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讓培訓牽住員工的手 提高員工的滿意度

讓培訓牽住員工的手 提高員工的滿意度

讓培訓牽住員工的手 提高員工的滿意度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新型用工制度的逐步建立和不斷完善,人才流動已是司空見慣的現象。只要到一個企業去走一走,你會隨時碰到具有“跳槽”意向的員工。據學者1990年對北京市19家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調查發現,自1985-**年5年間,共流失各類人才3717人,佔職工總數69730人的5.3%。另據1992年北京市人才市場交流中心統計,當年通過該中心實現流動的專業技術人員4000人左右,其中從國有企業“流出”的約佔75%,“流入”國有企業的僅2%至3%。這說明國有企業的吸引力正越來越小。

走進新時代,科技更新,資訊發達。知識經濟的潮流,一浪高過一浪。全球經濟一體化漸入人心,各種機遇與挑戰並存。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世界列強挑戰中國,參與國際競爭,更是迫在眉睫。師夷長技以制夷,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也就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了。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局面,通過培訓,再學習,留住員工,已成了國有企業的一件大事。

在一項調查中,大多數人表示他們離開企業,並不是因爲工資,而是因爲在企業的發展與機會。培訓一方面可以使員工具備自我發展的能力,同時在對公司工作程序和產品的瞭解中也會看到公司發展的希望。如企業大變革中實施人員裁減之後,靠人員規模實現更多、更出色的工作已不可能,因此企業只能轉向發展員工能力。另一種情況,在企業合併重組後,兩種或多種不同的企業文化之間有時會發生激烈的衝突,甚至影響企業的發展。這時候,單純靠制度解決起來往往很難,而靠培訓則有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爲培訓可以通過合理引導使員工對所產生的問題達成共識,從而得出一致的解決意見。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我們一直把擁有“一技之長”作爲就業謀生的手段,而在百姓中間那所謂“縱有良田萬頃,不如一‘技’在身”,“一招吃遍天”等順口溜更傳遍中華大地。靠一技之長吃一輩子的老皇曆,曾經“造就”了國內無數“一張文憑吃一輩子,舒服一輩子”的就業現象,也造就了一大批思想僵化、頭腦簡單、知識單一、能力低下的“鐵飯碗”擁有者。可是,當我們的地球轉入21世紀,走進網絡時代,當我們的企業面對滾滾涌來的信息潮流,當社會上的三百六十行早已被三千六百行甚至三萬六千行所取代的時候,“一技之長”就顯得黔驢技窮了!今天,整個世界正處於信息爆炸、知識爆炸的時候,任何使用勞動者的單位多麼需要複合型人才。比如一個從事會計工作的人,過去只需知道會計原理,懂得做會計報表,進行財務成本分析,會打算就過一生,而現在,如果他再不懂使用電腦,不能通過“信息”彙總和分析對企業的整個生產成本進行管理,那麼,他這個會計就鐵定當不長久。

如果你不能以高薪留住人才,那麼,讓培訓牽住員工的手吧!

培訓,可以滿足企業員工不斷獲得新知識的渴望。在以知識經濟和學習社會爲特徵的新時代,傳統的以學校教育的一次性學習對付人生一輩子的意識和行爲已經不能適應客觀社會發展的需要,人們必須通過終生教育和繼續學習,不斷更新知識,才能應付職業和生活的壓力,提高生存水平。在現代社會,人所可能擁有的知識,90%是在進入職業生涯後通過工作實踐和繼續教育獲取的。有資料表明,在發達的國家,每個員工都得花50%甚至更多的時間來更新自己的技術,“學習,學習,再學習”,造就了幾乎每一個員工都是各種崗位上的多面手。

培訓能爲員工插上奮飛的翅膀。留住人才的策略大都包括增加工資、獎金、股權以及提供特殊福利待遇等。但這些措施很難保證人才不爲更高的報酬而跳槽。只有保持中等以上的收入水平,又把主要精力、財力用於加強科技硬件和軟件的建設,爲人才提供不斷學習培訓機會,讓他們感到自己在不斷提高,對企業和自身前途充滿信心,這樣,人才就不會冒風險輕易跳走。因此,留住員工,不是把他們的腿綁在椅子上,而是要爲他們插上奮飛的翅膀。

培訓可以開發員工的價值。企業獲取人才不外乎兩條途徑:第一條途徑是招聘,舉賢納士以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第二條途徑,就是精心培養、選拔符合公司發展需求的員工。由於管理觀念的落後和對人才需求缺乏長遠、深刻的思考,管理者很容易忽視身邊的人才。只有潛心投入具有戰略意義的培訓教育和人才培養工作時,你纔會發現:其實人才就有我們的身邊。你就會發現,身邊的絕大多數員工是能夠承擔起很多艱鉅工作的——只要能夠人盡其用,其實大家都能夠乾得很棒。

培訓可以日久見人“新”。人總是在變化的,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不同崗位、不同環境條件下,就會產生差異和變化。通過培訓,就能發現身邊的員工在思想、工作、學習等各方面的新變化。比如,一個員工由業務助理提爲經理,如果不進行相應的培訓,他就只能在業務上有所長進,而在管理方面卻難掌握技巧。

培訓可以促進工作上的創新。在崗員工的繼續學習就是不斷地將學習貫徹於其職業生涯始終,這是不斷創造和超越的過程,事實上,在崗職工如果不能滿足其繼續學習的需要,結果必將成爲其自身和企業發展的障礙。在培訓中,教會他們完成企業人的職能和義務,傳授他們作爲社會角色進行活動的專長、技能,使員工把完成自己擔當的企業人和社會角色任務看作是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從而盡其所能爲實現個人和企業的目標而奮鬥。這樣的培訓,就能使員工對企業精神、企業宗旨有一個較爲深入的理解,就能促進工作中的創新。

有的人認爲,爲員工提供培訓會得不償失,他們害怕員工接受培訓後另謀高就,帶走了企業的機密,損失了培訓費用。其實,培訓使職員技能得以不斷提高,同時勞動者勞動技能的提高又爲企業創造了更多的利潤。企業利潤的提高又可以爲職員提供更多的培訓經費。摩托羅拉公司曾做過一項專門研究,發現企業每投入人力資源1美元,得到的回報是30美元。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表明,員工對企業滿意度每提高5%,企業盈利就隨之提高2.5%。

因此,利用培訓這種載體,提高員工的滿意度,讓所有職員追求卓越,不斷塑造自我,超越自我,讓企業永續經營,何樂而不爲? 加強培訓,不斷營造企業學習氛圍,使員工與企業一同成長,我們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