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大學生英語閱讀情況的調查報告(精選多篇)

第一篇:大學生英語閱讀情況的調查報告

大學生英語閱讀情況的調查報告(精選多篇)

一、調查目的

我國著名語言學家王力曾經說過:“學外語沒有什麼祕訣,就是給予足夠的時間,堅持下去。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多查字典。”給英語學習者指明瞭前進的方向,大學英語閱讀理解作爲一種衡量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有效題型和手段,大學生一定要準確把握其解題技巧,通過閱讀能力的提升,促進英語水平的提高。英語閱讀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英語學習者語言綜合水平的重要體現,是大學生學習英語的手段和目的,是英語學習者其他語言能力發展的基礎。英語學習者通過英語閱讀培養了閱讀能力,並以閱讀能力爲基礎去發展其他各種語言能力,如寫、聽、說、譯的能力。隨着閱讀能力的不斷提高,語言知識的不斷增加,英語學習者的閱讀量也會不斷增加,最終達到運用獲得的信息進行交流的目的。就短期目標而言,良好的閱讀技能有助於學生順利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而就長期目標而言,較強的閱讀能力可以讓學生及時獲取所需資料及信息,甚至有利於學生未來事業的發展。因此,大學生應該始終注重對閱讀能力的培養。但是當前大學生英語閱讀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問題,爲此我們特地組織了這次的調查。

二、調查過程

本次調查採用問卷調查,現場測試和統計報表三種形式。以下就是我們調查的一些數據。

在學期初的第一堂課上, 在沒有任何引導的情況下,老師讓我們班34 名學生按照我們原有的速度和習慣進行閱讀, 通過仔細觀察, 結果發現學生在閱讀中存在以下問題。

(1)有3~4 名同學用直尺比着逐行閱讀。

(2)有5~6 名同學拿筆指着逐字閱讀。

(3)有4~5 名同學邊閱讀嘴脣在不自覺地動。

(4)有些同學在不停地回讀。

(5)有4~5 名同學遇到生詞直接去查電子詞典。

(6)只有1~2 名同學在課本上邊讀邊做一些標記。

(7)有很多同學讀過之後,對每個詞的意思都基本瞭解,但對全句意思並不是很清楚。

經過分析並且與老師探討, 我們把這些問題歸爲三類:

關於閱讀習慣方面的問題(問題1、2、3);

閱讀技巧方面的問題(問題4、5);

閱讀理解方面的問題(問題6、7)。

那麼爲什麼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呢?

三、調查分析

首先,我們從閱讀理解方面存在的問題開始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語言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 。詞彙量不足是影響閱讀水平的主要原因,英語詞彙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讀者對文章的理解。中學生進入大學學習時雖有了一定的詞彙基礎,但多數學生詞彙量不足,還沒有達到熟練運用詞彙的程度。因此,在閱讀過程中,不得不停止連貫的閱讀活動,將注意力放在對某個單詞的猜測上,導致整個閱讀速度的減慢,從而影響了對整篇文章的理解。語法知識雖然已在中學階段系統地學習過,大學階段主要是對語法的靈活運用,但是不少學生對語法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在閱讀中遇到長句或難句時,理不清句子中各層次間的語法關係,以至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2、知識面和文化背景知識的障礙 。在英語閱讀過程中,語言知識固然是進行閱讀的基礎,但國與國之間的文化差異往往會對讀者形成文化干擾,造成閱讀短路(指沒有獲得有意義的閱讀)。學生不瞭解文中涉及的背景知識,只好從字面上理解。英語文章中不僅涉及大量的英語國家的文化、歷史、習俗、政治、經濟、名勝等各種背景知識,還涉及到科學技術的專業知識,如果閱讀時不具備這些知識,必然會影響到對句子段落的理解,並出現誤解。

3、語感差。要提高閱讀能力, 最終得依靠泛讀, 大量的泛讀可以增強語感。語感在閱讀理解中非常重要, 良好的語感會加深對語言的理解, 就會讀得快、讀得多, 反過來再次增強語感, 這樣周而復始的良性循環會很快提高閱讀能力, 就會自如地應對考試中的閱讀理解。如果閱讀量小, 就會語感差, 影響對文章的理解。

4、缺乏大量閱讀 。只靠課堂學習,沒有課外大量泛讀的配合,提高閱讀能力亦是一句空話。課堂閱讀教學不能代替閱讀本身。閱讀能力的提高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實踐才能實現。但遺憾的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重視泛讀,總以專業課繁忙爲由不願多花時間讀或根本就不讀,錯誤地認爲只要背會精讀課本上單詞,會做練習就足夠了。其結果是課外閱讀量越少,對語言的基本形式,諸如語彙、語法和句型就越陌生,讀得也越慢,理解也越差。

接着是閱讀習慣方面存在問題的原因。

在閱讀中視線跟隨指頭或筆頭的移動而移動,或者頭腦中一直讀出並聽到每個詞的發音,回視前文,重複閱讀。這種方式是指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某些生詞或對一段文字意義不明確時,反覆閱讀已經讀過的部分。這樣會分散注意力,不利於讀者抓住文章的要旨或主題,減少讀者的閱讀興趣;遇到生詞就查字典。該習慣會使學生喪失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自我訓練。

其次是從閱讀技巧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

閱讀總是有目的,不是爲了消遣就是爲了獲取信息,或是爲了提高閱讀能力,以應付考試,獲得好分數。不同的閱讀目的決定了不同的閱讀方法。確定了閱讀的目的,方能有的放矢,解決想要解決的問題。社會學家把它概括爲“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如果你的閱讀目的是爲了獲取某一具體的信息的話,就應該以略讀着手,先確定段落中心思想,而後在相應的段落裏尋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不是盲目地從頭到尾找尋信息。如果你想找一本你以爲值得一讀的好書,就應先瀏覽全書,再確定是否要加以細讀。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就應先了解作品作者的風格特點,再細細品味,賞析。好的作品能引發人去思索遐想;能產生共鳴的效果,人生的感悟;能引人入勝,開卷有益。

最後是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影響。在目前多數情況下,閱讀理解教學以完成課本上的內容爲滿足,閱讀材料單一;有限的課時,機械的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學習自覺性不高等主客觀因素,造成了學生的閱讀訓練量不夠,閱讀面不廣。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缺乏創新,部分教師還在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閱讀教學:講解閱讀材料中的生詞,分析材料中的長、難句的結構,要求學生回答材料後面提供的問題。這種以教師爲中心的課堂,學生只能是被動地聽課和做筆記,進行英語閱讀理解訓練的機會較少或根本沒有,而被動閱讀顯然是無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解決之策

知道了原因,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了。以下就是我們提供的幾條提高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對策。

第一,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指一個人經常趨向於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力求參與某項活動,並且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興趣是推動人們進行求知活動和學習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集中精力,積極愉快地從事某種活動。凡是符合自己的興趣的活動,都容易提高人的積極性。興趣作爲個體進行成就事業活動的基礎,可以激發個體進行創造活動的內部動機,充分發揮潛能的作用,使其感知力敏銳,創造性思維活躍,想象豐富,從而提高事業成功的效率。學生只有自己對英語閱讀感興趣,才能學好英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第二,提高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

詞彙、語法知識的掌握是英語閱讀理解的先決條件,詞句理解則是閱讀理解的基礎。學生的閱讀理解的能力提高與否,關鍵要讓學生學會對語篇的分析技巧。這是因爲,它能培養或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助於學生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我們都知道閱讀的體裁主要有四種: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和描寫文。

1、記敘文

記敘文就是敘述一件事情或者是一系列事件,從廣義上包括小說、故事、傳記、新聞報道、歷史等。既然是記人敘事就要交代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來龍去脈,在英語閱讀理解考試中所選的敘事文章一般都是按照時間順序和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交代人物事件的。理解記敘文的關鍵就在於抓住五個“w”,即when, where, what, who, why。閱讀記敘文首先應該弄清楚何人在何時何地做了何事以及爲什麼這麼做以及如何做。然後再根據試題中的問題回到文章進一步尋找答案。

2、議論文

議論文是作者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議論文有三要素,即論點論據和論證。議論文的目的就是闡明觀點,許多議論文的閱讀理解題旨在提問作者對某一問題的觀點或態度,所以尋找、判斷議論文的論點是閱讀此類文章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議論文的論證方法有很多,主要有歸納法和演繹法。歸納法就是開頭羅列一些事實或現象,然後加以論證,在最後得出自己的結論。演繹法就是先提出論題,然後在文章中用足夠的論據分析論證這一論題,最後總結驗證論題的正確性。也就是說,歸納型的文章作者的觀點通常出現在結尾處,而演繹型的文章論點則直接出現在開頭。想要把握議論文的總體結構並判斷其論證方法和邏輯走向,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略讀。通過略讀首先抓住文章的論點,然後找到每一段落的主題句。這不僅有利於判斷作者的觀點,也爲解題時查讀尋找細節做好了準備。

3、說明文

說明文是以說明爲主要表達方式來說明事物,闡明事理的一種文體。說明文的種類很多,主要有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事理說明文和議論文的主要區別是前者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後者主要闡述作者的寫作目的和觀點,具有很強的主觀性。閱讀說明文首先還是通過略讀弄清文章說明的事物以及文章的脈絡,然後通過查讀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及細節。

4、描寫文

描寫文用生動而形象化的語言把人物、事件及環境具體刻畫出來,有心理描寫,動作描寫,景色描寫,場景描寫等。有時候,描寫文和記敘文會互相補充,使文章豐富多彩。描寫可以分爲兩方面,客觀描寫與主觀描寫。客觀描寫就是將描寫的對象如實的描繪,不帶有感情成分;主觀描寫則側重感情色彩,通常會把一種情緒或意境傳神地表達出來,因此此類描寫文的主觀性極強,描寫文的解題規律基本上是先通過略讀確定描寫對象,再分析文章是從哪些方面對描寫對象進行描述的。如果是夾敘夾議或者描寫敘事的文章,則需要確定時間或空間的參照點,根據時間的時間先後,地點推移和因果關係等方面來進一步地分析。

如果從理解考題的設計上來看,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主旨大意型

理解主旨要義,主要測試考生對短文整體理解概括的能力。一般文章,尤其是說明文和議論文,往往有主題句表明中心思路,文章中的所有事實、例證或發展都是以主題句爲核心的,因此能否正確判斷主題句是抓住一段文章中心的關鍵,主旨大意型題目一般是第一或最後一個題。標誌詞有:mainly about、mainly discuss、best title、digest 等。這類題目要注意首段和各段第一句話,將其含義連接成一個整體。小心“首段陷阱”,不要一看開頭就選擇答案。使用快速作文法解題,做題前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如果是我寫這個題目,我會怎麼寫?”,以達到正確答題的目的。

2、觀點態度型

任何文章的表情達意都是貫穿着作者的思想、態度、觀點的,這些觀點的提出,有的直截了當,有的隱含在字裏行間,只有仔細閱讀才能從某個詞、某句話、某個段落和某幾個段落找到已提到過的或者是暗示的意思。有的需要通讀全文,在領會文章的主旨大意的基礎上才能對作者的觀點做出正確的判斷。態度觀點題主要考察考生理解作者的意圖、觀點或態度的能力。其標誌詞有:attitude、purpose 等。觀點態度題強調的是存在於文章的客觀事實,因此在閱讀時,作者的意圖即使沒有用明顯的詞語或短句加以表現,也會在文章的遣詞造句上露出“破綻”。在回答這類題目時,可以有的放矢地在文章中找出相關的反映作者觀點、態度、語氣內容的章節。要準確理解四個選項詞語的含義:歸納起來,常見的態度詞有:opposition 反對,suspicion 懷疑的,approval 支持,indifference 冷漠(一般不選),optimistic 樂觀的,subjective 主觀的,objective 客觀的,pessimistic悲觀的,biased 有偏見的,impartial 偏心的,sensitive 敏感的。

3、推理判斷型

推理題答案不能直接在文章中找到,要根據上下文中出現過的暗示、隱喻,經過思考推敲、歸納分析推理才能確定。一般包括數字推理、知識推斷和邏輯推理,它主要考察我們理清上下邏輯關係的能力,可以算是各類題型中最難的一種。推理題常常考查考生進行有關的判斷、推理和引申,理解作者的意圖、觀點或態度等,邏輯詞常用的有:suggest、conclude 等。做好這類題目要看是否通過題幹返回原文(或根據選項返回),依據原文的意思進行“三錯一對”的判斷,注意推理時的“最接近答案”原則。

當然,閱讀理解還有很多種類型,比如:事實細節型、語義分析型、句子理解型等,限於篇幅不再一一贅述。(此部分內容參考了《英語專業四級 閱讀理解與寫作》)

三、學習必要的閱讀技巧,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1、瀏覽

瀏覽是指對文章的整體結構作一個概觀。其目的是弄清概念,看清層次,分清主次以及認清意圖。弄清概念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爲了瞭解文章的題材和體裁,以確定如何量衣量體裁衣。所謂題材,就是文章所涉及的領域,是經濟金融,文學藝術,航天地質,還是人文歷史等等。所謂題材就是文章究竟屬於記敘文、描述文、說明文還是議論文,是媒體作文還是科學論文,是科普文章還是報刊摘抄。體裁決定了寫作風格,決定了基本結構,決定了文章中心。看清層次就是要了解文章的層進關係,是以時間順序遞進還是以對比形成反差遞進,或是以類比的手法遞進等。也可以各種手法參插遞進,文章一般都環環相扣,逐步遞進的。層次可以是宏觀意義上的,如一本書的目錄。它直觀平敘了書的各個章節,這就是層次,文章的佈局。層次也可以是微觀上的,如一篇300來詞考試用的篇章,也層次清楚,是主題還是佐證,是批駁還是評論,一點也不含糊。簡言之,看清層次就是看清它的來龍去脈。

2、略讀

略讀,一種快速閱讀的方法,旨在獲得所閱讀材料的中心思想、各個段落所表達的大意。略讀猶如走馬看花,以主旨大意爲基本出發點,常常從以下步驟着手:一、從一本書的層面上講:①看一看書名,各個標題,章節佈局,以瞭解書籍的整體結構;②讀一讀封面、封底的描寫以瞭解作品的對象;③看一看前言或引子,以瞭解作品涉及的範疇;④讀一讀目錄,以瞭解作品的來龍去脈;⑤看一看各個章節,以瞭解作品的概況;⑥讀一讀第一章,以瞭解文章的宏觀論述;⑦看一看各節的基本結構、以瞭解文章的整體構思;⑧讀一讀各節,確認是否是自己的期待,當務之急,能爲我所用。切忌讀了,看了,卻忘了想了,這是從感性向理性發展的重要環節。二,從一篇文章的層面上講:①看一看文章的體裁,以確定閱讀方法;②找一找文章的主題句,以瞭解文章所涉及的內容;③讀一讀每段的段首句,以確定段落的中心思想;④看一看段首的第一個詞,以把握段與段、句與句之間的關係;⑤找一找therefore, in short,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等這類詞,以確定作者對某一論點的看法;⑥讀一讀最後一段、最後一句,以注意文章如何歸納總結;⑦想一想這篇文章是否完整,預測一下下文的走勢,它在原文中的定位。考試層次越高,這類題目越多;⑧尤其是要注意文章中的那些論點,看法與自己的觀點、看法是否一致,相牴觸,它們往往是考試的重點。

3、查讀

查讀是一個較生疏的名詞,卻是一種較常用的方法。比如查詞典、翻電話號碼或者看地圖,讀者都是帶着特特定的問題、目的去查閱資料,其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該信息所處位置,而後慢慢細讀。讀者在尋讀時實現快速下移,而不是通篇一律地從左看到右,一行一行看。查讀一般分成四種;1. 查找任務、日期、地點等;2..確定某種事實、論點、想法等;3.查找某種論點的出處、定義、外延等;4.證實作者的觀點、看法或態度等。查找任務、日期、地點等都是以已掌握的人物名詞、具體日期、地點爲出發點,以文章中的大寫字母爲主要特徵去查找。確定某種事實、論點、想法等需要以已知信息、以已確定的論點爲出發點,以正反論證類比論證或舉例論證爲主要特徵去查找。查詢某種論點的出處、定義、外延等往往以引言、引語、引證着手。論點的提出一般由於其新穎、獨特常常伴之以陳述、解釋,甚至是舉例。這就成了快速閱讀的切入點。

證實作者的觀點、看法或態度等則要把重點放在最後一段。一般而言,最後一段作者對於全文有個歸納總結,這樣才順理成章。讀者或考生要注意作者的觀點不等於文章的中心思想。

4、細讀

所謂細讀,就是要學會琢磨、推敲某一特定句子的含義,它絕對不是粗線條的,而是慢工出細活。細讀不是尋找主題句,而是把握句中的關鍵詞語;不是理解詞語的意思,而是字裏行間作者隱含的真諦;不是理解句義,段義,而是句間關係、段間關係所迸發的火花;不是在自己的記憶庫中尋找某一單詞的意思,而是利用上下文來猜測詞義。歸納能力就是分析、綜合、領會、提煉。提升文章主旨、中心思想的能力。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切入呢?首先,要把握文章的主題,各段的中心思想。其次,要保持清楚的頭腦,主題句有可能並不在第一段或第一句,而且,重心不斷後移。前面是現象,後面纔是實質,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被表面現象所矇蔽”。再其次,要清楚文章的中心思想未必就是作者的觀點。開門見山,直截了當提出自己的主張是一般文章的常用手段、常見現象。然而,有些文章在這方面是矛盾的,有時候是由於作者在結論段裏有意對上文作一個概括的同時,又提出、揭示一個新的看法,以達到承上啓下的目的。推理能力就是要理解字裏行間的言外之意,利用已知信息,來把握位置信息;回憶股票去,着眼於現在,展望未來。有時候,作者沒有完全表白,但又希望讀者能超脫字面的侷限,來理解其意圖和深層次的意思。我們可以通過作者對詞語的選擇、句間的關係、結構的安排、強調的成分、所處的語境以及內在的聯繫等來推測特定句子的內涵及其外延,而不是簡單的表面意思。讀者和作者處在兩個截然不同的語境,解碼的最佳方法是從瞭解如何編碼的這一程序開始。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文化背景、知識薰陶迥異的人的身上,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因此,要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否則,會做出大相徑庭的推理結果。如果我們想把推理的差異減少到最低限度,提高準確係數,就需要源於字面,高於字面,仔細領會作者的觀點、看法、態度等。正確判斷、推理,引申,切忌自以爲是,強加於人,無中生有。注意識別對立觀點,追尋作者思路,避免個人錯覺干擾。預測能力就是利用上下文提供的信息、彼此的邏輯關係或者知識背景來猜測文章的走勢的一種能力。文章的上下文,段與段的內在聯繫,句與句之間的銜接。我們還可以利用承上啓下手法來猜測文章的走勢。所謂承上,就是在段落的開頭總結上文的內容;所謂啓下則是在段落的結尾處引出下文的主題。因此,仔細閱讀段落的起始句與結尾句,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我們也可以利用銜接語來預測文章如何順理成章,邏輯演繹,如因與果的關係、問與答的關係以及主與次的關係。(此部分內容參考了《大學英語閱讀技巧》)。

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克服逐字讀。逐字閱讀限制了視線的移動速度,會造成前讀後忘,影響閱讀效率。閱讀時儘量減少回讀的次數,不要逐詞逐句分析語法結構或翻譯,要把注意力放在閱讀材料的主要內容或情節上,以意羣爲單位進行閱讀,同時通過過渡詞等連接而保持思維的連貫,這樣的閱讀有利於主要信息的獲取。

2、閱讀訓練過程中應儘量少查詞典或不查詞典,應把注意力放在關鍵詞、核心詞上。設法根據上下文推測生詞詞義。閱讀時注意力集中,選擇難度適中的文章來練習如何運用上下文線索推測生詞的詞義;必須堅持長期進行各種題材文章的廣泛閱讀,培養不斷自我總結的意識。在平時的訓練中,教師應指導學生養成計時閱讀的好習慣,要有明確的時間觀念,防止學生逐詞逐句閱讀翻譯、重複閱讀某些段落等不良習慣,提高閱讀速度。

3、除了積累大量的詞彙和表達,熟練地掌握語法,具備廣博的知識外,還必須懂得運用一定的閱讀技巧。老師平時要培養學生養成歸納同義、近義、反義詞的良好習慣,要求學生儘可能多記憶一些有用的詞組、短語搭配,這樣不但可以提高閱讀速度,而且有助於在閱讀中把握文章的脈絡。其次,指點學生閱讀時通過信息詞來找文章線索,抓文中的思路,信息詞一般分爲五組。這五組信息詞看似普通,卻在閱讀和寫作中的有着重要的功能。

五、瞭解英美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

英語閱讀離不開文化背景,語言是文化的反映,一種特定的語言和使用這一語言的國家及其歷史傳統,社會習慣,文化背景等是分不開的。這就要求我們領會英語交際中的思維模式,增強對英漢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同時,增加閱讀量和擴大閱讀面,如通過文學著作,報紙雜誌,原版電影戲劇和網絡等,尤其是網絡,它豐富廣泛的教學資源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靈活有效。學生都可以通過網絡去搜尋與課文主題相關的教學輔助資料,這樣不但延伸和擴展了課文知識,而且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使他們積極參與其中,體會閱讀帶來的愉悅。

六、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閱讀是一個認知和言語交際的過程, 也是極爲複雜的生理和心理過程, 學生的智力水平、生理條件、興趣和個性、社會經濟文化背景、語言基礎、學習方法等都影響着學生閱讀技能的提高。首先, 閱讀是一個認知與思考的過程, 學生的閱讀技能和背景知識都要經過學習才能掌握。智力較高的學生無疑學得快也學得好, 而智力較低的學生在潛力發揮、能力的提高與發展方面受到限制。其次, 生理條件也能引起閱讀障礙, 影響閱讀效果。一般來講, 女生比男生進步快, 一則由於興趣、性格等易於接近語言學習, 二則由於女生同齡男生早熟, 而成熟也是學習的前提條件, 學生在不同年齡開始不同的學習任務, 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做好生理成熟的準備。此外, 學生的器官和思維等功能如果有缺陷, 不能正常工作, 也會導致嚴重的閱讀困難。

七、創新教學方法。

1、調整教師角色。創造以學生爲中心的課堂局面,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和引導學生的課堂活動,課堂積極主動的參加者應該是學生,因爲教學效果主要依靠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實踐性。對於閱讀材料的處理,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從整體到局部,從語篇到語句,從大意到細節。同時,教師要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以達到學生閱讀理解後的最佳效果。

2、運用任務型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既強調在運用中學習,也強調爲了運用而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爲中心,以完成各種任務或活動爲目標,培養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方法是通過學生的自身實踐,將新舊知識不斷結合,將語言知識轉化爲自動的實際的運用能力。完成任務中主動閱讀材料,這樣不但加大了閱讀量,擴大了閱讀面,而且激發了學生主動閱讀的積極性。例如,課文主題是關於節日,那麼老師可給學生布置課前任務,要求學生尋找中西兩方大型節日及慶祝的相關信息。上課時讓大家積極地展示自己查到的信息、 片和影像,進行交流彙總,這樣不僅豐富了閱讀材料,而且刺激了學生的e{主學習。課後可以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學生閱讀的愉快感和成就感,從而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活動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開展閱讀專題講座、讀書論壇、心得交流會等。

3、合理充分利用教材,培養閱讀能力。教材是經過專家們精心編選的完整語篇。因此,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和挖掘這些材料,對詞法、句法等基礎語 知識進行分析、歸納,讓學生慢慢吸收、消化,從而對文章有全面、系統的理解,爲進一步提高學生英語的整體水平打下紮實的基礎。當然,詞句的分析不是根本目的,而是爲了更好地學習和理解語言。在理解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再加一些理解訓練。這些訓練引導學生既能理解具體事實,也能理解抽象概念;既理解句面意思,也理解深層含義,包括作者的思想、情感等,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英語閱讀材料的選擇上,要注意材料難度和學生的英語能力必須達到平衡。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閱讀材料,一般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的原則。閱讀的話題和類型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儘量多樣化,選擇與學生專業相關的資料,引發學生內在的學習要求。當然.爲了呈現英語語言的豐富優美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想象力,適當地補充一些文學方面的散文、詩歌也會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以上就是我們本次調查的全部內容。希望通過這次的調查,可以對提高大學生英語閱讀有一定的幫助,在以後英語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第二篇:大學生英語閱讀情況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我國著名語言學家王力曾經說過:“學外語沒有什麼祕訣,就是給予足夠的時間,堅持下去。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多查字典。”給英語學習者指明瞭前進的方向,大學英語閱讀理解作爲一種衡量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有效題型和手段,大學生一定要準確把握其解題技巧,通過閱讀能力的提升,促進英語水平的提高。英語閱讀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英語學習者語言綜合水平的重要體現,是大學生學習英語的手段和目的,是英語學習者其他語言能力發展的基礎。英語學習者通過英語閱讀培養了閱讀能力,並以閱讀能力爲基礎去發展其他各種語言能力,如寫、聽、說、譯的能力。隨着閱讀能力的不斷提高,語言知識的不斷增加,英語學習者的閱讀量也會不斷增加,最終達到運用獲得的信息進行交流的目的。就短期目標而言,良好的閱讀技能有助於學生順利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而就長期目標而言,較強的閱讀能力可以讓學生及時獲取所需資料及信息,甚至有利於學生未來事業的發展。因此,大學生應該始終注重對閱讀能力的培養。但是當前大學生英語閱讀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問題,爲此我們特地組織了這次的調查。

二、調查過程

本次調查採用問卷調查,現場測試和統計報表三種形式。以下就是我們調查的一些數據。

在學期初的第一堂課上, 在沒有任何引導的情況下,老師讓我們班34 名學生按照我們原有的速度和習慣進行閱讀, 通過仔細觀察, 結果發現學生在閱讀中存在以下問題。

(1)有3~4 名同學用直尺比着逐行閱讀。

(2)有5~6 名同學拿筆指着逐字閱讀。

(3)有4~5 名同學邊閱讀嘴脣在不自覺地動。

(4)有些同學在不停地回讀。

(5)有4~5 名同學遇到生詞直接去查電子詞典。

(6)只有1~2 名同學在課本上邊讀邊做一些標記。

(7)有很多同學讀過之後,對每個詞的意思都基本瞭解,但對全句意思並不是很清楚。

經過分析並且與老師探討, 我們把這些問題歸爲三類:

關於閱讀習慣方面的問題(問題1、2、3);

閱讀技巧方面的問題(問題4、5);

閱讀理解方面的問題(問題6、7)。

那麼爲什麼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呢?

三、調查分析

首先,我們從閱讀理解方面存在的問題開始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語言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 。詞彙量不足是影響閱讀水平的主要原因,英語詞彙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讀者對文章的理解。中學生進入大學學習時雖有了一定的詞彙基礎,但多數學生詞彙量不足,還沒有達到熟練運用詞彙的程度。因此,在閱讀過程中,不得不停止連貫的閱讀活動,將注意力放在對某個單詞的猜測上,導致整個閱讀速度的減慢,從而影響了對整篇文章的理解。語法知識雖然已在中學階段系統地學習過,大學階段主要是對語法的靈活運用,但是不少學生對語法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在閱讀中遇到長句或難句時,理不清句子中各層次間的語法關係,以至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2、知識面和文化背景知識的障礙 。在英語閱讀過程中,語言知識固然是進行閱讀的基礎,但國與國之間的文化差異往往會對讀者形成文化干擾,造成閱讀短路(指沒有獲得有意義的閱讀)。學生不瞭解文中涉及的背景知識,只好從字面上理解。英語文章中不僅涉及大量的英語國家的文化、歷史、習俗、政治、經濟、名勝等各種背景知識,還涉及到科學技術的專業知識,如果閱讀時不具備這些知識,必然會影響到對句子段落的理解,並出現誤解。

3、語感差。要提高閱讀能力, 最終得依靠泛讀, 大量的泛讀可以增強語感。語感在閱讀理解中非常重要, 良好的語感會加深對語言的理解, 就會讀得快、讀得多, 反過來再次增強語感, 這樣周而復始的良性循環會很快提高閱讀能力, 就會自如地應對考試中的閱讀理解。如果閱讀量小, 就會語感差, 影響對文章的理解。

4、缺乏大量閱讀 。只靠課堂學習,沒有課外大量泛讀的配合,提高閱讀能力亦是一句空話。課堂閱讀教學不能代替閱讀本身。閱讀能力的提高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實踐才能實現。但遺憾的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重視泛讀,總以專業課繁忙爲由不願多花時間讀或根本就不讀,錯誤地認爲只要背會精讀課本上單詞,會做練習就足夠了。其結果是課外閱讀量越少,對語言的基本形式,諸如語彙、語法和句型就越陌生,讀得也越慢,理解也越差。

接着是閱讀習慣方面存在問題的原因。

在閱讀中視線跟隨指頭或筆頭的移動而移動,或者頭腦中一直讀出並聽到每個詞的發音,回視前文,重複閱讀。這種方式是指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某些生詞或對一段文字意義不明確時,反覆閱讀已經讀過的部分。這樣會分散注意力,不利於讀者抓住文章的要旨或主題,減少讀者的閱讀興趣;遇到生詞就查字典。該習慣會使學生喪失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自我訓練。

其次是從閱讀技巧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

閱讀總是有目的,不是爲了消遣就是爲了獲取信息,或是爲了提高閱讀能力,以應付考試,獲得好分數。不同的閱讀目的決定了不同的閱讀方法。確定了閱讀的目的,方能有的放矢,解決想要解決的問題。社會學家把它概括爲“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如果你的閱讀目的是爲了獲取某一具體的信息的話,就應該以略讀着手,先確定段落中心思想,而後在相應的段落裏尋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不是盲目地從頭到尾找尋信息。如果你想找一本你以爲值得一讀的好書,就應先瀏覽全書,再確定是否要加以細讀。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就應先了解作品作者的風格特點,再細細品味,賞析。好的作品能引發人去思索遐想;能產生共鳴的效果,人生的感悟;能引人入勝,開卷有益。

最後是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影響。在目前多數情況下,閱讀理解教學以完成課本上的內容爲滿足,閱讀材料單一;有限的課時,機械的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學習自覺性不高等主客觀因素,造成了學生的閱讀訓練量不夠,閱讀面不廣。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缺乏創新,部分教師還在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閱讀教學:講解閱讀材料中的生詞,分析材料中的長、難句的結構,

要求學生回答材料後面提供的問題。這種以教師爲中心的課堂,學生只能是被動地聽課和做筆記,進行英語閱讀理解訓練的機會較少或根本沒有,而被動閱讀顯然是無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解決之策

知道了原因,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了。以下就是我們提供的幾條提高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對策。

第一,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指一個人經常趨向於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力求參與某項活動,並且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興趣是推動人們進行求知活動和學習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集中精力,積極愉快地從事某種活動。凡是符合自己的興趣的活動,都容易提高人的積極性。興趣作爲個體進行成就事業活動的基礎,可以激發個體進行創造活動的內部動機,充分發揮潛能的作用,使其感知力敏銳,創造性思維活躍,想象豐富,從而提高事業成功的效率。學生只有自己對英語閱讀感興趣,才能學好英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第二,提高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

詞彙、語法知識的掌握是英語閱讀理解的先決條件,詞句理解則是閱讀理解的基礎。學生的閱讀理解的能力提高與否,關鍵要讓學生學會對語篇的分析技巧。這是因爲,它能培養或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助於學生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我們都知道閱讀的體裁主要有四種: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和描寫文。

1、記敘文

記敘文就是敘述一件事情或者是一系列事件,從廣義上包括小說、故事、傳記、新聞報道、歷史等。既然是記人敘事就要交代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來龍去脈,在英語閱讀理解考試中所選的敘事文章一般都是按照時間順序和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交代人物事件的。理解記敘文的關鍵就在於抓住五個“w”,即when, where, what, who, why。閱讀記敘文首先應該弄清楚何人在何時何地做了何事以及爲什麼這麼做以及如何做。然後再根據試題中的問題回到文章進一步尋找答案。

2、議論文

議論文是作者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議論文有三要素,即論點論據和論證。議論文的目的就是闡明觀點,許多議論文的閱讀理解題旨在提問作者對某一問題的觀點或態度,所以尋找、判斷議論文的論點是閱讀此類文章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議論文的論證方法有很多,主要有歸納法和演繹法。歸納法就是開頭羅列一些事實或現象,然後加以論證,在最後得出自己的結論。演繹法就是先提出論題,然後在文章中用足夠的論據分析論證這一論題,最後總結驗證論題的正確性。也就是說,歸納型的文章作者的觀點通常出現在結尾處,而演繹型的文章論點則直接出現在開頭。想要把握議論文的總體結構並判斷其論證方法和邏輯走向,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略讀。通過略讀首先抓住文章的論點,然後找到每一段落的主題句。這不僅有利於判斷作者的觀點,也爲解題時查讀尋找細節做好了準備。

3、說明文

說明文是以說明爲主要表達方式來說明事物,闡明事理的一種文體。說明文的種類很多,主要有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事理說明文和議論文的主要區別是前者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後者主要闡述作者的寫作目的和觀點,具有很強的主觀性。閱讀說明文首先還是通過略讀弄清文章說明的事物以及文章的脈絡,然後通過查讀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及細節。

4、描寫文

描寫文用生動而形象化的語言把人物、事件及環境具體刻畫出來,有心理描寫,動作描寫,景色描寫,場景描寫等。有時候,描寫文和記敘文會互相補充,使文章豐富多彩。描寫可以分爲兩方面,客觀描寫與主觀描寫。客觀描寫就是將描寫的對象如實的描繪,不帶有感情成分;主觀描寫則側重感情色彩,通常會把一種情緒或意境傳神地表達出來,因此此類描寫文的主觀性極強,描寫文的解題規律基本上是先通過略讀確定描寫對象,再分析文章是從哪些方面對描寫對象進行描述的。如果是夾敘夾議或者描寫敘事的文章,則需要確定時間或空間的參照點,根據時間的時間先後,地點推移和因果關係等方面來進一步地分析。

如果從理解考題的設計上來看,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主旨大意型

理解主旨要義,主要測試考生對短文整體理解概括的能力。一般文章,尤其是說明文和議論文,往往有主題句表明中心思路,文章中的所有事實、例證或發展都是以主題句爲核心的,因此能否正確判斷主題句是抓住一段文章中心的關鍵,主旨大意型題目一般是第一或最後一個題。標誌詞有:mainly about、mainly discuss、best title、digest 等。這類題目要注意首段和各段第一句話,將其含義連接成一個整體。小心“首段陷阱”,不要一看開頭就選擇答案。使用快速作文法解題,做題前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如果是我寫這個題目,我會怎麼寫?”,以達到正確答題的目的。

2、觀點態度型

任何文章的表情達意都是貫穿着作者的思想、態度、觀點的,這些觀點的提出,有的直截了當,有的隱含在字裏行間,只有仔細閱讀才能從某個詞、某句話、某個段落和某幾個段落找到已提到過的或者是暗示的意思。有的需要通讀全文,在領會文章的主旨大意的基礎上才能對作者的觀點做出正確的判斷。態度觀點題主要考察考生理解作者的意圖、觀點或態度的能力。其標誌詞有:attitude、purpose 等。觀點態度題強調的是存在於文章的客觀事實,因此在閱讀時,作者的意圖即使沒有用明顯的詞語或短句加以表現,也會在文章的遣詞造句上露出“破綻”。在回答這類題目時,可以有的放矢地在文章中找出相關的反映作者觀點、態度、語氣內容的章節。要準確理解四個選項詞語的含義:歸納起來,常見的態度詞有:opposition 反對,suspicion 懷疑的,approval 支持,indifference 冷漠(一般不選),optimistic 樂觀的,subjective 主觀的,objective 客觀的,pessimistic悲觀的,biased 有偏見的,impartial 偏心的,sensitive 敏感的。

3、推理判斷型

推理題答案不能直接在文章中找到,要根據上下文中出現過的暗示、隱喻,經過思考推敲、歸納分析推理才能確定。一般包括數字推理、知識推斷和邏輯推理,它主要考察我們理清上下邏輯關係的能力

,可以算是各類題型中最難的一種。推理題常常考查考生進行有關的判斷、推理和引申,理解作者的意圖、觀點或態度等,邏輯詞常用的有:suggest、conclude 等。做好這類題目要看是否通過題幹返回原文(或根據選項返回),依據原文的意思進行“三錯一對”的判斷,注意推理時的“最接近答案”原則。

當然,閱讀理解還有很多種類型,比如:事實細節型、語義分析型、句子理解型等,限於篇幅不再一一贅述。(此部分內容參考了《英語專業四級 閱讀理解與寫作》)

三、學習必要的閱讀技巧,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1、瀏覽

瀏覽是指對文章的整體結構作一個概觀。其目的是弄清概念,看清層次,分清主次以及認清意圖。弄清概念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爲了瞭解文章的題材和體裁,以確定如何量衣量體裁衣。所謂題材,就是文章所涉及的領域,是經濟金融,文學藝術,航天地質,還是人文歷史等等。所謂題材就是文章究竟屬於記敘文、描述文、說明文還是議論文,是媒體作文還是科學論文,是科普文章還是報刊摘抄。體裁決定了寫作風格,決定了基本結構,決定了文章中心。看清層次就是要了解文章的層進關係,是以時間順序遞進還是以對比形成反差遞進,或是以類比的手法遞進等。也可以各種手法參插遞進,文章一般都環環相扣,逐步遞進的。層次可以是宏觀意義上的,如一本書的目錄。它直觀平敘了書的各個章節,這就是層次,文章的佈局。層次也可以是微觀上的,如一篇300來詞考試用的篇章,也層次清楚,是主題還是佐證,是批駁還是評論,一點也不含糊。簡言之,看清層次就是看清它的來龍去脈。

2、略讀

略讀,一種快速閱讀的方法,旨在獲得所閱讀材料的中心思想、各個段落所表達的大意。略讀猶如走馬看花,以主旨大意爲基本出發點,常常從以下步驟着手:一、從一本書的層面上講:①看一看書名,各個標題,章節佈局,以瞭解書籍的整體結構;②讀一讀封面、封底的描寫以瞭解作品的對象;③看一看前言或引子,以瞭解作品涉及的範疇;④讀一讀目錄,以瞭解作品的來龍去脈;⑤看一看各個章節,以瞭解作品的概況;⑥讀一讀第一章,以瞭解文章的宏觀論述;⑦看一看各節的基本結構、以瞭解文章的整體構思;⑧讀一讀各節,確認是否是自己的期待,當務之急,能爲我所用。切忌讀了,看了,卻忘了想了,這是從感性向理性發展的重要環節。二,從一篇文章的層面上講:①看一看文章的體裁,以確定閱讀方法;②找一找文章的主題句,以瞭解文章所涉及的內容;③讀一讀每段的段首句,以確定段落的中心思想;④看一看段首的第一個詞,以把握段與段、句與句之間的關係;⑤找一找therefore, in short,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等這類詞,以確定作者對某一論點的看法;⑥讀一讀最後一段、最後一句,以注意文章如何歸納總結;⑦想一想這篇文章是否完整,預測一下下文的走勢,它在原文中的定位。考試層次越高,這類題目越多;⑧尤其是要注意文章中的那些論點,看法與自己的觀點、看法是否一致,相牴觸,它們往往是考試的重點。

3、查讀

查讀是一個較生疏的名詞,卻是一種較常用的方法。比如查詞典、翻電話號碼或者看地圖,讀者都是帶着特特定的問題、目的去查閱資料,其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該信息所處位置,而後慢慢細讀。讀者在尋讀時實現快速下移,而不是通篇一律地從左看到右,一行一行看。查讀一般分成四種;1. 查找任務、日期、地點等;2..確定某種事實、論點、想法等;3.查找某種論點的出處、定義、外延等;4.證實作者的觀點、看法或態度等。查找任務、日期、地點等都是以已掌握的人物名詞、具體日期、地點爲出發點,以文章中的大寫字母爲主要特徵去查找。確定某種事實、論點、想法等需要以已知信息、以已確定的論點爲出發點,以正反論證類比論證或舉例論證爲主要特徵去查找。查詢某種論點的出處、定義、外延等往往以引言、引語、引證着手。論點的提出一般由於其新穎、獨特常常伴之以陳述、解釋,甚至是舉例。這就成了快速閱讀的切入點。

證實作者的觀點、看法或態度等則要把重點放在最後一段。一般而言,最後一段作者對於全文有個歸納總結,這樣才順理成章。讀者或考生要注意作者的觀點不等於文章的中心思想。

4、細讀

所謂細讀,就是要學會琢磨、推敲某一特定句子的含義,它絕對不是粗線條的,而是慢工出細活。細讀不是尋找主題句,而是把握句中的關鍵詞語;不是理解詞語的意思,而是字裏行間作者隱含的真諦;不是理解句義,段義,而是句間關係、段間關係所迸發的火花;不是在自己的記憶庫中尋找某一單詞的意思,而是利用上下文來猜測詞義。歸納能力就是分析、綜合、領會、提煉。提升文章主旨、中心思想的能力。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切入呢?首先,要把握文章的主題,各段的中心思想。其次,要保持清楚的頭腦,主題句有可能並不在第一段或第一句,而且,重心不斷後移。前面是現象,後面纔是實質,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被表面現象所矇蔽”。再其次,要清楚文章的中心思想未必就是作者的觀點。開門見山,直截了當提出自己的主張是一般文章的常用手段、常見現象。然而,有些文章在這方面是矛盾的,有時候是由於作者在結論段裏有意對上文作一個概括的同時,又提出、揭示一個新的看法,以達到承上啓下的目的。推理能力就是要理解字裏行間的言外之意,利用已知信息,來把握位置信息;回憶股票去,着眼於現在,展望未來。有時候,作者沒有完全表白,但又希望讀者能超脫字面的侷限,來理解其意圖和深層次的意思。我們可以通過作者對詞語的選擇、句間的關係、結構的安排、強調的成分、所處的語境以及內在的聯繫等來推測特定句子的內涵及其外延,而不是簡單的表面意思。讀者和作者處在兩個截然不同的語境,解碼的最佳方法是從瞭解如何編碼的這一程序開始。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文化背景、知識薰陶迥異的人的身上,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因此,要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否則,會做出大相徑庭的推理結果。如果我們想把推理的差異減少到最低限度,提高準確係數,就需要源於字面,高於字面,仔細領會作者的觀點、看法、態度等。正確判斷、推理,引申,切忌自以爲是,強加於人,無中生有。注意識

第三篇:大學生英語閱讀情況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我國著名語言學家王力曾經說過:“學外語沒有什麼祕訣,就是給予足夠的時間,堅持下去。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多查字典。”給英語學習者指明瞭前進的方向,大學英語閱讀理解作爲一種衡量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有效題型和手段,大學生一定要準確把握其解題技巧,通過閱讀能力的提升,促進英語水平的提高。英語閱讀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英語學習者語言綜合水平的重要體現,是大學生學習英語的手段和目的,是英語學習者其他語言能力發展的基礎。英語學習者通過英語閱讀培養了閱讀能力,並以閱讀能力爲基礎去發展其他各種語言能力,如寫、聽、說、譯的能力。隨着閱讀能力的不斷提高,語言知識的不斷增加,英語學習者的閱讀量也會不斷增加,最終達到運用獲得的信息進行交流的目的。就短期目標而言,良好的閱讀技能有助於學生順利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而就長期目標而言,較強的閱讀能力可以讓學生及時獲取所需資料及信息,甚至有利於學生未來事業的發展。因此,大學生應該始終注重對閱讀能力的培養。但是當前大學生英語閱讀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問題,爲此我們特地組織了這次的調查。

二、調查過程

本次調查採用問卷調查,現場測試和統計報表三種形式。以下就是我們調查的一些數據。

在學期初的第一堂課上, 在沒有任何引導的情況下,老師讓我們班34 名學生按照我們原有的速度和習慣進行閱讀, 通過仔細觀察, 結果發現學生在閱讀中存在以下問題。

(1)有3~4 名同學用直尺比着逐行閱讀。

(2)有5~6 名同學拿筆指着逐字閱讀。

(3)有4~5 名同學邊閱讀嘴脣在不自覺地動。

(4)有些同學在不停地回讀。

(5)有4~5 名同學遇到生詞直接去查電子詞典。

(6)只有1~2 名同學在課本上邊讀邊做一些標記。

(7)有很多同學讀過之後,對每個詞的意思都基本瞭解,但對全句意思並不是很清楚。

經過分析並且與老師探討, 我們把這些問題歸爲三類:

關於閱讀習慣方面的問題(問題1、2、3);

閱讀技巧方面的問題(問題4、5);

閱讀理解方面的問題(問題6、7)。

那麼爲什麼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呢?

三、調查分析

首先,我們從閱讀理解方面存在的問題開始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語言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 。詞彙量不足是影響閱讀水平的主要原因,英語詞彙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讀者對文章的理解。中學生進入大學學習時雖有了一定的詞彙基礎,但多數學生詞彙量不足,還沒有達到熟練運用詞彙的程度。因此,在閱讀過程中,不得不停止連貫的閱讀活動,將注意力放在對某個單詞的猜測上,導致整個閱讀速度的減慢,從而影響了對整篇文章的理解。語法知識雖然已在中學階段系統地學習過,大學階段主要是對語法的靈活運用,但是不少學生對語法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在閱讀中遇到長句或難句時,理不清句子中各層次間的語法關係,以至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2、知識面和文化背景知識的障礙 。在英語閱讀過程中,語言知識固然是進行閱讀的基礎,但國與國之間的文化差異往往會對讀者形成文化干擾,造成閱讀短路(指沒有獲得有意義的閱讀)。學生不瞭解文中涉及的背景知識,只好從字面上理解。英語文章中不僅涉及大量的英語國家的文化、歷史、習俗、政治、經濟、名勝等各種背景知識,還涉及到科學技術的專業知識,如果閱讀時不具備這些知識,必然會影響到對句子段落的理解,並出現誤解。

詞彙、語法知識的掌握是英語閱讀理解的先決條件,詞句理解則是閱讀理解的基礎。學生的閱讀理解的能力提高與否,關鍵要讓學生學會對語篇的分析技巧。這是因爲,它能培養或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助於學生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我們都知道閱讀的體裁主要有四種: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和描寫文。

1、記敘文

記敘文就是敘述一件事情或者是一系列事件,從廣義上包括小說、故事、傳記、新聞報道、歷史等。既然是記人敘事就要交代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來龍去脈,在英語閱讀理解考試中所選的敘事文章一般都是按照時間順序和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交代人物事件的。理解記敘文的關鍵就在於抓住五個“w”,即when, where, what, who, why。閱讀記敘文首先應該弄清楚何人在何時何地做了何事以及爲什麼這麼做以及如何做。然後再根據試題中的問題回到文章進一步尋找答案。

2、議論文

議論文是作者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議論文有三要素,即論點論據和論證。議論文的目的就是闡明觀點,許多議論文的閱讀理解題旨在提問作者對某一問題的觀點或態度,所以尋找、判斷議論文的論點是閱讀此類文章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議論文的論證方法有很多,主要有歸納法和演繹法。歸納法就是開頭羅列一些事實或現象,然後加以論證,在最後得出自己的結論。演繹法就是先提出論題,然後在文章中用足夠的論據分析論證這一論題,最後總結驗證論題的正確性。也就是說,歸納型的文章作者的觀點通常出現在結尾處,而演繹型的文章論點則直接出現在開頭。想要把握議論文的總體結構並判斷其論證方法和邏輯走向,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略讀。通過略讀首先抓住文章的論點,然後找到每一段落的主題句。這不僅有利於判斷作者的觀點,也爲解題時查讀尋找細節做好了準備。

3、說明文

說明文是以說明爲主要表達方式來說明事物,闡明事理的一種文體。說明文的種類很多,主要有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事理說明文和議論文的主要區別是前者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後者主要闡述作者的寫作目的和觀點,具有很強的主觀性。閱讀說明文首先還是通過略讀弄清文章說明的事物以及文章的脈絡,然後通過查讀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及細節。

4、描寫文

描寫文用生動而形象化的語言把人物、事件及環境具體刻畫出來,有心理描寫,動作描寫,景色描寫,場景描寫等。有時候,描寫文和記敘文會互相補充,使文章豐富多彩。描寫可以分爲兩方面,客觀描寫與主觀描寫。客觀描寫就是將描寫的對象如實的描繪,不帶有感情成分;主觀描寫則側重感情色彩,通常會把一種情緒或意境傳神地表達出來,因此此類描寫文的主觀性極強,描寫文的解題規律基本上是先通過略讀確定描寫對象,再分析文章是從哪些方面對描寫對象進行描述的。如果是夾敘夾議或者描寫敘事的文章,則需要確定時間或空間的參照點,根據時間的時間先後,地點推移和因果關係等方面來進一步地分析。

如果從理解考題的設計上來看,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主旨大意型

理解主旨要義,主要測試考生對短文整體理解概括的能力。一般文章,尤其是說明文和議論文,往往有主題句表明中心思路,文章中的所有事實、例證或發展都是以主題句爲核心的,因此能否正確判斷主題句是抓住一段文章中心的關鍵,主旨大意型題目一般是第一或最後一個題。標誌詞有:mainly about、mainly discuss、best title、digest 等。這類題目要注意首段和各段第一句話,將其含義連接成一個整體。小心“首段陷阱”,不要一看開頭就選擇答案。使用快速作文法解題,做題前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如果是我寫這個題目,我會怎麼寫?”,以達到正確答題的目的。

2、觀點態度型

任何文章的表情達意都是貫穿着作者的思想、態度、觀點的,這些觀點的提出,有的直截了當,有的隱含在字裏行間,只有仔細閱讀才能從某個詞、某句話、某個段落和某幾個段落找到已提到過的或者是暗示的意思。有的需要通讀全文,在領會文章的主旨大意的基礎上才能對作者的觀點做出正確的判斷。態度觀點題主要考察考生理解作者的意圖、觀點或態度的能力。其標誌詞有:attitude、purpose 等。觀點態度題強調的是存在於文章的客觀事實,因此在閱讀時,作者的意圖即使沒有用明顯的詞語或短句加以表現,也會在文章的遣詞造句上露出“破綻”。在回答這類題目時,可以有的放矢地在文章中找出相關的反映作者觀點、態度、語氣內容的章節。要準確理解四個選項詞語的含義:歸納起來,常見的態度詞有:opposition 反對,suspicion 懷疑的,approval 支持,indifference 冷漠(一般不選),optimistic 樂觀的,subjective 主觀的,objective 客觀的,pessimistic悲觀的,biased 有偏見的,impartial 偏心的,sensitive 敏感的。

3、推理判斷型

推理題答案不能直接在文章中找到,要根據上下文中出現過的暗示、隱喻,經過思考推敲、歸納分析推理才能確定。一般包括數字推理、知識推斷和邏輯推理,它主要考察我們理清上下邏輯關係的能力,可以算是各類題型中最難的一種。推理題常常考查考生進行有關的判斷、推理和引申,理解作者的意圖、觀點或態度等,邏輯詞常用的有:suggest、conclude 等。做好這類題目要看是否通過題幹返回原文(或根據選項返回),依據原文的意思進行“三錯一對”的判斷,注意推理時的“最接近答案”原則。

當然,閱讀理解還有很多種類型,比如:事實細節型、語義分析型、句子理解型等,限於篇幅不再一一贅述。(此部分內容參考了《英語專業四級 閱讀理解與寫作》)

三、學習必要的閱讀技巧,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1、瀏覽

瀏覽是指對文章的整體結構作一個概觀。其目的是弄清概念,看清層次,分清主次以及認清意圖。弄清概念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爲了瞭解文章的題材和體裁,以確定如何量衣量體裁衣。所謂題材,就是文章所涉及的領域,是經濟金融,文學藝術,航天地質,還是人文歷史等等。所謂題材就是文章究竟屬於記敘文、描述文、說明文還是議論文,是媒體作文還是科學論文,是科普文章還是報刊摘抄。體裁決定了寫作風格,決定了基本結構,決定了文章中心。看清層次就是要了解文章的層進關係,是以時間順序遞進還是以對比形成反差遞進,或是以類比的手法遞進等。也可以各種手法參插遞進,文章一般都環環相扣,逐步遞進的。層次可以是宏觀意義上的,如一本書的目錄。它直觀平敘了書的各個章節,這就是層次,文章的佈局。層次也可以是微觀上的,如一篇300來詞考試用的篇章,也層次清楚,是主題還是佐證,是批駁還是評論,一點也不含糊。簡言之,看清層次就是看清它的來龍去脈。

2、略讀

略讀,一種快速閱讀的方法,旨在獲得所閱讀材料的中心思想、各個段落所表達的大意。略讀猶如走馬看花,以主旨大意爲基本出發點,常常從以下步驟着手:一、從一本書的層面上講:①看一看書名,各個標題,章節佈局,以瞭解書籍的整體結構;②讀一讀封面、封底的描寫以瞭解作品的對象;③看一看前言或引子,以瞭解作品涉及的範疇;④讀一讀目錄,以瞭解作品的來龍去脈;⑤看一看各個章節,以瞭解作品的概況;⑥讀一讀第一章,以瞭解文章的宏觀論述;⑦看一看各節的基本結構、以瞭解文章的整體構思;⑧讀一讀各節,確認是否是自己的期待,當務之急,能爲我所用。切忌讀了,看了,卻忘了想了,這是從感性向理性發展的重要環節。二,從一篇文章的層面上講:①看一看文章的體裁,以確定閱讀方法;②找一找文章的主題句,以瞭解文章所涉及的內容;③讀一讀每段的段首句,以確定段落的中心思想;④看一看段首的第一個詞,以把握段與段、句與句之間的關係;⑤找一找therefore, in short,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等這類詞,以確定作者對某一論點的看法;⑥讀一讀最後一段、最後一句,以注意文章如何歸納總結;⑦想一想這篇文章是否完整,預測一下下文的走勢,它在原文中的定位。考試層次越高,這類題目越多;⑧尤其是要注意文章中的那些論點,看法與自己的觀點、看法是否一致,相牴觸,它們往往是考試的重點。

3、查讀

查讀是一個較生疏的名詞,卻是一種較常用的方法。比如查詞典、翻電話號碼或者看地圖,讀者都是帶着特特定的問題、目的去查閱資料,其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該信息所處位置,而後慢慢細讀。讀者在尋讀時實現快速下移,而不是通篇一律地從左看到右,一行一行看。查讀一般分成四種;1. 查找任務、日期、地點等;2..確定某種事實、論點、想法等;3.查找某種論點的出處、定義、外延等;4.證實作者的觀點、看法或態度等。查找任務、日期、地點等都是以已掌握的人物名詞、具體日期、地點爲出發點,以文章中的大寫字母爲主要特徵去查找。確定某種事實、論點、想法等需要以已知信息、以已確定的論點爲出發點,以正反論證類比論證或舉例論證爲主要特徵去查找。查詢某種論點的出處、定義、外延等往往以引言、引語、引證着手。論點的提出一般由於其新穎、獨特常常伴之以陳述、解釋,甚至是舉例。這就成了快速閱讀的切入點。

證實作者的觀點、看法或態度等則要把重點放在最後一段。一般而言,最後一段作者對於全文有個歸納總結,這樣才順理成章。讀者或考生要注意作者的觀點不等於文章的中心思想。

4、細讀

所謂細讀,就是要學會琢磨、推敲某一特定句子的含義,它絕對不是粗線條的,而是慢工出細活。細讀不是尋找主題句,而是把握句中的關鍵詞語;不是理解詞語的意思,而是字裏行間作者隱含的真諦;不是理解句義,段義,而是句間關係、段間關係所迸發的火花;不是在自己的記憶庫中尋找某一單詞的意思,而是利用上下文來猜測詞義。歸納能力就是分析、綜合、領會、提煉。提升文章主旨、中心思想的能力。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切入呢?首先,要把握文章的主題,各段的中心思想。其次,要保持清楚的頭腦,主題句有可能並不在第一段或第一句,而且,重心不斷後移。前面是現象,後面纔是實質,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被表面現象所矇蔽”。再其次,要清楚文章的中心思想未必就是作者的觀點。開門見山,直截了當提出自己的主張是一般文章的常用手段、常見現象。然而,有些文章在這方面是矛盾的,有時候是由於作者在結論段裏有意對上文作一個概括的同時,又提出、揭示一個新的看法,以達到承上啓下的目的。推理能力就是要理解字裏行間的言外之意,利用已知信息,來把握位置信息;回憶股票去,着眼於現在,展望未來。有時候,作者沒有完全表白,但又希望讀者能超脫字面的侷限,來理解其意圖和深層次的意思。我們可以通過作者對詞語的選擇、句間的關係、結構的安排、強調的成分、所處的語境以及內在的聯繫等來推測特定句子的內涵及其外延,而不是簡單的表面意思。讀者和作者處在兩個截然不同的語境,解碼的最佳方法是從瞭解如何編碼的這一程序開始。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文化背景、知識薰陶迥異的人的身上,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因此,要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否則,會做出大相徑庭的推理結果。如果我們想把推理的差異減少到最低限度,提高準確係數,就需要源於字面,高於字面,仔細領會作者的觀點、看法、態度等。正確判斷、推理,引申,切忌自以爲是,強加於人,無中生有。注意識別對立觀點,追尋作者思路,避免個人錯覺干擾。預測能力就是利用上下文提供的信息、彼此的邏輯關係或者知識背景來猜測文章的走勢的一種能力。文章的上下文,段與段的內在聯繫,句與句之間的銜接。我們還可以利用承上啓下手法來猜測文章的走勢。所謂承上,就是在段落的開頭總結上文的內容;所謂啓下則是在段落的結尾處引出下文的主題。因此,仔細閱讀段落的起始句與結尾句,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我們也可以利用銜接語來預測文章如何順理成章,邏輯演繹,如因與果的關係、問與答的關係以及主與次的關係。(此部分內容參考了《大學英語閱讀技巧》)。

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克服逐字讀。逐字閱讀限制了視線的移動速度,會造成前讀後忘,影響閱讀效率。閱讀時儘量減少回讀的次數,不要逐詞逐句分析語法結構或翻譯,要把注意力放在閱讀材料的主要內容或情節上,以意羣爲單位進行閱讀,同時通過過渡詞等連接而保持思維的連貫,這樣的閱讀有利於主要信息的獲取。

2、閱讀訓練過程中應儘量少查詞典或不查詞典,應把注意力放在關鍵詞、核心詞上。設法根據上下文推測生詞詞義。閱讀時注意力集中,選擇難度適中的文章來練習如何運用上下文線索推測生詞的詞義;必須堅持長期進行各種題材文章的廣泛閱讀,培養不斷自我總結的意識。在平時的訓練中,教師應指導學生養成計時閱讀的好習慣,要有明確的時間觀念,防止學生逐詞逐句閱讀翻譯、重複閱讀某些段落等不良習慣,提高閱讀速度。

3、除了積累大量的詞彙和表達,熟練地掌握語法,具備廣博的知識外,還必須懂得運用一定的閱讀技巧。老師平時要培養學生養成歸納同義、近義、反義詞的良好習慣,要求學生儘可能多記憶一些有用的詞組、短語搭配,這樣不但可以提高閱讀速度,而且有助於在閱讀中把握文章的脈絡。其次,指點學生閱讀時通過信息詞來找文章線索,抓文中的思路,信息詞一般分爲五組。這五組信息詞看似普通,卻在閱讀和寫作中的有着重要的功能。

五、瞭解英美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

英語閱讀離不開文化背景,語言是文化的反映,一種特定的語言和使用這一語言的國家及其歷史傳統,社會習慣,文化背景等是分不開的。這就要求我們領會英語交際中的思維模式,增強對英漢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同時,增加閱讀量和擴大閱讀面,如通過文學著作,報紙雜誌,原版電影戲劇和網絡等,尤其是網絡,它豐富廣泛的教學資源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靈活有效。學生都可以通過網絡去搜尋與課文主題相關的教學輔助資料,這樣不但延伸和擴展了課文知識,而且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使他們積極參與其中,體會閱讀帶來的愉悅。

六、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閱讀是一個認知和言語交際的過程, 也是極爲複雜的生理和心理過程, 學生的智力水平、生理條件、興趣和個性、社會經濟文化背景、語言基礎、學習方法等都影響着學生閱讀技能的提高。首先, 閱讀是一個認知與思考的過程, 學生的閱讀技能和背景知識都要經過學習才能掌握。智力較高的學生無疑學得快也學得好, 而智力較低的學生在潛力發揮、能力的提高與發展方面受到限制。其次, 生理條件也能引起閱讀障礙, 影響閱讀效果。一般來講, 女生比男生進步快, 一則由於興趣、性格等易於接近語言學習, 二則由於女生同齡男生早熟, 而成熟也是學習的前提條件, 學生在不同年齡開始不同的學習任務, 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做好生理成熟的準備。此外, 學生的器官和思維等功能如果有缺陷, 不能正常工作, 也會導致嚴重的閱讀困難。

七、創新教學方法。

1、調整教師角色。創造以學生爲中心的課堂局面,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和引導學生的課堂活動,課堂積極主動的參加者應該是學生,因爲教學效果主要依靠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實踐性。對於閱讀材料的處理,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從整體到局部,從語篇到語句,從大意到細節。同時,教師要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以達到學生閱讀理解後的最佳效果。

2、運用任務型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既強調在運用中學習,也強調爲了運用而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爲中心,以完成各種任務或活動爲目標,培養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方法是通過學生的自身實踐,將新舊知識不斷結合,將語言知識轉化爲自動的實際的運用能力。完成任務中主動閱讀材料,這樣不但加大了閱讀量,擴大了閱讀面,而且激發了學生主動閱讀的積極性。例如,課文主題是關於節日,那麼老師可給學生布置課前任務,要求學生尋找中西兩方大型節日及慶祝的相關信息。上課時讓大家積極地展示自己查到的信息、 片和影像,進行交流彙總,這樣不僅豐富了閱讀材料,而且刺激了學生的e{主學習。課後可以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學生閱讀的愉快感和成就感,從而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活動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開展閱讀專題講座、讀書論壇、心得交流會等。

3、合理充分利用教材,培養閱讀能力。教材是經過專家們精心編選的完整語篇。因此,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和挖掘這些材料,對詞法、句法等基礎語 知識進行分析、歸納,讓學生慢慢吸收、消化,從而對文章有全面、系統的理解,爲進一步提高學生英語的整體水平打下紮實的基礎。當然,詞句的分析不是根本目的,而是爲了更好地學習和理解語言。在理解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再加一些理解訓練。這些訓練引導學生既能理解具體事實,也能理解抽象概念;既理解句面意思,也理解深層含義,包括作者的思想、情感等,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英語閱讀材料的選擇上,要注意材料難度和學生的英語能力必須達到平衡。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閱讀材料,一般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的原則。閱讀的話題和類型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儘量多樣化,選擇與學生專業相關的資料,引發學生內在的學習要求。當然.爲了呈現英語語言的豐富優美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想象力,適當地補充一些文學方面的散文、詩歌也會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以上就是我們本次調查的全部內容。希望通過這次的調查,可以對提高大學生英語閱讀有一定的幫助,在以後英語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第4(本站隆重推薦好範 文網)篇:大學生英語閱讀情況的調查報告

大學生英語閱讀情況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我國著名語言學家王力曾經說過:“學外語沒有什麼祕訣,就是給予足夠的時間,堅持下去。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多查字典。”給英語學習者指明瞭前進的方向,大學英語閱讀理解作爲一種衡量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有效題型和手段,大學生一定要準確把握其解題技巧,通過閱讀能力的提升,促進英語水平的提高。英語閱讀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英語學習者語言綜合水平的重要體現,是大學生學習英語的手段和目的,是英語學習者其他語言能力發展的基礎。英語學習者通過英語閱讀培養了閱讀能力,並以閱讀能力爲基礎去發展其他各種語言能力,如寫、聽、說、譯的能力。隨着閱讀能力的不斷提高,語言知識的不斷增加,英語學習者的閱讀量也會不斷增加,最終達到運用獲得的信息進行交流的目的。就短期目標而言,良好的閱讀技能有助於學生順利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而就長期目標而言,較強的閱讀能力可以讓學生及時獲取所需資料及信息,甚至有利於學生未來事業的發展。因此,大學生應該始終注重對閱讀能力的培養。但是當前大學生英語閱讀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問題,爲此我們特地組織了這次的調查。

二、調查過程

本次調查採用問卷調查,現場測試和統計報表三種形式。以下就是我們調查的一些數據。在學期初的第一堂課上, 在沒有任何引導的情況下,老師讓我們班34 名學生按照我們原有的速度和習慣進行閱讀, 通過仔細觀察, 結果發現學生在閱讀中存在以下問題。

(1)有3~4 名同學用直尺比着逐行閱讀。

(2)有5~6 名同學拿筆指着逐字閱讀。

(3)有4~5 名同學邊閱讀嘴脣在不自覺地動。

(4)有些同學在不停地回讀。

(5)有4~5 名同學遇到生詞直接去查電子詞典。

(6)只有1~2 名同學在課本上邊讀邊做一些標記。

(7)有很多同學讀過之後,對每個詞的意思都基本瞭解,但對全句意思並不是很清楚。經過分析並且與老師探討, 我們把這些問題歸爲三類:

關於閱讀習慣方面的問題(問題1、2、3);

閱讀技巧方面的問題(問題4、5);

閱讀理解方面的問題(問題6、7)。

那麼爲什麼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呢?

三、調查分析

首先,我們從閱讀理解方面存在的問題開始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語言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 。詞彙量不足是影響閱讀水平的主要原因,英語詞彙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讀者對文章的理解。中學生進入大學學習時雖有了一定的詞彙基礎,但多數學生詞彙量不足,還沒有達到熟練運用詞彙的程度。因此,在閱讀過程中,不得不停止連貫的閱讀活動,將注意力放在對某個單詞的猜測上,導致整個閱讀速度的減慢,從而影響了對整篇文章的理解。語法知識雖然已在中學階段系統地學習過,大學階段主要是對語法的靈活運用,但是不少學生對語法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在閱讀中遇到長句或難句時,理不清句子中各層次間的語法關係,以至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2、知識面和文化背景知識的障礙 。在英語閱讀過程中,語言知識固然是進行閱讀的基礎,但國與國之間的文化差異往往會對讀者形成文化干擾,造成閱讀短路(指沒有獲得有意義的閱讀)。學生不瞭解文中涉及的背景知識,只好從字面上理解。英語文章中不僅涉及大量的英語國家的文化、歷史、習俗、政治、經濟、名勝等各種背景知識,還涉及到科學技術的專業知識,如果閱讀時不具備這些知識,必然會影響到對句子段落的理解,並出現誤解。

3、語感差。要提高閱讀能力, 最終得依靠泛讀, 大量的泛讀可以增強語感。語感在閱讀理解中非常重要, 良好的語感會加深對語言的理解, 就會讀得快、讀得多, 反過來再次增強語感, 這樣周而復始的良性循環會很快提高閱讀能力, 就會自如地應對考試中的閱讀理解。如果閱讀量小, 就會語感差, 影響對文章的理解。

4、缺乏大量閱讀 。只靠課堂學習,沒有課外大量泛讀的配合,提高閱讀能力亦是一句空話。課堂閱讀教學不能代替閱讀本身。閱讀能力的提高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實踐才能實現。但遺憾的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重視泛讀,總以專業課繁忙爲由不願多花時間讀或根本就不讀,錯誤地認爲只要背會精讀課本上單詞,會做練習就足夠了。其結果是課外閱讀量越少,對語言的基本形式,諸如語彙、語法和句型就越陌生,讀得也越慢,理解也越差。接着是閱讀習慣方面存在問題的原因。

在閱讀中視線跟隨指頭或筆頭的移動而移動,或者頭腦中一直讀出並聽到每個詞的發音,回視前文,重複閱讀。這種方式是指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某些生詞或對一段文字意義不明確時,反覆閱讀已經讀過的部分。這樣會分散注意力,不利於讀者抓住文章的要旨或主題,減少讀者的閱讀興趣;遇到生詞就查字典。該習慣會使學生喪失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自我訓練。

其次是從閱讀技巧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

閱讀總是有目的,不是爲了消遣就是爲了獲取信息,或是爲了提高閱讀能力,以應付考試,獲得好分數。不同的閱讀目的決定了不同的閱讀方法。確定了閱讀的目的,方能有的放矢,解決想要解決的問題。社會學家把它概括爲“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如果你的閱讀目的是爲了獲取某一具體的信息的話,就應該以略讀着手,先確定段落中心思想,而後在相應的段落裏尋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不是盲目地從頭到尾找尋信息。如果你想找一本你以爲值得一讀的好書,就應先瀏覽全書,再確定是否要加以細讀。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就應先了解作品作者的風格特點,再細細品味,賞析。好的作品能引發人去思索遐想;能產生共鳴的效果,人生的感悟;能引人入勝,開卷有益。

最後是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影響。在目前多數情況下,閱讀理解教學以完成課本上的內容爲滿足,閱讀材料單一;有限的課時,機械的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學習自覺性不高等主客觀因素,造成了學生的閱讀訓練量不夠,閱讀面不廣。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缺乏創新,部分教師還在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閱讀教學:講解閱讀材料中的生詞,分析材料中的長、難句的結構,

第五篇:大學生閱讀情況調查報告

大學生閱讀情況調查報告

在這多彩的世界裏輸是人的精神糧食,也是人的終身伴侶。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爲,各學科教育都是智育,但是智育的目標不僅在於發展和充實學生的智能,而且也在於形成他們高尚的道德和優美的品質,大學生涯中,也不例外。除了豐富多彩的其他生活,課外閱讀也在大學生的校園生活中佔一席之地,它能夠提高閱讀能力,鍛鍊其思維,陶冶其品德。而且對其道德情操、人格品質、精神境界的形成與提高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既可讓學生直接接受書中的藝術鑑賞的角度去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培養他們健康高尚的審美情。爲了進一步明確書籍在我校大學生課餘生活中的切實影響與大學生目前閱讀存在的問題,我們團隊針對大學生課外閱讀情況進行了一次網上調查。

一. 調查結果分析

(一)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很多積極因素。

1.讀書源於興趣,類別豐富

很多的同學看重自己認爲比較有用、值得閱讀的書籍,同時大多數同學在努力提高自己文學素養的同時不忘相關專業書籍,這對於我們提高專業水平是很有幫助的。相當比例的大學生覺得應該多讀文學類書籍,這有助於提高當今大學生的文化素養。其中也不乏像娛樂消遣這類質量相對較低的讀物。但是不可否認這都反映了大學生課外閱讀類別是比較豐富的。

2.閱讀具有多樣性和廣泛性

本次調查表明在課外閱讀興趣等方面,當代大學生的閱讀興趣表現出了個性化和多樣化,所涉及的範圍極其廣泛,種類也繁多,雖然在調查中,我們知道的是大學生對文學類讀物比較偏愛,但這並不能掩蓋閱讀的多樣化傾向,大學生注重從多方面去發展提高自己,需要從不同的方向入手,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修養。

3.當代大學生的閱讀興趣具有社會性和實用性

第 1 頁

興趣的產生和發展是以需要爲基礎的,大學生興趣的選擇也是其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的反映。從調查得知,專業輔導類是大學生經常閱讀的對象,大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中對專業讀物的關注,符合當前社會的發展現實,這也是社會對人才需求的重要體現。也反映了大學生對自身發展和社會需要關係認識的現實和實用的態度。

(二)通過調查,我們也發現了很多不足之處。

1、閱讀的時間少

60%左右的同學每天閱讀時間不到一小時,這是遠遠不夠的,提高自身素質就要多讀一些課外書刊雜誌。只有多閱讀才能瞭解最新的社會動態才能提高自我。

2.流行粗淺讀物興趣倍增。

在課外所閱讀的書籍中,娛樂消遣類佔了23.5%,這也暴露了當前大學生課外閱讀中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質量太低,深度不夠。目前社會上流行的一些讀物質量普遍存在問題,甚至無聊至極。而大學生卻對此仍認識不夠,實在令人擔憂。

3.學生對課外閱讀有所重視,但程度有待提高 。

大多數同學每學期都會閱讀一定數量的課外書籍,來提高自己文化素養的重要性,爲大學生生活增添一份文學氣息。但根據閱讀時間和購書費用,也不難發現閱讀課外書籍在大學生的生活中並未佔較重要角色。

3.購書仍佔主流,網絡異軍突起

大多數同學更青睞在書店、網店買屬於自己的書籍,並一直珍藏,可見大家的惜書、愛書意識還是很強的;此外同學們彼此交換書籍,交流思想,也爲新思想、新意識的形成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但這也意味着,有更少的人選擇去圖書館閱覽書籍了,一些重要的文獻、個人難支付的鉅著自然被浪費了,圖書館沒有達到有效利用的效果。此外,網絡在大學生的生活中也佔了很重要的位置,如

網上購書、網上閱讀、在線交流等,隨着大學生宅女宅男的日漸增多,網絡爲滿足他們的閱讀需求提供了更有效的工具但我們還是應更有效提高學校圖書館的利用率,畢竟那裏有更全面的素材、資源;同時,在運用網絡新手段時要學會辨別真僞、優劣,抵制不良閱讀傾向。

二.對策及建議

(一)大學生自身的角度

1.閱讀從興趣開始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經過調查我們認爲要提高同學們的閱讀興趣,可以組織活動來提高閱讀能力,組織形式等儘可能地滿足於同學們的心理,使大家樂讀、愛讀,使閱讀成爲大家生活中的一種樂趣。而且在活動中應該互動、比如讓同學們上臺講故事等等。長此下去,同學們就有可能自覺地閱讀一本本課外讀物,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同的閱讀方式也是使學生對閱讀感興趣的關鍵之一。在組織課外閱讀活動時,我們可以採用互讀、分角色讀等多種讀的形式,提高理解能力和認識水平,從而增強閱讀的興趣。”

2.推薦材料

魯迅先生曾經告誡少年朋友:“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採蜜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他還說:“專看文學書,也不好的,會變成連常識也沒有的糊塗蟲,研究文學固然不明白,自己做文章來也糊塗。”這富有哲理的話,正是我們學生選擇課外讀物的“金玉良言”。因此,我們在幫助同學如何選擇課外讀物時,選擇的內容應較廣泛,可涉及生活、歷史故事、科學常識等;也可以是小說、童話、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內容健康,有教育性,對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響的文學作品,都可以推薦給同學們去閱讀,這樣同學們才能博覽羣書。同時也根據同學的實際情況向他們推薦適合的書籍。

3.選擇性讀書

有的同學認爲“大學時代要博覽羣書”,因而見書就讀。這其實是不合適的。“博覽羣書”的概念由於時代的不同,“羣書”所表示的數量是不同的。今天,人們常用“信息爆炸”來形容信息量的增長速度,一個人能力再強、閱讀速度再快,也是不可能把世界上的書讀完。因此提高信息檢索能力,比如說選擇圖書的能力就變得重要起來。俄國的文藝批評家別林斯基說過:“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因此,從讀書的效果出發,必須學會有選擇地讀書。 選書,目的是區別哪些書應當精讀,哪些書應當泛讀,哪些書只要讀部分章節,哪些書要放在案頭隨時備查,哪些書暫時可以不用讀。

4.指導閱讀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就要求我們在培養我們的自我發展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學會”,而且 必須要“會學”。所以在閱讀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閱讀方式和策略,有具體到概括的順序要求閱讀。但是如果我們只憑興趣毫無目的,不苟方法地去茫茫課外讀書中“瀟灑走一回”其意義和收穫不得而知。因此,我們不僅要愛讀,而日會讀,要讀得更好更有收效。

在此我們小組推薦幾種方法:1選讀法。此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根據同學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 ,在同學去借閱相關資料,再選擇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於寫科學小論文,以培養摘錄資料和運用資料的能力。同時也豐富了語言積累,提高了同學們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2精讀法。就是對書報上的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裏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要求同學們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四到”(即口到,眼到,心到,手到)、“三邊”(邊讀,邊想,邊批註)、一養成(即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3速讀法。這種方法要求同學在快速的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利用速讀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時間獲取儘量多的信息。.4摘錄批註法。常言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種閱讀法,就是說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有關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劃記號,作詮釋,寫評

語。讀與思共,思與讀隨。我們應該根據個人不同閱讀習慣,閱讀目的、性質,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靈活運用。

(二)從學校的角度淺談對策與建議

1.完善管理制度,督促大學生多讀書。

隨高等教育的發展,教學培養方案中的必修課程學時減少了,學生自主時間多了,調查結果反映大學生用於課外閱讀的時間並不多。從教學管理角度講,應結合選修課,在尊重學生興趣,保證學生個性發展的基礎上,建議以“提交讀書計劃——教師推薦書目——學生閱讀——提交讀書筆記——教師評閱——取得學分“的模式,督促大學生讀書,提高讀書效果。

2.舉行專題活動,引導學生讀好書。

大學是生的讀書種類呈多樣性,應該是好事。但是大學生讀書種類並不理想,言情,武俠,動漫級消遣類佔有很大的比例,這類讀物大多屬於快餐讀物,文化含量相對較低,對構建完整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並無實質幫助,通過舉行專題讀書活動,正面引導學生選擇文化含量跟高的書籍閱讀,無疑是幫助大學生提高素質的有效途徑。

3.拓寬圖書來源,提供讀書方便。

一些學校圖書足,大學生購買圖書輸了也很有限,拓寬圖書來源是當務之急。在不增加財力投入的情況下,拓寬圖書來源確實有困難。但這種設想絕非死衚衕。可以考慮以學生社團,讀書會等形式,學生攜帶自己的藏書入會成爲會員,成立臨時小型圖書館。學校爲其提供藏書場地和管理上的支持,不僅是對學校圖書館的補充,拓寬圖書來源,也便於營造讀書氛圍,爲學生提供方便。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瞭解到了當代大學生的的課外閱讀情況,其中存在了許多的問題,很多人大多面臨着讀書少 不願讀書的問題。而他們把很多時間用在其他事情,很大程度是他們沒有認識到讀書的好處。其實多讀書,讀好書,能夠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在生活中形成善於思考的習慣,對一切新事物保持很強的求知慾。對於自己的專業,我們也能夠找到相關的專業知識的書籍,仔細閱

讀研究,做好筆記,學以致用。這對於學好我們的專業知識,幫助頗大,使我們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由於我們的知識體系是通過內外的主學習建立起來的,廣泛的閱讀使我們收集和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單從課堂上學習來的知識是不全面和不容易理解的,也是屬於意識性的知識 , 需要消化纔會吸收。通過閱讀大量的課外書籍能夠使我們把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融會到其他知識渠道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牢固的立體知識體系。除此之外,閱讀對我們的品格養成也有着莫大的幫助 ,俗話說“一本好的書能夠影響人的一生”我們讀的不僅是一本書還是作者的人生經歷,但我們閱讀的時候我們會無形中把書裏要講述的一些做人哲學同我們自己的相比,這在無形中提高了我們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質。

總之,我們希望通過本次調查實踐能夠對同學們的課外閱讀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同學們能在書的世界裏暢遊,在書陪伴下成長,在書海里找到樂趣,向更高的山峯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