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機硅企業調研報告多篇

機硅企業調研報告多篇

機硅企業調研報告篇1

一、全市鄉鎮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一季度,鄉鎮企業累計完成增加值47364萬元,較上年同期的61550萬元,減少14186萬元,同比下降23.05%;其中:工業增加值完成27757萬元,較上年同期的46315萬元,減少18558萬元,同比下降40.07%;其中:規模工業增加值12986萬元,較上年同期的29169萬元,減少16183萬元,同比下降55.48%;上繳稅金6512萬元;較上年同期的10013萬元,減少3501萬元,同比下降34.96%;主營業務收入127856,較上年同期的132094萬元,減少4238萬元,同比下降3.21%。

一季度,煤炭產量爲131.29萬噸,較去年同期的177.05萬噸淨減少45.76萬噸,下降25.85%。由於受市場價格、市場需求、煤礦整合及其安全整治等因素影響,彝良、鎮雄、威信等主要產煤大縣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煤炭企業處於停產或半停產。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在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經過30年的努力,**市鄉鎮企業的發展已有了一定的基礎,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一是鄉鎮企業整體素質不高、產品科技含量低、市場競爭力弱、融資困難、企業負擔重。

二是鄉鎮企業產業結構矛盾突出。一產業帶動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不多、規模小、技術含量低;二產業科技含量低、優勢產業不突出、缺乏競爭力。

三是鄉鎮企業統計工作問題。各縣區經貿局(鄉鎮企業局)基本上雖都有鄉鎮企業統計人員,但有的兼的工作多、工作設備、工作經費不足等原因造成工作質量參差不齊;鄉鎮一級統計人員基本沒有,工作很困難,造成了統計資料報送的質量問題(如少報、漏報、缺報等問題)。全省農產品加工業統計工作開展一年多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各縣區工作參差不齊,漏報、缺報較嚴重。一些縣報表收集非常困難。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進一步推進我市鄉鎮企業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努力確保省下達的鄉鎮企業六項發展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

二是嚴把統計報表質量關及做好經濟運行的監測分析。

三是進一步提高企業對開展企村結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意義的認識,提高結對質量、抓典型、抓重點、抓督查,保結對效果及成果。抓宣傳,推廣結對經驗等措施,以確保全年工作責任目標的順利實現。

四是努力開展職業技能鑑定工作。

五是繼續抓好鄉鎮企業轉移農村勞動力和藍色證書培訓基地建設,完善教育培訓工作統計制度。

六是做好項目儲備及項目管理工作。要強化項目儲備機制,要把項目儲備作爲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緊抓實;要對省重點扶持的項目,進行實施情況的督促檢查,追蹤問效,加強溝通反饋。

四、下步重點工作建議

(一)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圍繞《**省優勢農產品加工推進工程》,依託**豐富的生物資源和具有加工潛力的優勢農產品,在優勢產區、產業帶扶持一批企業,着力打造特色鮮明的農產品加工業。鼓勵企業通過定向投入、定向服務、定向收購等方式,建立和創新企業、基地和農戶之間的利益聯接機制,重點加快發展馬鈴薯製品、天麻製品、魔芋製品、蘋果、蠶絲、茶葉、畜牧業及其副產品等主要產業的發展。堅持分類指導、扶優扶強,培植重點骨幹企業,打造名牌產品。

(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進鄉鎮企業加快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引導和促進全市鄉鎮企業積極應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裝備,改進生產工藝,加快產品升級換代。支持鄉鎮採掘、礦冶業引進戰略合作伙伴,進行嫁接改造,延伸產業鏈,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產品附加值。積極推動鄉鎮煤礦整合,提高單井產量能力,壯大規模。積極推進以提升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提高新產品開發能力,加快傳統產品的升級換代爲重點,以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爲目標,努力提高鄉鎮企業推廣應用先進實用技術的水平,開展技術創新示範活動,提高企業技術轉化和創新能力。

(三)積極發展配套產業和農村服務業。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的機遇,支持企業發展特色產業,參與優勢產業和重點產業發展。發展配套產業,開發配套產品。加大鄉鎮企業與大企業、大集團的合作力度,生產爲大中型企業配套的原料、半成品等。

大力發展物流、包裝、貿易、餐飲等農村服務業及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獨具地方特色的鄉村旅遊業,積極開發旅遊產品和民族文化產品。圍繞農產品的加工與流通,大力發展企業化運作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重點扶持發展一批服務領域廣、組織化程度高、經營機制靈活、帶動能力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鼓勵發展提高農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質量的各種服務產業和文化產業。

(四)協調解決鄉鎮企業融資難題。積極協調銀行(信用社)與企業的合作,爭取銀行(信用社)對鄉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努力改善銀行對鄉鎮企業的結算、財務諮詢、投資管理等金融服務。努力拓寬鄉鎮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爭取財政給予適當的資金扶持。

(五)引導鄉鎮企業聚集發展。以現有產業羣和骨幹企業爲基礎,引導鄉鎮企業向基礎設施較爲完善、資源相對集中的工業園區、工業小區和小城鎮集中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形成產業集羣,提升集約化和專業化生產水平。

(六)加速鄉鎮企業的人才引進和人才培養。引導鄉鎮企業堅持以人爲本,走人才興企之路。鼓勵社會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和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到鄉鎮企業創業;大力培養一批具有創新意識、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企業家隊伍。積極開展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提高企業職工的素質。對引進高層次人才產生顯著經濟效益的企業和人員予以表彰獎勵。

(七)加強對鄉鎮企業發展工作的指導和服務。切實加大相關政策的督促落實和科學發展的指導工作力度,引導鄉鎮企業提高自身素質,依法規範經營管理行爲。推動鄉鎮企業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增強誠信意識、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健全安全、勞動、財務等管理制度。積極幫助其協調解決生產經營中出現的重大問題。認真落實鄉鎮企業經濟發展責任目標,充分調動發展鄉鎮企業的積極性。不斷完善鄉鎮企業發展的工作協調機制,加強各部門之間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鄉鎮企業加快發展。重視財務、統計工作,穩定隊伍、加強財務統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提高其業務素質,提高統計信息質量。建議市政府每年安排一點專項經費作爲鄉鎮企業統計人員培訓費、調研費、報表印製等費。

機硅企業調研報告篇2

爲深入推進我縣工業振興發展,加強政府和企業間的溝通聯繫,我縣擬在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繼續開展派駐黨建指導員工作。爲了解各規上企業負責人對此項工作的真實態度,掌握準確情況,5月7日至9日,縣工信局組織工作人員,分成四個調研小組,對我縣規上工業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調研組通過與企業負責人座談、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初步收集掌握了一些情況。現將本次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黨建指導員的職責和組成:

黨建指導員的主要職責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導企業的黨建工作,協助企業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黨建指導員原則上由我縣已經退居二線的原副科級以上領導幹部組成,對屬於我縣納稅大戶(即年納稅100萬元以上)的規上企業,也可以在現任領導幹部中產生。

(二)原兩新組織派駐黨建指導員情況

2017年10月,我縣曾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意見》,文件指出,對規模較大、人數較多、暫不具備組建黨組織條件的兩新組織,要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

2017年1月,縣兩新組織黨工委下發《關於下派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的通知》和《關於印發和的通知》(興兩新工字[2017]02號)等文件,進一步細化了黨建指導員進企業工作。此次從各單位抽調了59名同志下派到全縣各兩新組織,全面負責兩新組織的黨建工作,實現了黨的組織和工作在兩新組織中的全覆蓋。時隔數年,當初所派的黨建指導員目前已經和所掛點企業基本沒有聯繫。

3、本次調研情況:

(1)與企業負責人交流情況

調查人員與企業主就此項工作進行了當面交流,很多企業主表示感謝縣委、縣政府的關心,但對於黨建指導員不感興趣;有的說以前就搞過這項工作,基本沒什麼效果,意義不大;有的企業主只注重看得見的經濟利益,存在見子打子的心理。

(2)問卷調查情況:

本次調研活動,選擇了全縣具有代表性的規上工業企業43家,共發出調查問卷43份,收回41份,收回的調查問卷合格率100%。其中19家企業表示需要黨建指導員,認爲黨建指導員進駐企業對自身發展有一定幫助,其餘22家企業則明確表示不需要,另外兩家經多次聯繫均未反饋問卷情況,視作不需要。

調查結果顯示,本次派駐黨建指導員進企業,被調查企業需求接受率爲44%,未達到一半。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1、企業主對黨建工作認識不足:

從前幾年黨建指導員進兩新組織活動的開展情況,我們可以發現,許多企業主對黨建工作認識不足,支持不夠,主要表現爲:不聞不問,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無任何實際行動。

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企業主在認識上存在誤區。由於各自社會經歷不同,思想認識差異較大,對於在企業開展黨建工作存在不同理解,對加強企業黨建工作的目的、意義和作用一時難以正確理解。二是市場競爭壓力大。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大部分企業生存、發展的壓力都很大。企業主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企業生產經營上,而對包括黨建、工會在內的一些工作無暇顧及。

在接受問卷調查的工業企業中,已經成立了企業黨組織的企業較少,黨員也不多,有的企業甚至沒有黨員;正常開展了黨組織活動的幾乎空白。

2、之前部分黨建指導員不能適應工作需要:

一是思想認識不足。存在無所謂思想,認爲企業黨建指導員工作比較虛,對企業作用不大,沒有什麼實際意義,認爲只會給企業添負擔,不被企業經營者支持,在工作上存在畏難情緒;

二是企業情況不熟。黨建指導員很多以前沒有接觸過企業工作,對現代企業制度的運行機制情況不明,在企業生產經營和開展黨建工作的結合點上,無法做到準確把握;

三是工作方法不當。很多黨建指導員僅憑個人想象,而不是根據企業的實際和特點來開展黨建工作,嚴重影響了工作效果;

四是沒有統籌兼顧。黨建指導員大都爲兼職,很多還是單位的業務骨幹,平時工作較忙,到企業工作的時間無法保證;

調查中多數企業認爲,黨建指導員不能給企業帶來多少實在的經濟效益,同時普遍認爲本次黨建指導員進企業和之前的類似活動一樣,最後很可能都會流於形式,不了了之,沒任何實際效果。

以上情況就是造成本次黨建指導員進企業問卷調查、企業接受率僅爲43.9%的主要原因。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積極引導,不斷提高企業主的思想認識。

一是加強黨性教育。通過舉辦培訓班、專題講座等措施,對企業主進行黨性知識教育,使他們瞭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認識到黨組織活動對企業發展的巨大精神動力,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覺悟。

二是加大黨建宣傳。充分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等宣傳陣地,深入宣傳企業黨建工作的目的和意義,灌輸黨建思想,讓企業主成分認識到各級黨組織對企業黨建工作的關心重視。

三是着力挖掘典型。及時發現先進典型,積極加以宣傳,讓企業主真正體會到黨建工作對於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在企業中形成一種奮發向上、人人爭先的良好風氣,使企業主從思想上、感情上消除心理障礙,克服黨建工作會影響企業正常秩序、擔心受監督、受約束的不良心理,充分調動廣大企業主熱愛黨建、支持黨建工作的積極性。

2、強化措施,不斷加強對黨建指導員的管理。

重新梳理現有規上工業企業的黨建指導員工作,對於近幾年發生了重大變化的工業企業,以及人事崗位已經調整的原派駐的黨建指導員,進行及時的調整和充實。

一是加強責任意識。克服畏難情緒,充分認識到選派黨建指導員的光榮使命,讓各黨建指導員明確肩上的責任重大;

二是提高業務素質。建議由縣委組織部牽頭,縣經濟開發區、工信局黨委等單位配合,有針對性地對黨建指導員進行業務培訓,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三是加強工作監督。縣委組織部不定期地進行督查,檢查黨建指導員的在崗情況和工作效果,建立工作臺賬,對選派的在職幹部,務必做到統籌兼顧,確保工作時間和效率。

機硅企業調研報告篇3

根據供銷社關於開展全社有企業調研的通知精神,我社高度重視,並對縣供銷社社有企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認真總結和分析,現將我社社有企業發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前社有企業基本情況

縣供銷社社有企業共1家。2013年經縣政府批准同意由供銷社全額出資成立縣貿易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註冊資金70萬元,主要經營範圍:邊銷茶批發、煙花爆竹、農業生產資料、中藥材收購、野生菌收購、廢舊物品回收、幹雜果品、日用百貨、花茶、菸草專賣等。目前,該公司目前由供銷社職工經營管理。

二、理順聯合社與社有企業關係情況

按照中央、省、關於供銷合作社社有企業改革的有關要求和安排部署,縣供銷社堅持爲農服務宗旨,以增強活力與強化監管相結合,明確聯合社與社有企業各自職責定位,實現聯合社機關和社有企業各司其職、協調運轉,充分發揮好聯合社在把握社有企業爲農服務方向、社有資產監管、促進社有資產保值增值方面的監督職能作用,推動社有企業提升爲農服務能力,加快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推進資源整合、業務拓展、產業升級和品牌培育,推進社有企業改革發展,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實現企業做強做優。

(一)明確聯合社職責定位,科學界定聯合社與社有企業的權責邊界。縣聯社是本級社有資產的所有權代表和管理者,完善社有資產管理辦法,搭建社有資產經營管理平臺,落實社有資產出資人代表職責,探索對社有企業的多種管理方式。尊重社有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讓企業面向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我發展。

(二)完善組織架構,搭建起縣本級的“聯合社+社有企業的組織架構。建立完善社有資本監督管理制度體系。構建多方參與的監督機制,完善縣本級社有資產管理辦法,建立企業“三重一大”制度,加強對本級社有企業資產監督管理。

(三)做實做強社有企業方向發展。社有企業要實現授權範圍內的社有資產的優化配置和高效運營,優化社有資產結構,實現社有企業提質增效。通過資本整合、企業合作、註冊品牌等方式廣泛開展聯合與合作,加大爲農服務領域的投資力度。

(四)縣本級企業實行經營管理預算制度。聯合社機關採取以管資本爲主的方式加強對社有資產的監管,履行出資人職責,規範資本收益和使用管理。

(五)逐步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通過公開選拔、個別引進、高薪聘任等形式,加快推進企業管理人員的職業化、市場化、專業化,建立留住優秀人才的長效機制,積極探索實行股權期權等中長期激勵制度。

三、社有企業改革發展的主要做法

近年來,縣供銷社緊緊抓住供銷綜合改革機遇、按照“因地制宜、尋找突破、發展特色、壯大自己”的思路,進一步創新經營機制,改進服務方式,把社屬公司建成了佈局合理、產權清晰、功能鍵全、運作規範的新型企業。

(一)構架爲農服務體系,初步形成“上下貫通、雙線運行”的經營管理模式。結合實際,以縣——中心鄉鎮——集中村爲主線,對已建成的農資經營服務網點6個和再生資源回收網點11個,在運行和管理機制上,積極在縣城建設有一定規模、設備較爲齊備的再生資源回收站爲主體、帶動基層再生資源回收點開展經營和回收服務,探索出一條由聯合社+基層社之間的`行業指導管理和由“貿易公司+基層服務網點或再生資源回收站點”完成經營服務職能的“上下貫通、雙線運行”的經營管理模式。

(二)以項目建設爲引領,推動農特產品產業發展。積極爭取浙江援建資金240萬元,建成高原生態野生菌供銷一體化項目。項目建成後,至少帶動1500戶農牧民參與到該產業中來,實現公司+基地+農戶和收購、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經營模式,有利於帶動農牧民採集、銷售、務工等增收,具有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三)多措並舉,打造“壤巴拉”品牌。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依託縣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正在申請辦理將已註冊的qs質量安全生產許可向食品安全生產許可sc轉換過度。

籌措資金6萬餘元,註冊了食用菌類“壤巴拉”商標2類、申請並受理保護9類,圖形商標保護5類,申請設計著作權1個;申請註冊中英文網絡域名4個,壤巴拉手機域名1個。爭取並獲得第一批“淨土”商標授權。

四、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近年來,我社儘管在社有企業改革發展上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和困難還依然存在,主要表現在:

(一)社有企業規模偏小,缺乏市場競爭力。社有企業經營規模偏小、帶動能力不強、抗禦市場風險能力低,而且經濟基礎比較薄弱,經營模式單一,經營方式落後,扭虧增盈的根基不穩固,發展後勁不足。

(二)社有企業機制還比較落後。社有企業經營觀念沒有從根本上轉變,發展思路不廣,依然保持傳統經營理念和固守傳統的經營方式。

(三)資金投入不足,企業融資困難。社有企業由於自身資本積累速度慢、能力弱,且流動資金季節性需求突出,企業資金投入不足和融資困難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有企業發展。

(四)缺乏專門管理人才。目前供銷社幹部職工隊伍的狀況與新時期發展社有企業的要求不相適應,缺乏專門管理社有企業人才,成爲社有企業改革發展的一大“瓶頸”。

五、下一步打算和對策建議

供銷合作社是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脫貧攻堅進程中,也應該擔負起一定的任務和使命,我們也要有決心和信心,不斷更新觀念,努力克服困難,推進社有企業的改革發展。

(一)堅持體制創新,推進社有企業改革。要以“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高效的經營機制,開放的用人機制,靈活的分配機制,有效的激勵機制”爲目標,採取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種形式,實現社有企業產權多元化。積極實施開放辦企業,民主辦企業,廣泛吸納承認公司章程的社會經濟組織等加入企業,請賢才、引能人,讓社有企業真正活起來,真正發展起來。

(二)利用農村合作組織平臺,切實做好服務工作。要聯合一切願意加盟供銷社的經商大戶和自然人,互利互惠,結成爲農服務的聯合體,形成開放式的經營服務氛圍。利用專業合作社、村級綜合服務社等平臺,將社有企業的服務陣地前移,網點下伸,拉長服務鏈條,在完善物資供應功能的同時,強化產品銷售服務,通過產品包裝註冊,打造社有企業品牌,積極創造條件,培育龍頭企業。

(三)引進現代流通模式,改造社有企業傳統經營網絡。要圍繞日用消費品、農資商品兩大重點以基層供銷社和村級綜合服務站爲末端,建設村級店、農家店,積極發展連鎖網絡,擴大銷售誠信服務,爲城鄉居民生產生活提供服務。

(四)堅持以人爲本,強化隊伍建設。加強培養和造就一支務實能幹,吃苦耐勞,敢於奉獻的團隊。要打破供銷社過去用人上種種條條框框的限制,打破身份、資歷限制,樹立開放意識,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經營管理能人,使供銷隊伍有一個大的提升。

機硅企業調研報告篇4

接到調研情況通知後,縣民企局高度重視,會同縣工商聯、工商局形成調研小組,對縣域小微企業發展情況和存在問題進行了調研,先後座談、走訪企業40多家,發放並收回調查問卷50多份。所調查企業涉及基本信息、用工、市場、融資、技術創新、政策環境等方面。總體來看,小微企業在吸納社會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優化經濟結構、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由於受經濟運行內外部複雜形勢的影響,當前小微企業的發展面臨着不可忽視的困難和問題。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縣小微企業主要分佈在農、林、牧、漁業計143戶,採礦業計56戶,製造業計165戶,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計43戶,批發和零售計206戶,建築業計22戶等共17個行業。其中,20xx年1-11月份,全縣中小微企業總量爲13796戶,其中,工業類中型企業爲7戶;小微型企業爲13789戶,佔企業總量的99.95%(含個體工商戶)。

20xx年1-11月份,中小微型企業總量取得了較高速的增長。全縣個體工商戶達12805戶,比上年同期增加1161戶,同比增長9.9%。註冊資本金9080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5995萬元,同比增長102.7%。全縣私營企業達991家,比上年同期增加私營企業233家,同比增長30.7%。註冊資本金335476萬元,新增加92158萬元;同比增長37.8%。企業從業人數9913人,同比增長31.5%。

20xx年1-11月份,我縣中小微企業稅收合計35605萬元,其中,國稅收入:規模以上企業13300萬元,小微企業5050萬元;地稅收入:規模以上企業7284萬元,小微企業9971萬元。

某種意義上講,中小微企業就是民企的主體,是民營企業的代名詞。中小微企業已成爲我縣解決社會就業主力軍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二、我縣小微企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儘管我縣小微企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由於自身的草根經濟特徵,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差,特別是近年來,受世界經濟和國內經濟運行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影響,小微企業在發展中還存在着諸多問題和困難,而我縣小微企業特點是偏向勞動密集型的企業佔絕大部分,佔比約87.5%,這些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用地難、招工難的”三難”情況,加之近年我縣正着手退城進園事宜,對原工業園內企業的發展存在較大的制約,主要表現如下:

(一)工業基礎薄弱,企業規模小,缺乏龍頭企業的帶領。

我縣民營企業多數屬於“微型化”的類型,市場競爭能力較弱,且傳統產業多,高新技術產業較少。主要集中在一些技術簡單、投資少、易於模仿、便於進入的行業如小型服裝鞋帽企業等。

(二)融資難是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瓶頸”

調查走訪顯示資金短缺是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的主要問題,一是准入門檻高,雲順竹木有限公司,投資苗木基地,延長產業鏈,但基地投資建設週期較長,基地投資建設又不納入銀行*款抵押範疇,而公司內部資產*款抵押有限,導致資金流動壓力很緊張,二是*款手續太繁瑣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要求“短、頻、快”,銀行*款手續比較繁瑣。由於企業資金嚴重不足,加上融資渠道缺乏、*款難、*款成本高,嚴重地影響了小微企業的再生產,金士果業有限公司在銀行辦理短期流動*款,每次還貸續貸時,銀行辦理週期一般2-3個月,嚴重影響企業流動資金管理。

(三)生產要素的提高使小微企業生產經營舉步維艱

小微企業在生產經營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難中,要素成本也是主要問題。一方面原材料價格逐年上漲,近年來人民幣一直處於外升內貶狀態,致很多原材料價格處於“水漲船高”狀態;另一方面勞動力成本快速上漲,各地連續較大幅度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加之近年政府加大對城市建設投入對用工進行了很大的吸納。今年好多小微企業的用工工資基本20xx元/月以上,縣中昌建築材料有限公司員工每人基本達到4000元/月以上。同時,小微企業的場地租金普遍上漲,運輸成本明顯增加。這些因素的疊加,使小型微型企業利潤空間和生存空間受到了嚴重擠壓。

(四)用地對小微企業制約明顯

受工業園調區擴區,退城進園影響,很多小微企業對土地要素需求反映非常強列,一是原工業園內企業發展受制約。

縣裏20xx年開始着手工業園調區擴區,退城進園事宜,已經對所有園內企業進行了評估,評估後不能再原廠擴大固定資產投資,以便更好搬遷。美好食品有限公司屬原工業園企業,企業現行產量遠不能滿足目前的市場需求,很多大訂單不得不推掉,再者原工業園內企業因爲涉及退成進園,銀行對其資產抵押率都進行了下調由原來的70%下調到60%,影響了園區內企業擴大再生產。

二是入園門檻高。現行的入臺商創業園標準是每畝投資強度要達到200萬元以上,而很多小微企業無法達到這個標準。鮮良米粉有限公司和金昌食品有限公司都要求入駐臺商創業基地,兩企業雖提供的就業崗位較多,但兩企業上繳稅費及投資強度均不夠入園標準。

三、促進我縣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建議

(一)進一步加強對小微企業的領導和支持。

小微企業在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縣委、縣政府要把支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重點引入一批科技含量高、產業鏈長、節能環保的大企業大項目,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示範作用。

(二)強化宣傳督導,確保優惠政策落實到位。

加大對《關於優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實施意見》和“小微信貸通”等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政策的宣傳力度,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小微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加大成長性企業的扶持力度。激勵原規模企業技改擴能,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扶助成長性企業,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幫助發展,促使進入規模企業行列。強化督導,確保將各項優惠政策落實到位,切實解決政策“棚架”問題,切實減輕小微企業負擔,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

(三)部門聯動,多管齊下,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要通過多項財政支持政策,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增貸救急,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財政擔保公司要實質性爲促進企業發展真正起到擔保作用,勞動就業局要加大提供再就業小額貼息*款額度,同時充分發揮小額*款公司的作用,切實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銀行*款門檻過高、利率上浮、審批時間過長等制約小微企業*款的主要問題。

(四)健全小微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一是加快小微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民企局繼續以創業大學爲載體開展以創業促就業提高企業員工素質的各類培訓,縣就業局要積極爲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提供小額擔保*款及就業培訓支持,來解決小微企業人才、管理和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二是小微企業用地傾斜。在工業園擴區調區中縣裏對有發展後勁的中小微企業在臺商創業園用地指標上給予適當傾斜,解決小微企業用地無保障的現實問題,爲中小微企業提供發展平臺,加快中小微企業發展。

機硅企業調研報告篇5

當前,隨着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的加大,引進的各類企業越來越多,企業用工需求量不斷增加,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現了“招工難”現象,導致部分企業用工嚴重不足。近日,筆者深入餘江縣企業進行調研,發現該縣開工企業中約有42%的企業存在用工緊缺現象。招工難問題的出現,已嚴重影響到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和效益的提高,成爲制約各類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的突出問題。因此,認真分析企業“招工難”現象產生的原因,並積極探索解決“招工難”問題的有效途徑,是實現經濟超常發展、加速崛起的一個重要而緊迫的現實課題。

一、企業出現“招工難”的主要原因

1、企業對工人的需求與目前勞務市場供給之間存在矛盾。調查中發現,餘江縣不少企業所需要的各類技工和專業技術人員、熟練操作工缺口較大,特別是輕工五金和微型元件製造企業的員工數量嚴重不足:今年1—10月,該縣僅世紀陽光餘江照明有限公司就需用工1600餘人,但目前只招到1048人,尚缺34.5%;園區微型元件製造企業共需用工5000餘人,但目前也只招到3800餘人,缺額達24%,加上縣內其他各類生產企業用工缺額,預計全縣用工缺口在4000人以上。另一方面,不少求職應聘者又達不到企業規定的年齡、文化程度、技能甚至性別等用工要求,從而使一些求職者,尤其是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村勞動力只能“望崗興嘆”。

2、日益提高的工資福利待遇與企業利潤之間存在矛盾。隨着招商引資工作的不斷深入,落戶該縣的企業逐漸增多,勞動力就業選擇面也隨着擴大,這就要求企業需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條件,特別是提高員工的工資、福利待遇才能招到更合適的人員。但近兩年來,由於原材料、能源等價格上漲使企業生產成本提高,而企業產品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導致價格上漲有限,因此企業利潤下降,所能提供的工資福利與工人的需求還有一定的距離,從而加重了企業用工緊缺現象。

3、吸引勞動力就業的相關配套措施不完善。

一是勞動力市場的運行機制還不合理。部分勞動力市場和職業中介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某些勞動中介部門、人才市場資料不完整,不能準確提供求職者的就業信息和及時瞭解企業的用工信息,未能充分發揮企業與求職者的搭橋牽線作用。

二是引導勞動者幹事創業的機制還不健全。長期以來,大多數勞動者受小農經濟思想等消極因素的影響,已習慣於安份守已、守家看門,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新態勢,缺乏吃苦耐勞、敢闖敢拼的精神,而政府在宣傳致富典型、引導勞動力創業等方面力度還不夠,同時國家惠農政策的出臺和農業科學技術的普及,也使得一些農村勞動力不願進城務工。

三是企業的用工行爲有待規範。有些企業爲追求短期效益,在用工上往往採用一些違反勞動法規的做法,比如用工不規範,不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更談不上爲職工辦理相關的社會保障手續,使員工信賴企業難,企業穩定員工難。四是城鎮的就業吸納和承載能力不強。一些城鎮的文化底蘊薄,品位不高,相關配套服務設施不完善,缺乏適合員工文化娛樂、休閒放鬆的場所。調查中發現,該縣錦江鎮微型元件企業之所以出現招工難現象,很大一部分業主認爲錦江鎮的城市功能不夠完善,員工業餘生活單調枯燥,給企業的用工帶來諸多困難。

二、解決企業“招工難”的對策與建議

1、堅持優質化、一體化服務,創優務工環境。

一是要加強就業引導。各級黨委、政府要把爲企業招工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起縣、鄉、村三級招工組織網絡,形成各專職招工單位專門抓、各鄉鎮具體抓、各村組齊心抓的招工工作格局。要對/勞動力資源進行調查摸底,建立下崗失業人員資源庫、農村剩餘勞動力資源庫及企業用工信息庫等勞務用工資源信息庫;及時掌握勞動力分佈,求職願望、技能培訓等情況,同時大力宣傳勤勞致富的思想和用工企業的優越環境,展示用工企業的良好形象,正確引導、鼓勵農村富餘勞動力和下崗失業人員到家鄉企業工作。

二是要加大就業培訓力度。一方面要充分整合現有的技術培訓資源,加大對技術培訓基地的投入,把陽光工程、金藍領工程等培訓工作有效地結合起來,圍繞當地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有針對性開展企業實用的技術培訓,促使勞動力由體能型向技能型轉變,從而更好地解決企業的用工需求。另一方面要下大力氣發展職業教育,積極推進企業與職業技術學校的合作,大力實行訂單式教育模式,爲企業儲備充足的勞動力資源。

三是要加快園區建設進度。積極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員工生產生活條件,統籌兼顧員工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重點解決好園區職工的吃飯、住宿和上下班不方面等突出問題,切實做好後勤保障工作,使園區真正成爲進得來,留得住的職工大家庭。四是要加快城鎮建設步伐。要堅持以“拓展城鎮空間、完善城鎮功能、優化發展環境、提高城鎮品位”爲目標,不斷加大城鎮建設力度,完善綜合配套服務設施,興建或引進一些適合員工文化娛樂、休閒放鬆的場所,增強城鎮的吸納和承載能力。

2、堅持制度化、科學化管理,規範用工行爲。一是要進一步規範政府行爲。堅決清除勞工進城務工的體制、政策性障礙,杜絕身份歧視,應給予進城務工人員與城鎮居民同等

待遇,並在購房、子女入學入托等方面提供方便和優惠,同時要建立務工人員聯繫信息渠道,及時瞭解務工人員的思想狀況和困難要求,重點解決好務工人員土地撂荒沒人種、社會糾紛沒人管、家庭財產沒人看、老人孩子沒人問等問題。二是要進一步規範企業管理,一方面要堅決貫徹《勞動法》,對員工實行人性化管理,規範用工行爲,杜絕隨意拖欠工資、延長勞動時間、增加勞動強度的現象。企業要根據不同行業和工種合理制定職工工資標準,尤其是對從事勞動強度大、勞動條件差等苦髒累活職工,應適當提高其工資、福利待遇。另一方面要適應勞動力成本逐年上升的形勢,不斷加大技改投入,努力擺脫低效益、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模式,促進企業儘快完成產業升級,緩解企業缺工難題。

3、堅持社會化、市場化運作,拓寬招工渠道。

一是要積極創新招工方法。要充分利用勞動部門在各鄉、鎮設立的勞動保障事務管理站的服務功能,發揮幹部的招工幫扶作用,並在村一級聘請勞務信息員,建立起縣、鄉、村三級勞務信息平臺。要主動加強與企業之間的溝通聯繫,及時蒐集和掌握企業用工信息,根據企業用工計劃確定招工任務,及時向社會發布招工信息,引導和發動農村富餘勞動力到企業就業。

二是要大力發展勞務市場。一方面要在保障依法規範、誠信服務的前提下,積極鼓勵和發展各類職業中介組織,逐步形成縱橫貫通、合理完善的職業介紹網絡,並把職業中介作爲一項重要的服務產業,制定政策措施加以正確的引導和扶持,促進其加快健康發展。另一方面,爲適應企業和勞動者走向市場、實現相互選擇的需要,各級勞動部門要儘快建設和完善固定的、功能比較齊全的勞務交流場地,爲企業和勞動者提供供求信息、職業諮詢、就業指導、在職職工交流調劑、社會保險、合同鑑證等綜合配套的“一條龍”服務,方便企業和求職人員。

三是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首先,要把招工工作納入各級政府工作目標考評體系,切實提高各級幹部的招工積極性。其次,要制定完善、合理的招工工作評優評先、資金獎勵等激勵措施,充分調動社會各界開展幫企業招工工作的的積極性。

機硅企業調研報告篇6

一、當前招商引資的現狀

今年—月,全市新批三資企業家,總投資萬元,同比增長,合同外資額萬美元,同比增長,外資到位萬美元,同比增長。今年月,全省新批外商投資企業家,同比增長合同外資萬美元,同比增長,實際使用外資萬美元,同比增長。

今年月份,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家,比去年同期增長;合同外資億美元,同比增長;實際使用外資金億美元,同比增長。

二、創新民營企業招商引資的工作方式

⒈民營企業招商引資應注重實效。目前,我們的招商引資務虛的成份還是比較多的,具體表現在形勢多於內容。如湘洽會、深洽會等大型招商活動,形式和內容不相一致。民營企業招商引資要改變這種傳統的招商引資方式,應該在務實上狠下功夫,要從客戶、項目、前期洽談等基礎工作做起,寧缺勿濫,切忌貪大求多,貪外求洋的浮躁的投機心理,摒棄假、大、空的東西。實實在在地交一個朋友,談一個項目,籤一個協議。

⒉民營企業招商引資應追求效率。現在我市的招商引資每年投入的人力和財力巨大,但成果不能令人滿意,投入產出率不高。民營企業招商引資要克服目前這種被動的局面。一是要營造成良好的民營企業招商引資環境,強化環境也是資源的觀念與工作措施。二是紮紮實實抓民營企業招商引資的基礎工作,突出抓項目的開發,抓客戶資源,抓資源的優化,開發出一批好項目,聯絡一批大客戶,集中民營企業人力、物力、財力,組織有的放矢的小分隊招商,提高民營企業招商引資的成功率。

⒊民營企業招商引資要常抓不懈。民營企業招商引資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僅僅是搞幾次招商活動就萬事大吉了。民營企業招商引資“有三怕”:一怕外出招商搞形式,走過場。二怕花錢招不到商,勞民傷財。三怕合作兼併丟了自己的老本,家人那裏交不得票。所以還不如守着老業更穩妥,致使民營企業招商引資沒有主動性,沒有積極性。要徹底消除“三怕”的心理,促使民營企業主動思考招商,主動出擊招商,開創民營企業招商引資的新局面。

⒋民營企業招商引資要注重交流。民營企業要善於廣交朋友,聯絡客商。擴大自身的影響力是招商引資的前提。有名氣,纔會吸引人氣,有人氣就有財氣,擴大自己的知名度,吸引海內外客商,是招商引資工作中的重要一環。一是要走出××看世界,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加大我們與美歐、臺港澳的聯繫,吸引、邀請客商來常考察、洽談項目。二是加強企業網站建設。互聯網已成爲招商引資的重要平臺和手段,每個民營企業要建設成自己特色的網站,豐富網站的內容和形式,發揮網站的多功能作用。

三、激發民營企業招商引資的熱情

⒈突出民營企業招商引資的主體資格。招商的主體資格應是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私營企業。目前民營企業已經成爲我市經濟發展的主力軍。要突出他們作爲招商主體的地位和角色,市要圍繞民營企業來展開招商引資活動,全社會形成民營企業招商的氛圍。

⒉引導,宣傳發動,鼓勵民營企業招商引資。強化其主體資格的地位。每季度召開的招商引資調度會民營企業必須參加,要讓他們身在其中,瞭解招商引資的具體內容。包括項目、客戶、資源、信息、組織機構。同時,經常召開民營企業招商引資座談會,宣傳招商引資的政策和優惠政策,消除“內外有別、重外輕本”的陳舊觀念。

⒊市要敢於拿出好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項目給民營企業來開發。要解放思想,消除把民營企業看成個體戶的錯誤想法,要知道外商就是外國的個體戶,本質沒有區別。充分調動我市民營企業及民營資本的優勢,集中開發一批大項目,要大膽讓民營企業發財,以加快我市經濟的發展,將資源優勢轉變爲經濟優勢。

⒋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民營企業老闆的素質。招商部門要經常舉辦民營企業招商培訓班,提高民營企業家對項目包裝、客戶聯絡、優惠政策、技術合作與洽談等招商引資多方面的技能和水平。同時,採取走出去參觀學習,請進來的講授經驗的方式,不斷提高民營企業老闆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

四、注重市本級的項目,突出抓開發區的招商引資

⒈集中優勢資源,傾全力在開發區形成招商合力。要突出德山開發區、柳葉湖開發區在全市招商引資的主體地位。要把“實施千億工程,打造工業××”作爲招商引資的戰略目標,一、二、三產業招商並重,突出抓工業項目的招商。進一步嚴格執行市本級工業招商目標管理責任制,重獎工業項目的引資人,舉全市之力打造開發區。

⒉圍繞優勢產業抓招商。儘快建立優勢產業招商的辦公室,全面開展招商活動。延長優勢產業的加工增值的鏈條,建立系列配套的加工企業,形成規模經濟。如我市目前的製藥、紡織、食品加工等產業已具備一定規模。

⒊注重抓項目開發,促進招商引資。項目是招商引資的基礎,只有項目在手,纔有客戶上門。計委、經委、外經局、建設局等單位要組織專門的隊伍開發項目,五個百萬畝工程和十一大優勢產業項目要編制中英文商業計劃書;每個項目都要明確一個責任領導、一個聯絡人,具體負責該項目的一系列的工作,真正做到人有項目,項目有人。

⒋注重交流,擴大××知名度。利用友好城市的建立和湖南同鄉會及××海外學子等關係,加大我市世界的聯繫,吸引、邀請客商來常考察、洽談項目。同時,充分發揮××網站作用,目前互聯網已成爲招商引資的重要平臺和手段,加大網站建設的投入,實現中英文對照,把××網站的建設成爲服務經濟發展的數字平臺。

五、盤活本地資金的措施

⒈出臺鼓勵、支持、扶持民營企業招商引資的具體措施。定期舉行民營企業招商引資得新聞發佈會,發佈項目和政策。對參與改制國企、增加就業的民資可以給予優惠政策;對於開發我市五個百萬畝工程和十一大優勢產業開發的是可承諾相當優惠的條件。如獎勵、規費、資金投入等。

⒉圍繞十一大優勢產業搞規模。要形成產業生態環境,延長產業鏈,從而化解民營企業招商引資的風險。刺激、提高民營企業投資熱情,特別是在德山開發區等園區要形成民營企業招商引資的板塊,只有真正形成規模才能產生規模經濟的效益。

⒊鼓勵、支持民營企業、民營資本走聯合的路子。民營企業可以採取嫁接、兼併、合作的手段,強強聯合、強弱聯合、弱小聯合,走聯合發展之路,擴大投資,加快發展,儘快形成獨具我市特色的民營經濟羣體。

⒋爲民營企業招商引資保駕護航。借用外地的經驗,儘快成立擔保公司,爲中小民營企業投資提供擔保,開拓融資渠道,化解投資風險。

六、營造良好招商引資幻境,服務好現有的三資企業

⒈改職能部門、機關辦公爲機關辦事與上門服務相結合的工作方式。各職能部門都要定期上門到企業服務,並由企業填寫服務反饋意見表,上交經濟環境辦公室,並以此作爲年底評比的依據之一。

⒉建立三資企業聯繫單位制度,每引進一個項目,由明確一家責任單位,負責聯絡協調該企業的相關工作,並指派專人負責。建議將原來分散到各個單位的招商引資經費適當下撥到聯絡單位,這樣既減輕了部門招商引資的壓力,又能夠實實在在地改善投資環境,爲企業來常投資提供方便。

⒊定期召開三資企業、民營企業老闆與職能部門負責人座談會。讓他們暢所欲言,加強交流與溝通,達到相互理解與支持的目的。

⒋表彰一批營造環境的先進單位和個人,主要由企業投票產生,同時,將服務差的單位和個人上網公佈,以起到警示作用。

機硅企業調研報告篇7

市委五屆六次全會明確了“綠色、高端、率先、和諧”的發展定位,提出更加突出保護生態環境,更加突出發展實體經濟兩大舉措,全力打造良好生態的新高地、實體經濟的新高地。工業和民營經濟是實體經濟的主體,同樣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民營企業特別是農村中小企業的發展力度決定了農村的工業化程度,而農村的工業化程度決定了農民的富裕程度。在農村地區,一個蓬勃發展的民營企業,往往會帶活一方經濟:農產品附加值提高,農民收入穩定增長,農村面貌發生重大變化。在“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破解“三農”難題的過程中,農村中小企業可以大有作爲。

一、發展農村中小企業對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作用

農村中小企業作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動機和源動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農村中小企業是農民增收和就業的重要渠道,對於維繫城鄉社會的穩定,可以發揮獨特作用;

2)農村中小企業是縣域經濟的重要載體,也是地方財政增收的重要來源;

(3)農村中小企業是推進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重要力量,也是協調城鄉、銜接工農的重要橋樑和紐帶;

(4)發展農村中小企業,不僅可以爲新農村建設提供重要的產業支撐,還可以對農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轉變產生深刻影響。

二、我市農村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規模偏小,經營管理水平偏低

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市工業基礎比較薄弱,企業規模總體偏小,並且農村企業大都實行傳統的家族式生產經營管理模式,沒有建立起真正的現代企業制度,導致了目前我市農村中小企業管理水平偏低、企業競爭力不強。

(二)資源要素緊缺,生產經營成本上升

一是企業融資成本高。受近幾年國家銀根緊縮等因素影響,中小企業銀行借貸利率普遍上漲,使中小企業生產收益用於支付銀行借貸利息的比例加大,壓縮了企業生產經營利潤。由於目前我市許多農村中小企業主仍以個體戶的觀念經營企業,造成企業財務不規範、資產不明晰現象普遍,使金融機構對貸款企業的財務狀況及負債能力等難以作出真實的判斷,從而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二是勞動力成本上升。由於農村企業所處地理位置一般遠離城區,受交通不便、休閒娛樂及公共服務設施不成熟等因素影響,農村中小企業普遍面臨招工難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也制約了企業利潤率的上升。

(三)創新基礎薄弱,企業同質化現象嚴重

我市大部分村級企業創新基礎不夠紮實,大多數中小企業層次低、利潤少,研發創新意識不強,而且缺乏具有研發能力的人才,缺乏能夠把握技術創新方向的企業家,有些行業的規模以上企業還存在着“一個產品打天下、一個高工當骨幹”的局面。同時,我市從事製造業的中小企業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區域塊狀經濟。這種塊狀經濟屬於典型的橫向專業一體化,是以衆多生產或經營同類型、同檔次、同環節產品的不同企業在同一個區域聚集所形成的專業化產業區和專業化市場區,競爭主要靠低成本優勢,還處於產品加工向產業創新轉型的階段。

三、進一步促進農村中小企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完善中小企業法制建設,加大農村創業扶持力度

爲保證農村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要加快中小企業法律法規建設,針對《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強中小企業法律保障機制建設。要適當降低對於農村中小企業的市場準入限制,徹底清理市場準入障礙,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要建立一個有效的創業激勵機制,促進農村中小企業的創立和壯大。第一,各縣(市、區)要立足本地資源稟賦及競爭優勢,創新工作思路,制定有利於農民創業的優惠政策,在審批、用地、融資、稅收等方面給予農村中小企業以優惠。第二,加強創業者培訓教育。要在縣(市、區)、鎮成立創業培訓輔導機構,爲創業者提供創業信息、創業策劃、創業輔導、管理諮詢、技術服務等創業培訓服務。第三,建立創業孵化體系。加快農村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爲農村中小企業創業者提供廠房、水電、融資,以及原材料獲取和產品銷售等服務。

(二)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優化產業結構

我國“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方式的轉變。第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大對農村中小企業研發的支持力度,通過設立科研開發基金、建立農村中小企業科技服務開發中心等方式,推進農村中小企業進行自主創新,採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傳統產業高新技術化,從國際產業鏈中的下游向中上游發展,不斷提高產品檔次,增加產品附加值。第二,鼓勵有實力的農村中小企業在生物醫藥、生物化工、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先進裝備製造、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尋找新的發展機遇,由模仿競爭向創新競爭轉變,提升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擴大金融與財稅支持,拓寬農村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資金是農村中小企業發展的基礎保證。積極推動政、銀、企、保四方合作,推動建立以政策性資金爲引導,商業性銀行資金爲主體,擔保體系和信用環境爲保障,各種股權和債權融資方式充分發育,多元化、多層次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要鼓勵商業銀行擴大對農村中小企業的貸款,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加大對農村中小企業的擔保力度。加強中小企業信用徵集、評價體系建設,切實解決銀企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爲商業銀行加大授信額度創造條件。鼓勵商業銀行開展針對農村中小企業的金融品種和服務創新,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設立專門針對農村中小企業的民間創業投資公司,拓寬農村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四)加速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與流動,推進農村中小企業集聚發展

產業集羣爲企業發展提供了一種新型產業組織形式,這種組織既可以克服由於單個企業規模擴張而產生的企業內部組織成本過大、對市場反應剛性等規模不經濟,又可降低由於不確定性大、交易頻率小等純市場制度缺陷而引起的市場交易費用。集羣內企業的創新競爭,以及相互學習和借鑑,推動了產業的技術創新與升級。各地政府應依據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基本規律,重點發展一批輻射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小城鎮。立足於小城鎮的特色資源,建立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村中小企業園區,吸引農村中小企業入駐,形成農村中小企業之間的專業化分工協作關係,以更好的集約利用資源、凝聚創新要素,實現規模經濟、範圍經濟和外部經濟,形成工業化與城鎮化協調互動的發展格局。鼓勵大企業將關聯的中小企業納入整體發展體系之中,立足於本地產業優勢,培育和發展一批專業化水平高、配套能力強、產品特色明顯的中小企業,使農村中小企業與周邊城市的大企業形成分工協作關係。

(五)建立和完善農村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打造優良的創業和發展環境

爲促進農村中小企業的成長,要加快生產型、技術型、社會型三大服務平臺建設。第一,加強中小企業服務機構網絡建設。由各縣(市、區)政府搭建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儘快形成覆蓋農村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爲農村中小企業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務,爲農村中小企業提供企業創建及發展的全方位服務。第二,加快建立健全行業性中小企業協會。發揮行業協會的平臺作用,加強服務功能,形成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務企業的機制。第三,加快推進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建立電子商務服務平臺,通過電子商務網站,進行網上採購、洽談、銷售和提供售後服務。以電子商務支持農村中小企業加速企業轉型和產業升級。建立資源共享、統一協調的農村中小企業信息服務網絡體系。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快建立完善中小企業預警監測網,爲準確把握企業運行形勢和科學決策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