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農村生活現狀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農村生活現狀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農村現狀農村現狀調查報告 篇一

一:引言

有統計資料表明,我國有農村人口7.93億,約佔總人口的63%。千百年來中國農民一直過着貧窮、愚昧的生活。本文在此前提下就農村的醫療現狀作一探索,談談農村的醫療現狀。

二:農村醫療現狀

我國的農村醫療工作自改革開放以來所取的成績是衆所周知的,但隨着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農村的醫療衛生事業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也逐步浮出水面,併成爲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重大障礙。我們應客觀地認識現狀,評價現狀,不能陶醉於過去的成績沾沾自喜;也不能在困難面前茫然不知所措。那麼,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現狀到底怎樣?其癥結又出在哪兒?筆者擬以安徽省廬江縣縣醫院、和縣中醫院、廬江縣柯毯鎮衛生院及柯坦鎮葛廟鄉衛生院爲例,闡述本人觀點:

在這些醫院走訪調查中發現城鎮醫院的差距,廬江縣醫院及和縣中醫院的設備基本達到了專業水平,衛生條件基本符合要求,但服務態度較正規醫院有相當大的差距,在此就不贅述了,下面重點談談農村醫院的調查結果。

筆者在對葛廟鄉衛生院的詳細調查和走訪羣衆後發現,該院的運營機制存在嚴重問題。該院員工的工資不是由政府直接發放的,由醫院“自給自足的”、“多勞多得”,即該院每年營利除上繳一部分給政府,其餘“分紅”。這樣的運營方式導致怎樣的後果?爲調查實情,我體驗了病人的感受,我說感冒了也沒什麼就掉葡萄糖。在問當地的羣衆時也是同樣的情況。所以在農村感冒求醫是奢求,他們寧願苦捱過去要麼去私人診所,他們決不可能爲了感冒去花一兩百塊的。然而在這些小診所卻乏善可陳,醫療水平不怎麼高而且往往一人操刀,數職懼兼,又是護士又是全科醫生甚至是手術者!曾經報道河南一產婦在村裏小診所生產時難產,該大夫決定給其做剖腹產手術,沒有消毒設備,沒有手術室,沒有手術器械,該大夫竟然用菜刀給其做手術,結果產婦當場死亡。當然在這些大夫中也不乏有多年經驗而且豐富實踐的,然而在各項設備不齊全而有身兼數職的情況下保證不出錯?醫生的職業不同其他職業,失誤了可以補償,可醫生不能!

在調查鄉鎮衛生院的醫務人員時發現幾乎所有的。義務人員都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沒有接受正規的專業教育,他們大多接過父輩的衣鉢懂點醫學常識後去醫院進修的,沒有一個本科畢業的大學生。這又足見城鄉的醫療差距,城裏的大學生富餘找不着工作又不願去環境差、待遇低的農村工作。這也導致了人才的閒滯和浪費,農村醫療事業的停滯!

在走訪羣衆的過程中也聽到一些悲痛不堪的事情,在農村雖然意外事件不似城裏那麼多,但農村意外事件的死亡率很高,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間。農村在小診所無法治療的情況下或遇到緊急情況撥打急救電話後因路程太遠而失去生命。在調查中發現一個縣擁有急救技術的只有縣醫院,而各地距縣城遠需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對危重病人而言,是決定生死的。在我調查的人羣裏就有因農藥中毒沒能及時搶救而死在路上的,有交通事故死在等待救護車的血泊中。

最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例外的調查發現,在我縣的一些偏遠地區封建迷信思想和江湖騙子甚爲猖獗。在歸結了他們的一些想法之後發現倒並不能指責他們,並不是他們的思想有多落後,在談話中他們也不信鬼神之說,他們是無奈之下才出此下策。在瞭解當時的一戶因患小兒肺炎的迷信羣衆更能體現搞好農村醫療的重要性,該家長因長期在鄉衛生院治療花錢無數且不見起色又找不到病因才迷信的。當然在這些村民中也有一些江湖騙子靠仙丹救命水過日子,這是鑽着醫療水平的空子搜刮老百姓的錢。

三:對策

1:黨和政府要把農村醫療事業視作農村扶貧的重要工作,引領億萬農民擺脫治病難求醫難的問題。首先,國家眼逐步加大農村醫院的經費投入,同時建立監督機制,完善其運營機制,由政府統一管理。

2:取締非法不和格的私人小診所,對私人診所的衛生條件進行嚴格的檢查,對醫生進行嚴格的考覈和培訓,落實好基層醫生的進修制度,防止類似悲劇的重演。

3設立醫生的特殊津貼制度,對在農村工作的大學生或志願者實施特殊津貼。提高他們的待遇,搞好他們的工作環境,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使他們願意來基層工作。這樣既提高了醫療質量和素質又爲國家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避免了人才的浪費。

4:在目前的條件下,鄉鎮衛生院還無法對嚴重疾病和突發重傷病人的搶救,爲了應付突發情況中的急救,縮短縣鄉醫院的距離,爭取最佳的治療機會,政府應在各鎮的中心醫院配備一輛急救車,這樣就可以減少一半的急救時間。

5:對於農村的迷信思想,只有醫療水平提高了自然可以解決,當然目前還會存在,生病不去看醫生不打針不吃藥的現象還會存在,政府應本着以人爲本的思想,加大宣傳力度,嚴厲打擊哄謠撞騙宣傳迷信思想的不法分子。同時政府應爲人民服務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6:針對偏遠地區農民治病難的問題,縣市級政府組織好本行政區內的醫療巡迴檢查,深入貧困山區爲他們送藥送溫暖。

在調查的最後,我特意瞭解了農村合作醫療的落實情況,通過了解發現今年的落實情況明顯比去年好,這也證實國家的重視程度。但是目前的一些鄉鎮醫療機構還不辦理,有些地區只能去縣醫院纔可以報銷醫療費用。在羣衆中有一些錯誤認識,作爲醫療機構應解釋清楚。

四:總結

通過這次調查,毫不放大的說,此次醫療調查結果顯示了我國的盛世危機,在調查中筆者的憂慮程度與對該問題的調查深度齊長偕增,這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一個將國計民生置於自己理想最高峯的熱血青年的過度敏感,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事實。

農村現狀農村現狀調查報告 篇二

一、調查目的

農業、農村、農民一直是舉國上下關注的焦點。在經濟復甦的背景下,我認爲研究農村經濟的現狀是很有必要的一項課題。農村經濟的發展不僅僅關係到農民的小康致富更是中國經濟騰飛一個不可忽視的部分。因爲面對8億農民的龐大數字,我想到不是促進落後地區發展的巨大困難而是應該盯住這個龐大的市場,正逢利用這一機遇發揮好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的“擴內需”它的巨大作用。在此背景下我們利用暑假時間對農村經濟的現狀作了一次調查。通過對山西省天鎮市,河北省沙河市、衡水市、任丘市,遼寧省葫蘆市市農村經濟現狀的調查,瞭解當前政府對農村發展所實施的政策,農村經濟發展狀況,以及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等現狀,研究提高提高農村經濟水平方案,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

二、具體情況調查

我們根據自填式問卷特點合理製作調查問卷(見調查報告下方附件)個人一般情況,如:職業、、家庭人口數、家庭勞動人口數;家庭財政收支方面,如:家庭的年收入、收入的主要來源、家庭每年的支出比重、家庭支出的主要項目;家庭設施方面,如:日常的交通工具;家庭消費方面,如:消費地點、消費環境等;國家政策方面,如:村村通工程、新型醫療合作政策、減免農業稅、小額信用貸款等本村企業方面,如:企業的行業性質、企業的所有制性質等。

(一)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所調查的人羣男女性別比爲22:11。

調查人羣的平均年齡爲50歲左右。從文化程度來看,人羣總體的文化程度較低,在被調查人羣中3/4的人具有國中以下文憑,其中40歲以下人羣受教育程度高於40歲以上的人羣。從婚姻狀況來看,90%都已婚。從職業狀況來看,80%的調查者的職業都是務農。家庭平均人口爲5人左右。家庭勞動力人口平均3人左右。家庭年收入平均4000左右。

(二)隊農村經濟現狀的瞭解情況

調查中的相關問題有4道小題,在此引用兩道小題,分別用表格形式展示:

在您家每月總支出中所佔比重最大的是:

種類

比例

日常生活必需40% 品

教育支出 20%

贍養老人 9%

農業成本 20%

其它

11%

您家一月的總收入大概是:

範圍 比例

1000元以下 5%

1000元到三千30% 元

三千元到五千50% 元

五千元以上

15%

三、調查時間:

20xx年8月1日——20xx年8月30日

四、此次農村經濟現狀調查的體會:

對國家政策的認識: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民普遍認爲國家政策的方向及目的是爲老百姓謀福利,但是其執行到地方以後已經有所變味甚至扭曲。

(一)、據本次調查所知,80%的村民反映沙河市某鄉新農村醫保政策就存在較多不透明的現象。鄉衛生所的藥物的價格更是高出當地藥房藥品價格的好幾倍。並且有些村級醫療合作社的醫生在村民購買藥品時,找藉口甚至推脫,不願意爲其進行優惠。這裏面可能也有他、們的難言之隱,因而就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在其政策的制定上更加完善。另外,我也瞭解到國家制定的這些政策中所包括的藥品種類與村民所用的藥品存在不對稱現象,也就像市場上的商品供求信息不對稱類似。新農村醫療合作政策是一項解決農村治病難、看病難這個關係國計民生的問題而制定的,可是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在一些地方,它並沒有起到它應有的那種效果。

(二)、在前幾年,剛瞭解到家電下鄉政策之後,認爲這是一項利民的政策,可是走遍市內各個大型商場及走訪農民得知,享受家電下鄉優惠政策的家用電器種類少且偏低端產品,並且優惠款額較低,50%的人認爲這不會影響他們是否購買家電的意願,並且優惠款額很難返還到村民手中,並且手續繁雜。

(三)、談到國家對農民種田的各種補貼,如種子補貼、糧食補貼等,但是由於中國農民數量多,這些補貼僅僅相當於每年上漲的農業生產用品價格的一小部分。因爲隨着化肥種子農藥等價格的上漲,農民的種糧成本在逐年增加,可是糧食的收購價的上漲幅度卻相當小,在這裏我們不得不考慮到中國人口這一客觀因素,但是這也需要國家在制定政策時更加考慮到它的可行性以及具體性。

(四)、面對這一優惠政策,許多農民只是聽說過根本就不瞭解。一個是宣傳的原因,另外就是其手續繁雜。在貸款機構裏,農民多感覺到能夠取得貸款的多是關係戶或是其本身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人羣,而對於一個普通的老百姓來說這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對農村收入來源的認識:在農村調查的這幾天,我們發現農民收入來源比較單一,普遍情況都是靠種地獲取糧食收入,但是其所佔農民收入的比例在逐年減少。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農民收入來源中有外出打工收入,有在本地企業工作的收入,以及少數賣土地所有權所得。在農戶收入中,糧食收入差距不大,但是其他的收入差距差距卻很明顯。

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是一個龐大複雜的系統工程,它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內容。作爲當代的大學生,我一直在躍躍欲試想用自己手中的知識和能力去分析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去了解整個社會的全貌。我來自農村,也瞭解農村,每天都在感受着它的日新月異,對農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更是無時不刻在關注家鄉的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從家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到完成行政村規模的調整,這一切讓我歡欣鼓舞。因此,今年暑假,我選擇新農村建設作爲自己的調查主題之一,對沙河市留村鄉的新農村建設情況作了爲期幾天的調查。通過實地調查,採用問卷和訪談的形式,深入政府村委會和農戶中進行調查。我認爲,留村鄉的新農村建設正處於起步階段,目前正在摸索一條科學發展的道路。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如資金實力不足,宣傳力度不夠,農村幹部素質不高,沒有調動村民的熱情,村民文化活動單調等,建議要調動普通村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積極性和熱情,發展農村文化事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附近一個新農村建設工程現在就處於擱淺的狀態,原因是資金不足,建設工程無法繼續下去。

五、以下是我們通過這幾天的調查所得到的關於農民增收及農村經濟發展的建議:

1、以市場爲導向,積極有效地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生產性收入。

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交通的便利,地方農產品面臨國內各地農產品的強有力競爭是不爭的事實,依靠提高農產品價格增加農民收入已不現實。增加農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徑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必須以市場爲導向。從北方農村人口居住分散的特點看,在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業的基礎上,一是把糧食做爲產業種好,提高糧食作物品質與產量;二是注重農產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延長農業的產業鏈條,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如建昌縣利用優越的自然資源,發展野果加工,但關鍵是找到銷路,現在已經不是原來那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

2、加快城鎮化進程,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合理轉移,增加農民勞務工資收入。

世界銀行的數據表明,高收入國家的人口城鎮化率爲78%,中等收入國家爲49%,世界平均水平爲46%,而我國的城鎮化率僅爲32%,這說明,我國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務工的潛在空間巨大。因此,通過工業化帶動城市化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實現農村人口的大規模轉移,增加農民務工性收入就成爲現實選擇。

其主要途徑是:

①積極發展小城鎮,盡最大可能地把那些居住在自然條件差、交通不便的山區農民轉移到城鎮,比如說沙河西部山區的一些農民出行非常不便,這不僅僅影響他們的生活,更是對當地的農業、加工業甚至手工業都造成了很多困難。同時,不斷引導鄉鎮企業向城鎮集聚,加強市場管理,規範市場秩序,完善市場體系,就近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例如沙河市的田安小區就是其中的代表,集中羣衆,既避免了住宅地的浪費,又可以對農業實行規模化管理。

②降低農民進城的門檻。進城農民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穩定職業或生活來源,就應該享有長久居住權,享有城鎮居民同等待遇。

③加快農村富餘勞力轉移步伐,大力組織和引導農村勞動力向非農業轉移。建立和完善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爲農村勞動力到城鎮從事非農業和跨地區流動創造良好的環境。按照“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完善管理,搞好服務”的方針,建立鄉鎮勞動力轉移指導站或勞動保障事務所,開設農村勞動力職業介紹窗口,切實做好農民工的服務和管理,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流向小城鎮,拓展農村勞動力就業空間。

3、積極創辦鄉鎮企業,發揮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增加農民工業化收入。鄉鎮企業外連市場,內連農民,是農產品生產的終端,也是產業化的重要載體。鄉鎮企業的基本作用有三個,一是可以開闢市場,促進農產品流通,解決農民“賣難”,實現農民的生產目的;二是可以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農民收入;三是可以吸納剩餘、閒餘農村勞動力解決農民就業,增加農民的勞務收入。爲此,各鄉鎮應依託本鄉鎮自然資源和經濟條件,大力創辦或通過招商引資創辦農產品加工型、流通型鄉鎮企業;沒有條件的,要主動依託社會上已有的鄉鎮企業。這一點從沙河市就明顯地表現出來,在沙河市的各個鄉鎮中農民的收入就明顯地跟當地的鄉鎮企業數量掛鉤。可見鄉鎮企業對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農村現狀農村現狀調查報告 篇三

一、基本情況及農村公路現狀

縣鄉位於縣東北部偏遠山區,全鄉轄8個村2個社區35個村民小組,1667戶6800人。幅員面積7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463畝。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和部門的支持下,鄉農村公路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鄉8個村公路通達,山區農村行路難的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切實改變了羣衆的生產生活居住條件,人民羣衆得到巨大實惠。全鄉現有農村道路12條78公里,已硬化道路26.2公里,其中硬化縣道3公里,交通項目硬化村道5.5公里,土地整理硬化村道9.7公里。下餘51.8公里村道社道未硬化,且缺乏標識標牌、警示標誌和安保設施,安全隱患突出。

由於鄉自然村莊規模小、集聚密度低,還沒有從根本上徹底解決農民出行難、運輸暢的問題。公路主幹道雖已建成,但“毛細血管”還不通暢:公路技術等級普遍偏低,彎多坡陡,路基不實,水溝不暢,路面不平,大部分道路是“斷頭路”,通行能力差,這都是制約鄉發展的客觀條件。隨着人民對新農村建設人居環境、社區公共服務的標準逐步提高,羣衆要求解決“斷頭路”,不僅期盼着“通村路”,“通社路”甚至於“通戶路”的呼聲迫切,對新時期的公路建設不僅從質量標準、選址規劃、生態保護、資源節約與利用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山區農村公路建設成爲繼教育、醫療之後的民生工程。當前應該清楚看到農村公路建設中的不足,如何更快更好地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加強科學規劃與管理,是擺在面前難以迴避的問題。

二、農村公路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交通投入資金籌措難。當前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由地方籌措和財政補助配套,如硬化村道財政補助配套50萬元/公里實際需75萬元/公里,村道新建項目上級補助10萬元/公里,而實際需25萬元/公里,下差部分僅靠村民“一事一議”籌工籌勞、以資抵勞,儘管羣衆修路的積極性高,但人口少籌資額度大,像鄉這些偏遠貧困地方難以籌措更多的資金用於農村公路建設,按政策只有停建或不建,許多村社公路投入僅僅依靠於上級財政的`交通專項資金,與農村公路建設的迫切建設需求相差甚遠。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導致越落後的鄉村越落後,發達的越發達。

二是農村公路建設質量保證難。農村公路缺乏系統的規劃,建設隨意性大,按要求公路新改建項目開工上級批覆後,應明確項目法人,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由於縣級交通部門技術力量往往不能達到法人要求的標準,導致一些項目不進行法人審批,從而致使項目管理不規範、不科學,加之鄉道和村道由於受資金限制,施工設計極不規範,隨意更改設計時有發生,大部分鄉村道路硬化項目由鄉村自發組織村民進行質量監督而無正規監理隊伍,項目完成後,僅靠交通質量檢測部門按路段抽樣檢驗。致使農村公路質量監督工作有一定困難,即便有質量管理單位,但檢測設備和手段不完善,直接影響質量管理工作的深度和力度。所以農村公路建設質量不高,部分公路監管不嚴,有偷工減料的現象,人民羣衆不滿意。

三是農村公路建設標準低。由於農村公路建設資金極度緊張,導致農村公路技術等級低、質量較差、抵抗自然災害能力弱的問題仍然突出,不能適應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生產生活需要,使用壽命降低,不能充分發揮農村公路的經濟效益,鄉村公路路線多,路線長,投資規模大,配套資金和自籌資金在保障完成主體工程外就再無能力完善附屬設施和安保設施,從而使鄉村道路交通事故頻發,不能保證公路安全暢通。

四是農村公路管護難。部分村只是在考覈時進行臨時管護,平時沒有進行常規性的日常維護,缺乏監管,一部分村社公路路面不清潔,維護不及時。這種重建輕養的現象,不僅使農村公路達不到“暢、潔、綠、美、安”,還會縮短農村公路的使用壽命,帶來一定安全隱患。

三、加強農村公路建設的對策建議

諸如鄉類似貧困山區農村要發展當地經濟,離不開公路建設,公路建設要發揮應有效用,就離不開加強公路建設管理。爲了規範農村公路建設,提高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儘快將鄉下餘51.8公里村道社道進行硬化,規範設置標識標牌、警示標誌和安保設施,確保安全暢通。對今後的農村公路建設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加大對貧困邊遠地區項目支持的力度,特別是交通建設經費的投入,否則,僅靠“一事一議”集資籌資獲得交通建設項目支持來改變農村公路現狀是不現實的。只會導致隨着時間推移,山河依舊的結果,到2020年與全省同步實現小康的目標將是一紙空文,一句空話。

二是科學統籌規劃建設方案。在制定規劃建設方案的時候,不能只搞形象工程而不顧農民羣衆的實際需求。要綜合考慮當地山、水、林、田綜合治理、村莊發展、扶貧和國土資源有效開發等要求,有步驟,有重點分步實施。要把交通項目、扶貧連片開發、人畜安全飲水等民生項目捆綁使用,杜絕搞單打一。在能改建的地方,絕對不重複建設,要重視質量而不可把外觀看得太過重要。在設計時,要嚴格遵守“經濟適用、經久耐用、安全暢通、利於環保”等原則。在申報建設項目時,要抓主要問題,不可一窩蜂的上。要根據實際條件而定,要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不可對農民羣衆造成過重的經濟負擔。

三是建立資金籌措機制。要建立多渠道的公路建設資金籌措機制。農村公路建設不能僅僅依靠於國家投入,應建立廣泛地資金籌措渠道,區分產業路與公益路,引進外資及利於民間借貸等有償資金,加以集中投入,以獎代補,以獎促建,對連片貧困地區行路難、通行難應當整體規劃,分年實施,限期達標。誰建誰負責,誰打招呼誰負責,確保農村公路建設規範化、程序化。

四是積極建立公路建設質量檢查制度。實行嚴格的質量檢查和竣工驗收制度,工程質量是工程施工的最重要環節。爲了保證工程質量,應該建立“企業自檢、政府監管、社會監理、羣衆監督”的四級保證制度。在竣工時應實行“項目法人初驗和交通部門竣工驗收”的驗收方法。凡是驗收不合格的不予安排資金,以確保工程建設質量。

五是農村公路要建養並重。要想農村公路長期保持良好的公路環境和技術狀態,服務於農村、服務於農民、服務於經濟,要做的事很多,首先要認真貫徹學習關於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的法律法規;其次要建立健全養護管理機制。應有專門的機構、專門的專業養護隊伍,專門的養護經費;最後要加大監管考覈力度,確保農村公路真正服務農村經濟發展,把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放黨委政府重要工作日程。

農村現狀農村現狀調查報告 篇四

近年來,我市農村公路管理部門按照省交通廳及市委、市政府要求,以“四好農村路”的建設爲重點,大力開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現已初步形成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農村公路網絡,有效推動了我市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由於交通發展的適度超前要求,我市農村公路建設任務依然十分艱鉅,我市將繼續堅持發展第一要務,適度超前,優先發展,提質增效,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通行保障能力。

一、路網現狀

我市現有農村公路道路類型分爲縣道、鄉道、村道,按道路等級分爲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等外公路;農村公路橋樑類型分爲縣道橋樑、鄉道橋樑和村道橋樑,按跨徑分爲大橋、中橋和小橋。

截止20××年底,XX市農村公路總里程2488.337公里。其中,按技術等級分二級公路99.951公里、三級公路308.174公里、四級公路1988.522公里,等外公路90.69公里;按公路等級分縣道194.531公里、鄉道587.837公里、村道1705.969公里。

共有農村公路橋樑191座7365.06延米。按跨徑分,其中,大橋7座904延米、中橋81座4160.47延米、小橋103座2300.59延米。

二、20××年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1、重點民生實事工程項目。20××年省下達我市民生實事農村公路建設目標爲30公里,截止目前,已完成30.1公里。其中,精品線路前石線完成3.5公里;靳馬線(大峪高速出口-G207)項目完成4公里;靳馬線(山汝線-候飯線)項目完成4.5公里;小屯鎮黃窪-前張莊道路改建工程完成2.7公里;精品線路大北線(核桃園-戎觀線)改建工程完成2.35公里;XX市蟒川鎮任莊-棗園道路改建工程完成2.9公里;精品線路山汝線石槽王-東關廟道路改建工程完成3.4公里;XX市蟒川鎮小北線-陳溝道路改建工程完成2.8公里;XX市大峪鎮玉皇村、青山後村道路硬化項目完成3.95公里,伴隨着一個個民生實事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的完成,一條條狹窄、坑窪的鄉村小道都變成了如今寬闊平整的瀝青路、水泥路,不僅讓當地村民出行更爲便捷,也爲廣大農民增收致富、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2、“百縣通村入組”工程項目。20××年我市通村入組工程建設目標爲10個自然村通硬化路,實際完成10個自然村11.6公里通硬化路項目,並完成465個建制村1561個自然村2800餘公里道路的“百縣通村入組”工程信息普查,調查統計出XX市通村入組擬建里程規模570餘公里。

三、農村公路現狀及問題分析

黨的十九大以來,爲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結合我市實際深入開展“四好農村路“建設,以更高的起點、更大的力度、更快的步伐,全力“打造平安交通、便捷交通、生態交通”,掀起交通建設新高潮,實現交通曆史性新跨越。但隨着交通“瓶頸制約”矛盾的根本解決,交通建設面臨的環境發生了新變化,出現了新情況,籌資難、審批難已成爲交通發展面臨的新難題。

(一)經濟發展對交通需求發生了新變化,建設要求、建設標準、配套設施不斷提高,建設程序不能到位,導致工程造價上升,項目前期工作反覆。

一是建設要求不斷提高。近年來,憑藉直管縣的優勢,我市實現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成爲我省經濟最活躍、發展潛力縣級市之一,對交通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交通發揮更大的支撐和引導作用,迫切需要建成對外輻射通道工程;建成以國省道爲骨架、農村公路爲脈絡的現代化城鄉交通網絡工程,實現城鄉交通一體化。

二是建設標準不斷提高,隨着建設檔次的提升,選用的技術標準、配套設施和綠化標準也不斷提高。一些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逐步運用,如瀝青路面的大量採用、水泥路面設計要求提升,原材料、環保要求提高,國省道、縣鄉道普遍要求建設生態廊道,追求行車安全舒適。

以上原因再加上原材料費用的大幅提高,造成工程造價步步攀升,居高不下。

(二)建設重點發生了新變化,交通“瓶頸制約”矛盾得到根本解決,沿線政府、有關部門和廣大羣衆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和熱情下降。

各級領導不遺餘力,廣泛發動,採取許多優惠政策,爭取各部門和廣大羣衆支持,推動了建設順利進行。隨着交通網絡的改善,農村公路沿線鄉(鎮)政府和廣大羣衆對交通工程的支持和熱情已明顯下降。產生對交通建設不理解,不支持,認爲修建道路是交通部門自己的事。於是,“萬衆一心、大幹交通”的場面少了,“政府爲主牽頭、部門協作配合”的'場面少了,全社會對交通建設的關注度和支持度明顯下降。

項目前期手續審批難。我市的農村公路建設都需發改委立項,用地手續需要由市自然資源局批准。但因農村公路建設所需用地情況複雜,佔地標準不統一,近年來由於新政策纔開始辦理土地審批手續,各方面原因導致審批工作放緩。由此,導致公路建設前期工作進展緩慢。

(三)建設融投資環境發生了新變化,融投資能力下降,建設資金嚴重短缺。

負債高,融資難已成爲制約我市交通建設的一大難題。近幾年來,我市建設了一批自立項目,提升了XX市農村公路路域交通環境,其中大部分工程項目,依靠交投融資籌集建設資金負債建設。高負債的情況下,建設資金嚴重不足,銀行貸款困難,再融資能力下降,交通建設資金缺口很大。

四、面臨的形勢與需求分析

(一)建設管理體制要改革

1.轉變政府職能,實現兩個轉變

交通主管部門要從建設實施單位轉向行業管理單位;由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轉變。今後交通主管部門要積極探索、逐步建立投資招商制、建設代建制、政府質量監管制等符合市場規律的投資、建設、管理體制。

2.建立監管體系,實施政府“監管”制

建立市,鄉(鎮)、街道辦事處兩級監管體系,實行分級管理。“監管”主要是根據法律、法規和合同,進行項目前期、工程招投標、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工程進度及工程資金進行監管。

(二)項目前期要深入

1.堅持既科學又經濟的規劃思路

發展規劃的制訂,要基於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和經濟發展規律,在適度超前的基礎上,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則,要對子孫後代、對歷史負責,技術上可行是前提,經濟上合理是基礎,投資上落實是關鍵。

2.堅持剛性化的前期推進

一是加快前期進度。加強前期項目程序的協調,對環保、土地、規劃等各個環節,既要按有關法規辦理,又要靈活處理,以加快前期進度。二是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基建程序來開展,一些必須履行的手續和程序不可缺少,如實地踏勘、可研報告評審、項目報批立項、初步設計、施工圖編制、招投標等等。三是維護前期成果的權威性。前期工作要深入,要得到廣泛的認同,一旦成果確認,不能輕易變更,使前期成果具有權威性。

(三)融投資渠道要拓寬

1、積極爭取政府支持,使交通建設從部門行爲轉變爲政府行爲

一是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交通是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行業,是政府公共投資的重點。今後在爭取財政資金方面要加大力度。二是樹立政府辦交通意識。交通是公益性、社會性事業,是社會公共產品和服務,提供社會公共產品和服務是政府重要職能之一。要通過做工作使交通負債等同於政府負債,明確交通建設貸款由財政擔保,債務由財政償還。三是爭取政策支持,加大交通沿線土地開發經營,籌集交通建設資金。四是由政府支持,通過土地儲備中心,使交通部門享有交通沿線土地升值、開發的收益,或將建設債務轉移至土地儲備中心。

2、積極爭取部、省資金和補助支持

爭取部、省補一點,項目招商引一點,充實資本金來源,以期實現“以小搏大”。

3、對農村公路改造要多腦筋,儘量採取自願捐資、自願投工投勞等羣衆接受的方式籌集資金,降低建設成本,不搞硬性攤派,儘量不增加農民特別是困難羣衆的負擔。

(四)工程造價要降低

1.推行優化設計

設計要按照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原則,不能超出財力的許可和技術管理的能力,貪大求全,盲目追求高標準。設計上既要考慮技術因素,也要考慮經濟因素,不能因爲怕擔風險而欠考慮技術創新和降低造價,採取保守的設計方案或工程措施;也不能只講優化設計,片面追求降低造價而忽視技術要求,造成質量隱患。對重大項目和關鍵節點工程要推行設計方案招標競爭制。

2.加強設計變更管理

對重大設計變更實行變更審查制,減少隨意變更設計帶來的造價增加,儘量避免出現重大設計變更中的先斬後奏行爲。

(五)提升道路安全通行能力

工程設計時把安防項目一併設計同步規劃,同步建設。重點對臨水臨崖、陡坡彎道、過村路段、大型平交路口、過學校路段進行詳細合理設計。超前設計爲打造智慧公路做基礎。強化公路設施安全管理,提升普通公路基礎設施安全運行水平,加強公路應急能力建設,提高普通公路安全出行能力。

五、發展思路與目標

按照XX市“一點帶三城”(“一點”即XX市區,“三城”即溫泉小鎮、雲禪小鎮、汝瓷小鎮)的城市規劃構想,以XX市市區爲中心,XX市幹線公路環線、向四周輻射的農村公路,提升連接產業集聚區、溫泉小鎮、雲禪小鎮、汝瓷小鎮農村公路道路等級和路況,使XX市域範圍內路網等級結構更加合理,運輸效率和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充分發揮農村公路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作用,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通行保障能力,確保“四好農村路”創建工作順利實施;根據市交通運輸局統一部署,打造多條精品線路,提升農村道路運輸服務水平,改善人居環境,推進扶貧攻堅等方面做出積極貢獻。計劃2021年完成農村公路里程80公里。至2021年末,累計新改建農村公路里程達到380公里,全域農村通暢率達97%以上。

六、保障措施及建議

(一)領導重視,政策支持,強力推進工作開展

1、領導高度重視。“四好農村路”建設實施以來,市政府成立“四好農村路”建設專項領導小組,由市政協主席爲組長,各鄉鎮、辦事處、市直有關局委一把手爲成員,綜合協調“四好農村路”建設有關工作。

2、政策措施大力支持。XX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出臺了《關於印發XX市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汝政辦【2016】246號),完善網絡,健全了鄉鎮農村公路管養站和建制村村道管理議事機制;每年由市財政撥付專項養護經費;堅持“城鄉統籌、以城帶鄉、城鄉一體、客貨並舉、運郵結合”的整體思路,強力推進工作的開展。

(二)有序推進“四好農村路”建、管、養、運機制

1、以強化質量爲引領,全面建設好農村公路。我市修定完善了《XX市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管理辦法》、《XX市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獎罰辦法》、《XX市農村公路建設安全管理辦法》、《XX市農村公路建設試驗檢測及計量報檢程序》等相關管理辦法,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落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組織編印了《XX市農村公路建設施工技術要點》,明確縣、鄉道路建設標準,嚴格把住建設質量關。抽調技術強、能力高、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對工程項目全過程實施跟蹤指導、監督。建立健全四級質量監督體系,認真執行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社會公示制和交工驗收制等四項制度,每月邀請市主管領導和市發改、財政、審計、督查,以及相關鄉鎮主要領導,對項目建設情況進行督查,通報檢查情況,獎優罰劣,確保建設質量。

2、以提高優良路率爲目標,全面養護好農村公路。在全市組建16個鄉級管養站和5個農村公路縣道養護工區,配齊人員、裝備,責任落實到路段、落實到人,每月對所有管轄線路進行全面巡查,下達養護任務,每月15日召開養護工區負責人例會,講評日常養護情況,獎勤罰懶,有效提高了職工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探索實施“行業指導、社會參與”的養護機制,真正實現有路必養、養必到位,平穩有序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使農村公路養護逐步向規範化、專業化、機械化、市場化方向發展。

3、以維護路產路權爲抓手,管理好農村公路。大力開展農村公路路產保護工作和縣鄉公路路域環境整治工作,加大普法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愛路護路意識,營造出人人愛路護路的濃厚氛圍。加大公路巡查力度,使路政巡查工作常態化,嚴肅查處巡查過程中發現的涉路違規案件,加大農村公路灑水沖洗保潔頻次,並採用人工配合機械的方式加強揚塵防治力度,建立防治揚塵治理長效機制,減少道路揚塵影響。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始終緊繃“安全工作無小事”這根弦。全面管理好農村公路。

農村現狀農村現狀調查報告 篇五

一、生源降低。

例如:茶陵某所農村中學在2003年秋季入學的七年級只有六個班。在2004年秋季報到五個班。今秋入學減到四個班,人數上有很大下滑。不僅低年級生源滑坡,對於八年級、九年級學生也出現中途綴學或轉學的現象。

主要原因在於:

(1)計劃生育政策使農村人口降低,該年齡段的學生基數低。

(2)隨着農村打工熱的急劇加溫,許多家長考慮家庭生活經濟狀況由子女的將來定位,早早將子女推入打工熱潮或學藝行業中。

(3)農村因打工經濟的推動加速了發展的腳步,富裕的家庭越來越多, 許多家長帶上了子女上外地求學或送孩子上教學質量高級點的學校。

(4)因農村中學在近幾年會考成績不甚理想,重點中學升學率大幅降低,導致許多學生遷至交通便利的縣城中學。

二、經費緊張。

茶陵某些中學比較大的開支在於學校基建、日常辦公、教師獎勵補貼、學生生活常備。這兩年,這些學校常常資不抵債,虧空甚大。學校的基礎設施停滯不前,辦公費用拖欠現象嚴重,教師獎勵遲遲不能兌現且數額偏小,學生生活條件差。

主要原因在於:

(1)國家將在校學生的學雜費的標準定的很低,雖給學生家長減輕了不少負擔,但對於學校來說經費上主要收入也相應減少,教師工資由財政直髮,使得資金沒有到學校,資金流動也給學校的經營造成影響。

(2)生源的降低也大大的降低了學校的收入,學校承包給私人的幾家小賣部經營滑坡從而上交給學校的利潤也相應降低。

(3)校方的經營管理不善也是造成學校經費緊張的重要因素,據羣衆反映,校方的個別領導不以學校發展爲大計,坐待時日流逝,錯過許多發展機遇,碌碌無爲、自私保守,使得學校沒有往昔的'生機勃勃之景象。

三、教學質量滑坡。

還是以那所學校爲例,該所中學每年會考升高中率逐年下滑,03年有56%,04年只有47%,重點中學升學率人數04年度加上指標後只有6人,在每次與縣城中學的教學比賽中,該中學總是略顯下風。

原因分析:

(1)因學校各方面綜合因素,生源質量總體下滑,據查,04年向該鄉小考的前20名學生大部分去了縣城的中學,優考生生源不足。

(2)師資力量整體滑坡:因學校經營不景氣等學校因素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整體趨勢,許多學校的骨幹教師選擇另擇良巢,如今留下的老師或年高事繁或年小稚嫩,導致教學質量滑坡。

整體看來,該所中學的狀況是令人擔憂的。與學校的低迷不同的是,打工回來的家長們對子女的教育愈加重視,捨得花錢與精力。可見,這正是該中學重振旗鼓的大好機會,我們建議:

(1)重視七年級、八年級年級的基礎教育工作,這是全校教師的工作重點,集中集體智慧和人力物力打好九年級年級會考一役,尤其是九年級年級實驗班的工作更是重中之重,重點中學的升學人數與升學率將是決定學校是否回有轉機的一個重要參數。

(2)形成對學校生活、工作各方面經費的統一管理,科學規劃學校的發展大計,開發寬、大、細的學校商業,自主的掌控學校的生存與發展。

(3)給予教師更寬和和優厚的待遇條件,招凰引鳳,吸引優秀人才,加大從嚴的抓好教師工作評比,優獎劣批,整合師資,重振學風校風與教風。

(4)更好的定位自己,重視與當地經濟發展的作用與貢獻,發揮文化主導作用,推動當地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從而爲學校贏得良好的社會聲譽。

我們相信,只要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實事求是,開拓思維,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通過當地人民的努力,該中學一定會走出困境,迎接一個嶄新而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未來。

農村現狀農村現狀調查報告 篇六

按照縣第十期青幹班的計劃安排,xx鎮調研組一行五人通過走訪和座談等形式對xx鎮的農村工作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狀況報告如下:

一、xx鎮農村工作的基本狀況和特點

2019年xx鎮與B鄉、A鄉合併後,現有行政區域面積1396。44平方公里,全鎮總戶數9482戶,共有人口34600人,其中農業戶數6104戶,23880人。全鎮轄47個行政村,67個自然屯,18個鎮直單位,22個州縣直單位。全鎮有耕地面積6397公頃,鎮黨委轄65個黨支部,968名黨員(農村黨員731名)。全鎮共有致富能手和大戶339個。2019年全鎮社會總產值達16500萬元,其中農村經濟總收入到達1165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到達2900元,財政收入到達370萬元。

xx鎮在合併後,區域面積的增多,人口數量的增大,使整個農村工作呈現出一些新的態勢,經調查表此刻:

1、機構龐大,人員衆多,對村屯的指導力度加大,但也相應存在人浮於事的不足。

新組建的xx鎮政府共執行行政編制58名,現有在職人員55人,其中副鄉(局)級領導共有人,事業單位各站所共有人員107人。這些人員中行政編制工作人員是按照原鄉鎮合併的三定方案進行安排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只是將原先的各部門按照行業隸屬進行了合併,沒有進行機構改革。由於合併後,原本相同的工作由三套人馬來運作,必須程度上加強了力量,雖然所轄面積增加人口增加了,但是一些基礎工作由於已經完成,雖然對村屯、基層的指導上力量得到了增強,但是由於工作量有限造成了人浮於事的現象的存在,忙的人總是在忙,清閒的人總是清閒,有些人甚至無所事事。

2、經濟發展和村屯建設的互補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觀。

鄉鎮合併前,B鄉和A鄉在整體經濟上與xx鎮有必須的差距,但是在局部上卻各有長處,如:B鄉的養殖業已構成必須的規模,農民對養殖的認可程度遠遠超過其它兩個地區。A鄉的人蔘市場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對小沙河以至周圍地區的幅射效用已構成。xx鎮的小城鎮建設以及它獨特地理優勢,長期以來已構成了這個三角地區的經濟中心和物產品的集散地。這些在合併前都是較爲突出的特色。合併後,由於新一屆xx鎮黨委、政府及時調整視角,樹立全局觀念,通過對產業結構的調整,使三個地區的資源進行整合,既發揮各自的條處,調動其積極性,又注意從全局出發,優勢互補,強強聯合,使資源和優勢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更好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3、三大主導產業的定位,使整個穩步向農業大鎮的方向邁進。

xx鎮黨委、政府通過對全鎮整體形勢的分析,將xx鎮總體發展定位爲:以藥材、畜牧、特色經濟三大產業爲主,以加快小城鎮建設促進旅遊、商貿、土特產品加工爲輔的生態經濟強鎮。號召全鎮人員圍繞一個目標、突出一條主線,促進兩個轉變,實現六個突破,加快一個進程。這樣的定位及發展思路,我們認爲是完全貼合實際狀況的。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雖然具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和產業興鎮的氛圍,但由於造紙廠及一些企業的陸續下馬和破產,導致xx鎮的財政稅收完全依靠於農業。如何在農業上大做文章,通過農業增效來實現農民增收,經濟發展,這就應是作爲鄉鎮當家人思考的事情,雖然我們此刻是需要跨越式發展,但是這種發展並不是要我們本末倒置,完全拋開農業的基礎地位,一味地去空喊口號,空談跨越,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xx鎮把自我定位於一個生態經濟強鎮,是貼合農業鄉鎮的狀況的,作爲一個糧食的主產區,土地資源豐富,土地質量高,農民對於在土地上耕作有着無比的親切感,對於他們來說與其去颳風式的種這種那,不如踏踏實實的種糧食這樣安全放心。

4、實現六個突破爲鎮域經濟的增長找準了切入點。

藥材業的突破,是實現農民增收落腳點之一。xx鎮在藥材業的突破上用建設藥材大縣的理念來謀劃全鎮的中藥材發展,通過依靠科技提高產品的質量,依靠大戶拉動構成羣體規模。他們注意到大戶的典型帶頭作用是發展整個藥材業的關鍵,今年上半年共爲大戶協商資金達430餘萬元。這方面xx鎮從技術革新着手,發揮科技能人李洪洲的力量在全鎮推廣人蔘重茬技術,解決人蔘種植業發展資源不足的問題。另外,由於xx鎮附近沒有工業污染源,土壤質量高,生態環境優良,適於種植道地藥材,因此把發展藥材業作爲調整產業結構的一個方面,在穩步發展糧食作物生產的同時,通過附加值高的藥材業的突破能夠爲經濟增長奠定基礎。

畜牧業的突破是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落腳點之二。xx鎮現有牛24645頭,50頭以上的大戶有8個;豬16942頭,50頭以上的大戶有34戶;鹿969頭,大戶發展5個;蜂5285箱,大戶有22戶。由此可見,xx鎮畜牧業的基礎有必須的基礎。今年以來,xx鎮黨委政府把畜牧業作爲支柱產業來發展,一是加快牧業小區建設步伐,計劃興建一個投資100萬元,養牛300頭的規範化、科學化的牧業小區。培育三道村的暖棚養豬產業,引導他們建立養豬協會,實行科學養豬,規模養豬,變一家一戶的單獨養殖爲全村一個品種,不一樣梯次出欄的整村化養殖,盡最大努力提高農民養豬的效益。二是抓好模式戶、標準戶和專業戶的培育工作。通過各方面的扶持,一些大戶的示範標準得到了提高,鄰里效應開始產生。如:王連紅有養牛已到達300多頭,出欄270頭;鄭兆梅養豬到達300多頭,出欄240頭,帶動周圍9戶人家進行生豬養殖。王德清的養鹿已發展到110多頭,今年共接待參觀達600多人次。正是由於這些標準戶和模式戶的帶動和影響下,xx鎮的畜牧業才爲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爲今後的突破帶給的保障。

“一村一品”建設的突破是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切入點。在xx鎮的調查中,我們對“一村一品”的建設頗爲讚賞。在現代農業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是站穩腳跟,就得在規模上、科技含量上到達必須的層次,這既利於政府的管理和服務,也利於對其進行科學的跟蹤指導,一家一戶的單兵作戰在現代農業中是構成不了氣候的。另一方面,由於不一樣的地理環境和人們的認可程度不一樣,搞全面的統一也是不可行的。如何處理這二者的對立統一關係,xx鎮黨委政府在這方面就堅持了一個宜農則農、宜漁則漁、宜林則林、宜牧則牧的原則,有針對性的發展特色農業,一個村屯或幾個條件相似的村屯發展一個適合本村(本地區)的品種,即“一村一品”。這個作法十分貼合當前我縣農村的形勢,更貼合“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即不搞“大一統”,又避免單而薄的處境,提高了農民的市場競爭力。此刻“一村一品”的建設已初見成效,其中:“土豆村”有三道白河村和木條村,面積到達300公頃;“瓜果村”有勝利、楊木和德化村三個,種植面積到達120公頃;“蔬菜村”有四合、屯、東風村等三個,種植到達80公頃;“葵花村”有山後和東南村二個,種植面積到達200公頃。“養豬村”有三道村,養殖生豬到達3000頭;另外,如“蘇子村”、“白瓜籽村”、“細辛村”等也都相應地到達了必須的規模,構成了必須的品牌。這些“一村一品”的建設,經過預測計劃收入4950萬元,人均收入900元,同比增長9。8%,可見只有農業構成必須的規模,農業的增效纔能有大幅度的提高,農民纔有抵禦自然災害,抗擊疾病的潛力,否則只依靠一個單一的糧食作物,一旦遇上災年,攤上疾病就會很容易返貧,給自我和親人以及社會帶來負擔。

股份制農業和勞務輸出工作的突破是實現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的結合點。xx鎮黨委、政府通過搞活經營機制,放開經營主體,鎮機關幹部直接與農戶聯繫,發展股份制農業,機關幹部共出資354萬元,投入到藥材業、畜牧業、林業和第三產業上來,爲這些產業的發展注入的資金,使農民一些想幹沒錢的事業得以實現,而且由於機關幹部的出資,也相應地增加了機關幹部對農業關注程度,對產業發展的前景預測和中期監控以及後期的銷售和管理都有很大的好處,構成了幹部與農民經濟利益一體化的格局,提高了農民增收致富的潛力。勞務輸出工作方面,如何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xx鎮黨委政府也有了很好的嘗試。針對鎮裏土地相對集中,一些種、養、加工業的大戶需要一些季節性用戶的現狀,引導農民成立勞務市場,鼓勵一些土地不多的農戶靠爲大戶打工的形式來增加收入,這樣既促進了一些大戶的發展,又相應地爲小戶、散戶創造了收入,使鎮內資金的流轉合理化。

培育市場功能,增強經濟調節潛力是發展經濟的一個着力點。xx鎮原爲老縣城,是這一帶經濟中心,對平衡三地之間的經濟發展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xx鎮黨委政府從興辦“萬人大集”着手,打造在整個鄉鎮經濟中心的地位。引建和擴大建中心市場,整治市場流通環境,使其成爲了區域性的農副土特產品集散地,使xx地區的人流、物流和資金流得到了良性循環。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調查,我們感到xx鎮在發展農業大鎮上的確下了很大的功夫,農業發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一些方面還存在的一些差距,主要有:

1、產品不優,沒有品牌。在“一村一品”建設中,許多項目還只是追求面積的數量,而沒有注重質量的提高,也忽視了品牌效應,有時還存在效仿和低水平的重複等現象。

2、科技含量不夠,產品的附加值不高。農作物、產品及其它輕工產品多是停留在初級生產、加工與原材料生產水平上,科技含量少,附加值不高。

3、沒有帶動經濟發展的龍頭企業。xx鎮在實行“三大主導產業”,定位於農業大鎮,但是農業產品本身就是初級產品,產品加工性強,xx鎮到此刻爲止還沒有一個能帶農業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各產業之間的有機結合還沒有構成。如糧食的流通還僅僅停留在農村經紀人的自發性的流通環節,沒有在鎮辦構成高附加值的產品,農業所獲的效益不大。

4、缺少高稅收的工商企業。今年以來,由於農業稅和特產稅(除菸葉外)的全面免徵,使xx鎮的財政收入銳減,這使這個靠農業吃飯的鄉鎮,此刻吃飯成了問題,如果能充分挖掘資源,引進一兩個高利稅的企業,一方面鎮財政收入有了保障,另一方應對於勞動力的轉移也有了途徑。

三、幾點推薦

通過幾天來在xx鎮的調查,我們發現xx鎮在做大作強農業大鎮的工作上還在很大的潛力可挖,如果一如既往地貫徹好此刻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農業大鎮的`前景必須會實現的。那裏根據我們的調查提幾點推薦:

1、發揮產糧大鎮的優勢,嚴格落實農村政策,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xx鎮地大物豐,糧食產量在全縣位居前列,如何調動農民的積極性,關鍵是在落實黨的農村政策上來。

一是狠抓政策宣傳。要進一步組織人員進村入戶,宣傳兩個“一號文件”,通過大張旗鼓宣傳政策。使黨的惠農政策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二是狠抓政策落實。做農業稅的免徵和糧食直補款的發放工作,嚴格兌現程序,嚴格陽光操作。

三是規範涉農收費,防止負擔反彈。堅持把規範涉農收費鞏固稅改成果、推進配套改革的重大舉措來抓,從源頭上控制涉農收費反彈。

由於糧食價格的上調,及中央優惠的糧食政策,成爲一個糧食大鎮也是發展出路,在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的同時,通過土地流轉等形式把土地向大戶集中,探索新的農村全作方式,把一部分農民變成勞務型農民,使掌握新型農業技術和頭腦靈活的農民作爲糧食種植業的領頭人。在相同的土地是創造最大的效益。

2、深化產業結構調整,發展農業板塊經濟。

據調查此刻xx鎮農村經濟的現狀是大而全,品種多,規模相對來講還是小。許多“一村一品”的項目的建立還是靠村屯支部或一兩個帶頭的影響下構成的,有的也許一兩年內取得了短期效益,但是不能作爲一個產業來發展,這當中政府應發揮管理的職能,組織專家對整個鄉鎮的土壤、氣候、礦產等資源進行規範,必要性打破村屯的界限,因地制宜,因時而宜,發現板塊經濟,既要注重糧經結構比例,又要注重當地實際狀況,既要注重穩產高產,又要注重經濟效益的平衡。

3、充分挖掘鎮內資源,盤活鎮內資金,培育新的投資主體。

當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來後,他們的眼光不是放在效益農業上,而是大部分錢投在房地產、餐飲、零售和娛樂業上,直接在農業的投資規模小,而且投資的人羣相對較少,這一方面是由於這部分人在剛脫離土地時,對土地的一種解脫感和認爲自我以前吃苦太多,此刻就應享受的滿足感,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當前農村投資主體的單一,許多有錢農戶不明白該把錢投向何處,由於意識和眼光的侷限性,他們只能在別人已有的例子上尋求答案,這就造成了商店建了一家又一家,批發的零售的;住宅樓蓋了一幢又一幢,地暖的樓中樓的;網吧開了一個又一個,純平的液晶的;人們只是在別人的成功中去尋求思路,而沒有去創新,去創造一個獨有的市場競爭力強的產業來發展。因此,作爲黨委、政府應當去培育新的投資主體,把老百姓手中的錢流通起來,引導農民向小型企業(如加工業)進行投資,多建設一些前店後廠式的中小型企業。加工業的建設上不妨在打造xx品牌上下功夫,如xx鎮的“幹豆腐”口感好,質量優,被許多老安圖人所認可,就應把這個品牌打出去,要把質量再提高一個層次使其綠色化,無公害化,用公司+農戶的方式,與農民簽訂大豆的訂單,與企業簽訂銷售的訂單,用市場化的方式來運作這個品牌的發展。多開發一些新的品種,把幹豆腐的形式多樣化,包裝藝術化,努力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科技含量,相信這也是一個陽光產業。

4、抓住“東邊道”建設的有利時機,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建設利稅大戶,爲財政收入的增長注入活力。

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資源豐富,加之“東邊道”鐵路的修建更是給帶來了無比的發展機遇,應當審時度勢,應當借這個機會把優勢展現出來,儘可能地引進一些大公司到來安家落戶。政府多營造企業發展環境,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政務公開,減少審批環節,簡化辦事手續。加強信用環境和人文環境建設,既要注重招商,又要注重留商、親商,這樣才能爲稅改後的政府的財政收入的保障上開闢財源。

5、增強憂患意識,加快農業行業協會建設。

行業協會建設能夠說我們此刻還沒有一個成型的行業協會,有的雖然制度健全了,但是執行起來的隨意性,參加人員的無組織性,使行業協會在農村發展中的作用不大。因此政府要引導農民建立規範的行業協會,並且依靠這些組織爲農民和農產品加工企業帶給產銷信息服務,避免企業無序競爭,互相壓價,互相內耗。以往的農民產業化過程中,加工業或營銷業沒有與農戶結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一部分加工企業儘管與農戶簽訂了合同,下了訂單,但也很不規範,受經濟利益驅動,市場價格高時,農戶就把空氣農產品賣到市場;市場價格低時,下單企業壓價收購或廢棄合同。企業與農戶之間缺乏一種緊密、相互制約的合作關係,此刻應當先由政府工作人員擔任行業協會主要領導職務,逐步由行業業內人士擔任主要領導職務,兩到三年內政府工作人員逐步退出各類行業協會,由協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另外,鼓勵引導龍頭企業牽頭組建產、加、銷一體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揮龍頭企業的溶化加工、開拓市場的作用。通過以上辦法逐步在xx鎮構成一個行業協會發展促進農村發展的優良機制。

農村現狀農村現狀調查報告 篇七

一、東海村基本概況

1、基本狀況

東海村地處附海中偏東南部,是附海鎮中心村,20xx年韓家路、太陽地兩個自然村合併而成。全村區域面積5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2830畝。全村總戶數1831戶,戶籍人口4431人,暫住人口7530人下設47個村民小組。20xx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到達6億元(不包括規模以上企業),農業總收入到達23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到達18400元。

2、基層組織建設

東海村共有黨員112人,根據地域片區及居住人口劃分爲七個片區支部,由村兩委成員擔任片區支部書記,設立黨員中心戶,作爲片區支部活動發起人及活動點,定期組織開展民主生活會、志願活動等,加強黨性學習,提高黨員服務意識,及時反映基層黨員及羣衆訴求。在20xx年全民參與“五水共治”集中整治行動中,東海村按照片區開展活動,黨員積極參與,帶動羣衆,提升了村河道環境。同時設立了黨員愛心互助基金,共募集到捐款51100元,捐助困難黨員及表彰村道德模範。

村三套班子幹部堅持與時俱進,採取多項措施,以改革創新精神研究新狀況、解決新問題、進行新探索、總結新經驗,全面、深入、紮實、持久地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不斷提高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水平,加快基層組織建設步伐,努力爲實現“加快發展,富民興村”的目標帶給堅強的組織保證。

一是完善了村級組織辦公活動場所建設。在新建辦公樓中設置了便民服務站、遠教站點、農家書屋、三北講堂等場所,方便羣衆辦事和活動。

二是健全村幹部管理機制。在村幹部的管理上,進一步規範了黨員培養制度、坐班督查、幹部包隊等制度,使村組幹部的管理進一步制度化、科學化、規範化。

3、新農村建設

近年來,在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東海村兩委以黨的人大會議精神爲指導,努力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個性是新農村建設以來,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積極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農村發展,以村容村貌和的集中整治爲突破口,切實我村生產生活條件,帶領廣大羣衆發家致富,使我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同時東海村十分重視精神禮貌建設,結合禮貌村建立、文化禮堂建設、禮貌家庭評比等活動,經常開展禮貌衛生建立活動、環境整治、綠化美化建設,利用村級各種會議開展法律法規社會道德教育,弘揚新人新事,開展各類文藝活動,尤其是文化禮堂建設成功後,舉行了各類培訓講座、大型文藝活動等,豐富羣衆日常生活,改善了村裏的精神文化面貌。結合建立安全示範村,開展讓平安走進千家萬戶活動,我村近年來無重大事故,社會風氣進一步好轉,民兵工作、徵兵工作、婦女工作都較好地完成。

4、信訪工作成效

加強農村信訪穩定工作,是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環節。村兩委一向對本村的信訪穩定工作給予高度的重視。東海村由於歷史遺留問題較多,造成部分羣衆上訪現象,村班子成員經過仔細排查覈對,採取針對性措施,逐步解決各上訪戶的合理訴求,對不合理的重複上訪狀況進行勸導,信訪工作成效顯現。

全村綜合治理工作也穩步開展。村兩委幹部本着公平、公正、客觀的原則,經常深入組戶,積極幫忙廣大羣衆消除糾紛,化解矛盾,及時發現不穩定因素,從根本上消滅一切可能引起上訪的不良因素,實現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確保村子和諧穩定。

二、農村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方面,東海村20xx年農民人均收入18400元。經過調查,全村共有耕地2830畝。除了部分農產品農戶自產自銷外,全村農業主要以種植絲瓜絡及花木爲主,絲瓜絡有種植簡單、種植週期短、資金回本快等優點,對農民收入有幫忙。但絲瓜絡對環境有必須程度的破壞,造成河道污染,20XX年以來通過引導農戶轉種其它作物、補貼拆除絲瓜棚農戶等方式拆除了部分污染嚴重的種植區域,調整農業產業格局。花木種植已經構成了較完整的體系和規模,經濟效益較高。

第二產業方面,東海村以家庭工坊爲主,主要生產飲水機、取暖器等小家電,20xx年全村工業總產值到達5億元(不包括規模以上企業),是東海村的。主要經濟增長方式。自經濟危機以來,受到經濟發展不景氣的衝擊,訂單減少,小作坊遭遇倒閉潮,通過企業調整和生產方式轉型,東海村的工業發展正在走出陣痛期。

從我村的整體經濟收入和來源看,農業經濟發展渠道單一,小農分散型經濟佔比較大,與現代農業發展格局有很大差距;工業產業發展缺乏方向性;村羣衆經濟發展缺乏動力,發展不足,需要大力發展村羣衆經濟。

三、我的幾點看法

針對目前東海村的總體狀況,我認爲在以後一段時光從以下幾方面去工作:

(一)充分發揮年輕幹部作用,加快乾部年輕化進程。經過20xx年換屆工作,村兩委補充了多名有幹勁、活力足的年輕幹部,構成了以老幹部領導、年輕幹部爲主力的更加具有時代性、戰略性的幹部隊伍。我認爲接下來需要更加充分地發揮年輕幹部的優勢,讓年輕幹部逐漸挑大樑、做實事,使年輕幹部成爲東海村發展的主要動力,緊跟時代潮流,爲建設新農村而努力。

(二)定期集中召開村民代表和黨員代表會議,認真聽取廣大黨員羣衆的推薦和意見;定期集中召開全村村民代表和黨員代表會議,認真聽取廣大黨員羣衆對本村建設發展的推薦,讓廣大羣衆積極參與本村的建設與發展。集思廣益,不斷提高黨員羣衆參與本村建設發展的自覺性、積極性,切實轉變廣大羣衆原有落後的思想觀念。

(三)依託中心村優勢,大力發展村羣衆經濟。經濟發展了,村裏才能給老百姓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才能爲老百姓帶給更好的社會福利。東海村作爲中心村,擁有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的優勢,要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加大村羣衆資產開發力度,增加村羣衆收入,爲老百姓謀福利。

這是我到村任職以來,通過與村幹部的交流,對村民的走訪,及自我日常工作時的所聞所見,所掌握的一些狀況,完成的調研。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立足全村經濟發展的全局,進一步深入羣衆當中,從廣大村民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急羣衆之所急,辦羣衆之所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爲建設和諧、進步、發展的新的東海村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目前,在上級黨委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在東海村幹部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三委正在努力探索一條適合本村實際狀況的的發展道路。作爲東海村的大學生村幹部,今後,我將繼續紮根農村,爲村建設發展建言獻策,爭當“學習型、勤政型、創業型、滿意型”大學生村幹部,努力作好國家政策法規的宣傳員、村情民意的調查員、羣衆事務的服務員和遠程教育的操作員,與東海村的幹部羣衆一起,掀開完美明天的新篇章。

農村現狀農村現狀調查報告 篇八

20xx年3月17日,有幸參加了納雍縣政協組織的提案辦前溝通會,我作爲提案人提出的《關於加強納雍縣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後續管理的提案》在會上水利局的負責人作了相關的答服,20xx年納雍縣人民政府下發了《納雍縣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納雍縣農村飲水安全管護法的通知》(該文件附後);但作爲我在實際的調研中發現納雍縣目前農村安全飲水存在很多因管理造成的問題;在此將問題歸納如下,不當之處,請指正。

(一)納雍縣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後續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統籌規劃問題,沒有合理整合水資源

1、水源點沒有通過政府進行合理的規劃進行保護,造成水資源嚴重浪費;由於工農業生產和城鄉生活污水隨意排放,地表水和淺層地下水均呈污染加重的趨勢,劃定水源區域的保護工作顯得尤爲重要。有些羣衆將水源作爲自己的私有財產一樣據爲己有,造成一些工程因爲水源協調而無法實施。

2、在工程安排上因水利局對下面鄉鎮實際情況不瞭解,僅憑鄉鎮的一紙報告安排項目,造成一部分工程缺乏實際的可行性,造成部分工程重複投資。

(二)運行管理方面的問題

1管理機構

水利部門興建的飲水工程建成之後沒有任何機構和部門管理。因水利局只管建。建成後的水廠和管道等附屬設施由村委會來管,村委會是隻管有水吃就行,沒水吃就去向政府反應,不存在什麼管理機構和組織。有的鄉鎮成立了管水委員會,但形同虛設,根本沒有發揮作用。

2管理人員

飲水工程運行管理人員不固定,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供水系統的常識都不懂,對供水工程管理人員缺少正規的培訓。

3管理體制

飲水工程供水不按成本收取水費,更不存在提取折舊費和大修費用,大鍋飯式的管理。有水就用,壞了就停用。管理人員沒有責任感,管好管壞不與管理人員的利益掛鉤。導致工程管理不善,使用不久就報廢。

一是建管體制問題。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建設管理的是縣水利局,而項目實施的責任主體應是鄉鎮,大量的協調工作必須由鄉鎮解決,但仍然有部分鄉鎮存在“千言萬語爭項目,上推下卸建項目”的現象,由於具體管理不夠到位,直接影響了工程建設進程;

二是配套資金問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資金中國家和省級補助佔80%,還有20%資金來自於地方配套和農戶自籌,由於縣鄉兩級財力有限,難以配套,完全取決於向農戶收取,而有部分農戶雖然飲水願望迫切,但不願籌資以及吃水不交錢的現象時有發生,導致部分供水工程入戶率低,難以發揮工程效益最大化;

三是供水成本問題。另外由於宣傳不到位,農村居民吃商品水的觀念普遍沒有形成,致使水費收繳困難,這樣導致水廠管理費用嚴重不足,我縣有相當數量的農村安全飲水工程不能足額提取折舊費和大修費,導致水利工程後期難以良性運行;

四是運行管理問題。許多已建成的農村供水工程缺乏良性經營運行機制,責任管理主體缺位,一方面是集體大包大攬,管理不細,另一方面是簡單的`甩手承包,工程產權不清,市場運作責任不明,資產監管失控,加上規章制度不健全,承包人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混亂,直接影響工程的正常營運和效益的發揮;

(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的建議及對策

一是要提高對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的認識。各級黨委政府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解決好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的重要性、緊迫性,把它作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任務來抓;

二是要切實加強對農村飲用水安全建設工作的領導。建議各級政府成立農村飲用水安全建設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協調農村飲用水安全建設工作。要把農村飲用水安全建設作爲各級政府“三農”工作的重要內容,列入各級政府政績考覈項目;

三是要工程建設管理體制。建議多方協調,統一管理農村和城鎮飲用水建設工作,全面整合水利資源,推行城鄉供水一體化;四是要廣泛開展農村飲用水安全科普知識宣傳教育。通過宣傳教育,一方面要增強農民羣衆的水資源保護意識、環保意識和水商品意識,另一方面要切實提高農民羣衆的飲用水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疾病傳播。

(四)關於農村飲水工程建設資金籌措的建議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作爲社會公益性事業,建議各級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引導建立多元化投資機制。

一是繼續爭取國家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專項資金和省級配套資金;

二是建議市縣按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要求,將農村飲水安全項目資金列入年度財政預算計劃,安排專項資金用於工程建設,

三是按照農村公益性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辦法,積極引導受益農民籌資投勞參與工程建設;四是通過政府出臺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社會民間資金投入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立起完善的多元化投入體系。

(五)關於政策扶持的建議

建議加大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政策扶持力度,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用地應作爲公益性項目建設用地,給予優先安排;農村供水工程用電應該按照農業用電的價格給予優惠;對農村供水工程不收取水資源費、污水處理費等;對農村供水工程實行稅費減免,在認真進行成本測算的基礎上,制定有關稅費標準和減免幅度,免收水資源費及質檢測費等,以此保證農村水廠能夠實現良性運行。

(六)關於行業管理建議

1要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建立統一的行業管理部門,明確水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統一管理農村供水工作,制定供水工程管理的政策、辦法。建議自上而下成立農村飲水工程管理機構,並明確管理權限,加強對飲水安全工程的指導和監督,從而達到加強和規範農村供水工程的行業管理的目的,從根本上杜絕建管脫節、重建輕管的現象。

2建立起定期對水源水質、制水水質、配水水質等的檢測制度,保證工程受益範圍內生活飲用水達到國家相關標準及要求。

3建立科學的水價政策和水費徵收體系。合理制定工程水價和足額收取水費是確保工程發揮效益、良性運行最有力的經濟手段。所有工程都要實行有償供水、計量收費,獨立經營、自負盈虧。水價要經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審覈,報縣級物價部門批准執行。供水單位要科學佈設用水計量的總水錶、供水點水錶和入戶水錶,以表計量。要根據實際情況覈定最高用水量,超過最高用水量的部分可以加價收費。水費收入要設專戶管理,主要用於供水工程的管理、維修、更新、改造、集體福利基金等項開支。積極推行“水價、水量、水費”三公開,努力提高水費實收率。

(七)關於工程運行管理對策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要以保障農村居民生活和生產用水爲目標,以提供優質的供水服務爲宗旨,按照市場經濟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與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達到工程良性運行。

明晰產權關係,落實經營主體,是工程管理的核心問題。採取專業管理與用水戶參與式管理相結合的體制。根據工程類型和規模,按照三個有利於的原則:即有利於羣衆使用,有利於工程發揮效益,有利於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明晰工程產權,確定管理模式。一是對集中供水工程,組建專業供水管理組織。對以國家投資爲主,規模較大的農村供水工程,主體工程所有權屬國家所有,由水行政主管部門行使

農村現狀農村現狀調查報告 篇九

一、調查概況

1、1調查背景:

水污染一直是農村環境污染中的重頭之重。在十二五規劃中關於新農村建設的相關內容章節——“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之第四部分也提到:“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農村河道綜合整治和水綜合污染治理”。由此可見,農村水污染的防治對加快“三農”問題的解決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徐州當地的農村大多是處在轉型階段,存在許多值得關注的問題,其中尤其是水環境的保護。

1、2調查目的和意義

一、瞭解徐州市農村水污染現狀以及影像徐州市農村水污染的主要影響因素,同時探索解決農村水環境污染的對策。

a、根據徐州的地域特點了解當地農業本身、周邊的企業、農村基礎實施建設情況對當地水污染情況的影像和所佔的比重情況。

b、瞭解現在徐州基層民衆對環境危害的源頭和危害程度的認識情況,爲今後可能的宣教提供參考和憑證。

c、根據調查結果積極的思考該因地制宜的農村水污染合理的處理方式,結合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城鄉總體規劃情況,以及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的去向等探索適合徐州農村的水污染方式。

二、聯繫當地村委會了解現在基層幹部對當前農村水污染的看法和落實到基層的相關政策,並根據此次調查的結果向市環保局的想過意見和看法。

三、以我們爲橋樑使更多的大學生、青年走出校園成爲一名環保志願者,參與到環保公益實踐中去,形成積極校園公益志願服務氛圍。

1、3成員組成

組長:何文元

組員:李偉朝、李瀅(以上三位爲大學生世紀環保組織成員)

志願者:周婉芝(環境與測繪學院)、班鵬程(礦業學院)、謝潤樺(環境與測繪學院)、杭鷫鸘(文法學院)

1、4日程安排

3月10日之前,收集相關材料,嘗試與被調查地點的村委會進行聯繫,安排和分配各組員的額任務;

3月10日(星期六)進行第一次調查,目的地:徐州市賈汪區大吳鎮湖裏村;

3月18日(星期日)進行第二次調查,目的地:徐州市銅山縣棠張鎮棠張村;

3月19日至3月23日收集、整理調查材料。

1、5項目活動過程

1、5、1、調查概況

A、第一次調查:

一、調查時間:20XX年3月10日

二、調查地點:徐州市賈汪區大吳鎮湖裏村(舊區)

三、調查對象:湖裏村老區村民

四、調查方法:採訪(問答式)、問卷調查

五、調查人: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大學生世紀環保組織工作人員以及志願者(名單:何文元、李偉朝、周婉芝、班鵬程)

B、第二次調查:

一、調查時間:20XX年3月18日

二、調查地點:XX市銅山縣棠張鎮棠張村

三、調查對象:棠張村村民

四、調查方法:問卷調查、採訪(交談的形式)

五、調查人: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大學生世紀環保組織工作人員以及志願者(名單:何文元、李偉朝、李瀅、杭鷫鸘)

1、5、2調查過程

一、到達目的地(湖裏村)後,我們向當地村民介紹我們的身份與來意;

二、進入村莊,向村民打聽、瞭解該村在的大體情況,例如:附近是否有河流、工廠以及其他可能存在污染問題的因素;

三、實地觀察瞭解當地水環境質量情況,留心當地水域的水體質量以及村民對於生活污水的處理情況;走進村民家中,向村民瞭解更爲詳細的情況,詢問當地農業生產過程中農藥化肥的使用情況。同時,向村民做問卷調查。

四、對當地農田、水域、鄉鎮企業等可能存在污染問題的地方進行調查瞭解。

五、收集當地村民對水資源現狀的意見與看法。

六、向當地村民宣傳環保保護的相關知識。

二、水資源現狀與問題分析

2、一、關於湖裏村的調查

2、1、1有關水資源的基本情況

(1)、目前湖裏村內共有大小河塘30個,面積共12萬平方米,各河塘互不相通,主要功能爲農業灌溉、水產養殖和日常生活。村莊北面有不老河,南鄰大運河。該村處在旗山煤礦的塌陷區,已經進行了部分搬遷。

(2)、村子(舊區)裏沒有垃圾集中處理的地方,村民習慣性的將生活垃圾堆積在周圍池塘或者溝渠了,污染嚴重。

(3)、村莊農田基本上使用不老河以及大運河裏的水灌溉莊稼(使用不老河居多,由於距離近)。

(4)、村民平時生活習慣將生活污水隨意潑灑,任其到處流淌。

2、1、2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垃圾集中處理機制,已經形成“垃圾圍村”的嚴重後果。

(2)、村民的生活習慣存在較大問題:

a、習慣將生活垃圾傾倒在水域,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

b、缺乏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機制,普遍存在“隨意潑灑”的現象;

(3)、工業污染嚴重

a、不老河上游有建平造紙廠等重污染企業,而且,這些企業存在直排、偷排的現象;

b、旗山礦的一些污水流進農田間的溝渠,影響當地種植業,危害村民的健康;

c、村莊周圍村莊許多工廠,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2、1、3污染造成的影響

(1)、使用不老河裏的水養魚,不僅使魚的質量下降,而且,出現大片地死亡,漁民損失慘重。

(2)、使用被污染了的溝渠以及河道里的。水灌溉秧苗,秧苗出現怪異死亡。

(3)、污染情況比較嚴重,村民對此反響比較大,不利於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二、關於棠張村的調查

2、2、1有關水資源的基本情況

(1)、村莊住宅集中,人均耕地面積比較少;經過村莊有一條河流——琅溪河。

(2)、村內下水系統完備,基本可以覆蓋整個村莊。

(3)、該地發展生態農業,農業集約化生產;村內分佈有養豬場、蔬菜大棚、果園以及其它一些工廠。

2、2、2存在的主要問題

(1)、下水系統存在較大欠缺

a、“下水道”的溝渠淺而窄,許多地方沒有蓋板,

b、部分地方水流不暢,污水淤積,惡臭難聞。

(2)、琅溪河的水實際上成爲村鎮的下水道總彙集處,污染比較嚴重。

(3)、政府對一些企業監管不力,許多工廠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問題。

2、2、3污染造成的影響

(1)、環境情況並不是十分良好,對當地的形象造成一定影響,也不利於當地的招商引資。同時也制約着當地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

(2)、一些污染危害着當地的生態農業的安全。

(3)、環境問題制約着當地的發展。

2、三、綜合得出結論

1、村民都希望能夠居住在良好的環境之中,積極支持環保工作;同時也堅決反對那些隨意破壞環境、製造污染的行爲。

2、村民的一些生活習慣存在問題,例如:隨意丟棄垃圾,將垃圾堆積在河流、池塘等水域,隨意潑灑生活污水······

3、當地政府積極引導的措施還不夠。

4、對當地的污染企業採取放容甚至是庇護的政策。

5、農村的基礎設施還不健全,還沒有完善的垃圾集中處理機制以及生活污水集中處理機制。

6、村民的維權意識淡薄,對一些污染破壞行爲未能採取積極有效的抵制措施。

3、建議

3、一、村民意見

根據調查問卷以及村民口頭描述,總結出以下幾點意見:

A、湖裏村

1、對建平造紙廠採取必要的管制手段,強制地制止其直排、偷排行爲。

2、上層領導能夠下基層瞭解實際情況,爲老百姓解決難題。

3、政府部門能夠積極治理污染,保障村民的生存和財產安全。

B、棠張村

1、環保局應當加強巡查,及時治理。能夠有效地治理琅溪河的污染。

2、保障飲用水安全。

3、二、對相關部門的建議

1、對村民加強相關的環保宣傳,積極引導村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和完善農村垃圾集中處理機制,採取一定措施,管理生活污水。

(1)、在村莊道路兩旁設立垃圾筒(池),積極引導村民將垃圾集中處理;

(2)、可以嘗試和引進污水處理循環利用系統,有效地治理農村生活污水問題;或者建設和完善農村住宅下水道系統,有效地減少污水亂潑的現象;

三、採取相應措施,治理當地水域的污染。建設優美的鄉村環境;

四、環保部門專門對村民設立信息公開機制,有效地引導村民瞭解環境有關知識,增強村民環保的意識,以及環保公益維權的意識;

五、政府部門積極聽取基層百姓的意見,鼓勵村民正確地發表意見;

六、相關部門對污染企業採取有效的措施,加大監管。

四、總結

一、如今,農村污染已經不得不治理的地步了,“再不治理就晚了”、“再不治理就完了”!

二、水資源是農村生產生活的根本,我們必須採取有效措施保護水資源的安全。

三、如今,農村的水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僅包括工業污染,還包括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諸多污染以及生活污染。

四、維護農村水污染安全,不是我們幾個志願者就可以完成的,更不是做幾次調查就可以搞定的,需要更多地人蔘與,採取更多、更有效地手段堅持不懈地做這項工作。我們通過此次調查,能夠讓更多的人關注農村水污染。共同解決農村水污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