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勞務隊調研報告多篇

勞務隊調研報告多篇

勞務隊調研報告篇1

根據上級開展“探索勞務輸出地區與輸入地區對接機制”的通知要求,xx市就業辦拿出專門人員,認真進行了專題調研,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勞動力資源基本情況

據調查,xx市現有人口86萬人,其中,農村人口65.9萬人,是全省名副其實的農業縣級大市之一。其中,農村勞動力39.8萬,佔全市農村人口的59.5%。城鎮勞動力9.8萬人,占城區人口的47%。我市城鄉勞動力需要就業或轉移就業的存量4.4萬人,這4.4萬人當中大部分是農村勞動力,35歲以下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大都外出打工,35歲以上的農村富餘勞動力一部分靠進城當季節性臨時工,一部分在家務農,真正可利用的農村富餘勞動力較少。據初步調查,全市勞動力供給總量達5800多人,其中,新長勞動力4200多人,城鎮20xx多人(含大、中專1000人,職校、高、國中1000人),農村20xx多人,復轉軍人200多人,有就業願望的城鎮其他人員1600多人。據統計每年企業用工將在15000人以上。從勞動力市場的運行情況看,近年來爲保障用工單位招聘和求職者充分就業,市勞動就業辦公室根據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期,開辦多種形式的勞動力市場洽談會,除中心市場常年開辦外,每年春節後還組織外來勞動力專項洽談會4-6次,開辦企業用工大型洽談會、失業職工再就業、困難羣體再就業、農村勞動力專項勞務市場等勞動力市場90多次,市場成交近6000人。

從勞動力市場的運行情況看,“有崗無人,有人無崗”結構性失業問題較爲突出。企業用工仍缺口較大,每年約1萬人左右。目前,勞動力短缺集中在勞動密集型企業,部分企業表現在設備閒置,大宗訂單不敢接,給我市的經濟帶來一定的影響。勞動力短缺主要集中在服裝加工、水產加工、塑料加工、建築業、機械製造的鑄造工等行業。缺口較大的企業有晟鼎服飾、綺麗製衣、永豐塑料、鴻源臺鉗、湯姆水產、北海食品、東天革皮革等企業,用工缺口大約6000多人。

二、外來務工人員分佈及管理情況

截止到8月底,有外來人員2.4萬人,其中屬於勞動保障部門管理範圍的有1.96萬人,主要集中服裝及工藝品加工3185人、建築裝飾2692人、商品零售批發業20xx人、水產加工23500人、機械製造業2615人、石材加工1768人,其他行業6990人。

對外來務工人員管理,規定,凡是外來務工人員到市打工,必須持當地勞動保障部門出具的《外出務工人員就業登記證》和其他有效證件,到我市勞動力市場辦理求職登記,勞動力市場爲其提供免費職業介紹,發放《外來務工人員就業證》,監督用工單位和外來務工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對符合規定、手續齊全的外來務工人員發放《外來務工人員就業證》,放率達到100%,簽訂《勞動合同》率96.8%以上。同時,充分發揮鎮街、社區勞動保障平臺作用,搞好外來務工人員的調查摸底,加強動態管理,對外來務工人員進行跟蹤服務。

同時,相關部門協同做好外來務工人員管理服務。有關部門出臺了xx市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工作規則和部門職責分工》、《xx市農民工工作要點》、《關於開展城鄉統籌就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等相關文件,籌備召開部門聯席會議,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定期研究農民工工作,以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管理服務。

三、對口援助西部就業情況

20xx年,爲響應省委省政府“西輸東接”工程號召,援助省西部地區就業,滿足市部分企業用工需求,市勞動就業辦公室組織部分企業,在定陶和單縣舉辦企業用工招聘會,全市8家企業參加招聘會,主要招聘機械製造、縫紉、水產養殖加工、服務員、建築工人等,提供招聘崗位1500多個。兩地共招聘工人554人。此次“西輸東接”招聘工作,不論是參加企業、招聘崗位和人數,還是招聘成交人數,都較好地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和煙臺市下達的任務,招聘後組織運輸人數列煙臺市各縣市區第一位。

20xx年以來,根據上級的統一部署,爲做好嘉祥縣的對口援助工作,勞動保障部門制定了勞動力輸入方案。我局主要負責人在市五大班子領導帶領下,赴嘉祥縣進行了幫扶對接,勞動保障部門組織我市綺麗製衣公司、晟鼎服飾公司、東天革製品有限公司、忠耀機械公司、鴻源臺鉗公司、開發建設總公司等6家企業,提供用工崗位1380個,與當地勞動保障部門達成了用工協議,並在嘉祥縣設立了工作站。先後從嘉祥縣收進農民工100多人。

四、影響勞動務輸出地區與輸入地區對接的因素

一是勞動者擇業觀念陳舊,有崗不上的“結構性”就業難問題依然存在。20xx年以來,在西部地區舉辦企業用工專項招聘洽談會,將用工崗位直接送到西部地區農民家門口。招聘崗位3000多個,但招聘會市場成交率不高,最低只有幾個人。成交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當地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有不願離土離家的傳統思想,不願外出創業。

二是崗位適應性差。大多數企業反映農村年輕勞動力、職校畢業生吃苦耐勞精神和敬業精神差。有儘管學歷較高,但動手能力較差、體質差,不能勝任機械、服裝行業由於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的工作。

三是企業用工不規範。企業不按照《勞動合同法》有關規定簽定勞動合同,爲職工繳納各種保險,改善工作環境,減少隨意拖欠職工工資、延長勞動時間、增加勞動動強度現象。

五、加強勞動務輸出地區與輸入地區對接的建議

一是加強公共就業服務,在促進東西就業交流方面更好地發揮作用。一方面,要加強勞動力市場網絡建設,通過加強市場信息網絡建設,實現了與周邊地區的網絡互連、信息共享,拓寬了市企業和勞動力的用工、就業區域,促進了勞動力資源充分就業。另一方面,要做好市場就業服務工作。勞動力市場要充分發揮求職登記、職業指導、勞動合同簽證等窗口的服務作用,積極爲用工單位和求職者提供就業服務。搞好信息蒐集發佈和就業組織指導,根據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期,開辦多種形式的勞動力市場洽談會,除中心市場常年開辦外,每年春節後還要組織外來勞動力專項洽談會、企業用工大型洽談會、農村勞動力專項勞務市場等勞動力市場,使勞動力市場呈現出“有場有市,供求兩旺”的大好局面。

二是要建立引進外地勞動力,彌補企業用工缺口。要搞好與西部地區勞動保障部門對接,加強聯繫,設立勞務輸入工作站,分期分批組織企業到外地招工,以緩解企業用工緊張的局面。

三是加大勞動執法監察力度,維護企業職工合法權益。要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監控機制。建立起分工明確、相互配合的管理機制,通過行政、經濟、法律等綜合手段,督促企業落實勞動保障法律法規。企業用工特別是使用外來務工人員,依法簽定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發放數量和發放形式。要進一步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力度。以勞動合同管理、工資發放等爲重點,加強勞動用工年檢和日常巡查工作,形成強有力的勞動保障監管機制,及時預防和處理違法行爲。

四是加強培訓,在西部地區建立培訓基地。東部企業要利用西部地區各類職業培訓機構以及社會培訓力量,開展“定單式”、“定向式”和“儲備式”培訓,把勞動力輸入培訓與市場需求結合起來,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適用性。

勞務隊調研報告篇2

勞務開發是丘陵欠發達地區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最現實、最有效的途徑。近年來,xx鄉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把勞務開發作爲增加農民收入的引擎,探索出“提高素質—對外輸出—回引創業—就近轉移”的勞務開發之路,爲促進全鄉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產業結構調整、改變就業觀念等方面都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勞務經濟呈穩定、有序發展態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爲過一步強化勞務經濟工作,助推新農村建設,我們就全鄉的勞務開發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勞務開發基本情況

(一)勞務開發現狀。xx鄉地處蓬溪縣東南部,幅員面積28。1平方公里,位於涪江與嘉陵江的分水嶺,屬於蓬溪的旱片死角,現有3159戶,11311人,其中農業人口爲10942人。鄉村勞動力總數爲8562人,其中勞動年齡內的人數爲6661人,鄉村從業人員7116人,年內農村勞動力轉移4188人,勞動力轉移總收入2584萬元。20xx年10月底,全鄉外出務工人員4100餘人,通過匯兌和帶回資金近20xx萬元,佔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8%,極大地改善了全鄉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回鄉創業6人,以發展特色養殖業爲主,年戶平增收達2萬元以上。

(二)人員構成及分佈。截止今年10月底,全鄉外出務工人員總數爲4100人,其中:男性2645人,佔64。5%,女性1455人,佔35。5%。主要務工地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沿海發達地區和京津唐經濟圈,分佈在本省和其它省區僅佔25%左右。

從行業分佈看,建築裝修行業佔38%,進企業務工佔32%,商業貿易、餐飲服務及其它行業分別各佔10%。其中,在民營、私企的佔75%,外資企業的佔20%,在國有、集體企業或出國務工者總數佔5%。職業主要以簡單和重複勞動爲主,大部分是從事一線的普通工和輔助工。

從年齡結構上看,35歲以下的佔79。09%,36歲—45歲的佔19。73%,46歲以上的佔1。18%。從文化層次上看,國小及以下文化程度佔11。25%,國中佔52。6%,高中(含中專)佔25。4%,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佔10。75%。

(三)外出的組織形式。從全鄉情況看,外出的組織形式正在從無序到有序、從自發外出逐步發展到有組織、有計劃的輸出。據統計,縣、鄉、村有組織的輸出人員佔外出人員的37。4%;由“領軍人物”帶出的佔29。1%;由親友介紹,以親情爲聯繫,互相結伴外出的佔17%;通過務工地勞務市場介紹的佔6。5%;自由謀職的佔10%。

(四)外出務工收入。全鄉外出務工人員由於受文化層次、年齡結構、工種熟練程度、地區差異等因素限制,其收入差距較大,年收入從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其中:年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佔11。05%;年收入在6000元至1萬元的佔63。95%;在1萬元以上的佔23。02%;年收入在10萬以上或僅只能保住來往車旅費的佔1。98%。

(五)農民外出務工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所佔的比重。據農經年報統計,20xx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爲5421萬元,外出務工人員寄帶回家收入爲1768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3。3%。全鄉3000餘農戶中,有1萬多戶翻建新房,其中蓋樓房的達6000餘戶。

(六)回引創業情況。xx鄉於20xx年正式啓動“人才回引工程”,先後有夏光能、樑勇、李玉全、陳強等共計6人回鄉創業,從事的行業有pic生豬養殖、泥鰍養殖、霧都山雞養殖、建築開發等。從年齡結構上看,均在45歲以下;從文化程度上看,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均有,從年人均收入來看,每戶均達1萬元以上。

二、主要做法

(一)政府牽線搭橋,農民工重捧“飯碗” 。

一是鄉黨委、政府成立了維護外出務工人員合法權益領導小組,負責協調、組織維護全鄉外出務工人員合法權益工作。二是建立鄉、村兩級維權網絡,爲農民務工提供服務組織保障。目前,全鄉65個行政村都成立有“維護外出務工人員合法權益領導小組”。三是在縣有關部門的統一部署下,成立了勞動保障事務所(站),做到了有機構、有編制、有人員、有經費,爲農村外出務工人員提供便捷的服務。幫扶農民工就業,首先要了解返鄉農民工的數量、就業意願等基本情況,建立起農民工迴流監測制度,進行動態監控。我鄉分別在外出務工較多的xx村、瓦窯溝村、楊柳溝村、新宇村設立了農民工返鄉監測點,同時要求各村每週上報一次本地農民工返鄉情況。

20xx年3月,32歲的乃堂壩村3社村民禹華友,在與xx南大食品有限公司簽訂的用工合同上按下了紅手印,開始在這家公司務工。曾綿延曾在深圳一家傢俱廠打工。20xx年11月,他所在的公司因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一度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況。無奈之下,他不得不提前返鄉。

曾綿延說:“真沒想到,在沿海失了業,在家鄉竟找到了新‘飯碗’。”截止目前,xx已有200多名像曾綿延這樣的返鄉農民工,在鄉政府爲返鄉農民工編織的就業保障網的幫助下,度過“就業寒冬”。

(二)培訓充電,幫農民工捧更好的“飯碗” 。

鄉黨委、政府始終把強化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的素質作爲勞務開發工作的重點來抓好抓實。爲了實現勞務輸出向技能型、智力型轉變,確保農民務工人員出得去、穩得住、能拿錢、形象好,在組織勞務輸出的過程中,充分協調縣級各職能部門,在我鄉開展勞務技能培訓,全面提高務工人員技能水平和自身素質。20xx年與縣就業局聯合開設了就業技能培訓班,參訓人員免交學雜費,首批參學人員達150餘人,現已畢業就業。

事實上,在一些傳統勞務輸出地,近期以來已經出現“用工荒”。我鄉着力加大對返鄉農民工的培訓力度,使他們掌握更多、更好的勞動技能,不僅增加了返鄉農民工的就業機會,而且儲備了人力資源,爲經濟發展增添了後勁。

新宇村村民樑慧穎,便是通過再就業培訓重新上崗的返鄉農民工。她曾在廣東一家電子廠打工,20xx年10月,電子廠裁員,只好提前返鄉。剛返鄉,新宇村農民工返鄉監測點就對她進行了個人情況登記,通知她參加了縣在我鄉組織的再就業培訓,幫助她在xx一家公司很快實現了再就業。樑慧穎說:“回家鄉工作的環境不錯,工資收入也較高,一個月能賺到1600多塊錢。”

(三)政府幫扶創業,創造更多的“飯碗” 。

鄉黨委、政府制訂優惠政策,動員和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帶動家鄉經濟發展。田竹埡村6社村民夏光能在當地是家喻戶曉的返鄉青年創業戶。前幾年,他在廣東等地打工。20xx年,在鄉黨委、政府的動員下,他回鄉創業,投入資金20萬元,建成年出欄生豬500頭的養殖場。20xx年,鄉黨委、政府主動幫他跟縣畜牧局協調,爭取到“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項目扶持資金25萬元,擴大養殖規模,建成年出欄生豬1000頭的養殖場,實現產值60多萬元。夏光能說:“常年在外打工也不是個辦法,家鄉是我們農民工創業的廣闊天地。”在他的帶動下,我鄉楊柳溝村1社的返鄉青年杜剛強立志創業,投資25萬元建成了年出欄500餘頭的生豬養殖場,明年就能見效益。

乃堂壩村1社村民樑勇,20xx年春節回家探親,鄉黨委、政府主動與他洽談,從青年創業優勢、養殖前景、市場走向等方面充分舉證,動員他投資到由大學生村官創辦的豐誼公司,從事泥鰍、霧都山雞養殖。最後樑勇以20萬元現金入股豐誼公司,成爲我鄉青年創業團中的一員。20xx年,鄉黨委、政府又與團縣委協調,幫他們獲得農村青年創業小額貸款10萬元(屬財政貼息項目)。5月,該公司共投入60餘萬元,高密度養殖泥鰍15畝,1。2萬斤。20xx年7月17日,因特大洪水襲擊,他們的養殖基地損失慘重,鄉黨委、政府從緊張的工作經費中擠出了1萬元幫他們度過難關。如今,他們的泥鰍長勢喜人,預計12月底前打撈上市,經初步估算(除去損失部分),可實現總產值81。6萬元。該公司從成立至今,已解決了我鄉3名外出務工人員的工作,基地建設時所請的臨時工另計。他們已成功帶動新宇村4社大學畢業生陳偉回鄉創業,養殖霧都山雞1500只,實現利潤近1萬元,另有周邊縣市有志青年近百人前來參觀,詢問泥鰍養殖技術,洽談依靠公司的技術發展泥鰍養殖事宜。

爲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xx從金融、公共服務等多個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截至20xx年10月底,全鄉累計協調信用社發放小額貸款40多萬元,直接扶持自主創業農民工累計由20xx年的3人上升至6人,帶動就業人數累計由20xx年的2人上升至21人。

三、存在的問題

(一)進城務工人員合法權益被侵害時有發生。主要是: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沒有交納醫療、工傷、失業、養老等社會保險;勞動安全措施不健全;工資不能及時、足額兌現;任意延長勞動時間(有些是採取計件工資制,工人被迫“主動”增加勞動時間);女職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權利未能完全落實等等。

(二)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沒跟上,一部分務工人員法律意識、政策觀念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差。

(三)地方保護性歧視仍然存在。輸入地的戶籍管理仍然是“關卡”,外出務工人員子女就學難問題尚未得到真正解決,外地兒童入學交高費現象嚴重。

(四)返鄉創業人員應對突發事件及承擔風險的能力不足。由於他們的資金來源單一,創業初期幾乎將全部積蓄都投入了進去,如遇自然災害等不可控因素,往往容易一蹶不振。

四、幾點建議

(一)構建依法維護農民進城務工權益保護的法律平臺。建議在《憲法》指導下,制定《農民進城務工合法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勞動關係雙方主體的權利與義務、勞務輸出與輸入地對進城務工農民權益保護的權利與責任等。

(二)進一步理順有組織勞動力轉移渠道。加強與東南沿海勞務中介組織的聯繫,有計劃的選擇一批務工基地,以勞務基地的進一步拓展,保證勞務輸轉的持續發展。

(三)樹立品牌意識,抓好特色培訓工作。堅持市場引導培訓,培訓促進轉移的原則,大力開展勞動技能培訓,充分發揮培訓網絡和陣地作用,提高務工人員素質,以需定培,讓更多的人學到一技之長。

(四)加大對農村青年創業人員的政策性扶持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公共服務機制,使他們在資金、技術等創業的關鍵性問題方面有地方可詢問,有政策可依靠。

勞務隊調研報告篇3

隨着我國用工形式的不斷變革,勞務派遣用工形式發展迅速、潛力巨大。勞務派遣對農村勞動力的有序轉移,滿足企業不同類型人員需求發揮了積極作用。爲了瞭解我市勞務派遣現狀,更好維護勞務派遣員工的切身利益,促進構建和發展和諧勞動關係,我們對我市的勞務派遣行業發展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通過對我市4家從事勞務派遣的單位進行調查,瞭解到涉及派遣的職工1307人,其中農民工954人,單位全部與勞動者簽訂了勞動合同,至此尚未出拖欠工資及侵害勞動者權益的現象發生。

我市屬農業大市,隨着近幾年的發展,農村富餘勞動力的不斷增多,出現了大量無技能特長的農村勞動者,隨着城市化的不斷推進以及南方用工需求量的增加,農村勞動者大量轉移,這位發展勞務派遣行業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資源。

二、存在問題

由於勞務派遣缺乏正規化管理,因此在實際運營中出現了許多問題:

1、同工不同酬。勞務派遣工往往從事的是苦、髒、累、重的工作,其工作環境不及正式職工,而且報酬待遇低。絕大多數被派遣勞動者的工資待遇,比用人單位的正式員工低很多。還有一些企業,爲了提高編內職工的工資待遇,也大量使用勞務派遣工。勞務派遣工待遇低,而且還可列入企業成本,編內職工特別是領導層的福利待遇就上去了。

2、福利待遇低,工資增長慢。勞務派遣工的各項福利是從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務派遣公司的勞務費中提取的,因此許多勞務派遣公司都以最低標準來給職工發放福利,與用人單位的正式職工存在較大差異。在企業效益好時,企業正式職工可以通過工資集體協商或其它方式來要求增加工資,而勞務派遣工的工資是由派遣公司來發放的,他們的工資增長由派遣公司來決定,因此派遣工對此沒有發言權。

3、自身維權難。由於勞務派遣大都屬於異地用工,勞動合同簽在本地,而工作地點在外地,當發生侵害自身權益的事件時,由於區域性限制,派遣工很難維權。例如比較普遍的工傷糾紛,很多派遣公司在經濟不發達地區爲職工參加工傷保險,派往發達地區工作,就能夠達到節省用工成本的目的,而兩地工傷賠償標準的不同,造成派遣工權益受到侵害。

三、幾點建議

1、加強法制建設,制定配套政策。要充分發揮政府職能作用,針對勞務派遣中出現的問題,制定相應配套政策,進一步做好勞務派遣的相關法規政策與法律條例的銜接工作。結合本地實際,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區實施辦法,解決法律實施中的區域差別問題。

2、加強監督管理,維護合法權益。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對勞務派遣企業的監管機制,加強對勞務派遣單位和用人單位的執法監察。要有效強化法律的監督、檢查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工作,嚴肅查處侵害勞動者權益的違法行爲,對違反法規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加大處罰力度,有力的保障廣大勞務派遣工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3、發揮工會作用,保障民主權利。創新工作方式,加大組建力度,把廣大勞務派遣工組織到用工單位工會中來,組織參加民主管理活動,切實維護好勞務派遣工的民主政治、勞動經濟等切身權益,爲構建和諧穩定、健康有序的勞動關係做出積極貢獻。

勞務隊調研報告篇4

勞務派遣行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勞務派遣是我國人力資源市場根據社會需求開辦的一種新的人才中介服務項目。勞務派遣對於解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促進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滿足企業不同類型人員需求發揮了積極作用。爲了解我區勞務派遣行業現狀,爲進一步規範勞務派遣行業管理,促進勞務派遣行業健康發展提供參考,筆者對我區勞務派遣行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據勞動保障監察總隊和區工商分局統計,我區目前共有勞務派遣單位18家。主要從事冶金、物流、製造等行業。通過調研,我們發現我區勞務派遣行業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工作基礎較好。調研的5家從事勞務派遣的用人單位中,涉及職工1107人,其中農民工644人,單位全部與勞動者簽訂了勞動合同,參保總人數爲1107人,其中參加養老保險678人、參加失業保險622人、參加工傷保險1100人、參加醫療保險618人、參加生育保險618人,解決、終止勞動合同均依法支付了經濟補償金,無拖欠工資侵害勞動者權益的現象發生。

(二)市場前景廣闊。江津是一個伴隨着新重慶“一圈兩翼”戰略迎來再次發展城市。近年來,區委、區政府提出了“千億工作強區”目標,隨着這幾年三大園區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一批新項目、大項目相繼上馬並開始投產,爲勞務派遣提供了廣闊的用工市場。

(三)發展潛力較大。我區勞動力市場資源充足,以前的國有企業較多,工業基礎較好,企業改制後,大量的具有一定職業技能的企業下崗職工在家待業;隨着新型城市化的不斷推進,農村大量的富餘動力向就近城市轉移,這爲發展勞務派遣行業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資源。

二、存在的問題

我區勞務派遣行業經過近幾年的不斷探索,取得較快發展,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法律維權存在缺陷。隨着《勞動合同法》的出臺,爲勞務派遣行業發展提供了法律依據,對規範勞務派遣行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勞動合同法》中涉及勞務派遣的都是一些原則性的條款,在派遣員工的社會保障、工作崗位、勞動條件、勞動時間、勞動報酬、福利待遇等方面沒有明確的詳細範圍,對勞務派遣公司和用工企業沒有具體約束措施。

(二)經濟權利難以保障。一是同工不同酬現象嚴重。一些單位部分勞務派遣工與正式工混崗上班,派遣工的工資明顯低於正式員工。據瞭解,勞務派遣工與同工種、同崗位的正式員工相比,收入水平差距一般在1倍以上,有的甚至有幾倍的差距。二是保險福利待遇低。勞務派遣工的社會保險費是從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務派遣公司的勞務費中提取的,並由派遣公司負責繳納。勞務派遣公司一般按非正規就業的比例就低不就高繳納。三是工資增長難。企業經濟效益提高時,正式職工可以通過工資集體協商或其他方式增加工資,但勞務派遣工的工資是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務派遣公司的勞務費的一部分,他們的工資增長要按勞務派遣公司與用人單位協商而定,勞務派遣工對此根本沒有發言權。四是“假派遣”侵權行爲嚴重。一些企業和單位爲了避免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將本企業的職工轉簽到勞務派遣公司,實現員工向勞務派遣工的“置換”,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嚴重侵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三)民主權利無法實現。由於被認爲不是用工單位的正式職工,幾乎所有的被派遣勞動者本應享有的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參加工會組織及會員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等民主權利都難以實現。即使在用人單位參加工會,其民主政治權利的實現也有一定困難,因爲所有涉及勞務派遣工的勞動經濟權益的問題都是勞務派遣公司與用人單位通過勞務協商決定的,用人單位的職工(代表)大會和工會不便於與用人單位研究制定或協商決定勞務派遣工的勞動經濟權益。

(四)准入審批不夠規範。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成立一家勞務派遣公司只需50萬的註冊資金。但法律對勞務派遣機構的經營資質卻缺乏統一標準,與之相配套的監管制度也很不完善。有的勞務公司只有一兩名工作人員就能開業,還有部分派遣公司甚至根本不具備相應的從業資格。如此寬鬆的准入和監管環境使得勞務派遣公司抗風險能力較低,根本無法承擔兌現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種種責任。現行的勞務派遣審批職能不統一,不僅勞動保障部門可以審批,工商部門也可以,造成審批不規範,監管難以到位

三、對策建議

勞務派遣作爲一種靈活用工方式,在我市有着極大的市場潛力和實際需求。因此,對以上分析存在的問題,要及時採用法律、經濟、行政等多種手段,從加強法制建設、強化監督管理、發揮工會作用,嚴格准入審覈等方面入手,加強勞務派遣規範運作,促進勞務派遣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一)加強法制建設,制定配套政策。勞動保障部門要針對勞務派遣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在《勞動合同法》的框架下,制定出臺相關配套政策,對勞務派遣的一些特殊法律問題的銜接做出明確規定,細化使用勞務派遣的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工作崗位的範圍,明確勞務派遣企業和用人單位在保障派遣工各項權益中各自的職責以及發生勞動爭議後的處理程序,制定適合勞務派遣的勞動合同文本,包括在繳納社會保險、勞動條件、工作時間、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等方面與企業正式員工相同對待的條款,在法律制度上爲派遣勞動者維權提供保障。

(二)加強監督管理,維護合法權益。勞動保障部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對勞務派遣企業的監管機制,嚴格禁止企業將原有職工轉爲勞務派遣工。要加強對勞務派遣單位和用人單位的執法監察,重點監督檢查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勞務派遣協議簽訂及履行,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勞動合同簽訂、社會保險辦理情況,用工單位工資支付、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保護等情況,嚴肅查處侵害勞動者權益的違法行爲,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加大處罰力度,勞動保障部門還應對現有勞務派遣單位進行專項審查,建立相應的誠信等級評價體系,實行分類監管,對不符合要求、違法經營的,聯合相關部門依法取締。

(三)發揮工會作用,保障民主權利。要創新方式方法,加大組建工作力度,把廣大勞務派遣工組織到用工單位工會中來,建立派遣工代表分團或小組,讓其代表派遣工參加企業民主管理活動,切實維護好勞務派遣工的民主政治、勞動經濟等切身權益,構建和諧穩定、健康有序的勞動關係,促進企業和社會穩定,把勞動合同法保護勞動者權益的基本立法思想落到實處。

(四)實行歸口管理,嚴格准入審覈。將勞務派遣申報審批職能歸口到勞動保障部門,勞動部門要建立健全勞務派遣企業准入機制,建立相關配套制度,嚴格派遣單位的申請、許可及審查,提高勞務派遣企業履職能力。

勞務隊調研報告篇5

xx鄉是半淺半腦地區,鄉鎮企業發展較爲緩慢,隨着近幾年勞動力轉移的熱潮掀起,我鄉農村勞動力特別是農村青年勞動力外出務工日趨增多,但如何實現農村青年勞動力的有效轉移,讓他們儘快增收致富,已越來越引起政府和社會的重視。我們發現農村勞務輸出已形成了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在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素質、積累返鄉創業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一、勞務輸出的基本情況

1、勞務輸出發展及現狀。我鄉勞務輸出起步80年代中期,當初輸往地區僅限於本省本縣威遠鎮、西寧、海西等地,輸出對象主要是頭腦靈活的農村青年,從事的工作多數爲建築、服務性質,後期逐漸擴大到紡織、機械、電子等行業,輸往地也從本省擴大到廣州、深圳、天津、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

2、勞務輸出的主要途徑。基於目前農村的現狀,我鄉勞務輸出有兩類途徑,即有序輸出和無序流動。其中有序輸出包括勞動就業部門、縣、鄉政府、團委、婦聯等部門的介紹輸出;而無序流動則包括親朋幫帶的、自闖天下的輸出,這也是目前我鄉勞務輸出的主渠道。

二、我鄉農村青年勞務輸出存在的問題

1、擇業期望值過高,吃苦耐勞精神不夠。我鄉農村青年勞動力雖然大部分已外出務工,但仍有一部分保留着靠山吃山、守田爲家的陳舊觀念,擺脫不了“小農經濟”意識的影響;吃苦耐勞精神不夠,認爲外出務工辛辛苦苦一年也掙不了幾塊錢,不願到薪水較低的一些的崗位去就業;而有的通過政府組織外出到企業,剛到企業後,不瞭解企業的工作制度和工資制度,更不去熟悉掌握工作技能,而是看到每天要工作十多個小時,而且工資較低,第二天就走人了。

2、勞動力素質不適應。隨着科技的'進步,產業加快升級調整,用工單位對員工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完全體力型勞動力市場越來越小。而目前我鄉的農村青年勞動力大多是無序流動,他們沒有受過專業的培訓,沒有一技之長,不但外出後工作比較難找,而且找到了工作,薪水也不高,真正地成爲了廉價勞動力。

3、信息供求渠道不暢通。目前我鄉甚至全縣的勞動力市場培育乏力,就業服務體系不完善,僅有的幾家職業中介機構也只能停留在小打小鬧的水平上,難以形成規模。信息的上傳下達沒有一個可以全面覆蓋的網絡,最好的也只不過是利用電視遊字廣告發布信息,以至於造成有的農村青年想外出沒有信息,職介機構有崗位卻招不到人的兩難境遇。

4、對農村青年創業扶持力度不夠。農村青年外出務工,有相當的一部分掌握了一定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也有了少許的資金積累,但要他們在這樣的基礎上回鄉創辦企業或經營,還是存在非常大的難度。雖然縣政府、縣就業局、團縣委、縣婦聯等組織在信貸支持農村青年創業發展、培訓、諮詢等方面做了一些服務工作,但相對於他們的創業來說作用並不是很大,還需要更多政策上的優惠及扶持。

三、擴大農村勞務輸出的建議和對策

勞務輸出從淺的層面上看只是勞動力的轉移,但更深入去研究則是一項經濟,是勞務產業的優化和升級。xx鄉作爲互助縣欠發達地區,要加快農業人口向非農產業轉移,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擴大勞務輸出就是一條捷徑。擴大農村勞務輸出,使其形成勞務經濟,長遠有效地提高農村經濟水平,必須從以下幾個層面切實給予加強:

1、加強宣傳力度,切實轉變觀念。要擴大農村勞務輸出,進而使政府的職能部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在政策上大力扶持,職能部門要各司其責,盡其所能,要在全社會營造“外出務工光榮,勞務輸出快富”、“一人打工,致富一家”的濃厚輿論氛圍,使農村青年思想解放,觀念更新,認識提高,消除顧慮,自覺、主動、勇敢地走出去。同時要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積極鼓勵青年務工人員就地創業。

2、加強培訓力度,提高勞務輸出者整體素質。動員農民外出務工,加強勞動力技能培訓是基礎性工作。通過縣職校加大職業技能的專業培訓,進而加強農村勞動力的技能培訓,提升勞動力競爭力,作爲動員農民外出務工工作水平的當務之急和重中之重來抓,要確立素質第一的觀念,有針對性地開展“訂單培訓”和勞務工自主選擇的“自主培訓”多樣形式,確保培訓的質量和效果。此外,還可在現有專業培訓的基礎上,嘗試應試培訓和創業培訓的新課題,提高農村勞務輸出的成功率和自我創業的水平。

3、加強信息保障,構建服務體系。要加強勞動力市場的規劃,建立外出務工需求的信息網絡和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使用工需求信息能上下暢通。要大力培育和發展中介機構,建立健全制度,規範運作機制,增強服務功能,構建中介服務平臺。要拓展信息收集渠道,加強與發達地區的聯繫和溝通,儘可能地引導農村青年有序輸出。

4、加強創新工作載體,形成推動合力。要在原有工作載體的基礎上,拓寬思路。可在外出務工較爲集中的行業或城市建立協會,便於溝通和掌握信息。要實現各職能部門的資源共享,合理利用,充分發揮作用。如可以更多地發揮職校培訓專業針對性強、培訓後輸出率高的優勢,強化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務輸出對象的競爭能力。同時加大培養勞務輸出經紀人(帶頭人)力度,充分發揮能人帶動作用,形成整個社會羣體共同促進勞務輸出工作的合力。

5、輸出勞動力,引回創業者。勞務輸出不能僅僅停留在輸出的層面,我們要從輸出開始就爲他們返鄉創業或異地創業埋下“伏筆”,待條件成熟時給予大力扶持,爲他們提供創業平臺,從而達到“輸出輸入”之間的良性互動,以輸出帶輸出,以輸出促輸入,實現“滾雪球”效應。

6、加強檔案管理,強化跟蹤服務。要依託勞動管理部門鄉、鄉兩級機構,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建立勞動力數據庫和用工需求網絡,規範管理。對已外出務工的農村青年要做好跟蹤服務,幫助解決輸出人員的實際問題,穩定輸出隊伍,有條件的還可以在輸出地建立相應的組織,互相幫扶,增強凝聚力。此外,我們還應成立勞務輸出的維權組織,切實保障輸出人員的合法權益,爲他們當好“後臺”,撐好腰,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使他們安心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