生都教青睞國營企業

從數據統計來看,在最期望選擇的就業公司上,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比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樂意選***營企業、國營企業和外資企業;而在私營企業、合資企業和自主創業上,來自的城市的大學生的期望值高與來自農村的大學生。但是,兩地大學生都較青睞國營企業。

(5)信息產業仍是大學生最青睞的職業部門

從數據統計來看,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最青睞與信息產業,依次是金融保險業、教育業、製造業、政府部門、科研部、房地產和服務行業;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最青睞信息產業,依次是教育業、科研部、政府部門、房地產、製造業、服務行業和金融保險業。

【第5篇】農村國中學生會考前心理調查報告

離會考日子越來越近,九年級學生在進行緊張的複習迎考,希望自己能夠在會考中勝出,農村國中學生的壓力更大了,面對全市只有一半的學生能夠考上普通的高中,競爭壓力可想而知了。作爲班主任,我對班級學生進行了會考前的心理調查,發現有狀態較亢奮的,也有狀態不夠好的,心理呈現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心態積極:

男生a:會考臨近了,三年的努力在此一舉!也許我會在這場戰鬥中勝出,瀟瀟灑灑地踏進新校門,可以無憂慮地揮灑輕鬆的暑假,結識新的同學、老師,我的瞳孔裏溢滿了快樂。一切靠自己去開拓,願生命像火一樣燃燒,放肆卻帶來溫暖,慘烈卻沒有絕望。

男生b:我現在最想做的只是拿起我的筆在練習上奔馳,正好比一棵樹上的五十隻橘子,我便是那瘦小的一隻,現在只要努力爭取我所需要的養料與水分,盡力地生長,長成最大最甜的那一隻。

男生c:用樂觀是心態面對會考,只要儘自己的一切去考完會考,即使考得不好也不後悔,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最後再給自己講一句話:樂觀的心態是最鋒利的武器!

男生d:我想在考試那天,會努力做題,做到問心無愧就好了,即使沒有考上,那也沒有什麼好遺憾了。

1、緊張,有壓力:

男生e:在這剩下的不到20天的時間裏,我好像經歷了人生的所有苦難,如今,我的父母給我降低了要求,他們在每一次吃飯時都提到我的成績,無一次不爲我嘆氣。

男生f:時間已經不早了,在僅剩的20天時間裏,我的心情很煩躁,心急如焚啊,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裏挖掘出潛藏的能力,發揮出應有的水平?話已至此,涕淚泗流,心之所想,無法言語。

男生g:鬱悶啊,怎麼這樣!最近有點暈!有些是事,有些是人,天氣也有點悶熱,心情時好時壞,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解脫,還有三個星期決定命運的時刻就要來臨了。想到不遠的將來,自己是否可以再次坐在教室裏或者是站在工廠裏上班,真有點緊張。

男生h:時間老人跟我開了一個玩笑,三年國中只剩下20天了,面對四面八方的壓力,我開始退縮了,我擔心看到老師和父母失望的眼睛。

2、太疲勞:

女生a:現在的我,是一隻迷茫的螢火蟲,到處亂飛,我真希望在最後的時間裏能夠複習好,我自己制定了複習計劃,但是到了晚上,我就睡意朦朧,直打哈欠。而在睡夢中好幾次驚醒過了。

男生i:最近在家裏總是靜不下心來學習,不知爲什麼覺得活得好辛苦,雖然老師激情澎湃給我們複習,但我的腦細胞好象沒有接受,處於昏迷狀態。

3、要放棄:

女生b:在這最後的時間裏,我已經無心學習,而像和尚一樣,過一天算一天,國中讀完了,如果考不上,就在家裏帶小弟,或者成爲上班族,或者去學習一些手藝。

5、很迷茫:

女生c:就這樣,迷迷糊糊,昏昏沉沉竟然只剩20天了,這意味着什麼?不知道!

在最後的一段時間裏,希望老師家長注意會考生的心理狀態,適當引導,多加關心,理解他們,幫助他們。

【第6篇】學生購買手機心理調查報告範文

隨着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和移動通信服務的發展,我國的移動通信市場增長迅速,手機日漸普及。中低齡層手機普及率的增長要明顯高於中年層的居民,而且,手機潛在消費羣有低齡化的趨勢,可以說青少年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現在在校園裏,大學生基本人手一部手機,高中生擁有手機也很常見,甚至在國中生中,也有不少同學擁有手機。網上資料顯示目前學生手機年消費量約在50萬部左右,約佔市場總消費量的8.2%。

根據調查問卷顯示,在學生市場份額排名靠前的品牌中,學生市場份額偏高的品牌有諾基亞34%、摩托羅拉21%、三星11%等,這幾個品牌無一例外都是主要以低端機衝擊市場,目前國產品牌在學生市場中認可度也在不斷提高。 衆多手機廠商與經銷商都認爲低價位款式造型又比較時尚的手機就是學生手機。

大學生購買手機主要考慮因素是時尚個性化款式、功能、價格、品牌等,這也成爲學生購買手機的四個基本準則。在調查中表明,大學生選擇手機時最看重的是手機的外觀設計,如形狀、大小、厚薄、材料、顏色等,佔45%;但大學生也並非一味追求外表漂亮,“內涵”也很重要,所以手機功能也佔有一席之位,佔40%;其次看重的是價格,而較少看重的是品牌。

1、在網上對大學生獲得手機途徑的調查中,家人購買的有512人,佔總調查人數的45%;自己購買有580人,佔51%;朋友贈送有34人,佔3%;來歷不明有11人,佔1%,但購機費用有1067人父母或長輩,佔93.8%。因爲學生大多沒有經濟收入,所以選購要求爲時尚、實用和低價,要大部分學生來選購自己真正喜歡的手機是不現實的,所以學生手機族只有委屈一下自己,主要把眼光放在了低價位而且有時尚的款式和顏色,個性化的外觀設計和功能搭配,並且具有較好功能的手機上。既要時尚、實用又要便宜,對於手機和學生來說,這種條件的篩選都是極爲苛刻的,要求在各個方面尋求最佳結合點。另外,環保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手機發射功率極低,輻射極少,對人體無傷害以保護學生的大腦,健康成就未來。

2、傾向於尋求方便

學生在選購手機的過程中,也越來越注重手機的使用是否方便這一方面,如手機的菜單是否方便簡單,手機的功能是否全面、方便實用等。像電子詞典(漢英互譯),電子書(可下載),超強短信息,學生用計算器,筆記薄記錄本(可儲存公式或其他筆記),智能時間表(計時、提醒)。智能中文輸入、來電顯示、電話簿檢索、鬧鐘功能、內置震動和振鈴、和絃音樂、智力遊戲等。女生比較愛拍照,比較關心的是手機的像素,男生比較關心的是遊戲。

3、消費心理還存在一定的攀比和麪子問題

愛面子和喜歡攀比是年輕人的特點,這也表現在學生對手機的選購上。學生選購手機,品牌問題也成爲其考慮的一個因素。很多同學經常在一起談論手機,那麼那些手機檔次較低或沒有手機的同學就會覺得沒有面子,而欲買手機的同學就想買個好於其他人的手機。在身邊的同學之中,每個人能接受的價位都不同,家境好一點的同學能接受到2500左右,大多同學的手機在1000左右,而家境一般的同學的手機都是300以上,600以下的,攀比也是要靠實力的。

4、學生購買手機的主要目的:

學生買手機一般是爲了交流、溝通,用途多爲發短信和聯繫親朋好友及方便學習、求職。

手機短信非常熱火,似乎有戰勝普通通話成爲手機主要功能的架勢。學生也是手機短信的偉大貢獻者,學生生活單調和無聊,發發短信解解悶成了手機一族無聊時候的休閒生活;而同學之間、親朋好友之間的聯繫現在也主要依靠手機短信,畢竟寫信太麻煩了,發郵件沒電腦還得跑到網吧上網,打電話又太貴了,所以手機短信就擔當起了這個橋樑與紐帶的任務。

5、主要購買羣體爲畢業生和追趕時尚的學生

學生手機市場裏的消費者主要爲畢業生和追趕時尚的學生。據調查問卷顯示,2000名大一,大二學生中,手機擁有率高達42%,而大三學生中就有更多人有手機,手機擁有率有90%,可見,高年級的大學生手機擁有率明顯要高於低年級學生。學生比較喜歡追求一些時尚的東西,特別是在手機短信流行之後,手機短信的流行加速了這些學生追逐流行的念頭,據調查有63%的學生購買手機是爲了收發短信,也就是說是短信帶動了手機的消費。

6、學生希望產品提供的利益:

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所以學生都希望手機能爲自己的學習帶來方便 也希望產品能提供的利益 如能夠提供與學習有關的功能,例如電子詞典、學習計算器等,這些可以爲學生學習提供方便,也是學生所希望的物有所值。

學生手機就是在功能上能夠爲學生的生活學習提供方便,在外觀上爲學生所喜愛,在價格上能夠爲大部分學生所接受,在環保方面能夠做到對學生身體無傷害保證健康的手機。即具有時尚、實用、價廉、環保特色的手機才能夠稱爲真正的學生手機。希望商家能做出真正爲我們學生所喜愛的學生手機。

【第7篇】大學生就業心理調查報告

即將踏入大四,面臨即將實習找工作問題的我們,對大學生就業知之甚少。

而專家認爲將有六成應屆畢業生面臨崗位缺口。那麼我們就業究竟面臨哪些問題呢?利用寒假時間就大學生就業問題,做了個小調查。

從此次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略微瞭解大學生的就業心理。

一、就薪金的期望值

二、大學生區域就業心理分析(農村、城市)

來自農村和城市的大學生在就業看法、就業態度、就業單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2)城市學生選擇工作注重行業前景和個人喜好,農村學生最注重行業前景

從數據統計來看,城市大學生在選擇工作首先考慮的因素是行業前景和個人喜好,農村大學生最注重的是行業前景,在薪水、地理因素和個人喜好方面,城市高與農村;在行業前景、辦公環境和其他方面,農村高於城市。

產生這個方面的原因,我們依然可以理解爲兩個不同生源地的就業生的就業背景不一樣而導致的。城市的學生因爲自身以及家庭的原因,相對比較自由,以後跳槽或者的短期內選擇新的工作的機會比較大。而來自農村的學生則以行業的前景爲主,願意找到一份前景好,比較穩定的工作。

(3)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願意在就業區域的選擇上注重發達的大城市

從數據統計上來看,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願意選擇在發達的大城市工作,其次是不限地域,重在具體工作,中小城市和國外,沒有人願意選擇在縣城工作;而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更看重具體工作,不限地域,其次是發達的大城市,中小城市,縣城和國外。這個是在我們的意料之中,事實上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不僅是城市,包括農村的學生的就業取向也比較側重大中城市。

(4)來自兩地的大學生都教青睞國營企業

從數據統計來看,在最期望選擇的就業公司上,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比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樂意選擇民營企業、國營企業和外資企業;而在私營企業、合資企業和自主創業上,來自的城市的大學生的期望值高與來自農村的大學生。但是,兩地大學生都較青睞國營企業。

(5)信息產業仍是大學生最青睞的職業部門

從數據統計來看,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最青睞與信息產業,依次是金融保險業、教育業、製造業、政府部門、科研部、房地產和服務行業;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最青睞信息產業,依次是教育業、科研部、政府部門、房地產、製造業、服務行業和金融保險業。

三、缺乏實際技能與經驗是當前大學生認爲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調查顯示,缺乏實際經驗是當前大學生認爲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就業人數過高。因爲大學畢業將面臨一個從學生到社會職業人的角色轉變,而這一過程又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投資。大多數企業側重傾向於那些有實際技能,以及工作經驗相對比較豐富的學生。而我們的調查記過顯示,當今的大學生在這個方面更爲薄弱。

四、目前平均就業率不高

從數據統計來看,在已畢業和即將畢業的人來看,平均就業率爲49%以下的佔29%,50%-69%的佔28%。產生這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就業人數過多,就業生自身的條件相對不能滿足就業單位的要求。另外還有其他的因素,例如部分學生選餓出國或者讀研究生。

五、在求職途徑的選擇上,現場招聘會、上網和親友介紹成爲最主要的途徑。也有少數人選擇報刊和上門推薦。

由此可見。大多數的學生在就業途徑還是比較側重於現場招聘,不過網絡招聘也已經成爲近來部分學生求職的途徑之一。

六、現在大學生普遍認爲自己具備了道德品質修養、與人合作的能力、團隊精神相對與前三種能力,競爭能力、社會活動能力、應變能力大家認爲較弱。

從這個調查的結果我們也不難聯繫現實情況分析出由於缺乏實際的實踐技能是當代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就業問題的解決思路

一、解決結構性就業難問題是關鍵

企業人士更多的認爲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首先在於調整大學生的就業心態,而從針對大學生的調查結果看,大學生在就業區域選擇、就業單位性質選擇上都有趨同現象,經濟發達地區、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機關仍然是多數畢業生的首先,但是現實的情況是能夠實現這種願望的大學生的比例其實是很小的,那麼多的大學生都在爭奪很少的職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職位,這可能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劇增長,可能是造成這一現象的背後的真正原因之一。正如同企業對大學生建議一樣,既然不能改變既定現實,只能首先調整自己就業心態,在選擇就業區域、就業單位性質、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過度集中於一點,最好適當的擴大自己的就業選擇。

二、就業觀念的轉變應該慎重

品德不應該受冷落,對比大學生和企業對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認識,可以看出,大學生如果一味的爲先就業後擇業而先就業後擇業的話,並不一定是非常合適的就業觀念,這方面在用人單位那裏已經有所反應。而該確立怎樣的就業觀念,仍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而大學生就業時對品德的冷落,更是章顯出在當今社會的大背景下,大學生價值取向的重大轉變,而這種轉變值得人們深思,應該引起相當關注。

三、建立大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更流暢、有效的溝通交流渠道。

調查中一個突出的現象是大學生對用人單位不瞭解,用人單位的人才要求不能暢通、有效的讓大學生了解,這其中缺乏溝通。似乎看到這樣的現象:高校在培養大學生上自有一套體系,而這套體系與招聘大學生的單位聯繫很少。高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培養大學生,而事實上對該怎麼培養大學生以有利於他們更好的就業缺乏瞭解。而建立一種基於需求的人才培養體系纔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之所在。

【第8篇】大學生就業心理調查報告

大學生就業心理調查報告

即將踏入大四,面臨即將實習找工作問題的我們,對大學生就業知之甚少。

而專家認爲“將有六成應屆畢業生面臨崗位缺口。”那麼我們就業究竟面臨哪些問題呢?利用寒假時間就大學生就業問題,做了個小調查。

從此次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略微瞭解大學生的就業心理。

一、就薪金的期望值

二、大學生區域就業心理分析(農村、城市)

來自農村和城市的大學生在就業看法、就業態度、就業單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2)城市學生選擇工作注重行業前景和個人喜好,農村學生最注重行業前景

從數據統計來看,城市大學生在選擇工作首先考慮的因素是行業前景和個人喜好,農村大學生最注重的是行業前景,在薪水、地理因素和個人喜好方面,城市高與農村;在行業前景、辦公環境和其他方面,農村高於城市。

產生這個方面的原因,我們依然可以理解爲兩個不同生源地的就業生的就業背景不一樣而導致的。城市的學生因爲自身以及家庭的原因,相對比較自由,以後跳槽或者的短期內選擇新的工作的機會比較大。而來自農村的學生則以行業的前景爲主,願意找到一份前景好,比較穩定的工作。

(3)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願意在就業區域的選擇上注重發達的大城市

從數據統計上來看,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願意選擇在發達的大城市工作,其次是不限地域,重在具體工作,中小城市和國外,沒有人願意選擇在縣城工作;而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更看重具體工作,不限地域,其次是發達的大城市,中小城市,縣城和國外。這個是在我們的意料之中,事實上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不僅是城市,包括農村的學生的就業取向也比較側重大中城市。

(4)來自兩地的大學生都教青睞國營企業

從數據統計來看,在最期望選擇的就業公司上,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比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樂意選擇民營企業、國營企業和外資企業;而在私營企業、合資企業和自主創業上,來自的城市的大學生的期望值高與來自農村的大學生。但是,兩地大學生都較青睞國營企業。

(5)信息產業仍是大學生最青睞的職業部門

從數據統計來看,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最青睞與信息產業,依次是金融保險業、教育業、製造業、政府部門、科研部、房地產和服務行業;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最青睞信息產業,依次是教育業、科研部、政府部門、房地產、製造業、服務行業和金融保險業。

三、缺乏實際技能與經驗是當前大學生認爲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調查顯示,缺乏實際經驗是當前大學生認爲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就業人數過高。因爲大學畢業將面臨一個從學生到社會職業人的角色轉變,而這一過程又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投資。大多數企業側重傾向於那些有實際技能,以及工作經驗相對比較豐富的學生。而我們的調查記過顯示,當今的大學生在這個方面更爲薄弱。

四、目前平均就業率不高

從數據統計來看,在已畢業和即將畢業的人來看,平均就業率爲49%以下的佔29%,50%-69%的佔28%。產生這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就業人數過多,就業生自身的條件相對不能滿足就業單位的要求。另外還有其他的因素,例如部分學生選餓出國或者讀研究生。

五、在求職途徑的選擇上,現場招聘會、上網和親友介紹成爲最主要的途徑。也有少數人選擇報刊和上門推薦。

由此可見。大多數的學生在就業途徑還是比較側重於現場招聘,不過網絡招聘也已經成爲近來部分學生求職的途徑之一。

六、現在大學生普遍認爲自己具備了道德品質修養、與人合作的能力、團隊精神相對與前三種能力,競爭能力、社會活動能力、應變能力大家認爲較弱。

從這個調查的結果我們也不難聯繫現實情況分析出由於缺乏實際的實踐技能是當代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第9篇】學生購買手機心理調查報告

隨着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和移動通信服務的發展,我國的移動通信市場增長迅速,手機日漸普及。中低齡層手機普及率的增長要明顯高於中年層的居民,而且,手機潛在消費羣有低齡化的趨勢,可以說青少年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現在在校園裏,大學生基本人手一部手機,高中生擁有手機也很常見,甚至在國中生中,也有不少同學擁有手機。網上資料顯示目前學生手機年消費量約在50萬部左右,約佔市場總消費量的8.2%。

根據調查問卷顯示,在學生市場份額排名靠前的品牌中,學生市場份額偏高的品牌有諾基亞34%、摩托羅拉21%、三星11%等,這幾個品牌無一例外都是主要以低端機衝擊市場,目前國產品牌在學生市場中認可度也在不斷提高。衆多手機廠商與經銷商都認爲低價位款式造型又比較時尚的手機就是學生手機。

大學生購買手機主要考慮因素是時尚個性化款式、功能、價格、品牌等,這也成爲學生購買手機的四個基本準則。在調查中表明,大學生選擇手機時最看重的是手機的外觀設計,如形狀、大小、厚薄、材料、顏色等,佔45%;但大學生也並非一味追求外表漂亮,“內涵”也很重要,所以手機功能也佔有一席之位,佔40%;其次看重的是價格,而較少看重的是品牌。

2、傾向於尋求方便

學生在選購手機的過程中,也越來越注重手機的使用是否方便這一方面,如手機的菜單是否方便簡單,手機的功能是否全面、方便實用等。像電子詞典(漢英互譯),電子書(可下載),超強短信息,學生用計算器,筆記薄記錄本(可儲存公式或其他筆記),智能時間表(計時、提醒)。智能中文輸入、來電顯示、電話簿檢索、鬧鐘功能、內置震動和振鈴、和絃音樂、智力遊戲等。女生比較愛拍照,比較關心的是手機的像素,男生比較關心的是遊戲。

3、消費心理還存在一定的攀比和麪子問題

愛面子和喜歡攀比是年輕人的特點,這也表現在學生對手機的選購上。學生選購手機,品牌問題也成爲其考慮的一個因素。很多同學經常在一起談論手機,那麼那些手機檔次較低或沒有手機的同學就會覺得沒有面子,而欲買手機的同學就想買個好於其他人的手機。在身邊的同學之中,每個人能接受的價位都不同,家境好一點的同學能接受到2500左右,大多同學的手機在1000左右,而家境一般的同學的手機都是300以上,600以下的,攀比也是要靠實力的。

4、學生購買手機的主要目的:

學生買手機一般是爲了交流、溝通,用途多爲發短信和聯繫親朋好友及方便學習、求職。

手機短信非常熱火,似乎有戰勝普通通話成爲手機主要功能的架勢。學生也是手機短信的偉大貢獻者,學生生活單調和無聊,發發短信解解悶成了手機一族無聊時候的休閒生活;而同學之間、親朋好友之間的聯繫現在也主要依靠手機短信,畢竟寫信太麻煩了,發郵件沒電腦還得跑到網吧上網,打電話又太貴了,所以手機短信就擔當起了這個橋樑與紐帶的任務。

5、主要購買羣體爲畢業生和追趕時尚的學生

學生手機市場裏的消費者主要爲畢業生和追趕時尚的學生。據調查問卷顯示,2000名大一,大二學生中,手機擁有率高達42%,而大三學生中就有更多人有手機,手機擁有率有90%,可見,高年級的大學生手機擁有率明顯要高於低年級學生。學生比較喜歡追求一些時尚的東西,特別是在手機短信流行之後,手機短信的流行加速了這些學生追逐流行的念頭,據調查有63%的學生購買手機是爲了收發短信,也就是說是短信帶動了手機的消費。

6、學生希望產品提供的利益:

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所以學生都希望手機能爲自己的學習帶來方便也希望產品能提供的利益如能夠提供與學習有關的功能,例如電子詞典、學習計算器等,這些可以爲學生學習提供方便,也是學生所希望的物有所值。

學生手機就是在功能上能夠爲學生的生活學習提供方便,在外觀上爲學生所喜愛,在價格上能夠爲大部分學生所接受,在環保方面能夠做到對學生身體無傷害保證健康的手機。即具有時尚、實用、價廉、環保特色的手機才能夠稱爲真正的學生手機。希望商家能做出真正爲我們學生所喜愛的學生手機。

【第10篇】大學生就業心理調查報告範文

即將踏入大四,面臨即將實習找工作問題的我們,對大學生就業知之甚少。

而專家認爲“將有六成應屆畢業生面臨崗位缺口。”那麼我們就業究竟面臨哪些問題呢?利用寒假時間就大學生就業問題,做了個小調查。

從此次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略微瞭解大學生的就業心理。

一、就薪金的期望值

二、大學生區域就業心理分析(農村、城市)

來自農村和城市的大學生在就業看法、就業態度、就業單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2)城市學生選擇工作注重行業前景和個人喜好,農村學生最注重行業前景

從數據統計來看,城市大學生在選擇工作首先考慮的因素是行業前景和個人喜好,農村大學生最注重的是行業前景,在薪水、地理因素和個人喜好方面,城市高與農村;在行業前景、辦公環境和其他方面,農村高於城市。

產生這個方面的原因,我們依然可以理解爲兩個不同生源地的就業生的就業背景不一樣而導致的。城市的學生因爲自身以及家庭的原因,相對比較自由,以後跳槽或者的短期內選擇新的工作的機會比較大。而來自農村的學生則以行業的前景爲主,願意找到一份前景好,比較穩定的工作。

【第11篇】最新大學生就業心理調查報告

即將踏入大四,面臨即將實習找工作問題的我們,對大學生就業知之甚少。

而專家認爲將有六成應屆畢業生面臨崗位缺口。那麼我們就業究竟面臨哪些問題呢?利用寒假時間就大學生就業問題,做了個小調查。

從此次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略微瞭解大學生的就業心理。

一、就薪金的期望值

二、大學生區域就業心理分析(農村、城市)

來自農村和城市的大學生在就業看法、就業態度、就業單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2)城市學生選擇工作注重行業前景和個人喜好,農村學生最注重行業前景

從數據統計來看,城市大學生在選擇工作首先考慮的因素是行業前景和個人喜好,農村大學生最注重的是行業前景,在薪水、地理因素和個人喜好方面,城市高與農村;在行業前景、辦公環境和其他方面,農村高於城市。

產生這個方面的原因,我們依然可以理解爲兩個不同生源地的就業生的就業背景不一樣而導致的。城市的學生因爲自身以及家庭的原因,相對比較自由,以後跳槽或者的短期內選擇新的工作的機會比較大。而來自農村的學生則以行業的前景爲主,願意找到一份前景好,比較穩定的工作。

(3)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願意在就業區域的選擇上注重發達的大城市

從數據統計上來看,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願意選擇在發達的大城市工作,其次是不限地域,重在具體工作,中小城市和國外,沒有人願意選擇在縣城工作;而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更看重具體工作,不限地域,其次是發達的大城市,中小城市,縣城和國外。這個是在我們的意料之中,事實上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不僅是城市,包括農村的學生的就業取向也比較側重大中城市。

(4)來自兩地的大學生都教青睞國營企業

從數據統計來看,在最期望選擇的就業公司上,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比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樂意選擇民營企業、國營企業和外資企業;而在私營企業、合資企業和自主創業上,來自的城市的大學生的期望值高與來自農村的大學生。但是,兩地大學生都較青睞國營企業。

(5)信息產業仍是大學生最青睞的職業部門

從數據統計來看,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最青睞與信息產業,依次是金融保險業、教育業、製造業、政府部門、科研部、房地產和服務行業;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最青睞信息產業,依次是教育業、科研部、政府部門、房地產、製造業、服務行業和金融保險業。

三、缺乏實際技能與經驗是當前大學生認爲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調查顯示,缺乏實際經驗是當前大學生認爲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就業人數過高。因爲大學畢業將面臨一個從學生到社會職業人的角色轉變,而這一過程又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投資。大多數企業側重傾向於那些有實際技能,以及工作經驗相對比較豐富的學生。而我們的調查記過顯示,當今的大學生在這個方面更爲薄弱。

四、目前平均就業率不高

從數據統計來看,在已畢業和即將畢業的人來看,平均就業率爲49%以下的佔29%,50%-69%的佔28%。產生這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就業人數過多,就業生自身的條件相對不能滿足就業單位的要求。另外還有其他的因素,例如部分學生選餓出國或者讀研究生。

五、在求職途徑的選擇上,現場招聘會、上網和親友介紹成爲最主要的途徑。也有少數人選擇報刊和上門推薦。

由此可見。大多數的學生在就業途徑還是比較側重於現場招聘,不過網絡招聘也已經成爲近來部分學生求職的途徑之一。

六、現在大學生普遍認爲自己具備了道德品質修養、與人合作的能力、團隊精神相對與前三種能力,競爭能力、社會活動能力、應變能力大家認爲較弱。

從這個調查的結果我們也不難聯繫現實情況分析出由於缺乏實際的實踐技能是當代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就業問題的解決思路

一、解決結構性就業難問題是關鍵

企業人士更多的認爲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首先在於調整大學生的就業心態,而從針對大學生的調查結果看,大學生在就業區域選擇、就業單位性質選擇上都有趨同現象,經濟發達地區、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機關仍然是多數畢業生的首先,但是現實的情況是能夠實現這種願望的大學生的比例其實是很小的,那麼多的大學生都在爭奪很少的職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職位,這可能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劇增長,可能是造成這一現象的背後的真正原因之一。正如同企業對大學生建議一樣,既然不能改變既定現實,只能首先調整自己就業心態,在選擇就業區域、就業單位性質、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過度集中於一點,最好適當的擴大自己的就業選擇。

二、就業觀念的轉變應該慎重

品德不應該受冷落,對比大學生和企業對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認識,可以看出,大學生如果一味的爲先就業後擇業而先就業後擇業的話,並不一定是非常合適的就業觀念,這方面在用人單位那裏已經有所反應。而該確立怎樣的就業觀念,仍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而大學生就業時對品德的冷落,更是章顯出在當今社會的大背景下,大學生價值取向的重大轉變,而這種轉變值得人們深思,應該引起相當關注。

三、建立大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更流暢、有效的溝通交流渠道。

調查中一個突出的現象是大學生對用人單位不瞭解,用人單位的人才要求不能暢通、有效的讓大學生了解,這其中缺乏溝通。似乎看到這樣的現象:高校在培養大學生上自有一套體系,而這套體系與招聘大學生的單位聯繫很少。高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培養大學生,而事實上對該怎麼培養大學生以有利於他們更好的就業缺乏瞭解。而建立一種基於需求的人才培養體系纔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之所在。

【第12篇】最新關於中學生逆反心理調查報告

誰沒有過青春叛逆期呢?在這個時期必須要有正確的引導纔能有走回正道。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國中生逆反心理調查報告,僅供參考。

隨着社會節奏愈來愈快,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不同階段都會發 生,爲了更好的摸清孩子的心理狀態,解決教育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有效地配合家長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我調查小組針對國中生逆反心理做了問卷調查。

關鍵詞:國中生 逆反心理

調查 一、問題的提出

1、對逆反心理現狀作調查,是研究國中生心理髮展規律的需要

1115歲是兒童產生急劇心理變化的年齡,這是個危機年齡,兒童心理髮展存在着許多困難與不平衡。

處在國中年齡階段兒童的心理活動顯得激烈、動盪、身心發展不僅速度加快,還伴隨着質的變化與轉折,這給學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機會。教育得好,國中生身心發展就可能非常順利,爲將來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教育得不好,則可能會使國中生感到成人的干擾太多,管教太嚴,反感情緒就油然而生,從而漠視甚至抗拒成人的教育。一旦產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就會變得很難教育,給以後的發展造成困難,不少十分聰明,原本可望成才的孩子,就是因爲在國中階段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與疏導,不能順利度過危機年齡段而喪失成才機會的。。因此,對國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現狀進行調查以便採取正確的疏導措施,幫助其度過危機年齡,正是國中生心理髮展的需要。

2、對逆反心理現狀作調查,是國中生心理現狀的需要 黃遵憲紀念中學的學生生源地複雜,學生都是經過重點學校篩選完後進入此校的。國小六年苦讀,未進入重點校,這本身便是一個不小的心理挫折。在這一挫折下產生逆反心理是現狀之一。此外,可能是由於本校的教師希望自己的學生成績好,然而又常常難以實現,於是在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支配下,則有可能產生教育方法的不恰當,導致學生受到新的挫折,這是國中生因受挫而產生逆反心理的現狀之二。因此,及時地調查國中生逆反心理現狀,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有效疏導,促進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轉,爲其能順利進入高等學府打基礎,這正是本次調查國中生心理現狀的目的。

二、調查的目的、對象和方法

本次調查目的是瞭解國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現形式,分析導致此種心理的內外因素,爲尋求受挫型逆反心理疏導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據並驗證初步疏導的效果。以便採取正確的方法進行疏導,促進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轉,爲其能順利進入高等學府打基礎。調查對象是黃遵憲紀念中學七年級6個班的同學,總共235人。爲了實現以上目的,我們設計了一份問卷調查,發放給學生,然後將卷子回收,統計。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1、結果:根據統計結果我們發現

,七年級階段的學生42%有過逆反心理,關於造成學生逆反心理的因素父母與家庭、學校與學習佔了68%,其中因爲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而產生的逆反心理佔55%,大衆傳播及社會文化對學生心理髮展影響達到93%,關於逆反心理對孩子的生活和成長很大影響的佔59%,學生對於逆反心理多采用和同齡人交流的方式來緩解的佔86% 。

2、分析:

從心理角度說,國中生正處於少年向青年過渡的重要時期,成人感較突出,但卻缺乏涵養,往往會過分地強調自我,表現自我。因此,在實際生活中,當他們的需要因不能滿足而感到受挫時,往往會採取懷疑和敵視態度看待周圍事物。而這種懷疑與敵視態度因其缺乏自控能力總會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只是我們平時觀察不夠,未能發現或觀察到了卻未作細緻分析,常以差一言蔽之罷了。經調查分析,我們發現具有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學生,大多會在學習、交往、工作方面以下列表現渲泄反感情緒。

根據我們的調查分析,我們認爲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1)學校教育因素。

從調查結果來看,在引起學生逆反心理的諸因素中,教師的不當行爲的確不容忽視。根據調查卷的反映,易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教師行爲有:重複哆嗦,隨意拖堂,教法陳舊,作業過量;偏愛優生,漠視差生;隨意停課,體罰與變相體罰。此外,把男女生的正常交往誤作早戀看待也會引起逆反心理。

(2)家庭教育因素。

據調查卷的反映和觀察所見,易引起學生受挫型逆心理的家長行爲有:嘮叨、貶斥、打罵;擅定考分指標;家庭糾紛,夫妻離異;此外,強行要求子女受家教或參加名目煩多的校外補習也會引起逆反心理。

(3)學生自身因素。

國中生身心發展速度加快,心理活動複雜而激烈,常感到成人的干擾太多,管教太嚴,心理需求與現實的制約矛盾日趨突出,這是引起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內因之一。其次,現在的國中生都是獨生子女,衣食玩樂條件優越,缺乏磨練,感情脆弱,大多不能把外來挫折內化爲前進動力,也是易產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內因之一。

四、建議

1、學校教育方面:

(1)以師愛作爲培養師生情感的橋樑,達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功效

師愛是教師情感交流的核心,教師必須分析、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待學生一定要有真摯的愛、由衷的情,並表現出極大的關懷和期望。一個被教師所愛的學生,常常是充滿信心、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而這種師生之間真摯、融洽的感情能直接轉化爲學生的動力。因此,師生之間的良好情感在消除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過程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教育工作者要積極引導、耐心教育,去贏得青少年學生的信任,以真摯、友好的情感喚醒他們內在的最大潛力來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收到高質量的學習效果。

(2)多給予他們自我表現的機會

作爲教師我們應在工作中儘可能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創意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在活動中孩子既可以培養合作意識,增加交流的慾望,還可以化煩惱於無形,自然而然的消除了逆反心理對孩子的不利影響。

2、家庭教育方面:

(1)要順應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成長逐步改變教育方法,不要老是採用包辦爲監護的方式。孩子從國小升入中學,生理髮生許多變化,心裏也發生巨大變化,表現在成人感,獨立感的增強。對父母的反覆叮嚀,包辦,代替感到厭煩。他們喜歡發表自己的意見,他們把目標轉向自己。從外貌,性格到別人難以察覺的內心世界,都要自我審視。往往崇拜偶像,如電影,體育,歌壇明星。

(2)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給他們一定的自主權力,與孩子商談,平等商討,不要用命令的口氣,粗暴,強制更是錯的。

(3)加強與孩子在情感上的交流。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應採用熱情關懷的態度,親切的語氣。有尊重理解的氛圍,父母與孩子才能得到交流。孩子也容易接受教育和指導。

3、學生自身方面:

(1)學會理解

學着從積極意義上去理解大人、父母的囉嗦,老師的批評,其實這均爲善意的。老師、父母也是人,也有常人的喜怒哀樂,也會犯錯,也會誤解人。只要我們抱着寬容態度去理解,也就不會逆反了。

(2)把握自我

常提醒自己,要虛心接受父母、老師的教育,遇是要盡力克服自己,要認識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另外,要與他們常接觸,向他們請教,多多溝通。

(3)學會適應 要提高心理上適應能力,多參加課外活動,在活動中發展興趣,展現自我價值。這樣,逆反心理也就克服了。

通過這次的問卷調查

,我明白了自己以後的工作方向,我們常說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作爲即將走上教師崗位的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儘自己所能做出自己的綿薄之力,爲了心中的教育夢想,我會更加的努力!

【第13篇】大學生心理調查報告

大學生心理調查報告

一項針對在校大學生的調查顯示,17%的大學生存在心理問題。交際困難、學習就業壓力大、戀愛情感波動、人格缺陷成爲困擾大學生的四大心理問題。

這項調查結果是6月25日發佈的,調查由福州博智市場研究有限公司完成,共訪問了福建師範大學、福州大學、福建金融職業技術學院、福建醫科大學、福建工程學院、福建農林大學等6所大中專院校的1200名大學生。

調查顯示,約有23%的大學生在人際關係上存在一定問題。有的同學有自閉傾向,不願與人交往;有的同學爲交際而交際,不惜犧牲原則隨波逐流。

除交際困難外,學習就業壓力大、戀愛情感波動、人格缺陷等也是困擾大學生的重要問題。

約有30%的大學生感覺壓力很大。他們的壓力部分來自於所學專業並非所愛,這使得他們長期處於內在衝突與痛苦之中。另外,課程負擔過重、學習方法有問題、各種大小不斷的考試、嚴峻的就業形勢等,都會給他們帶來壓力。

即將畢業的小張,已經參加了4場招聘會,都沒有找到合適的職位,心情極度沮喪。“我今年要從醫大畢業,卻沒有辦法進入好醫院工作,我甚至不敢想明天會是什麼樣子。我不是瞎子,但卻是擇業時的盲人。”

還有近35%的大學生存在情感困惑,由戀愛失敗導致的大學生心理變異是最爲突出的現象,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極端,甚至造成悲劇。“在大二時,我的前女友突然提出要和我分手。”一名姓黃的學生說,“我始終無法忘記那名女生,至今覺得無法解脫。”

調查發現,14%的大學生出現抑鬱症狀,17%的人出現焦慮症狀,12%的人存在敵對情緒。而且,學生心理問題分階段各不相同,一年級大學生集中表現爲新生活適應問題,兼有學習問題、專業問題、人際交往問題;二年級出現的問題依次爲人際交往、學習與事業、情感與戀愛;三年級集中在自我表現發展與能力培養、人際交往、戀愛與情感問題;四年級則以擇業問題爲多數,兼有戀愛問題、未來發展和能力培養問題等。而和城鎮大學生相比,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要更多一些。

過度的壓力使大學生們在情緒上容易失落苦悶。一名接受調查的大二學生說:“我總是有一種難以言狀的苦悶和抑鬱,感到前途渺茫,對一切都覺得索然無味,老是想哭,但又哭不出來,即使遇到喜事,也毫無喜悅的心情。現在我睡不好,經常做噩夢。”

針對本次調查中顯示出來的問題,心理測評師、哲學碩士張小平分析說,從個體身心發展的角度看,大學生處於青少年向成年的轉變時期,這一階段中,會出現自豪感與自卑感的矛盾衝突,強烈交往的需要與孤獨感的矛盾衝突,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衝突等一系列問題。這些矛盾衝突如果存在過於強烈和持久,在遭遇某種刺激時,就容易出現心理障礙,影響個體的健康發展。

從現實生活來看,大學生們在中學時形成的優勢消失,“中心”地位受到威脅,也會使之產生失落感和恐懼感。此外,當代大學生中,獨生子女佔了很大的比重。獨生子女常常帶有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缺乏社會鍛鍊,心理較爲脆弱,也容易引發上述問題。

【第14篇】9月大學生心理調查報告範文

大學生心理調查報告

一項針對在校大學生的調查顯示,17%的大學生存在心理問題。交際困難、學習就業壓力大、戀愛情感波動、人格缺陷成爲困擾大學生的四大心理問題。

這項調查結果是6月25日發佈的,調查由福州博智市場研究有限公司完成,共訪問了福建師範大學、福州大學、福建金融職業技術學院、福建醫科大學、福建工程學院、福建農林大學等6所大中專院校的1200名大學生。

調查顯示,約有23%的大學生在人際關係上存在一定問題。有的同學有自閉傾向,不願與人交往;有的同學爲交際而交際,不惜犧牲原則隨波逐流。

除交際困難外,學習就業壓力大、戀愛情感波動、人格缺陷等也是困擾大學生的重要問題。

約有30%的大學生感覺壓力很大。他們的壓力部分來自於所學專業並非所愛,這使得他們長期處於內在衝突與痛苦之中。另外,課程負擔過重、學習方法有問題、各種大小不斷的考試、嚴峻的就業形勢等,都會給他們帶來壓力。

即將畢業的小張,已經參加了4場招聘會,都沒有找到合適的職位,心情極度沮喪。“我今年要從醫大畢業,卻沒有辦法進入好醫院工作,我甚至不敢想明天會是什麼樣子。我不是瞎子,但卻是擇業時的盲人。”

還有近35%的大學生存在情感困惑,由戀愛失敗導致的大學生心理變異是最爲突出的現象,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極端,甚至造成悲劇。“在大二時,我的前女友突然提出要和我分手。”一名姓黃的學生說,“我始終無法忘記那名女生,至今覺得無法解脫。”

調查發現,14%的大學生出現抑鬱症狀,17%的人出現焦慮症狀,12%的人存在敵對情緒。而且,學生心理問題分階段各不相同,一年級大學生集中表現爲新生活適應問題,兼有學習問題、專業問題、人際交往問題;二年級出現的問題依次爲人際交往、學習與事業、情感與戀愛;三年級集中在自我表現發展與能力培養、人際交往、戀愛與情感問題;四年級則以擇業問題爲多數,兼有戀愛問題、未來發展和能力培養問題等。而和城鎮大學生相比,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要更多一些。

過度的壓力使大學生們在情緒上容易失落苦悶。一名接受調查的大二學生說:“我總是有一種難以言狀的苦悶和抑鬱,感到前途渺茫,對一切都覺得索然無味,老是想哭,但又哭不出來,即使遇到喜事,也毫無喜悅的心情。現在我睡不好,經常做噩夢。”

針對本次調查中顯示出來的問題,心理測評師、哲學碩士張小平分析說,從個體身心發展的角度看,大學生處於青少年向成年的轉變時期,這一階段中,會出現自豪感與自卑感的矛盾衝突,強烈交往的需要與孤獨感的矛盾衝突,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衝突等一系列問題。這些矛盾衝突如果存在過於強烈和持久,在遭遇某種刺激時,就容易出現心理障礙,影響個體的健康發展。

從現實生活來看,大學生們在中學時形成的優勢消失,“中心”地位受到威脅,也會使之產生失落感和恐懼感。此外,當代大學生中,獨生子女佔了很大的比重。獨生子女常常帶有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缺乏社會鍛鍊,心理較爲脆弱,也容易引發上述問題。

【第15篇】中國大學生擇業價值觀及求職心理調查的報告

中國大學生擇業價值觀及求職心理調查的報告範文

在本次調查後推出了《20xx年中國大學生擇業價值觀及求職心理調查報告》,富有針對性地重點對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和就業壓力等內在動因進行了考察。其中主要發現包括:

1、中國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三因素模型

發展因素、保健因素和聲望地位因素三大要素影響着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其中屬於發展因素的“個人發展與晉升空間大”成爲大多數大學生擇業的首要標準。中華英才網總 裁、著名人力資源專家張建國表示,大學畢業生正處於在初次就業時期,未來發展、物質 利益等多方面的需要同時支配着大學生的求職行爲,對於促成大學生與企業匹配的機構, 需要從多層面解釋和把握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

2 、大學生就業預期偏高

大學生就業預期普遍偏高,體現在期望薪金上尤其突出。調查反應出,大學生期望薪金主要集中2000-3000元,碩士、mba和博士則主要集中在5000以上的薪金檔位,同時,他們願意接受的最低月薪中位數爲1800元。而對照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去年12月發佈的《200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的調查分析》的數據,專科畢業生起薪爲1333元,本科畢業生爲1549元,碩士、博士分別爲2674元和2917元。顯然,大學生薪酬願景仍實際情況存在相當的差距。

中華英才網人才研究中心專家指出,這種情況也印證了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史密斯.霍爾伯特(smith herbert)的論斷:由於大多數大學生都認爲自己的資質高於平均水平,從而導致整體收入預期水平的偏高。張建國談到:“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大學生對自身價值的認識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尚未能對自身收入形成一種理性的預期。”

另一方面,張建國還認爲,大學生每年接受大學教育的直接方面的直接成本(包括學費 、食宿費用等)約10000元,四年就達40000元。這樣,大學生只有尋找到高收入工作,才能彌補這高昂的大學成本以保持淨預期收益不變。因此,大學教育成本高昂也是大學生就業期望偏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3、兩大因素造成大學生就業壓力

本次調查研究分析了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所遇到的壓力問題,主要分爲兩類:一類是客 觀實際的問題,如求職競爭激烈、家庭需要、愛情與好工作難以兼顧等,張建國認爲,這 些問題通過訓練或者諮詢是難以解決的。但針對另一類由主觀原因引起的.壓力,如自我認 識不清、缺乏求職技巧和經驗、認爲自己專業不對口不利於就業等,張建國則表示,這些 問題能夠通過專業的訓練或者深入的分析得到緩解。

值得注意的是,接近一半(49.3%)的大學生自我認識不清,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對 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中華英才網在報告中指出,“從治本的角度來說,或者我們應該反 思當前的教育制度。而如果從治標的角度來看,學校和院系的相關部門應該更多的與大學 生進行交流,幫助他們弄清楚未來工作的方向。”

4、實習鍛鍊有助於就業

報告顯示,近八成大學生畢業之際選擇就業;而招聘網站是大學生獲取招聘信息的第一 渠道。但是否有過兼職、實習經驗,對大學生的就業有着不小的影響。中華英才網在調查中發現,在校期間沒有兼職經歷或兼職時間短的學生對自身的認識相對更模糊,更缺乏求 職技巧和經驗;而有過一定兼職或者實習經歷的大學生的獲取渠道相對更爲豐富,就業壓力 相對較小。

張建國認爲,這個結論體現出大學生在求職上的積極性以及準備的充分性,也爲改善大學生就業壓力提供了借鑑依據——兼職或實習就是一個很好的爲未來工作的先期準備,在兼職過程中積累的工作經驗會在一定程度上給正式求職帶來多方面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