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國小生調查報告錯別字多篇

國小生調查報告錯別字多篇

學生調查報告錯別字篇1

我們知道錯別字影響國小生識字效果,造成錯別字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知覺水平。

國小生的知覺準確性不高。他們在識記過程中,往往只能記住字體的粗略輪廓,而對於字體的細微部分觀察不到位,不仔細。例如把愚蠢的“蠢”字春字頭的日字丟掉,或者是寫成了三個春;“愚”上面寫成了大禹治水的禹字;窩頭的“窩”下面寫成了撇折、點;頭銜的“銜”寫成了金子旁等等。有的字容易多一筆,如春天的“春”下面寫成了目字,垂頭喪氣的“喪”多一撇,展覽的“展”字多一撇,考驗的“考”字多一筆橫,融化的“融”裏面的一橫寫成了兩橫等等。

對此教師應該進行鍼對性的練習。部件拆卸法是一個有效的方法,結構再複雜,筆畫再多的字都可以以部件爲單位,把他拆卸開來,然後分別進行識記字形。還有一個方法是細節凸顯法,即教師根據字形結構特點,考慮那些細節是學生容易混淆的,着重部件做出重點的解釋,然後用彩色粉筆凸顯出這些混淆部分。

2。遷移作用。

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就其性質來說,可分爲正遷移和負遷移。興致勃勃的“勃”右邊寫成反文旁,慾望的“欲”右邊寫成反文旁,勇敢的“敢”右邊寫成又等等。這些錯誤在國小生的語文作業本上屢見不鮮,歸根結底是和負遷移有密切的聯繫。還有一種負遷移是當兩個字組詞的時候,受前一個字的影響,學生往往把兩個不同偏旁的字寫成了一個偏旁,比如“鍛鍊”學生會把他們都寫成火字旁或都是金子旁。

在教學中如何強化正遷移,弱化甚至消滅負遷移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歸類複習法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教學“示字旁和“衣”字旁的時候,和學生們一起推演由字變偏旁的過程。針對個別問題,適當強化練習也是很有效果的,如“鍛鍊”學生每次寫的時候要特別強調,時間久了學生也就掌握了!

3。提取失敗。

也叫“舌尖現象”或“話到嘴邊現象”,即錯別字產生的原因也許並不是學生字形構建失敗。而是當他想寫出來的時候,失去了線索或者是發生線索錯誤,產生了錯別字。

對於這種“舌尖現象”,多寫多練是糾正的好辦法。這裏的多寫多練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寫多少遍,而是讓學生養成記日記的習慣,養成讀書的習慣,在讀書、記日記的過程中因爲需要而多寫多練,這樣便熟能生巧。同時,教師要充分利用漢字音形義緊密結合的特點進行教學,通過有趣的口訣或字謎來加深學生的識記印象,能有效地減少“舌尖現象”。

4。形近字混用,同音字、近音字混用。

這是學生出現最多的問題,如寬敞的“敞”字寫成倘若的“倘”;湖光秋月兩相和的“和”寫成“合”;無限的“限”字寫成艱苦的“艱”;基業的“基”寫成甚至的“甚”;栗子的“慄”寫成粟米的“粟”;匪徒的“徒”寫成陡峭的“陡”;欺負的“欺”寫成日期的“期”;生鏽的“鏽”與繡花的“繡”不分;“專心致志”後兩個字因爲同音不分,要麼前後顛倒,要麼兩個寫成一個字;甜蜜的“蜜”與緊密的“密”不分;尖銳的“尖”寫成堅強的堅;彩繪的“繪”字寫成開會的會;形態萬千的“形”字寫成行動的行,型號的型;奇峯羅列的“奇”字寫成整齊的齊,“列”字寫成烈火的烈,例子的例;鈴鐺的“鈴”字寫成玲瓏的玲等等。這一方面與學生初學寫話時認字不多,常常以同音字替代,以致養成不良習慣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學生對形近字區別認識不深。

解決形近字混用問題,可以採用形義區分法,即對一組形近字的形義關係,進行理性的區分和說明。如哀、衰和衷,哀:古代死人都悲哀,人們穿着衣,去慰問,慰問要張口說話,所以“哀”是“衣+口”;衷:發自內心叫衷心,內心在上衣正中的地方,所以“衷”是“衣+中”;還可以編成口訣讓學生記憶:“橫爲衰,豎爲衷,中間有口訴悲哀。”把形近字放在一起,用字形比較法來識記也不錯。這份國小生錯別字調查報告可以看出,無論是結構複雜、筆畫多的形近字,還是結構比較簡單、筆畫少的形近字,通過比較其異同來識記字形,都是切實有效的方法。

國小生調查報告錯別字篇2

街頭錯別字調查報告 當我看了書上“褲(庫)存小商品”的招牌後,就想:xx街頭會有多少錯別字呢?於是我就在上週日上街尋找。

很快,我就發現了一個錯別字——臣信房屋。我以前也看到過這個招牌,認爲只是一個店名而已。但今天我不這麼認爲了,因爲它有可能把一些學齡前兒童引入歧途。接着我又在“臣信房屋”附近發現了未萊——一個家居館。它裏面賣的東西可能先進,取的名跟代表以後這個意思的“未來”只多一個草字頭;再過去一段路,就是一家名叫“銘品鞋”的店。這個店名跟之前兩個不同,既誤導兒童,又關公打噴嚏——自我吹噓,讓人誤認爲這是“名品(牌)”鞋店;還有一個海報寫了幾個大字:年終“聚”惠。這個海報的錯別字比前幾個更嚴重——究竟是“聚會”呢,還是“巨惠”?讓人琢磨不透。一個個錯別字招牌如小精靈般接二連三地在我眼前閃過。

是什麼造就了這些錯別字呢?當然是商家爲了吸引顧客眼球從而大撈一筆的心態。但他們沒有注意到這會影響多少兒童接受正確的漢字文化教育啊!

在此,我建議商家能在錯別字後寫出正確的漢字。這不僅僅爲了一些學齡兒童,更是爲了保護我們中華漢字的純潔。

國小生調查報告錯別字篇3

原因

多少年來,漢字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淵源,是地球上特有的語言,與其他語言有着很大的區別。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許多人平時經常用到電腦等工具,很少動手寫字,漸漸的開始對漢字產生了陌生感,很多非常容易的字卻不會寫或者寫錯。今天,我就對錯別字進行了調查,現彙總如下。

調查

第一件讓我想到有關錯別字的事,就是小時候的我和幾乎所有小朋友都會犯的錯誤。記得那時我上二年級,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但卻有很多都不會寫。當時最讓我頭疼的,就是“再、在”這兩個兄弟了。雖然它們長得完全不一樣,但我還是總寫錯。該用“在”的時候,我卻用成了“再”,爸爸媽媽和老師還爲這件事情說過我好幾次呢。不過我現在長大了,我終於分清了它們兄弟兩個,也就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了。

有一次,我在看書時,發現了一個“愈來愈美”這樣的詞。當時我就很納悶:“愈來愈美”不應該是“越來越美”嗎,難道他們寫錯啦?懷着這樣的一種心態,我跑去問媽媽這是怎麼一回事。媽媽說:“這兩個詞只是寫法不同,但意思是一樣的,並不是他們寫錯了。”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中國的漢字真是奧妙無窮!

分析

現在國小生寫錯別字的原因大部分是受了網絡的影響,才導致了他們因爲練習少而寫錯別字。也有一些學生在空餘時間經常玩遊戲而不多看看書,他們見得少了,自然也不會知道。

建議

我建議在空餘時間,大家儘可能的多看看書。遇到不會寫的字要積極的詢問或查字典,這樣就可以很有效的避免錯別字的出現了。只有不寫錯別字,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才能健康發展下去,中華民族的歷史文明才能發楊廣大。

國小生調查報告錯別字篇4

一、調查對象和內容

本次調查以不同國小二到六年級學生爲對象,以班級爲單位,以一個學期爲時段,以“實況記錄”的形式,記錄學生在寫話(二年級)和習作(三到六年級)中出現的錯別字,以供分析研究。

爲什麼要調查習作(包括寫話)中的錯別字,而不是像某些研究那樣選擇聽寫或者看拼音寫詞語等方式呢?我們認爲習作(包括寫話)中出現的錯別字最自然、最真實、最有研究價值。因爲學會寫字的重要目的就是爲了用書面語言來表情達意。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如果自己意識到所寫的字是錯別字,可以藉助工具書、網絡或請教他人等方式自覺地改正過來,而自覺修改習作、碰到問題主動請教等都是學生必須養成的習慣,也是學會學習的過程。對大多數學生而言,謄寫在作文本上的應該是自己認爲比較滿意的。如果這裏面還有錯別字,尤其是常見的、屢教不改的錯別字,說明問題的嚴重性,必須引起教師的重視。

二、國小生錯別字的特點

綜觀國小生的錯別字,可以用“五花八門”來概括(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應該佩服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有些錯字,可能是成年人意想不到的,比如將“花瓣”的“瓣”寫成三個“辛”並列,將“血型”的“型”字中的“刂”改成“彡”,等等。

1.錯別字的主要類型

我們對所記錄的國小生的錯別字進行分析,大體上可以歸納爲下面幾類(限於篇幅,每一類只列舉五六個例子,括號內是錯別字):

(1)多寫筆畫。這類錯字的主要特點是多寫了某一個筆畫。如:澀( )荒( )南( )階( )喪( )。

(2)少寫筆畫。這類錯字的主要特點是少寫了某一個筆畫。如:蔥( )德( )真( )舞( )諧( )。

(3)筆畫形態錯誤。這類錯字的主要特點是將原字的某個筆畫的形態寫錯了。大多數情況是:該長的短了,該短的長了;不該帶鉤的帶鉤了;該寫折筆的寫成了彎筆;不該出頭的出頭了,應該出頭的沒出頭等等。如:抹( )朵( )乃( )躲( )離( )。

(4)多寫部件。這類錯別字的主要特點是在原字中添加某個部件,其中有的添加部件後不成字,有的成了另外的字。這種情況多半是因爲受到前後字的干擾,也有的是因爲社會用字不規範的影響,或者“想當然”。如:胸脯(胸 )搪塞(搪 )採掘(窬潁┚砹保粵保┘揖擼砭悖。

(5)少寫部件。這類錯字的主要特點是將原字中的某個部件寫漏了。如:惰( )雁( )寢( )賞( )寞( )。

(6)錯寫部件。這類錯別字的主要特點是將原字的某個部件寫錯了。這又分兩種情況:一是將原字的某個部件寫錯之後,所寫字不成其爲字,如:熊( )溪( )隊伍(隊 )增添( )波紋( 紋);二是將原字的某個部件寫錯之後,所寫字變成了另一個不符合詞義要求的字。如:演奏(演秦)斟酌(勘酌)波紋(波汶)捕獵(捕措)陡峭(陡~)。

(7)改變結構。這類錯字的主要特點是改變了原字的結構,大體分兩種情況:一是改變原字的結構方式,比方說將左右結構寫成上下結構,上下結構寫成左右結構等,如:漂( )燃( )夜( )筏( )崖( );二是顛倒原字的組合部件的位置。如:賴( )肚( )燈( )站( )翡( )。

(8)同音替換。這是錯別字中數量最多的一類,屬於別字,主要是不理解字義,用同音字或者近音字代替本字。如:已(以)經、誓(是、事)不爲人、菜園(圓)、痙攣(孿)、鬆弛(馳)。

2.同一個字有多個錯別字

同一個正確的字,不同的學生會寫出不同的錯別字,甚至同一個學生在不同的語言環境裏寫出不同的錯別字。比如:遊( 、)寢( 、、)寞( 、、默、莫)撼( 、、、憾)蔽( 、弊、敝)

3.錯別字的時段特點

從我們調查的資料可以看出,隨着年級的增高,識字量越來越大,文章寫得越來越長,國小生錯別字的出現概率也越來越高,四、五年級最多,到六年級,又稍微少了一點點。

三、國小生錯別字產生的原因

1.漢字本身的原因

漢字有三個要素:字音、字形、字義,這三者中哪一個方面弄錯了都會出現錯別字。漢字還有“三多”:同音字多、形近字多、筆畫數多。這“三多”可以算是導致錯別字的“罪魁禍首”。

(1)同音字多。用來記錄漢語的漢字是一個龐大的隊伍,其總數量以“萬”爲單位計算。《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國中畢業學生能夠“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左右”。但是,用來給漢字注音的《漢語拼音方案》裏聲母與韻母能夠拼合而成的基本音節只有400多個,加上四聲,也只有1200多個。且不說所有漢字,即使是給常用漢字注音,平均3個漢字共一個讀音。這就決定了漢字的同音字多,最多的幾十個字同一個讀音。絕大多數別字都是因爲同音字或者近音字代替所致。

(2)形近字多。漢字的基本筆畫只有5種,變形筆畫有27種,用它們來組成成千上萬個漢字,其字形相近的程度可想而知。很多形近字只有極其細微的差別,比如長一點與短一點(土-士)、多一點與少一點(匆-勿、弋-戈)、大一點與小一點(囗-口)、寬一點與窄一點(曰-日)、缺一點和全一點(己-已-巳)、正一點與歪一點(子-孑-孓)、彎一點與直一點(毛-手)等等,有的只是組成部件位置的不同而已,如:旮-旯、杏-呆、舊-旦、加-另-叻、召-叨、只-叭、葉-古、邑-吧,等等,稍不注意就寫錯了。 (3)筆畫數多。據統計,3500個常用漢字中,單字筆畫超過15畫的有300多個。一個字有這麼多的筆畫數,而且筆畫之間有相交、相離、相接等不同關係。且不說筆畫多難記難寫容易出錯,僅僅這三種筆畫之間的關係處理不好,也容易寫錯字,如:v-八-人-入、工-幹-土。

面對這“三多”,不要說七八十來歲的孩子,即或是我們成年人也常常有“提筆忘字”或“越寫越不像字”的時候。

2.學生個體的原因

(1)認知水平。國小階段,學生的空間感覺、觀察能力、辨識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等相對比較差,而漢字的筆畫比較多、結構比較複雜、形近字比較多,一不留神,就容易因爲漏掉、添加、或者張冠李戴等原因寫成錯字、別字。

(2)學習態度。國小生正處在毛手毛腳的階段,對學習目的認識不夠,不太認真,不夠用心,做事粗心大意,因此出現錯別字。我們前面分析的國小生錯別字的幾種類型,都跟不仔細觀察、不認真記憶、不用心理解、隨意亂寫的學習態度有關。

(3)心理定勢。有些雙音節詞語,像“隊伍、增添、胸脯、波紋、翡翠、輝煌、錦繡”等,本來不是同一個偏旁,結果被學生寫成相同的偏旁,因而造成錯別字。這主要是心理定勢的影響:受到前面、後面或者比較熟悉的字的影響。

3.教學方法的原因

根據調查瞭解,目前一線識字、寫字教學存在死記硬背,隨意亂解“字理”的現象,比如:“草頭下面,一筆點、二筆橫、三筆豎折、四筆撇、五筆豎、六筆豎彎鉤,荒,荒蕪的荒”、“每天都要戴草帽(莓)”、“火山爆發,大火把山燒倒了(靈)”、“土下小羊沒有腰(幸)”等等。像這樣把每個漢字割裂成碎片死記硬背、違背了漢字科學性的教學方法,“催生”了一部分錯別字。

4.社會不規範用字的影響

社會用字的不規範對國小生的負面影響比較大。比方大街上的招牌“h城”、電視中的旅遊廣告“晉善晉美”、藥品廣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服裝廣告“天成製衣,衣步到位”“百衣百順”、熱水器廣告“隨心所浴”、蚊香廣告“默默無蚊”等等,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記住了這些別字。

四、對識字、寫字教學的建議

根據對國小生錯別字所作的調查、分析,課題組建議:遵循漢字規律,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運用漢字學理論指導識字、寫字教學實踐,將科學性與趣味性結合起來,以便減少錯別字,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既要遵循漢字本身的規律,也要遵循國小生的認知規律。因此,無論是內容的選擇、方法的運用還是步驟的安排都要從不同年級段學生的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決不能違背規律。低段識字教學要多用直觀、形象、有趣的方法,少一點理性分析;中高段要逐步增加難度,多一點拓展,多一點系統性的歸納,讓學生逐步建立“漢字系統”概念。這樣有利於舉一反三,豐富知識,有利於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也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識字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前文談到學生的錯字中有分不清“x”和“ ”這兩個部件的情況。如果教學中能夠從漢字學的角度對帶有“x”或者“ ”的字稍作分析,就可以避免這類錯字。其實“x”和“ ”都是獨立的漢字,只是現代漢語中一般不單獨用。“x”讀huāng,本是個形聲字,從川,亡聲,本義是水廣。“ ”讀liú或tū,上部是胎兒的倒形,下部是“川”,合起來表示胎兒隨着羊水娩出,即通暢。它們倆都可以做合體字的聲旁。瞭解了這些,就可以根據形聲造字規律,結合字音和字義進行合理推斷,進而避免將“荒、慌、謊、e、梳、疏、蔬、流、硫、琉”等字寫錯了。

帶有“隹”的字是高頻率的錯字,大多是將“隹”錯寫成“住”。其實“隹”是象形字,像一隻鳥的形狀,由“ ”演變而來。教學時,可以展示“隹”字的演變過程,並提醒學生注意:鳥有一對翅膀,每個翅膀至少需要兩條線畫成,因此“隹”有四橫,不能只寫三橫。進而引導學生根據形聲構字規律來學習一串有“隹”作偏旁的字。“隹”在合體字中作意符,所從字與鳥有關,如“隼、雀、集、雁、雄、雌、雎、翟、僱、雕”;它還可以作聲符,如“堆、推、誰、惟、維、淮、崔、錐”。

現行漢字中,絕大多數是形聲字,形聲字的形旁與字義有關,聲旁與字音有關(由於古今語音的變化以及方言與普通話的差別,相當一部分聲旁不能很好地表音)。教學這類漢字時,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形旁來推測字義,根據聲旁推測字音,同時進行合理拓展。比如按照聲旁拓展:青、請、清、情、晴、靜、精、婧、靖、睛、菁、腈、靚……按照形旁拓展:阝、陽、陰、限、陵……如果能夠充分利用這些規律來進行識字教學,則可以做到牽一髮而動全身,舉一形而統衆形,以簡馭繁,極大地提高識字效率。正如北京大學的李大遂先生所說:“緊緊抓住偏旁這個綱,把偏旁的形音義作爲重點,把偏旁與合體字之間的形音義關係,特別是偏旁與合體字的音義聯繫作爲重點,把一個個漢字放到整個系統中去教去學,就可以收到綱舉目張的教學效果。”華南師範大學張桂光教授說:“在糾正錯別字的教學中,漢字學理論的指導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恰到好處地運用漢字學理論指導識字寫字教學,能夠減少錯別字,提高自主識字能力。當然,運用漢字學理論指導識字寫字教學,對教師的要求很高。教師要加強對漢字的研究,不斷提高漢字學修養,同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科學地分析字理,指導學生在閱讀和寫作中正確運用漢字。只有學用結合,識字纔有意義。

總之,在識字寫字教學中引進漢字學知識,將科學性與趣味性統一起來,是減少錯別字、培養自主識字能力、提高識字效率的有效策略。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基礎紮實了,纔有可能建高樓大廈。正如週一貫先生所言:“漢語之本在漢字,只有文字的‘根’茁壯成長了,中國語文教學這棵大樹才能根深而葉茂,本固而枝榮。”

國小生調查報告錯別字篇5

調查目的:

我們要減少或消滅錯別字,提高同學們的作業質量,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調查經過:

我們小隊五人各自把自己的作業本上的錯別字都找出來,我滿懷信心地打開le我的作業本,一頁一頁慢慢檢查。連翻了五六頁,都沒有看見一個錯別字,頓時,我信心大增,看來我的作業本上錯別字很少,正確率很高啊!哪知我又翻了一頁,一道鮮紅刺眼的紅叉映入了我的眼簾,我仔細一看,原來是我把”衰老“的”衰“字少寫了一橫,導致這個詞寫錯了。之後,我就沒再發現什麼錯別字。

調查結果:

經過我們小隊的調查,總結出了以下幾點寫錯別字的原因:

1、同音字混淆,如:在—再,動—凍……

2、形近字混淆,如:己—已,入—人……

3、多筆少畫,如:灑—酒,蒙—

4、字義分析錯誤,如:和—合,及—急……

5、由於心急而出錯,寫着前一個字,卻在想後一個字。

6、對字形記得不牢固而出錯。

調查建議:

1、把錯別字寫到一個本子上,再經常記憶。

2、把字記牢,較難字編成一首兒歌。

3、把同音字,形近字進行組詞和造句訓練。

4、寫完字以後,多讀,多檢查。

最後,希望大家不要寫錯別字,做到規範用字,規範寫字,養成良好的習慣,展現我們中華語言文字的魅力。

國小生調查報告錯別字篇6

調查後發現造成錯別字的原因很多,有以下幾點:

1.知覺水平。國小生的知覺準確性不高。他們在識記過程中,往往只能記住字體的粗略輪廓,而對於字體的細微部分觀察不到位,不仔細。例如把愚蠢的“蠢”字春字頭的日字丟掉,或者是寫成了三個春;“愚”上面寫成了大禹治水的禹字;窩頭的“窩”下面寫成了撇折、點;頭銜的“銜”寫成了金子旁等等。有的字容易多一筆,如春天的“春”下面寫成了目字,垂頭喪氣的“喪”多一撇,展覽的“展”字多一撇,考驗的“考”字多一筆橫,融化的“融”裏面的一橫寫成了兩橫等等。

對此教師應該進行鍼對性的練習。部件拆卸法是一個有效的方法,結構再複雜,筆畫再多的字都可以以部件爲單位,把他拆卸開來,然後分別進行識記字形。還有一個方法是細節凸顯法,即教師根據字形結構特點,考慮那些細節是學生容易混淆的,着重部件做出重點的解釋,然後用彩色粉筆凸顯出這些混淆部分。

2.遷移作用。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就其性質來說,可分爲正遷移和負遷移。興致勃勃的“勃”右邊寫成反文旁,慾望的“欲”右邊寫成反文旁,勇敢的“敢”右邊寫成又等等。這些錯誤在國小生的語文作業本上屢見不鮮,歸根結底是和負遷移有密切的聯繫。還有一種負遷移是當兩個字組詞的時候,受前一個字的影響,學生往往把兩個不同偏旁的字寫成了一個偏旁,比如“鍛鍊”學生會把他們都寫成火字旁或都是金子旁。

在教學中如何強化正遷移,弱化甚至消滅負遷移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歸類複習法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教學“示"字旁和“衣”字旁的時候,和學生們一起推演由字變偏旁的過程。針對個別問題,適當強化練習也是很有效果的,如“鍛鍊”學生每次寫的時候要特別強調,時間久了學生也就掌握了!

3.提取失敗。也叫“舌尖現象”或“話到嘴邊現象”,即錯別字產生的原因也許並不是學生字形構建失敗。而是當他想寫出來的時候,失去了線索或者是發生線索錯誤,產生了錯別字。

對於這種“舌尖現象”,多寫多練是糾正的好辦法。這裏的多寫多練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寫多少遍,而是讓學生養成記日記的習慣,養成讀書的習慣,在讀書、記日記的過程中因爲需要而多寫多練,這樣便熟能生巧。同時,教師要充分利用漢字音形義緊密結合的特點進行教學,通過有趣的口訣或字謎來加深學生的識記印象,能有效地減少“舌尖現象”。

4.形近字混用,同音字、近音字混用。這是學生出現最多的問題,如寬敞的“敞”字寫成倘若的“倘”;湖光秋月兩相和的“和”寫成“合”;無限的“限”字寫成艱苦的“艱”;基業的“基”寫成甚至的“甚”;栗子的“慄”寫成粟米的“粟”;匪徒的“徒”寫成陡峭的“陡”;欺負的“欺”寫成日期的“期”;生鏽的“鏽”與繡花的“繡”不分;“專心致志”後兩個字因爲同音不分,要麼前後顛倒,要麼兩個寫成一個字;甜蜜的“蜜”與緊密的“密”不分;尖銳的“尖”寫成堅強的堅;彩繪的“繪”字寫成開會的會;形態萬千的“形”字寫成行動的行,型號的型;奇峯羅列的“奇”字寫成整齊的齊,“列”字寫成烈火的烈,例子的例;鈴鐺的“鈴”字寫成玲瓏的'玲等等。這一方面與學生初學寫話時認字不多,常常以同音字替代,以致養成不良習慣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學生對形近字區別認識不深。

解決形近字混用問題,可以採用形義區分法,即對一組形近字的形義關係,進行理性的區分和說明。如哀、衰和衷,哀:古代死人都悲哀,人們穿着衣,去慰問,慰問要張口說話,所以“哀”是“衣+口”;衷:發自內心叫衷心,內心在上衣正中的地方,所以“衷”是“衣+中”;還可以編成口訣讓學生記憶:“橫爲衰,豎爲衷,中間有口訴悲哀。”把形近字放在一起,用字形比較法來識記也不錯。這份國小生錯別字調查報告可以看出,無論是結構複雜、筆畫多的形近字,還是結構比較簡單、筆畫少的形近字,通過比較其異同來識記字形,都是切實有效的方法。

國小生調查報告錯別字篇7

一、調查目的:

通過調查活動,使學生正確使用規範字,認識規範用字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減少錯別字,增強學生的文化內涵。

二、調查內容:

1.學生寫錯別字的情況

2.學生對寫錯別字持怎樣的態度 3.學生造成寫錯別字的原因 4.學生對糾字的信心

三、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從河西國小五、六年級學生中隨機抽取1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回收有效問卷100張,回收率100%。

四、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

五、調查步驟:

1.根據研究需求擬訂調查方案及調查問卷 2.發放、回收問卷 3.統計分析數據 4.撰寫調查報告

六、調查結果與分析: 瞭解調查對象

(一)學生寫錯別字的情況

1.你感覺你的錯別字情況嚴重嗎?

從上表可以看出學生對自己錯別字情況相當樂觀,絕大多數學生都認爲自己的錯別字“不嚴重”。但爲什麼錯別字總在作業中屢次出現呢?這隻說明了錯別字沒能給學生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學生對寫錯別字持怎樣的態度

2.寫了錯別字,你苦惱嗎?

3.錯別字對你的學習有影響嗎?

從表中可見,錯別字雖然被學生主觀上認爲不嚴重,但不可否認,客觀上已成爲他們語文學習中的最大障礙。

(三)學生造成寫錯別字的原因

從上表可以看出學生選擇最多的是“自己粗心大意”、“思想不重視”和“書寫不認真”,而選擇“漢字太難”、“沒弄懂生字”和“筆誤”的只佔少數,這些數據集中說明了一點,漢字本身絕不成爲產生錯別字的原因,學生的書寫習慣、

思想上的疏忽纔是錯別字形成的主要原因。

(四)學生對糾字的信心

5.如果你寫了錯別字,經過訂正,你下次還會錯嗎?

6.如果下工夫,錯別字可能減少乃至消滅嗎?

根據上表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學生對改正錯別字的信心之大,佔了總數的86%。某些錯別字的重複率十分高,在調查問卷上讓學生列出的自己經常會重複出現的錯別字,就很有代表性,這些字正是老師平時強調的,如“已(以)後”、如何減少錯別字的重複出現,應該是今後識字教學中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七、調查結論

通過這次實踐調查,本人瞭解到錯別字未能給國小生引起重視,在調查中有87%的學生都認爲自己的錯別字不嚴重,而據實際瞭解情況並不是學生所說的那樣,在作業中時常有錯別字出現,在這些學生看來,出現錯別字後他們通過查字典或通過同學的幫助可以立即改過來,改了之後就完事了,多數學生都忽略了一點,因爲他們僅僅只是把錯別字改過來了,並沒有下工夫把這次出現的錯別字記住以防下次再犯,而正是學生的這種漠然給了錯別字“氾濫”的機會。調查中發現錯別字雖然被學生主觀上認爲不嚴重,但不可否認,客觀上已成爲他們學習中的最大障礙,因爲調查中有87%的學生都認爲錯別字給他們的學習造成了影響,他們爲之感到很苦惱,從這裏讓我感到減少消滅錯別字的迫切性。那麼造成學生寫錯別字的原因是什麼呢?調查結果出乎我的意料,結果表明學生寫錯別字並不是因爲漢字的本身有多複雜,而是由於自己的粗心大意、平時的書寫習慣、思想上的疏忽纔是錯別字形成的主要原因。國小生出現錯別字的情況普遍存在,影響了國小生的書面表達、交流和更好的認識客觀事物,它亦使識字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的影響,這與《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課程目標中規定國小生要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左右會正確書寫這一要

求相差甚遠,調查結果也提示我們幫助國小生減少甚至消滅錯別字這是一項必須的、長期的、艱鉅的任務。完成這項任務必須主觀上重視、實踐中認真,只有師生合力,常抓不懈,才能解決這一語文學習中的痼疾。

八、解決方案

對國小生錯別字形成的現狀做了調查得到數據分析後,我在這提出幾點建議性杜絕寫錯別字的方法如下:

1.根據字音特點記字形。

有些字字形相似容易混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字的聲母和韻母區別開來。如“今——令”,這兩類字容易混淆,但是隻要記住聲母是“l”往往都可寫成“令”。例如:鈴、嶺、憐,那麼其餘的都寫成“今”。例如:“吟、念、貪”等。還有的字可用韻母來鑑別,如“舀——臽”很相似,韻母是“ɑo”應寫成“舀”,如 “稻、蹈、滔”,其餘的只能寫成“臽”,例如,“焰、陷”等。

2.利用形聲字的規律記字形。

漢字中的形聲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聲旁構成,而形旁、聲旁大都是原來就有的單字。如果懂得漢字的構字規律和形聲字的有關規律知識,別字就會大大減少。例如 “急躁”的“躁”和“乾燥”的“燥”字的區別:“躁”是足字旁,當人脾氣急躁時常要頓足跳腳的,而“燥”則是火字旁,火烤了當然要乾燥。

3.發揮想象記字形。

合理發揮自己的想象把易寫錯的字深印在腦海裏。如“鳥”字中的“點”像一條吃到肚裏的蟲子;像啄木鳥尖尖的嘴巴;像啄木鳥的心。又如“省”字,我們可以把它想象成 “到商店買東西,少用眼睛看,就可以省下許多錢。”發揮自己的想象記字形減少了識記生字的心理活動過程,這樣記得牢,甚至終身難忘。

4.採用螺旋式複習法。

爲了減少錯別字,必須經常性地複習鞏固,以便達到長時記憶的效果。研究發現,螺旋式的識字複習法是較有成效的識字鞏固方法,其做法是在相對的時間內,複習前面教過的生字,如今天覆習昨天的,下週複習上週的。除此之外,最值得提倡的是多閱讀課外讀物,開拓識字領域,在閱讀中增加生字復現的頻率。

國小生調查報告錯別字篇8

調查時間:xxxxxxxxxx

調查地點:xx

調查目的:找招牌上的錯別字

找到數量:有8處

調查材料分析:飾全飾美應是十全十美;飾覺應是視覺;馨感覺應是新感覺;玩美食尚應是完美時尚;銘品鞋應是名品鞋;美侖美奐應是每人每換;食在有緣應是實在有緣;美容美花應是美容美髮。

出錯原因:1、店主都因爲希望自己的產品賣得好一點,所以都故意寫錯,招攬客人。2、有些店主一時大意,隨意寫了錯字。3、有些店主因不認識字,就用形近字或同音字代替。4、店主養成習慣,喜歡寫繁體字或潦草字。

以上幾條是店主犯錯別字的原因,希望店主及時改正!

通過找錯別字這件事,我知道了我們每個人都不能寫錯別字,否則會鬧出笑話。我們班的有些同學都認爲寫生字不怎麼重要,學起來馬馬虎虎,經常寫錯別字,其實生字是很重要的。如果滿街都是錯別字,我們中國就面目全非了,如果外國人看見了,就會說我們素質低,丟人現眼,所以我們不能寫錯別字,從小就要把字學紮實,長大了不管做什麼,都會對我們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