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公鐵物流園”項目市場調研報告

“公鐵物流園”項目市場調研報告

“公鐵物流園”項目市場調研報告

市中區轄5個鎮、6個街道,111個行政村、60個社區。總面積375平方公里,總人口61萬人。2020年,全區生產總值完成264.1億元,增長5.2%;財政收入完成23.1億元,增長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20.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

一、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市中區是中華民族工業的發祥地、中國第一支工業股票誕生地、鐵道游擊隊發生地和孔子主持齊魯夾谷會盟故地,擁有143年中興工業歷史文化。被市委、市政府確定爲棗莊中心城區東城區、產業升級引領區、城市轉型示範區。

二、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市中區緊臨京臺高速、京滬鐵路、京滬高鐵、棗臨鐵路、棗臨高速五大陸路通道和京杭大運河黃金水道。周邊200公里半徑內有濟南、徐州、臨沂、連雲港、曲阜五個機場,距離在建的西集機場僅30公里;周邊有青島、日照、連雲港三大港口,形成了10分鐘到高速、20分鐘上高鐵、1小時達機場、2小時入海港、2個半小時進京赴滬的現代化交通網絡。

三、資源獨特、優勢明顯。市中區是市委、市政府原駐地,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了棗莊市50年的投資、800億元的城市資產,佔全市五區城市資源總和的三分之二,擁有全市30%以上的商業資源,是五區中城市人口最多、商業資源最集中、人氣最旺的區。此外,擁有棗莊學院等重點院校20餘所,醫療衛生機構30多家,文化產業機構100餘家,大型專業市場、超市50餘處。

四、產業發達、基礎雄厚。市中區擁有1個省級開發區棗莊經濟開發區,以及水處理劑產業園、稅郭紡織工業園、孟莊民營科技園、齊村新型建材產業園4個特色園區。棗莊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達到30平方公里,建成道路近20條,初步形成了“十縱十橫”路網框架,總里程36公里,共有企業200餘家,安置就業3萬餘人;擁有省級以上創新平臺15個,市級以上創新平臺38個,高新技術企業23家,先後引進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20餘人。2020年度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評價排名位於全省160個省級以上開發區第33位。市中區工業門類比較齊全,經過多年的企業改革改制發展,積澱了大批產業技術工人,是承載棗莊工業輝煌的集聚區。目前,全區工業企業職工達到4.5萬人,佔全區所有在崗職工的55.6%。二手車交易、建材裝飾、紡織服裝、農副產品批發等專業市場已具備較大規模。

我區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牢固樹立“營商環境決定大命運”理念,始終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爲“一號改革工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多證合一”“一次辦好”等商事制度改革,做到“清單之外無審批”。暢通政企對接機制,結合全省法治政府示範區建設,充分藉助法律服務團隊、專家智庫等力量,爲企業發展提供政策引導和精準服務,促進企業快速成長、行穩致遠。建立重點項目聯席會議、提級管理和全生命週期管理服務制度,圍繞手續辦理、附着物清理、土地供應、基金保障、專項債爭取、政策性貸款投放等要素,實行專班推進,確保項目快速落地投產,全面提升惠企利企“軟環境”。

市中區交通運輸特徵

市中區棗木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使棗莊市成爲全省繼濟南後第二個擁有繞城高速的城市;新臺高速通車運行,進一步縮短了市中區與周邊城市快速連接時間,到省會濟南的時間實現兩個半小時快速直達。市中區高速公路通車裏程達 21.83 公里,形成了“一橫一縱”的高速公路路網結構。國省幹線路網中,G206國道、S103省道、S515省道、S241 省道、S321省道、S322省道貫穿境內。國道通車裏程19.3公里,省道通車裏程96.3公里。

上世紀九十年代,棗莊市是全省重要煤炭工業基地之一,有一大批企業因煤碳工業的發展帶動着相關行業發展,拉動了棗莊鐵路運輸的繁榮。隨着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能源結構不斷改革以及城市煤炭資源枯竭,使得棗莊市煤炭工業經濟日益邊緣化,城市產業面臨轉型,鐵路運輸量相對應的減少。現狀市中區物流運輸主要依靠公路網絡實現對外聯繫,國家鐵路只有棗臨鐵路一條線路,運輸量相對較小,鐵路利用效率低,沒有形成網絡,航空運輸尚未起步,一體化運輸體系尚未構建,交通運輸通道對物流業發展支撐不足,導致物流成本持續偏高。市中區作爲全國重要的煤化工基地,產業結構以煤炭、化工爲主導,從而使物流業進一步發展受到運出與運入量嚴懲失衡的約束,主要能源的運出量要遠大於運入的生產資料和日用消費品量,再加上受污染和破損等因素影響運煤車輛不能運日用消費品,更進一步加大了物流進出的不對等。

市中區現有物流市場及物流企業現狀

市中區以東環路、北環路、棗木高速便捷交通爲依託,在城市東、北部北馬路北、東環路西、北環路南區域初步形成以東大物流、順豐棗莊中轉場、貴誠物流中心、盛北商貿等等爲代表的城市商貿物流集聚區,區域內分佈有大量建材、五金、機電、鋼材等商貿 設施,以及幾十家中小型物流企業;另一方面,圍繞“互聯網+”, 依託覆蓋全區的公交設施,打通了農村物流“最後一公里”配送難題,已形成區、鄉(鎮)、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覆蓋全區農村的物流網絡初步建立。建立了以客運東站爲分拔中心(一級物流網點)、各鄉鎮爲節點(二級物流網點)、輻射各村(三級物流網點)的農村物流網絡。

隨着棗莊市“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提出,在“產業+項目+ 交通”的發展模式強勁拉動下,市中區物流發展速度大幅增長,物流企業無論是數量、規模都有較快發展。截至目前,全區涉及物流的商貿、交通運輸、郵遞、倉儲等企業註冊有222家,個人運輸192戶,合計運輸車9500餘輛,重型和半掛牽引車佔70%,規模以上企業29家,運輸車3000餘輛。電子商務氛圍越發濃厚,許多傳統企業能夠根據企業自身業務,結合電商優勢,進行線上與線下融合。據第三方數據統計,2021年全區網絡零售額達 21.16 億,電商企業1092家,電商產業已成爲經濟增長的新引擎,齊村鎮、永安鎮更是被評爲2021年度淘寶電商鎮,投資20億元的未來易購跨境電商總部基地暨跨境電商創意產業園項目落戶永安鎮。棗莊市電子商務產業園現有入駐電商、運營服務等各類企業120餘家,各類電商企業、網店已達200餘家,年銷售總額超過10萬元的電商企業超過10家,銷售估值達到5000萬元以上(不含銷售額 10 萬以 下企業和網店),產業園被認定爲“中國僑聯新僑創新創業基地”, 阿里巴巴國際站魯南區域運營中心即將入駐,將對全區跨境電商行業發揮重要推動作用。

2020 年棗莊市社會物流總額3717.5 億元,物流業收入165.7億元,物流業成爲重要支柱產業。全市公路里程達到9354.86公里,其中國省道里程1057.31公里;公路網密度達到 204.97公里/平方公里,位列全省第五。全市港口擁有泊位34個,港口直接腹地航道總里程 113.4公里,內河港口碼頭泊位通過能力達2058萬噸,船舶總噸位爲 200萬噸,形成通江達海的水運大格局。市域內鐵路里程344.3公里,鐵路客貨運站10個,成爲山東東西南北貫通的關鍵節點。全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1.22億件,同比增長48.15%,快遞業務收入7.39億元,同比增長25.77%。社會物流總費用約爲236億元,與GDP的比率爲13.6%,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全市物流企業競爭力不斷提升,註冊資本500萬元以上的物流企業459戶,棗礦物流中心被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認證爲 5A 級物流企業,培育了弘祥運輸有限公司、礦業集團物流有限公司、棗莊市九洲快運有限公司等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現代物流骨幹企業。

全市已建、在建物流園區18個,總投資額近600億元,初步形成“龍頭帶動、多點支撐、特色互補”的現代物流發展格局。滕州市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有限公司魯華物流園被認證爲全省三級物流園區,棗莊市銀光置業有限公司魯南(山亭)農產品物流園區被認證爲全省一級物流園區。青島港棗莊公鐵水內陸港區、魯南公鐵水聯運物流產業園、嶧州港航產業園、臺兒莊臨港物流產業園、棗莊港臺兒莊港區澗頭集作業區、滕州市臨港物流產業園等一批現代物流園區項目正加速建設運營,物流園區特色化、集羣化特點凸顯,物流樞紐佈局與類型逐步趨於完善。依託全省互聯網一級節點城市地位和魯南大數據中心技術優勢, 深入實施“互聯網+”現代物流業戰略,推動現代物流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實現數字化、精準化、智能化、現代化。電子商務快速發展, 實現“快遞+電商+倉儲”零距離發貨,建成阿里巴巴“農村淘寶”滕州縣級服務中心並開展運營,全市9個村、10個鎮入選2020中國淘寶村、淘寶鎮。推動郵樂購、滕州申鮮、魯南網商谷等電商平臺與快遞深度融合,培育滕州馬鈴薯、嶧城石榴、山亭雜糧等一區一品特色品牌。政策扶持力度持續加大,國家、省、市先後出臺實施一系列促進物流降本增效提質和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全力補短板、強弱項, 持續改善營商環境,支持物流業發展的政策組合拳更加有力。物流行業放管服改革穩步推進,簡化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和進出境快件通關手續,快遞企業工商登記“一照多址”改革取得明顯成效。建立健全物流行業市場監管標準規則體系,重點領域物流服務標準進一步提升。加快物流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推動與“互聯網+監管”有效對接,以信用爲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初步形成。