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農村調研報告參考多篇

農村調研報告參考多篇

農村調研報告篇1

xx市位於湘西南部的雪峯山東麓,南嶺山脈北緣,資水上游,地處邵陽市西南五縣中心,總面積1549平方公里,轄17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75萬多人,且80%以上的人居住在農村,屬於典型的經濟欠發達地區。

隨着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城鄉戶籍制度的放寬,許多農民外出進城務工,勞務輸出成了農民致富圖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成了他們家庭經濟的重要來源。大人進城務工了,可孩子仍然留在農村,他們的現狀令人擔憂,已經成爲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一、基本情況

農村“留守兒童”是指農村地區因父母雙方長期外出進城務工,而孩子被留在戶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雙方共目生活在一起的兒童。據調查統計,xx市目前17個鄉鎮共有農村“留守兒童”119629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5.1%。按年齡段分佈如下:0—5週歲33473人,佔“留守兒童”總數的27.9%;6-10週歲35785人,佔其總數的29.4%;11-16週歲50371人,佔其總數的42.7%。

二、監護方式

根據農村世代相傳的習慣,對孩子的看護及.教育,主要由父母親承擔。現在,情況出現顯著變化,爲了生計,父母親要出去務工,增加家庭的收入,狠心把孩子留在家裏,交給其他人進行監護。以xx市的灣頭橋鎮、鄧家鋪鎮兩鎮的情況來看,父母雙方外務工後,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監護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種:

第一種方式:隔代監護。主要由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進行監護。這種監護方式主要集中在0-5週歲、6-10週歲兩個年齡段的孩子上。也是目前農村“留守兒童”的主要監護方式。

第二種方式:上代親戚監護。主要由孩子的叔叔、姑姑、舅舅、姨等進行監護。主要集中在6-10週歲年齡段的“留守兒童”身上。

第三種方式:同輩監護。採取家中年齡較大的哥哥、姐姐帶弟弟、妹妹的方法。主要集中在由11-16週歲年齡段的孩子負責照顧0-5週歲、6-10週歲年齡段的孩子。

第四種方式:自我監護。俗話說得好:“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就是自我監護的最好表現形式。主要集中在11-16週歲年齡段的孩子身上。

第五種方式:寄宿制全託。就是把孩子完全託付給學校老師或信得過的其他人,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代管家長”,這種監護方式,各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且發展勢頭比較強勁。

三、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調查結果表明,父母外出務工後,由於上面五種監護方式各自存在不同的利弊,導致農村“留守兒童”在生存狀況、安全意識、理想信念、人生態度、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等10個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值得注意。

1、生存狀況的缺失。父母外出務工後,只是不定期地給孩子寄錢。孩子在家收到父母的匯款,由於年齡小,缺乏計劃性,有錢就毫無節制地亂花一通,沒錢或少錢時就飽一頓飢一頓,導致身體消瘦,營養不良,嚴重損害了身體的正常發育。這種現象在自我監護和寄宿制全託年齡段的孩子身上表現最爲明顯,幾乎65%以上的孩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現象。

2、愛的缺失。父母雙方和孩子長期不在一起,缺少溝通,無論什麼事情都要孩子自己作主,由於受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農村“留守兒童”大都表現出自私、偏執、冷漠的性格特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缺乏愛心、容忍心和正義感,甚至連中國最傳統的“孝心”二字也不能理解。

3、安全感的缺失。就農村“留守兒童”的安全問題而言,調查結果顯示,父母的外出給孩子的安全帶來了更大的安全威脅。由於農村居住比較分散,孩子的自我防範能女弱、辨別是非的能力差,被拐賣、意外傷害與意外死亡等問題時有發生。逃學、上網、早戀甚至違法犯罪等現象屢見不鮮。如鄧家鋪鎮一“留守兒童”鄧某,由爺爺、奶奶監護,每天早晨吃完早飯就揹着書包和同學一起去上學,下午獨學按時回家。老師見他一個星期沒有來上學,以爲家裏出了什麼事或者是生病了,上門家訪,一探究竟,原來上學期間,中途他就和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玩去了,讓人哭笑不得。

4、心理的缺失。良好的家庭氛圍、和諧的親子關係,對孩子的健康人格與美好心理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響。據調查,農村“留守兒童”中55.5%的人表現爲任性、冷漠內向、孤獨、對父母充滿怨恨,21.6%的表現爲柔弱無助、自卑閉鎖、寂寞空虛、不願與人交流等,18.3%的表現爲盲目反抗、逆反心理強等,4.6%的表現爲缺乏自信、心理負擔重等。

5、思想品德的缺失。留守兒童由於缺乏家庭的有效監護,其思想品德、行爲的發展呈現出一定的問題。調查發現,由於父母的外出,對子女思想道德教育不夠重視,造成了許多留守兒童思想道德出現真空。主要表現爲:放任自流,不服管教,違反校紀,小偷小摸,拉幫結派,打架鬥毆,缺乏正義感、愛心等。

6、學習的缺失。父母外出務工後,直接影響到對孩子的學習輔導、監督、教育等各個方面。主要表現爲孩子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態度不端正、成績下降等。

7、人生觀、價值觀的缺失。部分外出務工者由於對子女進行倫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生活照顧較少,產生負疚感,於是在金錢上、物質上儘可能地進行最大限度的補償,這種作法,極易形成孩子功利主義價值觀和享樂主義人生觀,養成好逸惡勞、奢侈浪費、亂花錢、擺闊氣的陋習,並直接導致新“讀書無用論”、“拜金主義”等錯誤思想產生。部分監護人對自律能力差的“留守兒童”缺乏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使他們紀律散漫,道德品行較差,不遵守學校規章制度,遲到、曠課、逃學、說謊打架、迷戀桌球室、網吧和遊戲廳等。對這些“問題兒童”的種種行爲問題,監護人、家長、學校等方面都感到棘手。

8、世界觀的一缺失。父母外出務工後,由於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再加至政治上不成熟,容易人云亦云,對世界的看法存在諸多偏頗。如:不愛紅裝愛錢莊(裝)、遊戲人生、盲目追星、虛榮心強、不顧實際盲目攀比,把賺錢、發財當作人生奮鬥目標等。

9、自信心的缺失。部分農民工認爲,農村孩子學業有成的機率不高,國家對大中專院校的畢業生不包分配,辛辛苦苦送子女讀書到頭來還是打工。因此,對孩子的學習總體期望值較低,將孩子的學業定位在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拿到國中畢業證上,其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受父母的影響,孩子無形當中便失去了自信心,無論幹?

麼事情,都是抱着一副無所謂的態度,缺乏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精神,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10、人才的缺失。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少年強則國家強,少年興則國家興。農民工外出務工,雖然帶動了經濟的發展,但也留給我們更多的思考:祖國的繁榮富強,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勞動來實現的,如果中間缺失了一代人,那又會怎麼樣呢,大家不妨認真思考一下。

四、幾點探討建議

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與否,直接影響到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構建與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從目前經濟社會發展的狀況來看,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將在一個時期內長期存在。因此,我們必須從法律上、制度上、行動上整體地把這個問題納入到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中加以解決,才能夠標本兼治,徹底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調查結果表明,必須做好“四個統籌”發展,切實做到“四個到位”,紮實做好“四個工程”,真正構築起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綠色通道。

(一)切實做到“四個統籌”發展

1、統籌發展城鄉教育。降低城鎮中國小招收農民工子女入學的門檻,讓農民工進城務工帶着子女一同進城入學,真正落實流動兒童教育問題的解決,從而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

2、統籌發展城鄉醫療保障體系。使農民工與城鎮職工一樣享受醫療保障,解決老有所醫的問題,免除他們的後顧之憂。如:目前農村實行的農村合作醫療,就是一個有益的嘗試。

3、統籌發展城鄉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對有條件、自願交納養老保險的農民工,應該享有與城鎮職工同等的權利,讓廣大農民老有所養。如:目前農村的計劃生育獎勵制度,真正讓農村獨生子女戶或兩女戶的家庭得到了實惠,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同時,有條件的地方,低保對象應儘可能地惠及到廣大農村。

4、統籌發展農村教學點的合理覆蓋範圍。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除“兩免一補”外,搞好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使農村“留守兒童”全部在校寄宿,以便對農村“留守兒童”加強教育與集中管理。

(二)確實做到四個到位

1、思想認識到位。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認識的高度決定工作的力度、行動的速度。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不僅是學校和家庭的問題,也是全社會的事,不僅老師和家長有責任,全社會都有責任,必須把這項工作作爲事關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的戰略工程,作爲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後繼有人的希望工程,作爲關係億萬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作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來抓,並落實到行動上。

2、感情基礎到位。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不僅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還有個感情問題,一方面要有愛心,另一方面要有熱心,真正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管理。

3、組織網絡到位。做好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需要有完善的組織網絡,學校、家庭、社會是三個重要環節,必須聯成一體,充分發揮作用。

4、制度保證到位。加強和改進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建立長效機制是關鍵,一是要建立聯席會議制度,二是督促檢查制度,從而保證教育的效果。

(三)精心實施四大工程

工程之一:聘請德育校長,發揮主陣地作用

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學校必須承擔主要的教育任務,發揮主渠道、主陣地、主課堂的作用,並聘請政治思想好、道德品質高、生活作風正、責任心強、具有一定社會威望、熱心教育事業的“五老”人員和教師擔任德育校長,對農村“留守兒童”開展形式德育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觀、價值觀。

工程之二:辦好家長學校,突出家長的基礎作用

家庭的好壞與家庭教育的優劣,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成長和今後的人生將產生直接影響。開辦好家長學校,對家長進行教育,突出家長的基礎作用。

工程之三:實施好“代管家長”,突出社會責任

充分發揮“五老”、廣大教師和全社會有愛心的人士的作用,實施好“代管家長”工作,讓農村“留守兒童”感覺到:“父母不在家,學校是我家,老師就是我的父母”,真正得到關愛。讓代管家長情況摸準、代管稱職、關愛徹底,真正築起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另一道擋風牆。

工程之四:建好教育基地和活動中心,促進全面發展

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必須要有陣地,才能讓他們在玩中有樂、樂中有得。一是抓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二是抓法制教育基地建設;三是創建青少年活動中心,爲孩子們提供場所,真正成爲農村“留守兒童”學習文化的學校,培養情操的陣地,開展活動的場所,健康成長的樂園。

農村調研報告篇2

我們劉家店鎮現有機關工會1個,企業工會11個,新型經濟組織和新型社會組織工會9個,共有工會組織21個今年8月,我們以全面把握全鎮各級工會經審工作動態現狀,科學的推動鎮域各級工會組織經審工作日益規範爲宗旨,對全鎮工會組織經審工作情況進行了現狀調研。調研的結果表明,全鎮各級工會組織經審工作基礎穩固,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通過規範創新的措施,突出發揮作用。

一、農村基層工會組織經審工作的“四個基礎”不斷增強。

通過對鎮域內的北京敬業電氣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實力得機電有限公司,北京鑫利源等11個企業工會經審工作情況進行調研分析表明,全鎮多數企業工會經審工作初步形成了“四個基礎建設”不斷增強。

(一)、經審組織基礎不斷增強。從對鎮域內11個企業工會經審工作情況進行調研的情況來看,均按照全總、市總和區總工會的要求,在工會換屆選舉時,堅持經審會與同級工會委員會同時考察、同時報批、同時選舉,注重選配具有專業職稱的人員兼任經審員,積極組織經審員參加上級工會及其他有關部門組織的業務培訓,11個企業工會中,經審組建率達100%。在所調研的單位中,基層基層工會經審組織建設情況大至爲三種模式,一是1個機關工會,成立經費審查委員會,配備兼職經審員爲1至3人。二是11個企業工會,選舉產生了1名經審員,負責日常具體事務。這些單位經審組織健全,人員配備到位。三是9個新型經濟組織和新型社會組織工會,因爲沒有獨立的經費來源,只選舉產生一名經審員,負責具體經審工作,爲推動工會經審工作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經審環境基礎不斷增強。通過加強工會經審組織建設,把經審工作與修改後的《工會法》及其他制度文件一起發到到基層,在鎮黨委、鎮政府的領導下同其他業務部門召開聯席會議等多種方法,得到了鎮黨委、鎮政府的重視,切實研究解決經審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認真貫徹落實全總《關於加強工會經費審查監督工作的意見》,從機構設置、人員落實、經費保障等各方面爲經審工作的開展營造了良好生活環境。

(三)、經審制度基礎不斷增強。健立完善審查監督機制。在調研中發現絕大多數單位都制定了《關於貫徹〈中華全國總工會關於加強工會經費審查監督工作的意見〉的意見》、《關於對下級工會經費審計監督辦法》、《關於對計提撥解工會經費實施審查審計監督的規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議事規則》、《工會經審幹部廉潔自律規定》、《經審工作檔案管理制度》、《工會經審工作信息制度》、《經審人員學習制度》,並對各項制度進行廣泛的宣傳,逐步落實,通過各項制度的健全完善來規範工會經審工作,促進工會經審工作經常化、制度化、規範化。

(四)、經審效能基礎不斷增強。提高經審監督效能。一是開展同級審查審計,堅持每年或半年對本級工會經費預決算進行審查。二是對重大事項,如工會文體活動、職工度假,購置電腦,電視等固定資產和大額資金的運行等,進行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監督。積極催繳撥解就、上解經費入庫。三是是開展對送溫暖物資等專項審計,確保專項資金用於困難職工身上,保障工會工作的順利開展。通過各種審計項目的開展,促進了工會經費的增收,促進各級工會收好管好用好工會經費,帶動基層的全面發展。

二、農村基層工會組織經審工作急需解決的“三個難題”不容忽視。

通過調研和我們平常掌握的情況分析,全鎮各級工會組織經審工作還存在着三個方面急需解決的難題。

(一)、經審機構形同虛設,經審工作難以開展。部分基層單位建立工會組織及經審組織目的只爲完成任務,至於組織建立後如何完善制度,對如何開展工作,如何發揮作用等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經審工作難以開展。

(二)、經審人員形同虛設,經審工作難以開展。包括鎮鄉街道一級工會組織在內的基層工會經審機構都是以“一人多職”的方式設置配備,經審人員兼職過多,精力有限,難以開展經審工作;少數工會經審人員不具備會計、審計等專業技能,對國家和工會財經法規制度不熟悉,業務素質較低,難以勝任審計工作;個別經審人員特別是中、小企業經審人員對經審工作重視不夠,責任心不強,積極主動性差,難以做好經審工作。

(三)、經審效能形同虛設,經審工作難以開展。審查審計程序不夠規範完善,以審查代替審計的情況帶有一定普遍性;審計方式方法、內容單一,審計監督流於形式,審計質量較低;對審計結論意見的整改落實力度不夠,制約了審計監督、服務職能的全面履行和發揮。同時在基層工會還存在審查審計工作開展缺乏基礎,無對象可審的情況。比如職工人數少、工會經費少的單位及部分非公企業工會,由於主、客觀方面的原因,工會經費由企業財務管理,無專戶,審計工作無對象,無資料,經審工作無從談起,沒有着落。

三、農村基層工會組織經審工作應該完善“四個建設”。

通過對全鎮農村基層工會組織經審工作現狀的調查研究認爲,今後做好我鎮農村基層工會組織經審工作應該進一步完善“四個建設”。

(一)、完善經審工作機構建設。藉着北京市工會工作會議的“東風”,抓住組建鎮、鄉、街道聯合工會工作機遇,繼續抓好新建工會組織及工會組織換屆時經審組織的健全完善;抓好經審人員的配備,把政治堅定、業務精通、有責任心的工會會員選調到經審部門,依據市級以上黨政部門,工會組織的相關政策,配備專職工會經審幹部,落實政治和經濟待遇,定編定職崗定責,嚴格考覈,責權利獎懲兌現。規範經審幹部的培訓,通過舉辦專業知識培訓、以會代訓、參加上級舉辦的審計幹部後續教育培訓班等靈活多樣的業務培訓方式提高經審幹部政治素質和專業水平,提高農村基層工會組織經審工作新水平。

(二)、完善經審工作制度建設。認真抓好工會經審工作規章制度的制定和落實,加大對農村基層工會經審工作考覈力度,將工會經審工作規範化建設向基層工會延伸,使基層工會經審工作從組織建設、制度建設、經審人員素質提高以及審查審計職責的全面履行上逐步規範和完善,建立經審監督的長效機制,推動經審工作持久深入的開展,確保經審監督職能的正常履行。建立完善審計內部控制制度,規範審計行爲,控制防範審計風險。制定審計程序、文書方面的規定,制定審計操作規程,對審計過程進行嚴格控制,做到審計程序合法合規、內容完整、方法恰當,推動工會審計程序和文書規範,制定審計質量控制規定,建立審計質量控制體系,提高審計質量效率。

(三)、完善經審工作效能建設。審計是經審工作的根本,要按制度規定開展審計工作,規範物資管理、服務大局的角度全面履行審查審計職能,進一步擴大審計的工作面,拓寬審計內容,加大跟蹤檢查力度,促進審計問題整改落實到位。通過審計,及時發現和糾正各種不符合財經法規和財務管理制度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促進農村基層工會財務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通過計撥審計,找出經費收繳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經費收繳率;通過對工會經費使用情況方向、固定資產管理方面的審計,提高經費的使用效率,使有限的經費多爲會員羣衆辦實事、辦好事,促進工會組織和工會幹部黨風廉政建設。

(四)、完善經審工作環境建設。積極開展農村基層工會組織經審工作情況調研,加強理論調研,及時發現經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研究措施和對策。通過調研,及時發現亮點,幫助好的單位總結經驗,用以指導和帶動面上工作,幫助較差的單位找出差距,督促改進提高,進一步明確新形勢工會經審工作的重點和任務,找準工作的切入點,研究探索新的審計機制,確保各項審計監督任務的落實,爲促進工會工作的健康發展,營造健康良好的社會環境,贏得各級黨政部門,工會組織領導及全社會的關注支持和幫助,爭創農村基層工會組織經審工作一流佳績。

農村調研報告篇3

根據省、市組織部門的統一部署和安排,我被選派到我們單位的雙聯行動聯繫村——鎮原縣新集鄉xx村擔任村支部“第一書記”,7月15日到村報到後,爲了儘早掌握全村基本情況、農民生活狀況、主導產業培育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情況,我迅速與村“兩委”班子成員入戶開展調研,實地考察,較爲全面地掌握了xx村的有關情況。

一、村情現狀

xx村位於新集鄉西南部,距鄉政府14公里,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山川塬兼有,共轄6個村民小組,共387戶1687人,其中貧困戶285戶1176人,貧困面高達72.2%。全村有黨員27名,其中女黨員4名,村幹部3人,平均年齡40歲,均爲黨員,年齡結構較爲年輕,全爲國中以上文化程度。全村總土地面積14.5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爲6547畝,人均僅9.8畝,且多數爲山地,全村共有砂石路28.5公里,羣衆出行、耕作較爲不便。全村產業以種植業爲主,規模小,羣衆收入來源主要以種植經濟作物、外出務工爲主,xx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爲3268元。

二、致貧原因

xx村與其他村相比,貧困表現和貧困原因具有特殊性,貧困程度更深,脫貧難度更大,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更大的努力。一是地理位置偏僻。xx村地處山區,距縣城、鄉鎮較遠,交通條件差,農戶居住分散。總體來看,各方面的發展欠賬較大。二是貧困程度深。xx村貧困面高達72.2%,近年來,因學、因病、因婚、各種突發事故等原因致貧、返貧率較高,在全縣89個貧困村倒排序中處於22位,脫貧任務十分艱鉅。三是基礎設施薄弱。長期以來,由於扶持力度有限,xx村基礎建設十分滯後,目前有80戶羣衆沒有接通自來水,全村沒有1條建成的水泥路,村組道路以砂石路和土路爲主,將近60%的耕地爲山地,土地質量差。全村只有2個自然村進行了農電網改造,4個村民小組羣衆農電線路老化,供電可靠性低,經常發生用電故障。村部年久失修,已屬危房,影響了基層組織功能的正常發揮。四是羣衆增收難度大。xx村經濟結構單一,增收渠道狹窄,xx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比全市低2231元。一半以上的村民以傳統種植爲主,農業生產自給自足,缺乏像樣的主導產業,產業化服務體系不夠健全,農民收入主要依靠種植經濟作物和外出務工。五是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xx村多數青壯年勞力常年在外打工,留守人員年邁體弱,受教育程度偏低,普遍缺乏種植、養殖技能,導致種地只能粗放經營不能集約經營,嚴重地制約了全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六是村民思想觀念保守。該村文化設施缺乏,全村沒有公共活動場所。村裏無法組織各種文體活動,缺乏先進文化傳播的氛圍,羣衆普遍存在求穩怕亂的守舊觀念、狹隘封閉的小農意識、“小富即安”的守攤理念,“等、靠、要”思想嚴重,各種消極思想相互交織,導致村裏缺乏發展活力。綜合分析,路、電、水、田、房、業、智是制約xx村脫貧的七大瓶頸,也應是幫扶工作的重點。

三、調研啓示

一是基礎建設是利民之“策”。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做好貧困村水、電、路、氣、田等基礎工作,不斷加快環境綜合整治,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對於解決羣衆生產生活難題、加快農村社會快速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二是產業培育是增收之“要”。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思路,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尋找一項適合xx村的產業發展思路進行廣泛推廣,積極爭取上級財政、農業、土地、水利、交通等部門的支持,以項目帶動產業發展。同時,有序引導羣衆進行土地流轉,鼓勵發展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持種養大戶發展規模種植和養殖,才能不斷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三是基層建設是治本之“源”。積極引導黨支部堅持每月召開一次全體黨員會議,重點學習黨的方針政策、農村政策等內容,組織好黨員的管理和科技培訓,幫助羣衆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爲全村發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提供思想源泉。

四是農民培訓是授漁之“法”。在開展雙聯“六送”及進村入戶培訓活動中,採取理論培訓與現場指導相結合,由大戶現身說法,深入農戶進場指導等方法進行深入細緻培訓,使農民能夠學得進,用得上,真正掌握脫貧致富的上乘之法。

五是村級民主是和諧之“本”。對村裏的重大事項加強指導,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要求和程序操作,制定完善村黨支部工作制度和村委會工作制度,把村黨支部工作和村務工作納入制度化、規範化軌道,廣泛接受羣衆監督,積極化解各類矛盾糾紛,不斷創造家庭和睦、鄉村和諧、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

六是文化建設是動力之“基”。經常組織開展村民集體活動、精神文明評選、文化下鄉和文藝晚會等活動,協調幫助聯繫村健全文化活動場所、農家書屋、便民服務中心等公共設施,對於豐富羣衆精神文化生活,促進思想文化教育教育,營造農村文明新風,激發羣衆內生動力都有着極爲長遠的意義。

四、幾點建議

一是把富民產業培育作爲羣衆增收致富的重點。充分利用xx村地理位置特點,大力發展蘋果、核桃、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加強對村上興盛園養殖專業合作社的指導,有序引導羣衆入股參與,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邀請畜牧專家定期開展養殖技術培訓,組織村幹部、養殖大戶外出參觀學習先進養殖技術,不斷擴大羣衆種養規模,引導羣衆增收致富。

二是把土地流轉作爲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手段。xx村有相當一部分土地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即使耕種也管理不到位,造成資源浪費,將閒散土地集中起來,組織開展土地流轉,每年定期將流轉租金及時撥付羣衆,從而能使土地最大限能地發揮助農增收的效益。

三是把農村黨員技術培訓作爲更新觀念的引擎。充分利用農村黨員遠程教育設備,集中開展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幫助羣衆掌握先進種植、養殖技術,瞭解致富信息,掌握致富方法,切實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四是把基層組織建設作爲脫貧致富的根本。積極協助鄉村兩級加強基層黨建,做好發展黨員和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後備幹部等工作,選出能幫農民脫貧致富的村委會班子,幫助羣衆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爲全村的發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

農村調研報告篇4

本次調查問卷發放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問卷100份,得到一些相關數據,希望能對以後的農村國小和新農村建設提供參考和依據。

一、農村國小基礎設施有所欠缺

在經濟發展飛速的今天,農村的經濟也在迅速的騰飛,但是在農村對國小教育的投資並不象城市一樣。在調查的學校中發現,在農村中國小的基礎設施並不是很完備,尤其是在體音美和計算機教育設施上,教育設施不完備,甚至根本沒有。 調查結果 調查問題 結果百分比 對學校的基礎設施滿意嗎? 滿意40.5% 較滿意45.5% 不滿意14% 學校的基礎設施是否夠用? 夠用48% 基本夠用50% 不夠用2% 學校是否有多媒體教學設施? 有30% 沒有70%

------ 體音美教學設備是否夠用? 充足22.5% 不充足70.5% 無7% 農村國小教育基礎設施的落後歸納分析以下幾點原因。

1.當地經濟的發展決定當地政府對教育的投資

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農村經濟也在迅速發展。但是,農村由於歷史的因素和地理交通環境的因素,也導致農村的發展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總會慢於城市的發展。所以當地政府的收入始終處於平均水平狀態以下,所以政府的收入就會有限。在有限收入的情況下,政府在對教育的分配和投資上顯然低於城市,所以當地的經濟發展決定當地政府對教育的投資。

2.市政府的教育投資傾向於城市

市政府的教育投資,大部分被錦上添花地投放在了基礎較好的城市學校,尤其是其中的重點中國小。因此,必須逐步取消城鄉分割的教育投入機制,中央和省級財政要加大對縣級、尤其是貧困地區轉移支付力度。

3.國小學校的收入來源少

國家對中國小進行改革後,一費制的實施,避免了學校的亂收費情況,減輕了家庭的負擔,但是學校的收入也相對減少。在學校有限的收入中,用於大額教學設施的建設就會減少,或者是根本不會用於這樣的基礎設施建設上。造成學校發展的滯後,從而影響了教育的發展。

二、農村國小師資力量的薄弱

在調查中發現農村國小的師資力量薄弱,有的教師甚至一人帶幾門課,教師積極性不高,責任心不強。調查情況如下表: 調查結果 調查問題 結果百分比 你的認課教師是否大學畢業? 是36% 不是30.5% 不清楚28.5% 你喜歡老師的課嗎? 很喜歡49.5% 一般48.5% 不喜歡1% 你的老師負責任嗎? 負責任45.5% 一般38% 不負責任16.5% 你們老師是一個人帶多門課嗎? 基本上是15% 個別70% 一人一門課25% 1.工資待遇不高,難留人才

在實踐過程中,經過走訪我們發現,在農村國小中,教師的工資和福利待遇普遍不高,而且有拖欠教師工資的情況。有合同編制的教師在農村中是有限的,仍然大量存在着沒有編制的民辦教師。對教師待遇的不公平,造成優秀的人才不願意到農村落腳或者人才外流。

2.環境、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

農村地理位置偏僻,衛生條件差,交通不便等各方面的客觀原因,對一些知識層次相對比較高的人來說不是理想的生存環境。在教師中,大部分人都是大學畢業或者是在外地上過學,在以前的生存環境的影響下,地理位置、交通、衛生等社會環境是自己選擇生活的一個重要參考和標準。在他們的思想中在農村的工作可能是人生的一個過度和跳板,不可能是自己一生的落腳點。所以,有很多優秀的人才不願意到農村工作,也有一些優秀的教師外流或轉業。

3.發展前景不好,向城市的趨向性

很多人畢業後邊願意到農村工作,不僅因爲農村的各方面環境的問題,還有以後的發展問題。農村的社會活動和空間比較狹隘,相對城市來說發展空間狹隘發展前景渺茫。而在城市,在教師這個行業不僅工資和福利待遇好、社會地位高、而且前景比較好,並且有更多的擇業空間和機會。所以,大部分畢業生畢業後願意選擇城市,造成農村教師缺乏,師資力量薄弱。

綜上所述,農村的環境和教師的待遇不好,是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們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提高教師的福利待遇,給教師更大的發展空間,留住優秀的人才,提高教學質量,形成經濟和教育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環。

三、家庭教育薄弱

在調查中發現,農村大部分小學生的家庭教育都不是很理想,調查如下表:

調查結果 調查問題 結果百分比 你父母誰在外打工? 都在60% 父親5% 其他35% 你父母的最高學歷? 大學0% 高中10% 高中以下90% 你父母和你談心嗎? 經常談10% 偶爾45%

% 不談,有隔閡45% 犯錯時,你父母怎麼樣教育你? 說服65 不管不問5% 打罵30% 1.父母學歷不高,不能處理好孩子的學習問題

在農村中,父母是大學畢業的很少,大部分的家長是中學畢業,在學生的家庭作業輔導中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有很多學生表示,家長不能夠幫助輔導功課。還有一些學生表示,家長從來不關心學生的學習問題。

2.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孩子無人教育

近年來農村打工族數量日益增加,農村家庭中很多是母親成了留守家長,一個人操持家務已經不易,更談不上家庭教育了。更有一些家長把孩子留給老人,雙雙出去打工,孩子的家庭教育更是無從談起。現在農民工和留守孩子已經成爲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需要有待國家對政策進行調整,讓孩子能呆在父母的身旁,能手有完整的家庭,受到完整的家庭教育。

3.家長的家庭教育知識欠缺

農村家長普遍缺乏最基本的家庭教育知識,家庭教育方式簡單粗暴。很多家長稱孩子上學後至今沒有接待過一次老師家訪,家長對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況瞭解不多,再加上農村家長的文化水平有限,對與孩子平等交流與溝通認識不足,教育和管教方式大多以訓斥、打罵爲主,走如家庭教育的誤區。

4.家長和學生缺乏溝通

調查還發現,與父母缺乏溝通直接影響到農村孩子的心理,他們在學校中多數表現爲性格內向、沉悶、不善與人交往。而農村中國小還很少有學校設立專門的心理諮詢機構,這一空白亟待填補。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最初也是最好的老師,家庭不僅是生活基本單位,也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一所學校。堅持把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家庭教育的發展。

四、國小生學習壓力的調查

調查結果 調查問題 結果百分比 你感覺壓力來自哪方面? 學校75% 家庭10% 作業15% 你的作業多嗎? 多35% 適中60 不多5% 你擔心升學嗎? 很擔心40% 有點擔心40% 不擔心20% 你感覺學習壓力大嗎 很大45% 較大15% 沒有(其他)40% 1.學校升學的壓力造成學生學習壓力的增大

不少老師和家長感慨,升學的壓力已經由過去的大學聯考前移到國小生頭上。在農村國小中也存在升學的壓力,一些國小爲了提大學聯考入重點中學的人數,爲了提高升學率,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刻意爲學生補課、增加家庭作業的量,造成國小生,上課時間長,作業量大。一調查表明,現在的國小生的作業時間和作業量嚴重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

國小生的作業量較大,內容單調重複,作業時間較長,學生的書包越來越大,且越來越重。國小生厭學情緒隨年級升高呈上升趨勢。隨着學習壓力的增加容易造成學生一些心理問題。情緒不穩定,時有焦慮自卑心理;交往不主動,與同伴關係淡漠,這些心理問題在國小生中也悄然存在。國小生的心理問題變得嚴重,說明社會、家庭和學校對國小生心理健康不夠重視。應試教育、升學壓力,是國小生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

來自於家庭方面的壓力

農村的家長也開始像城市的家長一樣盲目讓孩子參加各種學習班,給孩子輔導功課,有一的家長爲孩子培養一技之長,參加課外的學習班,佔用了孩子大量的課外時間,週六週日也不能休息。據報道現在有的地方的國小生出現了童年恐慌症,家庭方面的壓力也給孩子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家長應該重新審視家庭教育觀念,重新認識孩子的教育,給自己的孩子一個合適的定位學習,以免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農村調研報告篇5

根據政治理論課程的要求,我利用國慶假期,選擇自己的家鄉,開展了以“農村住房建設”爲主題的社會實踐調查活動。

首先,簡要介紹一下家鄉的基本情況。我的家鄉位於xxx。根據黨中央提出的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家鄉的整體面貌有了較大地改善,但在建設新農村的過程中也存在着很多問題。房屋是村民居住和進行日常活動的基本場所,有了錢,首先要蓋房,是中國農民的傳統。住房在中國農民的心中有着較重的地位,因而在新農村建設中,正確地解決住房建設問題是重中之重。

農村住房建設中的問題:

一、村莊佈局相對散亂,舊村面貌有待改善。目前,農村住宅由於分散建設,沒有形成一個整體的村莊形象。村莊四周新房林立,村內破破爛爛,佈局散亂,形成了“空心村”。舊村、空心村佈局混亂,道路不暢,配套缺乏,衛生較差,與新農村建設極不相稱。新農村建設面臨着“年年建新房,年年不見新農村”的尷尬局面。

二、農民正常建房需求量大,建房用地得不到保證。近年來爲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對農村私人建房用地從嚴審批,而相應配套政策卻未及時跟上,導致一些符合建房條件的住房困難戶無法申請宅基地建房。而這些農戶當中許多又屬於無實力到集鎮和城區購房,迫於無奈在本來應該拆除整理復耕的舊村莊內,再次進行翻建加層,甚至未批先建,給村莊建設和宅基地整理復耕工作帶來極大的被《十一五規劃綱要建議》動。

三、違章建築勢頭難控,“一戶兩宅”情況普遍。近年來,雖然政府相關部門加大了農村宅基地和農村建房的管理力度,但農民建房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現象仍十分突出。部分農民違章搭建、擴建、翻建房屋,企盼在今後舊村改造、徵地拆遷中得到更多的補償,從而使得違章建築越來越多。同時,農村建新不拆舊的情況十分普遍,部分農民建了新房不拆舊房。

四、農村建房用地困難,新農村配套設施跟不上。在新農村規劃點集中建造村民住宅,必然涉及農戶之間宅基地調劑問題。由於羣衆“戀土”心態較爲嚴重,村民補償要求高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村民之間難以達成調劑共識,導致土地徵用、調劑難以實施,農民建房無法供地,無形中加大了村民建房的難度。部分村民借土地徵用之機,對拆遷安置提出過分要求,不給滿足就不讓徵地,阻礙建設,也是導致農村建房用地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新農村的建設需要大量資金做好路、排、水、電等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房後基礎設施配套不及時,提供配套後相應設施不完善或檔次不高,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農民進入新農村生活的意願。

根據調查成果,結合老師的指導,我認爲,農村住房建設作爲加快新型城市化的重要載體,多層次推進農村住房集聚建設和農村人口集中居住的同時,應不斷完善相關體系、機制。

特別是要加快完成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鼓勵村莊整理,優化資源利用。加快改造步伐,允許以房屋置換土地,獲取建房指標,加大宅基地整理力度,盤活閒置建設用地。土地整理後增加的農用地要全部用於農民建房,把節約出來的土地收益主要用於農民社保和小區配套、物業管理資金以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二是科學合理分配建房指標,加大幫扶力度。年度用地指標分配,優先考慮並保證一定比例的指標用於農民住宅建設,切實解決農民住宅建設難。對無力建房的困難戶、危房戶,可通過村集體統一調劑農戶新建住宅後閒置的部分舊房,安置一批無力建房的無房戶、危房戶,確保其居住安全。

三是統籌協調,突破農民住宅建設的規劃制約。要在現有村莊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村莊規劃點佈局。堅持長期性原則,爲農村住房改造建設和其他建設預留髮展空間。堅持尊重農民意願原則,統籌考慮農村生產生活需要和公共服務配套,方便羣衆的生活。在規劃中要充分考慮老年人公寓的建設。堅持同步規劃原則,在編制農村新社區布點規劃的同時,抓好舊村改造利用規劃和宅基地整理復墾規劃,使新村建設、舊村改造和宅基地復墾工作得以統籌有序推進。堅持節約用地原則,嚴格執行有關政策法規,村莊規劃儘量不佔或少佔耕地,努力實現農村住房建設新增用地與建設用地復墾土地總量平衡。

四是打造平安工程。堅持“憑圖施工、內行人建房、憑合同審批”的工作要求,加強農村建築工匠的培訓、加強施工隊伍和施工環節管理,將規劃區農民住宅建設管理從土地使用審批、登記延伸到建築施工管理。加強農民建房法律法規政策宣傳,引導農民科學建房,提高農村房屋防災能力。建立健全農村建築安全、工程質量監管的長效機制,加強對村鎮建築工匠的培訓和資質管理,推行建築許可證制度,堅持有圖施工、持證上崗、按圖施工,保證農民住宅建設的安全與質量。

五是加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民主及法律監督作用。避免打着新農村建設的旗號,侵犯農民的切身利益和破壞土地資源。依託舊村落的現有規模進行改造,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的發展模式。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對於那些利用新農村建設政策,破壞土地資源,大搞房地產開發的政府部門和其他人員,堅決給以嚴厲的打擊。確保黨的農村經濟改革路線順利的進行下去。

最後,國家實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非農業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的,按照“佔多少,墾多少”的原則,由佔用耕地的單位負責開墾與所佔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新農村住房建設問題的背後是深植於中國農村的土地問題。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切實貫徹相關法律法規,堅持黨的農村經濟改革路線,有利於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提升農村建設水平;有利於優化農村土地資源配置,爲城鄉建設發展贏得空間;有利於改善羣衆居住條件,提高羣衆生活品質,實現農村跨越式發展。

農村調研報告篇6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各項工作和各項組織的領導核心,是農村經濟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的組織和領導者,其影響力強弱,直接關係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當前的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社會現代化的關鍵環節,它向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爲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入研究和解決新形勢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全面掌握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情況,我社區通過召開黨員幹部、羣衆座談會、個別走訪等形式,對我社區的組織建設情況進行了全面調研,並進行了認真思考,形成以下調研報告。

一、我社區黨組織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我社區黨員年齡偏高、文化程度偏低。我社區農民致富缺少好的“帶頭人”,社區老黨員多,留在農村的農民素質總體呈下降趨勢,發展黨員的後備力量不足問題。據調查統計,目前我社區農村黨員隊伍中,35歲以下的僅佔16.5% , 60歲以上的佔35.8% ;大專以上學歷僅佔8.2 % ,國中及以下的佔68.5%。社區黨員幹部發展思路不清晰,缺乏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的認識和判斷,“等、靠、要”思想較爲嚴重。

農村黨員年齡偏高、文化程度偏低的狀況嚴重影響了社區黨組織活力和戰鬥力,與新農村建設的任務要求不相適應。近年來儘管社區黨組織在培養和發展黨員時,比較注重黨員結構和年輕化、知識化,但從總體上看,社區黨員年齡偏大、文化偏低的狀況還未得到根本改變,即便發展了一部分素質較高的青年農民入黨,也大多流動到外面打工,或從事其他行業,能留在農村務農和工作的很少。農村基層黨員年齡偏高、素質偏低的狀況嚴重影響了基層黨組織活力和戰鬥力,與新農村建設的任務要求不相適應。

(二)社區黨組織幹部培訓機制缺乏。建立農村基層黨組織幹部培訓長效機制能提高農村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同時也是基層工作新的嘗試與探索,有利於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幹部的執政能力,鞏同黨的執政地位,推進基層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當前缺乏對村級基層組織隊伍幹部的執政、素質的培養,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基層組織隊伍的建設和完善。

(三)基層組織建設的凝聚力還不夠。組織凝聚力直接影響組織的戰鬥力和黨員模範作用的有效發揮,凝聚力不夠會導致黨的政策在向農村推進過程中缺乏吸納力和滲透力,使政策效應大打折扣。目前社區幹部缺乏服務農村、致富農民的能力。

二、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是發展中的問題,如果不對這些困難和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不及時採取應對措施,必將影響黨的政策在農村的貫徹實施,動搖黨的執政基礎。

(一)把培養、選拔社區黨組織帶頭人放在社區黨建工作的第一位。俗話說,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社區黨組織書記不僅是組織內黨員幹部的帶頭人,還是全體村民的帶頭人和引路人。因此,培養、選拔好組織的帶頭人是解決當前組織建設難題的關鍵。抓住社區換屆這一契機, 把那些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羣衆公認的好黨員選拔到社區黨組織的領導班子中來。按照把農村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優秀的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中的優秀分子培養成村幹部。

(二)創新社區黨組織管理模式,做好黨員工作。隨着社區產業結構調整加快,黨員從業多樣、流動性強,社區黨組織管理黨員受到地域的限制,黨員參加組織活動困難,因此,可以創新組織管理模式,利用社區農業優勢,在社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裏建立黨的組織,特別是對致富願望強烈、致富技能較高的青壯年農民的吸引力更大,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社區黨員教育管理難、年齡結構老化等方面的難題。

(三)建立科學合理的培訓管理體制。社區黨組織建設中遇到的很多問題是與社區黨組織書記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風和陳舊的思想觀念分不開的。社區工作千頭萬緒,複雜多變,社區黨組織書記往往處於“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新辦法不會用”的尷尬境地。爲此,必須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培訓管理制度,不斷強化黨支部班子建設,不斷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制訂農村黨員幹部培訓方案,建立一套及時、科學的農村基層難點、熱點問題反饋機制,將反饋信息進行梳理、歸納,作爲社區幹部培訓內容,不斷提高他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加強黨建工作督導,把社區黨建工作做在日常。黨建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和心血來潮,而是一個系統工程,把工作做在平常,經常督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使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以黨建工作來統領社區工作的全局,使“兩委”班子始終成爲一個充滿活力、團結戰鬥、爲民辦實事的戰鬥堡壘。

三、對《條例》存在的意見和建議

通過召開黨員座談會,對《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進行了討論與徵求意見,主要是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通過座談社區黨員幹部對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一是對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的基礎性地位和重要作用認識不夠,沒有將其擺在應有位置,投入足夠的精力;二是責任意識不強,工作抓得不緊,措施不力。

第二,沒有很好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一是宣傳得不夠,黨員對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還不瞭解。二是學習不夠。基層幹部對《條例》一知半解,不知道其中內容。三是貫徹不夠。工作中落實得不紮實、不全面、不徹底,斷章取義,取我所需,爲我所用。

同時針對以上的二個問題,社區將從以下方面爲抓手,解決黨員幹部存在的問題:

?一〉提高認識,從思想上重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一是社區黨組織要切實負起責任,主動抓、自覺抓,下大力氣,長抓不懈,抓緊抓好,堅持例會制度、領導幹部聯繫點制度等,落實好工作責任。二是社區黨總支書記是“具體責任人”,堅持“一把手”抓黨建,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二〉把貫徹《條例》作爲搞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關鍵環節

一是要宣傳和學習好《條例》。要通過專題講座、專家講解、實例解析等多種形式,幫助廣大黨員、羣衆和基層幹部理解和掌握《條例》的基本內容和精神實質。

二是用《條例》來規範工作,調動村民的政治參與熱情。同時要把貫徹《條例》作爲保證社區黨總支的領導核心地位規範性文件,使兩委會明白:村委會必須自覺接受黨組織的領導,黨組織有義務支持村民依法自治。

農村調研報告篇7

爲了加快新農村百村萬戶小康住宅工程,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近日,區政協組織部分委員,深入河東、金沙等10個鄉鎮的13個新型社區,採取實地查看和村組幹部、農戶交流等方式對全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規劃、工程進度、土地利用、資金籌集、基礎設施配套及社區管理運行等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發展現狀及呈現的特點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作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後,我區把農村小康住宅建設做爲實踐和探索新農村建設的有力抓手,審時度勢在全區實施新農村百村萬戶小康住宅建設工程,在城鄉融合發展戰略迅速推進的新形勢下,按照農民集中居住、生產生活分離、功能配套完善、社區管理規範的目標,採取合村並點的方式建設新型農村社區。今年以來,新建新型農村社區和小康住宅示範點48個,10561戶,其中動工新型農村社區24個,9983戶,動工小康住宅點24個,578戶。

(一)農村面貌變化快。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推動了農村生產、生活和管理方式的變革,社區的建設,打破了傳統的觀念,人畜分離,把後院從原來的生產區變爲生活區,有效地杜絕了畜禽、秸稈進入小區,影響環境衛生的三堆從根本上得到了治理,農民離土不離鄉、就業不離家、進廠不進城、就地市民化。城鄉融合邁出了實質性步伐,農民將住上單元房,購物有超市,休閒有廣場,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二)羣衆得到實惠多。幾年來,市、區財政補助資金3000多萬元,用於新型農村社區、小康住宅示範點建設。對近兩年20戶以上的小康住宅示範點,今年300戶以上的新型農村社區,每戶給予不少於2萬元的補助,農民羣衆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農村信用社發放微利、政策性信貸,其它商業銀行積極支持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如五和鄉爲解決羣衆資金困難,和建設銀行武威分行合作,正在爲社區入住農戶辦理按揭貸款。一些企業集團參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減輕了農民負擔。住房一次投入長期使用,據調查,目前我區農宅82%以上是磚土木結構,使用期限一般在20年左右,新建的農宅基本是全框架鋼筋混凝土結構,使用期限70年左右,避免了農民在住宅建設上的重複投入。

(三)拉動投資貢獻大。今年以來,全區新建新型農村社區和小康住宅示範點共10561戶,目前已完工8526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81億元,佔同期全區固定資產投資204.86億元的6.74%。帶動了鋼筋、水泥、玻璃、塑料、木材、磚瓦等一系列建材生產消費,促進了家電、運輸、通信、建築、餐飲等行業發展,拉動了全區經濟快速增長。

(四)土地節約集約化。新型農村社區規劃以多層或小高層爲主,按照小區式集中建設,單體面積在90㎡左右,大幅度節約了土地。如金沙鄉金廈社區,規劃佔地1204畝,入住農戶4049戶,可節約用地750畝;河東鄉中心社區一期規劃佔地300畝,入住農戶630戶,可節約土地840畝。據區委農辦測算,目前我區農村住宅佔地近27.9萬畝,戶均1.5畝,發展新型農村社區全區預計佔地不到8萬畝,土地節約的空間非常大。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從入戶和羣衆交談以及在鄉鎮召開座談會了解的情況看,羣衆對建設新型農村社區積極性高,但也程度不同地反映出了一些擔憂,綜合起來主要存在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一)總體規劃滯後。全區新型農村社區總體規劃還沒有啓動,部分鄉鎮只是依據當地羣衆的積極性搞建設,選址的隨意性很大。空間佈局輻射人口少,建設規模小,如發放鎮在一平方公里範圍內佈局了賈家墩、雙橋和小路社區,造成入住農戶分攤的基礎設施配套費用和運行成本高。同時,新型社區建設和二、三產業的發展佈局統籌考慮不夠。

(二)建設機制不完善。沒有建立統一的協調機制和完整的工作流程,建設手續多,報批困難。如高壩鎮十三里社區報批手續達15項之多,收費平均達到170元/㎡,辦完所有手續時間長達6個多月。有些社區土地使用不規範,存在未批先建的問題。社區後期的運行和管理還沒有深入研究,羣衆還存在上水何處來,下水如何排,取暖怎麼供,社區誰來管的顧慮。

(三)基礎設施配套緩慢。各鄉鎮普遍重視住房實體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比較緩慢。個別鄉鎮未將基礎設施配套部分計入住宅建設成本,實現完工入住的資金缺口大。如河東鄉前期爲鼓勵農戶到中心社區居住,未將供暖、供水、供電、排水等基礎設施配套相關費用攤入房價,建設資金缺口達600多萬元;補助資金、危改資金和其它項目資金撥付和工程建設進度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基礎設施配套;已經建成的示範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還沒有全面完工,影響了羣衆入住的滿意度。

(四)籌資渠道不寬。新型社區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據鄉鎮初步測算,每戶建築面積以80--120㎡計,建房資金需要12--18萬元,主要靠羣衆集資和政府補助。建設500戶以上規模的社區,按照目前設計要求,水、電、路、供暖、垃圾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投入戶均需2--3萬元,資金壓力相當大,社區建設向縱深推進存在很大的難度。

(五)工程質量管理不夠規範。部分社區建設前期工作不細,施工準備工作不充分,以包代管,管理制度不健全;個別施工企業技術力量不足,規範性施工不到位;有的鄉鎮工程招標、質量監管未完全按基本建設程序辦事,監理費用由施工方承擔,工程監理錯位,不能有效履行其職責;現場監理質量控制體系不健全,施工檢查、旁站監理不到位,資料記載不全,存在質量管理漏洞。

三、對進一步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實踐證明,開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工作,不僅是解決三農問題、加快新農村建設的突破口,更是實施城鎮化戰略、統籌城鄉融合發展的新契機。各鄉鎮、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大宣傳引導力度,認真總結經驗,抓好典型帶動,用新的理念指導建設,用實際案例教育引導羣衆,形成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合力。要進一步加強領導,組建一支業務熟、素質高、能力強的建管隊伍,具體負責政策研究、組織協調、措施落實、施工管理、監督檢查等工作。強化聯席會議、一事一議會議制度,凡是區上辦理的各種手續,簡化辦事程序,儘量減免各種規費。市一級報批的建設手續,由鄉鎮提供完備資料,對口區級部門協助報批。同時,進一步明確部門、鄉鎮 、村委會、農民羣衆在社區建設中的責任,形成政府統籌推進、部門協調配合、鄉(鎮)村積極運作、農民主動參與的推進工作聯動機制。

(二)堅持規劃先行,確保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科學合理。要堅持先規劃後建設,依照《甘肅省統籌城鄉發展試驗區武威城鄉融合發展核心區總體規劃》,邀請國內有資質、有影響的規劃單位,打破現行的行政區域界線,採取合村並點的方式,加快制定全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總體規劃和各鄉鎮的詳細規劃,與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以及村鎮體系、農村住房建設等專項規劃相銜接,與產業發展規劃、農村公共服務規劃以及社會事業發展規劃等有機結合、配套跟進。要充分考慮各鄉鎮的歷史沿革、地理位置、資源配置、人文環境和村民生活習慣等因素,合理確定社區建設位置和規模。積極探索適合我區實際的建設模式,建議城郊和工業園區鄉鎮發揮土地增值優勢,藉助相關政策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機遇,以小高層和高層爲主;金色大道沿線條件較好的鄉鎮,以高層或多層爲主;人口分散,經濟條件薄弱、有荒灘空地的沿山邊緣鄉鎮根據羣衆意願以二層或平頂房爲主,因地制宜建成一批各具特色、風格鮮明的新型農村社區。

(三)強化產業支撐,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提供持久動力。農戶入住社區後,雖然生活開支有所增加,但相對完善的服務功能,可以使他們從繁重的家務和土地勞作中解放出來,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發展產業、增加收入。一是注重產業發展。隨着社區規模的擴大,要更大範圍規劃產業佈局,加大勞務輸出,促進土地合理流轉,實現生產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催生一批高效節水種植大戶、設施農牧業大戶、特色林果業大戶和龍頭企業,從而使農民羣衆既不離鄉也不離土,就近就業,形成農民增收致富的穩定來源。二是引導好各種農村合作組織在社區中的銜接,發揮優勢,爲農副產品的外銷搭建好平臺。三是有針對性地引進勞動密集型、適於鬆散管理、分散經營或生產的企業,爲家庭婦女和居家留守人員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增加收入,解決入住的後顧之憂。

(四)拓寬融資渠道,破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資金瓶頸。資金短缺是制約目前我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最大因素。要進一步完善社區建設扶持政策,探索市場化融資新路子,多元化融集資金。一是建立農村社區建設專項資金逐年穩步增長機制。區上每年度安排一定的公共財政預算支出,並逐年增加,同時積極爭取上級項目和資金支持,用於農村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二是用足用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以地生財,借地發展,對集體建設用地,除統籌安排好農村社區及公益事業建設用地外,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可置換爲城鎮建設用地指標使用。對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除國家規定用途外,其餘部分應優先用於社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配套。三是整合農村住房建設和危房改造、新農村建設等多個部門涉農資金捆綁使用,按照渠道不亂、各記其功、統一撥付、集中投放的原則,用於農村社區建設。四是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社區建設。積極招商引資,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對公共服務設施項目進行包裝,積極推介,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參與建設。五是引導金融資金參與社區建設。鼓勵金融機構在金融產品、擔保方式、投融資模式等方面進行創新,多方化解資金難題。

(五)保證工程質量,不斷提升農村社區建設整體水平。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是一項惠及廣大農民羣衆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必須自始至終堅持高質量建設。嚴把質量安全關,不能因盲目降低成本、滿足羣衆的購買能力而忽視工程質量。繼續嚴把施工圖審查、招標、監理、質監等重要環節。充分發揮相關部門對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的監管作用,對在建工程進行安全、質量、手續、監理、節能方面的全面檢查,切實搞好建築質量監理和工程驗收。要按照建設集約化、居住生態化、管理科學化、佈局合理化的理念,做到八通(路、電、水、沼氣、電話、有線電視、寬帶網、科技信息網絡)、五化(硬化、綠化、亮化、美化、淨化)、三有(休閒廣場、農家店、農家書屋)、一集中(垃圾集中處理), 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休閒娛樂、綠化美化、生產佈局等通盤考慮,努力建設一批設施完善、功能齊全、服務配套的新型農村社區,確保羣衆買着放心、住着舒心,把好事辦實,讓羣衆滿意。

(六)創新工作思路,不斷提高社區管理服務水平。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不僅帶來了生產生活方式的巨大轉變,還將引發農村管理方式的重大變革。社區建成後,幾個村集中居住,村級組織如何設置、集體資產如何管理、物業和社區服務如何開展等等,都是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因此,在社區建設的同時,就要提前思考社區管理工作。建議有關部門和鄉鎮及早研究農村社區管理的新途徑,培養一批指導社區管理及服務的人才,爲新型農村社區管理蓄積力量。

農村調研報告篇8

公安部頒佈《關於實施社區和農村警務戰略的決定》以來,xx市局認真貫徹各級關於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的指示精神,精簡機關,充實基層,最大限度的把警力下沉,初步實現了警務室建設的無縫隙覆蓋。我們結合轄區警力資源數量、結構及治安狀況等實際,把“警務室建成後,如何創造性開展工作,如何發展和完善新型社區和農村警務運行機制”作爲重點,採取各種措施,積極推進。對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在運行機制等軟環境建設上採取有效措施

一是對警務室開展工作情況進行不間斷地督導檢查。局裏要求黨委成員按照聯繫派出所分工、各科隊按照科掛所分工加強對各所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進行督導、調度,每週至少要督導調度一次。局三基辦專門設計了《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檢查記錄》,與治安部門聯合對全局警務室建設及工作開展情況每週進行明查暗訪,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及時、全面地掌握工作實況,力促警務室各項工作全面開展。

二是改進和完善警務室薄冊檔案。爲進一步規範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我局本着實用、實效的原則,對原有的30餘本派出所基礎臺帳進行了梳理、整合,根據現階段警務室開展工作的需要,整合爲16本警務室基礎檔案,既減輕了基層民警的記錄臺帳、整理檔案工作上的負擔,又着重體現了警務室民警日常工作效率和質量,現已在所有警務室施行。近期,我們正組織專人對警務室相關薄冊再次進行整合、精減,最大限度爲警務室民警減負,讓他們能騰出更多的精力投身各項基礎工作。

三是積極探索警務室彈性工作運行機制。爲完善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運行機制,局裏根據警務室建設現狀,研究出臺了《社區和農村警務室彈性工作實施意見》、《社區和農村警務室民警考覈辦法及標準》和《關於進一步加強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規定,指導全局面上工作。各派出所也結合轄區實際,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本所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彈性工作制度及相應的考覈辦法,並在具體實踐中及時調整。例如:xx派出所結合城區各個警務室轄區人口、地域、治安複雜狀況不同實際,堅持“因地制宜”和“實用、實效、可操作”的原則,在工作中探索總結出社區警務工作“正時制、錯時制、分時制、隔時制和定時制”“五個時制”,在社區警務彈性工作機制建設上邁出堅實的一步,推動了全局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的健康深入開展。

四是開展業務培訓,提高民警綜合業務素質。民警下社區後,怎樣開展各項基礎業務工作,採取什麼方法,達到什麼標準等等,這也是我局警務室全面鋪開後的工作重點。爲此,我們根據工作實際,採取外出學習、集中培訓、分頭指導、現場教學、跟班學習、個人自學、以老帶新傳幫帶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對民警公安業務和開展羣衆工作等基層工作能力進行強化學習和培訓,有效提高了民警的綜合素質和羣衆工作能力。今年x月份,我們組織全局各科室警種,對需要派出所警務室民警開展的工作進行了系統整合,出臺了《社區(農村)警務工作內容》,對各種業務工作的工作內容、工作要求、工作方法等進行了詳細規定,對指導警務室民警有效開展工作起到了良好效果。近期,我們還準備對社區民警開展刑偵基礎、人口管理、情報信息、消防安全等方面業務知識的專業培訓將陸續展開,確保民警勝任工作。

五是組織階段性考覈驗收。爲檢驗、自查我局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開展情況,我局由三基辦牽頭,組織了xx個考覈組,採取實地檢查等形式,對各派出所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開展情況、警務室建設情況進行了一次同步考覈驗收,就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的基本知識及應掌握的轄區基本情況對各派出所長及全體警務室民警組織了閉卷考試,並將考覈考試作爲各派出所三基建設和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年度考覈的一項重要依據。我們又根據城區社區警務現狀,召集治安、戶政、刑偵、經偵、政工等部門全體人員和xx派出所全體社區民警召開講評會並組織考試,通過這些考試考覈,要求各警種部門都要關注並積極參與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對全局各單位在抓警務室建設的認識上和工作力度上都是一個很大的促動。

六是適時組織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觀摩。爲進一步統一全局思想,促進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深入開展,我局適時組織黨委成員、科所隊長對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進行觀摩,採取突擊檢查、臨時通知的形式,觀摩各派出所一個警務室,觀摩結束後進行評分,作爲該所近階段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的綜合測評成績,與前一次考覈考試一併納入各派出所三基建設和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年度考覈內容。通過觀摩,全體人員更切身地感受了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改革給公安工作帶來的實惠,進一步統一了大家在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的認識,明確了工作目標,掌握了工作實情,檢驗了工作實效,同時 也發現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環節和個別警種在抓社區警務工作上的差距,切實增強了全局上下對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七是深刻學習領會各級關於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的有關精神。我局把公安部、省廳和市局關於三基建設尤其是市局關於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的十大突破事項100條、警務室民警工作規範等相關文件彙編成冊,分發到全體社區和農村警務室民警,人手一冊,要求民警熟知熟記,領會精神,自覺執行,並組織了2場專門考試,考試成績納入民警年度正規化考覈範圍。又把公安部召開的三基建設工作會議文件進行了整理彙編,不同層面組織學習,領會精神,在日常工作中進行貫徹。

八是積極爭取各方支持,爲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提供保障。我局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開展以來,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社區各界和廣大羣衆的關心、支持和積極響應,市局配發的xxx套單警裝備已配備到巡警和社區民警投入使用,各鎮區街黨委政府和警務室駐地村“兩委”主動爲各警務室解決了辦公用房和必要的辦公設施,爲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正常開展提供了不少便利條件和財力物力保障。同時,我們在警務室建設上,從未對警務室辦公面積等做硬性要求,對有些村爲警務室單獨建辦公室的,我們積極動員村裏讓治保會與警務室合署辦公,帶動基層治保會建設。企業內保組織,我們實行了塊塊管理,在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中要求民警一起抓,借社區和農村警務戰略這個平臺,把農村治保會和廠企保衛組織建設抓實抓牢。在內部,我們還利用民警聯繫村居這種形式,加強各個層面與警務室民警的溝通,搞好服務,要求科隊民警爲派出所服務,黨委成員爲科隊服務,共同促進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健康開展。

二、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發揮作用情況

警務室成立以來,社區和農村警務室民警通過入戶走訪、組織轄區巡邏防範等日常工作共提供社區穩定信息xxx條,化解集體上訪等重大不穩定因素苗頭x起,提供破案信息xx條,帶破刑事案件xx起,抓獲逃犯xx人(其中部級逃犯xx人),查處治安案件xx起。200x年x月xx日,xx市xx派出所接到報案:xx市xx廠被盜摩托車、銅板、照相機等物品,價值人民幣xxxx餘元。接警後,xx警務室立即在轄區內的各個廢舊回收點展開調查布控。據某廢舊回收點信息員提供的線索,警務室民警將正在銷髒的x名犯罪嫌疑人當場抓獲。200x年x月x日早晨,xx派出所xx警務室民警在轄區入戶走訪時發現,xx村xx正在家中非法制造鞭炮,當場查獲成品半成品鞭炮4000多頭,硫磺、氯酸鉀等原料62斤。200x年xx月xx日傍晚,刑偵大隊偵查員找到xx派出所xx警務室民警xxx,讓其幫助查找兩名涉嫌吸毒人員xx(男,xx歲,xx鎮xx村人)、xx(男,xx歲,xx小區人)。xxx根據在入戶走訪中掌握的xxx的未婚妻x某住在xx區x號樓x單元x號和他經常出入x某家的線索,與偵查員一起在姜某家樓下將正欲逃跑的姚道巖抓獲。根據姚道巖供述,民警又於當晚以入戶走訪的名義進入xx家中,將其抓獲。200x年x月x日,xx派出所xx警務室民警根據入戶走訪工作所獲信息,將涉嫌盜竊自行車的xx(男,xx歲,xx市xx鎮xx村)在xx街道xx村其租房內抓獲。經審查,該交待於200x年x月至今,先後在xx、xx等地盜竊自行車x輛、電動自行車x輛的犯罪事實。現該已被刑事拘留,此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爲檢驗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效果,我們對每個派出所每個警務室轄區每月刑事發案情況都進行調查統計並進行通報。從實際發案量看,去年至今,我市刑事發案同比去年下降xx%,印證了我們的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正在不斷髮揮作用,並且將在維護穩定、壓減發案上發揮出越來越明顯的作用。

三、當前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就我市來說,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作爲一個新生事物,改革纔剛剛起步,還存在不少問題和薄弱環節,有些是面上普遍存在的問題,有些是具體問題,都待我們在今後工作及時加以解決。

一是民警業務素質的問題。隨着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的深入開展,我們認識到,警務室的“廟”設好了,“和尚”會不會“唸經”、怎麼去念好這個“經”是個大問題。我們認爲,社區民警職責遠不止這五項職責,從警務室擔負的職責和任務看,民警應該是個多面手、樣樣能,這就需要我們有針對性加強對基層民警各項業務知識的系統化、專業化培訓,否則,工作質量和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同時,我們還建議,上級各警種都要學習研究三基建設尤其是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決不能單打獨鬥,制定的工作措施、標準必須與當前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框架相吻合。

二是運行機制的問題。這個問題涉及到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個系統工程,外地同行的一些經驗可以借鑑,但更需要我們在實踐和實戰中去探索和完善。例如:如何解決好派出所日常值班執勤與警務室工作的矛盾、如何處理好民警業務學習培訓與日常勤務之間的矛盾、如何加強部門警種與社區民警之間的信息溝通和共享、如何在重大案(事)件應急處置人員快速集結並有效配合、如何在民警分散工作後既能保證有效工作又能規範管理等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引起黨委的高度重視,現在正潛心研究並着力加以解決。

三是警務室設置數量的問題。我們在確定警務室數量時,是根據現有警力情況以及人口、治安複雜情況等,在反覆調研論證後做出的決定,在農村除所長外全部民警都有自己的警務室,目的就是強迫民警去接觸羣衆,去學會做羣衆工作、做基礎工作。目前我們的認識還不一定科學,在警務室建設初期我們就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現在就有不少同志反映警務室的數量多了,我們通過對警務室建設的實際運轉和不斷調研分析,於x月x日,在爭取上級支持的基礎上,我們將警務室數量由xxx處調整爲xx處。

四是警務室檔案薄冊的問題。不少民警反映,警務室民警需要填寫的薄冊過多,牽涉了不少精力,並且有些薄冊對警務室實際工作作用不大。建議上級最大限度減少警務室檔案薄冊,爲社區民警減負。我們在前期精減薄冊的基礎上,正在由專人組織再進行調研論證。建議上級高度重視民警科學管理的問題,在最短時間內解決民警辦公自動化問題,避免重複勞動,提高工作效率。

五是民警的經濟、政治待遇問題。各級對此都出臺了不少有利於調動社區民警積極性的傾斜性、鼓勵性政策,但仍停留到指導意見這個層面上,這是涉及到民警切身利益的事情,必須具體化、制度化,建議上級出臺具體可操作的硬性規定,這樣更能讓社區民警紮根基層、安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