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外來務工者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精選多篇)

目錄

外來務工者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精選多篇)
第一篇:外來務工者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第二篇:社會調查論文 關於外來務工者春節返鄉情況的調查報告第三篇:外來務工者生活狀況調查報告第四篇:外來務工者生活狀況調查報告第五篇:外來務工者生活狀況調查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外來務工者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社會實踐時間:xx.6.28——xx.8.28

實踐地點:深圳市中裕電器廠

實踐方式:口頭調查

實踐報告主題:大學生親身體驗,感受務工者艱辛——河南農業職業學院社會調研紀實

河南農業職業學院赴深圳調研實踐於6月28日到達目的地,開展爲期十天的實踐活動。在當地部門領導的熱情接待下,對深圳的外來務工者有了大概的瞭解:

走在深圳的大街小巷,映入眼簾的大都是工業區。在來來往往的人羣中,90%的人都是外來務工人員。或許在大多人們的印象中深圳是一個燈紅酒綠的地方,而對那些務工者們來說,那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根據本小組調查,外來務工者們對自身的吃穿住行大多都不滿意。首先,飲食的不合理與不均衡,常常省略掉早餐,午餐也僅僅是湊合而已,吃飯時,插隊現象普遍;其次,住宿條件惡劣,常常是十幾個人擠在一個十幾平方的小房間中;再次,出行的不便也給外來務工者帶來了煩惱,基本上出行坐公車要等長達三四個小時,而且公車擁擠不堪;最後,工作環境的不理想,是打工者們的苦不堪言的痛楚,地位的低下使打工者們的內心承受着巨大的壓力與自卑感。

打工者中86.8%的人的年齡在18-34歲之間,將自己如花的歲月全部獻給了工廠,從他們的言辭中,我們感受到他們對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急迫追求與對生活的無奈,因爲他們在生計與責任間,無奈的放棄了自己的夢想與追求。走與留是他們左右爲難的問題之一。無奈的選擇留下的大多是已到中年的人們,因爲他們所承擔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溫飽,而更多的對家庭的責任,面對一張張充滿疲憊的臉,我們自然的想到他們對家裏面的那份愛,因爲上有老下有小,他們不得不委屈自己以求得家庭的正常生活,他們也會爲了自己的子女甘願吃更多的苦,受更多的累。對於那些仍在家鄉的留守兒童來說,缺乏父母對於他們的關懷從而影響到他們的學習與身心的健康也是那些打工者們所擔心的,其實他們大多不願拋家棄子的背井離鄉,只是生活中具有了太多太多的無奈,他們每天最開心的時刻,恐怕就是在下早班後給家裏的一個電話,聽一聽孩子的聲音。連平時不苟言笑、嚴厲非凡的領班,提到她的孩子時,眼中也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出慈愛的笑容和滔滔不絕的話語,那份自豪和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打工者們的心裏問題往往是人們容易忽視的問題,打工者們在燈紅酒綠的深圳顯得那麼的弱小,弱小的如同一株小草,我們不禁要問是什麼造就了他們這樣的心理狀態呢?那就是當下社會面臨的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貧富差距使得那些打工者們在繁華的都市中感到自卑、無力、弱小,而那些富人們也常常因爲那些打工者們破舊的衣服而輕視、鄙夷他們,這樣的不平衡像一雙無情的大手緊緊的拉着打工者們心中的那根弦,中年人的心裏承受能力顯然要比那些剛剛踏足社會的年輕人要好些,富士康跳樓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承受不住壓力而產生輕生想法的往往都是年輕人,因爲他們年輕氣盛、想法過激,而又沒有得到很好的心理輔導,從而使得他們走上了絕路,中年人在承受不住壓力時,更多的不是想的自己,而是對家庭的責任,而且他們在社會上的時間相對較久,對於那些不公正待遇往往已經麻木和無奈。

勞工的待遇問題是現在的打工者最關心的事情之一,95.7%的工廠都會按照合同法來支付工人們的薪金,但仍不乏某些不法工廠惡意剋扣、拖欠工人們的工資。工人與工廠從未商議過工作產量和工作時間的對比關係。

有技術的工人遠比沒技術的工人的各方面待遇好,工人應該積極的對自己進行技能培訓,工廠也應該多爲工人制造職業技術方面的培訓機會。務工者長期奔波受累,卻收穫甚微。在中國常常從事的製造是一些低科技含量和質量要求不高的產品,而一些高端產品卻往往被其他國家所壟斷,中國確實是一個勞動力相當豐富的國家,但不重視對工人技術的提高也是造就我國生產力不高的原因之一,我們應當加強對工人技術水平的改進和提高以促進我國生產力的提高,國外的定期培訓和持證上崗,能很好的保持一種較高的工作技能,從而使得他們的生產力和生產質量都有一定的保證,這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我國現實行的對外來務工者(農民工)的經濟政策便是要把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位置,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認真解決進城務工人員的社會保障問題。完善按勞分配爲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堅持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更加註重社會公平,加大調節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緩解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實行此政策有利於縮小貧富差距和構造和諧的社會主義社會,從側面來說也有利於外來務工人員的心理健康,如果能更好的保障外來務工者在工廠內的經濟利益、技能的提高與定期的心理輔導我想這樣就能更好的促進我國外來務工人員的生產積極性,從而提高生產水平和生產質量。

務工者改變自身現狀最重要的不是學歷、工作環境、自身條件,而是要知道如何去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現如今的我國社會,已經不是絕對學歷的時代,而更多的企業家和用人單位已經將目光漸漸的轉移到了能力上來,能力可以更好的適應於現今社會,從而更好的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和增加企業的收入。

現如今只有當下務工者的素質提高了,才能提升工廠的綜合實力,從而促進現代社會的科技發展與促進我國的工業建設和經濟發展。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得我們感慨頗多也爲我們的人生道路上積累了一份寶貴的財富,也許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會成爲這些打工者們中的一份子。現在我們所要做的便是在各方面提升我們的能力,以便在不久的將來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寬廣美好的天空。

報:河南農業職業學院團委

09級食品加工六班

第二篇:社會調查論文 關於外來務工者春節返鄉情況的調查報告

關於外來務工者春節返鄉情況的調查

摘要:一年一度的春節,是中國人非常重要的傳統佳節。對於長期在外打拼的務工者而言,春節更是一個回家探親的好時機。但是由於種種原因,返鄉並非所有外來務工者共同的選擇,“留守打工族”等新興名詞逐漸成爲熱點,外來務工者春節返鄉問題也逐漸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關鍵詞:外來務工者春節返鄉

(一) 調查方法及結果

爲了全面、客觀地瞭解家鄉浙江省寧波市外來務工者春節回家情況,我選取了浙江省餘姚市的牟山鎮作爲調查的對象。通過對該鎮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的分別走訪調查,以及對個別外來務工人員的訪問,瞭解了該鎮外來務工人員春節的返鄉情況,並對原因進行了分析。

據統計,該鎮共有外來流動人口近4400人,主要來自安徽、貴州、河南、四川、湖南、江西等十多個省市。其中,春節返鄉人口2014多人,約爲50%。爲何有近半的外來務工人員選擇留守第二故鄉呢?根據對“留守打工族”的訪問調查,得到了幾個主要原因。

(二) 原因分析

一、 高昂費用讓人卻步

“我們也想回家啊,可是開銷實在太大了啊”,這是調查過程中多次聽到的一種原因。回家的開銷不單單指來回的路費,還有走個親戚

送點禮,再給父母送點過年錢,還有給小輩的壓歲錢??對於背井離鄉在外拼搏的務工者而言,這無疑是一筆很大的支出。所以很多務工者基於對經濟因素的考慮選擇在第二故鄉,過一個經濟年。

二、 優厚待遇惹人留戀

“這麼好的待遇,哪捨得走啊”,這是一名在某汽車配件生產廠搞技術工作的徐先生的感嘆。爲了留住有經驗、有技術的熟練工,確保春節前後的訂單任務順利完成,很多當地企業都希望務工人員能夠留下來,不僅加了工資還優化了福利,這樣的條件對於很多年輕務工者而言還是很有吸引力的。爲了儘快在第二故鄉站穩腳跟,春節回家的想法也姑且拋之腦後了。畢竟,對於很多務工者而言,外出工作就是爲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用一個春節假期換回事業上更好的發展還是值得的。

三、 舉家遷移回家已無必要

在調查過程中,還發現相當多的務工人員不但夫妻兩都在一起工作,甚至還把孩子、老人接了過來,兄弟姐妹也在附近的城鎮工作。這裏已經名(請收藏好範文 網:)副其實成了他們的第二故鄉。雖然沒有回家,他們依然可以在這裏享受舉家歡聚的天倫之樂。在調查過程中,已在牟山鎮安家多年的黃先生就坦言:“全家都在這裏了,這兒就是我們的家,每年春節回故鄉已經沒有必要了。”

四、 嘗試過年新方式

許多年輕的務工者甘做“留守打工族”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處於東部沿海地區的牟山鎮是寧波的西大門,經濟發展迅速,娛樂設施完

善,對於一些初來寧波的務工者而言,趁着春節長假好好了解這片土地、儘快融入第二故鄉、玩遍全城已經成爲了一種時尚而又有意義的過年新方式。無疑,那些初離家鄉,對外面精彩世界充滿好奇與熱情的年輕人是選擇這種過年方式的主力軍。

(三) 啓示

通過這次的調查,我發現在我的家鄉,留守過春節已經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了。無論是出於務工者的無奈之舉還是欣欣然而爲之,作爲第二故鄉的餘姚市牟山鎮所因該引起重視的是如何讓“留守打工族”在這裏舒舒心心地過一個溫馨的好年,讓他們在這裏也感受到在家裏一樣的溫暖,從心靈上給予他們慰藉。而非在當地居民歡喜過大年的時候忽視這一重要的羣體,讓他們在孤獨與思鄉的情緒中度過這一傳統佳節。

當然,這一目標的達成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政府和羣衆共同努力,如:建設務工者之家,增加務工者居住區附近的娛樂設施,弱化外來人員這一概念,幫助他們儘快融入第二故鄉,成爲寧波的新市民,解決他們子女的就學問題老人的養老問題??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寧波能夠無愧於“最具幸福感城市”這個稱號,給予想回家的務工者回家的便利,給予留守的務工者在外過節的溫馨,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增強人文關懷。

第三篇:外來務工者生活狀況調查報告

他們遊離在城市和鄉村的邊緣,60%的人月收入500元以下;用工單位爲他們繳納失業保險金和工傷醫療保險的寥寥無幾;他們缺乏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動陣地,他們的孩子入學不得不“打游擊”;在烈日下揮汗如雨幹着重體力活的他們,希望靠自己的勞動和智慧創造價值,成爲被人尊重的獨立的人,能夠像“城市人那樣”活着……共青團江蘇省委近日公佈的一項調查表明——xx百萬外來務工者活得好辛苦。

時下正值酷暑難當的季節,大多數市民呆在空調房裏享受清涼,而那些在烈日下露天干着重體力活的民工兄弟日子卻極難過。他們遊離在城市和鄉村的邊緣,他們的生存狀況如何?他們跟農民和市民相比有哪些特徵?他們有什麼煩惱?我們該如何正確對待他們?記者日前對他們的生活狀況進行了較全面的瞭解。睡的是用木板拼成的牀

在長江路拆遷工地,記者看到了不少年輕民工,與城市同齡人相比,酷暑下他們的日子要艱難得多。他們幾十個人睡在用木板拼起來的牀上,不少人沒有蚊帳和電扇,更沒有衛生間,要洗澡只得避開其他人對着水龍頭的水衝,內急了只得跑到離工地數百米的公廁去。晚上10點多鐘,記者經常看到他們三三兩兩地睡在馬路邊上,他們告訴記者,幾十個人睡在一起太熱了,出來起碼透點風。

境況類似這樣的年輕民工數不勝數。賓館飯店的服務員、小區保潔員、建築工地的工人、理髮店的理髮師……這些在千千萬萬城市居民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人物”,大部分來自外地,幹着絕大多數城市人不願乾的活。團江蘇省委近日公佈的一項調查表明,xx有120萬外來人口,他們絕大多數從事建築、飲食、美髮、保潔、經商、收舊等行業,其中80%以上是35歲以下的青年人。

據瞭解,在xx100多萬外來務工青年中,30歲以下的佔了82.2%,他們中國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達55.7%,未婚青年佔了61.5%,60%的人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37%的人到過3個以上城市打工,只有不到20%的人是通過職介所介紹找到工作的,大部分是通過親朋好友來到xx打工的。

他們在城市中是怎樣生活的呢?跟5個老鄉租住在江東門一帶的小袁今年20歲,來自鹽城,國中畢業後在家鄉學了點裁縫手藝,跟隨家鄉某私營老闆來到xx做服裝。常常是每天干14個小時纔拿15元錢,飯菜每天幾乎都一樣,小袁幹了一年實在覺得辛苦,就“跳槽”到了一家個體小飯店。飯店跟服裝店差不多,也是早晨七八點鐘工作,晚上11點左右睡覺。不過,收入稍高點,每月能拿到600元。這樣,小袁已經感到很滿足了。她說,以前每月除了要寄300元給家裏弟弟上學外,自己只有150元的生活費,交了80元的房租後,可以自由花費的只有70元。因此,她很少買衣服,要買也是在金橋市場、玉橋市場等,新街口、湖南路也逛過,但從未買過衣服。問起現在可自由支配的錢怎麼用,小袁靦腆地笑笑:攢起來做嫁妝。在江蘇,像小袁這樣的外來務工青年十分常見,他們早出晚歸,工作辛苦,收入低下。調查顯示,外來務工青年每天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的達75%,其中8%的人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但他們中卻有76%的人每月用在教育、文化、娛樂等方面的開支低於50元以下,來外地找工作期間身上帶夠一個月花費的僅佔12.9%,一旦找不到工作,他們的生活就將陷於極困難的境地。一旦有了工作,他們還要將收入的一大部分用來支持家裏。

工餘時間只能打牌聊天

外來務工青年的精神生活跟同齡的城市青年相比有較大的差距,他們缺乏務工青年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動陣地。記者所瞭解到的務工青年一般把大部分時間用在工作上,其餘的一般就是聚在一起聊天、打牌、看電視,他們一般不關心時事新聞。雖然很多人都想去看些文學、技能介紹等方面的書,但苦於沒錢或沒時間,只得去買些地攤上的書,或者乾脆趁休息時間跑到書店看免費的書。

在成賢街一施工工地,每逢下雨無法施工的日子或者晚上休息時間,這些年輕的外來建築工人就三五成羣地聚在8人一間的宿舍裏打牌聊天或是看些武俠類的電視連續劇。一名去年高中畢業來自淮安的20歲打工者小黃說,自己其實挺想繼續學習的,但家裏沒錢,考分相差又太多。爲了減輕家裏的經濟壓力,他出來當了建築工人,但一看到東大學生去教室和圖書館學習,自己就感到心酸。好不容易把老闆發的零用錢湊了200元,就跑到南圖辦了張圖書證,在別人睡覺或打牌的時候去看看書,感覺自己還有點追求。

據小黃透露,周圍的打工者閒着無事不乏光顧黃色錄像廳的,有的甚至把掙的血汗錢花在街頭洗頭店等不正當場所。言談間,小黃顯得很擔心。他告訴記者,自己最大的理想是掙點錢幫助家裏弟妹上學,自己再學點技術到蘇南找個好工作,比這樣單純賣力氣好多了。他非常希望在xx能有爲務工青年服務的培訓職介機構,他認爲,大城市的信息和技術比農村好多了。團省委的一項調查反映,67.1%的進城務工青年認爲業餘文化生活枯燥無味,同時沒有人關心他們,他們感覺像四處漂泊的浮萍。

絕大多數沒簽用工合同

一項調查中,當被問及“您希望團組織對您提供哪些幫助”時,有30.1%的務工青年希望能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同時,據省勞動保障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外來務工青年中75%的人工作不穩定,56%的人未籤勞動合同,52%的人加班後沒有勞動報酬。

然而,務工青年的法制觀念和法律知識也很薄弱,省勞動保障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僅有3.6%的人瞭解《勞動法》,僅有不到9%的人知道應與用工方簽訂用工合同。xx市玄武區對外來務工青年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務工青年通常與用工單位或老闆口頭協商工資待遇,只有不到44%的人與用工單位簽訂了用工合同。用工單位爲他們繳納失業保險金和工傷醫療保險的寥寥無幾。當他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有33.2%的人感到孤立無助,只有13.3%的人想到去找工、青、婦組織。

在xx安德門民工市場,有很多外來務工青年被私營業主看中,雙方口頭談一下工資、食宿條件就算找好工作了,根本沒有任何書面合同。由於缺錢,務工青年6成以上是通過這種面對面的方式找到工作的,通過正規職介找工作的少之又少。xx某紡織私營企業在37℃高溫條件下依然沒有基本的防暑設施,經常有職工中暑暈倒在車間,這些職工中大多數是外來人員和下崗女工。

在務工青年工作的單位中很少有提供條件尚可的宿舍的,xx雨潤食品有限公司對1000多名外來務工青年建了宿舍樓,對他們實行公寓式管理。但,像這樣的公司目前只有極少數。大部分務工青年是跟同伴五六個甚至10多個租住在城市接近農郊的邊遠處。外來務工青年的子女上學也成了大問題,由於工作不穩定,他們的孩子入學不得不“打游擊”,很多務工青年子女就讀的外來務工子弟學校,既無法跟城市學校相比,又無法跟他們家鄉的學校相比。儘管務工青年總體法制意識不強,但大部分人都懂得培訓和學習一門技術的重要,他們反映,找工作時,沒有技術只能出賣勞力。一般用工單位很少會對他們進行培訓,都要有現成的技術纔會錄用他們。 希望像城市人那樣活着

務工青年在我們生活的城市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儘管他們目前還存在着這樣那樣的問題,他們總體文化素質不高,他們的法制意識不夠。他們的生活充滿艱辛,他們還是遊離在城市角落的“邊緣人”,但他們正代表了江蘇和整個中國未來農民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務工青年希望像“城市人那樣”活着,成爲被人尊重的獨立的人,能夠靠自己的勞動和智慧創造價值,有個志同道合的對象和溫馨的家庭。這樣的希望並不是遙不可及的。

令人欣慰的是,外來務工青年羣體正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共青團江蘇省委員會和地方各級團委正在着手實施“千校百萬”計劃,爲進城務工青年的就業、戶口變遷、子女入學、生活居所等方面提供幫助,爲他們的勞動安全、工資發放、權益維護搖旗吶喊。進城務工青年中的團組織正逐步建立,鼓勵務工青年回鄉創業的政策也逐步出臺,各種各樣的“打工之家”、打工者讀書俱樂部、棋牌協會、青年文化廣場等正一批批涌現……

我們有理由相信,外來務工青年將引領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走向市民化道路。

第四篇:外來務工者生活狀況調查報告

他們遊離在城市和鄉村的邊緣,60%的人月收入500元以下;用工單位爲他們繳納失業保險金和工傷醫療保險的寥寥無幾;他們缺乏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動陣地,他們的孩子入學不得不“打游擊”;在烈日下揮汗如雨幹着重體力活的他們,希望靠自己的勞動和智慧創造價值,成爲被人尊重的獨立的人,能夠像“城市人那樣”活着……共青團江蘇省委近日公佈的一項調查表明——xx百萬外來務工者活得好辛苦,外來務工者生活狀況調查報告。

時下正值酷暑難當的季節,大多數市民呆在空調房裏享受清涼,而那些在烈日下露天干着重體力活的民工兄弟日子卻極難過。他們遊離在城市和鄉村的邊緣,他們的生存狀況如何?他們跟農民和市民相比有哪些特徵?他們有什麼煩惱?我們該如何正確對待他們?記者日前對他們的生活狀況進行了較全面的瞭解。睡的是用木板拼成的牀

在長江路拆遷工地,記者看到了不少年輕民工,與城市同齡人相比,酷暑下他們的日子要艱難得多。他們幾十個人睡在用木板拼起來的牀上,不少人沒有蚊帳和電扇,更沒有衛生間,要洗澡只得避開其他人對着水龍頭的水衝,內急了只得跑到離工地數百米的公廁去。晚上10點多鐘,記者經常看到他們三三兩兩地睡在馬路邊上,他們告訴記者,幾十個人睡在一起太熱了,出來起碼透點風,調查報告《外來務工者生活狀況調查報告》。

境況類似這樣的年輕民工數不勝數。賓館飯店的服務員、小區保潔員、建築工地的工人、理髮店的理髮師……這些在千千萬萬城市居民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人物”,大部分來自外地,幹着絕大多數城市人不願乾的活。團江蘇省委近日公佈的一項調查表明,xx有120萬外來人口,他們絕大多數從事建築、飲食、美髮、保潔、經商、收舊等行業,其中80%以上是35歲以下的青年人。

據瞭解,在xx100多萬外來務工青年中,30歲以下的佔了82.2%,他們中國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達55.7%,未婚青年佔了61.5%,60%的人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37%的人到過3個以上城市打工,只有不到20%的人是通過職介所介紹找到工作的,大部分是通過親朋好友來到xx打工的。

他們在城市中是怎樣生活的呢?跟5個老鄉租住在江東門一帶的小袁今年20歲,來自鹽城,國中畢業後在家鄉學了點裁縫手藝,跟隨家鄉某私營老闆來到xx做服裝。常常是每天干14個小時纔拿15元錢,飯菜每天幾乎都一樣,小袁幹了一年實在覺得辛苦,就“跳槽”到了一家個體小飯店。飯店跟服裝店差不多,也是早晨七八點鐘工作,晚上11點左右睡覺。不過,收入稍高點,每月能拿到600元。這樣,小袁已經感到很滿足了。她說,以前每月除了要寄300元給家裏弟弟上學外,自己只有150元的生活費,交了80元的房租後,可以自由花費的只有70元。因此,她很少買衣服,要買也是在金橋市場、玉橋市場等,新街口、湖南路也逛過,但從未買過衣服。問起現在可自由支配的錢怎麼用,小袁靦腆地笑笑:攢起來做嫁妝。在江蘇,像小袁這樣的外來務工青年十分常見,他們早出晚歸,工作辛苦,收入低下。調查顯示,外來務工青年每天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的達75%,其中8%的人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但他們中卻有76%的人每月用在教育、文化、娛樂等方面的開支低於50元以下,來外地找工作期間身上帶夠一個月花費的僅佔12.9%,一旦找不到工作,他們的生活就將陷於極困難的境地。一旦有了工作,他們還要將收入的一大部分用來支持家裏。

第五篇:外來務工者生活狀況調查

他們遊離在城市和鄉村的邊緣,60%的人月收入500元以下;用工單位爲他們繳納失業保險金和工傷醫療保險的寥寥無幾;他們缺乏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動陣地,他們的孩子入學不得不“打游擊”;在烈日下揮汗如雨幹着重體力活的他們,希望靠自己的勞動和智慧創造價值,成爲被人尊重的獨立的人,能夠像“城市人那樣”活着……共青團江蘇省委近日公佈的一項調查表明——

xx百萬外來務工者活得好辛苦。

時下正值酷暑難當的季節,大多數市民呆在空調房裏享受清涼,而那些在烈日下露天干着重體力活的民工兄弟日子卻極難過。他們遊離在城市和鄉村的邊緣,他們的生存狀況如何?他們跟農民和市民相比有哪些特徵?他們有什麼煩惱?我們該如何正確對待他們?記者日前對他們的生活狀況進行了較全面的瞭解。

睡的是用木板拼成的牀

在長江路拆遷工地,記者看到了不少年輕民工,與城市同齡人相比,酷暑下他們的日子要艱難得多。他們幾十個人睡在用木板拼起來的牀上,不少人沒有蚊帳和電扇,更沒有衛生間,要洗澡只得避開其他人對着水龍頭的水衝,內急了只得跑到離工地數百米的公廁去。晚上10點多鐘,記者經常看到他們三三兩兩地睡在馬路邊上,他們告訴記者,幾十個人睡在一起太熱了,出來起碼透點風。

境況類似這樣的年輕民工數不勝數。賓館飯店的服務員、小區保潔員、建築工地的工人、理髮店的理髮師……這些在千千萬萬城市居民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人物”,大部分來自外地,幹着絕大多數城市人不願乾的活。團江蘇省委近日公佈的一項調查表明,xx有120萬外來人口,他們絕大多數從事建築、飲食、美髮、保潔、經商、收舊等行業,

其中80%以上是35歲以下的青年人。

據瞭解,在xx100多萬外來務工青年中,30歲以下的佔了82.2%,他們中國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達55.7%,未婚青年佔了61.5%,60%的人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37%的人到過3個以上城市打工,只有不到20%的人是通過職介所介紹找到工作的,大部分是通過親朋好友來到xx打工的。

他們在城市中是怎樣生活的呢?跟5個老鄉租住在江東門一帶的小袁今年20歲,來自鹽城,國中畢業後在家鄉學了點裁縫手藝,跟隨家鄉某私營老闆來到xx做服裝。常常是每天干14個小時纔拿15元錢,飯菜每天幾乎都一樣,小袁幹了一年實在覺得辛苦,就“跳槽”到了一家個體小飯店。飯店跟服裝店差不多,也是早晨七八點鐘工作,晚上11點左右睡覺。不過,收入稍高點,每月能拿到600元。這樣,小袁已經感到很滿足了。她說,以前每月除了要寄300元給家裏弟弟上學外,自己只有150元的生活費,交了80元的房租後,可以自由花費的只有70元。因此,她很少買衣服,要買也是在金橋市場、玉橋市場等,新街口、湖南路也逛過,但從未買過衣服。問起現在可自由支配的錢怎麼用,小袁靦腆地笑笑:攢起來做嫁妝。在江蘇,像小袁這樣的外來務工青年十分常見,他們早出晚歸,工作辛苦,收入低下。調查顯示,外來務工青年每天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的達75%,其中8%的人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但他們中卻有76%的人每月用在教育、文化、娛樂等方面的開支低於50元以下,來外地找工作期間身上帶夠一個月花費的僅佔12.9%,一旦找不到工作,他們的生活就將陷於極困難的境地。一旦有了工作,他們還要將收入的一大部分用來支持家裏。

工餘時間只能打牌聊天

外來務工青年的精神生活跟同齡的城市青年相比有較大的差距,他們缺乏務工青年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動陣地。記者所瞭解到的務工青年一般把大部分時間用在工作上,其餘的一般就是聚在一起聊天遊離在城市角落的“邊緣人”,但他們正代表了江蘇和整個中國未來農民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務工青年希望像“城市人那樣”活着,成爲被人尊重的獨立的人,能夠靠自己的勞動和智慧創造價值,有個志同道合的對象和溫馨的家庭。這樣的希望並不是遙不可及的。

令人欣慰的是,外來務工青年羣體正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共青團江蘇省委員會和地方各級團委正在着手實施“千校百萬”計劃,爲進城務工青年的就業、戶口變遷、子女入學、生活居所等方面提供幫助,爲他們的勞動安全、工資發放、權益維護搖旗吶喊。進城務工青年中的團組織正逐步建立,鼓勵務工青年回鄉創業的政策也逐步出臺,各種各樣的“打工之家”、打工者讀書俱樂部、棋牌協會、青年文化廣場等正一批批涌現……

我們有理由相信,外來務工青年將引領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走向市民化道路。

默認推薦訪問其他文章:

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暑期社會實踐報告調查

2014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