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魚的調研報告參考多篇

魚的調研報告參考多篇

魚的調研報告範文篇1

農民工文化需求調研報告

文化需求是社會人的一般需求。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當新生代農民工物質需求逐步得到滿足時,其他方面的需求就會被激發出來,文化需求顯得相當突出。

新生代農民工文化需求現狀分析

1.新生代農民工對文化娛樂生活的需求。文化作爲一種符號傳遞着新生代農民工的精神狀態。新生代農民工已經由生存理性轉變到社會理性,物質已經不再是他們唯一的需求,他們的文化精神需求同樣迫切。但是由於經濟原因,農民文化消費能力不強;另外,包括政府部門在內的社會各界,對新生代農民工的文化需求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和關注,把農民工的需求排斥在外,其文化娛樂生活極其單調。

調查顯示,新生代農民工休閒娛樂方式主要停留在睡覺、聽廣播等較爲原始、低級的娛樂方式上。即使有的農民工開始接觸網絡等較現代化的娛樂方式,他們也大多把網絡作爲打發時間的工具(聊天、看電影等),而沒有有意識地利用網絡在信息傳遞、文化提升、人際交往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新生代農民工相對單調的文化生活致使他們在價值觀上也呈現出保守、落後的特徵,大大不利於其市民化進程。

2.新生代農民工對專業技能的需求。學好一門過硬的技術是大部分新生代農民工最強烈的願望。新生代農民工的文化水平比傳統農民工雖然有了顯著提高,但因爲沒有一技之長,他們即使有心擺脫出賣苦力的低級打工狀態,也普遍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

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第一個“坎”,就是求職過程中的技術門檻,他們普遍陷入一種“技術困境”。另一方面隨着產業的升級,城市現在緊缺技術工人,但求職農民工80%沒有任何技能,遠遠滿足不了市場要求。 雖然新生代農民工已經有了初步的學習意識,但由於學習成本較高以及收益的不穩定性,對於學什麼、怎麼學,卻還存在着很多迷惘和認識上的誤區。

3.新生代農民工對科學文化知識的需求。雖然新生代農民工文化水平較傳統農民工文化水平有顯著提高,但是其平均受教育年限卻遠遠低於城市從業人員,這種差距與農村城市化的進程不相適應。新生代農民工要想真正融入城市,就要不斷學習,接受新知識、新技能,從根本上適應農民到市民角色的轉變。

隨着新生代農民工維權意識的逐漸增強和自我意識的覺醒,他們要想順利地爭取自己的權利,必須有相應的法律知識和文化知識與之相匹配,他們的實踐需要決定了他們對文化知識的渴求。另外,許多農民工在城市遭受到了缺乏科學文化知識帶來的困惑和失望,有些把希望寄託在了下一代身上,希望子女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新生代農民工文化需求原因分析

1.新生代農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學習慾望強烈。新生代農民工與上一代農民工相比,文化水平都比較高,基本上是國中以上,還有一部分是高中生,甚至有些接受過中專或高技類課程培訓,知識面、信息來源比較廣。

同時在工作過程中,新生代農民工的學習熱情較高,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這種觀點在新生代農民工中得到最廣泛的認同。他們不僅僅自己有着強烈的學習慾望,而且對下一代也寄予很大的期望。對知識的渴望使新生代農民工對文化供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有的文化狀況遠遠不能滿足新生代農民工的文化需求。

2.新生代農民工對城市的認同度較高,土地意識淡化。新生代農民工自身特性變化和技能素質提升,加上農地制度變遷使得他們新生代農民工的鄉土社會認同在減弱,他們大多數人往往直接從學校進入外出務工行列,有的還是在城裏跟着打工父母成長起來的,對於現代產業規律的熟悉程度遠高於傳統農業。

同時,他們極力謀求對城市社會的認同,在經歷了城市生活及文化氛圍的薰陶之後,更感覺到城鄉社會的差距,從而表現出對城市社會更強烈的嚮往。他們不管各種制度性的障礙仍然存在,轉變就業觀念、生活方式、消費方式,積極主動地融入城市生活。新生代農民工對城市生活的嚮往和對文明生活的追求對傳統的思想觀念、雙重製度和限制政策提出了挑戰。

3.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期望值較高,立足長遠發展。新生代農民工進城務工的目的,更多的不是爲了生存而是爲了謀求發展。他們有較強的拼搏意識和進取精神,有自己的思想,甚至有明確的職業規劃。他們不僅僅滿足於掙錢來改善家庭生活,而是要求有所發展。

他們更看重個人的能力和機會,相信只要通過個人努力拼搏就能獲得成功。在爭取待遇、謀求更大發展空間上,這一代農民工要求更加直接。一些新生代農民工刻苦學習專業技術,以提高就業的競爭能力。他們把務工當做學習、提高、適應的過程,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從農民到工人到更高社會層次的生存方式與人生道路的轉變。這要求政府和社會必須重視新生代農民工對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渴求,滿足他們的發展需要。

滿足新生代農民工文化需求的對策建議1.多方推進,豐富新生代農民工文化生活。儘管新生代農民工的生活方式已經和城市居民差異不大,但在精神上,他們仍獨自結成了一個羣體,這個羣體和城市文化似乎有些格格不入。要滿足新生代農民工的文化需求,使他們儘快融入城市文化,需要政府、社會、企業和農民工自身共同努力。

一是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政府是豐富農民工文化生活的主導者,要把豐富農民工文化生活納入公共服務範疇,不斷增強公共服務的職能。

二是企業要充分發揮農民工的主體作用。要根據農民工的需要層次,增加文化活動設施,豐富農民工的業餘文化生活。同時,要組織農民工開展豐富多彩的業餘文化活動,激發農民工的參與熱情。

三是積極發揮社會組織的重要作用。社區、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要經常爲農民工組織一些形式多樣的羣衆性文體活動,滿足他們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加強教育培訓,全面提高新生代農民工素質。對新生代農民工而言,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係着獲取資源能力的高低,進而影響着他們的社會認同狀況和社會融入能力。

一是要對他們進行科學文化知識培訓。根據新生代農民工比較年輕、受教育水平較高、接受能力較強等特點,通過建立和完善多層次新生代農民工教育培訓體系,使他們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並通過多層次教育體系來引導和組織新生代農民工接受就業和創業培訓,提高其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水平。同時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把他們培養成爲既熟練掌握職業技能,又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新型勞動者。

二是擴大新生代農民工的社交面,加強與其他羣體尤其是城市居民的互動交流。要利用社區、街道辦及其他社會團體等資源優勢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在交流和互動中增進了解,促進融合,從而使新生代農民工在思想觀念、行爲方式、文明素養等方面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也使城市居民糾正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偏見,消除歧視,以平等的心態看待並接納他們。

三是加大對農民工教育培訓的投入。通過政府主導,社會團體輔助等方式整合現有的教育培訓資源,充分發揮各類教育培訓機構和工青婦組織的作用,積極探索政府、企業與社會共同推進農民工教育和培訓的新路徑,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開展農民工職業培訓和素質教育,不斷提高農民工整體素質。

魚的調研報告範文篇2

一、我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現狀和成效

我市農村社區建設起步於20xx年。20xx年被確定爲全省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來,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以農村居民羣衆需求爲導向,以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爲載體,以創新農村社區管理體制機制爲重點,陸續出臺並實施了一攬子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方案。尤其是將農村社區建設納入城鄉一體化發展統籌推進,確立了黨委政府領導、民政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協同、村級組織承辦、社會力量支持、羣衆廣泛參與的運行機制,有力促進了農村社區建設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良性互動,初步形成了目標同向、工作同步的良好格局。主要做法有:

第一,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優化村莊佈局。一是着眼羣衆需求。傾聽民意、反映民聲、讓民做主、爲民說話,始終把羣衆生產生活的實際需求放在第一位。二是切合地方實際。依據地區經濟、社會和人口發展水平,以及村莊自然肌理與資源環境條件,有的放矢、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不強求一致,不搞大拆大建。三是符合發展方向。堅持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與城鄉一體化發展、美好鄉村建設無縫對接。在執行規劃時,將農村新型社區建設與各項創建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在四百工程、城鄉社區結對共建、陽光村務、創先爭優、平安家園等活動載體中設置和融入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內容、標準和要求。同時,及時完善規劃,體現羣衆需求,最大限度地調動基層幹部羣衆建設新型農村社區的積極性。

第二,堅持改革創新,着力打破城鄉壁壘。一方面,全面實施戶籍制度改革。着力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實行一元化戶籍登記管理和外來人口居住證制度。全面落實戶籍制度改革1+12方案,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實現了城鄉低保、養老、醫療並軌,就業和社保城鄉一體。目前,全市74萬戶籍人口已全部登記爲銅陵市居民戶口;辦理流動人口《居住證》3.7萬張。另一方面,積極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圍繞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指導意見、市場配置、抵押融資、保證保險等1+8方案的具體內容,在明晰所有權、保障收益權基礎上,完善配套政策,實行常態管理,努力從制度上最大限度地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目前,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發證基本完成;農房測繪工作已全部結束,截至目前,累計申請房屋登記76561餘戶,受理65451餘戶,發證2623餘本。建立了農村產權綜合交易機構和農村產權抵押融資、保證保險等運作機制,防範小額貸款可能存在的風險。

第三,堅持政策引導,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在政策引導方面,先後出臺了《關於開展農村社區建設工作的意見》、《關於加強文明和諧幸福社區建設的意見》等系列文件,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同步謀劃、同步推進、同步攻堅。去年又專門下發了農村社區建設五五工程計劃,力爭通過幾年的努力,實現農村社區建設日常運行規範化、資產效益最大化、服務組織多元化、村務黨務公開陽光化、服務團隊專業化。在資金投入方面,幾年來,市、縣(區)兩級結合民生工程,投入資金5200多萬元,先後建成133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去年8月份銅陵縣被民政部授予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全覆蓋示範單位。同時,結合美好鄉村建設,對農村居民小區進行綜合整治,促進了社區環境明顯改善,居民生活的舒適度、滿意度有了較大提升。在持續加大輸血的同時,不斷增強農村發展的造血功能,積極謀劃產業項目。近年來,圍繞農村發展需求,謀劃項目437個,總投資54億元,其中產業項目32個,總投資50億元。

第四,堅持民主公開,切實維護羣衆利益。擴大公開範圍,在廣泛徵求基層意見、進行科學論證的基礎上,指導縣區編制《村務公開目錄》,除國家政策法規統一規範的內容外,把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內容納入村務公開目錄,保障農民羣衆對村務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創新公開形式,探索實踐村務公開6+4工作法,統一財務審批和公開程序,做到常規性工作按季公開,固定性工作定期公開,臨時性工作隨時公開,真正讓羣衆參與村務管理全過程。同時,建立公開承諾制度,明確辦事時限和質量,向羣衆公開辦事程序、辦事結果和決策過程。堅持民主管理,對照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要點,統一部署、適時檢查,確保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二、我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是認識基本到位,但觀念轉變不夠。部門、縣區、鄉村、農民對要不要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思想是較爲統一的,但在具體推進中,一些幹部對什麼是新型農村社區理解不深,習慣於憑老經驗辦事,缺乏有效的組織、協調和推進,有以物代人的現象;部分羣衆對誰來建新型農村社區有片面認識,存在等、靠、要思想,參與積極性不高;少數部門和幹部對怎樣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把握不準,特別是對如何與美好鄉村建設相銜接研究不深,忽視鄉土文化,以城市規劃建設的思維建設農村。此外,受客觀條件和經濟條件影響,還有少數基層幹部存在畏難情緒,工作中自我減壓、降低標準。

二是規劃比較齊全,但具體落實不夠。主要原因:一是突出單個農村社區功能而忽視區域及區域間的整合。比如,就單個農村社區的規劃來看,有的設施齊全、功能完備,甚至是應有盡有,但從整個區域來看,彼此間定位不準確、特色不鮮明、重點不突出,社區間未能形成彼此呼應、相互補位的有效體系。二是少數規劃設計缺乏論證,未能充分考慮農村羣衆的生產生活實際,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地方產業承載能力和實際財力,客觀上使基層幹部和羣衆在具體落實中產生牴觸情緒。三是由於農村村莊人口少、分佈散,且人口素質與城市相比有一定差距,以中老年居多,這些也增加了規劃落實的難度。

三是措施相對有力,但頂層設計不夠。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是既不離土也不離鄉的城鎮化,意義重大。若干年前,在《論我國經濟的三元結構》中,就曾對相關問題有所闡述。就現實而言,一方面,從市級及市級以下層面,各級推進農村社區建設的工作措施十分有力,比如在推進城鄉保障方面實行同城同待遇、在增加農民收入方面加速農村土地流轉等措施,都有力促進了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另一方面,政策的制定仍是以地域性、行業化的特徵爲主,未能實現更大領域和更高層次的銜接。許多工作仍停留在單兵推進層面,需要進一步總結探索。

四是合力已經形成,但要素保障不夠。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有兩大經濟要素:一是資金;二是土地。從資金方面來看,一是政府投入相對不足。近兩年全市投入農林水的資金達6.8億元,但投入主要集中在農田水利、農技推廣、農資補貼等剛性需求上,投入農村綜合改革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資金份額較小。二是集體經濟較爲薄弱。20xx年全市144個行政村,無經營收益的有56個,經營收益在10萬元以下的有53個,經營收益在10萬元以上的只有35個,僅佔25%,難以支撐農村社區建設和管理維護。三是社會自願投入有限。由於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導和激勵,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程度不高,資金投入未能實現多元化。從土地方面來看,農村建設用地審批程序多、指標少;少數農戶小農意識強,農村土地流轉發展不平衡,局部地區成片流轉難度大,影響人口集聚、資源整合和公共服務的延伸,給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帶來了困擾。

三、我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第一,突出規劃先行,構建城鄉一體發展的新格局。一是堅持城鄉一體、產城聯動。以縣區規劃、產業規劃和城市整體規劃爲依據,做到新型農村社區規劃與縣域村鎮體系規劃、土地利用整體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四規聯動,確保規劃的前瞻性、合理性和統籌性。打通城鄉之間、農村社區之間生產要素合理流動的市場渠道,促進農村社區的勞動力、土地等要素和城市的人才、資本、技術等要素,有效組合和多向流動。二是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一切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當地的交通條件、資源配置、生態環境等因素,使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既與周圍的自然山水環境有機融合,又與未來的區域發展方向高度一致。同時,結合村莊歷史沿革、村民居住習慣,合理確定社區建設規模,科學規劃空間佈局,穩妥有效進行合村並點,降低公共服務成本,提升公共服務效益。三是堅持創新模式、量力而行。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與當前綠化提升、三線三邊兩小整治、美好鄉村建設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把農村發展與城鎮化建設、重大項目布點、重點產業發展統籌考慮。同時,針對村莊不同特點,採取針對性辦法。比如,對具有較好經濟基礎和對外交通條件,有一定建設規模和基礎設施相對配套,周邊用地能滿足改擴建需求的村莊,進行重點建設,打造亮點;對規模小、人口少或因城鎮建設、重點項目建設需要,必須整體拆遷的村莊,進行拆遷新建;對配套設施不完善,但需要保留的村莊,進行舊村整治、改造提升;對具有特殊人文景觀(古建築、古民居)和自然景觀,需要保護的村莊,進行特色保護。

第二,突出政策引領,建立多元扶持保障的新體系。一是用足用活土地政策。以全面深化改革爲契機,一方面,積極向上爭取政策,增加農村建設用地指標,拓展農村用地空間。另一方面,採取土地增減掛鉤、相鄰滾動、合村並點、集中連片的方式,充分整合原有建設用地、空閒地和廢棄地,最大限度挖掘農村土地潛力,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整合資金集中投入。一方面,進一步拓寬資金投入渠道,實行五個一點,即:通過市、縣、鄉各級財政安排一點,積極向上爭取一點,整合政府資源籌集一點,共建單位協調幫扶一點,發動社會力量捐助一點,解決項目資金問題;另一方面,按照市場化運作原則,加強對投入資金的監管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投入產出比。三是深化配套制度改革。繼續深入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戶籍管理制度等綜合配套改革,率先實現教育基本現代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同城同待遇,真正使農民與城市居民一樣享受社會保障、醫療、科教文體等方面的權利。

第三,突出產業支撐,拓寬農民就業增收的新渠道。一是在科技創新上下功夫。以銅陵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爲契機,加大科技投人,構建以政府爲主導、企業爲主體、市場爲導向、產業化爲目的的創新模式,不斷加大科技人才的培養力度和農業科技的推廣力度,加快形成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的生產體系。二是在產業特色上下功夫。按照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的要求,針對目前存在的生薑、鳳丹等傳統特色農業產業種植規模小、集聚效應弱、加工企業少、產業帶動力不強、銷售平臺單一、市場開拓不夠等特點,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和科學發展的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檔次,增強品牌效應,努力做大做強特色產業。三是在規模生產上下功夫。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提升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速度、質量和效益。積極推廣公司+農戶模式,培養一批技術水平高、產品附加值高、帶動能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引導企業適應市場變化,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及時兌現獎扶政策,加大農民培訓力度,提高合作經營能力,引導幫助龍頭企業發展壯大。

第五,突出基層民主,創新農村社會管理的新模式。一方面,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在農村社區成立社區黨組織,由原黨總支書記或從合村並點的村(居)黨支部中選拔優秀黨員擔任社區黨組織負責人。在此基礎上,對社區黨員重新組合,建立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產業和行業支部,探索實行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農村合作組織黨支部設置模式。拉長基層黨支部服務產業和行業的鏈條,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另一方面,增強羣衆參與意識和能力。加強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根據新的形勢與任務,創新、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制度,暢通羣衆利益訴求渠道。建立健全農村社區自治章程、社區黨組織議事制度、社區協商議事會制度、社區居民代表大會制度、社區居民公約和社區各類專項工作制度,探索開展政府性工作、行政性任務由居民自治組織去完成,從制度上保證社區管理工作有序開展、居民權益得到保障。

第六,突出工作實效,健全各方協調聯動的新機制。

一是加強領導力量。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納入各級黨委、政府和社區建設領導小組的重要工作日程,推動領導力量從過去的重城市、輕農村轉變爲城鄉一體、統籌推進,切實發揮指導、協調和督導作用,確保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有序推進。

二是加強宣傳引導。總結美好鄉村村企合作共建機制的經驗廣泛動員和引導社會各界參與,發動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間組織採取捐資捐物、獻智獻力等形式,開展幫扶和互助活動,形成各級各部門乃至全社會各負其責、各盡其能、支持配合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濃厚氛圍。

三是加強督查考覈。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納入對各縣區及有關部門的年度目標績效管理考覈範圍,切實加大督查考覈力度,同時加強日常督促檢查,不斷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做法,通報工作進展情況,促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工作紮實開展,走在全省前列。

魚的調研報告範文篇3

在局領導“教育創強”方針指引下,爲進一步掌握我縣農村基礎教育教學總的質量和課程改革實驗情況,瞭解教學實踐中所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並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促進我縣課改實驗作紮實有序地向前推進。根據中心領導的指示,二零零四年學度我對金星學校進行了教學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學校體育跑道181m,沙坑、單雙槓各一,籃球場兩個(無室內運動場地);實驗室、儀器室、電腦室、多媒體教室、圖書室、閱覽室、音樂室(內僅一架鋼琴),少先隊(團支部)活動室等各一個,其它教學器具等基本設備初步達標。

二、所取得成績

近三年來,金星學校重視素質教育,全體教職工在校領導班子帶領下重視人性化管理,實行老師量化考覈,充分調動老師積極性,在教學工作中積極營造“安全、健康、和諧”的人性化氛圍,以“知禮、勤勉、奮進”爲校訓,認真落實“減負不減質”的根本宗旨,教學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重視課改

①組織老師學習有關政策法規和學科課程標準,並鼓動老師參加縣“323”師訓等各種學習活動,並進行理論實踐。

②通過黑板報,編寫“課改專欄”,定期宣傳課改動態信息,交流課改老師的心得體會

③定期開放“家長學校”,向廣大家長宣傳課改的目的意義,反饋學生的成長過程,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共同出謀劃策。

④加強了課改實驗的領導、管理和指導工作,制定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模式》。

⑤規範了課改資料的建設和管理,並加強了教學指導工作,學校領導經常深入課堂聽課,用新課改的理念指導教學工作。

2、老師的教學觀念發生了變化

①老師主動參加課改,不斷積累和總結經驗,積極撰寫論文和教學案例。如國小,很多老師通過自制卡片、教具、學具;如語文老師爲提高識字量,不僅在書中,還在各種學習資料中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習慣,培養學生蒐集資料的能力,克服了由於教學資料不配套等不利因素給教學帶來的麻煩。

②老師的教學手法發生變化。首先老師的理念變,才能使之方法變,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組織、激勵、引導等方法在不斷改進,很多老師能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如美術老師楊先紅,在色彩課中結合唐詩、宋詞,並利用情感和審美雙重因素,使學生在樂中學,潛移默化地將知識傳授給了學生,把課堂教學和生活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極大調動了學生積極性。

3、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

通過語數英等各學科現場觀摩可以看出,課堂教學較之前傳統課堂教學都有一定改進,使人感到了新課改後,課堂中的清新氣息,學生的學習方式更爲豐富,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趨勢。“自主、合作、探究”已逐步成爲學習的主要方式。如語文課,學生有大量的實踐進行探究、思考、觀察和分析及實踐活動。卻能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因材施教,科學地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合作學習給了學生更多參與和表達的機會,學生自主、自信、合作、探究的意識普遍增強。

4、教研氛圍日接濃厚

人性化管理髮揮老師原動力,全校上下形成合力,積極開展教研活動,特別是新課改以來,以“323”師訓工程爲載體,積極參加教科研組織的各種教研活動。

①教科研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除聽課、評課還去辦了專題講座研討活動,對新課改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展開及時的討論和交流,使老師在教學實踐中獲益匪淺。

②課題研究開始啓動,經過半年多的實踐探索,今年上報市級課題兩個。

5、嘗試構建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體系

大家都知道:評價的功能不僅僅是甄選和選拔學生,而是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創造性的發揮,使每個學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爲此,該校在課改實踐中,引導老師大膽改革評價內容和方式,採用“分項考試+等級評價+孤立評價+鼓勵評語”的呈現方式,努力構建多元,評價內容方式多樣,既關注結果,更重視過程的評價體系。方法是老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交互互動。如語文分:識字寫字(學生互評)、朗讀、口語交際(老師家長參與),以鼓勵爲主用遊戲形式糾正等等。

6、重視社會實踐,師生共同參與

帶出去請進來。一年以來,該校抱着新的“教學觀”,與校外結合,進行一系列“走進新課程”、“與新課改工成長”活動,實行校際聯合。

①國中部與荔港學校“聯姻”,進行新課改教研活動。

②國小部與石浦中心校進行教學新課程教研活動;國小語文與新港國小進行教研活動。

③重視學生社會體驗活動

a、擁軍活動。國中新生軍訓、“八。一”節慰問石浦邊防站、“端午節”送糉子,建立深厚的軍民關係。

b、建立勞動基地。學校有專門開闢的花木基地供學生栽培、觀察、分析、護理。

c、到申棱電梯廠進行社會實踐,讓學生採訪,寫《申棱成長之路》在縣市宣傳口發表

d、請消防大隊進行正常的安全教育,懂得自我保護,做到羣衆的預防災害宣傳員。

e、到敬老院去舉行文藝聯歡,做新時期敬老愛幼的好學生

f、每年去烈士墓緬懷先烈,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7、重視師資業務培訓,教學成就顯著

⑴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培養一支“政治正、業務硬、教學勤”的師資隊伍,始終是該校關切的問題,爲此學校領導極力鼓勵進修、學習以提高老師的教學能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國小語文、數學合格率100%;國中語、數、外、政、自等平均合格率70~80%;三名老師參加中級研修班,一名老師參加學科骨幹培訓班。歷年來老師積極參加各類競賽活動,成績顯著:

①縣教壇新秀評比:20**年度國中部自然、美術分獲二等級。

②縣老師基本功競賽:美術二等獎,數學、自然三等獎,政治市三等獎。

③教學論文評比:國小數學縣一等獎、市二等獎,國中數學、美術分獲縣二等獎,教學基本功案例分獲縣三等獎,體育優質課縣二等獎。

⑵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的一切爲了學生,學校在“以人爲本”的宗旨下,近三年來所顯現的成績可想而知。

①會考:20**年考進象中3人,考入二中13人;

20**年考進象中2人,考入二中20人;

20**年考進象中4人,考入二中15人。

②各年統考相比,20**年尤爲突出:

20**年第一學期國中一年級層全縣中上水平,其中自然學科全縣名列4、5、6;國中一年級政治,全縣名列前5名。總之,國小合格率100%,中學合格率70%~80%。

③重視素質教育,各方面提高顯著:

a、全縣中學三模競賽:全縣第九名;

b、縣學生藝術節舞臺藝術表演:團體二等級;

c、縣學生藝術節三獨表演:1人二等獎;

d、縣學生藝術節書畫藝術現場賽:書法、繪畫各獲二、三等獎;

e、學生作文競賽中:3人蔘加3人全獲獎――其中市二等獎1人,縣二等獎1名,縣三等獎1名;

f、全縣學生運動會:每屆組隊參賽,態度積極,重在參與;

g、縣科技界:多篇科技論文獲獎,獲縣科協好評。

三、存在主要問題:

1、師資力量薄弱:

2、辦學條件差:

教學用房不齊不足,沒有專門美術室,沒有專門家委會活動用房;雨天無法上體育課,多媒體教室只一個,如果各學科同時使用便無法進行,學前班擴班無教室,也無英語角等用房,藝術表演場地沒有等一系列用房問題,亟待解決。

另外資金困難,很多教學活動難以開展,到“提襟見肘”的地步。辦公經費、教輔資料、教學設備……難以兼顧。

3、缺乏與新課程相匹配的科學的操作性強的學校、老師、學生評估制度,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校與廣大老師參與課改實驗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

四、幾點建議:

1、建議上級教育部門(有關部門)應儘快協助建立一個與課改相適應的教育教學評價機構。

評價是新課改最大的難點,是影響課改健康發展的“瓶頸”。因此,加快課改理念下的評價研究,制定出與課改相匹配的評價模式是當前應努力研究,力求早日完成重要任務。以充分發揮師生教學積極性。

2、應充分認識校本課程教學和學科整合的重要性,組織專門培訓小組引領老師,並將其作爲學校的一項長期、穩定的工作。有目的有計劃地來抓,方能保證課程改革順利而持續地進行下去。

魚的調研報告範文篇4

一.實習概況

(一)實習的目的

(1)通過在中國工商銀行實習進一步瞭解和鞏固在學校期間所學的各門金融學課程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學會理論聯繫實際,增強自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通過在中國工商銀行的實習,達到學校的社會實踐要求,並在單位指導老師的指導、幫助和教育下,熟悉中國農業銀行的主要經濟業務活動,較爲系統地學習銀行個人金融管理工作和日常業務的操作流程。

(3)通過在中國工商銀行的實習,學會如何更好的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以及端正自我的學習及工作態度,爲更好的走入社會打下堅定地基礎。

(二)實習單位及崗位介紹

(2)實習崗位: 大堂經理及綜合櫃員

二.實習內容及過程

實習的過程具體可以分爲以下幾個階段:

(一)培訓階段

(1)通過培訓瞭解單位基本情況和機構設置,人員配備,企業文化和營業網點安全保衛等。

(2)學習掌握人民幣的基本方法,鑑別鈔票真僞的主要方法和數鈔的基本技巧及零售業務技能操作的訓練。學習銀行卡及基本知識。

(3)學習銀行的基本業務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銀行的儲蓄業務如定活期一本通存款、整存整取、定活兩便、教育儲蓄等。銀行的對公業務,如受理現金支票,轉賬支票,簽發銀行匯票等。銀行的信用卡業務,如貸記卡、準貸記卡的開戶、銷戶、現金存取等;聯行業務;貸款業務等。

(3)學習銀行會計覈算方法,科目設置與賬戶設置,記賬方法的確定等。區別與比較銀行會計科目賬戶與企業的異同。

(4)學習外匯英語及中行櫃檯營銷技巧與服務禮儀。並進行零售業務的綜合操作測試。

(二)實習階段

(1)跟支行主任學習相應的理論基礎知識及銀行相關各種文件

(2)跟綜合櫃員學習銀行基本業務操作

(3)跟大堂經理學習大堂營銷技巧及解答客戶諮詢

(三)實習內容

(1)在銀行大堂和顧客接觸,瞭解和滿足他們的需求;

在銀行大堂跟着大堂經理學習,大堂經理是連接客戶、高櫃櫃員、客戶經理的紐帶,因此首先就得學習櫃面相關知識,才能更好的解答客戶問題,引導客戶辦理相關業務,維持大堂秩序,減輕櫃員的工作量,提高整體服務效率。營業中的禮儀主要有四大內容:解答客戶問題、營業中分流客戶、維護大堂秩序、適當理財產品的營銷。在此段時間我學會了如何跟顧客進行溝通,如何使顧客對我們的服務感到滿意,另外還有就是要盡心盡力地去幫助他們,例如是幫助他們填寫單據或是教他們正確使用自動櫃員機。

(2)做一些打雜的小工作;

如分類書信,打word文檔和excel表格,使用excel公式計算,折對賬單等等。雖然是些小工作,但也讓我學習了很多。

(3)到營業部學習,瞭解銀行的基本業務及其流程; 營業部的主要職能:

① 負責辦理總行對外經營的各項業務;

② 負責辦理本行內現金餘缺調劑;

③ 負責全國及全省特約電子匯兌業務的數據收發、資金結算、大額支付系統業務及同城清算;

④ 會同相關部門,開辦新產品、新業務試點,協助做好新產品推廣培訓。

⑤ 擬訂資金營運相關制度和操作規程,負責全行資金營運管理,保持適度的備付金比例;

⑥ 負責內部資金利率調整;

⑦ 負責辦理資金拆借、再貸款、貼現、再貼現、轉貼現等業務;

⑧ 負責同業存放、存放同業管理;

⑨ 負責債券市場分析,制定債券市場業務開發規劃,並組織實施;

⑩ 負責建立和完善資金交易業務臺賬,定期與財務會計部做好債券餘額對賬工作。

魚的調研報告範文篇5

大力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建設,是提高人民羣衆素質、統籌城鄉發展、提升文化軟實力、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竹山縣文體局在竹山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深刻理解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意義,科學指導,創新工作,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可持續性發展。突出地方特色,充分調動人民羣衆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切實發揮了文化惠民工程在文化建設中的作用,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努力把文化惠民工程建成人民羣衆的實惠工程。近日,根據市委宣傳部的安排,竹山縣文化體育局深入縣文化體育中心、文化館、圖書館、新華書店、文化宣傳中心和城內各文化場館及部分鄉鎮,採取實地察看、聽取彙報、問卷調查、座談討論等方式,對我縣文化惠民工程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文化惠民工程建設現狀

近年來,我縣積極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文化設施加快建設。完善了縣文化館、圖書館、堵河文化廣場等一批場館建設,特別是進一步完善了規模宏大的縣文化體育中心,投資50萬元,在原民俗博物館的基礎上興建了佔地1000平方米的竹山縣博物館,並以現有館藏爲基礎建一個面積500平方米的基本成列,計劃陳列文物400件。目前此工程正在抓緊施工。同時,興辦

竹山地方文化超市,全力打造上庸文化城;興建奇石館,鼓勵民間興辦坤元奇石館,支持官渡民間興辦民俗博物館。建立了13個鄉鎮文化站,121個農家書屋, 6個社區文化活動陣地、4個國家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接收點;40 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 。

(二)文化活動豐富多彩。近一年來,共舉辦縣級大型文化活動20次、指導鄉鎮開展文化活動5次、指導鄉鎮舉行體育活動12次;組織藝術團下鄉文藝演出30場次,組織文化單位開展三下鄉活動6場次,捐送圖書4000冊。爲強化爲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切實開展行政效能建設,自今年6月25日以來,對縣文化體育中心足球場、羽毛球場、網球場、田徑場、乒乓球館等體育設施實行全面免費對外開放。成立了體育中心健身隊,免費爲體育中心健身隊配備了音響設備,聘請專人每晚按時播放,邀請專業舞蹈老師義務教學。成立了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利用文體活動陣地開辦舞蹈、器樂、書畫、籃球、乒乓球等各類培訓班,極大地豐富了廣大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

(三)文化市場逐漸繁榮。積極培育和發展文化經營實體:全縣現有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4個(文化體育中心1個、文化宣傳中心1個、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文化娛樂經營單位35個(歌廳酒吧11個、網吧24個)、文化生產銷售單位9個(書店6個、印刷複印企業7個)。在一手抓發展的同時,一手抓規範,大力整頓和規範文化市場。近一年開展了各類文化行政整治行動33次,檢查各類經營戶621家次,查處了一批文化市場違法案件。

(四)文化遺產保護得到加強。針對張振武故居和施洋烈士故居年久失修,在縣政府指導下,縣文體局自籌近萬元,於20xx年對兩處故居進行了全面維修加固,確保了安全。20xx年,縣委、縣政府又千方百計籌措資金30萬元,對許明清烈士墓和烈士紀念碑進行了維修加固裝修,並對其周邊環境進行了全面整治,建起了花園、通透圍欄和陵園大門。爲切實保護好位於潘口電站水位線以下的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三盛院、黃州廟,縣文體局多次請省古建築保護中心的專家來竹山實地勘察設計,制訂確實可行的遷移保護方案,將他們拆遷到新建的上庸鎮進行復建保護。在省古建築保護中心及相關單位的科學指導和大力協助下,此項工程20xx年底完成拆遷,20xx年9月15日正式動工復建,預計20xx年9月1日前竣工並對外開放參觀。爲及時搶救保護潘口、小漩水電站淹沒區內野外和民間散存文物,文體局於20xx年啓動了潘口水電站淹沒區文物徵集保護工程。計劃投資50餘萬元,將我縣的田家、深河、官渡、溢水等4個淹沒區鄉鎮野外、民間散存的10000多件文物中的精品,搶救集中到縣博物館收藏和上庸鎮妥善保管,力爭在潘口水電站蓄水前完成此項工程。

積極傳承發揚竹山高腔小戲和皮影戲。定期邀請縣內皮影藝人到上庸文化城爲羣衆獻藝。在保持原生態皮影藝術表演形式的同時,積極鼓勵、大力扶持皮影藝人推陳出新,從皮影戲的唱腔及伴奏上進行改革創新,並豐富劇目內容,做到傳統劇目和現代戲並舉,既有效保護了地方文物和文化遺產,又滿足了人民羣衆的文化需求。

二、文化惠民工程建設的主要問題

在調查中發現,我縣的文化惠民工程建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公共文化服務差距較大。一是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較滯後。圖書館藏書不多,且多是不宜再示衆的舊書,館內也沒有配套的文化設施。城內健身廣場只有一處,不能滿足人民羣衆的健身要求。鄉鎮沒有標準的健身廣場。二是文化產品供給能力不強。縣文化館創辦的《堵河文藝》因經費原因停辦多年年,本縣文藝作品缺乏交流陣地;對優秀的傳統文化、民間文化的挖掘、蒐集、整理、保護和宣傳的力度不夠。三是文化活動開展相對顯少。特別是民間組織的文化活動影響力小且水平不高,羣衆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形式沒有充分挖掘和利用;年輕人最主要的娛樂方式仍然是上網、看電視和打麻將撲克,縣鄉街道隨處可見麻將館;農民最主要的文化活動仍然是逢紅白喜事的響器班子演出。

(二)地方特色文化彰顯不夠。一是對高腔小戲和皮影小戲的挖掘、展示和宣傳不夠。二是忽視了在移民搬遷過程中形成的移民文化。在潘口電站移民搬遷過程中,我縣發揚了舍小家、爲大家和掉皮掉肉不掉隊、流血流汗不流淚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艱鉅的移民任務。這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由此形成的移民文化將會對竹山經濟文化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但目前對移民文化的進一步總結、提升和展示做得不夠。

三、文化惠民工程建設的主要對策及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對文化事業的投入。文化建設還離不開政府的扶持和投入。建議:一是由縣鄉財政每年覈定一定數量的文化事業發展經費,年初列入預算,用於文化陣地建設及文化活動開展;二是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機制,積極鼓勵和引導企業、社會團體、個人興辦文化事業,可以打捆整合現有文化資產組建公司融資以增大文化建設投入。

(二)進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一是盡力豐富城鄉文化生活。繼續推進廣場文化、假日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的建設;切實解決農村看書難、看戲難、看電視難的問題,加大文化下鄉活動開展和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適當調整收視費標準,提高收視服務質量;推進城鄉文化互動,讓農村傳統文化的精粹在城市有展示的舞臺,讓城市先進文化在農村得到快速傳播。二是促進文藝繁榮。恢復《堵河文藝》,提供創作平臺;建立文藝創作激勵機制,定期表彰和獎勵。

(三)進一步加強文化工作管理。一是在繁榮文化市場的同時,進一步深入開展打黃掃非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侵權盜版行爲。二是進一步總結、提升和展示移民文化,發揚移民精神。三是切實加強文物保護。加強全民文物保護意識的教育,落實文物普查工作經費,組織力量對我縣文化遺產進行蒐集、整理,並切實加強文物保護。四是進一步打擊賭博活動,引導羣衆開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培養羣衆文化志趣,鼓勵官方及民間組織各項文化娛樂比賽,從而營造一個積極高雅的文化娛樂氛圍。

魚的調研報告範文篇6

保健品是個熱門的創業項目,保健品經營發展市場由很好的發展空間,對於保健品市場需求逐漸加強,保健品行業市場發展趨勢有着增長與提高趨勢。對於未來保健品市場發展趨勢如何,靈核網市場研究院整理保健品市場調查報告可供用戶參考,具體目錄詳見靈核網站內搜索。

專業保健品業內人士直言,對於中國保健品行業發展存在問題,國外基本見不到中國保健食品的品牌

中國部分保健企業代表團在國外賣的基本上都是原料,並且是低價值的原料,一般都不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保健食品同質化嚴重、科技含量不高、產業集中度較低、中小企業佔比高、資金投入不足、缺乏貴族享受技術人才等,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企業只有通過科技和資本共同塑造高質量的產品和獨具影響力的品牌,才能在保健食品的市場競爭中佔據優勢。

從國內來看,我國的保健品行業有着巨大的發展潛力,國內市場還有很大開發空間,未來保健品行業的前景依然良好。市場容量增加,給跨國企業提供許多機遇,跨國企業在新興市場的投資和成長空間不斷加大。

新型保健品成消費主流伴隨着科技的不斷創新和人類對於生物技術認知程度的不斷加深,利用新型資源,開發新型

中國保健品市場現狀發展趨勢 保健品市場調查報告

保健品將成爲21世紀保健品行業的發展的一大趨勢。

利用昆蟲、植物、微生物等作爲保健食品資源,已經爲保健產品提供了新的發展藍圖。

軟膠囊、口服液成爲包裝新趨勢

國際市場流行的包裝是以軟膠囊或一次性的口服液爲主,既便於攜帶又衛生。我國目前所用的包裝,與國際市場都存在着差距尤其是在視覺衝擊力方面不能引起人們的購買慾或食慾。廣告宣傳往往僅限於長篇幅的文字贅述與一句誇大了的主打廣告詞上。

氨基酸、核酸產品在保健品市場上獨佔鰲頭

優勢是能夠被人體直接吸收,省略了其它保健品需要合成、轉化等一系列“加工”過程。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把它們列爲“生命工程”並不爲過。我國的轉基因工程研究居國內外高明國家行列。

導師預言,21世紀人們進醫院不再是爲了治病,而是檢查身體上哪一級基因出現了“故障”,從而進行修復。基因食品在21世紀的保健品行業將會呈現出空前的大發展。

中藥保健品

目前國際及國內市場對中醫技術,西方國家通過對於中醫配方的研究和結合現代技術,製成現代口香糖,麪包等保健食品,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從目前的行業發展前景來看,對於中藥保健品的開發,是大多數生產廠家的科研重點。

隨着新型軟膠囊生產技術的應用,保健品的包裝勢必在用料、色彩、形狀等方面大有改觀並由此增加了一個通往國際市場的砝碼。

魚的調研報告範文篇7

自我局開展四羣教育以來,按照上級部門的安排和部署,結合我局工作實際,明確了工作目標和工作責任,嚴格要求機關幹部深入鄉村,作民情調研。

一、鄉情概況

鄉轄5個村民委員會,61個村民小組。末,全鄉總人口9924人,其中農業人口9713人。全鄉總耕地面積有12496.4畝,其中旱地11601.73畝,水田894.67畝,全鄉糧食總產量432.05噸,人均有糧441.2公斤,經濟總收入1392萬元,人均經濟純收入1414元。全鄉農業生產值完成2145萬元。

二、村基本情況

鄉村地處鄉政府東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5.2公里、縣城23公里,從村委會到國道爲土路,交通方便。總人口2869人,其中農業人口2783人,下轄21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16.90平方公里,海拔1830米,年平均氣溫16.90攝氏度,年降水量1480.5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桐油、漆樹、核桃等農作物及經濟林木。全村有耕地面積2640.20畝,人均耕地面積0.88畝,截止目前,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該村主要產業爲種植業。

該村設立黨支部1個,現有黨員40名,均爲少數民族黨員,其中男性-1-34名,女性6人。團支部1個,團員76人。目前在上海、廣東、深圳等地區外出務工人員23人。近年來在國家三農政策的幫扶下,該村糧食增產、經濟收入逐年增多,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據調查,單個農戶家庭年總經濟收入最高達10000元,最低僅有840元,兩極分化嚴重。村民主要以種植玉米、核桃、漆樹等爲主要經濟來源,由於受氣候、自然條件和歷史因素的影響,村85%的農戶居住在山頂和半山腰一帶,不適應種植水稻,養殖業方面也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絕大多數村民僅僅依種植幾分田地、幾棵核桃樹、漆樹,養幾頭(只)豬雞來維持生活。

三、農村低保工作開展情況

農村低保工作是一項關注民生、爲民解困的重要工作,工作千頭萬緒,涉及千家萬戶,與人民羣衆聯繫最直接、最密切的工作。隨着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國家各項涉農惠農政策的制定和出臺,全國各地貧民百姓得到了實惠,基本生活有所改善,全縣貧困人口享受農村低保人數發展迅速。

據調查瞭解,目前,鄉村已享受農村低保人數達1563人,其中老年人219人,學生104人,殘疾人296人,貧困老黨員。21人,其他人員944人。享受農村低保人數佔該村總農業人口的56%。維護了人民羣衆的基本生活,促進的社會穩定。

(一)建立農村低保公示制度。在申請審批享受農村低保戶過程中,村委會主要做到了幾方面工作:

一是嚴格農村低保申請審批制度。村委會及時成立由村支書、主任、副主任、村民小組組長組成的工作組,通過調查瞭解家庭人口基本情況及家庭經濟收入情況,做好調查摸底、政策宣傳、對象產生、低保金髮放等各個環節工作。

二是及時傳達省、州、縣農村低保有關政策,通報全村農村低保人數及相關工作情況,共同分析研究當前村內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三是嚴格按照《雲南省農村低保實施辦法》《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方案》《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實施細則》等相關辦法和、細則,村委會加強對低保制度的落實,本着本人申請、村務公開、民主評議、村組審定上報、張榜公示、政府審覈、民政審批的農村低保工作方式,認真做好該村農村低保工作,形成了農村低保工作責任制度。

(二)加強低保政策宣傳,營造良好的氛圍。自實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來,村加強農村低保政策宣傳,堅持輿論先行,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村幹部通過辦宣傳欄、貼標語、召開村民大會等方式,把實施農村低保工作的目的、內容、方法步驟、工作程序、資金髮放和管理等講明講透,做到農村低保政策家喻戶曉。

據瞭解,村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專項宣傳農村低保相關政策,召開了2次會議,重點動員青年羣衆積極投身到經濟建設中,參加會議人數達1593人次,印發宣傳涉農惠農政策資料500餘份。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三)堅持原則,規範低保工作程序。按照縣民政局及低保實施辦法和工作細則,村堅持動態管理、區別對待、分類施保的原則,合理確定農村低保對象範圍,以戶爲單位,深入調查瞭解家庭收入,認真核定家庭收入,嚴格審覈審批程序。

對符合享受的對象,在本村範圍內進行爲期7天的張榜公示,公示後無重大異議的,由村委會造冊登記並報送鄉鎮人民政府審覈,由鄉政府提出審覈意見並張榜公示後報縣民政局審批,縣民政局審批同意後,經所在村委會再次向社會張榜公示。

確認無重大異議的,發給由省民政廳統一印製的《雲南省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後方可領取農村低保金。在低保金髮放過程中,鄉人民政府派出工作組到村委會進行集中發放,這樣,確保低保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