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新版大學生就業意向調查報告!【精彩多篇】

新版大學生就業意向調查報告!【精彩多篇】

學生就業意向調查報告 篇一

近日,在重慶2008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啓幕的招聘會上,相當一部分企業遭遇了尷尬一幕:3.4萬畢業生入場求職,共有1100家用人單位爲同學們提供了4萬個工作崗位。但最終達成初步就業意向的僅9400人。並且有約1/3的招聘展臺受到了冷遇,有的公司一上午甚至沒收到一份簡歷。

重慶的此次招聘會狀況恰好印證了畢業生就業結構錯位的理論。這邊門庭若市,那邊門可羅雀,大學生在遭遇就業嚴冬的同時,衆多企業的招聘狀況也有着雲泥之別。而大學生在不懼待業的背後,真實反映了當下大學生擇業的新思考、新變化。如此趨勢,企業方若想吸引更多畢業生的目光並且從中挑選適合自己的新人,也需與時俱進,洞悉大學生的擇業意向。

那麼目前應屆生以及在校學生是如何看待就業的?針對該問題,前程無憂與聯合人力網及時展開了網上調查,調查經歷3周,收到樣本數759人。其中在讀學生所佔比例爲32.41% ,應屆畢業生爲 44.01%。

求職途徑:55.80%大學生利用招聘網站獲取招聘信息

網絡招聘再也不是什麼新鮮事。調查顯示,55.80%的大學生主要利用專業的招聘網站獲取企業招聘信息,而校園招聘獲取信息大學生比例僅爲8.58%。(見圖1)

圖1:你主要利用哪些途徑獲得企業招聘信息?

在獲取信息之後的求職方式上,不少同學同樣認爲,現場招聘會的形式不免有些落伍。一位外貿學院的邱同學告訴筆者。“我認爲去招聘會之前最好對參加的公司有一定的瞭解與準備,但實際上,很難做到如此。招聘會多爲一天的規模,學生也只好拿了簡歷在人山人海中盲投,看似面對面,其實更爲盲目。身邊有許多同學都不參加招聘會了。” 確實,網絡招聘在人性化、便捷性上要優於現場招聘會。而對於年輕的學生人羣,借用網絡招聘平臺來撰寫並且投遞簡歷不存在沒有任何技術障礙。

如今,用人單位與畢業生均對網絡招聘的形式越發熱衷有佳。另一位剛就業的小張告訴筆者,他是網絡招聘的絕對擁護者,他目前的工作就是通過前程無憂招聘網站投遞簡歷獲得的。自己曾遭遇過一段時間的“海投”狀態,也有過一段時間的查無音訊的真空期。但隨着對網絡招聘平臺的深入接觸,自己逐步掌握了一些門道與技巧。對於招聘網站的設置、頁面信息的排列有了更細緻的瞭解,這對投遞簡歷的時機把握有幫助。而經常刷新與修改簡歷也能使得自己的簡歷更容易曝光在企業HR的眼底。同時,他表示更願意把簡歷投遞給職位描述更詳細的企業,認爲職位描述詳盡的企業更能給他安全感。

求職專業:47.89%大學生希望專業對口、學以致用

先就業後擇業的就業口號已被傳唱多年,但在學生心目中的第一擇業對象仍然是與自己學修的專業相關的對口工作。不過,這個比例有下降趨勢,不少同學已經能夠接受專業不對口的現實,其中更不乏因爲自身興趣的原因、或者行業發展因素而主動選擇專業不對口。本次調查數據顯示,“以個人興趣爲主”爲擇業導向的學生爲23.09%,“看經濟走向,選擇投身熱門行業”的比例爲10.16%。而“沒特定方向,有僱主聘用就可”爲13.32%。(見圖2)

圖2:你會據以下哪個方向選擇第一份工作?

工作收穫:48.42%大學生最渴望收穫工作經驗

從工作中最想獲得什麼?本次調查數據顯示,近一半大學生認爲“寶貴的工作經驗”是工作中首要收穫的。目前,工作經驗已經成爲畢業生就業是否順暢的最直接障礙,在最缺失此項經驗的前提下,從實踐工作中獲得便成了學生們的當務之急。不過,“規劃未來事業的發展方向”的所佔比例也達到了值得關注的32%(見圖3),無憂專家認爲,隨着職業規劃理念的深入,大學生對自己職業的定位與發展以及在企業中所處的位置會愈發敏感,以此作爲第一就職收穫的比例還會有所提升。

圖3:你最希望能從第一份工作中得到什麼?

調查還顯示,大學生希望在半年至1年的就能收穫自己工作目標的人爲27.04%,1年至年半的人爲20.58%。希望半年內速成的也達到18.34%。無憂專家認爲,學生對工作目標的達到較爲迫切,這也給企業方作了提醒。如調查數據顯示的,若在此期間沒有工作可以上手,或是認爲沒有發展機會,則會大大打擊其工作積極性,而換工作隨之成爲順理成章的事。

工作性質:78.76%大學生願意被派出國

如果是派去發達國家工作,則自然是求之不得的美差,但事實上此等好事一般不會輕易的落在職場新人的肩上。今年剛畢業在某外資設計公司就職的小磊說,“公司這次有一批去巴比亞新幾內亞的機會,自己雖然知道那邊比較苦,但掙扎之後仍然報了名,原因在於公司將提供給出國的員工一批較爲可觀的收入,而如果在那邊工作,積累了工作經驗,回來升職加薪的速度將可提升。”

無憂專家認爲,在這點上,目前的大學生要較原先的職場人有了更開放更積極的心態,他們認爲年輕就是奮鬥的資本,先苦後甜是可以接受並且有着一定的認同感。而如果是去一些偏遠或者較窮苦的國家或地區工作,只要有加薪或者較爲明朗的升職機會,如果綜合考慮下來條件尚可,則大多數大學生願意爲之拼搏。

薪資:41.63%大學生認爲起薪會低於市場平均水平

從調查結果來看,“工作經驗”與“職業發展空間”是大學生目前就業最主要考察的兩個環節。而薪資對於大學生而言還沒達到最主要的地步。通過採訪中獲悉,學生普遍認爲,在學生就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強調過高的薪資不太實際。調查數據顯示,過四成的學生自認爲自己的首份工作的起薪會低於市場水平。而認爲會達到市場平均水平的佔到52.96%,餘下僅5.40%的同學自己的薪資會高於市場水平。

不過,在被問及“你預期自己工作2至3年後的薪金有多少升幅?”時,23.58%的學生認爲將在56%以上,選擇16-25%的薪資上升幅度的比例爲18.31%。26-35%的比例也達到18.18%。可見,學生對自己薪資的漲幅期待甚高,有些同學甚至喊出“可以開頭苦,但不能一直苦”的就業宣言。

大學生就業率數據分析 篇二

年就業藍皮書指出,年本科院校大學生就業率有所下降,而職高院校學生就業率與往年持平。統計研究數據表明,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後的就業率約爲86%,比起2016年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就業率下降了2個百分點;屆211院校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爲89%(非失業率90%),非211本科院校爲87%、高職高專爲84%;而2016年屆半年後就業率211院校爲93%(非失業率94%)、非211本科院校爲90%、高職高專院校爲84%。其中,屆大學畢業生約三分之一的就業是在畢業後半年內完成的。

按教育部公佈的數據,中國屆高校畢業生總數爲559萬,其中大學畢業生總數約爲529萬(本、專),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屆大學畢業生畢業後就在國內外讀研究生的人數21.43萬,畢業半年後的就業人數達到約434萬人。在畢業半年後的73.56萬的失業大學畢業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萬人還在繼續尋找工作,有5.46萬人無業但正在複習考研和準備留學,另有16.51萬無工作無學業沒有求職和求學行爲者。

勞動力需求是一種派生需求,擴大就業最根本的還是要靠經濟發展。國家統計局也公佈了一季度數據,我國GDP同比增長了6.9%,延續了穩中向好的態勢,主要指標好於預期,經濟的持續發展是穩定和擴大就業的重要基礎。從結構上看,一季度服務業同比增長7.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1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佔到了GDP比重的56.5%,吸納就業能力繼續增強。從改革的紅利來看,政府簡政放權的力度進一步加大,“放管服”舉措深入落實,商事制度改革和稅收制度改革不斷推進,進一步激發了市場主體的活力。特別是大衆創業、萬衆創新蓬勃發展,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不斷顯現。經濟和改革發展形勢的向好,對穩定和擴大就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產業人才缺口325萬人 篇三

該產業將是擴大就業崗位最多的部門。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會計、涉外律師、涉外金融服務、同聲傳譯、電子商務、數字媒體、物流、精算和心理諮詢等行業,都需要大量人才。預計到年,人才缺口預計在325萬人。

由此可見,我國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還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大學生“就業難”僅僅爲一種表象。原因有兩點:第一,作爲一名大學生是否學有所成,知識和能力結構能否達到企業用人標準,這值得思考;其次,個人就業意願和社會意願存在很大差異。

年大學生就業報告分析

國家最新大學生就業政策 篇四

一、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和艱苦地區工作。各級政府要爲高校畢業生創造工作條件,主要充實城市社區和農村鄉鎮基層單位,從事教育、衛生、公安、農技、扶貧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在艱苦地區工作 2 年或 2 年以上者,報考研究生的,應優先予以推薦、錄取;報考黨政機關和應聘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同等條件下,應優先錄用。

二、黨政機關錄用公務員和國有企事業單位新增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應主要面向高校畢業生,公開招考或招聘,擇優錄用。

三、鼓勵各類企事業單位特別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事業單位聘用高校畢業生,政府有關部門要爲其提供便利條件和相應服務。對企業跨地區聘用的高校畢業生,省會及省會以下城市要認真落實有關政策,取消落戶限制。

四、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凡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自工商部門批准其經營之日起 1 年內免交登記類和管理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有條件的地區由地方政府確定,在現有渠道中爲高校畢業生提供創業小額貸款和擔保。

五、爲高校畢業生辦理戶口和人事檔案手續提供便利。對畢業離校時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本人要求戶口和人事檔案保留在學校的,按規定保留兩年。在此期間,檔案管理機構對保管其檔案免收服務費用;本人要求將戶口轉回入學前戶籍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應當按照戶籍管理規定爲其辦理落戶手續,人事、教育部門所屬人才交流服務機構負責辦理相關手續,人事部門所屬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免費提供人事代理服務。本人落實工作單位後,公安機關按有關規定辦理戶口遷移手續。

六、畢業半年以上未能就業並要求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可持學校證明到入學前戶籍所在城市或縣勞動保障部門辦理失業登記。勞動保障部門所屬的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和街道勞動保障機構應免費爲其提供就業服務。對已進行失業登記的高校畢業生,有條件的城市、社區可組織其參加臨時性的社會工作、社會公益活動,或到用人單位見習,給予一定報酬。對於因患病等原因短期無法工作並確無生活來源者,由民政部門參照當地城市低保標準,給予臨時救助。此項費用由地方財政列支。

七、鼓勵中小企業和民營企事業單位聘用高等職業學校 ( 大專 ) 畢業生,對就業困難的應屆高職 ( 大專 ) 畢業生,由勞動保障、人事和教育部門共同實施 “ 高職 ( 大專 ) 畢業生職業資格培訓工程 ” ,對需要培訓的應屆高職 ( 大專 ) 畢業生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鑑定。培訓費由教育系統承擔,職業技能鑑定費由勞動保障部門適當減免。

各省市地區高校陸續推出就業優惠政策

黑龍江:大學生可以優先轉入相關專業學習,允許保留學籍休學創業創新,和畢業生一樣享受國家的自主創業扶持政策,到2020年,將有1/10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參加創業培訓。哈爾濱對大學生創業項目給予補貼。凡大學生在哈市創業的,在城鎮創業的'對其創業項目給予 2000元的一次性創業項目補貼;爲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新創業。對返鄉到農村(鄉鎮及以下)創業的大學生給予3000元的一次性創業項目補貼。對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能在短時間內形成經濟增長點的優秀和重點科技創業項目,經評審給予20萬元至30萬元經費資助;開展大學生創業大賽與大學生創業典型評選活動,大力扶持網絡創業。

江西:高校學生休學創業最多可保留7年學籍,財政每年注入1000萬元資金充實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每年重點支持1000名大學生返鄉創業。

天津:對高校畢業生、留學回國人員註冊資本50萬元以下的公司可零首付註冊,開闢“綠色通道”支持自主創業。

杭州:大學生創業項目申請無償創業資助的,資助金額的額度從原來的最高10萬元提高到20萬元;“實行房租補貼機制”——大學生創業園所在城區政府爲入園企業提供兩年50平方米的免費用房,對在創業園外租房用於創業的,由納稅地財政在兩年內按標準給予房租補貼,補貼標準爲第一年補貼1元/平方米·天、第二年補貼0.5元/平方米·天(實際租用面積超過100平方米的,按100平方米計算;房租補貼超過實際租房費用的,按實際租房費用補貼)。

重慶:半年以上未就業有固定戶口的大學畢業生可在其戶口所在地居委會登記,申請3000-4000元人民幣的銀行抵押和擔保貸款;自謀職業的畢業生,根據本人意願,可將戶口和人事檔案暫存就讀學校2年或由市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存管2年,存管期間免收檔案管理費。

四川:大學生創業可享有萬元創業補貼、創業培訓補貼和在校大學生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福利。

福建:2014—年,引領3萬名大學生實現創業,在全省各地和高校扶持建設50個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每年爲1000名創業大學生提供孵化服務,評選資助一批優質大學生創業項目。

南京:河西金融集聚區的專項資金將由每年6000萬元,擴充至每年1億元。建鄴區財政將每年安排 3000萬元,設立專項扶持資金,用於扶持大學生創業小額擔保貸款貼息等,凡在建鄴區工商登記註冊的初始創業大學生,按每人1000元的標準給予創業補貼。凡經市級驗收評定爲“大學生創業園”的,給予30萬元的一次性建園獎勵補貼。

陝西:高校畢業生可接受SYB模塊培訓(“創辦你的企業”),培訓合格後6個月內成功開業且在開業後6個月內提供不少於3次後續跟蹤指導服務、開業單位(企業)正常經營的,再按800元/人對創業培訓機構給予補貼;每人每年可享受一次;組織相關專家對創業項目進行論證,提供開業過程中的信息諮詢,指導辦理工商、稅務註冊登記手續;個人自主創業且符合申請小額擔保貸款條件的,可申請不超過10萬元的貸款扶持;合夥經營或組織起來就業的,可申請不超過50萬元的貸款扶持。

山東:擴大省級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區支持範圍,通過財政獎補支持,鼓勵政府、高校和企業建設一批孵化條件好、承載能力強、融創業指導服務爲一體的創業孵化基地和創業園區,爲勞動者提供優良的創業平臺。安徽合肥:給予創業培訓補貼和房租、水電費補貼,爲大學生提供最高10萬元小額擔保貸款。

內蒙古:重點支持大學生到新興業態創業,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創業沙龍、創業大課堂、創業訓練營等創業培訓活動西藏拉薩:首個大學生創業孵化園預計將於2016年6月完工建成,屆時,拉薩市的大學生們可以在孵化園內直接享受到減免場租費等多項“政策紅包”。

新疆烏魯木齊:在天山區建創業孵化基地,既爲創業者提供場地、給予政策幫扶,還讓在校大學生進行創業實習,爲他們今後的創業積累經驗。

產業缺口1220萬人 篇五

我國大學生中38%爲工科類學生,但是畢業生人數還是不夠,振興我國工業還需大量的工程師,主要集中在it、微電子、汽車、環保、系統集成、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技術開發、條碼技術、鐵路高速客運技術等領域。預計到年,人才缺口數字巨大,將達1220萬人。

產業缺口218萬人 篇六

根據國務院頒佈的數據顯示,我國共有涉農院校43所,在校學生大約爲9萬,教學和科研人員爲3.5萬人,130萬大中專畢業生中已有80萬離開了農業。預計到年,第一產業人才缺口將達到218萬人。

大學生就業意向調查報告 篇七

前言

隨着近年各大高校擴招,全國總體就業壓力嚴峻。對每個大學生來說,及早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對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和測定,確定奮鬥目標,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中處於不敗之地。我和其他兩位同學一起組成一個團隊用問卷形式對西南政法大學的同學做了一個不完全的調查,問卷的問題極具代表性,對沒每一個大學生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調查內容:

一·大學生對就業形式的認知

就業是每個大學生都要面臨的問題,對這個問題有清晰的認識會對自己的就業有很大的幫助的。有絕大多數人對就業這個問題的認識是很清楚的,75%的人認爲就業形式嚴峻,就業難。17%的人認爲形式正常。看來許多人對這問題沒有偏離現實。就業形式的嚴峻迫使大學生在大學裏努力的學習知識,嚴峻的形式也是大學生學習的壓力。所以,認清形勢將會幫助你更好就業。

二·就業的砝碼

問卷裏提到專業、學校、個人能力,什麼對就業的幫助最大。5%的人選擇了學校,現在社會上確實存在這樣不公平的現象,或許她的招聘廣告上寫道“只招211工程大學”。大學的名氣對就業確實有影響,但是進入名牌大學的人卻是少數啊。總體上來看,其他大學的就業率也不差。11%的人選擇了專業,社會上流傳“選好學校,還不如選個好專業”。專業對以後就業確實有影響,比如某大學的王牌專業,它的就業率就一直很高。但是就業以後,經常會出現專業不對口。專業只是影響就業的一個因素。90%的人贊成個人能力纔是就業的最大砝碼。有了能力,無論走到那裏就有飯吃。但我個人認爲,你沒有那塊敲門磚,進不了那扇門,即使你再有能力也是無濟於事。所以光有能力是不行的,你得有一定的資質,文憑。

三·怎麼樣就業

談到通過什麼方式就業,也不過這幾種方式:校方推薦、找關係、靠自己。這是大學生就業面臨的最大的問題。舉一個例子,但不是絕對的。一個農村的孩子大學裏學業平平,沒有被校方推薦就業,沒有親戚朋友可以幫助他,他就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找一份工作,但是糟糕的是能力又不是很好,所以自然而然的`失業了。這就是許多大學生失業的原因。15%的人認爲就業要靠父母和親戚,這是走向崗位的捷徑。81%的人憑自己的實力找工作,這是當下最普遍的現象了。什麼北漂一族,下南洋啊……都是大學生爲了工作,靠自己在外面打拼。多麼鮮活的例子。只要是自己願意,憑自己的雙手肯定能夠爲自己謀得一席之位的。

四·人生的第一桶金

大學生對工作的初期月薪的期望值到底是多少呢?45%的人定位在1000~1500元/月,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就我看到的啊,普通的洗碗工月薪是800~1000。那麼大學生在社會上的定位就是比洗碗工高那麼一點,這也是因爲就業難造成的問題。許多畢業的大學生認爲能夠找到一份工作就是幸運的啦,慌不擇路,什麼職業都可以,最緊要的是能夠有錢可賺啊。1500~3000元/月,這對於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還是有點難的啊!46%的人對自己的期望就在這個層面,當她們出入社會後會發現許多現實和自己想法背道而馳。合理的定位將會擴大大學生的就業面,就業的機會也會更多。

五·留守或外出

究竟在哪裏就業也困擾着很多大學生。選擇家鄉還是外地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慮。家鄉,是自己出身的地方,那裏有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在家鄉工作的話,適應工作的速度肯定會很快,自己的親人也在那裏,可以提供很多幫助,有利於自己的發展。在異地工作,有利也有弊,利在於大學生可以開闊眼界,接觸到更多的新鮮事物。弊在於,大學生對這裏的一切都很陌生,可能對氣候不適應,沒有親戚朋友,還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可能會面臨危險。59%的人選擇在家鄉就業,18%選擇在外地就業。看來當代大學生對自己的檢驗不僅侷限於家鄉,把眼光更多的放在了外地,在那裏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實現自己的價值。

六·自主創業

自主創業越來越成爲當下流行。我們會在報子上看到某大學高材生賣豬肉,某大學生賣包子……這樣的例子不是一個兩個,已經是普遍的現象了。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是一石二鳥的舉動。一是緩減了大學生就業壓力,二是解決自己的就業的問題。59%的人選擇了自主創業,顯然很多人對就業也是有兩手準備。光靠企事業單位來吸收畢業大學生肯定是不夠的,如果還是一味的等着招聘的話,那好比在抹殺機會。自主創業是大學生對自由的追求和對工作的渴望的結晶。

結論和建議

中國經濟體的壯大,是一把雙刃劍,它給中國帶來了可觀的gdp,也造成了許多社會問題。大學生就壓苦難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這不是一兩年的事了,是中國長期積累下的問題。經濟的壯大,對人力需求增多了,高科技的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增加。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都走上了這座獨木橋,在激烈的競爭中失業。嚴峻的形式依然沒有改變,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的。

怎麼解決大學生就業苦難的問題呢?

教育體制需要改革,高校擴招是造成就業困難的問題之一。中國的高校擴招,生產出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大學生的價值也在不斷的貶值。高校只知道擴招、再擴招,收錢,還是收錢。他們有爲自己生產出的產品想過嗎?到底銷路怎麼樣啊?廁所裏的環衛也是大學生。高校理應制定出一套方案解決這個問題。

企業法人應該擔負一定的社會責任,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是離不開企業的,企業的發展是離不開大學生人才的。所以他們之間是不可分割的關係。企業是解決就業的一大支柱。

只是靠外界因素是完全改變不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的。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主要因素,外因是次要因素。大學生只有改變自己,來適應這個社會。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加強自己的專業技能。現在的就業形式多種多樣,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自主創業、當村官……關鍵在於自己,轉變了就業觀念將會更有利於就業。

所以,提升自己,把握機會,就業就不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